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强化作业
高中生物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D仅仅指生态系统的成分,选项C为生态系统的功能。
2.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3.(2013·咸阳高二检测)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答案]D[解析]生产者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把生物和无机环境联系在了一起。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食物链营养级的确定方法。
解答流程如下:综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D.分解者[答案]B[解析]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蚯蚓为分解者。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在第二营养级上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答案]C[解析]食物网中的生物可能处在不同的营养级上,但是生产者和植食性动物除外,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掌握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3. 学会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预习导读:学生需在课前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等。
2. 课堂笔记整理:课后学生需整理课堂笔记,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各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实际生态系统(如森林、湖泊等),分析其结构特点,包括各生物群落及其种群分布,非生物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4. 绘制生态系统结构图:学生需根据所选生态系统,绘制生态系统结构图,标注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因素。
5. 写作练习: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生态系统的短文,阐述自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及所分析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作业要求1. 笔记整理: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对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深刻理解。
2. 案例分析:要求选择具体实例,分析全面,对生态系统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3. 结构图绘制:要求图示清晰,各元素标注准确,能够直观反映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
4. 写作练习:要求语言流畅,观点明确,能够准确表达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笔记整理的完整性、条理性和深度;2. 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度;3. 结构图的清晰度、准确性和完整性;4. 写作练习的语言表达能力、观点明确程度和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程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纠正。
同时,教师还将选取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供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在下一课时中,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课的内容。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选择题1.(2018·河南联考)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答案 D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B.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猎头鼠和黄鼬有竞争关系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D.植物枝叶腐烂后其中的矿质元素归还土壤中,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畴答案 A解读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3.(2018·北京石景山质检)对“草→昆虫→蜘蛛→鸟”这一食物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C.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D.蜘蛛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答案 D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 .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D .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 500千克 答案 D解读 该图包括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分解者细菌构成的完整生物群落,食物链共有3条;。
蛇为最高营养级,如蛇增重1千克有0.5千克来自螳螂,0.5千克来自黄雀,则消耗绿色植物最多为:0.5千克(10%)3=500千克、0.25 千克(10%)4=2 500千克与0.25千克(10%)3=250千克,共需绿色植物最多为3 250千克。
5.(2018·北京石景山质检)下列名词中,可用于同一个生物体的是()A.生产者、异养生物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D.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答案 B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A.以营养为纽带形成类群间的结构联系B.生物间的单方向食物联系C.生物间的多方向食物联系D.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答案 D解读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最本质的联系是营养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这种营养联系的两种结构形式。
课时作业14: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 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 生态系统B. 生物群落C. 种群D. 物种2.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 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 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 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3. 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 B.C. D.4.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B. 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 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 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5. 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四种经济动物(M、N、O、P)进行了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动物的营养级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B. 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C. 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止一种D. M动物一定处于第五营养级6. 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汁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0 d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面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A. 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B. 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C. 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D. 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7.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8. 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B. 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C. 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D. 鹰占有第三、四两个营养级9. 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和物种C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3.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测试(1)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2)解释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3)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
2.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1)绘制你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图,标明主要生产者(如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微生物)。
(2)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关系,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
(3)请指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营养级,并解释其原因。
3. 实践应用思考(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析一个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如砍伐森林、过度捕捞等)对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
(2)提出一项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以恢复或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结构。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2. 确保答案准确、详细,能够清楚地解释所涉及的概念;3. 鼓励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考和讨论;4. 鼓励团队合作,共同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作业评价1. 评估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概念的理解程度,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2. 分析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3. 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观察学生的创新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4. 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在批改完作业后,将反馈意见通过邮件或班级群聊告知学生;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讨论,共同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将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选择题1.(2018 ·河南联考 )到南极进行观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一定把塑料以及金属类荒弃物带离外,还一定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必需的生活设备B.缺乏生产者C.没有花费者D.分解者极少答案D2.以下相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花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B.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猎头鼠和黄鼬有竞争关系C.化石燃料的大批焚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由之一D.植物枝叶腐化后此中的矿质元素送还土壤中,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理范围答案A解读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3.(2018 ·北京石景山质检 )对“草→昆虫→蜘蛛→鸟”这一食品链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有 4 个营养级, 2 个次级花费者B.有 3 个营养级, 1 个次级花费者C.有 3 个营养级, 3 个花费者D.蜘蛛是第三营养级,次级花费者答案D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表示图,当一种生物的所有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含了图中所有生物的总和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品链共 3 条D.如蛇要净增重 1 千克,则最多要耗费绿色植物 3 500千克答案D解读该图包含了生产者绿色植物、花费者蝉等、分解者细菌构成的完好生物群落,食品链共有 3 条;。
蛇为最高营养级,如蛇增重1千克有0.5 千克来自螳螂, 0.5 千克来自黄雀,则耗费绿色植物最多千克0.25 千克千克为:10% 3=500千克、10%4=2 500千克与10%3=250千克,共需绿色植物最多为 3 250 千克。
5.(2018 ·北京石景山质检 )以下名词中,可用于同一个生物体的是()A.生产者、异养生物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D.自养生物、初级花费者答案B6.生态系统的营养构造是指()A.以营养为纽带形成类群间的构造联系B.生物间的单方向食品联系C.生物间的多方向食品联系D.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答案D解读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最实质的联系是营养联系,食品链和食品网是这类营养联系的两种构造形式。
课时作业19: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5条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C.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受害最大的是甲种群D.如果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乙的种群数量也可能减少2.下图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B.鼠是次级消费者C.蛇和鹰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和鹰处于同一个营养级3.池塘中的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在该食物链中,鲢鱼属于()A.第一营养B.第二营养C.次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5.下列有关下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条食物链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图示可代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D.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6.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本地鱼。
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B.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C.鲈鱼的引入会导致本地鱼的减少D.本地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肉动物都为次级消费者B.自养生物都为第一营养级C.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可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9.下图表示的食物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A.草B.鼠C.蛇D.鹰1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B.蛇是四级消费者C.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D.兔和蚱蜢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11.11.某小型湖泊中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课时作业24: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单选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B.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细菌都是分解者C.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都是消费者2.劳氏肉瘤病毒可使感染它的禽类患恶性肿瘤,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身含有逆转录酶B.含有A、T、C、G四种碱基C.无法激活受感染禽类的免疫反应D.属于分解者3.某种植物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吸附于其他绿色植物以取得养分。
该种植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捕食者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或消费者或生产者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 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假设3 种生物在一天中呼吸速率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动物B.b、c 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b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D.a、b、c 都有可能是原核生物6.下图是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各类数量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D.A表示食肉生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生物的生物总量7.甲湖湖水退却,逐渐暴露出底部沙丘,在沙丘上最后发展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乙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山核桃群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湖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乙地的演替过程进行得比较缓慢C.不同演替阶段上群落中的动物种群有差异D.任何群落演替的结果最后都会发展成为森林7.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B.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C.人类的活动可干预群落演替的进程D.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8.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复习:学生需复习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和能量流动等基本原理,并能够解释这些原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作业实践:(1)制作生态瓶:学生需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生态瓶模型,包括水生植物、小动物、底沙和水分等元素,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
(2)观察记录:学生需每日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活动情况,记录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生物的生长情况,持续一周。
(3)分析报告:根据观察记录,学生需分析生态瓶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能量在其中的流动情况,并撰写一份分析报告。
3.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比较分析其异同点,拓宽知识视野。
三、作业要求1. 制作生态瓶时需注意生物的选择与搭配,确保生物能在其中正常生存和繁衍。
2. 观察记录需真实、详细,能够反映出生态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 分析报告需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能够准确解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原理。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复习情况、实践操作的认真程度和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进行评价。
2. 分析报告的撰写质量将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包括报告的条理性、观点的明确性以及解释原理的准确性。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可根据小组讨论的情况给予相应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3. 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作业质量。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一、非标准1.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按照它们的营养功能来区分的,一般包括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相当于生态系统概念中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和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也就是概念中的生物群落。
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这四种成分,就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A、C、D三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内容与生态系统的概念都不符。
答案:B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部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生产者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转变成化学能,流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排遗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遗体将无法分解,终将尸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生态系统也可以长期维持平衡。
答案:C3.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的理解,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 通过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小组探究任务:每个小组需选取一个生态系统的样本(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探究。
* 任务一:识别并记录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任务二:识别并记录非生物成分(如阳光、水、土壤等)。
* 任务三: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些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实验报告:将小组的观察结果和分析写成一份实验报告,要求图文并茂,使报告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读性。
3. 知识问答:回答以下问题,检验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理解程度。
例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别有哪些?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三、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请以小组形式进行作业,每个小组需选出一位汇报人,负责向全班展示小组的观察结果和分析。
2. 实事求是:请同学们在观察和记录时,务必实事求是,尊重样本的真实情况。
3. 按时提交: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和知识问答答案,以便老师及时评价。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观察的全面性、记录的准确性、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报告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2. 知识问答评价: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情况,考察他们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理解程度。
3. 个人表现评价:根据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尊重队友、是否积极发言等,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收集同学们的反馈意见:请同学们在作业评价后,提出对本次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 个性化辅导: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同学,我们将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其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课时作业9: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某地红树林的食物网见图,据图可知不正确的是()A.水生植物是主要生产者B.该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C.该食物网共有3个营养级D.过度捕捞鱼会影响鸟类的数量2.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来源于地球之外,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蚯蚓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病毒是异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消费者都是动物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4.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同一种营养级6.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7.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香山公园中的全部植物②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棉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棉蚜③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小麦、小黑麦及其无机环境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⑤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⑥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A.①④⑥B.②⑤⑥C.②④③D.①⑤③8.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
高三生物一轮 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4.(2013·绵阳模拟)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5.如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别最可能是(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C.Ⅰ和Ⅱ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D.Ⅱ只能是生产者6.生态系统是指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其各组成成分交叉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
下列对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B.细菌与狐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2:5.1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 D[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物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故选D。
2.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答案] A[解析]生产者包括植物、蓝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腐生动物,而原核生物包括各种细菌和蓝藻,据图仔细分析比较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可推知A正确。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2个.3个C.4个.5个[答案] C[解析]解答时应先完整地写出成语所隐含的最短食物链:生产者→蝉→螳螂→黄雀,然后确定营养级数至少有4个。
【巩固提升】4.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答案] B[解析]由图可知,青蛙和蜘蛛同时以蝗虫为食,即构成竞争关系,而青蛙又捕食蜘蛛,构成捕食关系;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而图中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了分解者;图中一共包含4条食物链;蛇同时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故选B。
5.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答案] C[解析]由图中a、b、c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理它们存在捕食关系。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六)生态系统的结构(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个小题5分,共60分)1.(2014·合肥模拟)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食草动物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如大肠杆菌D.能量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4.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白蚁B.蚯蚓C.蜘蛛D.蛇5.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C.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6.(2014·大庆模拟)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4个营养级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7.(2014·泰安模拟)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8.栖息在洞庭湖区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利用样方法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B.农民捕杀东方田鼠,目的是降低其物种丰富度C.为控制鼠患,可以从异地向湖区大量引进猫头鹰、蛇、黄鼠狼等鼠的天敌D.在食物链中,东方田鼠处于第二营养级9.(2014·北京模拟)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10.(2014·玉溪模拟)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
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下作业(人教版必修三)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解析:A项错误: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别并非一成不变;B项错误:如一棵大树上有许多吸食树汁的昆虫,则第一营养级的大树比第二营养级的昆虫体型大。
D项错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而硝化细菌则是生产者,寄生的细菌是消费者。
答案: C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C.一片草地是最小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但最小的生态系统不是一片草地,如一个生态瓶是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生态瓶、农田就是人工生态系统。
答案: C3.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给c,所以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
答案: B4.能正确描述下图所示食物网中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选项是()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比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老鹰是共生关系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解析:A项老鹰是金花鼠、蛇和老鼠的天敌;B项蜥蜴只以蚱蜢为食,而老鼠除蜥蜴外还可以矮灌木和蚂蚁为食,故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比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图示可见老鹰和蛇既是捕食又是竞争的关系;D项中从图示可见蚂蚁可以矮灌木为食,故是消费者。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要素,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等关键组成部分。
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二、作业内容(一)学习与预习1. 学生需在课前自学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等定义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应提前阅读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关教材章节,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中的角色。
(二)实操活动1. 设计小组作业,每三人一组进行当地常见生态系统的分析,搜集相关资料(如照片、地图、数据等)。
2. 每个小组需绘制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图,并详细标注各个组成要素(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水等)。
3. 小组内成员讨论并撰写一篇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报告,要求使用至少三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三、作业要求(一)准确性学生在撰写报告和分析生态结构图时,需准确无误地标识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各种角色(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名称和作用应准确无误。
(二)完整性学生应全面考虑生态系统的所有关键组成要素,并在报告中充分分析和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结构图应包含所有必要的组成部分,并清晰地展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创新性在分析不同生态系统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尝试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作业评价作业将根据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以及报告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进行评价。
教师将对学生的实操活动、报告和生态结构图进行评分,并给出详细的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就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
以上是“高中生物课程《生态系统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 B.C. D.[答案] A[解析]生产者应包含蓝藻;原核生物包含蓝藻和腐生细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中不存在公共成分。
2.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鸡、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
他们共同构成一个()A.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食物网[答案] C[解析]题中的含义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3.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答案] D[解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从而使无机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入生物群落;而分解者又将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去,从而构成了物质循环的完整回路。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的动物常常是()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自养生物D.分解者[答案] B[解析]次级消费者往往具有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这有利于捕食初级消费者,如吃羊等初级消费者的狼。
5.如下图所示是有关下列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B.鹰与鸟的关系是既捕食又竞争C.该食物网所处的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D.鹰占有两个营养级[答案] C[解析]非生物的能量和分解者细菌不参与食物链(网)的构成,故该食物网只有两条食物链;鹰与鸟只存在上下环节关系,故不存在竞争关系;鹰在食物链中只处于第三环节,故只占有第三营养级;该食物网中的主要植物类型是草,鼠具有挖洞习性,属于草食动物的类型,应属于草原生态系统。
6.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D.分解者[答案] B[解析]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蚯蚓为分解者。
二、非选择题7.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蛇和鼠的关系是________,食虫鸟和食虫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蛇共占有哪几个营养级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上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2)捕食捕食和竞争(3)第三第四和第五三个营养级(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5)生产者和分解者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陈代谢属于异养、需氧型B.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生物D.是食物链中最高的一个营养级[答案] C[解析]分解者有需氧型也有厌氧型的,但都是异养的;食物链只研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捕食关系,一般不计入分解者;病毒都是寄生的,分解者指的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生物。
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答案] A[解析]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所以A是正确的。
B 选项,消费者的确都是异养型,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它以活的生物体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都属于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
C选项,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D选项中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是直接联系,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费者间接联系。
3.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汁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0 d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面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叙述,叶汁捣碎后混入池泥并在黑暗中保存,上图中表示的是以叶汁为食的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即Ⅰ是以叶汁为食的初级消费者,Ⅱ为次级消费者,Ⅲ为三级消费者,Ⅳ可能为捕食者。
4.在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可与其他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在该食物网中()A.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其他生物的消失B.生物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客观联系C.有些生物的存在只是为别的生物的存在提供食物D.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答案] B[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他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一定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消失或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5.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A.a>b>cB.a>b=cC.c=b>aD.a>c=b[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知,a地区森林提供的落叶最多但最终土壤中的有机物量却最少,说明该地区的分解者作用最强。
由此类推,c地区的最差,b地区的介于两者之间。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 D7.在某一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旅游消遣。
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这些藻类大量地减少()A.大量地引入肉食性鱼类(如鲈鱼)B.大量地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C.大量引入吃浮游植物的鱼D.除去肉食性鱼类(有选择地捕捞)[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
该水域中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肉食性鱼类,A项可使浮游动物增多,从而减少藻类的量,但不如C项耗时短。
B项会使浮游动物减少,对藻类的消耗也将减少。
D项将间接地使浮游动物减少,和B项效果相同。
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答案] 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一种生物既可以捕食多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捕食;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级;食物链包括捕食链、碎屑链和寄生链。
二、非选择题9.某生物科技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调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初级、次级消费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_______;用喷洒农药等人工方法来减少______。
(3)如果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狗尾草大量繁殖,调查某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3)样方法随机取样10.如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A.海鸟B.水绵C.水藻D.腐生细菌、真菌(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水藻数目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__。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答案](1)3(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3)D(4)增多减少减少(5)群落11.写出调查项目: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的组成成分。
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解答。
地点:池塘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调查项目:(1)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成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温、水中溶氧量,水面光照强度,pH(2)①生产者:水草、浮萍、栅藻、团藻②消费者:虾、草鱼、黑鱼③分解者:细菌、真菌[解析]对池塘生态系统进行调查,考查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根据给出的调查仪器,可以调查池塘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计:测定水温;光照强度测定仪:测定水面光照强度;酸度计:测定水中的酸碱度;溶氧测定仪:测定水中含氧量。
同时也可以用水网、放大镜和显微镜等观察水中生活的植物、动物及塘泥中的细菌等(要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利用笔、记录本等作好记录,收集原始数据。
经几次调查,对取得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结论,撰写实验报告,在一定范围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