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情怀_浪子风流与世俗气息_谈_三言_二拍_中的士人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203216
作者简介:朱全福(1963— ),男,江苏昆山人,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小说。
2008年第6期总第42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 iangsu Ad m inistrati on I nstitute No .6,2008General No .42
・文学研究・
文人情怀、浪子风流与世俗气息
———谈“三言”、“二拍”中的士人形象
朱全福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苏州 215011)
摘要:“三言”、“二拍”中的士人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他们大多具备某些社会的良知和正义,对黑暗、腐败的社会现象采取批判和抵制的态度;对科举取士既孜孜以求,又揭露、嘲讽;他们放诞风流,“好货好色”,既狂狷、潇洒、超逸、旷达,又善于“玩味”生活。
在他们身上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精神和元素,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地回味和思索。
关键词:“三言”;“二拍”;士人形象中图分类号:I 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860(2008)0620123204 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士”的传统至少已延续了2500多年,且流风余韵至今未绝。
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孔子所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便已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曾参发挥师教,说得更为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一原始教义对后世的“士”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愈是在“天下无道”的时代也愈显出它的力量。
[1](PP223)
我们看到,“三言”、“二拍”中的“士人”,有的放浪形骸,纵情山水,桀骜不驯;有的风流儒雅,学识渊博,修身养性。
他们融浪子风流和斗士精神于一体,在封建专制这个特殊的制度下,由于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巨大差异,育成了他们独特的精神风貌:他们怀抱治国安天下的远大抱负,又胸藏锦绣、多情善感、特立独
行,散发出浓烈的文人情怀和市井气息。
一
《警世通言》卷9《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中的李白“一生好酒,不求仕进,志欲遨游四海,看尽天下名山,尝遍天下美酒”。
他去长安应试,只因没有钱财贿赂权贵杨国忠、高力士,便名落孙山。
他学识渊博,能辨识番书。
唐玄宗非常赏识他,赐他进士及第,拜他为翰林学士,可当他看到“目今朝政紊乱,公道全无。
请托者登高第,纳贿者获科名,非此二者,虽有孔孟之贤,晁董之才,无由自达”,他便宁愿辞职离京,流连诗酒,也不愿受盲试官之气。
为替天下读书人出口恶气,他巧妙地乘草书番书之际,当着唐玄宗的面,将杨国忠、高力士好好地戏弄、
3
21
羞辱了一番。
《喻世明言》卷12《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中的柳永才华出众,孤高自赏,“所以缙绅之门,绝不去走;文字之交,也没有人。
终日只是穿花街,走柳巷,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
当朝宰相吕夷简60大寿,他不仅不去阿谀谄媚,反而填《西江月》一词加以调侃、戏弄:“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
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
”将吕夷简触怒,在仁宗皇帝那儿进他的谗言,仁宗御笔批示:“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
”柳永见罢了官职,不仅不沮丧,反而大笑道:“当今做官的,都是不识字之辈,怎容得我才子出头?”“我少年读书,无所不窥,本求一举成名,与朝家出力,因屡次不第,变为词人;以文采自见,使名留后世足矣,何期被荐,顶冠束带,变为官人;然浮沉下僚,终非所好,今奉旨放落,行且逍遥自在,变为仙人。
”从此益发放旷不检,以妓为家,风流洒脱地过他率性而为的日子。
《警世通言》卷26《唐解元一笑姻缘》中的唐寅,“聪明盖地,学问包天。
书画音乐,无有不通;词赋诗文,一挥便就。
为人放浪不羁,有轻世傲物之志”。
但不幸受科考案牵连,他被问革下狱,失去了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大好机会。
“对唐寅来说,科场案不仅意味着仕进理想的彻底破灭,而且使他负上了终身的耻辱。
但当他卖画为生、为自己重新确定自己类似近代‘自由职业者’的社会角色之后,便不再消沉,对科举、权势、荣名,总之对缙绅社会所尊奉的价值体系采取蔑视和对抗的态度,并有意识地强化了自己‘狂诞’的形象。
”[2](P244)他还乡后,绝意功名,放浪诗酒,人都称他为唐解元。
作为像冯梦龙和凌濛初这样的晚明士人,他们的精神气质受到当时思想界风气的浸染非常明显,他们的文化品格多少都有王阳明心学的影子。
阳明心学引发人们对于传统和权威的怀疑,弘扬人的主观意志。
在文学创作上,阳明心学对于晚明文学弘扬个性、不拘传统的创作思潮起了巨大的作用。
“晚明文人和魏晋名士一样,都追求个性自由,蔑视礼法,放诞任真,但魏晋名士的文化品格带有世袭门阀制度下的贵族气息。
他们言谈玄远虚无,清高绝尘,眼不看俗物俗客,口不言阿堵物。
晚明文人的文化品格较为复杂,他们总体上是放诞风流,充分地肯定了人的生活欲望,‘好货好色’,既追求精神超越的愉悦,也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既狂狷、潇洒、超逸、旷达,又善于‘玩味’生活。
”[3](P381)因此出现在两位作者笔下的这些“士人”,他们身上大多散发出一股非常浓烈的名士情调,即风流儒雅、洒脱不羁、孤傲疏狂。
二
在宋元话本小说里,有一群发迹变态的好汉形象;而到了明代的“三言”、“二拍”,渴望发迹变态的队伍里又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却遭遇坎坷的士人。
《警世通言》卷18《老门生三世报恩》里的鲜于同,少有天才,却时运不济,蹉跎到鬓发苍苍,依然挤在秀才堆里谈文论艺,娓娓不倦。
若非一个有私心的试官几次看走了眼,错抬举了他,这位老秀才大概就只能穷困终了。
那位蒯试官认为“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着他,那些老师宿儒,取之无益”。
因此,为了不取老秀才这一类“夙学之士”做门生,蒯试官阅卷时,“只拣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论,愦愦的判语”大圈大点,却偏偏三次抬举了鲜于同这个鬓发苍苍的老秀才。
老秀才身体不适,草草完篇,“自谓万无中式之理”,却歪打正着,占了高魁。
发迹变态后的老秀才果然知恩图报,比少年后进更晓得对恩师感恩戴德。
这是“三言”中惟一确知为冯梦龙创作的作品。
在鲜于同身上也许有着他自己的影子和痴想。
所以胡士莹先生称“篇中述明季科场积弊,非亲历者不知。
冯氏盖深有所慨而作也”。
在文中作者借鲜于同之口,猛烈鞭挞了科举制度的黑暗不公:“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若是三家村一个小孩子,粗粗里记得几遍烂旧时文,遇了个盲试官,乱圈乱点,睡梦里偷得个进士到手,一般有人拜门生,称老师。
”他对那位可怜可悲又煞是可笑的老秀才是充满着嘉许同情的。
老秀才的偶然成功,或许有作者自期自慰
421
的因素。
而其本意则是针对“爱少贱老”的社会心理,去反驳“老去文章不值钱”的荒谬论调。
文章结尾说:“至今浙江人肯读书,不到六七十岁还不丢手,往往有晚达者。
”明显是在为自己57岁时还是一名贡生而打气加油。
科举制度在明代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和腐败,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八股取士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考官贪婪而无能,考场上舞弊之事泛滥成灾。
正如《明史选举志》所论:“其贿买钻营,怀挟倩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穷究,而关节为甚,事属暧昧,或快恩报复,盖亦有之。
”此书还列举了一些舞弊的实证:“弘治十二年会试,大学士李东阳,少詹事程敏政为考官,给事中华劾敏政鬻题与举人唐寅、徐森。
”“神宗初,张居正当国。
二年甲戌,其子礼闱下第,居正不悦,遂不选庶吉士。
至五年,其子嗣修遂以一甲第二人及第。
至八年,其子懋修以一甲第一人及第。
”万历四十四年会试,“吴江沈同和第一,同里赵鸣阳第六。
同和素不能文,文多出于鸣阳手”。
我们从史料上看到的明代的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在“二拍”《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十一娘云冈纵谭侠》、《华阴道独逢异客》等故事中同样也有形象的反映。
因此,士子形象在“三言”、“二拍”中的大量出现,显然是与冯梦龙、凌濛初两位作者在科举道路上的坎坷遭遇密切相关的。
冯梦龙出身于仕宦之家,在青壮年时,像所有读书人一样,研读四书五经,应举赶考,可始终名落孙山。
为了名登仕籍,他只好选择国子监作为进身之阶,于崇祯三年入国学,成了一名贡生,这时他已57岁。
崇祯七年,在他61岁时才捞到个福建寿宁知县,据说还是个好官,列入《寿宁县志・循吏传》。
他博览群书,兴趣非常广泛,也不受格套所拘束,既精研经籍,又酷爱李贽的离经叛道学说,把李氏学说“奉为蓍蔡”。
这种疑经非儒、去浮礼、广人情的思想,体现了晚明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这种与传统伦理纲常相违悖的思想主张,也势必遭到道学家的反对、攻击。
他考不中举人,久困于诸生之间,也是顺理成章的。
凌濛初祖上世代为官。
他天资聪明,但命运蹇促。
幼时家道已渐衰弱,大哥、二哥与父亲又先后去世,家境凄凉。
他很早就成名,12岁入泮,18岁补廪生, 20岁服丧期满后曾上书国子监祭酒,表达了强烈的入仕欲望,从而使他名声鹊起。
他后来虽考中乡试副榜,却始终未能成为正式举人。
自负甚高的他为此感慨万端,曾作《绝交举子书》。
直到崇祯七年,始得以副贡资格出任上海县丞。
在任上他勤勉政事,颇有行政才干。
在任八年,政绩颇佳。
崇祯十五年,以政绩出色擢升徐州通判。
他创作“二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其科场失意,不甘寂寞,借小说以宣泄抑郁情怀。
三
“三言”、“二拍”中的士人固然对读书应举之事汲汲以求,但他们既不故作清高地鄙视功名富贵,也不为功名而皓首穷经。
他们渴望通过科举及第达到荣华富贵的目的,高中固然欣慰,但落第也不会失魂落魄,因为科举在他们眼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而且明代社会尤其进入中叶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更加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经济状况的显著变化,为“三言”、“二拍”中士人价值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现实依据。
因此到了明代中叶,科举已不再是衡量读书人价值的惟一标准,通过其它途径他们照样能获取名利、地位等,如弃学经商,就为许多科场不利的读书人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二刻拍案惊奇》卷37《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中的程宰,出身于世代儒门之家,少时更多的时间是花费在习读诗书上面的,“却是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而“徽人因是专重那做商的,所以凡是商人归家,外而宗族朋友,内而妻妾家属,只看你所得归来的利息多少为重轻。
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
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归来的光景一般”。
他便在正德初年和兄长带了数十两银子去辽阳经商,并最终发了大财。
《二刻拍案惊奇》卷21《许察院感梦擒僧,王氏子因风获盗》中的王禄,祖父是科举出身,他幼年读书,后学业不成,却精于商贾榷算之事,随父去山东种盐,眼明手快,算计
521
过人,得利甚多。
《拍案惊奇》卷2《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中的潘甲,弃儒为商,靠经商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
而且“三言”、“二拍”中写到的明代读书人,生活的天地已经从书斋扩大到现实世界。
他们考虑的不再是忠君、用世、治国安天下等重大事件,而是有关衣食住行等日常琐事。
在物欲面前,他们不讲斯文,失去了君子风度。
这些读书人把眼光集中在周围的人情世态上,把精力放在生活的小事上,奉行现世享乐的人生哲学,他们和传统读书人的精神面貌差别较大。
在婚姻观念上,“三言”、“二拍”中的士人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甚至出现“士与乞丐结了缘”的。
如《喻世明言》卷27《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书生莫稽由于家贫,娶了杭城团头之女金玉奴为妻。
初婚时倒也事事相安,但玉奴低贱的门第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
在妻子的资助下,他连科及第,官授无为军司户。
在赴任途中他顿生恶念,将玉奴推入江中。
岂料玉奴为新任转运使所救,并收为义女。
后转运使又有意招莫稽为婿,玉奴哪知新郎即是旧夫,一顿棍棒打将上来。
莫稽只得叩头认罪,夫妻遂和好如初。
耐人寻味的是,莫稽虽然是个薄幸郎,却没有像陈世美那样被铡头,也没有像王魁那样被索命,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实惠:美貌贤妻,殷实家资,富贵前程,还白得个上司做岳丈,实在是个有些特殊的负心汉。
这其实体现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新萌生的市民意识的微妙融合与剧烈碰撞。
即使市民意识强大到足以让乞丐与士人通婚,但在士人的思想观念里,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官本位和权力崇拜的封建思想体系中去。
总之,“三言”、“二拍”中的士人以作者所处的晚明时代的士人作为摹写的范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他们大多具备某些社会的良知和正义,对黑暗、腐败的社会现象采取批判和抵制的态度;对科举取士既孜孜以求又揭露、嘲讽;他们放诞风流,“好货好色”,既追求精神超越的愉悦,也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既狂狷、潇洒、超逸、旷达,又善于“玩味”生活。
在他们身上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精神和元素,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地回味和思索。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6.
[2]章培恒.中国文学史: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6.
[3]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9.
[4]王昕.漫说“三言”“二拍”[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5.
[5]管仁福.韩愈文“气”多维论衡[J].学海,2006,
(2).
责任编辑 沈利华
Co m b i n a ti on of Schol arπs Sen ti m en t,D issolute Prod i ga l and Vulgar Ta ste ———I mage of schol ars i n Th ree V o lum es of W o rds and Tw o V o lum es of S lapp ing
ZHU Quan2fu
(School of Hu manities,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ies,Suzhou215011,China)
Abstract:Scholars in Three V olum es of W ords and Tw o V olum es of S lapping had unique cultural and s p iritual features. Most of them owned innate knowledge and justice,criticized and resisted dark and corrup ted s ocial phenomena.They pur2 sued their studies in the i m perial exam inati on syste m but in the meanti m e they exposed and ridiculed the syste m.They were diss olute,unrestrained,gener ous and un worldly and good at tasting life.Fr om the m,we see s ome s p irits and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 onal culture,positive or negative,which deserve out attenti on and considerati on.
Key W ords:Three V olum es of W ords;Tw o V olum es of S lapping;I m age of Scholars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