财税学科导论.
财会学科导论报告

财会学科导论报告导言财会学科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涵盖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将从财会学科的定义、历史、发展以及学科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让读者对财会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财会学科的定义财会学科是研究财务与会计问题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和组织的财务运作和信息披露。
财会学科旨在提供信息用于决策、控制和监督,并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财会学科的历史财会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运用会计的基本原则来记录和追踪财务交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务活动的增加,会计方法和理论也逐渐完善。
在现代,财会学科在19世纪和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司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等不同的分支逐渐形成,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财会信息系统和电子会计也逐渐兴起。
3. 财会学科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革新,财会学科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财会学科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3.1 国际会计准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化有助于各国之间的财务比较和合作,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3.2 数据分析与预测随着大数据和数据科学的兴起,财会学科也逐渐注重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通过运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财会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来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3.3 财务风险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的增加,财务风险管理成为财会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财务风险管理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风险,以保护其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财会学科的特点财会学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1 重要性和广泛性财会学科在企业和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个体经营者,都需要财会专业人员来管理和监督财务事务,并做出财务决策。
4.2 科学性和严谨性财会学科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方法的严谨性。
税收专业导论心得

税收专业导论心得
本文主要介绍了税收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导论课程的学习心得。
税收专业是研究税收理论、政策和管理方法的学科,涉及到税收的本质、职能、原则、制度、管理等方面。
在学习税收专业的过程中,导论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税收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导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根据法定程序,从居民和企业手中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
税收的职能包括财政职能、经济职能和行政职能,这些职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税收原则是税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和行政原则,这些原则对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税收制度是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包括税种、税率、税基、税收优惠等方面。
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要考虑到国家的财政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等多个方面。
在导论课程的学习中,我还了解到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
税收管理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复议等方面。
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税收制度的实施效果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导论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税收管理的重要性,也了解到我国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和挑战。
财税概论课件

财税概论
第三节 财政职能
三、经济稳定职能
▪ 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 策的制定、实施与调 整,实现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经济稳定 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 衡等目标。
▪ 主要工具有: ▪ (1)预算收支政策。 ▪ (2)内在稳定器。
▪ (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 策。
财税概论
▪ 1.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是以 ( )界定的。
A 利润 B 外部性 C 竞争性 D 市场失灵
财税概论
答案:D
▪ 2、财政的( ) 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 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财税概论
答案:D
▪ 3.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 )不属 于财政收入分配的范围。 a.国家公务员工资的调整 b.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 c.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 在某些领域或场合,存在“市场失灵”, 此时政府必须介入或干预经济,这种存在 于市场失灵基础上的公共经济就是财政或 公共财政。
财税概论
一、市场失灵
▪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
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非排它 性是指一个人消费公共品时无法排斥他人对该公 共品的消费;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人对公共品 的消费并不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即该产 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新增消费者并 不引起该产品成本的增加。典型的公共品的例子 有国防。
括行政、国防、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和生 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包括基础设施、基 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从 广义上讲,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 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为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而确立的财政运行模式,在理论 上亦被称之为“公共财政”。
财税法相关书目读书笔记

以下是一些与财税法相关的书目和读书笔记:
1. 《财政与税收法》- 作者:邱宝昌
这本书是财税法的经典教材之一。
它涵盖了财政和税收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财税法的理论和实践。
2. 《财税法学导论》- 作者:徐国凯
这本书是一本财税法学的导论教材。
它对财政和税收法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掌握财税法学的基本框架和思维方式。
3. 《税法学》- 作者:张平
这本书是关于税法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著作。
它详细介绍了税法的基本原则、税种和税收制度,并探讨了税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全面了解税法学的理论与实践。
4. 《财税法》- 作者:王宁
这本书是一本财税法的综合性教材。
它涵盖了财政和税收法的理论、制度和实践问题。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财税法的基本知识和法律要点。
阅读这些财税法相关的书籍时,可以做一些笔记来帮助理解和记忆重要概念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读书笔记方法:
- 主题摘要:将每个章节或主题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写下关键词和主要观点。
- 关键术语和定义:将书中出现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记录下来,并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比较和对比:将不同章节或不同书籍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和对比,以便加深对财税法概念和原则的理解。
- 问题和讨论: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思考和讨论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通过阅读财税法相关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财税法的知识,提高自己在财税领域的专业能力。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五、国家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该分配关系的重要性:农民人口多、相对贫穷等, 以及农产品的特性(一)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1. 直接方式—农业税等,占全部税收3%左 右
2. 间接方式— “剪刀差”。定义。图形。低
价销售农产品—工业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 物化成本—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高价购买工业品—工业部门较高的销售收入—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二)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剪刀差”的再分配原理
P/V
工业品价格/价值
1
农产品价格/价值
O 年份
假定经济领域只生产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大于1, 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小于1,形成剪刀张开状。
二、 财政学研究的问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 “私”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 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 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公共产品论的发展
1)萨缪尔森的贡献。在1954年萨氏的《公共支出纯论》和次年的 《公共支出论图解》两篇论文中,萨缪尔森以崭新的思路分析了 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模型问题。对林达尔模型作了更新、发展和 完善,表明了公共产品论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他分析得出了公 共产品的定义,并提出公共产品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问 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最佳供 应问题,并相应建立了萨缪尔森模型。
3、“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 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引人,还使得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也适用于对 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和费用的补偿分析。 (3)边际效用价值论使得公共财政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的目的,从 政府需要转到私人需要这一基点上。 (4)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公共财政分析上,就使得有效配置资 源的私人经济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活动。 上述四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公共经济和政府活动已不再表现为 市场经济的异己分子,即财政活动不再是虽然有必要,但对于资 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说都是尴尬的例外了。
财政学 第十版 导论

问题归纳
政府的收入方式、收入依据和收入规模怎么 样?应该怎么样?
政府的支出方式、支出依据和支出规模怎么 样?应该怎么样? 各级政府间预算分级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分 级?应该怎样分级?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政府收支活动怎么样? 政府收支活动对国民经济产生怎么样的 影响? 第二、政府收支活动应该怎样?
课外作业
收集两会中与财政学有关的议题
主要参考书目
1.《财政学》,蒋洪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 2.《公共部门经济学》,英C.V.布朗等主编, 人民大学出版社
3.《公共经济学》,朱柏铭主编, 浙江 大学出版社
4.《财政学》,陈共等主编,武汉大 学出版社 5.《财政学》,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2015年国有资本预算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63.12亿元, 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43.98亿元,全国国有资 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2407.1亿元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07.1亿元
2015年社保预算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3088.07亿元,增长10 %。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8463.97亿元,增长 14.2%。 收支结余4624.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5032.86 亿元。
(2)《立法法》的规定
第六条规定: 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 征收管理等基本制度 第九条规定: 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 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3)《预算法》的规定
第九条 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第二十一条 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 和支出项目的划分、 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 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 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备案
毛泽东
财政学之税收原理(PPT72页).pptx

和国民经济的额外负担最小化。 所谓额外负担,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
对纳税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干扰了纳税 人的正常经济决策,从而引起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在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要使税收扭曲最小化, 税收就必须保持中性。
一、税收的概念 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 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 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与“财政”概念进行比较。
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税收的课税权主体是国家; ——税收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职能; ——税收课征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税收课征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税收是国家参与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
5.8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与消费 10487.46 税
2758 35.7 14.3
证券印花交易税
544.17
33.79 6.6 0.74
20.2 0.2
12.6 0.65
车辆购置税
1792.03 628.11 54.0 2.4
4.6
2.16
上述税收税入合计
68770.75 11678.9 16.98 94.04 85.4 82.71
(二)税收的机会公平
税收公平问题,不仅包括税收负担的公平合理问题, 而且还包括经济环境机会的平等和社会公平。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税收的机会公平主要是竞争环境的平等。
德国宪法基本法第三条第一项:“平等权推导出量能课税 原则作为税捐正义的基本原则”。租税的正当性来自于人 民的平等牺牲,即租税负担的公平分配。
纳税义务,则称其为直接负担; 反之,不是直接来自税法的规定,而是由其他经济主
税收学导论

② 税收经济效率影响
市场配置 有效时
●税收产生超额负担 ●税收改变消费选择
市场配置 低效时
●税收与外部性商品 ●税收与社会有益(有
害)商品
●税收与计划定价商品
税收导致效率损失 税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超额税 税收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税 收负担 收收入,形成税外负担,引起效率损失
(3)税率(tax rate):征收对象的征收比例
或征收额度。
单一比例
税率 形式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差别比例
幅度比例
额累
全额累进 超额累进
率累
全率累进 超率累进
分析 方法
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边际税率、平均税率 名义税率、实际税率
调节效果 调节效应 税收负担
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的计算比较
级数
•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稳定原则
1.效率原则
税 收
分析 角度
效 经济效率
率 行政效率
衡量 影响(因 指标 素)
目标
措施
税收效率原则
(1)税收经济效率 资源配置
①含义——经济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如何充分效利率用
资源,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配置,以最少的投入获
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内涵:帕累托效率
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 中获得的效益
收入、财产、 消费 纳税能力
机会 标准
以支配的生产要素取得收入的机会
(4)税收公平影响与选择
三大税种类型 ● 个人所得税 ● 商品税 ● 保险税和财产税
累进税制
●累进所得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税学科导论有感
这个学期,学院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了为期八周的“财税学科导论”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专业和选择专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本专业的了解有很大的提高,对一年之后的专业选择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也使得我对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
税务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
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济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
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
税收的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这既反映了经济是税收的来源,也体现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政府运用税收手段,既可以调节宏观经济总量,也可以调节经济结构。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从总体来说,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能够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不同的税种,在分配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税收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税收涉及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能够综合反映国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既可以通过税收收入的增减及税源的变化,及时掌握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也可以在税收征管活动中了解微观经济状况,发现并纠正纳税人在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权益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对外交往中,税收还具有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作用。
本学期八周的财税学科导论课程,使我对财税的相关专业的概况,就业前景,本学院的师资力量等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我在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家庭环境,社会的就业形势等等因素来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有比较大的帮助。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觉得课程某些方面有改善的空间。
首先,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展示一些学校的科研成果,例如奖状等,使得学生对于该专业的了解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其次,如果上课的时候可以请来大三大四,甚至已经毕业的学长来给我们谈一谈他们大学对于自己专业学习的看法和心得的话,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本专业知识最后,我想,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能通过
举例等形式,将本专业知识学习的核心内容简洁明了的表现出来,或者结合实际,通过和学生课堂的互动来将本学科的核心思想等呈现出来的话,更能帮助我们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内容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