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_路径依赖与转型_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合集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I.新制度经济学简介1.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思想2.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II.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制度的定义和作用2.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3.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III.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1.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2.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3.教育制度与经济增长4.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文(篇1)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产权、交易费用、市场机制等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以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分析制度的变迁、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市场的有效性和缺陷等方面,来探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也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制度是社会的基础,它规定了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交往。

制度的存在和变迁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良好的制度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制度的缺陷和不健全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产权制度是制度的核心,它规定了财产的所有者对其财产的排他性使用权和收益权。

产权制度的明晰和保护可以激励人们创新和努力工作,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通过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运作,为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提供了渠道和支持。

目录(篇2)I.新制度经济学简介1.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产权、交易成本、外部性、产权的明晰化II.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1.制度变迁的内涵和类型2.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正文(篇2)一、新制度经济学简介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产权、交易成本、外部性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它以现代微观经济学和现代宏观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分析制度的经济效应,来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苏南模式是指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其独特的产业结构,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活跃的市场环境而闻名。

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三大转型路径,分别是产业升级转型、创新驱动转型和绿色发展转型。

一、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升级是苏南模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苏南地区以轻工业和纺织业为主导产业,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约束明显,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为了应对挑战,苏南地区开始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入,逐渐实现了产业升级的转型。

这一转型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转型理念的转变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苏南地区明确了“要把十年长劲路儿走成五年的短坎”的发展目标,变革思维和打造创新型产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升级转型。

2. 产业结构的调整苏南地区逐步调整了传统产业结构,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持,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

3. 市场导向的改革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苏南地区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内涵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创新驱动转型创新驱动是苏南模式成功的重要支撑之一。

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苏南地区开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实现了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

这一转型路径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体系的构建苏南地区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园区,加强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形成了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

在政策引导下,企业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力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产权与经济增长:明晰的产权能够 激励人们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
交易费用理论
定义: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中为达成交易而产生的各种成本和费用
内容: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等
意义:揭示了市场交易中各种费用的存在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应用:在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市场失灵、企业性质、产权制度等方面 的问题
未来展望:与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的融合
挑战与机遇:应对全球经济形 势的变化
跨学科发展:与其他领域的交 叉融合与创新Βιβλιοθήκη 感谢您的观看汇报人: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制度,包括正式 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是影响经济 活动的重要因素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实证分析:新制度经济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 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来研究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 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以科斯、诺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 研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变迁可以促进经济 发展,而经济发展也可以推动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中的制度变迁进行 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文化的影 响
企业决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决策原则:基于预期收益和成本的权衡 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 组织结构与决策过程 激励与约束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对社会发展的 影响
第五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产权制度、契约关系等,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念相契合,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总结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1.新制度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2.科斯革命:科斯在微观经济学中增加一个新的成本分类,这个新的理论被接受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3.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不能像完全理性一样时刻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行动。

4.制度变迁:新制度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5.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变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6.理性: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通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7.有限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

8.互惠制度:互惠互利的制度,即一种双方承担义务的制度,一方做出给予的另一方必须给予相应的回馈。

9.交易费用:指交易成本在完成一笔交易费用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10.产权: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11.外部性: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动后果的不一致性。

12.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13.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14.委托—代理关系:为了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契约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项活动,并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活动。

15.资产专用性:某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专门用途的资产就难以改变为他用,如果要改为其他用途,可定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6.剩余索取权:是一项索取剩余的权利,也就是对资本剩余的索取,即经营者分享利润。

17.剩余控制权: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的所有权。

18.寻租: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行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所获得更多的报酬。

“苏南模式”的变革研究

“苏南模式”的变革研究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xx年xx月xx日
《“苏南模式”的变革研究》
目录
contents
引言“苏南模式”的概述“苏南模式”的经济发展历程“苏南模式”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苏南模式是指在江苏省南部地区逐步形成并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南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02
“苏南模式”的概述
苏南模式是指以乡镇企业为主导,以农村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模式。
内涵
苏南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3)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
特点
“苏南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
“苏南模式”的历史演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苏南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变革。
政府引导和支持是推动“苏南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苏南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区域协同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产城融合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融合,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苏南模式”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人才引进
“苏南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的主要结论
“苏南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具有显著优势,推动了地区经济增长。

自主招生改革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自主招生改革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理论。 最早将路径依赖引 人制度变迁研究 当中的 是道格拉斯・ 诺斯, 他认为路径依赖是一些小的事件 或随机环境的结果决定某一些特定的解 , 而这些特定的解一 旦形成, 就导致一种特定的 制度变迁路径。 沿着既 有的 路径, 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 性循环的 轨道并迅速优化, 也可能顺着 原 来的错误往下滑, 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初始状态。一旦 进入锁定 状态, 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 【 难。骼径依赖理论强 调 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 他们现在 可能的选择o[ 2 1 我国自 主招生的 历史源头可以 追溯到清朝末年, 末在 清 引 进西方教育模式的同时, 也建立了中国 早期的高校自 主招 生模式,民国时期自 主招生制度得以进一步发展, 4至 19 9 17年属于自主招生制度演变时期 ,最终统一招考 占了上 96 风。 恢复高考后, 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仍然以统一招考为 主。随 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不断实施, 高校要求办学自 主 权的呼声不断加剧, 1 招生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 3 1主 关注, 20年, 01 经教育部批准, 有三所高校开始试点自 招生改革, 主 20年扩大至2所, 03 2 截止到21 Y拥有自 0l ]  ̄3 主招生权的 试 点高校已达8所。 0 自 主招生改革的主要目的 是打 破统一高考的单一模式,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保持一定的张 招收通过正常高考不 力, 能被录 取的 但有发展潜力、 并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 那部分优 秀人才。 但是, 由于自 主招生政策是由 高校制定和实施的, 从 制度层面来看, 主 自 招生制度相对于统一高考制度而言是一 种制度变迁。在 统一高考制度的 基础上实 施自 主招生制度,
改 革 研 究
自主招生 改革 中的路径依赖 与制度创新

“苏南模式”的演进轨迹与城乡关系转型思考

“苏南模式”的演进轨迹与城乡关系转型思考
快推 进和完成这一伟大 的经济社会 变迁 工程。
关键 词 :苏南模 式;演进轨 迹;城 乡关系 ;整合规律 作者 简介 :夏永祥 ( 9 5 ) 男 , 15 一 , 陕西武功人 , 苏州大学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 究中心和东吴 商学院教授 , 博 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区域经济 与农村经济研 究。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苏州市城 乡经济 一体化发展道路研 究” 项 目编号 :1B L 3 ) ( 1 J 0 2 和苏州大 学社会发展研 究院 2 1 年 重点研 究项 目 “ 01 苏南地 区城 乡一体 化发展 与 ‘ 新苏南模 式 ’ 再演进”的研 究成果。
规律 , 无 裨益 。 不
苏南 地 区的核 心地 带 , 其余 三 市则发 展水 平稍 低 , 但 是 比之 苏 中 、 苏北地 区 , 然属 于发达地 区 。 仍 所谓 “ 模式 ” 通 常 是 指对 某个 国家或 地 区具 ,
“ 南 模 式 ”的 演 进 轨 迹 :城 乡 关 苏 系 从对区 主 要 是 指 苏 州 、 锡 0 苏 无 和 常州 三 个 地 级 市 ,它 们 是 “ 南 模 式 ”的 主 要 苏 发 源 地 。 0 0年 ,江 苏 省 委 、 政 府 重 新 对 省 内 20 省 区域 进 行 划 分 , 南 京 、 江二 市 也 归 人 苏 南 地 把 镇 区 ,由此 , 南 地 区 就 扩 大 到长 江 以南 的五 个 地 苏 级 市 , 这 五 个 市 之 间 , 济 发 展 水 平 同样存 在 在 经
中图分类 号 :F 9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4 32 1 )40 6 . 2 11 0 14 0 (0 1 .190 0 4 收稿 E期 :2 1- 5 1 t 0 10 — 2
曾经 在 2 世 纪 8 年 代 享 誉 全 国 的 “ 南 模 0 0 苏 式 ” 2 多 年来 , 经演 进 , 近年 又成 功 地走 出 ,0 几 在 了一 条 城 乡一 体化 发 展 的道 路 。 结 “ 总 苏南 模 式 ” 的演 进 轨 迹 , 于 正 确认 识 我 国的城 乡关 系整 合 对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苏南模式是指中国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为特征,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探索。

而苏南模式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转型路径,即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苏南模式的第一个转型路径是产业升级。

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苏南地区开始大力推动产业升级。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南地区加快了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转移,积极引进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

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逐渐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这种产业升级为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升了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苏南模式的第二个转型路径是科技创新。

苏南地区在产业升级的也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通过创新研发、技术引进和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向高端、高附加值产业迈进。

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苏南地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端科技人才。

苏南地区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际优质科技资源,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正是依靠科技创新,苏南地区的企业才得以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并具备竞争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南模式的第三个转型路径是转型升级。

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波动,苏南地区也逐渐认识到单一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已无法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结构性的转型升级。

为此,苏南地区开始深化改革,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展,加快产业升级的脚步。

苏南地区还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大环保投入,推动建设绿色园区和生态工业园,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投稿领域:经济史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摘要:本文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范式重新解读这段土地赋役制度变迁史,在对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分析时,都是用经济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先列出初始约束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求得制度均衡解。

将一些经济史的问题内生到新制度经济学体系中去研究,从而用全新的视角加以审视和诠释。

揭示出均田制下的土地产权实质上是一种低效的残缺产权,随着人口、战争等外生变量的变化,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出现了制度危机,此时必须引入新的两税法赋税制度,才能使制度结构重新恢复稳定均衡。

关键词:均田制租庸调两税法产权制度变迁引言新经济史代表人物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西方有很大的影响,传入中国后很快为中国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当代经济分析。

但在经济史领域,诺思的理论至今仍未能成功进入中国古代经济史殿堂。

大概因为学术传统的影响,许多原本学经济学而后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大多也恪守历史的方法而很少用到规范的经济学方法。

为了使经济史研究方法多元化,笔者试图用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范式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

唐代中期由租庸调转向两税法的制度变迁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大变革,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还没有用新经济史范式研究过,故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尝试一下,希望可以从一个全新视角加以诠释。

本文主要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去研究均田制、租庸调和两税法,全文结构如下:(一)对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作一概述,介绍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中的三大基石: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

(二)用产权理论分析北魏的均田制。

通过分析表明,均田制的实质是国家统治者从宗主手中接管了土地产权的界定权,统治者为了租金最大化不让土地自由转让,而这样的产权是一种低效的残缺产权。

(三)对唐朝初期的租庸调制进行了经济分析,并通过对两份性质不同契约的比较,证明了在授田不足的情况下,作为理性人的农户宁愿放弃自耕农身份转而去做佃户的经济动因。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

新制度经济学前言简答试题1.简述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假设及其研究方法。

答:一、主要研究内容:∙威廉姆森的论述中的四个层面:1.社会理论层面。

是指镶嵌在社会制度之中的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习惯、传统、道德、信仰等。

2.制度环境层面。

产权制度、政治制度、司法、官僚机构等正规制度。

3.治理机制层面。

(主要层次)4.与组织治理结构关联不强的其他问题所构成的层面。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1.宏观层次,主要包括国家宪政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2.中观层次,主要是利益集团理论。

3.微观层次,主要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产业理论等。

二.基本假设: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2.效用最大化。

个体被假定能够观察到他们的自身利益,并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追逐他们的自身利益,实现效用最大化。

3.有限理性。

决策制定者的偏好被认为是不完全的,并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4.机会主义。

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三.研究方法:1.古典范式。

2.案例研究方法。

3.“路径依赖”理论。

4.博弈论。

是最为核心的分析工具之一。

5.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等。

2.新制度经济学在方法论上是如何继承并超越新古典经济学的?答:继承: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古典范式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被很快融入主流经济学范式,并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正是得益于其坚持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核。

不仅坚持了新古典的分析方法,而且在研究的参照系、视角和分析工具上也吸收了很多新古典的东西。

新制度经济学家对于新古典内核的吸收并不局限于研究的程序,在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甚至具体结论上都有着诸多的吸收。

3.黑板经济学是什么?4.什么是交易?什么是交易费用?什么是交易康芒斯论交易康芒斯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交易:即买卖交易(bargaining transaction)、管理交易(managerial transaction)和限额交易(rationing transaction)。

路径依赖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

路径依赖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
进 过 程 中为 何兼 具 西 方 市 场 推 进 与 中 国政 时也 有 利 于 国 家对 孵 化 产 业 的 控 制 。 三 . 成 本 .这 显 然 与新 创 企 业 的需 求 存 在 较 大 第
府 推 进 的 双重 特 征
孵 化 器 的 内部 管 理 缺 少 激 励 .或 者 说 激 励 的差 距 处 于 创 业 初 期 的高 科 技 企 业 通 常 主要 体 现 在政 治 层 面 . 即经 营孵 化 器 达 成 面 临 资 金 、 术 、 场 和 管 理 等 多 重 风 险 。 技 市 政 府 目标 者 可 能 获 得 政 治 职 位 的 升 迁 . 这 对 这 些 资 源 有 着 广 泛 的 需 求 .新 创 企 业 需 是 明 显 的政 府 职 能 部 门 特征 求 的多 样 性 与 孵 化 器 资 源 供 给 的 单一 性 之
维普资讯
路径依赖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个新制度 经济 学的框 架
翁 建 明
( 武汉理 工 大学文 法学 院 湖 北 武汉
摘 要
4 07 ) 300
运 用新 制 度 经 济 学路 径依 赖 的基 本 原 理 , 制 度 环 境 政 府 目标 和 意识 形 态 三 个 维 度 分 析 说 明 了 从
的 发展 。本 文 运 用 新 制 度 经 济学 的基 本 理 器 的 工 作 人 员 主 要 来 自 于 政 府 的 职 能 部 孵 化 器 主 要 提 供廉 价 的 租金 和 物 业 管 理等
论 .分 析 说 明 我 国 科 技 企业 孵 化 器制 度 演 门 , 得孵 化 器 具 有 明 显 的事 业 型 特 征 , 使 同 服 务 以 降 低 高科 技 新 创 企业 的创 业风 险 和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探究制度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为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本文将回顾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发展到当前的学术地位进行概述。

文章将重点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包括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以及这些理论在实证分析中的应用。

文章还将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新发展和新挑战,如数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变革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全面展现新制度经济学的学科全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也期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历史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

然而,其真正的崛起和广泛认可主要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自1970年代以来。

在这一时期,新制度经济学逐渐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地位走向中心,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50年代,这一时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萌芽期。

经济学家如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人开始关注制度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他们的工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期。

在这一阶段,经济学家如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森等人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如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第三阶段是1980年代至今,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繁荣期。

在这一阶段,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逐渐扩大,不仅在经济学界内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对现实世界的经济政策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一、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一)比较: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新制度经济学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

经济理论的三大传统柱石是——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

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有这三大柱石是不够的。

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人们表明,制度就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制度至关重要。

(二)特点:1、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

2、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

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三)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1、交易成本和产权;2、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3、数量经济史;4、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

关注和研究得最多的是交易成本和产权。

可以说,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四)7个基本信念1、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对经济绩效有重要的影响。

2、强调运用新古典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再引入博弈论、演化经济学及行为经济学等是可以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制度上的不足的。

3、理论和经验分析应该是交互式的并且一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化。

这两者(理论和经验)的互动成为新制度经济学建立理论体系的一条有效路径。

4、学科间的研究对于理解制度的作用以及制度怎样影响经济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研究的范式可以被其他社会科学所借鉴。

注重对制度从不同层面的分析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共同任务。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制度与经济关系的学科,对于理解和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

案例一: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但由于产权不明确,谁都可以随意使用,导致了过度开垦和资源浪费。

农民们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生冲突和纠纷,土地的产出效率也非常低下。

后来,政府对这片土地进行了产权界定,明确了归属权,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则。

归属明确后,土地的所有者开始精心规划和管理土地,采用更科学的种植方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土地的产出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这个案例体现了产权制度对于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产权明晰可以为经济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和激励,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知识点:产权的定义、功能及重要性产权是指对财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产权具有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

激励功能体现在明确的产权能够激励产权所有者更积极地投入资源,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约束功能则是通过法律和规则限制产权所有者的行为,防止滥用权利和损害他人利益。

资源配置功能使得资源能够流向更能有效利用它们的产权主体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案例二:交易成本与企业边界假设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原本自己生产布料、加工服装并进行销售。

但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发现自己生产布料的成本很高,而且质量不如专业的布料供应商。

于是,企业决定放弃自己生产布料,转而从市场上购买布料。

通过这一决策,企业减少了在布料生产方面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个案例反映了交易成本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当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成本高于从市场上购买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会选择缩小边界,将某些业务外包出去;反之,当内部生产的成本低于交易成本时,企业会选择扩大边界,自己生产。

知识点:交易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和监督成本等。

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_路径依赖与转型_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_路径依赖与转型_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_路径依赖与转型_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 OURNAL OF NAN JI NG UN I VERS I TY(Phil osophy,Hum a niti es a nd Soci a l Scie nces)l5,2007 #江苏发展研究#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路径依赖与转型)))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金晓瑜1,孙路2(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5;2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09)摘要:构建一个适合产权制度框架来推动苏南的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苏南产权模式的演进经历了从农村工业化到/苏南模式0以及从/苏南模式0到/新苏南模式0这两种产权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

近代工商业是苏南产权模式形成的初始条件和逻辑起点,/强势政府0现象是苏南传统制度和文化的惯性,苏南要依靠市场力量努力维持良好的路径依赖。

苏南基层政府需要自身改革,规范民间组织发展并建立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等基础上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苏南产权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苏南产权模式;路径依赖;未来转型苏南产权模式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并经常引发争论,甚至遭到质疑。

近30年来苏南经济增长的奇迹,似乎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经济学和政治学所倡导的/产权清晰、个人选择自由和市民社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0这一个理论命题,至少在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不符合。

显然,苏南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并不是在这一个前提条件下所取得的。

如何认识苏南产权模式演进中的路径依赖和基本路径?苏南未来产权模式的转型方向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制度路径依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一、苏南产权模式的历史演进1.从农村工业化到/苏南模式0的演进自晚清以来,苏南地区就大力发展并拥有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已经成为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基地,这种传统使苏南形成了以发展实业为核心的特殊文化。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苏南模式是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

苏南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南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三大转型路径的推动,这三大转型路径分别是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型。

首先是经济转型。

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苏南地区开始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全面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苏南地区发挥了自身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本的优势,大力发展了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形成了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在经济转型的路径上,苏南地区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升级,从而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发展方式转型。

苏南地区在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发展方式的转型。

以前的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现在苏南地区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

苏南地区在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上,注重了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通过推进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实现了资源利用的高效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经济转型为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不断的动力和支撑,产业结构转型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发展方式转型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条件。

这三大转型路径的相互作用和支撑使得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大踏步的前进。

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也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希望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继续推动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

苏南模式的三大转型路径1. 引言1.1 苏南模式的定义苏南模式是指苏州和南京两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

其特点是立足于江苏省经济重要地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升级为主线,全面推进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

苏南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被视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和发展路径。

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强调产业优化与升级、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特征使得苏南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苏南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通过深入挖掘其内在逻辑和关键要素,可以为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1.2 苏南模式的重要性苏南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和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苏南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苏南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探讨苏南模式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完善中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字数:134】2. 正文2.1 苏南模式的第一转型路径:产业结构优化苏南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在苏南模式中,产业结构优化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苏南地区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注重挖掘和发展核心竞争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通过引进、培育和扶持重点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合作,形成产业生态圈和产业集群效应。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 理论探索 】
人 民币汇率 制度变 迁 的路径依 赖
( 门大 学 金 融 系, 厦 福建 厦 f 3 1 0 ) 1 6 0 5 摘要 : 民 币汇率制 度 自新 中 国成 立 以来 , 人 已经 历 几 次重 大 变迁 ,0 5年人 民 币汇 率制度 再 度 20 改革 。 竟是 何 因素推 动 汇率制 度 变迁 并决 定未 来 变迁 的路 径 与方 向? 文从 新制 度 经济经 济 究 本 学 的视 角 出发 , 通过 分析 人 民 币汇 率制 度 变 迁 中的路 径依 赖 效应 , 尝试 解答人 民 币汇率 制度 变 迁 的 内在 原 因 以及 未 来的 变迁路 径 与方 向 , 为解 释 汇率制 度 变迁提 供 了一 个新 的视 角。 关键 词 : 民 币汇 率制 度 ; 制 度经 济 学 ; 径依 赖 人 新 路 文章 编号 :0 3 4 2 (0 8 1 - 0 3 0 10 — 6 5 2 0 ) 1 0 0 — 4 中图分 类 号 : 8 07 F3.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支持 和巩 固 , 并在 此基 础上 环环 相扣 , 着 良性轨 迹 沿
路 径 依 赖 ( t e e d n e 念 最 早 由布 莱 p h dp n e c)概 a
恩 ・ 瑟( ・ r n A tu) 出用 于 描 述技 术 演 变 过 阿 W Bi ・ r r a h 提 程 中 报 酬 递 增 及 自我 增 强 机 制 ( l-enocn s f rif ig e r m c ai ) 现 象 ① 即 一 个 具 有 正 反 馈 机 制 的 体 eh ns 的 ms , 系 , 旦 在外 部偶 然性 事件 的 影响 下被 系统 所采 纳 , 一 便会 沿着 一定 的路 径 发展 演变 ,很 难为 其 他潜 在 的 甚至更 优 的体 系所 取代 。 诺 思 ( o h 将 此 思想 推 广 至 制度 演 变领 域 , Na ) 提 出制 度变 迁 的“ 路径 依 赖理 论 ” 在制 度 变迁 过程 中 , : 同样存 在 着报酬 递 增 和 自我 强 化 的机 制 。 制度 变迁

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研究

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研究

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研究作者:张运红叶恺倩来源:《南方农村》2024年第02期摘要:政策试点在创新突破中又面临着路径依赖的风险,需要对路径依赖进行突破。

本文运用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揭阳市J区政策试点情况进行调研,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构建形成路径依赖自增强的分析框架。

发现J区在政策试点创新过程中落入思维局限、资源依赖、评价体系守成的“路径依赖”陷阱中。

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创新失误的包容性缺失、科层制下的协同不足和政策创新动力要素与约束要素的博弈共同作用是重要根源。

为了破解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应在意识层面摆脱主观依赖,在执行过程中建立容错机制,在参与主体上强化多元协同效应,在评价导向上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城乡融合;政策试点;路径依赖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97(2024)02-0029-09一、引言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期。

在这一过程中,城乡融合政策试点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指示和《意见》,通过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并设立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11月,广东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号召,启动试点工作,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印发了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地区名单。

在制度设计上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开启多个试点任务。

近年来,试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美丽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通过梳理学界有关政策试点的研究,可以发现政策试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过程机制研究、政策试点功能成效以及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OURNAL OF NAN JI NG UN I VERS I TY(Phil osophy,Hum a niti es a nd Soci a l Scie nces)l5,2007 #江苏发展研究#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路径依赖与转型)))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金晓瑜1,孙路2(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5;2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09)摘要:构建一个适合产权制度框架来推动苏南的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苏南产权模式的演进经历了从农村工业化到/苏南模式0以及从/苏南模式0到/新苏南模式0这两种产权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

近代工商业是苏南产权模式形成的初始条件和逻辑起点,/强势政府0现象是苏南传统制度和文化的惯性,苏南要依靠市场力量努力维持良好的路径依赖。

苏南基层政府需要自身改革,规范民间组织发展并建立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等基础上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苏南产权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苏南产权模式;路径依赖;未来转型苏南产权模式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并经常引发争论,甚至遭到质疑。

近30年来苏南经济增长的奇迹,似乎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经济学和政治学所倡导的/产权清晰、个人选择自由和市民社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0这一个理论命题,至少在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不符合。

显然,苏南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并不是在这一个前提条件下所取得的。

如何认识苏南产权模式演进中的路径依赖和基本路径?苏南未来产权模式的转型方向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制度路径依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一、苏南产权模式的历史演进1.从农村工业化到/苏南模式0的演进自晚清以来,苏南地区就大力发展并拥有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已经成为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基地,这种传统使苏南形成了以发展实业为核心的特殊文化。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南农民便充分利用要素禀赋优势、靠近大中城市的条件和当时商品短缺的机会,因陋就简地办起了社队工业,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工业化问题。

在合作化和公社化后,苏南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开始形成并得以巩固。

为了发展农村工业和缓解人地矛盾,一些社队组织利用集体积累资金、剩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兴办起社队企业,它们成了后来/异军突起0的乡镇企业的萌芽。

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的兴起还得益于/双轨制0中的市场调节机制,一方面,苏南与内地进行物资协作,解决了社队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上海和本地大中城市的技术和人才引进到乡镇企业,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迅速在全国打开市场,带动了乡镇企r 金晓瑜 孙 路 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路径依赖与转型江苏发展研究业快速发展(曹宝明、顾松年,2006)。

1978年,苏南已经有乡镇企业18511家,职工89万人,向国家纳税1.7亿元;到1985年,乡镇企业增加到28969家,职工228万人,向国家纳税13.4亿元,吸纳了苏南农村40%的劳动力(胡福明,1987:26)。

这一时期的苏南发展经验被称为/苏南模式0。

/苏南模式0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利用市场和市场机制,与农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兴办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以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分工、分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多行业的内向组合与多渠道的外向开发相结合,促进了农村全面繁荣和农民共同富裕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顾松年,1990:50-80)。

从理论上讲,苏南乡镇企业集体产权是一种社区所有权(co mm unal o w nership),即由社区内全体成员使用这种权利,社区政府和市民都无权干涉。

但在实践中,由于苏南乡镇企业集体产权是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的社区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的,社区政府在集体产权的形成及其运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区政府的直接推动下产生了苏南乡镇企业集体产权。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创立乡镇集体企业,为乡镇集体企业的运行配置各种资源(包括各种要素资源和制度资源)。

乡镇集体企业可以从社区积累中获得大量原始资本,可以依靠/政府信誉0从银行获得贷款,无偿或低成本地占用社区内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甚至还可以享受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从而节约了在旧体制内创办企业的交易成本。

特别是,通过社区政府创立集体企业,其规模一般较大,抗风险能力也较强,这也是苏南集体产权相对于温州家庭私有产权在发展初期的比较优势所在。

由此可见,苏南乡镇企业集体产权这一制度安排将农村能人(企业家才能)、社会闲散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相融合,从而跨越了私人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并在当时短缺经济下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展。

2.从/苏南模式0到/新苏南模式0的演进苏南乡镇企业在整个80年代得到了蓬勃发展,推动了苏南乡村的工业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结构逐渐由供给不足型向需求不足型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扩张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苏南模式中政企不分的产权制度缺陷日益凸显,再加上/乡乡冒烟0、/村村点火0的/小、散、乱0布局弊端,严重阻碍了苏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苏南模式无论是企业规模、增长方式和产品结构,还是/离土不离乡0的城市化方式,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苏南模式陷入困境。

在这一时期苏南乡镇政府推行了/一包三改0¹和企业内部审计等多项制度。

但是由于这些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产权制度,所以,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苏南乡镇企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在外部市场不景气、内部经营机制不灵活的双重压力下,苏南乡镇企业开始突破/集体主义0的所有制框架,着手解决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问题。

经过改制,乡镇企业的产权主体由原来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转换为作为产权所有者的职工代表和私营企业主,以多元化产权主体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在苏南乡镇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推行,出现了城市企业进入乡镇企业集团、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集团的新趋势,城乡界限明显淡化,原有的社区经济产权模式逐渐被突破,农村工业也在结束了/小、散、乱0的布局的同时与改制后的城市工业一起向园区集中,城乡工业不断融合、联动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的集群优势。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苏南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¹/一包三改0是指: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职工录用制为合同制和改固定工资制为滚动工资制。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a 二〇〇七年第五期当代研究系列使得苏南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在这一时期,苏南全面突破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已经不再具有原先/苏南模式0中/以集体经济为主0、/以乡办村办工业为主0、/以县乡干部为主要决策人0的特征,取而代之的是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为主体,以/两个率先0为导向,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动并进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一体化(曹宝明、顾松年,2006)。

这也标志着/新苏南模式0的逐渐形成。

/新苏南模式0是对/苏南模式0的改革与发展,是/苏南模式0的重生,既体现了对苏南产权模式的路径依赖,又体现了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二、苏南产权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与路径依赖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仅仅在东南沿海地区就出现了/苏南模式0、/温州模式0、/珠三角模式0等,而这些不同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产权制度、产权组织结构的不同。

为什么在相同的政治体制环境、相同的改革目标和政策甚至相同的国际环境下,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产权模式会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呢?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传统制度和文化发展的路径依赖,造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逻辑起点不同,从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中产权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同时,产权制度变迁取决于产权现存的结构,形成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有不同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某种初始制度选定后,其报酬递增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向同样方向配合,形成合力,导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制度变迁,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路径依赖;另一种情况是某种制度演变的轨迹形成后,初始制度的报酬递增消退,开始阻碍生产活动,与此制度相关的既得利益者则尽力维护,从而使社会陷入制度的无效性,进入/锁定0状态,这是恶性的路径依赖(徐大同,2003)。

良性的路径依赖与恶性的路径依赖之间存在着多种均衡,制度演进的轨迹不是唯一的,人们可以创造一些制度安排,以维持良好的路径依赖,避免进入/锁定0状态。

1.一脉相承的近代工商业传统是苏南产权模式形成的初始条件和逻辑起点自宋明开始,苏南居民就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寻找着每一个商机,广泛吸收和消化着他们带来的商业文明,并结合苏南当时较为发达的纺织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

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那一刻起,苏南人就开始吸收西方文明的精髓,率先实现了从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的过渡,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也是现在/新苏南模式0能够大量吸引外资,发展外向经济的溯源。

虽然后来的计划经济使苏南的实体工业发展受阻,但是善于管理的经营者还是把握时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创办社队工业企业。

当代的苏南企业由/苏南模式0走向繁荣、又经历了以明晰产权为目的的企业改制,社区政府逐步向经营者转移控制权,并最终从乡镇企业中退出,这实际上是对乡镇企业这一特定企业组织形式进行不断调整,以提高其对整体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适应性的客观要求,这一过程是由苏南农村现实生产力和各主要社会成分所形成的合力推动的自然历史过程。

2.苏南产权模式中出现的/强势政府0现象是苏南传统制度和文化的惯性苏南自古就形成了以/乡绅自治0为特点的基层组织网,而且这一基层组织网始终没有被破坏和颠覆,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倚重这个基层组织网。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原来乡绅自治特点的基层组织网变成了金字塔式的组织层,这个基层组织层不仅有效地维r 金晓瑜 孙 路 演进中的苏南产权模式\路径依赖与转型江苏发展研究护了苏南的社会秩序,而且几乎控制了苏南主要的社会资源。

在经济改革初期,从旧体制的薄弱环节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苏南乡镇企业,由于市场力量薄弱,发展水平太低,社会经济资源有限,客观上需要政府掌握社会资源,发挥政府力量和政权信誉来重新配置资源,这样就形成了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之间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这也是地方政府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形成了以强势政府为主要特征之一的苏南产权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日趋深入,苏南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自身机制和基层体制环境存在的先天不足使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产权关系模糊等问题逐渐暴露,企业内部活力不足,并有可能形成内部人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