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册精练复习测试题3
高三9月份语文高考精练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初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
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B.俗语讲:日久见人心。
心者思想也,常人之心,年月可现,哲人之心,世纪方知。
C.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成成的,如《英雄儿女》发(根据巴金《团圆》改编)、《红高梁》(根据莫言《红高粱家庭》改编)……等等。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总分值是:150分时间是:150分钟〕本卷须知:1.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套本套试卷上无效。
2.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HY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HY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忆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侧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侧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久和幸福安康的HY,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一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HY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方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方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款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绮.丽/犄.角折.腾/折.耗唆.使/日月如梭.纰缪./未雨绸缪.B.庇.佑/毗.邻说.服/游说.桎梏./纨绔.子弟蔓.草/顺蔓.摸瓜C.逡.巡/峻.峭刨.床/刨.除赡.养/蟾.宫折桂地壳./金蝉脱壳.D.糜.烂/靡.费囤.聚/粮囤.龋.齿/踽.踽独行款识./识.文断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题干要求选出“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B项,分别读作bì∕pí,shuō∕shuì,gù/kù,màn∕wàn。
庇佑,保佑;毗邻,是指边界接壤的意思。
说,古同“悦”;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用话来表达意思。
桎梏,像镣铐般约束、妨碍或阻止自由动作的事;纨绔子弟,衣着华美的年轻人。
蔓同“蔓~”,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蔓延等;细长能缠绕的茎。
A项,分别读作 qǐ/jī,zhē∕shé,suō∕suō,miù∕móu。
折,断,弄断;断、亏损;翻转,倒腾。
缪,,姓氏;假装、欺诈。
C项,分别读作qūn∕jùn,bào∕páo,shàn∕chán,qiào∕qi ào。
刨,推刮木料等,使其平滑的一种工具;挖掘。
壳,坚硬的外皮;义同(一):甲~。
地~。
金蝉脱~。
D项,分别读作mí∕mí,tún∕dùn,qǔ∕jǔ,zhì∕shí。
囤,用竹篾、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储存,积存粮食货物。
识,知道,认得,能辨别;记住、标志、记号。
注意音近形异字的读音。
注意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高三上册语文考试卷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美轮美奂B. 雕梁画栋源远流长C. 美中不足脚踏实地D. 雕虫小技源于生活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C.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作品。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C. 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和顽强的毅力,一举夺得了冠军。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B.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书中提到,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C. 在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黄山、泰山、华山等。
D. 请问,您对这次高考改革有什么看法?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
B. 他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让人感到宾至如归。
C. 那些勤奋学习的同学们,就像是园丁辛勤培育的幼苗。
D.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0.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01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4),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5),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
父披,字茂彦,以临汀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撰无鬼论。
刺史樊晃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
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
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
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
蕴叱曰:“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
及辟败,蕴名重京师。
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国家有西土,犹右臂也。
今臂不附体,北弥豳郊,西极汧、陇,不数百里为外域。
泾原、凤翔、邠宁三镇皆右臂,大藩拥旄钺①数十百人,唯李抱玉请复河、湟,命将不得其人,宜拔行伍之长,使守秦、陇。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有权臣制乐曲,自立丧纪。
舜命契:‘百姓弗亲,五品②不逊,汝作司徒。
’唐以皋、佑、锷、季安为司徒,官不择人。
卢从史、于皋谟罪大而刑轻。
农桑无百分之一,农夫一人给百口,蚕妇一人供百身,竭力于下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
边兵菜色,而将帅纵侈自养。
中人十户不足以给一无功之卒,百卒不足奉一骄将。
”六事皆当时极敝。
蕴亦韦皋所引重,嫉其专制,感愤关说。
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
沧景程权辟掌书记。
既而权上四州版籍请吏,而军中习熟擅地,畏内属,挟权拒命,不得出。
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第3套真题
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评论,尤其对那些实践性很强、技术要求颇高的艺术,如书法、绘画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
它们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是切实的创作实践体验才能进行深入评论,否则很难。
有位学者试图从甲骨文、《兰亭序》、《寒食帖》等经典法帖的书法线条中去寻找创作者的情感,但结果令他。
于是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线条美固然十分重要,但创作者真正的情感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内容表达出来的。
创作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一方面更多地通过书写的内容来抒发自然情感,一方面则通过书法的本体语言,即点画、章法等书法内容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
对于艺术创作本体的评判和思考,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艺术创作切实的认知、领悟的能力,便无法真正理解本体创作中的种种感受。
所以对于艺术评论,尤其是书画评论来说,需要实践做基础,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误人误己。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或者入木三分大吃一惊因而B . 甚至入情入理大失所望进而C . 或者入情入理大失所望进而D . 甚至入木三分大吃一惊因而二、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那时,国家实行单休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旅游成为少数人的“幸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国家休假制度日益完善,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过去的59天增加至现在的115天。
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更是稳步增长。
中国人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了。
居民人均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加至2018年的28228元,实际增长近60倍。
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
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且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大众的生活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2021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过关题(三)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过关题(三)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刘巽达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
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
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
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
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
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
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
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
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
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
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考试卷
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试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贴近生活,注重应用性。
语料的选择和设题贴近学生生活,重视考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字词等基础有回归教材的倾向,但也不囿于教材范围。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zhí)拾哄笑(hōng) 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 夹(jiā)克衫言之凿(záo)凿C.孱(càn)弱牌坊(fāng) 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 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答案:D考查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常见易读错字语音的能力。
A“擎(qíng)天柱” B包扎“zā”。
“夹(jiā)克衫”不读第二声。
C“孱“chán”弱”,注意:孱(càn)头,意同音异,比较特殊。
“干”是多音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来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答案:B解析:考查对常见字词正确书写的辨析,同音字、形近字为主。
A “精粹”。
“粹”,《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①纯粹:粹白,粹而不杂;②精华:精粹。
“萃”①聚集:荟萃;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③姓。
从。
高考冲刺试卷三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fān)漫不经心(màn)B. 谈笑风生(shēng)气壮山河(zhāo)C. 震耳欲聋(lóng)胸无点墨(diǎn)D. 悲欢离合(liè)眉开眼笑(má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D.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很好,但是有些情节我觉得不太合理。
3. 下列词语中,最接近“繁花似锦”的成语是:A. 锦上添花B. 雅俗共赏C. 美不胜收D. 奇花异草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我已经想好了(动词)这件事怎么处理。
B. 他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形容词)。
C. 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困难(副词)。
D.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商量(连词)。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B. 他经常去图书馆,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
C. 他既能唱歌又能跳舞,真是多才多艺。
D. 我很喜欢吃苹果,尤其是那种红色的。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让我受益匪浅。
B. 那朵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一颗宝石。
C.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让人陶醉。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让人羡慕。
7.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B. 他为人正直,从不拐弯抹角,是个光明磊落的人。
C. 她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很有条理,真是个细心谨慎的人。
D. 他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是个心胸开阔的人。
8.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然后离开了房间。
高考语文复习高三模拟试卷试题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309
高考语文复习高三模拟试卷试题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欧阳学文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8页,包括五个部分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答卷是否整洁无缺损;务必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号.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卷交回.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整齐的步调.集中的意志. 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①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 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 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 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 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 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 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 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 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 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 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摘编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注] 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对社会民众的影响深刻而普遍.B.中国人感受到宇宙是生生不息而具备条理的运行大道,这种精神境界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诗书礼乐的文化就得以成就.C.诗书礼乐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礼”造就群体生活的秩序,诗与乐则陶冶性灵.D.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从最底层的物质器皿直接进入艺术领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更为深刻. B.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二者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相辅相成,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C.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 D.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融通和谐. B.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之本在于音乐的精神,因此,乐是人类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 C.人类社会的礼和乐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凝聚了社会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使中国人追求和谐的文化理念得以体现. D.与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的西洋艺术相比,中国艺术则呈现出端庄流丽.雍穆和平的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岳飞之死秦桧力主和议,恐诸将难制,欲尽收其兵柄. 乃罢韩世忠.张浚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罢刘錡知荆南府. 时兀术遗秦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乃可和. ”桧亦以飞不死,终碍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 遂讽谏议大夫万俟卨等,交章论飞奉旨援淮西,畏敌逗留,罢为万寿观使,奉朝请. 秦桧必欲杀飞,乃与张俊密谋,诱飞部曲能告飞者,优以重赏,卒无应者. 闻飞统制王俊善告讦,号雕儿,使人谕之,王俊许诺. 乃自为状付王俊,妄言副都统制张宪谋据襄阳,还飞兵柄. 执宪赴镇江行,枢密府鞫之. 宪被掠无完肤,竟不伏. 桧矫诏召飞父子证宪事. 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遂与云就大理狱. 桧命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 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 飞裂裳以背示铸,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既而阅实,俱无验. 铸察其冤,白之桧. 桧曰:“此上意也. ”铸曰:“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桧乃改命万俟卨. 卨素与飞有怨,遂诬飞令于鹏.孙革致书张宪.王贵,令虚申探报,以动朝廷. 云与宪书,令措置,使飞还军;且云其书巳焚. 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 大理卿薛仁辅等皆言飞无辜,判宗正寺齐安王士褭请以百口保飞,皆不听. 韩世忠心不平,诘其实. 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也?”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浚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 ”飞好贤礼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若一书生,然忠信激烈,议论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祸云.4.选出下面断句正确的一句()(3分)A.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B.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C.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D.飞事亲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为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为召诸统制与之谋∕谋定而后∕战故无不胜∕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5.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 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司狱定刑,长官为大理寺卿,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辅都曾担任大理寺卿一职. 岳飞和岳云被捕后都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B.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 C.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地位比武将要高,宰相的权力比较大. 文中的秦桧,为了控制诸将,特意把岳飞.韩世忠.刘錡等人的军职罢免,转为文官.D.雅歌投壶,是古代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雅歌谓歌《雅诗》,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能够投中者即获胜. 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岳飞之死与高层的议和思想有关. 金兀术利用秦桧想要议和的心理,要求他把主张恢复黄河以北国土的岳飞杀掉,才能谈议和.B.岳飞之死与手下人的诬告有很大关系. 张俊自己写了一封文告,说副都统制张宪谋划着要占据襄阳,以使得岳飞能够恢复兵权.C.岳飞之死离不开秦桧的大群独揽. 大理卿薛仁辅等大臣力保岳飞无罪,但秦桧根本不听,一心要杀岳飞,罪名只是“其事体,莫须有”.D.岳飞之死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 秦桧等人先后几次捏造罪名来诬陷岳飞及其亲人.部下,始终没有能得逞;而大臣们也没有能救出岳飞.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秦桧必欲杀飞,乃与张俊密谋,诱飞部曲能告飞者,优以重赏,卒无应者. (5分)②飞好贤礼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若一书生,然忠信激烈,议论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祸.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谒金门·怀旧故居李好古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①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注] ①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8.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9.后人评价“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寓庄于谐,别开生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⑵在《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⑶在《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回娘家秋子红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 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 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 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了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 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 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赔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 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转眼问,儿子小根已经4岁. 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 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 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嗦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 ”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 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 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 夜里,小根肚子疼. 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 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 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 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 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弟弟现在该娶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木根抢白道:“小根不上学了?像你一样当文盲啊?”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 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 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 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 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 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 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 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 ”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 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 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B.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C.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D.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E.篇末描写娘家“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表现出秋葵看见娘家后感到满目的熟悉与亲切.(2) 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3) 秋葵“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分析. (6分)(4) 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中国之蒿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 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屠呦呦出生于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 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 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 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 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 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 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 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 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 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 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 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 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 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 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在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 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 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 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节选自《北京日报》10月25日)相关链接:①疟疾,又称为“打摆子”. 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 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
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测试题
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测试题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测试题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
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
不妨看看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测试题,以下仅供参考!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
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
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
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
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
2012高三语文小题精练三
2012高三语文小题精练三教学参考1115 08202012届高三语文小题精练三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裨将/大有裨益龃龉/含英咀华纰缪/未雨绸缪B.慑服/嗫嚅跻身/侪辈对峙/有恃无恐C.绚烂/驯服角色/角逐疏浚/怙恶不悛D.憔悴/淬火贬谪/嫡系拜谒/残碑断碣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据报道,安徽当涂警方为了进一步完善其作为“李白故里”的投资环境,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警方负责人首当其冲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刑事警情降幅逾三成,三位罪犯落入法网,整治出租屋、乱摆卖的行动有明显成效,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A.故里 B.首当其冲 C.位 D.焕然一新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这样做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因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尤其是专门为我们设计安装这种隔板的房产部门的授权。
B.昨日,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比亚迪的王传福以拥有58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新科状元,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行以拥有5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第二首富。
C.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发动代号“铸铅”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带,与巴方激烈交火,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的伤亡。
D.三天之内就要学会打架子鼓,这个任务对于没有一点儿音乐基础的刘星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
4.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⑤④②③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②④③ D.①②④③⑤二、本大题含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北京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三次统练试卷
北京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三次统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 窒息秩序稚嫩停滞不前卷帙琳琅B . 花圃当铺哺育匍匐前进铺张扬厉C . 悲怆苍茫仓廪沧海桑田呼天抢地D . 烙印苟且奶酪苛捐杂税恪尽职守2. (2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只要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就真正拥有故乡,就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B . 诈骗分子在冒充各大银行套取事主银行卡密码后,事主才意识到账户被盗,但是为时已晚,账户里的钱被一笔笔地迅速转走。
C . 虽然短期内网约车的“补贴大战”可能不会大规模出现,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多家新平台的加入,各方之间各种形式的竞争总是在所难免。
D . 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穿过一道道山,翻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3. (4分) (2020高三上·绍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学的源头,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思想文化,因而它的语言和当时的口语比较接近,对话体式还是古代文章的萌芽。
现代中学语文对《论语》的认识繁杂,有以为是语言文字,有以为是语言文章,有以为是语言文学,有以为是语言文化。
认识不同,《论语》的教学也就不一样,或用来学习古汉语,或用来学习章句,或用来品味文学的趣味。
(甲)对待传统经典,需要有文化视角、精神信念,要有欢喜心、平常心,同时不失敬畏心,阅读时也能不带功利和浮躁的心态。
学习《论语》更不能食古不化,应当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乙)有学生在学习“仁者爱人”时,对诸子关于人性善恶的不同观点产生了兴趣。
(丙)他深入探究孔子的“人性观”,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我并不认为孔子支持性善。
【高三】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精练试题(有答案)
【高三】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精练试题(有答案)2021届高三语复习精练试题(有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肄业/酒肆荟萃/精粹捷径/泾渭分明B.披靡/糜烂冀望/羽翼反馈/振聋发聩C.缔造/谛听箴言/缄默坎坷/百舸争流D.慑服/蹑足挟制/脸颊伶仃/酩酊大醉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学校的自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B.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的快捷与方便。
C.一介农民,敢在一国总理面前毫无顾虑地发表管窥之见,被温家宝总理称为“没有想到”。
D.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歌王的这次告别演出将是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典,老帕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次在中国观众面前秀出他无与伦比的高音的准备。
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C.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高度的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D.古城淮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洪泽湖、铁寺、明祖陵、周恩故居等名胜古迹无不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学了――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A.④①⑤⑥③② 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②①④⑤⑥ D.③④①⑥⑤②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精练(5)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殄.天物(tiǎn)奴婢.(bì)粳.米(jīng)鞭
挞.(dá)
B.怙恶不悛.(qūn)饿殍.(piǎo)关卡.(kǎ)鞑靼.(dá)
C.呼天抢.地(qiāng)觐.见(jìn)菲.薄(fěi)愤懑.(mèn)
D.未雨绸缪.(miù)觊.觎(jì)成绩.(jì)裨益(bì)
2.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大家对此评价并不高,认为实在是差强人意
....,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B.此次,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古志鑫,其他人反
而成了举重若轻
....的角色。
C.由于这家企业管理松散,工人责任心不强,工作没有积极性,
上班迟到早退现在已经蔚然成风
....。
D.高三期间,适当记忆一些典型例题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解
题时就可以对号入座,举一反三
....,从而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运动向前发展。
B.在初中教学中,由于淡化语法知识,使不少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成分印象不深,导致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这一知识板块需
要重新抓牢夯实。
C.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达到顶峰,实现了对生命极限的又一次挑战。
4.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
A.广州的BRT工程正在施工进行,许多人都关心这项工程完工后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多大的便利?
B.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
信去报名。
C.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D.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二、本大题为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本临淮人。
图咸通十年登进士第,主司王凝于进士中尤奇之。
凝左授商州刺史,图请从之,凝加器重。
洎①廉问宣歙,辟.为上客。
召拜殿中侍御史,以赴阙迟留,责授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乾符六年,宰相卢携罢免,以.宾客分司,图与之游,携嘉其高节,厚礼之。
尝过图舍,手题于壁曰:“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
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②。
”明年,携复入朝,路由陕虢,谓陕帅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公其厚之。
”渥即日奏为宾佐。
其年,携复知政事,召图为礼部员外郎,赐绯鱼袋③,迁本司郎中。
其.年冬,巢贼犯京师,天子出幸④,图从之不及,乃退还河中。
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
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
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其年僖宗出幸宝鸡,复从之不及,退还河中。
龙纪初,复召拜舍人,未几又以疾辞。
河北乱,乃寓居华阴。
景福中,又以谏议大夫征。
时朝廷微弱,纪纲大坏,图自深惟.出不如处,移疾不起。
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一至阙廷致谢,数日乞还山,许之。
昭宗迁洛,鼎⑤欲归梁,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诏图入朝。
图惧见诛,力疾至洛阳,谒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
璨知不可屈,诏放还山。
图有先人别墅在中条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
自考槃⑥高卧,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
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尝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
图既脱柳璨之祸还山,乃预为寿藏⑦终制。
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人或难色,图规之曰:“达人大观,幽显一致,非止暂游此中。
公何不广哉!”图布衣鸠杖,出则以女家人鸾台自随。
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
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王重荣父子兄弟尤重之,伏腊⑧馈遗,不绝于.途。
唐祚亡之明年,闻辉王遇弑于济阴,不怿而疾,数日卒,时年七十二。
有文集三十卷。
【注】①洎(jì):至,到。
②屯奇:艰难,不顺利。
③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
旧时朝官的服饰。
④出幸:原指皇帝出外所至,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⑤鼎: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为传国的重器。
后以此代指国家政权和帝位。
⑥考槃:避世隐居。
⑦寿藏:生时所建的墓圹。
⑧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泛指节日。
(节选自《旧唐书》)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洎廉问宣歙,辟.为上客辟:征召
B.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表:表态
C.图自深惟.出不如处,移疾不起惟:想,思虑
D.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希:迎合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宰相卢携罢免,以.宾客分司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①其.年冬,巢贼犯京师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①伏腊馈遗,不绝于.途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①徽不赴镇而.止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7.下列的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空图“对唐朝忠心耿耿”的一项是()
①凝左授商州刺史,图请从之②天子出幸,图从之不及,乃退还河中
③渥即日奏为宾佐④河北乱,乃寓居华阴
⑤谒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⑥闻辉王遇弑于济阴,不怿而疾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⑥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没有因为卢携的被罢免而疏远他,由此得到卢携的赏识,厚礼相待。
后来,卢携再次担任宰相时就征召司空图,
以至升迁担任本司郎中。
B.看到朝中“纪纲大坏”,司空图感到无能为力,产生了退隐之心。
昭宗迁洛,政权眼看就要落到梁王手里,司空图不忍,迅速
赶往洛阳。
C.司空图的先人建有别墅在中条山,退隐后,司空图每天和名僧高士在那里游赏赋诗,还带朋友到他为自己营造的墓圹中
赋诗对饮,自适而放达。
D.退隐之后,司空图并未因为自己曾在朝中任职为官而自傲,他乐于参加民间活动,和村野老人同席而坐,从来没有表现
出骄傲的神色。
参考答案
1.C (A.鞭挞.tàB.怙恶不悛.quān 关卡.qiǎ D.绸缪.móu)2.D(A.差强人意,大体还算让人满意。
B.“举重若轻”一直某人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完成艰巨的任务,用在此句中显然不妥,可以换成“无足轻重”;C,蔚然成风,指好的事情已广泛流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
3.A (B,缺少主语;C,“塑造”不能和“人格力量”搭配;D,“不管”后面的词是不确定的,或者是选择性的,常常带有“怎样”“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而“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
)
4.D (A,整句话不是疑问句,不要求回答,所以最后的问号应该改成句号。
B,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刊名、篇章名、影剧名、
歌曲名、图画名和法规文件等题名,而文艺晚会名、大赛名称、广电专栏名、证书名称、店名应该用引号。
C,举办的活动内容共三大类,三大类之间应用逗号隔开,第二大类中又有三小类,用顿号隔开。
5.B (“表”应解为“奏表”)
6.A(“以”,均为介词,“凭”、“凭借”;B“其”,前者用作指示代词,“那”,后者用作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他们的”;C“于”作介词,前者解为“在”,后者解作“从”;D“而”作连词,前者表因果,后者表转折。
)
7.D(①表现司空图对王凝的情意;③卢渥听了卢携荐举的话,厚待司空图;④司空图客居华阴以避乱)
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