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隐私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网络隐私保护的现状与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越来越多地将个人信息上传到网络上。
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日常生活信息,还是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都可能被不法分子盗取、利用。
网络隐私保护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隐私保护的现状和对策。
目前网络隐私泄露事件频频发生,生活中也时常听到一些个人隐私遭泄露的事情。
暴露在公开网络上的隐私包括但不限于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生日等个人信息,会被不法之徒用来发送垃圾邮件、进行诈骗或者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更严重的是,网络上泄露的个人信用卡信息、社保号码等大量敏感信息会被盗用,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和生活麻烦。
而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往往可能存在登录网站时泄露口令或在公共场所输入密码时被人窃取等问题。
网络上的恶意软件,也能够通过感染用户设备,获取到用户的信息,进行盗窃。
因此,网络隐私的泄露,不仅仅是那些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人,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痛点。
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隐私保护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密码安全密码安全是网络隐私保护的基础,因为密码泄露是许多网络隐私泄露事件的第一环。
一个安全的密码应该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等多种元素,并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测或破解的密码。
同时,要注意不要在公共设备上登录账户,以及不要在公共场所或与不熟悉人士的电脑上输入密码。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密码管理器等工具,来有效地管理和保护账户密码。
2.使用加密和VPN技术另一种有效的网络隐私保护方法是使用加密和VPN技术。
SSL 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网站和用户之间的通信,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会被第三方窃取。
而VPN技术则可以让用户在网络上隐藏自己的身份,保护隐私不被窥探。
通过使用VPN技术,用户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IP 地址的情况下,浏览网站、下载文件等操作。
3.限制个人信息的披露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保护好自己。
互联网行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不足与改善方案
互联网行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不足与改善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
互联网行业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急需改善。
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行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方案。
一、当前互联网行业对用户隐私保护存在的不足1. 数据收集过度:许多互联网企业收集大量关于用户的个人数据,包括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甚至地理位置信息等。
这种过度数据收集有悖于个人隐私权利,并增加了被滥用和泄露的风险。
2. 缺乏透明度:很少有企业能够向用户充分透露其数据使用和处理方式。
用户没有清楚地了解哪些数据被收集,以及它们是如何被使用或共享的。
缺乏透明性使得使用者无法有效地掌握自己个人信息受到保护的情况。
3. 第三方合作安全风险: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功能,许多公司与第三方合作,但这也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互联网企业应对与第三方合作建立更严格的数据共享规则和保护机制。
4. 数据处理不当:一些公司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盈利目的,并可能出售给广告商或其他利益相关者。
此外,一旦用户删除账户或停止使用服务,企业应该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数据仍然留存在服务器上。
二、改善互联网行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互联网行业隐私保护领域的监管。
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网络企业在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原则。
2. 提高用户意识:鼓励公众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和保护他们自己的个人信息。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活动来提高公众对隐私问题的重视程度。
3. 强制透明度要求:确保互联网公司向用户充分透明地展示其数据采集和使用方式,并提供清楚易懂并有信誉性质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
4. 加强数据保护措施: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其服务器和数据库的安全性,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护。
同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内部员工滥用、泄露或出售用户数据。
5. 限制数据共享范围:减少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分享用户个人信息的次数和范围,并建立更严格规定来确保第三方也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妥善处理和保护。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现状及未来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现状及未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企业组织,都面临着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本文将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1. 网络攻击层出不穷。
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攻击手段随时可能袭击个人电脑和企业网络系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特别是一些勒索软件的盛行,更是让用户惧怕点击陌生的链接和网页。
2. 个人信息泄露频繁发生。
近年来,各大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企业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被曝光,引发了人们对隐私保护的高度警惕。
从简单的手机号、邮箱地址,到包括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都可能被泄露。
3. 缺少全面的法律保障。
在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然而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仍处于草案阶段,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并且,不同地区的执行力度和标准也存在差异。
二、应对策略1. 加强防范措施。
普通用户可以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加强密码设置等措施加强信息安全,企业组织则需要配置专业的网络安全设备和人员对系统进行保护。
2. 引导用户提高安全意识。
在互联网上,用户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信息安全。
建议用户不要轻信陌生的链接和网站,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在公共场合不要连接未知的WiFi等。
3. 完善法律法规。
国家应尽快出台全面的、明确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对于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保护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技术将被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成为加强网络安全的有力武器,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监测,全面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2. 区块链技术可为隐私保护提供更好支撑。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天然具备去中心化和防篡改的特点,能更好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法律法规的完善将是长期的趋势。
在长期的实践中,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浮现。
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数据隐私问题及整改措施
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数据隐私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和数字化环境。
然而,互联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隐私问题。
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信用卡诈骗以及其他不良后果,因此解决数据隐私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数据隐私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整改措施。
一、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常态的现状1.1 用户信息收集滥用在互联网行业中,企业通常会要求用户注册账号并提供个人信息。
然而,一些企业滥用了用户信息,并出售给第三方广告公司或其他机构牟取利益。
1.2 第三方合作伙伴安全漏洞许多互联网公司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共享用户数据,这就容易导致数据泄露风险。
如果第三方合作伙伴没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就有可能被黑客攻击或内部人员泄露敏感信息。
二、数据隐私问题的潜在风险2.1 身份盗窃和诈骗个人信息泄露可以使黑客轻易获得用户的身份信息,从而进行身份盗窃、信用卡诈骗等犯罪活动。
2.2 个性化广告侵犯隐私许多互联网公司通过收集用户的浏览记录和搜索习惯来提供个性化广告。
尽管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广告效果,但同时也涉及潜在的隐私侵犯。
2.3 政府监控和大规模数据泄露国家机构或黑客组织可能会监控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并获取敏感信息。
此外,由于互联网公司存储着大量用户数据,一旦遭受黑客攻击或系统漏洞暴露,就可能导致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三、加强数据隐私保护的整改措施3.1 加强合规性管理互联网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包括明确用户同意及信息使用范围,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签署严格的数据共享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
3.2 提高数据安全性互联网公司应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加密用户敏感信息、建立多重身份验证机制、定期进行渗透测试等。
此外,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3 加强用户教育和知情权互联网企业应提供明确详尽的隐私政策,向用户解释他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收集、使用和保护的。
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现状与对策
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现状与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密切关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互联网数据安全的现状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以下是一些互联网数据安全的现状:1. 数据泄露:互联网公司和组织经常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导致大量用户的个人数据被盗取和泄露。
2. 黑客攻击:黑客使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如病毒、木马、钓鱼等,侵入用户的电脑系统和网络设备,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账户。
3. 恶意软件:恶意软件如勒索病毒、间谍软件等,通过网络传播并感染用户的设备,造成数据丢失、信息泄露等问题。
4. 大数据滥用:一些互联网公司滥用用户的个人数据,将其用于商业活动,进而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互联网数据安全形势愈发严峻,亟需采取措施应对。
二、隐私保护的现状隐私保护是数据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隐私保护的现状:1. 法律法规: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隐私,如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2. 隐私政策:互联网企业通常会公布自己的隐私政策,告知用户其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方式。
3.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4. 匿名化处理:部分互联网公司采取匿名化处理用户数据的方式,以减少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尽管有一些措施被采取来保护个人隐私,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不足之处。
三、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对策为了加强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的对策:1. 建立全面的法律法规:各国政府应制定全面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互联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
2. 强制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公司应该被要求加强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流程,并严格遵守相关的隐私政策。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社交、购物、工作、娱乐等各种活动,在享受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隐私权,简单来说,是指公民在网络环境中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它涵盖了个人的身份信息、通信内容、浏览记录、交易信息等多个方面。
然而,现实中,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的收集变得轻而易举。
许多网站和应用程序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大量的个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性别、住址、联系方式等。
这些数据被用于精准营销、广告推送,甚至被出售给第三方,给用户带来了无尽的骚扰和潜在的风险。
另一方面,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也严重威胁着网络隐私权。
黑客通过入侵数据库,窃取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导致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声誉受到损害。
网络诈骗分子则利用获取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法律保护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此外,《网络安全法》也对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然而,尽管有这些法律规定,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法律规定的滞后性是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手段层出不穷,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新的问题。
其次,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调查取证困难,处罚力度不足,难以对侵权者形成有效的威慑。
新媒体时代的隐私保护
新媒体时代的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
然而,隐私保护问题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变得愈发复杂。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隐私保护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为保护个人隐私提供思考。
一、新媒体时代下隐私保护的现状新媒体时代的隐私保护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获取的方式无处不在。
通过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微博、微信等多种平台,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分享和获取信息。
然而,这种便利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很多用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往往会无意中提供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被第三方收集和使用。
2. 用户隐私保护意识薄弱尽管人们日益关注个人隐私,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很多用户在使用新媒体时往往忽略对自身隐私的保护。
他们可能没有认真阅读服务条款,不了解哪些信息会被记录、存储及其潜在用途。
这使得个人隐私面临巨大风险。
3.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监控与跟踪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强了企业对用户行为的监控能力,从而加大了对个人隐私侵害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使用cookies和大数据分析,商业公司可以精确地跟踪用户的在线行为,以便定向投放广告。
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市场营销效果,但也引发了关于隐私侵犯的问题。
4. 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尽管国家和地区对于网络隐私保护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例如《网络安全法》等,但由于技术发展速度远快于法律更新,当下已有法律法规仍难以完全覆盖新媒体环境中的各种情况。
因此,当前的法律体系尚不能全面有效地保障用户隐私。
二、新媒体时代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隐私保护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主权与跨国界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新媒体平台都是跨国公司的产品。
用户的数据往往存储在不同国家的数据中心,这就引发了数据主权的问题。
当跨国访问这些数据时,不同国家之间法律的差异可能导致数据保护无法有效执行。
网络隐私保护的挑战与解决措施
网络隐私保护的挑战与解决措施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在线交流并实现在线购物等各种活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网络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解决措施。
首先,网络隐私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个人信息的泄露。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地址、电子邮件和电话号码等。
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将有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甚至引发身份盗窃等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一种解决措施是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网站和应用开发者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得到有效加密和保护。
同时,政府也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以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其次,网络监控成为网络隐私保护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府和互联网公司可以更加容易地对个人网络活动进行监控。
在某些国家,政府对互联网进行了广泛的监控,包括对通信内容的监控、个人网上活动的监控等。
这种监控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而且对公民的自由和人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途径是加强对网络监控的监管。
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法律框架,对网络监控行为进行限制,并确保监控行为符合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
第三,个人隐私保护还面临广告追踪的挑战。
广告追踪是指广告公司通过收集个人在线活动数据来定向投放广告。
虽然广告追踪有助于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广告服务,但也对个人隐私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浏览器和应用软件已经开始采用隐私保护技术,例如广告拦截器和追踪阻止器等。
此外,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广告追踪行为的监管,并要求广告公司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进行明确披露,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权。
最后,网络隐私保护还面临着公共安全和调查需求的挑战。
在打击犯罪和保护公民安全的背景下,政府可能需要对特定个人进行网络监控。
然而,这种调查行为必须建立在合法和正当的基础上,并受到相应监管的限制。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幸福的同时,网络隐私侵权的困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而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试从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出发,并立足于我国国情,拟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对策建议我国的英特网以及与之相关的整个信息产业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但对网络隐私的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网民的利益还不能通过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程序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更加求我国对隐私权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我国的隐私权立法提出了新的求。
它不仅能对传统的侵害隐私行为予以法律禁止,还求对网络空间中产生的新的侵害隐私的行为加以制约。
1 网络隐私权概述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主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它伴随着英特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新的难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比传统隐私权保护更为困难。
2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2.1 宪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宪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做了间接规定。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2 民法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的行为。
弥补了我国《民法通则》对隐私权没有做出明文规定的不足。
2.3 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法规,但在一些行政立法中却有涉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条款,主要包括:1997年12月8日,经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用户应当服从接入单位的管理,遵守用户守则;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不得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他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与措施
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与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便利,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字化并存储在网络上,这其中包括我们的个人隐私。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隐私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和一些可能的措施。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尽管许多国家已经在法律层面上对个人隐私做出了保护,但网络隐私权保护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以下是现状的三个主要方面:1.数据泄露: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应用程序需要我们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敏感信息。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信息在传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存在泄露的风险。
数据泄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大型公司的客户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和身份证信息都曾遭受盗窃或泄露。
2.数据滥用: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收集公司或其他第三方可能会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来推销产品或服务。
这可能会导致垃圾邮件和电话的骚扰,用户会感到不安。
3.政府监视:政府监视是一种常见的网络隐私权侵犯方式。
政府有时会强制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用户数据,这种情况下用户的个人隐私就被侵犯了。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措施虽然网络隐私权保护面临许多挑战,但多种措施可以被采取来确保网络隐私。
这里提供一些可能可行的措施:1.强制实行有效的数据安全措施:为了保障网络隐私权,相关公司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应该强制实施有效的数据安全措施,例如数据加密措施、数据备份措施等等来避免大规模的数据泄露。
2.个人隐私保护法规: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制定更多的相关法规。
这些法规应该明确规定信息收集的用途,防止第三方滥用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
3.提高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人们需要更好的理解网络隐私权保护,才能在网络上更加安全地分享个人信息。
人们还必须认识到自己在提供个人数据的时候需要采取更加小心谨慎的做法。
结论这篇文章探讨了当前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和可能的措施。
虽然网络隐私权保护越来越重要,但是保护个人隐私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球各地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与挑战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与挑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成为了全球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亟待面对的课题。
一、网络隐私保护的重要性随着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已成为普遍现象。
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往往忽视了对自己隐私的保护。
实际上,网络隐私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安全感,更是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的重要保障。
当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时,可能导致身份盗窃、财产损失、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二、网络时代隐私面临的挑战1. 数据泄露事件频发近年来,数据泄露事件屡见不鲜。
大型企业、社交平台频繁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如邮箱、密码、财务信息等被大规模泄露。
比如,_____(填入一个具体的数据泄露案例),使数百万用户的私人信息曝光,造成严重影响。
这类事件不仅损害了用户的隐私,还削弱了公众对数字平台的信任。
2. 不透明的数据收集行为许多应用和网站在未提前告知用户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收集用户的数据。
这种不透明的行为使得用户对自己信息的去向和使用不知情,甚至在不经意间同意了隐私政策中的某些条款,从而放弃了自己的隐私权。
例如,_____(填入一个具体的应用或网站案例),其隐私政策的复杂性导致很多用户未能真正理解其数据收集和使用方式。
3. 法律法规缺失在全球范围内,关于网络隐私的法律法规仍处于不断完善当中。
尽管一些国家如欧盟实施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隐私保护机制,但其它地区却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
_____(填入一个具体的法律法规缺失案例),使得相关企业在数据处理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缺乏监管,导致隐私侵权事件频繁发生。
三、应对隐私保护挑战的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各国应当加快完善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网络时代隐私保护的难题与解决方案
网络时代隐私保护的难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我们正逐渐进入一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时代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可能会受到泄露、滥用甚至侵犯。
本文将探讨网络时代隐私保护的难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隐私保护的难题1. 数据收集与存储问题在网络时代,大量的个人数据被收集和存储,包括我们的个人信息、偏好、行为轨迹等。
然而,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未经授权的收集、未经充分保护的储存等。
这给我们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2. 数据共享与传输问题在网络时代,数据可以快速、方便地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共享和传输。
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的个人数据可能会被滥用或泄露。
比如,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出售用户数据给广告商,这会导致我们的个人隐私暴露在公众面前。
3. 技术发展与滥用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正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然而,这些技术的滥用也给隐私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通过数据分析来破解用户的密码、获取其个人隐私。
二、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护人们在网络时代的个人隐私,政府和立法机构应制定并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应明确个人数据的收集、存储、共享和传输的规范,并对隐私侵犯行为进行严惩。
2. 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个人在网络时代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并采取一些措施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比如,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不随意共享个人信息等。
3.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时代,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手段。
公司和组织应提高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力度,加密存储和传输个人数据,严格管理和监督数据的使用。
4. 强化个人数据监管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个人数据的监管,建立健全的个人数据保护机制。
比如,设立独立的隐私保护机构,监督和管理个人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网络隐私权是指个人在网络中享有的关于个人信息的自由和权利。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隐私权保护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已经成为了众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所以保护网络隐私权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法律层面对网络隐私权进行有效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网络隐私法律保护的现状我国目前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
这样的立法对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有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我国还通过适用于网络隐私保护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了一定的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程也在不断推进,相关立法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比如我国最近通过了《数据保护法》来规范数据安全和利用等方面的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然而目前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具体的规定和实施细则,导致法律监管的不完备。
对于违法侵犯网络隐私权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侵权者违法成本较低,难以达到惩戒作用。
对跨境个人信息的保护也存在着不足。
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行为也存在不规范和不透明的情况,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加大。
1.加强立法工作。
针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当依法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共享、转让等方面的规定,加强对违法侵犯网络隐私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有效震慑违法行为。
2. 完善监管机制。
应当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机构,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和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其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密查处。
3. 增加公众知情权。
互联网企业和机构要加强对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透明度,向用户公开其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范围和方式,增加公众的知情权。
4.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个人信息泄露和侵权问题。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6100字》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目录1 前言 (1)2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1)2.1 《民法典》 (1)2.2 民事司法解释 (2)2.3 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中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条款 (2)3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网络隐私权缺乏立法保护 (3)3.2 网络隐私权客体未得到明确界定 (4)3.3 行业自律程度不高 (4)4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建议 (5)4.1 完善立法和强化自律 (5)4.2 扩大权利客体范围 (5)4.3 加强对行业自律的引导与管理 (5)结论 (6)参考文献 (7)1 前言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发展尽管十分迅速,可是与互联网相关的立法工作却启动较晚,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因而,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同样是比较薄弱。
同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制订的法律大多是以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为中心的网络安全立法,并没有专门对网络隐私权制订的法律,即便有一些规定,但这些都很散,很难有效运用。
而这些相关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只是规定而已,即便有违规的问题,也难以进行惩处,这便愈发让其在司法实践中进行操作。
尤其是近年来,网络侵权事件日益增加,我国就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特别是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时代的发展。
因而,为了能让我国互联网能够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尽早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同样也是目前我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本论文对网络隐私权展开阐述,分析我国现阶段在该问题上还存在着哪一些难题,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给予一些建议,此外希望能够呼吁立法机构早日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以便实现人们既可享受网络发展高效便捷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从而实现我国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2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2.1 《民法典》目前我国,与隐私有关的最早条例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该条文依托名誉权保护隐私。
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
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隐私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隐私权侵害的事件。
因此,保护隐私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隐私权的内涵与意义隐私权是指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隐私空间、秘密和个人信息不被他人侵犯的权利。
隐私权的保护不仅是个人尊严的体现,也是社会公正与法治的重要保障。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可以被随意收集、转卖和传播,个人的隐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网络时代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在网络时代,虽然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但隐私权的保护依旧面临诸多挑战:1.信息泄露事件频发:近年来,网络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导致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
例如,_______(具体案例)使得公众对隐私权的关切不断加深。
2.法律法规滞后: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机制,这使得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处理用户信息时过于随意。
3.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轻松获取和分析个人信息,尽管这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但也带来了更大的隐私风险。
三、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隐私权保护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合法权益,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1.维护个体的尊严:每个人都有权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分享自己的信息,尊重个人隐私是对其尊严的基本承认。
2.促进社会信任:在一个隐私权得到保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会更为牢固,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防止信息滥用:不当使用个人信息可能导致诈骗、身份盗用等犯罪行为,隐私权的保护能够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四、如何加强隐私权保护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隐私权保护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各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对信息收集、存储和使用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用户权益。
2.加强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隐私权的认知,让每个人意识到保护自己隐私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网络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网络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网络隐私保护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隐私泄露事件。
本文将分析网络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一、发展现状1.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推行随着网络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隐私。
例如欧洲联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及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网络隐私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效地维护了个人信息的安全。
2.加密技术的应用网络隐私保护离不开安全的数据传输和存储。
加密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网络隐私保护的重要手段。
例如,HTTPS协议使得网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靠,而密码技术使得个人数据在传输和储存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3.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随着隐私泄露事件的增多,人们对于网络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滥用,从而更加注重自己的隐私保护。
不仅是普通民众,很多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加强了数据保护措施。
二、未来趋势1.个人数据的所有权未来的网络隐私保护将会更加注重个人数据的所有权。
个人数据如同财产一样,拥有合法所有权的个人应当有权决定自己的数据被使用的方式和范围。
因此,未来的趋势将是建立更加严格的个人数据使用和共享的规范,确保个人数据的使用是经过合法授权的。
2.隐私保护技术的不断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隐私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加密技术将更加安全可靠,匿名化技术将更加智能高效。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隐私保护技术,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
3.跨界个人信息共享的规范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个人信息的共享将会更加普遍。
例如,在医疗行业中,医生可以通过共享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来为患者提供建议。
然而,这种共享必须遵循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网络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网络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离不开网络。
我们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交、购物、学习和工作,但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风险。
近年来,网络隐私保护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网络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网络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目前,网络隐私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加密技术和隐私政策。
加密技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使得只有具有特定密钥的人才能解密和访问信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支付、电子邮件等场景。
隐私政策则是在用户使用应用程序或访问网站时需要同意的一种规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承诺。
然而,目前的网络隐私保护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加密技术并非绝对安全。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黑客也在不断进步,可能会突破现有的加密算法。
其次,存在许多隐私政策虚假夸大情况。
很多用户对隐私政策草率同意,很少有人会阅读完整的政策内容,更不用说去对比各个应用程序或网站的政策。
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趁隙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机会。
二、未来的网络隐私保护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隐私保护的意识提高,网络隐私保护将迎来新的趋势。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得网络隐私保护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网络隐私保护工具可能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模式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和保护。
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识别潜在的隐私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隐私保护建议。
其次,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网络隐私保护的重要手段。
区块链技术以其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方式。
通过将隐私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并通过智能合约来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可以提高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水平。
再次,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将为网络隐私保护提供更强的支持。
各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隐私保护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企业和个人在处理用户信息时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强对隐私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然而,这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应对这些挑战。
一、挑战1. 数据泄露: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因为黑客攻击、数据安全漏洞,还是因为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个人的隐私都面临着泄露的风险。
2. 第三方数据收集:许多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都会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从而了解用户的喜好、购买行为等。
然而,这也引发了个人隐私被滥用的担忧。
3. 虚假信息: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包括谣言、假新闻等,这些信息可能对个人的声誉和隐私造成不良影响。
4. 社交媒体带来的风险: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了人们更多的分享和交流机会,但也使得个人隐私更容易被公众获取。
同时,社交媒体也可能成为个人隐私泄露的渠道。
二、对策1.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泄露主要是由于数据安全措施不足导致的。
网站和应用程序开发者应该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加密数据,并采取其他合理的安全措施来防止信息泄露。
2. 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法规,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传输和使用。
同时,也需要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进行严格打击和惩罚,以保护个人隐私的安全。
3. 提高个人安全意识: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时,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避免点击可疑链接和下载未经验证的应用程序。
同时,定期更改密码,采用强密码,并定期清理个人信息。
4. 加强隐私政策保护: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应该明确并遵守隐私政策,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方式,并尊重用户的选择权。
同时,用户也应该认真阅读隐私政策,并选择可靠的应用程序和网站。
5. 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公众的网络安全教育和隐私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通过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行业的数据隐私保护与监管措施
互联网行业的数据隐私保护与监管措施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
然而,数据隐私泄露和滥用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了对数据保护和监管措施的关注。
在互联网行业中,数据隐私保护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行业的数据隐私保护现状、存在的挑战以及采取的监管措施。
一、互联网行业数据隐私保护现状1. 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和企业对于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使得个人信息更容易暴露在网络平台上,并面临潜在的侵权风险。
2. 数据隐私泄露事件频发近年来,大型科技公司及其他互联网企业频繁曝出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这些事件揭示了现有的数据安全漏洞和薄弱环节,并对用户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
3. 隐私政策不透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隐私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以复杂的法律术语编写,用户难以理解其中内容。
同时,一些公司并未提供充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具体措施。
二、数据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1. 技术挑战数据安全技术与渗透测试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出现,黑客攻击手段也在进化。
互联网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以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隐私泄露风险。
2. 法律法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各地区和国家对于数据隐私保护存在不同的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在跨境数据流动过程中需要遵守复杂且多样化的规定,这给多国企业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3. 利益平衡问题互联网公司需要在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之间寻找平衡点。
它们通过广告定向投放等手段获得利润,但过度收集和滥用用户个人信息可能会损害用户权益和造成社会问题。
三、互联网行业的数据隐私保护监管措施1.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许多国家已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互联网公司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例如,欧盟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企业获得用户明确同意并提供透明的隐私政策。
2. 数据最小化原则互联网企业应采取数据最小化原则,只收集和使用必要的个人信息,并且在合理期限内进行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陕西省南郑县人民法院黄波• 2012-12-25 21:15:46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由于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没有做明文的规定,而是反映在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以及人身自由、通信自由、住宅自由、婚姻自由等自由权中,《侵权责任法》则将其包括在“等”人身权益之中,因此,网络隐私权在法律规范中尚没有明确的名份和地位。
此外,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业内保护现状和公民自我保护现状均难以抑制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事件的大量出现,下文笔者就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业内保护和公民自我保护现状进行叙述,并且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对策。
一、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1、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目前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互联网规范管理的立法保护的基本框架,但是并不适应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所以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问题:首先,在我国,隐私权保护采取的是间接保护原则,没有一部法律直接将隐私权这个词写进法律条款,而且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条款比较零散,法律规范缺乏统一性。
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立法,一些重要的部门法,尤其是民法,未能全面正确地贯彻宪法中保护公民隐私的原则性规定。
这影响到了隐私保护的系统性与完备性,使得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从一开始就缺乏深厚的法律基础。
其次,我国现有的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层次上较低,而且对网络隐私的保护只局限于概括性地规定。
而且这些法律法规中只是规定,禁止“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如此等等,并未有实质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再次,立法滞后于时代,网络隐私权保护无法可循。
我国现有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仅限于相当狭隘的领域,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隐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网络隐私权的出现。
现存立法无法对网络隐私权进行及时有效的规范。
2、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业界保护现状我国的网络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形复杂的特殊国情,互联网一度成为偏远地区获得消息、与外界取得联系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之一,成为偏远地区国民获取信息和联系亲友的依赖性手段。
虽然我国的网络市场比世界任何国家都有市场开发潜力,但是我国网民的隐私权隐患也成为世界上空前严重的网络隐私权问题。
加之,我国漫长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现状,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的重任首当其冲的落到了公民自身和网络业界的肩头。
我国网络隐私权业界保护现状从业界的实际操作来看,著名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都在各自的网站上张贴了自己的隐私保护政策。
在当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不完备、甚至并没有对隐私保护政策加以规定的情况下,张贴这些政策已经是很不错了,但其隐私保护政策尤其是有关保护在线隐私的政策是很不完备的。
我国也有部分网站支持可使因特网用户有效控制和保护个人信息的软件“隐私倾向平台”。
这项技术可使用户更好地了解网站的隐私政策,使用户访问网站时能够知悉网站如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并能通过浏览器选择隐私保护参数和同网站进行对话,从而就网站隐私声明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
但是仅有这些部分的网络服务商和网站附有的为数不多的隐私声明条款中大都没有实质性内容,且不涉及对于个人资料使用的说明,以及相关的安全保证,而且各网站已有的隐私权保护政策又各自为政,还都含有许多免责声明,消费者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更谈不上很好地进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3、我国网络隐私权的公民自我保护现状由于互联网行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我国公民的网络隐私权极易被侵害,究其原因,主要有:(1)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集体、轻个人,重义务、轻权利的传统是与以个人本位、权利本位为基础的隐私权相抵触的。
受儒家传统文化及乡土社会(熟人社会)影响,人们的隐私权意识十分淡薄,既然隐私在人们心中尚缺乏存在意识,更谈不上保护的需要。
(2)我国公民网络经验匮乏,维护自己正当权力的意识淡薄,自护能力较差,极易被他人通过隐瞒、欺诈、盗窃以及黑客行为等不正当方式刺探和了解公民网上的个人数据。
比如,公民上网聊天,因对象的虚拟和不确定,很容易在对方花言巧语的诱惑下主动泄露个人、亲友的隐私,一旦遭遇蓄意的网络侵害,就极易发生隐私侵权,甚至引发网上行为与隐私保护的深层冲突。
(3)网上不良行为者出于商业动机或好奇显胜等目的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尖端科技,在未经合法程序特别许可的情况下,将公民个人数据下载、搜集,并据为己有,严重侵害网民隐私。
随着网上游走经历的增多,受网络隐私权侵害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案例的增多,网民们对网络隐私及其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开始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并开始学习和借鉴一些保护个人隐私不在网上泄露的技术方法。
人们开始用自己的方法与网络隐私窥探狂展开较量: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时,尽量不用真实姓名和填写相关的真实资料;谨慎对待网上购物,在决定参加网上购物以前,对网上商城的信用和隐私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在网上浏览时,使用代理服务器或匿名浏览方式;在计算机中使用个人防火墙等软件进行保护等。
但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完善,能够懂得以这些方法与网络抗衡的毕竟只有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人。
我国大多数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仍然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个人的隐私信息资料,私人生活空间,网上私人活动仍然极易受到侵扰,现状不容乐观。
二、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对策1、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原则性对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原则是指规定寓意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之中,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具有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准则。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应积极吸取国际社会的网络隐私保护有效经验,但更应尊重和结合我国国情。
由此,本文采纳以下三点作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原则:(1)严格保护人格尊严。
尊重他人隐私最充分的论据是对他人应得的人格尊严的尊重,隐私权是《欧洲人权公约》、《美洲人权公约》等区域性公约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公约所承认的基本人权之一,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理所当然要遵循严格保护人格尊严的原则;(2)完整和安全。
完整和安全原则是指所使用的个人数据必须规范、准确和完整,并且使用个人数据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个人数据未经许可而被更改、损毁、使用或披露;(3)兼顾国家和社会安全。
兼顾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是指网络隐私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为前提。
2、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具体性对策通过对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的各方各面的分析,根据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情,本文认为这既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
我国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保护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业界保护甚至公民自身的认识和措施方面都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然而,我国现今处于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的信息时代,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并采取措施,以隐私保护原则为指导,既加强和完善传统隐私权的保护,又建立良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体系,若在电子商务和信息网络建设和发展刚刚起步的时候取得主动将大有作为的。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保护我国网络隐私权的对策:(1)立法规制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作为独立的权利的地位,然后继续坚持并细化普通法与特别法相结合的法律保护机制。
在《宪法》中将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明确的做原则性的明文保护;在《民法典》中应明确确立隐私权及其保护方面的规定,在民事基本法中将隐私权独立出来,使之不再依附于名誉权等其它权利;刑法等基本法也应给予隐私权及其保护专门的篇幅;制定专门的《隐私权法》或《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法》;在其他法律中规定有关隐私权方面的附属性规定,从而形成隐私权保护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如在涉及个人隐私权(特别是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相关)的单行法,如消费者权益、广告、电信等法律规范在制定、修改时,应专章、专节或专条规定隐私权的保护;同时,应重视判例在调整网络纠纷的案件中的示范性作用。
另外,在立法时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在具体国情、历史、文化和法律的背景下,尽可能清晰和详细地明确网络隐私权的隐私范围,因为确定隐私范围是进行隐私保护的基础和关键;第二,处理好隐私权与知情权、公开权的冲突,寻求一个合理的界限;第三、对于儿童、公务人员、公众人物等不同主体的网络隐私的保护应考虑相关因素加以区别对待。
(2)行业自律美国除了立法对隐私权进行保护以外,更崇尚网络行业的自律保护。
可见,自律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以及电子商务等等的发展都是大大有利的。
我国应在立法保护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倡导行业自律。
美国业界通常的做法是:行业指引——网上隐私权认证计划——技术保护,先有权威行业组织制定行为指引,然后由中介组织依此行业指引对自愿加入的网站进行认证(实际是对网络执行隐私权保护政策的检查监督评价),最后各网站及网民采取技术手段保护。
我们也应该借鉴,通过社会、业界以及国家来进行保护,以达到全面保护公民网络隐私的目的。
(3)公民加强自身的保护当年一位姓宋的公务员对“熊猫烧香”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又没有伤人、也没有偷东西,虽然让很多人的电脑在短时间内不能用了,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病毒制作者教育一下,让他以后用自己的技术特长为人民服务不就行了。
”这种想法不仅反映了大多数网民对网络犯罪缺乏足够的认识,人们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这种类型的犯罪给社会和个人所带来的伤害程度。
(4)加强网管监管加强各地方公安机关电子警察的执法力度,在对网络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把网上侵害个人隐私信息的案件作为一项新的内容纳入工作范围,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确保网络用户的隐私不受侵犯。
同时在技术方面合理使用网络监控技术,国家应对这类技术的使用范围、场合、监控对象,监控人员的职责、权利,侵害个人网络信息时应承担的责任和处罚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样一方面可防止这类技术和监控人员权利的滥用,另一方面也打消了个人用户和网站的顾虑。
此外,应由管理部门建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评估体系,定期对网络隐私保护环节中涉及的法律政策、网络运营商、中介机构、网站、消费者等方面做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注释】{1}张秀兰著:《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2}张莉著:《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方金华,陈炼星:《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载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曲直著:《留给隐私多大空间》,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年版。
{5}赵华明:《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
{6}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