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和《十日谈》的比较
从“三言 二拍”看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变革
![从“三言 二拍”看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f1b03128aaea998fcc220e73.png)
从三言二拍中看资本主义萌芽期爱情观和妇女观的变革摘要:歌颂真挚爱情,肯定自然情欲,争取妇女人权,赞美妇女才智,在“三言二拍”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一种崭新的、进步的爱情观和妇女观。
关键词: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爱情观;妇女观;变革l7世纪中叶,在东方的中国,在思潮迭起的晚明时代,也出现了几部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集,这就是由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由凌漾初编著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后人把它们合称为“三言二拍”。
据粗略统计,“三言二拍”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属于爱情题材的。
,爱情题材的作品在作品中都占据相当的比例。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总是能够通过一定的人物、环境和情节,表现出一定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那么,以描写爱情故事而著称的文学作品,也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的爱情观念、以及与爱情观念密切相关的妇女观念。
一三言二拍”中也有着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等。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投河自尽,以青春和生命维护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想;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卖油郎秦重一片真情,终于使花魁娘子莘瑶琴认识到在爱情婚姻上,可贵的绝不是金钱、门第、等级,而是彼此知心知意、相互尊重;在<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中,刘宜春对爱情坚贞不渝,终于凭借一顶破毡笠和丈夫宋金团圆。
在这些故事里,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有情之人、谴责那些无情之人,由衷地表达了对于真挚爱情的赞美之情。
不仅如此,“三言二拍”中还同样有着一些描写自然情欲的篇章。
比如在“三言”中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孙玉郎代姐姐到刘家行婚礼“冲喜”,晚上与刘家的女儿慧娘同眠,两人本各有婚约,却私下结情。
刘家告孙玉郎诱骗其女儿,乔太守却判二人结为合法婚姻。
作家苏童:短篇小说的使命|新批评
![作家苏童:短篇小说的使命|新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1b85fb7948d7c1c709a14505.png)
作家苏童:短篇小说的使命|新批评『文学点亮生活』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人们记住一篇小说,记住的通常是一个故事,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甚至是小说的某一个场景,很少有人去牢记小说的语言本身,所以,我在叙述语言上的努力,其实是在向一个方向努力,任何小说都要把读者送到对岸去,语言是水,也是船,没有喧哗的权利,不能喧宾夺主,所以要让他们齐心协力地顺流而下,把读者送到对岸去。
”——作家苏童短篇小说的写作就像画邮票我不算很“自恋”的人,但回头一看,自己在这三十多年时间里,竟然不知不觉写下了这么多的短篇小说,还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不是为自己的崇高自豪,喜欢写短篇没什么特别的崇高意义,是为自己的“自我忠实”自豪,我的感慨是我以为自己很商业了,结果却告诉我,我很“自我”。
我喜欢写短篇,这没什么可羞愧的,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没有什么特殊事件对我的影响,也没有任何殉道的动机,仅仅是喜欢而已。
“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是我作品中两个地理标签,一个是为了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向自己索取故事;一个是为了仰望,为了前瞻,是向别人索取,向虚构和想象索取,其中流露出我对于创作空间的贪婪。
一个作家如果有一张好“邮票”,此生足矣,但是因为怀疑这邮票不够好,于是一张不够,还要第二张、第三张。
但是我觉得花这么长时间去画一张邮票,不仅需要自己的耐心、信心,也要拖累别人,考验别人,等于你是在不停地告诉别人,等等,等等,我的邮票没画好呢。
别人等不等是另外一个问题,别人收藏不收藏你的邮票又是一个问题,所以依我看,画邮票的写作生涯,其实是很危险的,不能因为福克纳先生画成功了,所有画邮票的就必然修得正果。
一般来说,我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在画两张邮票,情愿承认自己脚踏两条船,这其实就是一种占有欲、扩张欲。
我的短篇小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写到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但是我有意识地保留了“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这两个“地名”,是有点机械的、本能的,似乎是一次次地自我灌溉,拾掇自己的园子,写一篇好的,可以忘了一篇不满意的,就像种一棵新的树去遮盖另一棵丑陋的枯树,我想让自己的园子有生机,还要好看,没有别的途径。
相同时代精神的不同内涵——《三言》、《二拍》与《十日谈》比较研究
![相同时代精神的不同内涵——《三言》、《二拍》与《十日谈》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0e3a9127cd184254a353514.png)
年第
斯
相 同 时 代 精 神 的 不 同 内 涵
、
一 一 《三 言 》
《二拍 》与 《十 日谈 》比 较研 究
文 淑 慧
、
要三 言 》
《 二 拍 》是晚 明 思 想文化革新 运 动的产物
。 。 、
。
它在 一 定程度 上
,
反 映 了 随着资
,
本 主 义 萌芽 而 日趋 壮 大 的 市 民阶 级 反对 封建束 缚 的要 求
,
讲 述 故事 的方式 言 》
、
组 成 了 一 百个 各 自独 立 的故事
。
所 以在体裁 上 都 属 于 短 篇 小 说
、
《二 拍 》成 书 比 《十 日 谈 》晚 二 百多 年
、
但 蕴含 的时 代精神 是 相 同 的
。
它 们都 把 批 判
,
的矛 头 对 准 了 封建 专制 统治 的精 神支 柱 丹亭 》 动
。
② 的 治学 态 度
,
,
是难 以 令人信 服 的
《二拍 》和 《十 日 谈 》 所 攻击 的 虽 然都 是封建统 治 的精 神支 柱
、
但是这种精
,
神支柱 的 内 涵 并 不 尽相 同
纪 的欧洲
,
在 明代
对 封建 统 治维护最力 的是程 朱 理 学
。
纲常名教
,
而 中世
.
封 建 统治却 是 在 教 会神 权 的 卵 翼 下 变得 不 可 侵 犯
,
化 现实 上
”
《二拍 》和 《十 日谈 争作 生硬 的 比 附
”
,
在 抨击教会 这 一 点
表 现了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b7eb7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d.png)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摘要:一、前言二、三言和二拍的概念及起源1.三言2.二拍三、三言和二拍的异同1.内容主题2.艺术形式3.社会影响四、结论正文:一、前言“三言”和“二拍”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非常重要的两种文学形式,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两种文学形式各具特色,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本文将对三言和二拍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它们的异同。
二、三言和二拍的概念及起源1.三言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编辑的《古今小说选》、《东周列国志》和《南北史通俗演义》三部小说。
这三部小说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各种寓意深刻的故事,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剖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道德的呼唤。
2.二拍二拍是指明代凌濛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小说。
这两部小说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讲述各种离奇曲折的故事,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道德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三言和二拍的异同1.内容主题三言和二拍的内容主题有很大的不同。
三言以历史为背景,讲述的故事多涉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事件,旨在传达作者的历史观和社会观。
而二拍则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讲述的故事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2.艺术形式在艺术形式上,三言和二拍也有很大的区别。
三言以散文为主,语言简练,叙述方式较为传统。
而二拍则以小说为主,文笔生动,情节曲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3.社会影响三言和二拍在当时的文学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言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道德寓意,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二拍则以其丰富多样的故事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论总之,三言和二拍在内容主题、艺术形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瑰宝,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言》、《二拍》与《十日谈》比较研究
![《三言》、《二拍》与《十日谈》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aea14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2.png)
作者: 林曼
出版物刊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73-81页
主题词: 二拍;三言;程朱理学;贞节观念;迷狂;经义;王三巧;冯梦龙;朱子;文化心态
摘要: 中世纪西欧,“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天主教神学是当时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被奉为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中国没有出现西欧那样的宗教迷狂,自西汉以来儒学定于一尊;南宋以后,在儒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程朱理学,更挟朝廷之力风靡天下。
明代以八股取士,命题取自四书五经,答卷须依朱子注释,凡“有乖于圣学经义”者,便被斥为“异端”。
作为一种世俗哲学的理学,当然不同于天主教神学,但二者在宣扬禁欲主义、。
《三言》和《十日谈》中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
![《三言》和《十日谈》中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293a71f14791711cc79178f.png)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三言》和《十日谈》中爱情婚姻故事的比较黄永林内容提要:产生干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三言》和《十日谈》中的爱情故事,有着共同的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人性解放;歌颂爱情,赞扬妇女;反对门第等级,主张婚姻平等的特征,体现出反封建、反宗教,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精神。
但在对待男女偷情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三言》《十目谈》比较《三言》是中国明代冯梦龙广泛搜集宋元至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编辑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瞽世通言》和《酲世恒言》的合称;《十日谈》足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
这两部短篇小说集虽然产生于相隔万里的东西不同国度,但关于爱情婚姻的故事都是构成这两部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遗两部作品的爱情婚姻故事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中西通俗小说在爱情婚姻主题上的异I司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世纪欧洲封建教会认为,爱情是有罪的肉欲。
为了传宗接代,上帝赋予了人类性本能,但人类也从中发现“肉体的娱悦”,结果导致人类的堕落。
男立的结合,不是为了爱情,而只是为了繁殖神圣教堂的善良信徒,尊荣上帝,这样才好把有罪的肉欲减为轻罪。
o他们拿神性否定人性,拿神爱代许情爱,极力宣扬禁欲主义。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将性纳人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礼的规范,强调个体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压抑甚至牺牲自己的性权利和性能力,从而构筑了以制欲为中心的一套性的伦理观念。
尤其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将天理与人欲视为对立的两极,提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兀理,人欲夹杂者。
”o可见封建礼教也与基督教义一样是宣扬禁欲的。
正是在这种相似的禁欲土义思想统治的背景下,薄伽丘和冯梦龙大胆地在他们的小说中高举反对禁欲主义的大旗,提倡人性。
薄伽丘认为,舅女相爱,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有人的地方,人的天性就无所不在,不可窒灭,也无法回避。
《十n谈》中以“绿鹅”为代表的许多故事都表达了同一主题:人的正常性要求、青春和爱情的觉醒是任何宗教戒律也无法遏制的,宗教的禁欲主义是不符合人性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精选)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f5b97b448d7c1c709a14514.png)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一1、析古今名词的异同2、析古今动词的异同3、析古今形容词的异同4、论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5、析古代汉语表第三人称的代词“之”和“其”6、论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是”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的语法联系7、论汉语的被动句式的发展变化8、古今汉语的词序比较9、“被”字已产生后在口语和白话里的使用分析10、古今表疑问的表达形式异同二1、文学理论:(1)一般理论(如形象的构成,细节、对话、抒情等等)(2)作家心理特征(3)文学流派(4)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2、现当代文学评论(5)文学思潮评论(6)当代小说作家评论(一个作家,一类作家,一个侧面,如鲁迅、巴金、张洁、曹禺、郭沫若、王蒙、苏童、余华等等)(7)当代散文家及散文研究(如余秋雨、王小波、刘亮程等等)(8)现代诗歌及诗人研究(如舒婷等等)(9)其它作品评论(一部作品,一组作品,一篇作品,作品改编成电影)3、西方文学作家和作品评论(10)俄国作家作品研究(11)法国作家作品研究4、中学语文教学(12)课本研究(13)教学法研究(14)作文教学研究5、其它任选三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文艺运动研究如: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建国初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胡风文艺批判运动中的理论分歧,等等。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现象研究如: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的历史演变、“朦胧诗”论争的历史评价、论先锋作家写作策略的转换、当代女性小说研究、作者低龄化现象之我见,等等。
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社团研究如:学衡派与文化保守主义倾向、新月社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语丝社散文的独特品格、左联的出现对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
4、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研究如:鸳鸯蝴蝶派的消亡与新鸳鸯蝴蝶派的兴起、象征诗派的文学史意义、京派小说与传统文化、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九叶诗人的艺术追求,等等。
5、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及其创作研究如:王国维文艺观的现代特征、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徐志摩的康桥理想、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小庙、余华创作中的暴力与死亡、史铁生的生存体验及其创作,等等。
汉语语言文学经典论文题目大全
![汉语语言文学经典论文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469a912482fb4daa58d4b61.png)
过人口总体内各个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的“消耗——生产——再消耗——再生产”的过程实现其再生。
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内容及要求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内容及要求1、毕业论文总原则:①毕业论文是毕业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和构思,资料参考,内容撰写,修改审定,打印成册,宣读答辩等内容。
②毕业论文的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戒假、大、空。
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论文课题完成8千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个性鲜明。
③在选题上,要求学生不要求全求大,论题要适中。
题目大了,论述不详,不能全面概括,学生驾驭不了;题目小了,内容无法展开,几百字就写不下去了,论述不充分,势必贫乏单薄。
④从撰写论文始,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探讨,确定选题内容,把握好方向。
选题确定后,要拟定出论文提纲,再交由指导教师进一步审定,避免从一开始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
⑤答辩时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掌握好语速节奏,语言清晰,表述准确,答辩简洁、流畅。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语言学方面:10个1"对立原则和ΧΧ 方言的音位"2"互补原则和ΧΧ 方言的音位"3说汉语的音节4说同音词5说同义词6说汉语的词类划分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10汉语的借词现代汉语方面:29个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2 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3ΧΧ作家(或ΧΧ作品)语言研究4网络汉语研究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8词典适意研究9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11汉语的优点和缺点:12汉字和汉文化13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14 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15部件研究16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17如何整理异体字18如何整理异性词18规范汉字的研究19 汉字的前途20"修辞与语境"浅谈2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2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23 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2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2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26谈"成语的活用"27谈"叠用句"28 谈"四音节语音段落"29 谈"比喻"古代汉语方面:10个1对汉字性质的认识2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4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它关系)的看法5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6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7古代汉语"之"(三)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8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9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28个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3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4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5论穆旦的诗6论钱钟书《围城》7论贾平凹的散文8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9论余华的小说10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11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12舒婷诗作简析13 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14评王安忆的《长恨歌》15评铁凝的《玫瑰门》16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17论王朔的《动物凶猛》1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19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20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21《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22《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
13、第二编第六章文类学2《三言》与《十日谈》比较
![13、第二编第六章文类学2《三言》与《十日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02f76fc910ef12d2af9e7aa.png)
• “三言”和《十日谈》正是中国和西方封 三言” 十日谈》 建社会后期城市生活的产物。 建社会后期城市生活的产物。
• 欧洲的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欧洲的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市民意识也就是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 表现, 表现,其特点是针对中世纪一千多年 来封建教会的精神钳制, 来封建教会的精神钳制,旗帜鲜明地 提出解放个性、爱情自由, 提出解放个性、爱情自由,认为追求 生活享乐是人的天性; 生活享乐是人的天性;认为限制或反 对人们对世俗幸福的追求, 对人们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就是违反 天性,违反自然。 天性,违反自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出于教化的目的,“三言”中有些作品甚 出于教化的目的, 三言” 至鼓吹封建道德, 至鼓吹封建道德,要通过忠孝节义来整肃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合生活 秩序。 秩序。 • 《三教廉让产立高名》 三教廉让产立高名》
• 《十日谈》则发扬了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十日谈》 寓教于乐”的文艺思想, “寓教于乐”的文艺思想,其中多数故事 是很逗乐的,寓讥讽于嘻谑中。 是很逗乐的,寓讥讽于嘻谑中。 • 第三天故事第八 • 第一天故事第一 假圣徒
故事结局大不相同
• 《十日谈》中大部分故事中的主人公,经 十日谈》中大部分故事中的主人公, 历千辛万苦, 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障碍后得到爱情的 幸福。 幸福。 • 第五天第九个故事 费代里哥的故事
• “三言”中也有结局好的爱情故事,可惜 三言”中也有结局好的爱情故事, 为数不多。 为数不多。 • 《卖油郎独占花魁》 卖油郎独占花魁》 • 但“三言”中更多的是悲剧 三言”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9333fd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4.png)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三言和二拍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
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本文将从三言和二拍的定义、异同点分析、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言和二拍的定义及背景。
三言,即《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的三部短篇小说集。
它们以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为主,旨在劝诫世人。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文学家凌濛初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
二拍以奇幻、悬疑、讽刺等元素为特点,呈现出丰富的艺术风貌。
其次,分析三言和二拍的异同点。
在文学体裁上,三言和二拍都属于短篇小说集,但三言的故事更加注重寓意,而二拍则更加注重情节的奇幻和离奇。
在主题内容上,三言以儒家道德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伦道德、忠诚孝顺等价值观;二拍则以人性、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为素材,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在艺术表现上,三言以叙述为主,文字简练、寓意深刻;二拍则以描写细腻、人物形象生动见长,充满幽默讽刺。
再次,探讨三言和二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言和二拍是明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它们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成熟。
三言和二拍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对清代及近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它们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
最后,总结三言和二拍的价值和启示。
三言和二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展现了古代小说的魅力。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也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续挖掘三言和二拍等古代文学遗产的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
总之,三言和二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既是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文献,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借鉴。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d6c27867a26925c52cc5bf9d.png)
尽管主题 嗣绕着善文化 中, 透露 出当时人们
代统 治者 极 力排 挤汉 人 . 传统 知识 分子
的从政 空 间很小 , 于是 他们纷 纷离 开主 流文化体 系即庙堂体 系. 走向江湖 , 走向 个人 兴趣 , 并 以此 为生 。因 为不能 在体 制 内分 一 杯 羹 , 只 有 到 市 场 上 去 找 饭 吃 。书 画家 不再 靠摹写圣 贤故 事来装潢 冠冕 , 小说 家也要 编写 大众喜 闻乐 见的 故事来迎合 民间趣味 , 于是 , 植 根于宋代 话本 的说 唱艺术 就风靡 起来 , 在写法 上 更讲究 情节 和人 物 , 主题 上更 接近写 人 性, 写 凡夫俗子 的爱好 和趣味 , 而非 局限
的赤 诚和处 心积 虑 的设 计 , 还 是无法 对 抗封 建礼教 的压 力和 人性 的卑怯 , 最终 只能 当众怒 斥奸 人和 负心汉 , 抱 箱投 江 而死 。杜 十娘 不仅 美 丽 、 热情 、 心地 善 良、 轻财 好义 , 而 且有 忠于爱 情的 勇烈 。
她 用 决绝 的死 维 护 了 自 己人 格 和 尊严 。
重双倍 嫖资 以作谢 。不 久 , 油 店朱 老板
病亡, 朱 重接手 了 店面 。这时 美娘生 身
父母来 到临 安寻访 失散 的女 儿 , 到朱 家
油店讨 了份事 做 , 也 就是 在朱重 那里 打
T。一 年后 , _ 美 娘 被 福 州 太 守 的 八 公 子
羞辱, 流落 街头 , 寸步难 行 , 恰巧 遇 见经
和美 , 思 想上 总是抱 定 因果报应 的宿命
论, 这不仅 为下层大众喜 闻乐 见 , 也符合 了儒佛 道i 家的精 神 , 统 治者也 愿意 默 许 。这一 点 , 在“ ■言” “ 二拍 ” 中表现得 很是充分。 比如《 卖油郎独 占花魁》 中的 那 个朱重 , 在为昭庆寺送油后 , 碰巧看 见
从《十日谈》和三言二拍资本主义萌芽期爱情观的变革
![从《十日谈》和三言二拍资本主义萌芽期爱情观的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ec45bc6825c52cc58bd6be3c.png)
从! 十日谈 " 和# 三言二拍 $ 谈 资本主义萌芽期爱情观 % 妇女观的变革
重庆邮电学院 ! 重庆 ! # " " " # $ % 杨文胜 !周卫红 # "
$
摘#要& 歌颂真挚爱情 ! 肯定自然情 欲 ! 争 取 妇 女 人 权! 赞 美 妇 女 才 智! 这些在" 十 日 谈# 和$ 三 言 二 拍% 中 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 !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一种崭新的 & 进步的爱情观和妇女观 ’ 关键词 &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 爱情观 ( 妇女观 ( 变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 * & ’2 ) * ’ , 1 ’ 3 ’4 ( 5 & 1 , 1 * ) /) / 05 ) / ) / ’ , ) 1 4 /& 1 & 8 1 & * 1 / 1 / 9 #% . . 6 . 7 7 7! ! ! 3 ’ , ’ 8 4 : ’ ) 0 2 1 * * 1 / ) * + , ) 8’ ; + ) 8 1 / * 1 / 3 * 3 8 ) 1 2 1 / ’ 2 ) 8 ’, 1 & * -) / 0. , ) 1 1 / ’ 2 ) 8 ’1 / * ’ 8 8 1 ’ / 3 ’ 7/ 7( 7 7( 7 & 4 < ’ 0+ -)/ ’ <. , 4 , ’ 1 : ’ = 0 ’ )4 (> 4 : ’) / 0( ’ 2 ) 8 ’ -) *’ ) , 8 ) 1 * ) 8 1 * 1 3. ’ , 1 4 0 1 /? & 1 / ) @ 7 63 . ) ( ( ( ( ) , % # ) , 8 ) 1 * ) 8 1 * 1 3. ’ , 1 4 0 * & ’ 1 0 ’ ) -4 ( 8 4 : ’ * & ’ 1 0 ’ )4 ( ( ’ 2 ) 8 ’ , ’ : 4 8 + * 1 4 / #’ 63 . *+ 中图分类号 & ’ ( =A "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A " " C 9 A D E C D " " $ " F 9 " ! " # 9 " ! 在欧 洲 南 端 亚 平 宁 半 岛 上 的 意 大 利! 出 ! 世纪中叶 ! ##A 现了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 实 主 义 作 品 ! 这就是与但丁 的" 神曲 # 齐名而被誉为 $ 人 曲% 的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 十 日谈 # & 在东方的中国 ! 在思潮迭起的晚明 时 代 ! A G 世纪中叶 ! 也出现了几部在文学史上享有 盛 誉 的 短 篇 小 说 集 ! 这就是 由冯梦龙编著的 $ 三言 % ’ ’ ’" 喻 世 明 言# ( " 警世 通 言# ( " 醒 世恒言 # ! 和由凌濛初编 著 的 $ 二 拍% ’ ’ ’" 初刻 拍 案 惊 奇# ( " 二刻拍案惊奇 # & 后人把它们合称为 $ 三言二拍 % & " 十日谈 # 和$ 三 言 二 拍% 都以描写爱情故事而著称于 世 & 据粗略统计 ! $ 三言二拍 % 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属 于爱情题材的 ! 而" 十日谈 # 中更有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故事 涉及男女之情 & 也就是说 ! 爱情 题 材 的 作 品 在 两 种 作 品 中 都占据相当的比例 & 众所周知 ! 文学作品总是能够通过一 定的人物 ( 环境和情节 ! 表现出 一 定 的 思 想 观 念 ( 审美情趣 和价值取向 & 那 么 ! 以 描 写 爱 情 故 事 而 著 称 的 文 学 作 品! 也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的爱情观 念 ( 以及与爱情观念密切相 关的妇女观念 & 下面 ! 我们就 来 看 看 ! 在" 十 日 谈# 和$ 三言 二拍 % 这两种以 描 写 爱 情 故 事 著 称 ( 但分属于西方文学和 东方文学范畴的作品中 ! 究竟表 现 出 了 一 些 什 么 样 的 爱 情 观和妇女观 & 诉我们 ! 爱情 能 激 发 人 身 上 潜 藏 的 才 能! 使 人 变 得 聪 明& 又如在第五天故事第九中 ! 青年 费 德 里 科 为 了 维 护 自 己 在 心仪之人面 前 的 尊 严 ! 不惜杀掉了最心爱的猎鹰来款待 她! 薄伽丘用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 ! 爱情能使人慷慨 大 度( 舍 弃一切 & 再如在第四天故事第 一 中 ! 寡居的公主吉思曼达 在自己的恋情被发现后 ! 能够神 情 坦 荡 地 在 父 亲 面 前 坦 陈 自己的心怀 ! 并不 惜 以 身 殉 情! 薄伽丘用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 爱情能使人 坚 强 勇 敢 ( 无 所 畏 惧&所 有 这 些 故 事 都 在 明白无误地给 我 们 传 递 着 一 种 观 念 ! 那 就 是’ ’ ’$ 爱情的 ! 力量有多么的神圣 ( 伟大和有益 % & 除了对爱情的赞美和歌颂 之 外 ! " 十 日 谈# 中还有大量 关于男欢女爱的描写 & 比如第 三 天 故 事 第 四 ! 写费里斯修 士教俗家弟子 普 西 奥 如 何 修 行 ! 等 普 西 奥 遵 命 去 做 时! 他 却和普西奥的妻子寻欢作乐 & 又 如 第 七 天 故 事 第 七 ! 青年 洛多维科爱上了已婚妇女贝亚 特 丽 丝 夫 人 ! 为了接近她不 惜给她丈夫做 仆 役 ! 贝 亚 特 丽 丝 夫 人 被 他 的 真 情 所 打 动! 于是两人私下结欢 & 再如第二 天 故 事 第 十 ! 法官里卡多娶 了一个美丽的 少 女 巴 托 洛 梅 娅 ! 但 因 为 自 己 年 纪 已 大! 精 力不济 ! 所以对妻子宣称 ! 为了 纪 念 圣 徒 ! 妻子应该和他一 起恪守无数的 忌 日 ! 在 这 些 忌 日 中! 妻子不能和他有肌肤 之亲 & 有一天 ! 海盗 帕 加 尼 诺 把 巴 托 洛 梅 娅 劫 走! 巴托洛 梅娅由此才感受到了作为一个 女 人 应 该 享 有 的 性 的 快 乐 & 里卡多知道海盗所在的地方 后 ! 便去赎自己的妻 子&然 而 出人意料的是 ! 巴 托 洛 梅 娅 却 不 愿 意 跟 丈 夫 回 去! 理由很 简单 ! 因为这里 $ 不 知 道 什 么 侍 奉 宗 教 的 圣 日% ! 然后改嫁 给了帕加尼诺 & 在这些故事里 ! 作者用的都是一种颇为欣 赏的笔调 ! 对偷 情 的 男 女 并 无 斥 责 之 意 ! 这充分说明了薄
两种情欲叙事——比较视野下看《三言二拍》中的个体意识
![两种情欲叙事——比较视野下看《三言二拍》中的个体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75faa8b0717fd5360cdc90.png)
su yn h c meo e c nf d ta h y slce iee tv u to g h yb t t se h mp r n e o u td igT eDe a rn w a n h t e ee td df rn a e a h u h te oh sr sd tei ot c fh - i t l l e a
《 三言二拍》 十 日 具有对 比阅读的价值 。 和《 谈》
首 先他们 都是 在搜集 民间故 事 的基 础上进 行 的文 人 创作, 是具有时间长度 的民族文化范本 :十 日谈》 《 的
的身 份 出现 在历 史上 的 ,它 们 的真正 出现 不仅 因为 “
故事取材于意大利 中世纪 的《 金驴记》 法国中世纪 、 的寓 言和传说 、东 方 的民 间故 事 、历史 事件 宫廷 传 闻, 及当时发生在佛罗伦萨等地的真人真事 ;《 【 三言 1 二拍》中的故事则部分是修改过的宋元 明以来的旧 话本 , 部分是据文言笔 记、 传奇小说 、 曲、 戏 历史故 事, 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 次 , [ 2 其 两部书的故事 也大多以男女婚恋为主题 ,作家为主人公所安排的 曲折离奇的人生际遇 ,代表的是作家本人 的审美趣 味和价值取向,自然也可 以被 当作是考察 当时社会 生活的显微镜。 再次 , 两者都是 以本 国第一部“ 小说”
而这 与 个 体意 识 的发 展 有 密切 关 系。 关 键 词 : 言 二 拍 ; 日谈 ;情欲 ; 体 意 识 三 十 个
中图分类号 : 4 . I 2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3 8 (0 9 一 6 0 5 — 4 1 0 — 5 3 2 0 )0 — 0 2 0
C i -i AIQn z g
是“人曲”,是“醒世小说”——《十日谈》与《三言》比较谈
![是“人曲”,是“醒世小说”——《十日谈》与《三言》比较谈](https://img.taocdn.com/s3/m/519257a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3.png)
是“人曲”,是“醒世小说”——《十日谈》与《三言》比较
谈
朱全福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1(000)002
【摘要】十四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诞生了一个杰出的作家卜迦丘,他化了若干年的时间撰写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十日谈》。
无独有偶,十六世纪中叶,在东海之滨的文明古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冯梦龙,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编撰了一部出色的小说《三言》。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两位作家虽然所处的时代、国家及他们的个人经历有着千差万别,可是,通过其代表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许多方面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不谋而合。
他们都划时代地将“市民”文艺带进了小说领域,将市井细民作为他们文学描写的主角,把文学的触角从皇宫大院、亭台楼阁伸向市井勾栏、陋街深巷,用他们的生花妙
【总页数】8页(P73-80)
【作者】朱全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三言”与《十日谈》的结构、意义比较 [J], 李美乐
2.《十日谈》与“三言”、“二拍”文学精神之比较 [J], 魏崇新;
3.肯定人性需要和张扬个体权益--“三言”与《十日谈》的叙事声音比较 [J], 尹晨
4.欲望的舞蹈:快乐的人与人的快乐——《十日谈》与《三言》比较读 [J], 潘勋;
5.“人曲”“鬼曲”,异曲同工——《聊斋志异》与《十日谈》之比较 [J], 吴靛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日谈》与“三言”“二拍”中的海外贸易
![《十日谈》与“三言”“二拍”中的海外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065439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9.png)
《十日谈》与“三言”“二拍”中的海外贸易
张咪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2()38
【摘要】14世纪至17世纪中期,封建中国基本处于明朝时期,这个阶段中国在海外探索和商品经济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时的文学作品如“三言”“二拍”中就出现了从事海外商业活动和出海贸易的商人。
这个阶段在西方恰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佳丘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十日谈》也因此涉及不少商人的故事。
由此,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展现了不同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商业贸易盛况。
两国的商人作为作品中的文学主体,为对比研究两个国家的商人形象、贸易规则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中西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
因此,从中西海外贸易文化入手,采用历史文本梳理的方式对两国海洋文学的异同性进行思考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张咪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
【相关文献】
1.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中FOB贸易术语应用问题研究——基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中CIF贸易术语应用问题研究——基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3.市舶管理在海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从宋代广州泉州的海外贸易谈起
4.风帆船时代海南岛渔民的海外贸易与移民——兼论《更路簿》中的海外更路
5.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 (荷兰)包乐史著《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d10e0b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f.png)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三言和二拍的概念及来源
2.分析三言和二拍的相同点
3.分析三言和二拍的不同点
4.总结三言和二拍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三言和二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种重要的小说形式。
三言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三部小说都是以三个字为一句,因此得名三言。
二拍则指的是《拍案惊奇》和《醒世恒言》,这两部小说都是以两个字为一句,因此得名二拍。
三言和二拍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它们都是以讲故事为主的小说,而且都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虚构的人物和事件来表现主题。
此外,三言和二拍在语言风格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口语,使得小说更加接近生活,容易被读者接受。
然而,三言和二拍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首先,从形式上看,三言是以三个字为一句,而二拍则是以两个字为一句,这使得它们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感有所不同。
其次,从内容上看,三言更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解读,而二拍则更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表现。
三言和二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形式和内容,而且也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释了市民阶层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封建等级制度和观念,追求人间幸福、平等自由的时代呼声,吹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号角。
“三言二拍”产生于明代后期,正是封建制中央集权到达最高峰的时候,这样的压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也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以李贽为首的思想家公开向宋明理学挑战,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反应在文学作品上,则是一系列市民文学的壮大,如《金瓶梅》、《牡丹亭》。特别是“三言二拍”,所写内容大多是当代和近代的人物,反映时间跨度较长,传统文化与当代气息相结合,所以对社会影响最为广泛。了历史环境的相近之外,相似的社会条件亦是其重要原因。中世纪的显著特点是对人性的压抑与对人的现世享受权利的剥夺,在西方是以天主教会为代表的神学禁欲主义对人的统治,在中国则是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理学禁欲主义对人的禁锢。虽然它们一是宗教,一是世俗哲学,然而在宣扬禁欲主义、蒙昧主义这一点上却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与之相对的,西方的人性论强调的是“人的发现”、“自我的发现”。王夫之说:“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无论是《十日谈》还是“三言二拍”都是站在人文主义者的角度上,为了挣脱禁欲的枷锁,肯定人
“三言二拍”与《十日谈》对于青年男女追求爱情与自主婚姻采取的赞赏态度基本一致,但是在对待婚后女性的贞操观念及婚外恋方面则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情感倾向。《十日谈》中写了很多已婚妇女婚外恋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妻子都是机智聪明的女性,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对这些女性的褒奖,而在第六天故事菲丽芭夫人斥责不合理法律时“毫不瑟缩的神情”,最终胜利。这可以看出,这是以女性为本位,以自然人性为基础,从男女平等的观念出发的,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三言二拍”中对这种对待这种情况则大多持否定态度,《况太守断死孩儿》中的寡妇邵氏,《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中的蒋淑真,《任孝子烈性为神》中的梁圣金,都因为婚外情而丧命,这些都从封建道德出发不加分析的将妇女的婚外情行为一致否定,斥之为“淫”。一个基于人类的自然情欲对偷情的妻子给予同情给予肯定,一个基于伦理道德观念对偷情妻子加以谴责,相同的题材显示出背道而驰的思想差异,这是东西方不同文化影响下对作家的制约。
“三言”、“二拍”是中国16世纪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意大利14世纪的短篇小说集,两者都是中世纪末期出现的市民短篇小说,二者都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展现了市民阶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意识。从比较文学角度上看,虽然“三言”“二拍”与《十日谈》在题材、角度到形式上皆有相似之处,但他们是各自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思潮发展而产生的,从渊源影响上没有任何的联系。所以,我们对两者的比较只能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
对中世纪禁欲的反叛,对男女真情的赞美,甚至对传统道德的念念不舍,是《十日谈》和“三言二拍”在思想内容、题材形式等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处和可比性,但是两者毕竟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表现同一主题和描写同一题材时也表现出相异的思想境界。
首先,在
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批判态度中,“三言二拍”所持的武器仍是佛道两教的宗教伦理,对佛道两教的教义和合理性不存怀疑,如《汪大尹火烧宝莲寺》中至慧还俗后死去,在作者看来,只是违反教规、动了凡心的报应,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禁欲主义本身,只停留在了表面而未升入本质。《十日谈》中的马赛托与修女们寻欢作乐,老年衣锦还乡,他常说:我侍奉我主耶稣的唯一办法就是教他老人家头上生出许多许多的角。这对耶稣和天主教的无情讽刺,而对马赛托及众修女给予同情,就反映出作者对于宗教和禁欲主义本身不合理性的思考与批判。
《十日谈》迎来的是一个资产阶级兴起的新时代,而“三言二拍”后仍将是300多年的封建长河,我们看到了更多在新旧矛盾中的痛苦呼喊,有作者的困惑和不安,因为时代本身还没有提出新社会的建立,之后还需要更多的启蒙与创造。“三言二拍”和《十日谈》是各自民族文化精神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在东西方的不同抉择。
《十日谈》产生的14世纪的意大利,正是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在黑暗的中世纪透露出曙光的时期。此时,虽然封建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在欧洲还占有全面统治的地位,然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开始在一些城市萌芽,新兴市民阶层中的精英分子开始对封建教会所宣扬的宗教禁欲主义、封建等级观念等表现出强烈的反抗和不满。于是他们以人性来反对封建教会所宣扬的“神”性、以现世的人间快乐来抵抗虚伪、荒谬的“来世”、“天国”。《十日谈》正是这样一部充满强烈挑战性和人文主义思想观念的市民小说。它以其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指向,
在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肯定自然人性的基础上,热情赞美青年男女的自由爱情则是《十日谈》和“三言二拍”共同关注的又一主题,男女性爱是人性最纯美、最自由的体现,也是天主教会与封建道学最仇视的事物,所以在作品中歌颂男女爱情便是对禁欲主义的强大武器。《十日谈》第四天的故事主要讲的男女爱情的悲剧,其中最动人、最具悲剧意义的故事是关于绮思梦达的恋爱悲剧。绮思梦达是是亲王的独生女,寡居在家,爱上了侍从季斯卡多,两人真诚相爱。却因为父亲的门第之见,失去了爱人,殉情而死。在死之前斥责父亲的自私残忍是故事反对封建门第观念的集中体现。而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也是一个因为封建门第观念下的爱情悲剧。不同的是,从身份地位上来看,杜十娘的爱情是以“贵”攀“贱”,但这同样是封建观念不允许的。这样的爱情悲剧都展现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这样的内容对呼唤人性自由和反对禁欲主义有着异曲同工的意义。
的欲望和人的要求,夺回人应有的权利。
《十日谈》第一天故事第二写一个叫亚伯拉罕的犹太人所见到的教庭状况是:“他们这一伙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违犯人道,耽溺男风?? 。他们个个都是爱钱如命,贪得无餍,甚至人口也可以当牲口买卖? ? ”这些人“只知道奸淫、贪欲、吃喝,可以说无恶不作,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而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太平禅院院主大觉淫毒成性,与智圆一起论剑村妇,还因为争风吃醋把村妇杀死。这显然不是巧合,薄伽丘在批判天主教会,揭露宗教徒的荒淫无耻,凌濛初、冯梦龙揭露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上有共同的认知,所以在内容和取材上也表明了两部作品的思想的共同性,而批判宗教的故事就是两部作品的共同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