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检测 中国古代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 )

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

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

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

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

3.有学者研究发现,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原为中央(台、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罢。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这些行省前期只理民政,不理军事,后期因内忧外患不断,则兼理民、军政,实际成了地方一级政区。这表明( )

A.魏晋行台的职能与汉代刺史类同

B.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

C.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

D.行省在历史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

4.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

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

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

原因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5.在清代,科道官分工对在京各衙门的政务进行稽查,除军机处和十五道本身无人监察外,

其他各衙门均受稽查。据此可知,清代科道官拥有( )

A.行政监察权

B.建议国事权

C.辩明诉讼权

D.官吏考核权

6.在中国古代语辞中非常重视颜色的恰当使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诗句,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等等……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

A.色彩审美B.贵贱等级

C.社会分工D.君主专制

7.《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说明,利之所在,商之所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下列材料不能直接反映这一社会现象的是( )

A.商人之四方,市贾信徙,虽有关粱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

B.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C.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D.客行田野间,比屋皆用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8.“它割断了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通道,阻隔了它们之间的交流。结果一方面使所谓‘盐铁之利,不事畜藏产业’,变成政府及官僚的奢侈消费,另一方面使商人、手工业者积累了的资金,会因这种政策而仅仅热衷于博取一官半职和求田问舍……社会生产势必日益萎缩,经济生活势必陷入‘农桑失业,食货俱废’的绝境。”材料中的“这种政策”是( ) A.不抑兼并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D.闭关锁国

9.宋太祖曾发布诏令:“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箧搜索。”又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这表明当时( )

A.统治者注意保护商人的权益

B.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C.商业税率比较低

D.官商勾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0.《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

及特许经营和贷给资本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见,晋商的发展( )

A.折射了清朝统治的腐败没落

B.得益于与政治力量紧密结合

C.标志着政府商业政策的转变

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趋同

11.明清时期的货币与以往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货币体系有所不同,其特点是( )

A.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

B.统一使用带有年号的圆形方孔钱

C.规定以重量作为货币名称

D.已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

12.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3.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源于( )

A.重农抑商政策B.君主专制统治

C.天朝上国思想D.闭关锁国政策

1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 )

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 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 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

15.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 )

A.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B.儒佛道三教合流的表现

C.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正统地位

D.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

16.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

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7.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

A.万物皆有天理B.“灵明”是良知

C.人与自然的和谐D.“天人感应”思想

18.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19.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20.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扮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父、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规定的实施( )

A.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 B.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