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2

合集下载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一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A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2.西周时期,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CA.司寇B.司空C,司徒 D.司马3.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A.王国B.侨郡县C.安抚州D.左郡县4.隋唐时,九寺中主管外交事务的是()DA.太仆寺B.大理寺C.光禄寺D.鸿胪寺5.唐初依汉朝管理西域都护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BA.路B.都护府C,左部县D,羁糜府州6.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变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机构()DA.三司使B.中书门下C.尚书省D枢密院8.宋朝主持一路军务的机构是()BA.提点刑狱司B.经略安抚司C.提举常平司D.转运使司9.辽朝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是()BA.南面官制B.北面官制C.勃计烈制D.三省制度10.元朝中央总量政务的部门是()BA.枢密院B.宣政院C.通政院D.中书省11.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黄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间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BA.批红B.票拟C.奉召D.制留12.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BA.司礼部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13.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AA.职务回避B.亲族回避C.地区回避D.血缘回避14.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由国名党中政会选任的是()AA.委任官B.特任官C.荐任官D.简任官15.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C16.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AA.议会监督制B.司法院制C.分权制衡制D.检察院制17.北洋军阀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CA.平政院B.肃政厅C.大理院D.总检察厅18.根据官员职务性质的任用方式的不同,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分为()CA.特任官和委任官B.简任官和荐任官C.政务官和事务官D.文官和武官19.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BA.国名党中政会B.行政院C.立法院D.考试院20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为适应抗战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设立()A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C.国名党中央政治会议D.国民大会、21.国名政府在“行宪国大”后,重新设立五院,其中行驶最高司法权的是()BA.行政院B.司法院C.立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22.苏区省、县、区的最高政权机关是() BA.省、县、区苏维埃B. 省、县、区苏维埃代表大会C省、县、区苏维埃的执行委员会D. 省、县、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团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CA.行政三联制B.首长负责制C.合议制D.独任制24.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是()BA.县政府B.区公署C.乡政府D.村政府25.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D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C.临时参议会D.政府委员会26.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大体由以下哪几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ABDA.军事首长B.部落西长议事会C.部落联盟D.人民大会E.四岳会议27.宋朝路一级行政层级实行分权制管理方式,分别设置了互不统属、互相制约的各大监司,它们是()ABCEA.经略安抚司B.转运使司C.提点刑狱司D.承宣布政使司E.提举常平司28.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ABDA.议政王大臣会议B.九卿议C.便殿议政D.阁议E.临时朝议29.1884年和1885年,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晚晴政府在下列哪些地区设立了省()CDA.西藏B.蒙古C.新疆D.台湾E.盛京30.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央五院中院的产生不需要总统31.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时期,是一种与中央集权制相适应的地方行政体制。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

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中国行政史自考重点序号一:介绍中国行政史是研究中国政府行政制度以及行政机构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深入探讨中国行政史的重点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对于研究中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和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行政史自考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序号二: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我们将从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入手,这一时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行政史的起点。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郡县官员负责地方行政事务,并与中央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

秦汉时期还实行了封建制度,封建贵族在地方行政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对于理解后续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序号三: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在唐宋时期,中国行政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唐代建立了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地方行政管理更加规范和细致,官员选拔流程逐渐完善。

而到了宋代,行政制度更加精细化,实行州、县、乡三级行政体系,官员选拔更加依靠科举制度。

了解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王朝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及科举制度的运作具有重要价值。

序号四: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在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行政管理更加强化。

明代设立了行宫东厂、西厂等特殊机构进行监察,清朝则设立了内阁和内阁学士,负责行政决策与管理。

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也包括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方式,如府州县衙门等。

研究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政府的集权特点以及封建专制的特征。

序号五:近现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近现代的行政制度变革是中国行政史中的重要部分。

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的官制改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体制改革,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对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方式的重构。

这些改革包括了官员选拔制度、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以及行政体制的流程优化等方面。

了解近现代行政制度的演变对于分析中国现行行政体制的问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上篇: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引言1.为什么说中国奴隶制国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的“家天下”王朝?答:这是因为中国奴隶社会是以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织政府与王朝的。

在这种王朝中,政权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行政制度带有浓厚的宗族血缘性质,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父家长制直接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形。

②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

③以“家天下”的宗法观念进行同统治。

2.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与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相比具有哪些显著特点?答:①形成了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制②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③法制的日趋完备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行政体制系统中保持社会稳定的因素?答:⑴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在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

⑵监察机关的人事监督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

⑶在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一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②二是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社会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来惊进行控制。

4.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作用及实质?答:⑴它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是专制皇帝个人的意志,这是它的主导方面。

⑵它又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法制、进行自我调节的机关,反映着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

总之,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保证中央政令的执行,肃清吏治,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试论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点?答:中国奴隶社会始于夏朝,亡于春秋战国之际,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制的三个代表性王朝。

整个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⑴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

⑵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

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

⑷原始民族遗风的残留。

6.试述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在矛盾?答: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主要有两个: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自考中国行政史各章节知识点
1. 中国行政史的概念及意义
- 行政史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 行政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
2. 先秦时期的行政制度
- 先秦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郡县制、郡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先秦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3. 唐宋时期的行政制度
- 唐宋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唐宋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唐宋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4. 明清时期的行政制度
- 明清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明清时期的州县制、州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明清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5. 民国时期的行政制度
- 民国时期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民国时期的县制、县制的演变和影响
- 民国时期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6.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制度
-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形态和行政组织
- 新中国成立后的县、市、省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经验和制度对中国行政史的影响 7. 中国行政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成效和不足
8.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中国行政制度的挑战
- 中国行政制度思想的创新和现代化
- 中国行政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真题考试:2021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2)

真题考试:2021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2)

真题考试:2021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2)共93道题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单选题)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理治国”D. “以仁治国”试题答案:A2、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散骑省试题答案:A3、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单选题)A. 礼乐制B. 宗法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试题答案:C4、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单选题)A. 例行常朝B. 便殿议政C. 临时朝仪D. 议政会议试题答案:A5、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单选题)A. 左宗棠B. 李鸿章C. 曾国藩D. 张之洞试题答案:A6、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单选题)A. 属国B. 侯国C. 郡国D. 王国试题答案:B7、唐高宗时,为分宰相之权,设置了(单选题)A. 北门学士B. 编林待诏C. 的林学士D. 中书舍人试题答案:A8、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单选题)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理治国”D. “以仁治国”试题答案:A9、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单选题)A. 州B. 道C. 县D. 乡试题答案:B10、清朝在今新疆地区实行【】(单选题)A. 土司制度B. 猛安制度C. 伯克制度D. 谋克制度试题答案:C11、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单选题)A. 律B. 令C. 格D. 式试题答案:B12、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临时参议会C. 国民参政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C13、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单选题)A. 礼乐制B. 宗法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试题答案:C14、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单选题)A. 由各省代表选出B. 由全体国民选出C. 由全体国务员选出D. 由临时参议院选出试题答案:D15、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单选题)A. 别驾B. 州刺史C. 州牧D. 都守试题答案:B16、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17、明朝科举考试中主持会试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礼部C. 户部D. 工部试题答案:B18、唐高宗时,为分宰相之权,设置了(单选题)A. 北门学士B. 编林待诏C. 的林学士D. 中书舍人试题答案:A19、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单选题)A. 格B. 令C. 律D. 式试题答案:A20、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单选题)A. 分封制B. 内服外制C. 世禄制D. 世卿制试题答案:C21、近代中同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单选题)A. 增设学部B. 增设巡警部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试题答案:D22、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多选题)A. 九卿议B. 大臣廷议C. 例行常朝D. 便殿议政E. 临时朝议试题答案:C,D,E23、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国民参政会:C. 临时参议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B24、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单选题)A. 侍中B. 中书C. 门下D. 尚书试题答案:B25、夏商周时期,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称为(单选题)A. 聘B. 问C. 会D. 朝试题答案:C26、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多选题)A. 守B. 德C. 才D. 年E. 政试题答案:A,C,D,E27、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单选题)A. 例行常朝B. 便殿议政C. 临时朝仪D. 议政会议试题答案:A28、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多选题)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试题答案:A,B29、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单选题)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试题答案:A30、清朝在今新疆地区实行【】(单选题)A. 土司制度B. 猛安制度C. 伯克制度D. 谋克制度试题答案:C31、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单选题)A. 枢密院B. 谏院C. 御史台D. 都察院试题答案:C32、辽朝南面宫中最重要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汉人枢密院C. 尚书省D. 中书省试题答案:B3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单选题)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等级制试题答案:B34、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人仕途径是【】(单选题)A. 察举B. 入幕C. 征辟D. 门荫试题答案:B35、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单选题)A. 考课B. 能力C. 政绩D. 门资试题答案:D36、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单选题)A. 考课B. 能力C. 政绩D. 门资试题答案:D37、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单选题)A. 行省B. 道C. 市D. 郡试题答案:A38、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通政司C. 文书房D. 司礼监试题答案:D39、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单选题)A. 给事中B. 门阀士族C. 翰林学士D. 宦官试题答案:D40、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单选题)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试题答案:B41、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 任子B. 赀选C. 征辟D. 察举试题答案:D42、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尚书省C. 枢密院D. 礼部试题答案:A43、明朝在宫中设立的职能和外廷通政司相应的机构是【】(单选题)A. 内阁B. 司礼监C. 厂卫D. 文书房试题答案:D44、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单选题)A. 朝会B. 巡视C. 朝觐D. 巡狩试题答案:D45、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尚书省C. 枢密院D. 礼部试题答案:A46、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多选题)A. 九卿议B. 大臣廷议C. 例行常朝D. 便殿议政E. 临时朝议试题答案:C,D,E47、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 出身B. 口碑C. 资历D. 政绩试题答案:C48、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单选题)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试题答案:C49、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 任子B. 赀选C. 征辟D. 察举试题答案:D50、辽朝南面宫中最重要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汉人枢密院C. 尚书省试题答案:B5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单选题)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试题答案:B52、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有(多选题)A. 门荫B. 行伍C. 科举D. 荐举E. 征辟试题答案:A,B,C53、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多选题)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试题答案:A,B54、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单选题)A. 秦朝C. 唐朝D. 未朝试题答案:D55、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多选题)A. 临时朝议B. 阁议C. 九卿议D. 廷议E. 议政王大臣议试题答案:B,C,D,E56、明朝科举考试中主持会试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礼部C. 户部D. 工部试题答案:B57、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单选题)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试题答案:C58、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单选题)B. 中书省C. 门下省D. 散骑省试题答案:A59、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单选题)A. 钦定变法B. 百日维新C. 预约立法D. 预备立宪试题答案:B60、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单选题)A. 钦定变法B. 百日维新C. 预约立法D. 预备立宪试题答案:B61、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单选题)A. 律B. 令C. 格D. 式试题答案:B62、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单选题)A. 县B. 郡C. 府D. 道试题答案:B63、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单选题)A. 节度使B. 都督C. 刺史D. 州牧试题答案:C64、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多选题)A. 守B. 德C. 才D. 年E. 政试题答案:A,C,D,E65、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单选题)A. 道B. 郡C. 省D. 州试题答案:C66、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67、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单选题)A. 八举荐B. 科举C. 门荫D. 世袭试题答案:B68、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试题答案:A69、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多选题)A. 侄子B. 察举C. 征辟D. 纳资试题答案:B,C70、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单选题)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试题答案:B71、近代中同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单选题)A. 增设学部B. 增设巡警部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试题答案:D72、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干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单选题)A. 宗人府B. 内务府C. 司礼监D. 鸿胪寺试题答案:B73、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多选题)A. 科举B. 荐举D. 举贡E. 吏道试题答案:A,D74、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干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单选题)A. 宗人府B. 内务府C. 司礼监D. 鸿胪寺试题答案:B75、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多选题)A. 临时朝议B. 阁议C. 九卿议D. 廷议E. 议政王大臣议试题答案:B,C,D,E76、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多选题)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试题答案:A,D77、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78、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单选题)A. 格B. 令C. 律D. 式试题答案:A79、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单选题)A. 给事中B. 门阀士族C. 翰林学士D. 宦官试题答案:D80、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试题答案:A81、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单选题)A. 同治皇帝B. 光绪皂帝C. 溥仪皇帝D. 慈禧太后试题答案:B82、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单选题)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试题答案:B83、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单选题)A. 国子监B. 少府监C. 将作监D. 都水监试题答案:A84、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单选题)A. 节度使B. 都督C. 刺史试题答案:C85、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 出身B. 口碑C. 资历D. 政绩试题答案:C86、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多选题)A. 侄子B. 察举C. 征辟D. 纳资E. 费选试题答案:B,C87、夏商周时期,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称为(单选题)A. 聘B. 问C. 会D. 朝试题答案:C88、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人仕途径是【】(单选题)A. 察举C. 征辟D. 门荫试题答案:B89、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单选题)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试题答案:A90、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临时参议会C. 国民参政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C91、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92、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单选题)A. 同治皇帝B. 光绪皂帝C. 溥仪皇帝D. 慈禧太后试题答案:B93、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单选题)A. 属国B. 侯国C. 郡国D. 王国试题答案:B。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上篇引言中国古代的国家,经历了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

奴隶制国家里,行政活动以王权为中心;封建制国家里,皇帝总揽一切大权,所有的行政管理以皇帝为轴心进行。

国家的国体、政体以及其他一些根本制度对行政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中国的奴隶社会中,夏是初创时期,遗留有较重的原始社会胎痕。

商为发展时期,神权政治盛行,氏族残留的血缘关系依然是商朝进行行政管理的辅助工具。

周是鼎盛时期,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中国奴隶制时代国家行政管理的特色:1、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

君权神授观念的形成,帝王即“天子”,祭祀与战争是君主的首要职责。

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

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

采用这种组织形式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一个地域性大国内有无数个诸侯与方国,这些小国需要一个超于诸侯小国之上的王权来维持小国寡民的秩序。

由于当时的开发程序、交通状况和管理水平很低,只能在原有的部落联盟的基础上,改变其性质,组成君主国的松散国家联盟。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的表现:一是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

二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

三是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

中国奴隶社会的政权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行政制度带有浓厚的宗族血缘性质。

原始民主遗风残留的表现形式:一是民主议事的遗风在商周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

二是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

战国时期通过变法运动,我国中内集权君主专制行政管理体制在各国得以形成,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秦统一后,将这种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划一的制度。

两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得以全面确立,奠定了隋唐时期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兴盛的基础。

中国行政史串讲2

中国行政史串讲2

南面官制【名词解释】
南面官制是辽统治者模仿唐 朝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 人的制度,以汉人为主。
简述辽朝行政决策中氏族制度残余的表 现【简答题】
(1)各部落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 朝廷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太祖八年(914年),辽太祖平定化哥 叛乱,就曾“召父老群臣正其罪”。 (2)母权制的遗留。皇(太) 后在辽 朝具有异乎寻常的尊崇地位,她们常参 加军国大事的决策执行。太祖述律后、 景宗后萧燕燕、圣宗钦哀后均在辽朝政 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承天后萧绰 裁决国事达四十年之久。
3、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总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是( C )
A:门下省 B:户部 C:三司 D:枢密院
提点刑狱司【名词解释】
俗称“宪司”,主管一路司法工作,主官 称提点某路。神宗以后职权扩大,对一路 治安、矿冶、兵器等事务均可过问,并有 举荐官员之责。
宋代监察制度的改革【论述题】 (一)台谏趋于合一 (二)赋予台谏官以特权 (三)轻重相制,交叉监督
明的行政管理
司礼监【名词解释】
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 的机构。司礼监太监因掌提对内 阁票拟的批红大权而成为皇帝的 代言人。司礼监虽非正式政府组 织,但实际已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的一部分。
思考:内阁制和宰相制度有什么区别?������ ������
思考:内阁制和宰相制度有什么区别?������ ������
封驳制度【名词解释】
明朝的内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除 有票拟权外,还有封驳之权,即 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 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并 加以驳正。除内阁外,六科也有 封驳权。
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 称为( )
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 )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二章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二章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二章第二章秦汉的行政管理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中外朝制)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武帝时,形成了(三公宰相制)西汉时期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独相制)汉武帝贬低丞相、架空相权所采用的手段是(中外朝制)(汉成帝)时期,为分散相权,实行三公宰相制,从而将独相制变为集体宰相制。

尚书分曹理事始于(汉成帝)时期。

尚书台从制度上取代三公宰相制的行政决策参与权而成为行政中枢机构实在(光武帝)时期。

东汉光武帝以后“虽置三台,事归台阁”中的台阁指的是(尚书台)西汉时期,掌宗庙礼仪的是(太常)。

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成为(卿)西汉相府诸曹中,负责办理郡国守相及军吏迁除手续的是(东曹)西汉成帝时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其根本意义是(分散相权)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尚书分曹理事)。

汉武帝设立州刺史之初,州刺史主要掌管(检察权)。

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其长官(州牧)变为管理地方的行政长官。

秦汉时期,大县的长官称为(令)秦汉时期郡府内也设有庞大的办公机构,大体和相府对口,实行(分曹办公)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游徼)。

秦汉时期,为了灵活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在郡下设立的相当于县的行政区域是(道)汉代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皇帝的圣旨分为许多种,其中一种是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之为(诏书)。

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检察官是(司隶校尉)。

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是(御史中丞)。

汉武帝时,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监察中,通过派出(部刺史)对郡国进行监察。

汉代司直和御史中丞在行使检察权方面的不同时司直侧重于(对行政执行中纪律的监督)。

下列各项选官制度中汉朝尚未出现的是(科举)。

地方官回避本籍开始于(汉武帝)。

两汉时期,九卿由(丞相和御史两府联合)进行考核。

真题考试:2022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2)

真题考试:2022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2)

真题考试:2022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2)1、为了减少绕路,与邻人协商通过其土地直接到达自己的土地。

由此所产生的通行权是(单选题)A. 相邻权B. 地役权C. 地上权D. 典权试题答案:B2、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单选题)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等级制试题答案:B3、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其中普通司法机关设有的最高审判机关是(单选题)A. 总检察厅B. 大理院C. 平政院D. 肃致厅试题答案:B4、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所设置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单选题)A. 军事执行委员会B. 军事管制委员会C. 临时参议会D. 行政公署试题答案:B5、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6、依法应当交纳车船税的车辆是 ( ) (单选题)A. 拖拉机B. 人三轮车C. 电动自行车D. 轻型摩托车试题答案:D7、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单选题)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未朝试题答案:D8、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有【】(多选题)A. 枢密院B. Ni书省C. 翰林院D. 中书门下E. 二三司使试题答案:A,D,E9、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单选题)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测验法试题答案:C10、辽朝南面宫中最重要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汉人枢密院C. 尚书省D. 中书省试题答案:B11、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单选题)A. 礼乐制B. 宗法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试题答案:C12、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单选题)A. 国民政府委员会B. 国民政府主席C. 五院院长D. 国民党中政会试题答案:D13、里格斯认为融合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单选题)A. 普遍性、成就、功能专一性B. 特殊性、归属价值、功能扩散C. 选择性、成功、多功能主义D. 普遍性、成功、多功能主义试题答案:B14、北洋军阀时期,操纵“新新国会”的是【】(单选题)A. 皖系军阀B. 直系军阀C. 袁世凯D. 张作霖试题答案:B15、小明的实足年龄为8岁,测得的智力年龄为10岁。

00322中国行政史模拟题二(试卷+解析)

00322中国行政史模拟题二(试卷+解析)

中国行政史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的治国之道是()为核心的。

A.“以刑治国”B.“以德治国”C.“以法治国”D.“以人治国”2.清政府1861年设立的(),它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B.理藩院C.弼德院D.总税务司3.孙中山1905年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复兴会D.华兴会4.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

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

A.军事首长B.部落酋长议事会C.国民大会D.人民大会5.()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二是君臣相互勉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臣行为的规范。

A.“诰”B.“誓”C.“简书”D.“约”6.()是秦汉时期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会议形式,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帝通过它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

A.商议B.集议C.会议D.评议7.()是涉及国家制度的一些重要文书,要加盖空印并加封,另有尚书令加印重封,故又称玺书。

A.“诰”B.“手迹”C.“制书”D.“诏书”8.()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部辟除两种方式。

A.考察B.察举C.荐举D.征辟9.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御史台B.尚书省C.门下省D.中书省10.九寺五监与()在职级上基本处于平行地位。

A.尚书六部B.三司C.翰林学士院D.三台11.唐朝决策文书--():颁布重大行政命令,黄麻纸书写。

A.制书B.册书C.敕D.诰书12.隋朝废除了门间政治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

A.隋文帝开皇年间B.隋文帝大业年间C.隋文帝开皇年间D.隋炀帝大业年间13.九品官以下的各种政府机构办事吏员在服务过程中积累年资,并通过考核程序迁转为正式政府宮员的入仕方式是()。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zijinongde 最全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zijinongde 最全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夏商西周◆内外服制:是商朝吸取夏朝及商超早期的历史教训,为强化王权对王朝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后实行的一种体质。

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诸侯与商王既是君臣关系,又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

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世卿世禄制: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指贵族中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

世禄: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禅让制: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相传四岳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尧对舜三年考核后让舜作自己的助手。

尧死后舜继位。

后四岳又举治水有功的禹。

◆宗法制: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西周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小服大,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把大规模的土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建立西周的属国。

这些封地叫诸候,诸候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子弟卿大夫,作为“采邑”。

卿大夫再分作为“食地”,此为大分封。

利用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建立了天子、诸候、卿大夫之间的严格隶属关系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王权集中。

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

当然,也导致了长期的诸候争霸战争。

◆乡遂制度: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

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

20XX年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2)-自学考试.doc

20XX年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2)-自学考试.doc

点击查看2017年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汇总第二章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赋税的改革的原因:1、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化;2、野人不负赋税重担,纷纷从公国上逃走,国人也日益走向贫困、破产、负债、甚至沦为奴隶;3、国人暴动频繁。

春秋战国的赋税改革的内容:田税:即依土地好坏与数量分等级收税,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军赋:将军赋落实到田亩上,野人可以充当甲士,提高了庶民的地位。

春秋战国的赋税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的巨大影响:春秋战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

改革前的土地国有,庶民是君主的奴隶,各级君主必须设立家官,监督庶民劳动,赋税改革后,国家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实际取消了,实际取消了公私田之分,这意味着国家不再充当农业生产的组织者,这样国家的职能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生产的职能;2、引起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

改革前,土地国有,君主封赐土地以基层行政组织为单位,在政府官员的监督下由基层行政组织负责人组织种族奴隶在公田上集体劳动。

改革后,一家一户的小家成为生产单位。

井田制的破坏引起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可以充当甲士,实际上成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

庶民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的两极分化。

庶民的分化,纠纷的增多,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了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渡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

家臣制:在旧体制下,卿大夫是分土封制下最低的一层封君,,再往下就是同一血统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国人“士”了,卿大夫治国,其官员只能是从士产生了,由于卿大夫的国称“室家”其官员被称为家臣,家臣与卿大夫不同,无世袭特权,其职位由卿大夫任命,并可随时免除,呈现出雇佣关系和臣仆性质,食邑则相当于后世官员的俸禄,与采邑完全不同,两者不能世袭。

中国行政史(自己整理)

中国行政史(自己整理)

上篇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引言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国家,经历了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专政两个阶段。

(一)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管理体制:行政活动以王权为中心,以王权为最高权威,王与国家两位一体):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

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

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表现在:①民主议事;②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二)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有自身的特点:(皇帝总揽全部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大权,所有的行政管理都以皇帝为轴心进行,这一原则自秦始皇确立,一直贯彻到清朝末年)1、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时间长,持续2000多年,而且是惟一的政体形式,西欧封建制度则呈现多样性政体形式。

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中-“乾纲独断”、“中外这财,皆在陛下府库”;西欧-立法、司法受代表会议制约,世袭官职的人,国王无法收回)。

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中-两位一体,君权神授;西欧-神职人员,女王无法取得上帝代言人资格)。

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在逐渐形成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

西欧直至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出现系统的文官制度。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同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相比的特点:1、形成了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

3、法制的日趋完备。

**《法经》魏国李悝、集春秋后期以来各国立法之大成。

**《唐六典》标志着行政管理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明会典》是封建行政管理法制化达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成为中国封建行政立法的总汇,达到了封建朝代行政法的最完备程度。

二、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剖析(一)夏代的行政管理体制是由原始民主管理体制发展而来的,从夏代开始的中国奴隶国家是通过对旧的氏族机构的改造而产生的。

00322《中国行政史》历年真题及答案2

00322《中国行政史》历年真题及答案2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 0032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君主与领主的矛盾D.地方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矛盾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举荐制D.考任制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 )A.人头B.等级C.田亩D.宗族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 到汉成帝时, 形成了( )A.三公宰相制B.四岳制C.内阁制D.六部制5.北魏宣武帝时, 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 这种制度称之为( )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制C.任期制D.门阀制6.东汉末年, 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 )A.曹操B.诸葛亮C.刘备D.孙权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 )A.吏、监、户、兵、刑、工B.吏、户、礼、兵、刑、工C.兵、刑、禄、工、礼、寺D.刑、吏、户、寺、监、工8.五代时期, 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 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 )A.三司使B.军巡院C.中书门下D.枢密院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 有“内、外制”之分, 负责“内制”的是( )A.中书舍人B.翰林学士C.尚书省D.御史台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 )A.枢密院B.宣政院C.尚书省D.中书省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 )A.投下军州B.达鲁花赤C.猛安谋克D.五京道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 )A.六科B.厂卫C.都察院D.十三道13.唐朝时期, 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 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政事堂改称( )A.中书门下B.正厅C.内阁D.枢密院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 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 )A.提刑按察使司B.都指挥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都总管司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 )A.考满B.京察C.磨勘D.大计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 )A.设立外务部B.“厘定官制”C.设立学部D.设立商部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国民政府委员会B.总统府C.总理府D.国务会议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 )A.国务院B.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D.内务总长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 )A.罚款B.降级C.开除D.警告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 )A.典试委员会B.试务处C.考试委员会D.考试院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国民大会22.1949年1月1日, 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 公布了所谓的“三法”, 即《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 )A.《公务员叙级条例》B.《公务人员升等考试法》C.《公务员考绩法》D.《公务员服务法》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 )A.选举制B.委任制C.聘任制D.推荐制24.1942年9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 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 )A.一元化B.二元化C.委员会制D.合议制25.解放战争时期, 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 )A.国务院B.政务院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全完)

中国行政史--(全完)

中国行政史-----多选题1.中国奴隶制时代行政管理的特色有:强烈的神权色彩\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2.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有: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大臣利用“尊号”、“庙号”等的尊褒贬抑来促使皇帝刷新政治\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素质\开国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有防微杜渐作用.3.推动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演变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剧的矛盾.4.中国封建社会当相权和皇权产生矛盾时,皇帝抑制相权的方式主要有:用更替辅佐机构来消弱相权\使宰相职权分散化.5.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中原始民主制遗风的表现形式有: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6.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国家结构和组织形式是:等级君主专制结构\国家联盟的组织形式.7.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大体由以下几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人民大会.8.商代的职官大体可分为:宗教类\政务类\事务类.9.西周设置的辅弼大臣有:太师\太傅\太保\冢宰10.西周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联系与决策所采用的礼仪方式主要有:朝会\聘问.11.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政府的中枢官员主要有:国尉\御史\相.12.战国时期的选官方式有:荐举之法\自荐\因功授官\葆子.13.战国君主进行行政决策常用到的两种会议制度是:朝会上由群臣集议\与个别大臣商议.14.战国时期,各国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文书制度,常用的形式有:玺\符\节.15.战国时期对官员进行考核的内容有:仓库存粮\垦田数\赋税数\户口统计\治安情况.16.秦至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草拟法律权\弹劾百官权\处理日常政务之权\参与决策权.17.秦汉专制君主决策信息的获取方式有:官员秦事\监察官员汇报.18.对地方郡国长官的考核通过上计形式,上计考课分为:常课\大课. 19.秦汉时期圣旨的种类和下达方式有:制书\诏书\诰\手迹.20.汉代任用官员采取试用方式当时被称为:守\假.21.秦汉时期会议形成主要有:集议\商议.22.西汉政府补充官僚队伍的形式有:任子\訾选\征辟\察举.23.西汉初年的主要选官途径是:任子\訾选制.24.魏晋时期御史台下属监察官为:诒(持)书侍御史\殿中侍御中\侍御中.25.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的一些调整是:在州上设都督诸州事\强化县级行政管理.26.西晋时期的官员俸禄发放种类有:实物\货币\力役27.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拥有的权力是:享有对诏敕的解释权\享有在行政执行中的组织指挥权.28.唐代和六部在职级上处于平行地位的监有: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29.唐代职掌和兵部相关的机构有:卫尉寺\太仆寺\军器监.30.唐代决策文书的形式有:册书\制书\敕.31.唐代的行政运行已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其法律制度形式有:律\令\格\式.32.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有:贴经\诗赋\时务策.33.隋唐时期选官途径除了科举制外还有:门荫\行伍\流外入流\入幕.34.唐代吏部铨选官员的四制是指:身\言\书\判.35.唐代考核中四善是:德义有闻\清盛明著\公平可称\格勤匪懈.36.五代北宋时期中央中枢机构主要有:枢密院\中书门下\三司使.37.五代北宋的中枢机构三司是指:盐铁\转运\度支.38.宋代的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39.在唐代中期以后割据地方的节度使拥有的权力有:掌握地方军权\掌握地方民政权\掌握地方财政\掌握地方人事权\拥有节度使职位的世袭权.40.北宋路级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有:经略安抚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41.北宋时期州府属官有:录事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司理参军.42.北宋时和州同级直隶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府\军\监. 43.宋代会议制度按类划分有:例行常朝\便殿议政\临时朝议.44.宋代为了适应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其正确地表述有:台谏趋于合一\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轻重相制、交叉监督. 不正确的表述有:增设监察机构\扩大监察范围.45.宋代的选官途径有:科举\荫补\军功\流外补职\纳资入官.46.宋代官员任用中的回避制度也日趋完善,主要表现为:有亲属关系者均不得供职于同一机关\地方官回避本籍\地方官回避自己有地产的州县.47.辽朝的中枢决策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北,南枢密院.48.辽朝北、南枢密院的职掌有:中枢决策\最高军事权\兼管行政事务.49.辽朝在行政决策中存在着相当明显的氏族制度残余,表现在:各部落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母权制的遗留.50.辽代的官员选任途径是:世选\科举.51.金朝废除勃极烈制后,中央新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是:尚书省\枢密院.52.金代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是:科举\荫补\世选\军功.53.金朝地方州的设置有:节度使\防御州\刺史州.54.金朝的尚书省拥有:决策权\最高行政权\行政监督权55.元朝的行政中枢和军事中枢是:中书省\枢密院.56.元朝官员的入仕途径主要有:怯薛出身\吏员出职\贡授\科举\承荫制度.57.元朝的官员任用回避制度主要内容有:回避原籍\回避宗族.58.明朝宣德以后,内阁设置了官署,其名称为:制敕房\制诏房.59.明代翰林院的地位和作用是: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级决策人才的培养机构\文化机构.60.明代宦官所拥有的权力有:提领特务机构\代替皇帝在内阁票拟上批红\执掌印玺\监控内阁议事\收纳通政封进的本章.61.明代吏部所设四司是:文选司\验封司\稽勋司\考功司.62.明代中央机构中独立的事务性机构有: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63.明代的三法司组成机构有:大理寺\刑部\都察院.64.明代布政使司的主要职掌是: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一省田土与户口、赋税.65.明代对乡村的管理采取的统治办法是:里甲制\乡老人制.66.明代的地方监察的三种形式是:督抚对地方的监察\各道监察御史对所属地区的监察\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属区域的监察.67.明代的科举考试程序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68.明代的入仕途径有:荐举\学校\科举\承荫\由吏而官.69.曾经作为清朝中枢决策机构的有:国议\南书房\军机处.70.清代总督领有的权力有:拥有文职道、府以下的人事任免权\拥有武职副将以下的人事任免权\拥有对所属文官的监察权\拥有制定一省行政法规的权力\拥有对县、府、按察司所审案件的司法裁判权.71.清代地方地位平行的省级大员是:总督\巡抚\提学.72.清代巡抚的具体职掌有:考察全省地方官员\主管本省关税、盐务和漕运\监督乡试\主持武科考试\战时督理粮饷.73.清代军机处的工作内容有: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和皇帝谕旨的撰拟\充当皇帝的决策顾问\任免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74.清代官员的入仕途径主要有:科举\举贡\保举\捐纳\荫补.75.清朝官员任用制度中比较强烈的民族歧视色彩表现在:汉人做官入仕大部分只能通过科举\在科举考试中分满,汉榜\一些特殊机构完全不用汉人\在满汉官职机构中,政务决定权多由满官掌握\实行官缺制,以确保满族贵族在政权中的优势地位.76.清代的官员回避制度内容有:亲族回避\职务回避\地区回避.77.清代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是:守\政\才\年.78.清代京察大计之后列为革职提问的有:贪\酷79.在戊戌变法与“新政”期间,清政府设立或改革的行政机构有:把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巡警部\学部.80.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中国先后建立的政府有:中华民国(护国)军务院\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中华民国(护法)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广州国民政府.81.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共在各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形式有: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人民民主政权.82.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的发展,先后设立的负责对外关系的机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海关总理务司署.83.在变法维新运动中,资产阶级改良派建立的类似政党雏形的组织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84.总理衙门的职能有:管理外交\办理洋务\负责边防\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85.总理衙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从性质上讲具有:买办性\近代性.86.晚清政府的行政监督机构有:都察院\资政院\咨议局\弼德院.87.临时大总统的职权包括:军权\和战权\创制权\任免权\复议权.88.辛亥革命后,各省建立的军政府大体上包括两种类型,它们是:福建类型\湖北类型.89.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国务会议的组成者包括:临时大总统\各部总长.90.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质问\弹劾\查办\建议.91.临时政府时期的文官大体分为:简任官\荐任官\委任官.92.在1913年1月,袁世凯先后颁布的各种《划一令》中,把地方行政体制定为:省\道\县.93.袁世凯统治中国时,省级最高行政长官先后被称为:民政长\巡按使.94.北洋政府时期,正式划定的特别行政区有:京兆\川边\热察绥.95.袁世凯于1912年11月公布的新的《公文程式令》中,把公文分的种类有:令\布告\状\咨\公函.96.北洋军阀政府时的行政诉讼机关有:平政院\肃政厅.97.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文官考试\甄别\甄用.98.1912年10月公布的《中央行政官员等级法》规定行政官员按所任职务与任用方式不同,分的等级有:特任官\简任官\荐任官\委任官.99.国民政府的“五院”指的是: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10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府的层级结构包括:国民政府\五院\五院所属各部.101.南京政府的监察院的行政监督工作有:监察院本部\派遣监察使\审计监督.102为了便于叙职和给俸,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按其资历和所司职务分为:特作\简任\荐任\委任.103.南京政府依据官员性质与任用方式不同,把官员分为:政务官\事务官.104南京政府行政官员的经济待遇的主要形式有:俸给\公费\恤金.105.南京政府对犯错的公务员的惩处形式有:解职\降级\记过.106参加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的派别与党派有:国民党\共产党\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107.1939年,国民政府推行的新县制的行政层次结构包括:县\区\乡\保.108.抗战期间,对行政机构监督的机构与方式包括:国防最高委员会\国民党\国民参政会\巡回督导团\监察院.10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所属官吏考试的种类有:公职候选人的考试\任命人员的考试.110.抗战期间,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国民政府采取的改进措施有: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会\推行行政三联制\实行分层负责制\推行幕僚长制.111.1947年改组后的国民政府与抗战前的国民政府不同之处在于:扩大国民政府委员会职权\吸收非国民党人士参加\试行行政院负责制.112.监察院作为最高监察机关,它的权力有:同意\弹劾\纠举\审计.113.1949年1月南京政府为整顿吏治,而颂布的公务员“三法”指的是: 《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俸级法》.114.中共“八七会议”确立的总方针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115.中华苏维埃行政区划中,处于中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省份是:湘赣省\闽浙赣省\湘鄂赣省\粤赣省.116.苏区工农民主政权在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时,为贯彻精简和效能原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严格编制定员\精简行政机构\减少副职、不设虚位. 117.苏区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主要形式有:合议制\首长负责制.118.苏区的各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来自:共产党\人民群众\工农检察机关\主管部门\审计机关.119.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的方式主要有:选举制\委任制.120对苏区行政人员的奖惩,主要采取的方式有:精神奖励\晋升职务\降职撤职.121.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机构有:边区\县\乡.122.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主要有:共产党的监督\参议会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群众民主监督.123.群众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有:平时监督\选举过程的监督\通过群众团体监督.124.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有:选举制\委任制\聘任制.125.从1948年到建国初期,建立的大区人民政府有:陕甘宁边区政府\华北人民政府\中原人民政府\东北人民政府.126.华北人民政府由两个边区组成,这两个边区政府是:晋察冀\晋冀鲁豫.127.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划有:盟\旗\区\县\街.128.大区下辖的地方行政机构有:行省\专署\县\区\乡.129.军管会下设的机构有:警备司令部\市政府\物质接管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秘书长.130.大行政区和省人民政府设置的会议有:政务会议\部门工作会议\专门会议\联席会议\工作汇报会议.131.各解放区人民政府进行的行政监督有: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审计监督.中国行政史—--单选1.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2.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血缘关系.3.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度.4.中国封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成熟和定型的标志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5.标志着行政管理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封建行政法典是:唐六典.6.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7.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8.西周时期确立的王位继承制是:嫡长子继承制.9.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乡遂管理体制.10.商代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的区域被称为:内服.11.最早确立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12.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夏朝.1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成称为:巡狩.14.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巡儿狩.15.西周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宗法制.16.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保证嫡长子继承制.17.春秋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包括:田税和军赋.18.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取代它的是:官僚制. 19.官僚制的雏形是:家臣制.20.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相.21.春秋时期最早进行赋税改革的国家是:齐国.22.春秋时期赋税改革之后的赋税形式是:实物形式.23.战国时期各国中枢机构中的武职人员一般称之为:国尉.24.战国时期对官员的考核形式是:上计.25.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相.26.战国时期选拔官员的标准和原则是:治国才能.27.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国鄙制.28.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形式的时间是:战国.29.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郡.30.东汉时期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台.31.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诏书.32.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这一选官原则被称为:唯才是举.33.汉代地方政府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由载量权.34.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后,中央最高监察官变为:御史中丞.35.汉代郡对县的监察执掌者是:督邮.36.汉武帝以后,西汉选择官员的主要途径是:察举制.37.地方官回避本籍制度开始于:汉武帝时.38.实行官员回避制度”三互法”是在:东汉.39.两汉时期和丞相府联合进行考核工作的是:御史府.40.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的朝代是:汉朝.41.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御史台.42.由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并性质相同的选官制是:九品中正制.43.在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过程中,选拔官员的实际依据是:门资.44.魏晋时期,三省权力逐渐上升,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的权力,这三个方面是:决策、执行、封驳。

中国行政史-2_真题-无答案

中国行政史-2_真题-无答案

中国行政史-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金代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君主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前者反映在中央行政体制上是( )A. 一省制B. 三省制C. 内阁制D. 勃极烈制2. 东汉时期以三公分掌相权,郡国上计由三公分管,以______为主。

( )A. 司徒B. 司马C. 司法D. 司直3. 唐中期以后,周边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起小王国,其中基本照搬唐朝三省六部官制而略有变动的是( )A. 突厥B. 回纥C. 南诏D. 渤海4.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现时革命阶段,党的主要15号就是。

”( )A. 苏维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权独裁制性质的政权B. 苏维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性质的政权C. 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D. 建立临时苏维埃5. 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A. 内三院B. 军机处C. 议政王大臣会议D. 枢密院6. 元代最高行政机关为( )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枢密院7. 华中抗日根据地由各行政区参议会或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的______均为各该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

( )A. 政府委员会B. 专员公署C. 行政公署D. 行政监察专员公署8. 1862年清政府批准设立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学校是( )A. 京师大学堂B. 自强学堂C. 同文馆D. 国子监9. 1928年10月通过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暂行条例》正式将______确定为“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

( )A.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B.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C. 国民政府委员会D.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10.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技术系统足( )A. 国防最高委员会B. 中央设计局C.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D. 中央政治会议11.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 )A. 新疆自治政府B. 内蒙古自治政府C. 西藏自治政府D. 宁夏自治政府12. 曹丕称帝后,尚书台不再隶属于______,正式独立于宫廷。

中国行政制度史第二章2

中国行政制度史第二章2
第二章
首脑决策系统及运行机制 (皇帝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皇权至高 无上、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是以皇帝为核心 的制度。围绕着这个核心,建立起一套内容广泛、 目的明确,旨在维护皇帝个人权威,保证皇帝拥 有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力的皇帝制度。这套制度自 秦始皇创立以来,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二千多年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其中 有将皇权神化而精心设计的系统理论;有为皇帝 生前死后建立的各种礼仪典章;有保证皇帝行使 权力的各种手段;有为维护皇帝本人及其家族的 特权地位而制定的具体规定;也有生活中将皇帝 神化、物化的各种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尊号,是表彰当今皇帝的功勋业绩品德的。
自然都是对皇帝的歌颂。隋以前的尊号只有“皇帝”二字。 到唐高宗李治时,群臣给他上号为“天皇”,意味着比一 般皇帝更高一阶,是为上尊号之始。自此以后,逐渐确立 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根据皇帝执政时间的长短和所谓治绩,群臣可以多次上尊 号,每次都酌增字数,使用更加恭颂阿谀的词汇。例如,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期间,群臣曾六次上尊号,曾加尊号 “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又上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 皇帝”,又上尊号,加“应道”二字,称“开元天宝圣文 神武应道皇帝”,又改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 帝”,再改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秦始皇自以为其统治可传万世,因此以世系为庙号。 汉代恢复古礼,以“祖”或“宗”为庙号,虽然还是按世 系排定,但“祖有功而宗有德”,自称功德是建立庙号的 标准。唐代以前,帝王庙号是根据故去的皇帝在本朝代的 治绩和地位来评定为“祖”或“宗”的,并不是每一个帝 王都能享有这种“殊荣”。西汉12帝,称祖或宗者仅5人, 东汉13帝,称祖或宗者7人;两晋15帝,称祖或宗者7人。 这种制度为后世因循。 “自唐以来,诸帝庙号莫不称宗,而此义混矣”。 从唐代开始,确立了开国之主称“祖”,以后所有君主一 律称“宗”的庙号制度。 清末光绪帝死后被称为德宗,此亦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 个皇帝庙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家天下”模式特色:1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拥有至高无尚权力,君位终身并世袭,而父系大家长在大家庭内的角色已大体具备以上的特点,即已产生了君主专制的萌芽2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这和秦汉以后各王朝不同,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设官分职上也体现出随意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表现政府的双重职能,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很像一个一个大家族的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历史的残留存在于秦汉三公九卿之中3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叔伯或甥舅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等级阶梯上,享有不同的特权,并以原则制礼作乐,规范天下。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时间长,一种体制持续2000余年;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一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为世界古代所绝无仅有的。

封建社会历史演化预防社会动荡的稳定因素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在遭遇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2监察机关人事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3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1、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2、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1)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儒家治国思想倡导君主“修身以道”,从汉代起就有儒家给皇帝和太子授经典的制度;2)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大臣可以利用灾变向失道的国家提出意见;3)大臣可以利用皇帝生前的“尊号”,死后加“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来对皇帝造成心理压力,促使其刷新政治;4)开国皇帝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的君主有较大的防微杜渐作用,也可以被用来充当大臣制止皇帝越轨行为的工具。

母系氏族公社典型地体现了原始社会的组织原则,与后来的国家政治共同体对社会的管理有所不同的表现:1它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2这时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像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分其国民,也不同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成员;3、它实行原始民主族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人男女讨论决定。

军事民主时期管理体制:1军事首长:军事首长仅统率军队和担任主祭,不单独享有民事方面公共事务的独断权,且其职务不能世袭;2部落酋长: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凡重大事务均由议事会集体决断,军事首长仅是议事会的成员之一,不享有民事方面的最后决断;3人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只是由于部落联盟时代社会组织远较母系氏族公社大,故人民大会的举行次数亦大大减少。

西周中央官僚机构1周天子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六种权力(主祭权、册封权、统帅军队、官吏任免权、授予爵禄权和巡狩权)2辅弼大臣即三公(太师、太傅、太保)3三公以下的官是三司(司徒(管籍田和农业生产)、司马(军事)、司空(工程营造))4文教官员:大吏、大祝、大卜;5、宰(宫廷事务)。

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君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由君王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从事生产。

“外服”是指侯国统治的区域,由各地诸侯管理,但外服诸侯与君主是一种君臣关系。

内外服制最早实行于商朝。

分封制中国奴隶社会中一种为协调统治阶级利益以便对付种族奴隶而建立的制度,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世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达到成熟和完善,它与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相互支持、相互巩固,以达到保证国家统治的稳固长久。

周天子除留下王畿的一部分地区由刑王室直接管理外,将其他部分分封给王族成员、功臣姻亲和传统贵族,这些人也依此做法再分给卿大夫。

经过不同层次的分封,西周王朝形成了等级结构的国家群。

分封诸侯的目的是拱卫中央王朝,天子与诸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乡遂管理体制:是西周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在国都内及其近邻划分若干乡,并设相应的管理者。

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也设相应管理者。

通过乡遂制度,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西周的行政决策与联络1纵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是指中央朝廷、诸侯和卿大夫小朝廷的层层行政决策,其共同特点是实行君主专制,即最后决策权由君主独掌。

联络方式:巡狩、朝觐2横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的联系与决策,按照“朝会”、“聘问”等礼仪形式进行。

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朝”、“会”两种形式。

朝指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会则是诸侯之间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

朝会乃是一种直接勾通的方式,另有“聘问”这一间接勾通的方式,即诸侯派使者互相访问。

西周的行政文书分为《诰》、《誓》、《命》、《简书》。

《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二是君臣之间互相勉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主行为的规范。

《誓》多为战时的动员令;《命》绝大多数为册命之书;《简书》是日常通行文书。

西周的行政监督一是天子、诸侯各自对其下属“邦国”的监督;二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各自对其直接管辖区的监督。

世卿世禄制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是指贵族中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的官职世袭,故称世卿。

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世卿世禄制是巩固“封邦建国”王朝行政体制的一种手段,对等级君主制所固有的分散性作了一定程度的补救。

下级封君到上级封君处做官,加强了上下级封君政治上的联系和行政上的沟通,但另一方面也易造成诸侯称霸、强卿专权、使天子、诸侯沦为傀儡。

春秋战国赋税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的巨大影响:春秋战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

改革前的土地国有,庶民是君主的奴隶,各级君主必须设立家官,监督庶民劳动,赋税改革后,国家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实际取消了,实际取消了公私田之分,这意味着国家不再充当农业生产的组织者,这样国家的职能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生产的职能;2、引起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

改革前,土地国有,君主封赐土地以基层行政组织为单位,在政府官员的监督下由基层行政组织负责人组织种族奴隶在公田上集体劳动。

改革后,一家一户的小家成为生产单位。

井田制的破坏引起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可以充当甲士,实际上成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

庶民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的两极分化。

庶民的分化,纠纷的增多,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了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渡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

家臣制:在旧体制下,卿大夫是分土封制下最低的一层封君,,再往下就是同一血统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国人“士”了,卿大夫治国,其官员只能是从士产生了,由于卿大夫的国称“室家”其官员被称为家臣,家臣与卿大夫不同,无世袭特权,其职位由卿大夫任命,并可随时免除,呈现出雇佣关系和臣仆性质,食邑则相当于后世官员的俸禄,与采邑完全不同,两者不能世袭。

作用:是后世官僚制的雏形,启用一般平民为官,打破了贵族官僚制的特点:是一种和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它具有:1、官员职位不能世袭,只能凭能力和功劳由国家授予;2、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依据官吏的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3、俸禄制取代食封制。

变法运动对以后历代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深远影响:战国时各国官员的名称:分二类:1、中枢官员:1)相。

相是战国时代的文官系统的首脑,即辅佐君主、执掌政务的百官之长。

2)国尉、柱国。

是战国时各国官员的武职人员。

3)御史。

是国君的秘书,负责记录并兼管文书的收发,后发展成为国君的耳目,负责监察百官。

2、职能官员。

各国强化君主专制的组织形式:各国推行的郡县制是一种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的体制,其特点有:1、是其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而非分封世袭之贵族;2、是郡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是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国君可以通过郡县长官把自己的权力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

战国时期郡县体制不断完善的表现:1、首先表现为郡县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各国交往的频繁,促使原来荒凉的边境地区日趋繁荣,原来面积大地位却低的郡的地位陡然上升,并在郡下设县,因此,郡县两级体制首先在边境地区出现,以后逐渐推行到内地;2、其次是郡县官员的设置,随着疆域的扩大以及抵御外敌入侵的需要,各国国君不得不授予地方郡守较大的权力。

郡县机构和官员的设置:郡的衙署称为府,长官称守,尊称太守,由原来的单纯武官官员变成为文武兼领的地方大史。

守下设郡尉和御史,分管一郡的军务和监察事务。

县设令,令下设丞、尉,分管一县的民政和军务。

县下设乡、里两级基层组织,里下按什伍组编居民。

乡有三老、啬夫、游徼等,分掌一乡之教化、税收、狱讼及捕监事务。

里设里正,什有什长、伍有伍长。

战国时期的会议制度:主要按二种方式进行:1、是在朝会上由群臣集议,最后由国君决断。

2、是由国君与个别大臣商议后由国君决断。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会议方式,国君均在行政决策中处在主导的位置,掌握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

国君个人素质对政治的影响战国时期的决策制度没有什么严格的制度制约,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国君的素质,即决策者有没有从善如流的精神,以通过各种会议制度做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战国时期,大多诸侯国都能礼贤下士,以致礼贤下士一时成为战国时期的时代风气。

但,不同的统治者之间的素质差异也是很大的,如称雄一时的齐威王从谏如流,鼓励人民入谏,以纠正决策中的失误,致使齐国强盛,一度称雄天下。

与此相反,楚怀王喜听谗言,疏远屈原,一再为张仪所骗,最终导致赔地折兵,困死异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