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要点
《社会工作行政》章节重点
绪论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
中心含义为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P2社会工作行政特征:P31.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2.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
3.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
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社会工作行政运作程序的环节(多选)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P4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的原则:P6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专业责任的原则。
4)法制原则。
5)协调的原则。
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P111)实施社会政策。
2)进行有效管理。
3)总结经验,修订政策。
学习和研究社会工作行政学的目的:P131、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2、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3、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其他各项事业服务,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在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中,所采取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和基本制度与方法的统称。
第一章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组织的基本要素(多选):人员、目标、结构、制度、行为、环境等。
P22行政组织的组成要素(多选):P231)物质要素2)精神(形式)要素3)环境要素4)目的要素组织成员极其职位构成了行政组织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
P2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是指一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如社团协会、民间营利性组织)。
P23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科学管理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组织管理方式。
P24韦伯所划分的三种权威(选):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的权威。
P251933年,艾顿.梅奥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标志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兴起。
社工行政复习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资料●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是指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框架中,利用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一个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目标,获取并妥善利用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保证服务机构的效率与效果的活动和过程。
●社会工作行政的必要性:1.外在方面的宏观因素:为缓和需要和满足之间的缺口;为应对服务民营化所带来的竞争;为了应对处于快速变迁的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管理的需要2.内在方面的微观因素:为了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配置;为了缓和社会服务机构所面临的内外压力;社会工作实务的需要;社会福利人员不再是由社会背景的人。
●自强实践:战略管理、项目运作制度、考核方式、员工的激励制度、员工组织等。
●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服务的人员。
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2.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3.是社会服务人员,不是行政人员4.在一定的框架内开展职业星的助人活动。
●伦理抉择的指导原则:保护生命原则;平等和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与保密;真诚和毫无保留的公开信息。
●社会服务机构是指政府、社会团体、或者个人举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
性质:1.社会服务机构是非盈利性机构2.社会福利机构是福利传送系统3.社会福利机构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服务。
●社会服务机构的构成要素:社会结构,参与者---社会行动者,目标,技术,环境。
●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能够发挥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类型:地域性社区,身份和利益性社区,个人的集体性关系。
●社区组织是指一种改变社区的方案和运动,旨在通过调查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发动社区的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工作,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福利事业的发展,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
社会行政复习(复习纲要)
章节一:1 P10社会行政(概念)社会工作行政也称社会福利行政或社会行政,一般是指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以及利用社会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社会政策的修订或制定产生影响的双向过程。
(社会行政于其他社会工作方法的区别)社会行政属于间接服务方法,它秉承社会工作的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同时吸收诸如公共行政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促进社会服务的开展。
社会行政属于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解决社区层面和福利政策方面的问题。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基本上属于直接服务方法、专业性更强。
四者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可称为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他们通过人际沟通和服务解决问题;社会行政和社区工作属于宏观社会工作,解决社区层面和福利政策方面的问题。
2 P15剩余性福利:是指对社会上无法自助者提供的暂时性的、紧急性的社会救助。
P15制度性福利:是指政府作为常规性安排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的福利。
3 P17社会行政的要件(5点):a社会政策b社会福利资源c社会服务机构d社会行政人员e社会服务人员----------------------------------------------------------------------------------------------------------------------章节二4 P24理解宏观社会行政和微观社会行政(会判断不考概念)我们把在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的过程中,在宏观层次或较高层次从事与政策阐释、推行、筹划和设计相关的活动称为宏观社会行政。
微观社会行政相对于宏观社会行政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事的行政活动。
5 P32社会行政的过程参考第6点6 P32 POSDCORB: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on)、报告(reporting)和预算(budgeting)7 P35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的社工职责(会写3-5个)领导决策单位及工作人员;在持续不断的过程中认清社会工作机构可以满足的社会需要;在确定和重新确定社会工作机构目标方面负有领导责任;在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的人物方面制定、建议和评价政策;设计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及新的需要;……更多(P35)----------------------------------------------------------------------------------------------------------------------章节三8 P46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包括: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组织机构、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内容。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要点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1、社会工作行政含义社会工作行政,也称社会行政,属于社会工作服务中的间接社会服务。
它包括计划、组织、人事、协调与控制等内容。
2、社会服务机构规划(1)特点:由最高管理层作出、涉及大量资源的分配、有长期效应、关注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个层次:①使命宣言——由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拟定;②策略性计划——中高层和中层管理者,未来3~5年;③运作性计划——中层和基层拟定,短期。
(2)基本步骤选择目标-考虑机构资源-列举和说明可能性方案-选择最佳方案-规划具体的行动方案-修正方案3、社会服务机构的计划: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时间跨度段,一般不超过一年。
4、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步骤和方法:①认识和分析问题;②制定目标;③安排方案;④考虑服务的评估5、社会服务机构(1)性质:非营利性机构;有明确和清晰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承诺、服务策略,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的福利服务。
(2)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政府、群众团体、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3)社会服务机构项目的特征: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特征、多个行动主体共同协调的活动、多种资源的动员和整合。
6.1、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特征:影响力(魅力+权力+能力);①较少运用职位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下属;②较多运用指导、诱导方式影响下属;③注重使用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技巧。
6.2、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类型:专制型、民主型(参与型)、放任型6.3、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①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②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③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④协助员工制定生涯发展计划。
7、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任用、训练与发展、绩效评估与激励、薪酬管理、员工关系与维持。
8.1、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内容:资本预算、长期融资、运作资金管理8.2、财务预算方法:①单项预算法:以当年的预算作为规划来年预算的基准②方案预算法:以某项活动计划为基础,编织预算方案③零基预算法:每年开始制订下一年度的预算,以没有钱为出发点,根据来年的实际需求9、社会捐助:个人捐助(动机:个人需要、外界影响、利他动机)企业捐款(动机: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益、税法策略、社会联谊)10.1、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的展现财政交代——向捐款人;政治交代——向权力机构和社会媒体;专业交代——社会工作者;服务交代——服务对象;行政交代——机构内部。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
2.社会服务机构:由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非盈利组织。
目的是提高服务对象的社会能力,协助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健康。
3.职位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位的管理活动,对该项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位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位说明和职位规范的系统过程。
4.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组织。
特征:(1)非营利性:①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不进行剩余收入再分配;③不得将组织的资产转变为私人资产。
(2)非政府性——区别开政府:①独立自治;②自下而上;③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3)志愿公益性——依靠自愿精神连接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①资源获取取决于志愿者和社会捐赠;②组织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③提供两种公共物品——“公益”,“互益”。
职能:(1)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为政府和企业“拾遗补缺”;(2)政府实践其福利政策的中介机构;(3)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的积极介入来推动公共政策的形成和改变,改善边缘性社会群体的生存环境。
5.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6.激励制度: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完成任务,达到组织所期望的目标。
原则:(1)目标结合原则(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①物质激励:工资、奖金、福利等,具有通用性和有限性;②谨慎激励:表扬、信任、尊重等,具有无限性和无成本性(3)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原则:①外部激励:通过满足职工生理、安全社交需要,改善其工作环境,消除其不满情绪;②内部激励:使员工从工作本身获得的兴趣、乐趣和挑战性,新鲜感或工作本身意义重大,获得自我实现感(4)正激与负激相结合:以正激为主,负激为辅(5)按需激励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6)民主公正原则:赏罚分明,商法适度。
11.社会服务项目特点(1)明确而具体的目标;(2)较明显的时间特征;(3)社会性的集体活动;(4)各种资源的动员的组合;(5)非重复性;(6)项目需要具体实施。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资料全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社工141班杨广超第一章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广义:是以社会使命为导向的人类改造机构,宗旨是助人自助、增进人类福祉。
狭义: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定义:指由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其目的是提高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协助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健康、幸福和发展。
(与书上不同P3)性质:非营利性组织、福利性、实体性功能:福利服务功能、经济调剂功能、政治维护功能、文化价值倡导特征:目标宗旨——福利服务、组织任务——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资金——不完全依赖服务对象、专业性——服务的专业性、服务效果——不易量化(P4)补充:组织特征:1、社会服务机构的素材是人2、社会服务机构的目标界定是困难且模糊的3、社会服务机构的技术是不确定的4、员工——案主关系是社会服务机构的核心活动5、社会服务机构依赖于专业社会工作者6、社会服务机构的效果不易测量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机构的组织图或职位图上。
大多数组织图或职位图都包括下列不同层次的职位:董事会——委员会——行政者——基层员工目标特征:社会服务机构本质上是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福利服务为宗旨。
●塔西佗效应: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
就是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从而陷入“塔西佗陷阱”●社会公信力:既是社会服务机构在服务管理中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影响力,也是公众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服务机构实施的政策以及其他社会性活动的普遍认同感、信任度和满意程度,是公民对机构服务效果的主观评价,是通过机构自律和法律约束来完成。
●机构使命与公信力之间是什么关系?机构使命对于公众和社会的意义在于,指引机构发展的方向、提升服务机构存在的社会意义、为机构的持续发展提供线路支持,对内则成为指导组织和成员行为的准则。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概要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概要名词解释:1、社会行政:我国台湾学者朱辛流指出,社会行政是运用政府权力,根据当前政策与施政方针,有计划地健全人民团体,推展社会运动,增进社会福利,实施社会安全,加强劳动管理,发展合作经济,推行公共保健,并对国民的生存权、工作权、和利益权予以确切保障的措施。
2、社会政策:一般地,人们将政策看成是政党和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的行动准则,是政党和政府解决有关重要问题的方向、目标和行动的规则体系。
这是对政策的狭义理解。
广义的,认为政策不是政党和政府独有的,社会组织也可以有自己的政策,这些政策是社会组织解决自身重大问题的行动规则。
3、社会福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及社会组织通过帮助人们满足经济、社会、教育和健康需求,而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福祉得以增加的状况。
4、正式的社会福利系统是指由政府部门及其兴办的机构组成的福利传输体系,它既包括政府的社会福利的主管部门,也包括政府办的直接提供福利的机构。
5、社会行政人员是在社会政策执行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政策实施设计和对服务活动进行协调、督促的人员。
6、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7、社会项目: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持续的、以改善社会环境条件为目标的活动,它主要通过服务来改善社会问题或满足人类的需要。
或者说,社会项目是通过“做好”来产生社会效益,进而改善社会环境条件的实体。
其目的是生产社会效益。
8、外在薪酬是指组织针对员工所付出的劳动和所作的贡献而支付给员工的各种形式的收入。
包括薪金、奖金、津贴和各种直接、间接支付的福利8、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有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这一概念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
9、法约尔桥:法约尔认为在管理机构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这既是执行权力的线路,也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违反它。
《社会行政》-复习资料
1、基德内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是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一是运用所得的经验修改社会政策的过程。
2、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标志着西方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兴起。
3、科层组织理论是韦伯提出来得一种组织形式。
4、《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文标志行为主义管理理论的兴起,其作者是梅奥。
5、组织协作理论是巴纳得提出来的。
6、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了《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运用》,标准着一般系统理论的产生。
7、“组织协作理论”的开创性著作是《经理的职能》8、制度学派理论,认为组织的功能决定组织的结构,只要分析功能就可以了解其结构。
9、关于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委员会制体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决策能集思广益,有助于防止专断10、在行政决策理论诸流派中,“决策程序论”的代表人物是西蒙11.下列不属于行政组织的要素的是行政要素12.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斯尼克13.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和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是第三部门14.认为协作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的理论是西蒙的决策程序论15.没有信息中心,各沟通点可以和其他点互通信息,这种沟通被称为互联式16.冲突控制的方法不包括实地考察机构的运作活动17.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效率化18.对在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进行核算,看其是否省,并能以最少的行政投入获得较大的行政产出,这种方法是行政费用测定法19.下列预算方法中使用到“排比”的是绩效预算20.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而成为职组21.项目实施的所有参与者都可能甚至应该成为项目管理者。
(正确)22.在众多考核方法中,最符合个别化原则的事目标管理法。
(错误)23.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达到目标而言总是起着促进作用。
(错误)24.宏观社会行政比微观社会行政更多运用权力系统推动政策实施。
社会工作行政_复习资料
1、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社会工作行政可被视为一种机构工作人员将机构的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
2、五种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正在发展成为方法:研究和行政。
3、行政的五个主要环节: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
4、甘特图甘特图内在思想简单,基本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
它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5、X理论与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理论:领导者运用权威独裁、保持严密控制的工作环境下,对于人性和人类行为的假设:●一般人天生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
●因为人天生不喜欢工作,所以必须被强迫、控制、指挥、威胁和惩罚从而努力工作去实现组织目标●一般人喜欢被控制,尽可能的逃避责任,且喜欢正式的指导,他们没有很大的雄心,首先追求安全感。
Y理论●强调工作气氛和情景,工人们民主参与,以及强调工人们的权利和建议得到鼓励和支持的环境。
●工作中的物质或精神付出就同休息和玩耍一样自然●外界的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有效方式,工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目的可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约束。
●承若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报酬与他们的成就联系起来。
这些报酬的最主要的方面—也就是对自我和自我需要的满足—可以转化为实现组织目标的直接生产力。
●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学习接受责任,而且也会追求责任。
●许多人具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去解决组织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整个组织中,涉及面很广,而不是狭窄的。
●在现代工业化的条件下,员工的才智并没有充分发挥。
6、1977年,专业期刊《社会工作行政》首次发行,标志着行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原则●接纳●民主参与与机构政策和程序的构建建构●开放性的沟通●崔克尔提出的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原则8、社会工作行政者的专业态度●尊重每一个独立的员工个体●认识到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并以此为前提对待自己●为每一个员工的发展营造一个物理环境和情感环境●知道价值的重要性●对新观念和新事物有开放的胸襟●认识到机构的利益要比任何工作者、包括行政者更重要9、如何决定稀少资源的分配●正义分配的四原则●平等原则—结果平等、程序平等、机会平等●需要原则—分配资源者决定谁的需要最大●补偿原则—对曾经遭遇不公平对待的给予补偿和优先的考虑●贡献多寡原则—依据服务接受者已有或可能的贡献来分配10、社会工作行政推行要件●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行政的范围因具体的国情有所差异,但评价一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是否健全,还是有一定的准则可以遵循。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行政概述1、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社会工作行政是把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转换社会政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二是积累转化的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2、社会工作行政的推行要素社会立法与社会政策组织机构经费来源人员3、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管理的区别第二部分社会服务计划1、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内容——使命和宣言——战略性的计划——运作性的计划2、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定义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通过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建立服务目标和选择最有效的服务策略,通过发动和动员所需资源及输入服务资源的构想和随后的实践,达到服务的效果。
3 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过程第一步: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需求评估第二步: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第三步:方案安排阶段——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方案——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分配——制定行动计划第四步:考虑方案的评估——评估方法——评估内容:过程和效果第三部分社会服务组织组织结构特征1.复杂性:分化程度(区域、分层、分工)2.正式化:规则和程序3.集中性:决策权组织形态与职权种类1.直线式的组织结构与职权优点:权责关系简单、明确,有助于责任归属;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缺点:剥夺了管理者的授权,事必躬亲;剥夺了下属的成长、自主、负责的机会。
2.直线幕僚式组织结构与职权优点:利用幕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理性决策;管理者可以更好集中管理。
缺点:经常使用幕僚建议,容易削弱权威;幕僚专家有机会扩大其对直线部门的影响力,破坏直线部门的指挥链;幕僚职权也会产生责信问题,幕僚士气容易受挫。
1、授权的定义授权是指组织的上层主管,适当地将职权转移给部属的过程。
2、协调的定义协调是将组织中各部门的活动,化为一致性行动的过程,强调发挥团队精神,顺利执行各部门的活动,达到共同目标。
3、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特点——非营利/非牟利,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捐助,注重施与而不在乎回报;——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幸福和改善社会,富有理想抱负,充满“道德”色彩。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整理
单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论述题:一道1、第三条道路2、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日益重视社会服务评估3、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方法第一章社会行政的含义与构成1、社会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福利行政):简单地说是社会福利领域的行政管理活动。
具体是指政府社会工作部门和相关社会服务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管理,实施社会政策,从而满足民众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
2、社会行政的发展1)民间社会服务的开展促进了社会行政的发展。
早期英国的《济贫法》和济贫院。
工业革命后,许多私人救助机构的设立。
“慈善组织会社”的成立,被认为是民间服务机构社会行政的开始。
2)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促进社会行政的发展。
美国1933年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英国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德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保险制度。
3)社会行政作为一种专业方法的发展。
3、社会行政的要件1)社会政策是社会行政的基础。
社会行政就是实施社会政策的过程。
广义的社会政策不仅包括政府的政策法规,还包括相关组织的原则规定。
2)社会福利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
3)社会福利系统(社会服务及管理机构)在现代社会,实施社会福利的组织系统有三个:非正式社会福利系统[初级社会群体组成]、正式社会福利系统(政府性的社会福利系统)、社会性的社会福利系统[社会组织]。
4)社会行政人员在社会政策执行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政策实施设计和对服务活动进行协调、督促的人员。
是社会行政职能的承担者,他们对有效地实施社会政策、实现政策目标负有直接责任。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系统实施社会政策的推动者和政策实施框架的设计者;另一部分是与具体服务相连的行政人员,他们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服务活动,以促进服务的落实。
5)社会服务人员是直接将社会福利资源传送到政策对象手中的工作人员。
(服务的最末环节)第二章社会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1、社会行政的层次(宏观社会行政、微观社会行政)1)宏观社会行政:指在政府社会行政系统中和在大型非营利性组织中,从事政策的执行设计、为其建立条件及规则,并综合性的推动政策实施的活动。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重点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的专业方法,它是通过对组织(即社会工作机构)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以最大化满足社区和民众社会需求的专业活动。
功能:1、执行社会政策,实现社会政策目标。
2、提高机构服务效率特点:1、强调专业价值观 2、以案主为中心。
3、社会工作机构的主体是作为知识工作者的社会工作者。
主要目标:1、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拓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范围;3、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一批数量充足、治理科学、服务专业、作用明显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高其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能力。
购买主体:1、各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2、各级财政部门具体负责本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规划计划审核、经费安排与监督管理;3、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评估,向同级民政部门申报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并具体实施购买对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专业团队,具备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以及较强的公益项目运营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监督管理:1、建立由购买方、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及时组织对已完成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结项验收。
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估,发挥专业评估机构、行业管理组织、专家等方面作用。
2、坚持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短期效果评估与长远效果评估、社会效益评估与经济效益评估相结合。
3、将考评结果与后续政府购买服务挂钩,对考评合格者,继续支持开展购买服务合作;对考评不合格者,提出整改意见,并取消一定时期内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格;情节严重者,依法依约追究有关责任。
4、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机构征信管理制度。
自考社会工作 00283社会行政复习资料
00283社会行政复习资料1.政府行政管理中居核心地位的是人事行政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被学者视为“政府活动的神经”是行政沟通4.监察机关具有的权限是: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5.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6.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原则;效率、竞争原则;职、权、责一致原则;管理统一原则;7.在行政文化的作用机制中,对行政文化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机制是学习机制8.将行政监督分为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的依据是行政监督的主体9.公务员中夫妻不得担任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属于职务回避10.行政领导的独特性是指:等级性;权威性;综合性;服务性11.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是国家金库12.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古典学派的重要人物有亨利·法约尔、泰勒、马克斯·韦伯13.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是指: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依法管理原则14.撇开各国行政规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和特殊性,我们可以把现代公共行政必须奉行的伦理与精神概括为公共服务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公共利益原则15.行政决策是政府的一种行政行为,是针对政府职能的具有公共事务及公共权威性质的决策,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16.审计管理的内容包括金融审计、预算审计和预算外审计、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国有资产审计、外国援助或贷款项目审计17.结构机制追求的主要原则有整体原则、弹性原则、目标一致原则18.行政立法程序的主要步骤构成是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19.行政文化的总体功能:目标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阻抑功能。
20.中国公共行政在整个转型时期必须处理好的问题:政府定位问题;政府官员问题;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依法行政问题;观念更新问题。
21.机关管理的原则:政治忠诚原则;服务原则;各司其职,互相协作的原则;效率原则;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2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内容体系包括:条件、义务和权利;职务和级别;录用;考核、奖励与惩戒;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
社工行政复习重点
总目标——代表了未来某个时期内机构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机构对 要完成的任务所做出的概略陈述,它是制定子目标的依据 子目标——代表了机构计划完成的具体任务,通常有相应的实施要求和 时间限制 子目标通常可分为三类:(互相关联) a、冲击性目标(功能性目标),机构所确定的旨在影响和改变受助者 的目标。 改变人的技术有两种:人自身/环境 b、过程性目标(服务性目标)为实现机构的功能性目标而采取的若干 服务方案。 c、后勤性目标,为实现机构的服务方案而提供的支援性服务,能够为 过程目标的实现提供现实支持 六、冲击性目标在制定时,尤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a、用明确的表示变化的动词描绘冲击性目标的效果,如减少、加强、 提高等。 b、明确受助者改变的数量标准,如:减少虐老个案30%等。 c、冲击性目标的项目不宜过多,应量力而行。 d、目标的实现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定。 七、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根据实际情况思考未来并做出计划 2、评估一项特定计划的可行性 3、考虑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4、预测和评估决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5、安排优先考虑的事项 6、决策 7、同时承担多重角色和任务 8、维持个人的平衡 9、理解科层制和组织理论的功能,并运用这种理论实现机构目标 10、取长补短,从而有效的工作 11、建设性地运用职权 12、与员工有效的沟通 13、果断地行动 八、社会工作者的知识要求 1、了解机构的目标、政策、服务和资源 2、具有人类行为的基本知识(人际交往的情绪和情感常常比人们所拥 有的知识更重要) 3、对社区资源有全面地了解,特别是与自己所在机构有关的社区资源
第五章 决策 一、决策的定义和重要性 1、决策: 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 2、决策的重要性: 是社会服务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是社会工作行政成功的关键。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提要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提要社会工作行政复习提要1、社会工作行政基本要义及构成(第一章)含义: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行政面对所有的社会福利活动,包括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宣传、阐释、贯彻、监督与评估微观层面: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某一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具体社会服务活动进行。
而对于这些活动的整体设计与规划,活动的人员安排与程序推动,必须要有专人来实施总结——社会工作行政是执行社会政策,为有效地实现社会政策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协调和推展社会服务的活动,是社会行政人员及社会服务机构依据社会政策,动员和配置社会福利资源,有效地促进社会服务提供的过程。
基本要件/构成a、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的基础是一套包含价值的行为准则和规则,表现为一种正式的文本,指出该项政策的宗旨和目的,政策惠及的对象及条件,福利资源分配的基本原则,福利资源分配及输送的责任者等。
b、社会福利资源:物质性资源与服务性资源1)社会行政就是通过中间环节将一些财富转移输送到政策认定的、有需要的人群中去,这个中间环节就是私人财富公共化的过程。
2)物质性资源:政府税收、民间社会捐赠3)服务性资源:通过人们的服务活动来传输和起作用的,这种服务性资源有的来自政府的财政安排,有的来自于志愿服务组织的招募。
c、社会服务机构——组织化是现代福利服务的重要特征1)实施社会福利的组织系统有三个:非正式社会福利系统(情感纽带)、正式社会福利系统(法理基础)、社会性的社会福利系统(志愿奉献)2)面对众多的社会服务对象、复杂的服务活动,需要有组织地提供服务,促使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服务机构之间、各社会服务机构之间以及组织和机构内部的合作、协调是必然的,这需要社会行政来完成。
d、社会工作行政人员:从事政策实施设计和对服务活动进行协调、督促的人员——社会工作行政行为的承担者1)职能——解释政策、制定具体的行动规则和服务标准、资源动员、协调各方服务等2)政策设计者与推动者(政府官僚):解释政策、筹集资源、分配资源的权力3)服务机构的行政人员:具体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者,并不具体提供服务4)不一定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但是他必须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e、社会服务人员:直接将社会福利资源传送到政策对象手中的工作人员1)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不具有专业资格的服务人员2)在社会服务机构或社会服务项目中处于行政人员与服务对象的中介位置3)行政体系最底层、被管理、被支配,服务活动影响行政过程。
社会行政复习重点(完整版)
社会行政1. 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P5) (简答题要求)相同点:如果我们把公共行政看作政府的职能,那么,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活动也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
可以认为,公共行政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社会行政,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不同点:第一,公共行政是面对一般公民的、维护其利益的行政活动,社会行政则主要面向社会上的困难人群和弱势群体。
第二,政策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带来价值上的某种差异,社会行政更关心价值问题。
第三,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社会行政的主体呈多元化态势。
2. 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联系与区别( P4) (简单题要求)相同点:如果我们把社会管理看作在整体上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那么,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也可以纳入社会管理的范畴。
不同点:第一,对象不同。
社会行政的对象是社会福利活动,特别是对困难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性支持,而社会管理的对象是一般的社会活动。
第二,方法不同。
如果说社会管理更强调权力的话,社会行政则更强调共同参与和治理。
第三,任务不同。
社会行政更看重效果而不是单纯的效率,因为社会行政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困难人群、弱势群体实施有效的帮助。
3.可以认为,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
(P7) (单选题要求)4. 蒂特马斯在 50 年代被伦敦经济学院聘为第一个社会行政教授。
(P9) (单选题要求)5. 1887 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开端。
(P11) (单选题要求)6. 社会行政的要件: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资源、社会服务机构、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服务人员(P17) (多选题要求)社会福利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P18) (多选题要求)第二章7.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含义、特征和相互关系(P25~29) (简答题要求)宏观社会行政是指在政府的社会行政系统中和在大型非营利组织中,从事政策的执行设计、为其建立条件及规则并综合性地推动政策实施的活动。
社会工作行政知识点
1,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P2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
2,社会工作行政的中心含义是什么?P2(判断)社会工作行政的中心含义是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3,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是什么?(简答)P3(1)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2)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3)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盈利性说明了社会工作行政服务的宗旨是什么?P3(逆选)起宗旨是最大限度,最为合理的使国家社会政策能在社会弱势群体身上得到贯彻、落实。
5,社会工作的专门化和职业化的构成因素有哪些?P3-4(简答)(1)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团体和下属从事各类福利服务的机构(2)有公认的职业守则和保证守则被执行的审核和证照制度(3)有专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和实用的系列训练课程(4)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工作程序和必要的职业权利保障。
6,社会工作的运作程序主要包括哪些环节?P5(单选)组织、计划、执行、评估7,社会工作行政应该遵循哪些原则?P6(简答)(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专业责任的原则(4)法制原则,即依法管理的原则(5)协调原则(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8,专业责任的原则说明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什么?P6(单选)具备较高的专业服务的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9,“动态的组织行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P22(单选)梅,罗,赫,麦,巴,西10,“体统的组织过程”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P22(单选)卢,伍,劳,菲,豪11,1887年,以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为标志,人类开始关注公共行政活动及其在国家和管理中的意义。
P24(单选)12,1911年,以泰罗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为标志,科学管理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组织管理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行政概述1、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社会工作行政是把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转换社会政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二是积累转化的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2、社会工作行政的推行要素社会立法与社会政策组织机构经费来源人员3、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管理的区别第二部分社会服务计划1、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内容——使命和宣言——战略性的计划——运作性的计划2、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定义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通过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建立服务目标和选择最有效的服务策略,通过发动和动员所需资源及输入服务资源的构想和随后的实践,达到服务的效果。
3 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过程第一步: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需求评估第二步: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第三步:方案安排阶段——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方案——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分配——制定行动计划第四步:考虑方案的评估——评估方法——评估内容:过程和效果第三部分社会服务组织组织结构特征1.复杂性:分化程度(区域、分层、分工)2.正式化:规则和程序3.集中性:决策权组织形态与职权种类1.直线式的组织结构与职权优点:权责关系简单、明确,有助于责任归属;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缺点:剥夺了管理者的授权,事必躬亲;剥夺了下属的成长、自主、负责的机会。
2.直线幕僚式组织结构与职权优点:利用幕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理性决策;管理者可以更好集中管理。
缺点:经常使用幕僚建议,容易削弱权威;幕僚专家有机会扩大其对直线部门的影响力,破坏直线部门的指挥链;幕僚职权也会产生责信问题,幕僚士气容易受挫。
1、授权的定义授权是指组织的上层主管,适当地将职权转移给部属的过程。
2、协调的定义协调是将组织中各部门的活动,化为一致性行动的过程,强调发挥团队精神,顺利执行各部门的活动,达到共同目标。
3、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特点——非营利/非牟利,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捐助,注重施与而不在乎回报;——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幸福和改善社会,富有理想抱负,充满“道德”色彩。
——主要功能是提供福利服务,从业人员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也包括与其他专业人员,包括临床心理学家、医护人员、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强调运用专业知识、技术提供优质服务。
4、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那类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具有正式结构,由许多志愿人士组成的自我管理的团体,其组织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而不为自身的成员谋利,也称第三部门。
5、简述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服务提供的功能由于政府资源不足或追求公共利益的限制,无法实现更多的福利功能,非营利组织可以选择性介入,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政府无力承担或承担不足的福利需求。
—价值维护的功能通过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可以促进社会大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培育社会大众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维护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保护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的利益。
—开拓创新功能非营利组织由于没有严格的科层管理限制,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较高,组织行动具有弹性和灵活性,因此可以尝试具有实验性的新任务,扮演先导或创新的角色。
—监察倡导的功能非营利组织由于直接服务社会基层百姓,所以能够直接了解社会的需求,掌握政府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可以扮演政策监察和倡导的角色,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变化信息,倡导政府关注新的社会需求,协助政府更有效地执行政策,及时修订政策和制订新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
第四部分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1、领导的定义。
领导影响力的来源有哪些?领导是一个带领者影响跟随者的过程,让跟随者能按领导者的要求而前进,并一起朝向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尽心尽力地完成所委派的工作。
领导影响力的来源:1.魅力 2.权力 3.能力2、需要具备的知识能运用组织(或机构)所制定的政策、规定和一些合理的要求来影响员工;能运用压力和惩罚的方法来要求员工工作;能利用个人的吸引力、学识经验、关系、友情和人情等影响他人。
3、领导的类型1.专制型领导2.参与型领导3.自主型领导4,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特征在社会服务机构中,由于多数员工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或其他专业人士,加上机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工作性质,因此其领导具有一些突出的特征:——领导较少运用职位赋予的合法权力来领导下属。
在许多社会服务机构内,员工的工资多数是政府根据专业技术级别而规定的标准性工资,不是机构所能控制的,因此机构的领导较少用行政权力、较难运用金钱的奖赏和报酬来影响员工的工作。
——领导较多运用指导、诱导方式来影响下属。
在社会服务机构,一般而言,领导都比较重视通过沟通、互相尊重和平等对待方式与下属员工相处,大多数采用指导或诱导的方式来影响员工的工作,较少用强迫的方法来迫使员工就范,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服务比较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只要领导给予发挥的机会并加以信任,员工就会努力工作。
这也使得机构领导较多在介入方法、策略、工作程序设计上给予员工适当的指导,让他们的服务产生良好的效果。
——领导较注重使用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技巧。
在社会服务机构中,领导者如果能够恰当使用影响他人的能力的技巧,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素质。
这些能力和技巧包括:理性地运用各种客观的事实、数据和观点来说服别人;运用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原则和一些合理的要求来影响员工;利用个人的吸引力、学识经验、关系、友谊和人情等来影响他人。
鉴于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机构领导基本较少使用奖赏、升职、加薪等利益交换策略来影响员工的工作,基本不使用压迫和惩罚的方法要求员工努力工作。
4、社会服务机构领导方式——获取员工的合作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般都表现为能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具体方法包括:一是领导者要让员工了解组织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了解员工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团队的实质及其目标达成的途径;二是领导者必须能推动工作准则的建立,并使员工能够认同和执行;三是领导者应正视工作中出现的摩擦和不和现象,正确对待员工的埋怨和牢骚,通过必要的沟通与领导过程,进行适当调整,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是领导者在面对工作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计划与目标改变情况,应能及时把握工作的重点,主动向员工说明改变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如此改变等,使员工充分理解并积极合作。
通过领导者上述的努力,配合机构内的奖励和升迁制度,员工能够感受到在机构主管的有效带领下,他们工作经验日益丰富,工作成就感不断增加。
同时在感情上也会对领导有更多的认同和好感。
——使用领导者的权威社会工作机构的领导者有合法的权力行使其相应职权,只是在行使过程中,要审慎考虑需要性、可行性和职责性。
领导者使用权威的另一个涵义是强调要经常训练员工如何操作业务和完成任务。
尽管员工有时对所订立的标准存有异议,但是作为领导者必须加以开导,并督促员工按照决定去做。
——引导与沟通社会福利机构的高层领导向中、基层主管授权的过程中,应阐明授权的事项,一般他们能在权限范围内指挥员工。
中层主管需要高层领导的鼓励和训练,以保证其工作能产生一贯的作用,同时如果他们能进行双向沟通,则有利于提高执行能力和效果,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另一方面,当员工向主管倾诉有关工作问题和一些看法时,主管应能够有诚意和有耐心地去“倾听”其诉说,同时也要对员工加以支持、引导、影响,推动发展性地讨论。
此外,在一些必要的和被允许的情况下,主管要主动找员工面谈,这将有助于鼓励士气、监督工作的进行,以及修正错误。
——维持纪律与督导训练对员工的纪律和督导训练,首要工作是把工作准则与规定向员工交代和说明清楚,并采取前后一致及合理的途径,监督员工遵照规定去执行。
另一个重要观念是,纪律是用来改进行动的,而不是报复和惩罚的工具。
因此当员工违规时,主管的态度应庄重、保持一致性,并给予理性、清晰及适当的处置。
——发挥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建立与发挥,是以员工都能清楚地了解工作的目标及其评估标准为基础的。
主管要使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机构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每一位员工在团队工作中的积极表现和努力。
而主管的首要任务是把每一位员工看成有成就动机的人,并促使这些成就动机整合在机构团体的目标之中。
5、激励的定义激励是指激发某种特定行为方式的个体的内在驱力,或个人周围的环境力量。
6、社会工作的激励方法社会工作机构普遍面临着高流失率、士气低落、欠缺成就感和感到工作没有意义等问题,领导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激励员工。
(1)认识员工个别的差异管理者应重视和兼顾员工本人在态度、人格以及一些重要个人特点因素表现出的差异,并尽可能根据个人的特质分派工作,对于有能力又有意愿的员工,机构主管可以增加其工作量,降低员工对工作的厌倦。
另一方面也可以调整工作特性(如自主性、完整性、重要性、回馈性、合作性),来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
(2)可达成目标的运用主管必须相信员工有能力达到工作所设定的目标,工作目标引导员工的工作方向,因此要经常向员工强调工作目标,并及时对他们为达成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给与回馈,并让他们感觉到绩效评估的过程是有效和可信的。
(3)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计划机构管理者应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员工来参与机构的决策,这对提高员工的士气,促进上下级的沟通,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满足感。
员工可以参与决策的内容包括机构发展的方向、服务推行方式、员工福利等。
(4)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并开发其潜能社会工作者长期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同样的工作,就有可能产生职业枯竭,因此管理者应定期在类似的工作岗位上调动员工,减少乏味程度,也可通过这个过程评估员工的潜能,有助于机构未来人力需求的规划。
因此机构主管如果能够有计划地经常实施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不仅能满足员工的学习需要,发展员工的潜能,而且也能够提高员工执行多样化工作任务的能力。
(5)协助员工生涯发展员工最高层次的发展需要时达到“自我实现”,因此管理者应协助员工制定生涯发展规划,经常能够自我评估其技能、潜力和事业前程,为个人事业目标和机构目标而拟定按部就班的计划。
(6)完善奖赏制度的建立,不可忽略金钱的奖励首先必须有个别化的奖赏,主管根据员工的个别需要,设计不同的奖赏方式,包括提薪、晋升、自主或参与决策的机会;其次对完成特定任务和目标的员工,必须公开透明地论功行赏;再次必须让员工觉得付出与收获是公正的,因此理想的奖赏制度,应能够根据个人的投入程度而调整。
最后,尽管社会工作强调服务精神,但金钱的奖励仍是不可忽视的激励的因素,机构如果能够适时给员工加薪或发放奖金,对提升士气有重要作用。
第五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志愿者管理1、员工训练和员工发展的定义机构为新员工或能力不足而导致绩效不佳的员工规划的学习课程,目的是胜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