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一星一世界》译后记(节选)
索贝尔女士工作非常繁忙 , 不便轻易
去麻烦她——有 时为了尽可 能完满 地回答我的问题 , 她需要查阅大量的
资料。 因此, 在翻译本书时, 我总是想
方设 法尽 量 自 己解决 疑难 问题 , 不到
山穷水尽绝不求助于作者 , 以致她还 以为我的翻译工作变轻松 了, 越干越 得 应手了。当然, 我还是通过电子 邮件 向她求教了好些实在无法解决
挽 回地成长 为天 文学家或宇航 员 。
想想作者也 只是希望 “ 有人通过阅 读 本书 , 能将 行星 当做 朋友 ”我 这 ,
么说是不是期望太高 了一点呢? 且 拭 目以待吧。
她特意为我们这个 中译本写作了一 篇短序 , 并为《 亚洲文学评论》 撰稿介
3 9
“ 那些睿智 、 受过 良好教育却对这个
主题一无所知 的成年人” 看的 , 但我 打心底里期 盼会有哪位身处穷 乡僻
的难题 , 并且全都得到了及时而圆满 的解答。…… 不仅如此 , 作者还寄给我该书的
最新版 , 又不时通过电子邮件将一些 新近的天文发现和相 关信息告知我。
壤 的孩 子因为读 了这本书 ,而无可
绍我们 的合作过程 。更令我感动的 是。 我在翻译 的过程中 , 出了原书 指 中存在的几处错误 , 而作为国际知名 作家的索贝尔女士不仅不以为忤 , 反 而非常虚心地一一接 受, 迅速转给 自 己的编辑作勘误 , 并多次真诚地对我 表示赞赏 ,奖掖后学之心溢于言表 , 堪称楷模。 我也不失时机地向她介绍 中国和中国文化。比如 , 嫦娥一 在“ 号” 发射升空之后 , 她讲述嫦娥奔 给
英译版推荐给她。 译者很用心地翻译 了这本书, 但 由于才疏学浅 。 难免 出错 , 恳请 广大 读者和专家学者不吝指正。 我这样说 并不是虚与委蛇的客套 , 也不是企图 借故为自己开脱。 译好一部作品确实 不容易 , 因为不仅要尽量钻进作者的 心里去琢磨 , 还要费尽 机找合适的 词句将意思表达出来。 虽然本书定稿 前也经过了多轮修改和润色。 但校阅 工作屡屡让我 生出 “ 校书如扫落叶, 旋扫旋生” 的感慨。我译完这两本书 后 , 读书须用意 , 对“ 一字值千金” 这 句老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 以后阅读翻 译作品时再也不敢随便一 目十行了。 虽然作 者认 为本 书主要是 写给
《保罗·策兰诗选》译后记
《保罗·策兰诗选》译后记杨子评论Comments2012年,我的三首短诗和策兰那首大名鼎鼎的《死亡赋格》英文版一同发表在美国加州大学英语系《Arroyo文学评论》杂志春季号“翻译”版块———这期只有我们两个外国诗人。
我知道这只是一次巧合,没有任何命定的意味。
只能说,得益于我诗歌的三位英译者———叶春、Melissa Tuckey和Fiona Sze-Lorrain出色的翻译,《Arroyo文学评论》抬举了我一回,让我做梦般和我热爱的这位诗人邂逅。
实际上这也是两位策兰译者的一次邂逅:早在2003年我就初译了一百三十多首策兰诗歌,而这期《Arroyo 文学评论》上《死亡赋格》的英译者恰恰是约翰·费尔斯蒂纳(John Felstiner),英语世界著名的策兰诗文译者和策兰传记作者,我的这部《策兰诗选》最需感谢的人就是他———一些作品转译自他的英译或借助他的英译解决了疑难,而他的《保罗·策兰传》(李尼译)更是我翻译过程中一部重要的参考书,也可以说是一根重要的拐杖。
精神上我似乎可与策兰息息相通绝无窒碍———他倾注大量心血翻译的诗人恰好都是我所热爱的———从叶赛宁、曼德尔施塔姆到阿波利奈尔和勒内·夏尔。
他引为精神上的兄弟的曼德尔施塔姆更是我经常想起的诗人———巧合的是,策兰是德语世界第一位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译者,我是中文世界第一部较全面的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译者(第一部曼德尔施塔姆诗选中文译者是智量先生,遗憾的是他翻译得太少),尽管那部译诗集我一直不满意,但曼德尔施塔姆的声音在策兰那儿有着怎样的回响,我已经能直觉到,也能找到部分直接的凭证。
但这绝不意味着我在翻译策兰时会有什么优势。
实际上没有谁敢说自己与策兰息息相通,可以绝对领会他诗中深藏的含义———那种既是声音的、又是空间的,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既是政治的、又用卓绝诗艺摒除政治痕迹的,既有刹那的一口气、又蕴含广袤之永恒的,并且时常浮现出六边形大卫之星和意第绪语与希伯来语的伟大诗篇。
《城市和区域规划》译后记
经 济 的 巨大 变 化 ,他 几次 修 订 这 部 著 作 ( 9 5 1 8 年
第 二 版 .1 9 第 三版 ,2 0 年 第 四版 ) 每 次 2年 9 02 。
多年 里 美 国 出现 的 精 明增 长 和 “ 新城 市 主 义 ”理 念 试 图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本 书 对所 有这 些新
严重等 .都 明显地影响着欧美等国区域和城市规 划的政策调整。2 年前 《 2 城市和 区域规划》第一
版 出版 的 时候 . 国 正处 于 改 革开 放 初 期 经济 体 我 制等 的改 革 刚 开 始 .规 划 体 制还 没有 完 全 摆 脱 过
去 计 划经 济 时 期 的影 响 . 国9 规 划 政策 ( 对 1 、 包括 各 国不 同 的政 策 ) 甚 了解 或认 识 粗 浅 。 天 回过 头 不 今 来 读 这本 书 ,也 许 对很 多 问题 的 理 解会 深入 得 多
年 来 城 市 发 展 形 态 上 一 个 重 要 的 现 象 和 问 题 。 2 0
6 5
年第一版 )后 .今年又翻译他这部著作 2 0 年 的 02
第 四版 。这 本 书 ,无 论 在 中 国还 是 9 国 ,一 直 有 1 、
很 多读者 ( 特别是学规 划的大学生 、研究生 、教
师和 研 究 工 作 者 们 )把 它作 为 了解 欧 美 ,尤 其 是 英 国规 划 理 论 政 策 和 实践 的入 门 书 。彼 得 ・ 霍
( 0 8) 0 0 5 O1 2 0 1 -0 6 一
译 。 们 很 努 力 . 得 很 好 。 负责 全 书校 审 , 他 译 我 又
【课外阅读】《昨日之旅》中文版译后记
【课外阅读】《昨日之旅》中文版译后记一九八七年之前,《昨日之旅》这篇小说从未全文发表。
它初次发表于一九二九年《奥地利当代艺术家协会文集》(维也纳,一九二九年,第一年卷),篇名为《一篇小说的片断》,与原文有出入。
同样的片断于一九六一年,作为茨威格协会的《第二部特别出版物》,在国际斯台芬·茨威格协会出版社出版,主编是埃里希·菲茨鲍尔。
又经过二十六年,到一九八七年,小说才得以全文发表,收集在克努特·贝克主编的茨威格小说集《火烧火燎的秘密》里,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二○○八年十月,法国格拉塞出版社首次发表了这一小说的法文译本,译者是巴蒂斯特·图卫雷。
可见这篇小说面世的过程的确曲折漫长。
这篇小说的情节,时间跨度很大,从第二帝国(即威廉二世执政的德意志帝国)时期,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法西斯上台的前夕。
在贝克的小说集里,这篇小说题名为《现实的阻碍》,说明德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对普通人命运的巨大影响。
小说的情节是出身贫寒、才气过人的化学博士路德维希和他的老板枢密顾问G的夫人之间,苦苦相恋未能如愿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德意志帝国时期。
当时,有名望的企业家也和政治家一样,拥有“枢密顾问”的称号,以示地位显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两年,年轻的博士被枢密顾问派到墨西哥去开采矿石,创办分厂。
光阴荏苒,终于熬到归国还乡的时刻,不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于是,这对朝夕期盼的恋人,天各一方,音信被阻。
博士不耐孤寂,也不信战争能迅速结束,于是在大洋彼岸结婚生子,建立家庭。
不料,大战在四年后突然结束。
他获悉枢密顾问已经去世,夫人安然无恙,于是旧情复萌。
他利用出差回国的机会,造访夫人,重游海德堡,寻找往日的踪迹。
然而,岁月无情,物是人非,往昔能否失而复得?旧情能否死而复燃?这篇小说具有茨威格小说的典型特点。
首先是不用人名,小说中以“他”和“她”,来代替男女主人公的姓名。
虽然不知男主人公姓什么,但他总算还有“路德维希”这个名字,女主人公始终只是一个“她”,而枢密顾问只落得一个姓氏的缩写“G”。
《荒岛机器人》译后记
《荒岛机器人》译后记彼得·布朗著定价:32.00元接力出版社2022年3月美国作家彼得·布朗的《荒岛机器人》是一部儿童科幻小说,也是一部冒险小说,但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冒险小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文学质感的作品。
这部小说给人的启发有很多,譬如生存的技能与智慧,从与环境的冲突中学习和成长,和谐社交关系中的平等与契约原则,等等。
而在此我想着重谈谈从这部小说中感受较深刻的另一点,即人类应该怎样做母亲,确切地说是怎样做父母。
萝丝给予小鹅的安全感还不仅限于食物和巢穴,还有充分的尊重、无条件接纳和支持。
小鹅的一切自主活动,无论是交友、游戏、游泳、飞行甚或迁徙,萝丝几乎从不干涉,但一定尽量陪伴、鼓励或指导,实在陪伴不了的,比如长途飞行迁徙,萝丝也一定会给予爱的鼓励,告诉小鹅自己会一直在岛上等待他的归来。
萝丝的身体虽然是冰冷坚硬的金属,而她所给予小鹅的温暖慰藉却是许多肉身母亲所未能企及的。
孩子自由生长的自信,闯荡世界的勇气,从来脱不开母爱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当小鹅摇摇摆摆地对每一个邻居大大方方地说“你好,我的名字是布莱特·比尔”时,我们都会忍俊不禁地从这开朗自信的语气中联想到他的妈妈,那个见人就说“你好,我的名字叫萝丝”的机器人。
小说中有几处描写很值得玩味,一处是小鹅和他的喋喋不休的小朋友一起看星星,不断发出各种天真的提问,萝丝始终一丝不苟地检索她的智能内存数据,耐心地给予最科学的回答,直到她这一款機器人的内存数据再也回答不出为止;还有一处是刚刚开始换毛的小野鹅学习飞行,总是不断地飞起来又一头栽下去,萝丝除了检索自身内存数据中关于飞行技巧的信息,还引导小鹅仔细观察其他鸟类的飞行,仔细体会如何调节翅膀和尾羽的角度来驾驭气流。
小鹅的励志故事则佐证了成长中每迈出的一步都只能让孩子自己独立面对,父母不能越俎代庖,父母最应该做的,恰恰就是萝丝为小鹅所做的一切:帮助孩子获得自信、拓展眼界、正视现实、将探索和学习引上科学高效的途径。
纲纳·缪达尔_译后记
在与华夏出版社的同志签订翻译第六届(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纲纳·缪达尔传记的翻译合同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工作。
作为斯德哥尔摩学派的代表人物,纲纳·缪达尔的传记不会仅是简单记录其生活的细节与琐事。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这本传记的内容着重于他的经济学思想的形成、演进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然而,我也深知,这样的传记对于许多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中国人来讲,中译本的意义显然是重大的,我也曾深刻体会到自己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学习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思想给我所带来的震撼。
鉴于此,已不年少,但心态依然“轻狂”的我便组织了我的翻译团队,开始了这项翻译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文读者能够尽快看到一个能基本涵盖纲纳·缪达尔思想全貌的传记,尽管其中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瑕疵。
本书的翻译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到2008年10月初完成初稿,后又经先后两次校译完成。
参与初稿翻译的人员有:苏保忠、郭海丽、苏晓雨、张在芳、梁鋆、赵春月、孙子长城、彭莹、汪洋。
但在完成的初稿中仍有诸多不足,特别是不同翻译者在语言风格上不统一,也很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为此,之后的两个月,由我的研究生史宁负责又进行了通篇校译,从而使得翻译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遗留的个别难句由苏保忠和吕洁斐负责。
此后,苏保忠与吕洁斐又先后对该传记进行了通篇校译、修改,并最终定稿。
《建构文化研究》译后记(中)
恩 伍重
跨文 化形 式 与建构 的 意喻 ”( m to ; 进 的 ,爱德 华 F 塞 克勒 ( d adF elr 在 《 Uzn E w k ) r S e 结
Ta c t a/ Of a rns ul ur F m nd t e t nI ezpho he T c o cM a r、柏
1 柏
t ∞ T… I
A l Kh…
r 0 15 e 1, 2
《 建构文化研究》译后记 ( 中)
I todu tont heCh n s dii fK nn t r m p on S nr c i o t i e e E tono e e h F a t S u e concCut r t disi Te t i lu e n
对矛 盾 弗兰 姆 普敦 对它 们 的理 论 阚释 显然 不 无塞 克勒 思 想影 响的 烙 印。一 方 面 ,正 如弗 兰姆 普 敦 引 构、构 造与 建构 》一文 中将 “ 建构 定义 为 “ 自建 源 造形 式 的受 力特 征 ,但最 终 的表 现 结果 又 不能 仅仅 从结 构和构造 的 角度进 行理解 。 ” 另 一方面 ,与 这 ”
t e hre
“ 构” 与 “ 建构 ” aetnc。这 是一 建 非 ( tco i)
间的现 代化 与新 纪念 性”(o i船 ^ M d ri t n Lu s o e zi n ao a dt e n h eN wMo u nat 94 17 、 八章 “ n me ti,1 —92) l y 4 第 约
第九 章 “ 罗 新 卡帕 与对 节点 崇拜 ” C r cra 卡 ( al 5 a o p a dteA oai fh J/t。其 中 ,关于 斯卡 帕 n h d rt no te o ) o n
《课堂教学技巧》译后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发生了 根本性 的转变。 改革 期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从
后的技巧。 全书按照这一结构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 分关注的是教学前的备课环节。 详细介绍如何理解
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弓导者, l 从教室中的权威
学实施过程中的技巧。 强调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 流沟通的技巧、 强化与巩固的技巧、 课堂提问的技巧 和课堂管理的技巧。 第三部分关注的是教学评价的
变化之上的。 那么, 教师究竟需要哪些技能才能为每 位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而有效的帮助呢? 教师在课堂
上如何实施 教学 , 才能满足不 同学生的学 习 格和学 风 习需 求呢? 师需要哪 些评价 技能 , 教 才能 对教与学 的
教 师在 课 堂 上如 何 实 施 教学 , 能 满足 不 同学 生 的学 习风 稻和 学 习需 求 呢? 师 才 教 需 要 哪 些 评 价 技 能 才 能 对 教与 学 的 效 果 作 出准 确 划 断 并及 时 调 整 教 学 策 略 以
达 到更 好 的效 果 昵7
近代 以来 , 随着 教师 职业 的发 展与逐 渐成 熟 , 教
的核心。 ”
一
“ 。 泣” 面对卖梅者将梅树 “ 斫其正, 养其旁条, 删其 密, 天其稚枝, 锄其直, 遏其生气, 以求重价, 而江浙
之梅 皆病 ” 龚 自珍 “ 泣之 三 日, , 既 乃誓疗 之 : 之 顺 纵 之, 毁其 盆 , 悉埋 于地 , 其棕 缚 ; 五年为期 , 解 以 必复
为何 “ 从 心 中来 ” 悲 ?缘 于 当前课 堂 中 “ 帝的 皇
新 装” 教学理 念。 “ 式 最可怕 的是 , 孩子从小 小的年 纪
《超越法律》译后记
二.
《超越法律》的另一点寓意是此书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这一点也会令某些读者生畏。除了已经同波斯纳名字相联系法律经济学,此书(以及波斯纳的其他著作)还涉猎了社会学、历史、文学、修辞学、社会生物学、新老制度经济学、实用主义哲学、阐释学以及性态学等等。但是尽管涉猎广泛,但是应当说,波斯纳都努力并――在我看来――大致成功地将这些学科的行话术语转译成了一般说来外行也比较容易理解的日常语言。因此,只要不是固守现有的知识结构,以为法学就是某一类型教科书上的东西的重复和繁衍,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法理学的语言和命题,那么,我相信不仅可以读懂,而且读起来还会很有趣,你会感到原来法学还有这么多的领域,原来法学还可以这么有意思。
应当说,这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我在这里说他伟大,还不敢说他的学术思想多么伟大,学术思想总是由社会结果来评判的,也就是将由历史来评判(尽管,作为法律经济学派的创造者、英美法律的重新阐释者、实用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法律与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他是、尽管他自己否认是美国后现代法学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已经是“活着的最有影响的法律家”了);更令人敬佩的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他30余年来长盛不衰的学术热情、视野开阔的学术追求以及与之相伴学术敏感和创造力。这一点,对于我以及其他有志于推进中国法学发展的学者来说,恐怕都足以作为一个楷模。
终于赶在“五一”假日结束之前完成波斯纳《超越法律》一书的译稿校对。尽管窗外点点细雨,心中却一片晴朗。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一.
波斯纳本人,这位“前无古人”(莱希格教授语)的著述最丰的联邦法官和法学家,已经为中国法学界大致了解。而这部《超越法律》是他的又一部重要法理学著作。波斯纳本人把这本书连同他1990年《法理学问题》以及1999年的《道德与法律理论的疑问》两书(这两本书均已翻译完毕,纳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波斯纳文丛》,将在年内出版)称为自己的法理学三部曲(请看,《疑问》一书的作者序言)。并且,此书也进入了1995年纽约书评的学术畅销书之列。这就可以部分地印证这部著作在波斯纳本人心目中的分量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这本书中不但有波斯纳到目前为止对自己的法律、特别是司法哲学以及思想来源的最系统阐述(《引论》);而且就其所涉猎的学术范围和学术题目来看,也足以作为波斯纳的代表作。我不想就本书的内容作太多的介绍,书本身就可以说明问题。翻译者已经是作者之叛徒,概述者就更可能成为一个更为拙劣的叛徒。我只想就与本书有关的问题做一点介绍。
《天空之蓝》译后记
《天空之蓝》译后记作者:赵天舒来源:《博览群书》2019年第08期我开始接触巴塔耶的作品与理论是在2016年初。
那时,我在巴黎的留学生活才刚开始不久,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摸索的阶段。
说起留学法国,似乎每个留学生的心中都怀着某种憧憬:或是对于文学的热爱,或是对于艺术与电影的痴迷,抑或是对“法国理论”的狂热崇拜:巴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不过,与那些在国内如雷贯耳的法国大作家与理论家相比,巴塔耶在中国知名度并不算高,对他的译介也少之又少,而我个人对他的作品开始产生兴趣,也完全是源于一次偶然。
田嘉伟是我留学巴黎的好友,也是我之前的北大校友,有一次他与我谈天说地时聊起了巴塔耶,提到了他在其生前最后一本出版物《爱神的眼泪》(Les Larmed’ ·ros)中,解读过一张被凌迟处死的中国犯人的照片。
这不经意的一次闲聊,却激起了我的兴趣。
我还记得自己兴冲冲地跑到了索邦大学的图书馆,专门借来了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版,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
虽然当时读得一头雾水,但没承想这一读就是整整一年。
初读巴塔耶,我只是抱着一种好奇之心,尝试着去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作家罢了。
但是,巴塔耶的作品与理论却魅力超常、“传染性”极强,会让人产生一种无法克制的探索欲望;并且,他创作的大量文本之间又有着强烈的互文性,是一个整体,令人不止满足于某一部作品、某一个概念。
这样一来,我对巴塔耶的阅读遂逐渐深入,并进而以他对凌迟酷刑的解读为题,完成了我在索邦大学的硕士论文。
目前我在南特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巴塔耶也依然是我的主要研究对象与理论来源之一。
而就在我接触巴塔耶的这两年,国内学界似乎也开始重视其人其作了——其译介逐年增多,其行情连续看涨。
我自己虽才疏学浅,但仍希望能汇入这股译介之潮中,为巴塔耶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尽绵薄之力。
我是在2016年夏天接受《天空之蓝》的翻译一事的。
不过,我虽动笔很早,却一直处于“碎片化”的状态,直到2017年的夏天,我才开始集中时间,进入到这部小说的翻译之中。
雇主品牌_译后记
本书两位作者利比·萨廷和马克·舒曼都是资深的品牌专家,有丰富的品牌经验。
根据长期的实践以及当今商业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两位作者详细描述了西南航空公司和雅虎公司成功的秘密武器——从企业内部建立雇主品牌。
如今,雇主品牌已经成为战略性人力资源思维的前沿领域,如何招募、留住并吸引员工全身心投入是众多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
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传统的办法已经无力解决这一问题,而《雇主品牌》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思维,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因为该书提供了众多极具说服力的案例,并且很有条理地详细列出了利用内部雇主品牌从情感上将员工与雇主联系在一起所需的必要步骤。
该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众多好评。
例如,独立顾问、盖洛普公司前高级顾问、作家马库斯·白金汉,人力资本来源公司的创办人兼执行总裁、《人力资本》杂志的高级编辑雅克·菲兹一昂兹博士,人力资本基准领域的作家与倡导者罗杰·德阿普里斯,旧金山州立大学管理学教授、作家约翰·沙利文博士和《魅力赢天下》一书的作者提姆·桑德斯都对此书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雇主品牌》一书中,利比和马克就组织内部的各级领导者如何激励员工始终如一地提供顾客品牌所承诺的体验这一问题,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解说与指导。
通过从企业内部建立雇主品牌,即确保整个企业始终如一的真诚、物质条件和发言权,任何组织都能够找到从情感上雇用和留住好员工的最强有力工具。
全书由活跃起来、做好准备、付诸行动以及意义四部分组成。
一共有9章,前8章分别对从内部建立雇主品牌所需的八大要素进行了详细而具有说服力的论述,最后一章则为完成这八大步骤,成功从内部建立雇主品牌带来的意义,鼓舞激励着读者。
《雇主品牌》为如何形成组织内部各级员工齐心合力共建雇主品牌的氛围提供了整体框架。
书中提供了丰富的例子和真实的公司案例记录,这些例子和案例记录详细说明了雇主品牌为企业所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
《中国当十铜元》译后记(节略)
德(E.KANN)等人组织的上海西人货币会以及上海
古钱收藏家们频繁接触。在1922年8月出版的《新
中国评论》杂志上,伍德华首次发表了《山东铜元》
一文。后于1926年3月至1935年12月,在《中国
科学与艺术杂志》(不久改为《中国杂志》)上陆续地
《中国当十铜元》一书自出版后60余年来,一直被
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铜元的鼻祖和经典著作。首
先,伍德华在《中国当十铜元》中对铜元的版别作了大
量的、细致的工作,创设出分解铜元面背,分别编号,以
编号的组合来反映杂芜的版别,并且在表格中详细地
列出币材、重量、评级(珍稀程度)等,这为后人科学地
研究中国铜元开辟了一条阳关之道。自《中国当十铜
发表了《中国当十铜元》系列英文文章,逐次一一介
绍中国中央和地方各铜元局厂等铸造的当十铜元。
后于1942年,已发表的文章被编辑成册,在法国巴
黎出版,相传仅印100册。伍德华的藏品在生后均
分割出售,其赖以写作的资料数千枚当十铜元也于
1954年拍卖售出。据买主称,这些铜元放在一个箱
子里,重得搬不动。
限,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缺陷,例如书中
仍有误为珍品的赝品等等。当然,在此我们将暂不
展开讨论这一问题,留待今后以合适的方式来弥补
这一缺憾。
作为编译者,我们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汲取到
有益的精华。由于学识有限,难免在编译中会出现
种种瑕疵,望读者不吝赐教,在下将不胜感激。
�
流、了解当时西方人士对中国社会的实际观感等无疑
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史料。同时,他又大量地引用了英
《教育现场的专业学习》译后记
《 教育现场的专业学习》 是一本关于新教师在教
育实践 现场进 行专业学 习的书。 教 师专 业发 展 是 近年 来我 国教 育理 论 的研 究 热 点。 促进 教 师专业 发 展 , 养 学 者 型教 师 、 家型 教 培 专
师, 为教 育理论界尤 其是教 育实践 界 的热 点话题 。 成
刊 各 栏 目都 设 有 专 门 的投 稿 邮箱 , 登在 杂 志 版权 页 刊
《 语文建设 》 学生版的名义 , 推销 发行 , 收取 发表论 并
文费用 ; 还有人在网络上以 《 语文建设》 杂志名义收取
论文、 发表 论 文 等 。 些 行 为严 重侵 犯 了我 刊 的 声誉 和 这
上。 杂志的网站为WWW.wc sc m( y b .o 即语文出版社网
育社 会 学 和 教 师 教 育 的研 究 工作 , 对丹 麦、 欧 乃 北 至整 个 欧洲 的教 师教育 的研 究及 实 践状 况都 非 常熟 悉。 我们 在一起 常常论及 中国与丹麦 的教 师教育 的状 况。虽然 国情 不 同、 们 各 自的研 究背 景 也 不 同 , 我 却 常常有 意外 的共 鸣 。 正是 在 这样 的共 鸣 中, 我萌 生了 翻译此书的想 法, 要把 丹麦 的教 师教育研 究 以及 这 想 样 的研 究所反 映 的实践 问题介 绍过 来 , 希望 我们 中国 的教 师和 研 究 者 看过 这 本 书后也 会产 生 与我一 样 的
《 教育 现场 的专业学 习》 译后 记
;
郭 华
L 一 . 一 一 一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 一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 ’ ‘ 一 一 。 ‘ 一 一 ’ 。 ‘ ’ 。 一 ‘ 一 一 一 ‘ ’ 一 ‘ 一 。 。 。 一
留住权力_译后记
每个人都希望取得职业成功,可是虽然一些人具备了成为业界领袖所需的品质,但就是不能成功,原因很多,例如找不到合适的成功之路、性格脾气太坏、不会管理他人等等。
《留住权力》一书为了揭开职业胜利的神秘面纱,特地收集和分析了一群成功人士的睿智言论。
本书提供了职业上保住权力的30条秘诀,这些秘诀分为三个部分:不败的事业之路、不败的个性、不败的管理风格。
通向不败事业之路的事业计划方面有10条,创造不败的职业个性的内心特征有10条,不败地组织和发挥他人才能的管理原则也有10条。
第一部分里面有不败经理人对职业之路的精彩回答,第二部分作者将带我们走入不败经理人的内心世界,探究其情绪和精神结构,最后一部分主要讨论留住权力的经理人如何管理他人。
本书组织结构清晰明了,说理严密。
本人在翻译这本书时,有三点深刻的感受,写出来以飨读者:1、大量的最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用最有力的事实来说明问题、论证作者提出的观点或原则。
作者提出的观点正确与否,不是靠作者一人说了算,而是靠事实去检验。
事实胜于雄辩,本书给出的成功秘诀在成功的职业人身上得到印证,这使得本书很有说服力,经得起考验。
这些秘诀,能在你日后成就事业之时提供帮助。
2、每个人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缺陷的一面。
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发掘你最擅长的能力,并充分地利用它,这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不巧,没把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发挥出来,也许一辈子都碌碌无为。
本书能帮助想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人士充分利用自身的优秀品质,而摒弃掉可能使你走向失败的缺陷。
3、本书语言很朴实,在平和中说出那些成功秘诀,不会让人觉得有故弄玄虚之嫌。
本书以所阐述的精妙的成功道理取胜,而不是以华丽的词藻取胜,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体会到这一点。
我认为,《留住权力》这本书,对那些有志于职业成功的人来说,这是本难得的教材。
这些人士在认真读完此书之后,不仅会产生共鸣,而且对你的事业也有裨益,等到你成功的那一天,再来回味这本书的内容时,你就会明白我所说的一切并非虚言。
黄杲炘《坎特伯雷故事集》译后记
黄杲炘《坎特伯雷故事集》译后记提起黄杲炘先生翻译的,那可真是一段让人沉浸其中、感慨万分的奇妙经历。
记得最初接触到这本书,是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
我百无聊赖地在图书馆的书架间穿梭,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本泛黄的。
当时只是被它古朴的封面所吸引,心想:就拿这本回去打发时间吧。
然而,当我真正翻开书页,开始阅读黄杲炘先生的译文时,仿佛一下子被卷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一场场妙趣横生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黄杲炘先生的译文,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有的只是如同邻里间拉家常般的亲切与自然。
就拿书中那个卖赦罪符的人来说吧,黄先生的翻译把他的狡黠和市侩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那张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稻草说成金条。
”这简单直白的文字,让我一下子就想象出了那个巧舌如簧、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家伙站在我面前,眉飞色舞地吹嘘着自己的“宝贝”赦罪符。
还有那个磨坊主,“胖得像个大酒桶,鼻子通红,两眼像野兔似的鼓出”。
这样通俗又形象的描写,让这个磨坊主的模样瞬间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仿佛我都能听到他那粗重的呼吸声,看到他那摇摇晃晃走路的样子。
在黄先生的译文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鲜明的形象,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性的温度。
他就像是一位神奇的画师,用最朴实的画笔,勾勒出了最动人的画面。
而且,黄先生对于细节的处理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比如描写一位骑士的装备时,“他的铠甲擦得锃亮,没有一点锈迹,头盔上的护面放下来严丝合缝,一根头发也别想钻进去。
”这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仿佛能亲手触摸到那冰冷坚硬的铠甲,感受到骑士的威严和庄重。
翻译这样一部巨著,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黄杲炘先生一定是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时间,去琢磨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力求把原作的精髓完美地呈现给读者。
他就像一位辛勤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块璞玉,让它们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阅读的那段时光,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刘海峰著《中国科举文化》(英文版)译后记
译 和读者 的需求 等原 因进行 了删减 ,由原 出版社授权 , 传 ,分析 了东亚 科举文化 圈的形成 和科 举西传说 的来
刘 海峰教授 亲 自修订 ,删除 了中文版第二章 的全部 内 龙去脉 。
容 和其 它章的 12个小节 ,现缩减为 324页 ,不足 30万
第 四部分 “科举 学 的形 成”构成 了本书 的核 心部
字 ,由英 国 Paths International Ltd出版社 于 2018年 年 分 。科举学是一 门专 门以科举制及其运作 的历史作为
初 出版 。
研究对象 的学科 。科举学 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 的过
二 、结构
程 ,创建 科举学 则需要耐性 。正如刘海 峰教授在他 本
本书是 由作 者刘 海峰 教授 的代 表性科 举研 究论 书的前言所述 :科举就像是一束焰火 ,刚开始是一道闪
心 ,同时也 是 中国传统文 化 的主干。从 隋唐至 明清各 内容 生动 、客 观地展 现在读 者面前 ,使 读者走 近科举 、
个朝代 ,科场 都成为人文活动 的首要场域 ,科举 对 中国 了解科 举 ,最终 折服 于科举学 的博 大精深 。这 是一部
文化 的各个 方面也都产生过重大 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 具有很 高学术 价值 、丰厚文化 底蕴 、研 究 主题 鲜 明、内
作 者 简 介 :余 卫 华 ,男,博 士 ,浙 江越 秀 外 国语 学 院 教 授 ,主要 研 究 方 向 为跨 文化 研 究 与 翻 译 、跨 文 化 研 究 与英 语 教 育 (绍 兴 312000)
· 93 ·
于 卫华 :刘 海峰 著 《中 国科举 文化 》(英文版 )译后 记
教 育学权威 ,而且在 国内外学术 圈 内拥有极 高 的影 响 估量 的影 响。科举 制又 曾被 日本 、韩 国(朝鲜 )、越南等
旧制度下的俄国译后记
旧制度下的俄国译后记引言本文是对《旧制度下的俄国》一书进行译后记的内容。
《旧制度下的俄国》是法国哲学家托克维尔于1856年出版的著作,该书详细描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旧制度下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本译后记将对该书进行概述、翻译问题分析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讨论。
概述《旧制度下的俄国》一书是托克维尔对当时俄罗斯帝国社会状况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的成果。
作者通过对政治体制、地主阶级、农奴制度以及乡村社会等方面进行考察,揭示了旧制度下俄罗斯帝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翻译问题分析在对《旧制度下的俄国》一书进行翻译过程中,主要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专业术语:该书涉及到政治、经济等领域,其中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如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并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
2.文化差异:该书描述的是19世纪俄罗斯帝国的情况,其中涉及到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文化差异对于读者理解的影响,并进行适当的注释和说明。
3.句式结构:托克维尔在书中使用了较为复杂的句式结构和长篇累牍的段落。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持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同时尽量减少冗长和拖沓之处。
翻译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次翻译采取了以下策略:1.专业术语:对于一些常见的专业术语,如政府机构、经济概念等,采用直接音译或者通用翻译方法;对于一些特定领域或者较为复杂的专业术语,可以适当增加注释或者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2.文化差异:对于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可以在翻译中增加适当的注释或者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3.句式结构:在保持句子结构完整性和流畅性的同时,可以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使其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结论通过对《旧制度下的俄国》一书进行译后记的讨论,我们对该书的内容、翻译问题和翻译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对于理解19世纪俄罗斯帝国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些改革思路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后记
作者:王家新
来源:《诗歌月刊》2018年第12期
这首挽歌的翻译,对我来说首先是出于“回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编选《最明亮与最黑暗的:二十家诺贝尔奖获奖诗人作品新译》时,我第一次读到它的中译本,即李笠翻译的《悼约翰·邓》,就深深地被它震动了.,可以说,这不仅是布罗茨基本人,也是整个二十世纪现代诗歌对我最有影响的诗作之一。
多年来,我时时想回到这首诗上来。
而回到一首诗并真正进入一首诗的最好方式就是翻译。
只是我手边的几本布罗茨基英译诗选都没有收入这首挽歌,直到最近我读到一本由移民美国的乌克兰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Ilya Kaminsky)与人合作编选的世界诗选,我一眼就看到了这首诗。
我又回到“早年的爱”了。
因此,我对这首挽歌的翻译,如按本雅明在《译者的使命》中的说法,完全是出自对“生命”的“不能忘怀”。
当然,就翻译本身而言,也是出自语言本身的“未能满足的要求”。
至于一位俄国年轻诗人(布罗茨基是在23岁时写下这首诗的!)为什么会为一位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献上这首挽歌,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布罗茨基生性叛逆,早年从高中退学以后边打工边写诗,并自学波兰语和英语,尝试翻译了米沃什、约翰·邓恩(John Donne.15 72-1631)等波兰语和英语诗人的诗。
后来在一次访谈中他也谈到过邓恩对他的影响,说从邓恩那里,他学到了诗歌的结构,陌生化技巧,学到了在观察生活和世界时所采取的态度,等等。
这些,我们在他的这首挽歌中都可以一一感到。
而在翻译这首诗时,我还不时想起了约翰·邓恩自己的一句名言:“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
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
”
布罗茨基就是一位对生与死、对存在与虚无进行“翻译”的非凡诗人!据他的早年诗友耐曼回忆,临近1962年,布罗茨基“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讲话”(这一年他写出了《黑马》),1963年,他完成了这首约翰·邓恩挽歌,而到了1965年,他们拜以为师的阿赫玛托娃“就知道他是一个大师级的诗人,而我们都不知晓”。
的确,任何有着特殊敏感的读者读了这首挽歌,就会感到“一个大师级的诗人”出现在他们面前。
“最主要的事情是构思的宏伟”,当年阿赫玛托娃在给布罗茨基的信中,还曾提到布罗茨基自己的这句话。
而这也正是这首伟大挽歌首先給我们的印象。
一种非凡的构思、想象力、悲剧意识、精神视野和诗歌技艺!首先是他非常大胆地列举了一长串几乎无穷无尽的物品的“睡”。
这让人联想到洛尔迦的那首伟大挽歌《伊.桑·梅希亚斯挽歌》,它的第一章就很惊人,一连串穿插了近三十个“在下午五点钟”。
奥登当年在为布罗茨基诗选作序时,也曾特意提到这一点:
“在他的长诗《献给约翰·多恩的挽歌》里,‘睡’这个词出现了——如果我数得准确的话——五十二次。
这种重复很容易令人不快,有做作之嫌;事实上,它被完美的技巧修饰了。
”(奥登:《约瑟夫·布罗茨基诗选序》,程一身译。
)
而这,还不单是写法上的大胆,这出自一首悲痛挽歌的内在要求。
也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随着列举的物件在增加,随着诗行在增多,形成了一种内部的力量,所捕写的范围很自然地扩大开来,从房问和近处,扩展到全世界。
”(《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90年代主要作家》,谢·伊·科尔米洛夫主编,赵丹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这就是说,这首挽歌不仅是献给一位诗人的,也是宇宙性的。
它不仅气象非凡,包容了宏伟而深远的悲伤音乐,也充满了为我们一时难以穷尽的精神内涵。
或者说,它会再一次强烈地启示我们:何谓诗人,或诗人何为。
我的翻译依据的是克莱恩( Ceorge L - Kline)的英译本。
克莱恩是布罗茨基诗歌最早的译者之一,1973年就出版了布罗茨基诗选。
2018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