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育活动课程化的一些思考

合集下载

德育活动感想学生

德育活动感想学生

德育活动感想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学生,参与德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还可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学校举办的德育活动,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反思。

首先,德育活动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和担当。

在参与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学生,我有责任维护学校的秩序和规章制度,同时,我也有责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比如说,学校举办了一次环保主题的徒步活动,我积极参与了其中,并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意识到了身为学生应当做出的贡献,还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帮助他人,这让我对自己更加自信和满足。

其次,德育活动也帮助我认识到了社会责任感。

在学校举办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和同学们前往当地的敬老院,与老人们进行交流和陪伴。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去关爱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年长者。

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责任,这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最后,德育活动也帮助我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养。

在德育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护环境,如何团结同学们共同奋斗。

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

通过德育活动的参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关系。

比如说,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主动帮助了一个临时困难的同学,这个举动不仅让我感到满足,还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尊敬。

总的来说,德育活动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积极的。

通过参与德育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对待他人和社会,还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参与各种德育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为自己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更多的同学也能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德育工作的问题总结与思考

德育工作的问题总结与思考

德育工作的问题总结与思考。

从德育工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这一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德育工作虽然起源于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但是在现代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而更加注重实际的德育工作,应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将现代理念和科技手段充分融入工作中,更好地适应时代特征。

同时,德育工作的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德育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也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学生们的道德行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境,从而导致德育工作的效果存在偏差或不足。

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操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水平,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措施的实施。

此外,德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使得德育工作往往缺乏新鲜感和创新性。

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不再适用。

因此,推进德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开展针对性强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和感知。

德育工作的问题总结与思考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和教育的视角来进行。

当然,针对问题的存在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需要注重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将现代化的思想和技术手段充分融入其中。

需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效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操守。

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因时代的变迁而愈加复杂的德育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究的方向。

通过共同来完成德育工作,我们相信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好的实现人类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德育课心得体会

德育课心得体会

德育课心得体会
在参加德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和
深远影响。

德育课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培
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品质。

首先,德育课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他人。

通过学习案例和故事,我明白了尊重、关爱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
会更加关心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选择和习惯,不轻易批评和指责
他人。

其次,德育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和家庭,我会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一些义务,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促进和谐共处。

最后,德育课激发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学习优
秀人物的故事和行为,我明白了美好生活的真谛在于追求真善美,
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自身修养和
内心的净化,追求真理和美好。

总的来说,德育课程不仅仅是一堂道德课,更是一堂生活课。

通过学习德育课,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德修养,更懂得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对待社会,如何追求美好生活。

德育课程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德育即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法纪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德育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校来说,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德育工作中的思考进行探讨。

一、意识形态教育与德育工作意识形态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中。

意识形态教育是通过课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培养和教育学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进行德育工作中,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重点,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念。

二、德育工作与同课不同教同课不同教指的是在相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能力特长,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德育工作中,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达到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三、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科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学科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人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念。

四、德育工作与家校合作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日常生活、家庭教育等都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德育工作中,学校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加强对家长的引导,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也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五、德育工作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讲座、德育课程、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于“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思考
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它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育方法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思考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学校德育教育的教材内容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强调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但这种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材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为他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材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能够传达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德育教育的方法应该多样化、灵活,创造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德育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教育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可以利用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学校德育教育也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学校德育教育也需要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形成共同育人责任。

学校只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德育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庭建立沟通渠道,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也应该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对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几点思考

对学校德育活动开展的几点思考

张晓文李凤迎德育是一项关乎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下面我就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性正如教学要有教学计划一样,学校的德育活动也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德育活动的开展时间、开展地点、开展形式、开展内容、开展经费、参与部门、预期效果等,都要在开学之初精心谋划,精心布置,不能随意设置项目,不能随意改变时间,更不能随意取消计划。

这就需要政教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联动协调好其关系,联合制定计划,要全校一盘棋,不能各自为政,周密地开展实施,避免德育活动与其他活动撞车或是延期情况的发生。

二、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严谨性德育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德育,学校的计划是宏观计划、长期计划,即学校德育计划是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大计划,学校的政教处或德育处,一定要在开学之初认真地谋划好一学年的德育工作部署。

当然,在起草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也可以让班主任积极参与、出谋策划,毕竟集思广益的计划才能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

计划制定好后,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否则计划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失去它的权威性。

三、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适度性学校德育活动的安排、次数一定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分集中,又不能过于稀松。

如果在某个月德育活动开展的过多,那么就容易冲淡了教学工作,形成喧宾夺主的局面,制约教学成绩的提高,甚至家长也会对此提出质疑;如果在某个月又几乎没有开展德育活动,没有了活动作为调味剂,单纯的学习就会变得特别单调、枯燥,此时学生的心情可能就会出现躁动不安等问题,反而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被动局面和后果。

四、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连续性或许我们都曾观看过全国名师周胜利老师的报告会,他曾用三年的时间,分别在高一至高三逐步开展“寻梦”“追梦”“圆梦”等系列活动。

大型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一点德育处要做好长远的工作部署。

曾有个学校也对此活动进行了效仿,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时,却摇身一变成为“扬帆起航”的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了。

设计有效德育课程的思考

设计有效德育课程的思考

设计有效德育课程的思考202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核心不仅是知识传输,更是品德塑造。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那么,如何设计有效德育课程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一、前置思考在设计德育课程之前,我们需要先思考几个问题:德育的目标是什么?德育的基础是什么?德育课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德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德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德育系统。

德育课程应该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心理健康的塑造、个人责任感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二、课程设计原则1.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德育课程的主体,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

2.因材施教。

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德育课程。

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个性化地开展教学。

3.培养实践能力。

德育课程不仅要传授道德知识,更应该注重实践体验和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4.传承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德育课程应该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启发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三、德育课程内容1.道德品质的培养。

德育课程应该涵盖诚信、勤奋、诚实、宽容、友爱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演讲比赛、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品德修养。

2.公民意识的教育。

公民意识是一个人对社会、国家和全球问题的认识和责任感。

德育课程应该涵盖公民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关注全球问题。

3.心理健康的塑造。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

德育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4.个人责任感的培养。

个人责任感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

关于德育课的反思

关于德育课的反思

关于德育课的反思德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然而,回顾我在德育课上的学习经历,我发现有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我觉得德育课的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

德育课上,我们通常只是被灌输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但缺少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

例如,在讲解关于诚信的内容时,老师只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但却没有提供具体的案例来让我们思考和讨论。

我认为德育课应该更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

我觉得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德育课上,老师通常采用讲解和演讲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参与性。

我认为德育课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学习中来。

我觉得德育课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过于注重成绩和考试。

在德育课上,老师通常只是通过平时表现、考试成绩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功利心理,只追求分数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我认为德育课的评价应该更加全面,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如观察记录、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来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

总的来说,德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认为改进德育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实践操作,使德育课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德育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德育课教学总结与反思

德育课教学总结与反思

德育课教学总结与反思德育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德育课的教学工作,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总结与反思。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

道德品格是指一个人在道德层面上的过程和状态,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同时,我也通过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共情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指个体对事物的情感倾向和立场,是道德行为背后的推动力量。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通过观看电影、阅读文学作品等方式,我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情感管理能力。

同时,我也通过个人谈话、心理疏导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

再次,要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指个体在行为层面上的稳定模式,是德育目标最直接的体现。

在课程教学中,我注重通过课堂纪律要求、行为规范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我也注重通过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将道德准则转化为具体行为,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动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

最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我意识到自己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时,过于注重表面情感的宣泄,忽视了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我应该更加注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观点,推动他们从表面情感到深度思考的转变。

同时,我也反思到自己在课堂纪律管理上的不足,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总之,德育课的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师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我对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德育活动教学反思

德育活动教学反思

德育活动教学反思德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品德的培养,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德育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以下是我对德育活动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德育活动的重要性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通过德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些品质对于他们未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至关重要。

二、德育活动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德育活动不应是孤立的,而应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这种结合可以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和具体,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德育活动的实践性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通过组织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快乐,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四、德育活动的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德育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到这一点,尽量做到个性化。

比如,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对于外向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领导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五、德育活动的持续性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期望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教师应该制定长期的德育计划,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六、德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在德育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收获,不断调整和改进德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式,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七、德育活动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德育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

对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德育工作的思考一、背景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德育工作始终被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具有道德品质、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

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等。

因此,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德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状与问题1. 德育内容单一,缺乏时代性。

传统德育内容过于注重道德规范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 德育方法过于说教,缺乏实践性。

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课堂讲授、班会讨论等形式,学生难以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行为。

3. 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德育评价主要依赖教师主观判断,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

4.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德育工作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各方力量分散,效果有限。

三、对策与建议1. 更新德育内容,注重时代性。

结合新时代特征,将道德品质、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育融入德育内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2. 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实践性。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3. 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科学、客观的德育评价标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道德成长内驱力。

4.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德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具体措施1.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道德品质、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教师德育意识,提升教师德育能力,树立德育榜样。

3. 推进课程改革。

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5. 举办家校共育活动。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推动家校共育。

五、总结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德育总结反思

德育总结反思

德育总结反思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终身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情感的人。

对于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德育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在此,我将从四个方面对德育教育进行总结反思。

第一,德育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对于很多人来说,德育教育就是“道德讲堂”,是老师向学生灌输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意义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通过互动性德育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德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德育教育存在方法上的不足。

很多人认为,德育教育是“一刀切”的,学生听老师讲一堆道理,之后进行几个简单的活动,就可以完成对德育的教育,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反的,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变革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手段和场合,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团队建设、思辨教育等。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德育教育在教学和实践中缺少差异化。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及学生个体差异,将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这样容易导致教育效果的不同。

因此,德育教育应该注重教育差异化,强调个性化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学生个体在思想、性情、兴趣方面的差异。

第四,德育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由于德育教育习惯于以德育为重,因此,往往忽略了科学性和系统性这两大要素。

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德育和科学性是不可分割的,我们需要发挥科学性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格素质发展、社会适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数据支持,发现教育信息处理模式之间的关系,并形成系统流程。

对德育活动课程化的一些思考

对德育活动课程化的一些思考

对德育活动课程化的一些思考摘要:通过相关的德育学习、考察与培训,以及近些年的德育工作经验,本人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基层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我区的德育工作成效,如何使我区的德育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如何使我区学生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呢?本文以为,除了我们常做的德育工作以外,还应在德育课程设置上有所改观,有所创新。

关键词:德育活动;课程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

课程规定着以什么内容来培养学生,包括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的内容。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课程是培养一定规格人才、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和准绳。

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化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由于课程是一种以“课”的形式出现的教学规格,即表现为课程计划、教材等,因此,把学校德育活动进行课程化可以使德育教育有依据、有准绳,更好地把握基准点,带动知情意行的转化,因而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德育活动的课程化1.德育活动是可以课程化的学校德育活动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德育活动更多地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德育是对个人进行“社会化”方面的教育。

由于与社会相联系,因此德育活动的教学内容一定更为宽泛。

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适应的能力等。

德育活动课程化强调更加优化德育模式,寻求“点位”突破,搭建德育平台,载体立体化,从而细化德育活动,由点到线到面到体,能够做到德育活动的系列化、课程化。

2.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几个特点(1)把准德育工作的基本点——德育常规;(2)瞄准德育工作的核心点:心育;(3)扣准德育工作的生长点:德育创新。

二、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生成例如我区正在进行的新课改将“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改的总目标,并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将极大地推动德育课程开发的深入开展。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对德育工作进行思考时,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德育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进行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个人发展,但往往忽视了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成长,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德育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这些目标都需要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得以体现和实现。

要思考如何进行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号和标语上,更应该贯穿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体,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德育工作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等方面来进行。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品德的培养。

我们也需要正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他们品德上出现偏差。

一些学校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品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偏差,仅仅把德育工作看作是一种政治任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怀与辅导。

如何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呢?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德育工作体系,让德育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更要贯穿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

家庭也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社会应该建立起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风气,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老师更应该认真对待德育工作,注重对学生的关怀与引导。

德育课心得体会

德育课心得体会

德育课心得体会
在参加德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德育课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和规范行为的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德育课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我们认识到自私自利、欺诈欺骗等不良行为的危害,激发我们对正义、诚实、友善等美德的向往。

其次,德育课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在学习德育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还学会了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合作。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学会倾听和包容,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德育课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环境。

在德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保护环境、关爱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等社会责任。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我们能够更加深
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出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总的来说,德育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德育课程,我们不仅学会了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能够不断弘扬美德,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引言小学德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档旨在总结我校在小学德育实践方面的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德育实践概述1. 德育课程设置:我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了涵盖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德育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主题活动开展: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德育月活动、节日庆祝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教育的内涵。

3.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鼓励家长参与德育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德育实践成果1.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通过德育教育的深入实施,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表现在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方面。

2. 法制观念的增强:通过德育教育,学生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加强,遵纪守法意识明显提高。

3.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他人需求。

三、德育实践反思1. 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在德育课程设置中,要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德育教育的趣味性。

3. 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社会实践的拓展:积极拓展社会实践领域,让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验德育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四、结语小学德育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创新方法,以期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我校将继续努力,为培养具有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

德育工作中的思考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使命之一。

而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以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德育工作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建立良好的德育环境。

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宁静的德育环境。

这需要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努力,包括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等。

通过建立良好的德育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工作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心理辅导师制度等途径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是一个人成熟和成就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可以通过校规校纪的教育、班级管理的规范、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出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德育工作中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工作也是如此。

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更不能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思考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校德育目标不明确,教师缺乏专业能力,教材内容过于僵化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是一个主要问题。

德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往往模糊不清,缺乏具体的指导,使得教师无从下手,也使得学生难以明确学习方向。

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缺乏专业能力也是一个问题。

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目前一些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缺乏专业能力,只重视学生的学术表现,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从而无法真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材内容过于僵化也是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问题。

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解释性。

目前一些德育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使学生理解和应用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念。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呢?需要明确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制定具体的教育指导方针,指导教师确切了解德育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德育教育的专业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供专门的教育培训课程,提高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需要更新教材,使德育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行业工作者等编写教材,注重德育教育实践案例的引入,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价值观念的引导。

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的德育教育体系。

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参与,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学校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浅谈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浅谈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浅谈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首先,德育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中。

虽然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但在校园外的社会生活中,社交、宣传、活动等方面同样需要注重德育的延伸和深化。


校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等,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提高社会责任感。

其次,德育教育应注重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的品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老师讲课
或者传统思想灌输上,而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学校可以借助课外读书环节、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思辨和自由思考的能力。

再次,德育教育要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不能脱离学科教育出现抽象化的现象,而应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历史课堂中,可以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作
为启示点,让学生了解并思考历史故事中的道德规范,从而潜移默化地加深他们的德育建设。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

学生可以根据完成自己的学业、参加校园活动、关注社会公益等不同方面获得不同的奖励,鼓励他们持续发扬优秀的品质,提高德育教育
的效果。

尽管道德教育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需要时间和耐心逐步培养的,但以上几个思路或许
能够成为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谈 谈 在 小学语 文 教学 中如 何体 现 学生 的 自主性 。 善 于激 发 学生 学 习的兴 趣 所 谓 自主 学 习就 是 学生 根 据 自 己的兴 趣爱 好 、 能力特 点、 学


习需 要 制 定学 习 目标 ,对 学 习 活动 有 自觉 的意 识 反应 , 同 时获得 积 极 的情 感 体 验 的学 习方 式和 学 习 过程 。 长期 以来 ,课堂 都 是采 取 “ 灌输 式 ”,教 师 整节 课都 在 给 学生 灌输 知 识 ,学 生只 能无 条 件 接 受 ,也 就 是说 教师 在 课堂 上 充 当主 角 ,学 生都 是 配角 。这 样 剥 夺 了学生 思想 的空 间 ,也 占用 了 学生 的课 堂 时 间 。要想 使 学生 真 正成 为 认 识和 实 践 的主 体 ,提 高他 们 的创 新 能力 , 必须 以激 发 学 生 兴趣 为 起 点 。 由于学 生年 龄 小 ,注 意力 、控 制 力差 ,兴趣 的 激 发显 得 更 为重 要 。教 师应 充 分运 用 启发 式 的提 问、直 观 的教 具
教 育科 学
2 14- 期 0 2 第8
素质教
对德育活动课程化的一些思考
李 保 道 ( 西藏 拉 萨市 北京 中学 800 ) 500
要 , 即学校 的课程 建 设和 实施 不仅 应满 足 学 生学科 知 识 的学 习需 求 ,还 应 当最 大 限度 地为 学 生提供 “ 品德 形成 和 人格 健全 、潜 能 开发 和认 知 发展 、艺 术修 养 和体 育健 身 、社 会实 践和 动手 操 作 ” 等方 面 的机会 ;学校 的德 育 课程 建设 和 实施 不仅 要满 足 学生 共性 发展 的 需求 ,还 应 当满足 学 生个 性发 展 的需 求和 社会 多样 化 发展 的需 求 。 创新 。 关键 词 :德 育活 动 ;课 程 1多样性 原 则 . 这 一 点 是 基 于 学 生 发展 的差 异 , 以及 人 类 所 积 累 的 知 识 的 德育 是 全面 发 展教 育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旨在 形成 受教 育者 一 浩瀚 而提 出的 。在 德育 活动 课程 设 置上 ,要 根据 学 生 的实 际情 况 定 的政 治 态度 、 思想 观 点、道 德 情操 、心 理 品质 和行 为 习惯 , 以 和 发展 需要 ,为他 们提 供 更多 的学 习选 择 , 以适应 学 生不 同的 爱 及 与之 相 应 的价 值判 断和 自 教 育 能力 。课 程规 定着 以什么 内容 好 、不 同的 发 展 水 平和 不 同 的个 性 需 求 , 要扬 长 避 短 ,培 养 特 我 来培 养 学生 ,包 括 了对 学 生进行 德 育 、智 育 、体育 等 的 内容 。在 长 ,以满足 学 生个性 特长 发展 的需要 。 2 开放 性原 则 . 学校 教育 活 动 中, 课程 是培 养 一定 规格 人才 、实现 一 定教 育 目的 的基 本保 证 ,是 教师 “ ”和 学生 “ ”的依 据和 准绳 。学校 德 教 学 这一 点强 调 学 习与生 活及 社 会发 展 的联系 ,注重 课堂 教 学 的 育活 动课 程化 是提 升德 育实 效性 的重 要手 段 。 开放 ,强 调 知识 系统 的开放 性 、知识 形成 过程 的开放 性 、知 识来 由于 课程 是 一种 以 “ ”的形 式 出现 的教 学规 格 , 即表现 为 源 的开放 性 。在 可 能 的条件 下 ,力 求德 育活 动课 程 内容 的包 容 , 课 课程 计 划 、教材 等 , 因此 ,把 学校 德 育活 动进 行课 程 化可 以使 德 充分 利用 德育 资源 , 多主体 参与 , 以提 高德 育活 动课 程质 量 。 育 教育 有 依据 、有 准绳 ,更好 地把 握 基准 点 ,带动 知 情意 行 的转 3 参 与性 原则 . , 化 ,因而 是提 升德 育 实效性 的重 要手 段 。 德育 活动 最 重要 的原则 是让 每 一个孩 子 都参 与 ,每 一个 孩 子 德 育活 动的 课程 化 都 发展 。重 视科 学 性和 人文 性 的融 合 ,注重 态 度 、方法 和 价值 观 1德育 活动 是可 以课 程化 的 . 的整合 ,注 重创 新和 发展 ,给 学生 以更多 的发 展空 间 。 学校 德育 活动 有 丰 富 的教学 内容 ,与其 他 学科 相 比 ,德育 活 四、德 育活 动课 程化 的价值 思考 动 更 多地 反 映 了一定 社会 的社会 关 系 。美 国教 育家 杜威 就 认为 : 1德育 活动 课程 开发 与价值 取 向 . 德 育 是对个 人进 行 “ 社会 化 ”方面 的教 育 。 德 育 活动 课程 化 开发 使学 校拥 有 了一 定程 度 的德 育活 动课 程 由于 与社 会 相 联 系 , 因此 德 育 活 动 的教 学 内容 一 定 更 为 宽 自主 权 ,扩大 了学校 对德 育活 动课 程 的管 理权 力 ,更 为重 要 的 是 泛 。包 括 :人 与社 会 、人 与 自然 、人 与他 人 的关系 ;人 在 社会 中 为学 生 的充分 发展 创 设 了重要 的外部 条件 ,但 如 果不 能 真正 找 到 的生存 与适应 的能力等 。德育 活动课程 化强调 更加优化 德育模 式 , 价 值 取 向的平衡 点 ,德育 活动 课程 开发 便会 偏离 正确 的轨道 。 寻求 “ 点位 ”突 破,搭 建德育 平 台,载 体立体 化,从 而细化德 育活 德 育 活动 课程 价 值取 向存 在着 社 会本 位和 学 生本 位 的平 衡 , 动 , 由点到线到 面到体 ,能够做 到德育 活动 的系列 化 、课 程化 。 而 学 校德 育课 程 则倾 向于 更 多地 给学 生 留 出一 点 自由发 展 的空 间 2德 育活 动课 程化 的 几个特 点 . 和 时间 ,体现 出学 生本位 的课 程 价值 取 向。 ( )把 准德 育工 作 的基本 点—— 德 育常 规 ; 1 2德 育活 动课 程化 开发 与教 师主 体 . ( )瞄 准德 育工 作 的核心 点 :心育 ; 2 德 育活 动课 程 化是 以学校 为基 地进 行 开发 的课 程 ,它 的开 发 ( )扣 准德 育工 作 的生 长点 :德育 创新 。 3 主 体是 教师 。教师 的素 养和 特 长仍 然是 学校 开 发德 育课 程 的首 要 二 、德 育活 动课 程化 的生 成 资源 。参加 德育 活 动课 程化 开 发 的教师 要有 一 定 的资质 ,如成 熟 例 如我 区 正在 进行 的新课 改将 “ 让课 程适 应 每一 位 学生 的发 期 的合 格 教师 ,掌 握相 关 的教 育理 论和 有 一定 的德 育工 作 经验 。 展 ”作 为 课改 的 总 目标 ,并 明确 了 “ 以学生 发展 为本 ”的课 程理 要 建立 以教师 为主 体 的开 发小 组 , 同时要 鼓励 教师 结合 自己特 点 念 ,为全 面推 进 素质 教育 指 明 了方 向 ,同时 提 出 了前所 未有 的机 进 行德 育活 动课程 开 发 。 遇 与挑 战 ,将 极 大地 推动 德育 课程 开发 的深入 开 展 。 德 育活 动课 程 化成 功 与否 在很 大程 度 上取 决于 学校 教 师 的专 1德育 活动 课程 化 开发 的 内涵 . 业 精神 、专业 知识 和 专业 技 能 。德 育 活动 课程 化 应立 足 于学 生 、 学 校 设计 开 发新 的德 育 活动 课 程 ,即学 校 在对 本校 学 生 的需 学校与 社 区的 需要 。 求 进 行科 学 的评 估 ,并 充分 考 虑 当地社 区和 学 校课 程 资源 的基 础 五 、德 育 活动课 程化 的思 考基 点 与提 高方 法 上 , 以学校 和教 师 为主 体 ,开 发 旨在发 展 学生 个性 特长 的、 多样 1立 足于 “ . 以学生发 展 为本 ”考虑 学生 需求 的 、可供 学 生选 择 的德 育活 动 课程 。例 如在 我 区可 多 开展热 爱 祖 现 代 教育 的理 念应 该 是 “ 鱼和 熊 掌兼 得 ” ,既要 培养 尖 子 学 国 、民族 团 结 、尊 亲重 教等 一 系列 德育 活动 ,既符 合我 区区情 , 生 ,还要 照顾 到 其他 学 生 ,使每 个 学生 都得 到合 理 的、 充分 的 、 也 能通 过 活 动锻 炼 学生 能力 ,提高 学 生素质 。德育 活动 是 因学 生 可 能的 发展 。考 虑 学生 的需 求 ,摸清 学 生们 希望 学 习的 内容 ,教 而 异 的 。德 育 活 动 课 程 的实 施 ,就 是 课 程化 的过 程 。能 够 把 德 师 要 结合 自身 的特 长 和 课 程 资 源状 况 ,提 出课 程 开 发 的 设想 计 育 活 动课 程 化 ,充 分说 明学 校 对课 程 的领 导 力 ,也是 教 师专 业发 划 。如 陶冶 道德 情操 类 、培 养创 新 精神 和 能力 类 、身心 健康 类 、 展 ,学校 内涵 发展 的体 现 。 人文 和 多元文 化类 等 。 2德 育活 动课 程化 开 发 的 目的 . 2考 虑学 生个 性差 异 . ( )确保 学 生得 到充 分 、有 效的发 展 ; 1 学 生 的 个 性 有 差 异 , 智 力 也不 问 ,在 开 设 德 育 课 程 的 过 程 ( )在 课程 化 开发 中引导 教 师专业 发展 ; 2 中 ,要 始终 考 虑如 何适 应各 类 学 生个性 发 展 的需要 ,不仅 在 内容 ( )促 进 学校特 色 的发展 ; 3 上 多样 化 ,而 且在 活动 类 型上 也做 到 多样 化 ,努 力做 到 小单元 的 ( )恢 复 学 生善 良的 本性 ,激 发 他们 向上 的激 情 ,培养 他 微 型课程 结构 。 4 们 良好 的道 德规 范 。 3 德育 活动应 注意 或避 免 的 问题 . 三 、德 育活 动课 程化 的原 则 有 时教 师 试 图在 一 节 课 中 解 决太 多 的 问题 ,这 有 点像 写 论 新 课 改提 出 ,学校 的课程 实 施 应 当满足 每一 位 学生 发 展 的需 文 ,论 点太 多,论 证过 程 必然 单 薄 。比如 , 老师试 图用一 场 辩论 摘 要 :通 过相 关 的德 育 学 习、考 察 与培 训 , 以及 近 些年 的德 育工 作经 验 ,本 人感 触 良多 ,作 为 一名基 层 德 育 工作 者 ,如 何提 高我 区的德 育 工作 成效 ,如 何使 我 区的德 育 工作 迈 向一个 新 的 台 阶 ,如何 使 我 区 学生素 质得 到 更好 的提 高呢? 本 文 以为 ,除 了我 们 常做 的德 育 工作 以 外 ,还 应 在德 育课 程 设置 上 有所 改观 ,有 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