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初探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探讨【最新版3篇】《《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探讨》篇1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真伪、优劣、功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应该既包括理论教学,也包括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讲解中药的性状、鉴别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践教学则可以通过中药样品的观察、鉴别、分析等方面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2. 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可以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

传统教学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现代科技则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色谱、质谱等高科技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药的组成、结构和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知识。

3. 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式。

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药鉴定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问题。

问题导向则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思维方法和技能。

4.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应该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相结合。

知识传授可以通过讲解、阅读、讨论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能力培养则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分析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

《《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探讨》篇2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中药的真伪、质量、功效和安全性等方面。

为了提高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效果,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可以采用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中药鉴定学是一门以中药熟制质量性能的鉴定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及实验室的不断完善,中药鉴定学的实验课程也日臻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实验教学能力也日益增强。

本文以《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为标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实验课教学现状,并就实验课教学改革提出若干有益的建议。

一、实验课教学的当前状况中药鉴定学的实验课教学,在当前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实验教学的内容仍然较为单一,实验室中的仪器和仪器的使用水平较低,实验设计体系较不完善,人员的熟练水平也不同,普遍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次,实验教学较为分散,实验室主要以小组分散式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学生也有时间上的分组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的教学素质也不高,缺乏激励教师思考和创新,忽略了教学环境的改善。

二、实验课教学的改进建议1.验教学内容改进:应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判断能力,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实验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

2.验室设备改进:实验室的设备要向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转变,实现实验的高效率和精准度,增强实验室的完整性和完备性。

3.学设计改进:适当分散小组教学,采用较为科学的教学设计,确保实验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师的教学改进: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高,大力发展教师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思考,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指导,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结论中药鉴定学的实验课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应结合当前的实验现状,加强实验课教学的内容,完善实验室设备,改进教学设计,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实验教学的持续完善。

实验课教学的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判断能力,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结果,增强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实验课教学的优质化。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中药鉴定学是中药院校的专业课程,是中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中药植物的鉴定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中药质量控制及药品质量保证,也是药物标准化和发展中药鉴定学分支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此,开设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还有利于推动中药鉴定学的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中药鉴定学的概念、基本特点以及当前学术研究状况出发,论述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实施策略以及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探讨。

二、中药鉴定学的概念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专业学科,主要研究中药植物的性状特征、鉴定方法和技术,以及中药质量控制和药品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它不仅覆盖了中药植物,还涉及到中药药材及其制剂的鉴定,如天然中药药材、人工合成中药药材、药品原料、中药制剂及其副产物等。

根据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可以总结出其基本特点:一是具有中药学的独特性,即以中药的特色、形态学特点和被试方法为主,不同于同行其他学科的鉴定;二是以实验为主,基于实践对植物的辨别特征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和考察;三是侧重实用性,以达到药物可鉴定的标准。

三、实验课程教学基本方法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要求学习者具有中药学知识和知识结构,熟悉各种中药植物的特征及其名称,了解相关的鉴定原理和方法。

实践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实验室中熟悉各种实验设备,学会灵活使用这些设备,使用技术手段完成植物的分类、识别和鉴定,并借此加深对中药植物特征和形态特点的认识。

四、实施策略开展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教学,应注重实施策略,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管理。

首先,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鉴定能力的提高,制定针对性的实验教学计划,增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要求。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实验室的管理措施,加强教学安全管理,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最后,学校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和讨论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的实施中来。

高职《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初探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到《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精心设计课程、百闻不如一见、将学科研究新动态穿插于教学内容之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或技巧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标签:中药鉴定学;高职学生;教学方法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在中药专业的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该课程规律性较差,教学要求中实记的部分较多。

因此,学生常常反映该课程易懂难记,较为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厚[1-2]。

教师能否让学生对自己教授的课程产生兴趣,不仅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值得教师探索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生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多注意收集素材,以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精心设计课程的导入1.1 以名释药,激发兴趣中药的名称中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药材自身的信息。

其名称通常与药材性状、产地、药用部位、功效或发现人有关。

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讲解,不但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和中药命名的思维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加深对中药的记忆。

如牛膝以植物的根入药,因其原植物的茎形状似牛的膝关节形状而得名;细辛,在《本草便读》中解释“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这是因其形、味而得名;辛夷,《本草纲目》中解释“夷者,荑也。

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因形、味而得名。

在讲授三七时,先从名称开始,根据其植物的形态,每株有三个枝干七片叶子而命名“三七”;因其苗似人参,故又名“人参三七”、“参三七”;其原名为“山漆”,则最早见于《云南土特概况》的记载,因其功效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而三七又名“田七”,是从产地而言,因三七,原产于广西田阳县田州镇,田阳历史上也是三七的集散地,因而得名“田三七”、“田七”。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摘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为教学目的,针对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体会,分别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论述中药鉴定学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阐述中药鉴定学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及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中药鉴定学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教学法;教学内容;改革《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此,该学科具有“三多二性”的鲜明特点。

“三多”之一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化学》等学科基础上,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新药开发利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故以上学科是学好《中药鉴定学》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知识。

学生既要掌握好《药用植物学》中的形态、解剖和分类学的主要内容,也要掌握好《中药化学成分》中各类成分的特性、主要定性、定量方法,以及《药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好《中药鉴定学》做好必要的准备;二是中药品种多,现用的本科教材全书共载药5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就有350种;三是鉴定内容多,每一味中药都有历史记载、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效用和附注等项目,其涉及范围极为广泛[1]。

“二性”一是指复杂性,中药鉴定品种繁多范围极广,随着药材市场的开放,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真伪混淆、参杂参伪、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地域差异、野生与栽培的差异、新陈差异等因素,影响临床合理用药。

在鉴定时还需把众多知识交叉综合应用,这使得中药的鉴定显得更加复杂;二是指实用性,《中药鉴定学》虽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药材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及应用。

为此,《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应该紧扣市场分析和社会应用这一主题,让学生将来在药厂、药店、医药公司、药检部门、医院等各种不同的岗位都能发挥自己的技能,使之真正成为高等应用型医药技术人才。

中药鉴定学第九版课程设计

中药鉴定学第九版课程设计

中药鉴定学第九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涉及中药的性状、
鉴别、质量评价以及药材的标准化等内容。

作为中医专业的学生,掌
握中药鉴定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为日后临床实践和
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药鉴
定学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中药鉴别能力和质量评价水平。

二、课程目标
1. 理论方面:
1.掌握中药性状的描述方法,如颜色、气味、味道、形态等。

2.熟练掌握中草药鉴别的方法和技巧。

3.理解药材质量评价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了解药材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相关内容。

5.熟悉中药名称、汉语拼音和英文名的对应关系。

6.学习国内外有关中药鉴定的规定、标准和法规等。

2. 实践方面:
1.学会中药原材料的鉴定、检验和质量评价方法,如鉴别、
品质鉴定。

2.熟练掌握常见中药炮制技术和质量要求。

1。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初探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初探

实验 即验证理 论知识 , 把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 , 并加深 所学 理论知识 , 培养学 生实 际操作技能和技巧 , 开发学生智力 , 激发 学习兴趣。随着科 学技术 的发展 , 生不仅要掌握传统 的性状 学
鉴别方法 , 还应学 习显微 、 理化鉴别方 法 。学生应学 习粉末制
() 1课堂上边讲理论 、 边观察 中药标本。课前或课 中将所讲
讲解重点 中药 常见 的显微 、 化鉴别 方法 , 理 为实验 教学做好准
片、 微量升华 、 荧光分析等简单 的检验方法 。第一 , 做好 实验 准 备工作。板书实验指导 , 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 材料等 , 分组安 排实验 。 第二 , 选材得 当。 选择不 同药用部位 、 有代表性、 典型的 药材品种 , 如根茎类可选大黄、 花类 可选金银花等。第三 。 耐心、 细致指导实验 。 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方法 , 意观察要点, 注 特别是 细节方面 。 如做水合氯醛透化片 , 药材粉末一定要微量。 载玻片
中药标本发给学生 。标本必须 品种正确、 性状完 整。边讲授 、 边
观察 , 使学生 透彻理解每 味中药最主要 、 最易识别 的性状及 经 验俗语 , 帮助学生加深 印象 、 理解记忆 。初学 时先讲解 、 后观察 , 掌握一定 的学 习方法后 , 可先观察 、 后讲 解 、 再观察 , 锻炼学 生 的思考、 判断 、 鉴别能力。讲授时 , 先重点讲解中药来 源、 性状特 征、 化学成分等 , 抓住每 味中药 的主要性 状特征 、 经验俗语 ; 再
此, 中药标本与蜡叶标本配合使用 , 可使学生准确掌握叶类 、 全 草类 中药 的主要观察点及性状特征。同时 , 教会学生鉴别 叶类 、 全草类药材 的方法 。 () 4 基本技能考核。传统考试方法一般都是笔试 , 主要测试 基本理论 、 基本知识。考试靠死记硬 背 , 无形 中造成 重理论 、 轻 实践现象 , 与培养 目 这 标不相符 , 学生学 习效果很差。为提高学 生基本技能 , 将笔试改为笔试加实践 , 占 5 %。 各 0 笔试测试基本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建设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建设

1 1 多媒体 教学手段的应用 中药鉴定 方法 中的来源鉴 定 、 . 性状鉴 定和显微 鉴定属 于形态学 鉴定 的范畴 , 具有极强 的实 践性 , 单纯的理论讲授 抽象枯 燥 , 学生难 以理解 和接 受 , 多媒 体教学手段 的引入极 大地改变 了这一状况 。我们广 泛地 拍摄 和收集 中药原植 物 、 原药材 、 药材饮片 、 材横切面与粉末 、 药 混 淆 品与 常见伪 品等的照 片和 图片 。在教 学过程 中 , 中药鉴 将 定学 的重点 、 难点 、 点 、 疑 知识点配 以逼真 的照片和图片 , 如党 参 的“ 子盘头” “ 狮 、 根头下 的横环 纹” “ 、 支根断落处 的黑 褐色 胶状物 ” 何首乌 的“ , 云锦 状花 纹”, 黄的 “ 大 星点 ” 白花 蛇舌 、
尤为重要 。根据教学要 求和培 养 目标 , 届学 生都安 排一周 每 的野外采药活动 。采药活动有专 门的野外实习大纲和标本采
集名录 , 由学 院领导统筹安 排 , 富有 经验 的教 师指 导 , 求学 要
生熟悉 中药原植物 的生 长环 境 、 植物形态 、 在实践 中学会查 阅 参考书 、 核对 标本 , 别 药 用植 物 2 0种 以上 。通过 采 药活 识 0 动 , 学生将 中药 的来 源鉴定 与中药原植 物识别 实践有机地 使 结合起来 , 提高了学生基源鉴定 的能力 。 1 3 中药标本 进课堂 我们在部分 班级尝试 了中药 标本进 . 课堂 的实 践 , 性状鉴定 教学采 用课堂理 论与识别 中药紧密 将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r cui l o ra 2 1 o ;5 1 ) n u Mei dP amaet a unl 0 1N v 1 ( 1 aa c J
・16 4 7・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一、课程概述中药鉴定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定。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药学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常见中药的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

2、能够根据中药的各项特征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中药鉴定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2)中药鉴定的历史和发展;(3)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2、常见中药的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1)根类中药的鉴定;(2)茎类中药的鉴定;(3)叶类中药的鉴定;(4)花类中药的鉴定;(5)果实类中药的鉴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地观察、实验操作。

3、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1)中药的真伪鉴别方法;(2)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四、教学资源1、教材:《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等相关书籍。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天平、滴定管等实验器材。

3、教学地点:中药鉴定实验室、药用植物园等实践教学基地。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个学时,分为个教学周。

每周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X周: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时);常见根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常见茎类中药的鉴定(学时);常见叶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常见花类中药的鉴定(学时);常见果实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学时);实验操作和实地观察(学时)。

第X周:复习和考试(学时)。

六、考核方式及标准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

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占总评成绩的%。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

浅谈“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教法学好一门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对这项技术持之以恒的兴趣。

而中药鉴定学这门课程,需要我们牢固掌握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如果在上课过程中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失败的。

因此,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多用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自己能够更加适应现代高中教育。

因此,我认为中药鉴定学实验课堂的教学必须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针对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实验二中连翘的有关实验操作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时,教师应该根据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

教师不仅要教授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再次,教师要做好课堂小结。

教师要及时做好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归纳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最后,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中药鉴定学本身就是一门形象、直观的科目,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如,教师可以采用PPT制作中药鉴定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而且,现在多媒体的设备越来越完善,它可以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掌握知识。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的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吸取教训,改进教法,认真备课,精心上课,细心批改每一份作业,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去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2011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2011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中药鉴定学2009级)课程名称:中药鉴定学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专业课学时:72学时,4.5学分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中药鉴定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在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基础上,学习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学习常用中药258种,掌握重点药材75种,熟悉品种183种。

使学生能够正确执行中国药典有关规定,具有整理祖国药学遗产和开发研究中药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教学分课堂讲授和实验、实习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达到:1、学习常用中药258种,掌握重点药材75种,熟悉品种183种。

2、能正确执行中国药典有关规定,掌握中药真伪鉴别方法,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3、具有整理祖国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和开发研究中药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力。

3、实验课要求学生进行植物、药材、显微和理化鉴定,培养学生具备中药鉴定的基本技能。

4、要求掌握的重点药材,课堂上讲授;要求熟悉的药材,学生自学。

四、教学内容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1、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2、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三章中药的资源。

第四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五章中药的鉴定。

1、中药鉴定的依据与取样2、中药的杂质检查3、中药鉴定的方法①来源鉴定;②性状鉴定;③显微鉴定;④理化鉴定第二篇植物药类【目的要求】1、了解:不同入药部位的主要鉴别方法和特征;2、掌握:重点药材;3、熟悉:常用药材。

【教学内容】1、入药部位的主要鉴别方法和特征;2、常用药材。

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学术与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欧阳霄妮摘要: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知识点繁多,学生较难理解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思维导图;课堂教学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检验和控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和制定重要质量标准、考证与整理中药的复杂品种、开发与利用中药资源的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

是本校中药学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中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所涉及的药材品种繁多,知识点分散且需要识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实施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有效的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引入新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方法,这种可视化能使人全面和整体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简而言之,思维导图就是将文字转变成图形的一种全新的笔记方法,这种方法既对知识进行了整理归纳,又锻炼了思维能力,所绘制的笔记同时也是宝贵的复习资料。

正如思维导图创始人Buzan所说:“利用思维导图,你可以有效地提高记笔记的效率、提升你的记忆力、增强你的创造力,并使你做事时充满乐趣。

”教师在中药鉴定技术的理论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统一系统化,并且通过让学生自己绘图,自己归纳总结药材性状特征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且通过图画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文尝试把思维导图引入中药鉴定技术的课堂教学,旨在创建一种新鲜的中药鉴定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药鉴定技术全书的学习内容中,绪论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少,容易学习。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

花序特征
注意花类药材的花序类型、花的着生 方式等特征,如菊花头状花序单生或 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
气味
嗅闻花类药材的气味,口尝其滋味, 如玫瑰花香气浓郁,味微苦、涩。
果实种子类药材鉴别
形状
观察果实种子类药材的形 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如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 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特征
注意果实种子类药材的表 面颜色、质地、皱纹等特 征,如山楂表面红棕色至 棕红色,有多数灰白色的 小点。
鉴定。
理化鉴定法
物理常数测定
通过测定中药的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折射率等,判 断其真伪和纯度。
01
化学成分分析
利用化学方法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 提取、分离和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和 性质。
02
03
仪器分析方法
运用光谱、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对 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
生物鉴定法
药效学实验
掌握质量标准
熟悉中药的质量标准,如含水量、 灰分、浸出物等指标,以便准确 评估中药的品质。
显微鉴定法
制备显微样品
01
将中药粉碎成细粉,通过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备成显微样品。
观察组织构造
02
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特征,如细胞形态、排列方式、
内含物等。
辨识显微特征
03
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特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药进行准确
02
03
采集原则
注意事项
根据中药的生长周期和药用部位, 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和方法,保 证中药的品质和疗效。
避免采集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 资源。
中药炮制方法及目的
炮制方法

成人教育中《中药鉴定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成人教育中《中药鉴定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成人教育中《中药鉴定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收稿日期:2018-08-12作者简介:余弦(1985-),女,四川泸州人,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成人教育处副处长,硕士,研究方向:生药学。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与中药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在中药专业的成人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师资的缺乏、投入的不足,造成了成人教育中《中药鉴定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与普通高校或高职院校的同质化较为严重。

为契合成人教育的特点,满足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笔者对成人教育中《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研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仅将理论知识学好,而且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

一、《中药鉴定学》学科的特点《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药鉴定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从事中药的真伪优劣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等工作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但同时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知识点较多,内容难以记忆;综合性强,学生难以全面掌握。

如果任课教师没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在教学中往往会照本宣科,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课程与中药的生产、流通各环节紧密结合,应用性强,因此要求该课程需要较多的实践教学。

二、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1,2]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同等重要。

成人教育不仅是对学历进行弥补,还是对教育的“延伸”,即承担着终身教育的使命,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教育的学生通常是在职成年人,工作繁忙,学习精力有限,能参加学习的时间碎片化,缺乏约束机制,学习主动性较差,所以应该改变《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

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及方法探索

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及方法探索

・3212・光明中医 2019 年 10 月第 34 卷第 20 期 CJGMCM October 2019. Vol 34. 20【教管论坛】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及方法探索**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No.豫中医科教[2018]35号)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中药制剂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郑 州 450000)△通讯作者张璐'冯文豪2刘瑞新'°摘要: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主要通过调整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课程的不同部分阐述 不同的教学方法,构建不同层次,同时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并丰富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中药鉴定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中药鉴定 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现代化人才,确保中药的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PBL 教学法doi : 10. 3969/j. issn. 1003-8914.2019.20.059文章编号:1003-8914(2019)-20-3212-04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 用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植物学与化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定、质量评价、开 发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中药发展的过程中,药物品种及优劣性的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关系到 实验的效果、临床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对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⑷。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 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中药相关职业需必备的学术素质,使其 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动手实践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也为中药学其他 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从事中药相关行业奠 定基础,对于培养综合性中医药人才,传承中医药文化至关重要。

中药鉴定学课程设计

中药鉴定学课程设计

中药鉴定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鉴定方法;2. 使学生了解各类中药的形态特征、药用部位及主要化学成分;3. 帮助学生熟悉中药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显微镜、化学试剂等工具进行中药鉴定的实际操作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中药质量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药鉴定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中药奥秘的欲望;2. 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中医药观念;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中药鉴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中药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中药鉴定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鉴定学定义、任务和分类- 中药鉴定学发展简史- 中药鉴定学基本原理2. 中药的形态特征与药用部位- 各类中药的形态特征- 药用部位与药材性状3. 常用中药鉴定方法- 显微鉴定- 化学鉴定- 光谱鉴定- 色谱鉴定4. 中药质量标准与评价- 中药质量标准概述- 中药质量评价指标-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5. 实践操作- 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 化学试剂的使用与检测-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中药质量评价实例分析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中药鉴定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中药的形态特征与药用部位第三周:常用中药鉴定方法(一)第四周:常用中药鉴定方法(二)第五周:中药质量标准与评价第六周:实践操作(一)第七周:实践操作(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科学系统地组织与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实际工作中解决中药质量问题奠定基础。

对高职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对高职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对高职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讨语文讲究文字基础,数学更重数学逻辑,而在中药鉴定中,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各种药材特征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高职中药专业的中药鉴定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把握主要特征的记忆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学方法选用目前,教学机构可以从以下四种教学方法中选择一种或多种:1.课堂讲授。

讲师在课堂上讲解有关的中药鉴定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并通过实验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

2.计算机辅助教学。

提供中药鉴定学的电子课件,学生进行自学或和教师一同讲述电子课程设计过程,以增加对中药鉴定学的热爱。

3.实验教学:传统的中药鉴定学课程需要学生熟练运用各种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化学试剂、显色剂等)。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实践来加强理论知识。

4.现实模拟教学。

模拟不同类型的药材特征和不同情况的识别,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模拟实战练习。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利大于弊的方法来教授课程。

二、具体方法介绍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特征记忆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识别重点药材。

要加强对药材的特征的认识,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因此,在进行鉴定前,我们需要组织同学认识一些重要的药材,帮助他们了解它们的特征。

2.特征各异的药材比较。

通过对一些特征不一致的药材进行比较,可以加强学生对特征的辨别力。

例如,黄芪和枸杞,这两者的果实特征相似,需要根据具体特征和不同年份的识别来辨析。

3.群体学习。

让所有同学合作和交流;同时,为了增加识别的准确性和确信度,可以将个人的困难和问题在集体讨论中更好地加以解决。

4.多视角观察。

在精确定位特定特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多个角度细心地观测不同的特征,以使特征的辨别更加准确。

5.识别特征的关键点。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点是要抓住重要的特定特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从中选择更多特色,从而提高鉴别的成功率。

三、课程实践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我们根据上述方法进行模拟实战演习、训练和考核。

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4页word文档

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4页word文档

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初探中药鉴定学为中药各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一门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应用学科。

该课程在讲授传统中药鉴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和仪器,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的品质鉴定、质量评价和寻找新的中药资源打下基础。

此外,该课程也是中药执业药师的考试科目之一。

因此,学习好该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大多数中医药院校,该门课程主要的讲授方式均为传统式教学方法,即教师为知识权威,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讲课”占主导地位,讲授范围也是围绕着教材内容;而学生是教学被动接受的客体,师讲生听,师授生受,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课堂上,但其主动性被抹杀,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调动,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学习的乐趣,学习便等同于机械的记忆,而记忆的目的在于应付考试。

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全面分析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弱化,导致其综合素质下降,而大学也就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由此看来,传统教学方式在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弊端。

讲座式教学方式能在某种程度上很好的弥补这个缺憾。

讲座式教学方式即选取一个具有讨论性的专题,通过“讲座”的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获取知识。

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实施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客体,起着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学习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教材,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此外,讲座式教学尊重学生个体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讲座式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如容易偏离教学大纲知识点,教学准备要求较高、课堂效果不易控制等。

因此,如何扬长避短、综合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值得研究。

以下就如何在中药鉴定学课程中开展讲座式教学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1教学内容中药鉴定学教材中大部分为经典性的知识,如对中药个药的来源鉴定、性状特征鉴定和显微特征鉴定,这些内容描述性较强,在各版本教材中差异较小,但是由于知识点不集中,内容系统性差,学生自学不能把握学习关键,这部分内容就需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由主讲教师进行讲授和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记忆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初探作者:郑岩王红霞陈随清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6年第03期【摘要】中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主干专业之一。

《中药鉴定学》既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重要的专业课程。

《中药鉴定学》的课程设置在中药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方式【中图分类号】R286.0;G423.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183-02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one of the main majo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was one of the main and important major courses. The course setting of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reformation of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the course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should take students as fundamental.Keywords: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Setting; Reform in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中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主干专业之一。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课。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

[1]因此,《中药鉴定学》的课程设置在中药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应转变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方式,《中药鉴定学》的课程设置也应以学生为本。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达到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

通过对转变教学理念的学习,结合笔者数年的教学经验,在此对以学生为本的《中药鉴定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提出几点思考。

1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疑问,学生对已讲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等。

教师作为教育者,其思维模式偏重于“教”,而学生作为学习者,其思维模式偏重于“学”,二者并不完全相等。

教师对学生往往并不是十分了解,教师之所想与学生之所需往往会有偏差,教师的教学目的也难以准确的传达给学生。

有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教学效果起到反作用。

只有充分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充分了解学生。

倾听是了解的基础,是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更是以学生为本的基础。

我校开设《中药鉴定学》的专业较多,包括中药专业(本科),中药专业(专升本),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资源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完全相同,先期课程也不完全相同,如市场营销专业未开设《药用植物学》,且《中药鉴定学》课时较少,而中药资源专业先期课程中不仅包括《药用植物学》,还包括《药用动物学》、《药用矿物学》及《植物生理生态学》等课程。

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则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导致学生对部分内容“听不懂”或者觉得部分内容“重复”,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为此,首先要通过课外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如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堂教学侧重于中药的性状鉴别,而中药资源专业可以在已学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如中药的道地产地、商品规格、品质评价等。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中药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更感兴趣,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部分重点中药为例,介绍其鉴定过程中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2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设置应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因此,中药鉴定学教学中实验课程至关重要。

通过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都反应实验课课时太少,每次实验课都很紧张,常常做不完实验或是只能草草写完实验报告,强烈希望增加课时。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设置,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提高实验课比重,增加实验课课时,能增加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正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

以往每次实验课进行的实验项目较为单一,多侧重于某一类中药的显微鉴别,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如依据药典对某一中药进行鉴定,包括基源、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

不同的实验项目可分组进行,实验结果组间共享,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在有限的课时内开展了更多的实验项目,有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才能对中药的鉴定、《中国药典》的意义及中药的质量标准有更深刻的体会。

设计性实验项目主要包括未知中药的鉴别(药材、饮片及粉末)以及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等,由于实验课时有限,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以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为主,而未知中药的鉴别则可作为主要的实验考核方式之一,每组的实验方案以PPT形式作简单的报告,由教师和其他各组同学提问,报告组给予回答。

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科研思维,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而期间的团队合作和PPT报告对学生们的能力也是很大的提高。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正确鉴别中药品种的真伪及质量优劣的能力。

但目前实验考核方式为实验报告和实验考试(2~3种未知混合中药粉末鉴别),只要结果正确就能得分。

这种考核方式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不排除部分学生猜的答案正确从而得分的可能性。

而传统的实验报告仅为“照本宣科”,学生为节约时间,常常对着课本画图,而非将所观察到的显微特征进行绘图,这样实验报告的得分并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的中药鉴定能力。

因此,中药鉴定学的实验考核形式应多样化:一是增加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识别,这样,不仅能考察学生对中药的显微鉴别能力,还极大提高了学生辨认药材的能力。

在学生对中药进行综合鉴别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是强调实验的操作规范,这样不仅能更全面地检测学生的操作能力,也为以后从事中药鉴定工作打下基础。

三是强调实验报告过程中的思考与提高,例如在一般实验项目中不仅考察学生的鉴定结果和绘制的显微鉴别特征图,而且因地制宜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思考,例如水分/灰分测定结果偏高/偏低的可能原因,或者中药性状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对品质有无影响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观察并进行归纳总结,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中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综合多种鉴别方法,以鉴别药材真伪,并对药材质量进行评价。

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从中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即是对实验过程的归纳总结,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的实验考核方式,考核的并不是单一的鉴别能力,而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的并不仅仅是结果,而是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3 应加强课外实践教学《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

因此,中药鉴定学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还要注重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教学相结合[2]。

中药鉴定学是以形态教学为主的直观性强的学科,其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是形态教学[3],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药材实物,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课外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例如中药饮片展厅、展板、中药标本馆、校园中的药用植物等。

在课堂之外,可引导学生自行前去观察,归纳总结药材的性状特点和鉴别的重点,理论结合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鉴别能力。

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充分利用了课外时间,培养了学生对中药鉴定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校中药传承班还开展了亳州中药材市场的实践活动,在药材市场,学生们不仅每天观察到大量的药材和饮片,对中药的产地、商品规格、真伪优劣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考察过程和实践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极大地扩展了视野,然而单靠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药鉴定过程中是不够的,不仅需要丰富的鉴别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多种鉴别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在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开展探究式教学与研究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并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都能够把所有问题都解决,而是可以将一些问题留给学生去探究和研究。

并可以结合开放实验室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指导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或是与教师本人的课题相结合,使学生更多接触新方法、新技术,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总之,《中药鉴定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均应以学生为本,课程及实验设置应注重体现不同专业差异,加强实验及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能力。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达到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2]王红霞.中药鉴定学培养目标的分析与研究[J].药学教育,2002,18(2):30-31.[3] 王红霞,陈随清.《中药鉴定学》课外实践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19-120.[4]肖井雷,刘玉翠,姜大成.浅谈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药房,2011,22(20):1917-1919.(收稿日期:2015.1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