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
十年课改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十年课改給我们的启示与思考十年课改可以说是风云激荡、波澜壮阔,赞誉与批评,掌声与质疑一直与新课改相生相伴。
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辽宁的凤城六中……,一大批新课改先进校、典型校、特色校,风起云涌,层出不穷。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诠释着新理念、解读着新方法。
洋思中学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凤城六中的德育创新“评星晋级、总结反思、精神充电、完善人格”。
另一方面对新课改的质疑与批评从没有间断过。
前教育部长何东昌曾给胡主席写过一封信“目前中国大多数学校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么?能不能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 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刘英明院士在2005年两会期间曾分别提出议案表明自己的不同观点。
有的地方出现“老师不会讲、学生不会学、家长不理解”的现象,中国青年报曾做过长篇报道“专家叫好、教师叫苦、学生喊冤”……。
我市从2003年进入新课改,2006年召开总结表彰会。
之后的一段时间“新课改”似乎在渐渐的淡化,甚至已经被一些学校和教师遗忘。
在赞誉与批评,掌声与质疑这胶着的状态中,“新课改”何去何从?我们在期盼着国家的声音,我们在等待着上级的指示……。
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与《教育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不仅对十年“新课改”给予充分肯定,而且为我们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胡锦涛主席在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温家宝总理强调:“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 ) 一 对理论 层 面的反 思 : 基础 教育课 程 改革 的理
论基础 不牢 固
布, 为我们又指 明了下一阶段我 国教育 改革 的方 向。 因
而, 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 对我 国基础教育改革进 行
深 刻 反 思 , 于 在新 的 历 史 阶 段 , 续 坚 定 不 移 的 推 对 继 行教育课程改革将是十分必要 的。
我 国新一轮 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已经走 过了十多 年 的历程 。 改革取得 了一 定成 就的同时, 然存在着许 仍 多不容 忽视 的问题 。 如今 《 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 (0 0- 0 0)( 2 1- 2 2 ) 以下称 《 - ) 规划 纲要》 已经颁 )
则是人们不期望看到 的。而后者引发 了我们 的进一步
Wag Me u n in j
(i j r lUnvri , i j 0 3 7 hn) Ta i Noma nn iesy Ta i 3 0 8 ,C ia t nn
Ab t c : h r r t l m a y p r lx n r b e i t e r a d p a t e f r mo e h n a e a e f t e n w sr t T e e a e si n ep e i g p o lms n h o y n r ci ,a t a l c e r t a d c d o h e r f r f Cu rc lm f r i e n a y d c t n I t e r , t e h e r t a a i i n t b e I p a t e e om o ri uu Re o m n Elme tr E u a i . n h o y h t o ei l b ss s o c u sa l . n r c i , c
2024年十年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十年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课程改革。
这场改革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一名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到了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此,我将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与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总结我对十年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十年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伙伴和学习的促进者。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听课,而现在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例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这种转变让我和学生建立了更加平等和互动的关系,同时也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课程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意味着我要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审视和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学科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注重将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通过问题解决、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再次,考评方式的改革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
十年课程改革强调从终身发展的角度看待考评,要求考评方式要多元化、个性化。
在我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摒弃了以往单一的笔试和口试考评方式,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评方式,例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项目等。
这样不仅让学生的发展得到了全方位的评价,也激励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成绩。
这样的考评方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回首课改十年路 展望未来一片天
回首课改十年,你的教学理念等有哪些进步?展望未来,有哪些亟待改进和提高的方面?10年前的基础教育,教师还只是“二传”,教室里还没有多面黑板,学生还不是主人,学习还是被动,作业还是负担,上学还缺乏乐趣,课堂还是枯燥,学校文化还只是空荡的白墙上高挂着几个教育家的肖像和标语,教育还被应试异化……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对理念落实、实践路径、具体实效,进行了回望与反思。
如同杜郎口中学的反思会追求的那样,“揪住问题严反思,找出办法抓落实”。
任何改革都不能倒退,不能走回头路。
十年,我们的经验是什么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和情趣性从根本上纠正了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满足了多元发展的需求,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游戏中学,独学、对学、群学,对学习方式的包容性探索,让学习方式呈现出“八仙过海”的局面。
尤其是课堂评价机制的变革,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感和成长的自豪感。
“评价是武器”,围绕课堂建构学校管理体系,是课改10年的基本经验。
教师也是成长者,新课改不仅促进了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成长,而且催生了“新教师”的诞生,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成长在课堂,“教育家必然从课堂里走出来”。
10年教育实践还告诉我们,要重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科研工作,教科研的试验台在课堂,教科研的价值不在于理念是否先进,而在于如何与实践对接,不是用实践去验证理念,而是去行动去推动变化。
十年,有哪些变化需要关注教师变了。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已被学校广大教师所认同、接纳,教师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的角色变了,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
回首课改十年路 展望未来一片天
回首课改十年路展望未来一片天——小学语文课改十年之我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十年来,我们喊着“走进新课堂,树立新理念”的口号走进课堂,可以说课改气氛十分浓厚,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确实也转变了许多观念,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背后,我发现我们对课改的理念不深刻,在好多方面仍浮在表面;有些方面为了标新立异就完全否定了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
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一、课堂活动流于形式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但在这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好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案例1:这是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提出了问题后,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立即转身,四人一小组开始讨论。
只见每个学生的口都在动,说话频率非常快,至于其他成员是否听到,只有当局者清。
几分钟后教师喊一声“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等待拍手鼓掌,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什么。
【反思】: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上述案例中,整个合作交流过程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人人参与”,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自流,学生是否真正讨论了这个问题?仔细观察,大多数讨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有的在玩耍,学困生根本未参与),学生只是自说自演,而不善于“倾听别人的看法”。
而且讨论速度太快,教师没有给于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交流,这只是一种形式。
而真正的合作交流首先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听懂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而上述案例中的那位教师在一提问题后就让学生合作交流,而不考虑学生是否需要交流,其合作当然只能是低效的,是流于形式。
其次,“交流”有两个含义,一是表述自己的看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
上述交流过程只是自说自演,“能者”的一言堂,缺少倾听过程。
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
关键词:基础教育;十年课改;成就;问题;反思
以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即学界所普遍认同的建国以来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这轮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改革,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因为从2001年到2010年有10个年头,同时也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这轮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课程改革简称为“十年课改”。
。本文分别以政府行为、专家行为、教师行为、学生发展、学校生活、高考改革、社会反响为视点,设定了七个阶段性、反思性问题,并在逐一解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具体成效、文化建设、评价制度、舆论导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七个问题及其解答思路前后关联,相辅相成,直指“十年课改”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直接构成“十年课改”的本体结构和认知框架,对于宏观把握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在宏观层面上,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是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历经近2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引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的蓝图。在微观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一、概述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场改革旨在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青少年。
在过去的十年中,新课改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十年来的争鸣与反思进行梳理,探讨如何在新课改的框架下穿新鞋、走出老路,以推动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简要回顾新课改的背景和主要目标,以明确改革的初衷和期望。
将分析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课改所面临的争议和挑战,如应试教育倾向、教育资源不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本文将提出在新课改框架下穿新鞋、走出老路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简述新课改的背景和目的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教育领域经历了一场深远而重大的改革,这就是新课改。
其背景源于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并改革自己的教育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挑战的全面素质人才。
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新课改应运而生。
其主要目的是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促使教育实践的创新,以培养出既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又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新课改力求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教育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新课改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
在过去的十年中,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
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路,避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21 0 0年 第 3期
基 础教 育课程改 革十年的 回顾 与反思
赵 长 林
( 城 大 学 教 育科 学 学 院 , 东 聊 城 聊 山 225) 5 0 9
[ 摘 要 ] 以全 面 实施 素 质 教 育 为核 心 、 建 新 的 基础 教 育 课 程 体 系 为 目标 , 中 国成 立后 的 第 八 次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构 新
—
2 2 年 ) 制订 之际 , 00 》 回顾 我 们 为 什 么要 进 行 基 础
展 , 始积 累基 本 完 成 , 原 引进 外 资 的质 量 不 断 提 高 , 产 业转 移 的科 技含 量 越 来 越 高 , 劳动 力 素 质 的要 对 求 也 随之 提高 。工 业化 带来 代 国家 综合 实力 提 升 的
战 略考量 , 对科 技 创新 、 才培 养和 教 育事业 倍 加关 人 注 。1 9 年 6月《 99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 深化 教 育 改
革命 ” 的状 态 。站在 时代 的背景 上 , 承 与延续 是 任 传
何社 会有 机 体 的存 在 本 质 , 革 与 创 新 又 是 社 会 有 改 机体 适应 社会 改 革 和发展 的必然 选择 。基 础教 育作
度 , 要站 在时 代 的背景 上 。从历 史 的角 度看 , 础 又 基
教 育 的发展 既是 一个 连 续 的结构 , 不断处 于“ 又 范式
在 知 识经 济 时代 , 国际 问的竞 争 、 国家综 合 实力
的提升 关 键在 人 才 、 本 在 教 育 。知识 创 新 关 系 着 根
[ 稿 日期 3 o 0 0 1 收 21— 4 ] [ 金 项 目]全 国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 基 DAA0 0 8 : 学 课 程 的 社 会 学 研 究 。 60)科 [ 者 简 介 ] 长林 ( 9 9 ) 男 , 东 省 聊 城 人 , 城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教 授 , 育 学 博 士 后 , 士 生 导 师 , 城 大 学 研 究 生 处 处 长 , 要 研 作 赵 16一 , 山 聊 教 硕 聊 主 究 高等 教 育学 、 程 与教 学论 。 课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最新资料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教育作出迅速应对,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我国着力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继承了建国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与国际课程改革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
这是建国以来理念最新、力度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就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目标比以往更明确、具体、全面、系统。
课程目标包括了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形成了一个全面、具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在课程结构方面,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
新世纪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调整,单一的课程结构被打破。
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科课程内部课时分配的调整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改变了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了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新的课程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新世纪以前的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内容偏难,知识面偏窄,应用性较差,以学生为价值取向的人文性内容太少。
学科内容只考虑“升学”和“专家”的要求,很少考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过多地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重视不够。
十年课改回顾与反思
十年课改回顾与反思一、风风雨雨课改十年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依据“两决定一纲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依据。
“两决定”是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一纲要”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但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
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起逐步按地区统一开设外语课,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设置选修课。
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反思与构想4页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反思与构想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
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2.新课改实施遇到的问题第一是教师教育问题。
首先涉及到教师素质问题。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师素质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关键,但就我国教师整体素质而言,离新课改要求尚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素质更是堪忧。
而现有的教师培训却相对滞后【2】,且存在着诸多缺陷。
新课改以来,一方面因考核制度不变,教师仍要过好应试关;另一方面教师要进行自身的专业发展,掌握实施新课改的本领。
面对保证原有的高升学率和实施课改的双重压力,教师的工作负担无形中加重了,这是教师发展的现实困难。
第二是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形”“神”分离问题【3】。
很多教师只是模仿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而忽视其内涵,结果“自主”变成了“自流”,教师疏于介入,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合作学习”变成了“放羊式”的教学,活动教学、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盲目泛化,改革陷入只重“形似”而不重“神似”的形式化困境。
第三是课程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对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资源的地区差异问题。
课程资源的地区差异是指城市资源相对充裕而农村资源比主要表现在对专业知识和专家指导的需求上,即“软件支持”。
而对资源稀缺的农村而言,他们有的既无“硬件”也无“软件”,很难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4篇)
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心得体会范文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心得体会范文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拂过全国各地,教育改革的浪潮迅速蔓延开来,各地刮起了一股新课改之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心得体会范文1一、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重在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目前学生的学习总是被动、单一的。
新课改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应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1、创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学生应该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才能发展他们富于想象力的才能。
2、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
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同一个难题,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解题,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教师角色,做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新课改不是不让教师讲,而是让教师注意讲授的方式方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注重学习方法、研究潜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
几天的培训,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的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
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
期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心得体会范文2转眼间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了,从一无所知到逐步摸索,从反复思考到大胆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实有着她独特的魅力。
十六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十六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成效显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总体发展需要,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十六大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建立和完善了新的课程管理体制。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的大国,不同地区的学校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发展上的差异,而传统的过分统一、集中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给中小学课程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坚持国家、地方、学校共同建设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既突出国家的宏观控制、宏观指导作用,又逐步增加地方、学校的课程自主权,调动地方、学校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加大课程管理体制的弹性。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保证了中小学课程的正常运行和课程效能的发挥,使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的道路。
(二)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单一的,即只重视知识特别是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的传递,忽视人的整体发展的多种需求,导致学校教育偏离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一正常轨道。
经过30多年的摸索、尝试、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改革理念,并从这一理念出发,建立了新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
新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强调改变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强调改革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强调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一课改十年:直面最尖锐的质疑课改——站在十年的节点上不知不觉,“新课改”已经走过了十年(2001-2011),十年里,课改送走、迎来了十届学生,并且还要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
真可以说神州大地没有人可以脱得了干系。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户家庭的希望和寄托,而在当下的时代,对教育改变命运的需求又是那样的强烈,课改的方向如何、成效怎样,都与千家万户密切相连。
然而我们号称转型的“新课改”,在这走过的十年里却从未缺少争议和尖锐的批评。
有很多直到现在,课改的“先进理念”都没能回答。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十年往往被当做一个“节点”,用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展望未来——尤其是对于课程改革这样关涉到每个人的事情——毕竟十届学生的青春不可耽误,国家十年的发展机遇不容浪费。
所以,是时候全面地总结我们的“新课改”了!令人高兴的是,这种声音已经出现!近期,《教育科学研究》杂志连续刊发了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邢红军教授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下称《一论》)和《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下称《再论》),作者以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背景对课改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论述,得出结论:“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危险之旅,需要重新定位,才能走上正轨。
”初看这一结论,几乎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毕竟,此次课改有它的特殊性,一线教学中,质疑课改是很敏感的,仿佛谁质疑课改谁就落后。
诚如一位一线教师所说:“这十年来在基层一线的我们,听到的多是‘应该’怎样做,因为‘课程标准’中怎么写的,某某教授专家怎么说的,很少问个为什么,或者在基层的我们问了,也会人微言轻遭人白眼,哪敢说个‘不’字。
”质疑课改第一步——卸下思想包袱要对课改发声,首先要卸下思想包袱。
很多用来堵住人们嘴的说法是“课改大方向是好的”。
对此,教育界的老前辈王策三先生指出,说课改“大方向是好的”说的是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好的。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改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自实施以来已有十年之久。
这十年间,新课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烈的争鸣,不仅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也促使了教育实践的创新。
与此新课改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路,避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十年来的争鸣与反思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新课改在理念与实践层面上的成就与不足,以期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概述新课改的背景和目标,分析新课改实施十年来的主要成就和影响;接着,通过梳理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的争鸣和批评,揭示新课改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探讨新课改如何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实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总结新课改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改的本质和意义,更全面地认识新课改的成就与不足,从而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新课改争鸣与反思在新课改的十年间,我国教育领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场变革带来的争鸣与反思,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度探索,也是对教育实践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和做法,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这些理念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局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育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由于新课改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精髓,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片面追求短期效果等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新课改的推进中面临诸多困难,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新课改的实际效果。
【精品文档】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课件公文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
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回顾,并从合理基础、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新课程自身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出其发展的走向,以图能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reform of the values. The writer reviews the reform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examples,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and also reflects the reform from rational bases,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itself.This will be beneficial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Key words:basic education ;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view; reflect《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摘要:历时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拓展了原有的“双基目标”认识,增强了国家的课程管理和教材建设能力,丰富了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并且触及了教师教育领域的相关变革。
今后。
基础教育改革须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层面的变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回顾;反思;前瞻时光荏苒,肇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了近10年探索和实践,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确有必要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阶段性的回顾与反思,以期积累富有成效的改革经验,找寻后续的发展动力。
一、课程改革的历程此次课程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各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
前期准备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课程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第二,全面启动阶段。
2001年9月起,在全国27个省的38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同时,围绕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解读等诸多理论层面的问题,广大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策划者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诸多理论和理念进行了有效的澄清和说明。
为进一步推动实践层面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厘清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
第三,全面推广阶段。
2005年9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已全面进入新课程,到2006年秋,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约1.3亿。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经全部使用了新课程。
2010年12月8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报告会暨颁奖仪式在浙江宁波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颁奖仪式上对下阶段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坚持研究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年课改的反思
十年课改的反思肃州区泉湖乡春光小学乔秀萍新的课程改革已推行了十年。
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不断的学习、思考、实验、探索。
回首课改路,我真切的感受到课改带给我的收获与喜悦,茫然与执着。
我在不断的反思中完善自我。
也希望通过反思回顾自己这些年来所做的工作的得失,形成经验或教训,以便往后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初始课改—不知所措2002年,我所在的学区推行新课程改革,我有幸成为一名课改教师。
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课改前,我也参加了培训学习,了解新课程的理念,但都很肤浅,而且我认为我已从教十几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我热爱教育事业,对新课程教学应该能胜任。
根本就没有多研究,多思考。
当拿到课本打开一看,着实吃了一惊:新的教材,增加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大篇幅的活动题,可对课文教学要求却看不见了,以往要求的重点题,现在更本找不到了。
翻着新教材,我茫然不知所措。
走进课改----边走边学拿着新课本,我走进了教室。
可在上课过程中,授课的方法仍然停留在旧的教学方法上,还上的挺费劲。
“穿新鞋,走老路”学生也听得是一头雾水。
回到办公室,我赶紧和其他老师交流,并找出《课程标准》进行研读。
带着困惑,我不断的思索:“课改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贯穿课改精神”。
慢慢的,“教师要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逐渐在我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我改变了以往机械的授课模式,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长。
有关心考试成绩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我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
我的课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老师讲的少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了,动手的机会多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深入课改—一路走来,我收获颇多课改10年,教育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
开放式的课堂,对话式的教学,是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成为我课堂的主导。
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5期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基于历史定位、所获成绩与存在问题的探析[摘要]一系列的政策文本都表明,在未来的十年甚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以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时此刻,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约10个年头,对其历史定位、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总结不但是必要的,而且还是颇为紧迫的一项任务。
只有更加客观、深刻地思考、审视及辨析已有的实践成就、经验及不足,才能为后续的改革提供最真实、最有效的理念依据和行动参照。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变革宁连华吕林海本研究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研究”(DHA090189)、2009年度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重大招标项目“江苏高中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A/2011/08)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12YJA880139)的研究成果。
如果从2001年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以及29个实验区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算起,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年。
就在2011年,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正式出台。
《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教育的全面、深入、持续的变革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路径”。
与此同时,“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顺利召开,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仍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由此可见,通过课程改革的深化办出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具有真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就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而言,十年课改本质上是一次课程理念的深度变革与课程文化的全新再造,此时的我们更需要以一种冷静、客观、前瞻的视角对十年的课程历程进行审慎的思考与辨析,为后续的变革提供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文即对我国新课程的历史定位、所获成绩、存在不足等做一个审视和剖析,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择其要点加以阐释,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一、历史定位的辨析(一)本次课程改革反映了世纪之交国家发展的理想诉求任何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反映,关涉一国青少年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如此。
课程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与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取向与理想诉求。
这正如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麦克尔·W·阿普尔(MichaelApple)所深刻指出的,“国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学校教育的课程核心和制定课程的根据,课程改革也就成为适◎课程与教学论研究57应国家、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理想取向而做出的种种变化”。
[1]正因如此,课程所担负的使命往往超越了教育本身的范畴,而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联。
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酝酿、形成于上个世纪末期。
与前七次改革相比,这次改革无疑最为深刻地触及到了课程的国家理想诉求之本质。
这直接表现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陆续从国家顶层发展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教育文件: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8年《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1999年《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这些文件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国家的发展意志,并充分认识到“我国当时的社会发展、国际挑战、人才培养的要求与课程功能滞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落实素质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振兴国策,必须要革除现有课程的流弊”,“通过教育的变革,实现中国国力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
[2]基于该理念的确立,2000年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可被认为是一份直接的行动指南,它继续明确了如下四个基本的课改任务,即“科教兴国、推进素质教育、革除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又从更加具体的层面对课程改革的行动框架进行了勾画。
总之,一系列的政策文本都聚焦于一个核心的理念,即,突出课程变革的国家化、理想化之本质,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重新描绘我国新世纪的现代课程体系蓝图。
(二)这次课程改革符合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变革的整体潮流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英、美、日、澳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意识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并着力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来提升本国教育质量、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上看,中国本次课程改革都符合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即,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适应时代变化、追求快速发展的一个核心支点。
例如,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从2000年之后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面向知识经济挑战的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如:《网络世界中的学习:面向信息经济的学校教育行动计划》、《知识社会的学习:面向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以及2005年教育部长尼尔松宣布的最新教育改革报告———《坚实基础之上的繁荣:我们在教育、科学和培训上的进程》,这一系列报告都鲜明地表现出一种教育变革背后的国家发展诉求。
[3]无独有偶,美、日、英等国也都于上世纪末期陆续掀起了强有力的、国家引导的大规模的课程变革浪潮。
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一致性的教育改革潮流反映出:各国虽然国情体制不同,发展阶段有异,但都处于一致的时代背景之中,面对社会、经济和技术迅速变革所带来的共同挑战,各国都同时将抢占未来竞争高地的殷殷希望寄托在直接影响新生代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上。
总之,发生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未来发展的理想诉求,也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彰显了课程所担负的国家化、理想化的独特本质和功能,从而体现出其在历史发展、时代定位上的合理性和紧迫性。
二、所获成绩的评判(一)催生了“课程研究”在中国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教育研究一直沿袭苏联传统,教育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成了“教育学的四大块”。
[4]课程研究一直是一门藏于幕后的隐性学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思潮开始涌入中国大地,课程研究也逐渐引起教育学界的重视。
《课程·教材·教法》专业期刊的创建,课程研究的学者群体的日益庞大(如陈侠、李秉德、董远骞、王策三、钟启泉等一批课程领域学者群的涌现),开创性、标志性研究成果的不断产出(如陈侠的《课程论》、钟启泉的《现代课程论》)等,都为课程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课程理论研究与课改实践探索之间的相互交织强力催生了中国课程研究和课程实践的全面“现代化”。
[5]课程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批批中青年杰出课程学者的不断涌现、一批批高质量的课程研究成果的陆续诞生、课程专业在各大高校的纷纷创建、中国课程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及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等等,都与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开展的课程改革实践彼此交融、相得益彰。
正如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坦纳夫妇(DanielTanner&LaurelTanner)所言,“课程领域的发展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也不应该在真空中发生。
在任何时候,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问题很快就会成为教育的问题,从而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阈,深刻地推动课程研究领域的发展”。
[6](二)深化了人们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强调“双基”,并以此作为课58程目标的基本构成。
但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当国务院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后,我国教育界已开始全面审视和探讨“课程目标”的真正涵义。
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两个显著的成绩:一是以更加全面的视野来认识“课程目标”,二是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学术争鸣氛围。
一方面,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课程开发活动的起点和核心,它试图解答“学校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7]这一关键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职业的变化、技能的发展等愈发加快,“知识技能的获得”这种单一化目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变革的要求,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显示其对于未来公民的重要发展意义。
越来越多的课程学者开始从培养“整体的人”(thewholeperson)这一视角深度勾画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并进而从课程结构、课程组织等诸多方面对如何培养完整的人、如何解决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相互割裂的痼疾等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建议。
[8]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和思想的不断推进与落实,一些颇具争鸣意味的问题也在各种场域中自然地浮现出来,如,如何理解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明言知识与缄默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解决活动教学与学科教学之间在人才培养指向上的关联与矛盾?等等。
尽管争论仍在延续,但笔者认为,通过探讨,人们既形成了对课程目标问题的关注,又深化了对课程改革的整体认识,这种自由探讨、学术争鸣、互启心智的良好氛围是应当加以支持和鼓励的。
(三)形成了更加灵活、更加完整的课程管理体系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就是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即,打破了国家统一管理的传统模态,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无论当前的变革成效怎样,就中国多年的传统和国情而论,这一变革标志着国家、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思想、观念乃至行动上的巨大突破。
此外,考虑到各种形式的差异性是中国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以及国家一刀切做法所必然存在的诸多弊端等等方面,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有利于在照顾到国家的统一要求、最低标准的同时,兼顾地区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学校的差异,从而在统一性中体现差异性,在强调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能体现个性化发展。
尽管在落实这一全新的政策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如何更好地使学校拥有更多的课程开发权力、如何理解高位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使三级课程更加合理有效的并存、如何解决地方层面的课程决策权利太大等等,但一种以灵活性、弹性为特征,以更具情境指向性、以更高效更具质量的课程开发为目标的全新课程管理体系轮廓出现,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学校的真实教育形态也正悄然发生改变尽管人们对学校教育变革的真实效果莫衷一是,尽管当前的学校教育现场仍存在着种种并不理想的状况,尽管高考制度仍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学校的活动空间,但是,学校教育的真实形态确在发生改变,如校本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等理念开始被各个学校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根据课程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组成学校间的办学联盟、学校集团(据笔者在江苏和浙江的课程改革深度调研,这一模式在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更加新颖、更富主体内涵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得日趋明显,高考评价制度日益合理化的变革也在引导着学校教育朝向更符合人的发展之方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