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合集下载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对数据,材料,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拥护党的政策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奋斗学习重、难点【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难点】总体小康的特点与全面小康的区别,GDP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学习方法以学案为线路图自主学习,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并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概括、归纳、展示等,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有针对性强化学习。

学习过程导入:就近几年以致于近20年来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畅所欲言。

幸福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讨咱们未来的幸福生活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基础梳理】(A级,请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将问题标记在书上,并记住它)问题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实现(1)时间:世纪末。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2)总体小康的成就成就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____明显提高。

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我们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充分的证明了什么?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
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2页,共37页。
探究活动: (1)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 的几步?
(2)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
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 什么样的变化?
城镇
农村
前5
后5
前5
后5
上海31838 贵州14180 上海13746 陕西4105
北京29073 黑龙江13856 北京13262 云南3952
浙江27359 青海13855 天津11801 青海3863
天津24293 新疆13500 浙江11303 贵州3400
广东23898 甘肃13062 江苏8980 甘肃3308
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27页,共37页。
2.新要求的具体内容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28页,共3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不足
低水平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975美元 976—3855美元 3886—11905美
元 高于11906美元
第13页,共37页。
这是他们的课堂
第14页,共37页。
国家 中国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学案及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学案及答案

第1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标要求】【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五个方面:②经济方面:③社会民生方面:④生态方面:⑤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表现及特点?2.全面小康的预计实现时间及目标?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内容?(二)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都已经达到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的生活B.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况C.是全面的小康,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经很进步、很完善D.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首次提出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从初次分配领域看,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四)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三步走”战略第1步:1981-1990年,人均GNP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2步:1991-2000年,人均GNP再翻一番,实现小康。

第3步: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1.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进小康的门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2016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6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金版教程】2016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③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D 根据题意可知,①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而非意义,故选②④。

2.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这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这说明( ) 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能越来越大解析:A 材料说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发展不平衡,故答案选A。

B项不符,C、D两项观点错误,均应舍去。

3.我国政府推出的新医改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解析: C 新医改方案与提高居民收入没有直接关系,故不能选A项;该方案是公民普遍享有的,所以,也不能调节过高收入、实现优势互补,故排除B、D两项。

实现人人有医疗卫生服务,目的就是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4.小康生活是中国人的追求,但小康社会的建设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下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A.全面小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些,落后地区要奋起直追B.全面小康意味着各地平衡发展,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同步小康C.可支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率先实现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不可能同时同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实现,A、C两项正确;全面小康首先是经济的小康,所以D项正确。

2014最新第十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4最新第十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有 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 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 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 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 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 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 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 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 况是复杂的,短期矛盾和 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 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各 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凸显。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 就业、社会保障、医疗、 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 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 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 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
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 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 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 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
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 以来GDP年均增长9.8%。GDP 连续跃上新台阶,1986年超过1万 亿元,1991年超过2万亿元,20 01年超过10万亿元,2010年达 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上中等收入国家 高等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756美元 756—2995美元 2996—9265美元 高于9265美元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基础知识】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能力过程】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教师:我国只是从总体上说达到小康,不同地区经济、生活发展不平衡,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课标要求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Βιβλιοθήκη ;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难点
课时
方式
综合探究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让学生根据调查的数据,谈谈家乡近几年来的变化?你理想中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憧景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在还有哪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材料四: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实际上提出了到下个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认识小康社会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1979年邓小平首 提“小康”
认识小康社会
十八大由“全面 建设”到“全面 建成”(五位一 体)
20世纪末,实 现了总体小康
十七大 胡锦涛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 求”(四位一体)
十六大 江泽民 提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的新战略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 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
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在幅减
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
形成。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2012年11月,十 八大做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的新部署——从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知识拓展——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全面小康≠同时同步小康
不平衡性: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 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 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 展。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课堂小结
总体小康 的实现
全面建 成小康
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 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 有300多美元。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而经济目标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之一。

本文将会讨论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的概念和意义首先,经济目标是指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希望实现的具体目标。

例如,GDP增长、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等。

这些目标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

经济目标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还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

因此,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结合,是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该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GDP增长GDP增长是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经济目标是,到2020年GDP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具体而言,到2020年,GDP年均增长率要保持在6.5%以上。

稳定就业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就业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就业人口年均增加1.7%以上,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增长力度要继续加大。

同时,要重点解决青年、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问题。

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民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居民收入目标是,到2020年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与城镇居民相当。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国家经济运转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来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财政收入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6%。

经济目标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之一。

经济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在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六页,共20页。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
【例2】 (2013·邯郸调研)党的十八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yāoqiú),到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
①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②提高科技进步对
第五页,共20页。
2.有人(yǒu rén)认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各地区可 以同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 特点和要求来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 展过程。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 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发展和完善
第八页,共20页。
2.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个误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小×康社
会( )
剖析: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
小康社会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全国同时建成小康社会( )
第十八页,共20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背景材料】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zhèngfǔ)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把改 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全面小康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在发展平 衡性、协调性、 可持续性明显增 强的基础上,实 现GDP和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
2)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 大幅上升,进入 创新型国家行列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
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 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 将成为——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 世界前列的国家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良好的 国家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 国家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不全面 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 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生活 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 步
全面程度
发展程度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 缩小地区、城乡各界层的差距, 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 惠及十几亿人口 部分地区尚未达到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
表现形式
货币
不 同 点
计算范围
本国常住居民为标准
国界为标准
(在领土范围内)
本国居民 外国居民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
苗 家 人 的 学 校
上 海 市 的 小 学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 发展过程。在建设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大 约需要20年的时间。 这就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 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 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 直追,加快发展。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金版教程】2016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③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D 根据题意可知,①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而非意义,故选②④。

2.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这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这说明( ) 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能越来越大解析:A 材料说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发展不平衡,故答案选A。

B项不符,C、D两项观点错误,均应舍去。

3.我国政府推出的新医改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解析: C 新医改方案与提高居民收入没有直接关系,故不能选A项;该方案是公民普遍享有的,所以,也不能调节过高收入、实现优势互补,故排除B、D两项。

实现人人有医疗卫生服务,目的就是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4.小康生活是中国人的追求,但小康社会的建设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下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A.全面小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些,落后地区要奋起直追B.全面小康意味着各地平衡发展,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同步小康C.可支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率先实现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不可能同时同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实现,A、C两项正确;全面小康首先是经济的小康,所以D项正确。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逻辑分为两目: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总体小康这一伟大成就,然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介绍总体小康的成就。

同时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经济建设目标”。

这一目专门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也是学生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标要求: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教学难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讲授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完成,课前老师检查、课堂中释疑解惑)合作探究(课堂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动态修改请结合书本和生活观察思考: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问题?(总体小康的表现及特点)2.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3.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是什么?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有哪些?一、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九页,共32页。
探究点一 总体小康社会

学 某校高一(18)班同学在学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

栏 目
标》一框时,同学们围绕“生活的变化和小康社会”展开了热烈

关 的讨论,并搜集了一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十页,共32页。
材料一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 1984 年 3
月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又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

栏 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发展不平衡,是

开 关
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水平差距不小。
想一想: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什么变化?
提示: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谈谈,具体内容略。
第四页,共32页。
2.全面小康目标
(1)时间:到 2020 年。
(2)特点: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
刚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不全面,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环
本 学
境保护、文化发展等问题重视不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

栏 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十五页,共32页。
【核心归纳】
总体小康的表现
(1)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本 学
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

栏 目
提示
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侧重强调经济方面;

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还涉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社会建设等方面。
第八页,共32页。
三、简要回顾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能够辩证地分析(fēnxī)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3.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九页,共40页。
导学线索
第十页,共40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主干知识梳理
第十二页,共40页。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shí2j0iān):____世纪末。 (2)特点:__低__水__平____的、__不__全__面__(_q_u的ánm、i发à_n_展_) _(_f_ā_z_h_ǎ_n_)_很__不平 的小康。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shèhuì)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解析(jiě xī)] 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居 民收入倍增,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选项①②正 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选项③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 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选项④错误。故答案选A。
[答案] D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13·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
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
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shèhuì)生产力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 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至20世纪末,我们顺利走完了第一 步、第二步,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从微观上看,现阶段人民的消费( )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及不足;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XXX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先来学习第一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难点)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重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分别有哪些?2.如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略)进行新课: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新人教版必修1

栏 目栏
链目
D.总体小康社会
接链

可编辑ppt
6
应用 示例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区域发展差距,因
此属于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与材料不符合;D项不具体。

目栏
答案:C
链目 接链

可编辑ppt
7
精讲 阐释
二、全面把握经济建设新要求体现的目标
1.发展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民生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可编辑ppt
9
应用 示例
解 析 : ① 中 “ 2050” 错 误 , 应 为
“2020”;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
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

过程,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
目栏
之路,故排除④ 。
链目 接链

答案:A
可编辑ppt
10
误区 警示
1.误区一:总体小康水平就是全体 人民都达到小康的水平。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 建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可编辑ppt
1
可编辑ppt
栏 目 链 接
2
精讲 阐释
一、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
栏 目 链 接
可编辑ppt
3
精讲 阐释
可编辑ppt
栏 目 链 接
4
应用 示例
1.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
解析: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目栏 链目
接链

2017人教版必修1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7人教版必修1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 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 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 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二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 略抉择。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
均GDP只有1000多美 GDP超过3000美元
元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
更全面——经济、政
生活质量 消费的小康。
治、文化、社会、环
境全面发展的小康。
社会发展 状态
发 城 之 较乡 间展 大、 ,很 差不发不异平同展收水衡—入平地群存区体在、缩层亿小人的地 口差区距、,城惠乡及各十阶几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3.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贯彻了科 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壮大县域经济 的重要途径,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 方法。
考点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
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
❖探究活动
❖目前的小康基本处于生存型消费,发展性消费还 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2)根据这些不足概括出总体小康的特点(画下
来)
画一下,五个“成为”p86页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标 准 低水平—低标准,人 较高标准,人均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 (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 长远大计。

第十课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定稿

第十课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定稿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要求和体现)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具体要求和体现)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 大进展 2、具体进程——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表现): (1)有条件的地方: (2)相对落后的地方:
准确理解总体小康
所谓低水平:是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 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全面;二是 消费的内容不全面,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 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享受性消费还没 有得到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 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之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战略(了解即可) (1)提出 (2)地位和意义: 2、总体小康水平: (1)成就(表现): (2)意义: (3)特点(不足):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小康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1)时间: (2)总体表现:(五个成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社会生产、流通、消费 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 可能多的财富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 会,通过人与自然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 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 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 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 展的社会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 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 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 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 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 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 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①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讨 论:根据你个人的调查,以及和同 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 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主要从衣、食、 住、行、用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
②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等级 低收入 中下收入 中上收入 高收入
人均GDP (美元)
B
3. (2013年成都二模,2)2012年3月6日, 环境保护部发布公告,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等 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石化等六大行业以 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对达不到限值要求的企业,应限产限排或关停,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环境保护部的做法是: A.运用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B.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环境保护 C. 运用市场手段引导资源配置 D.运用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到37%和43%(40%-50%为小康;30%-40%属 于相对富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 数22978万人);我国 目前的小康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 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在经济发 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的现象屡见不鲜。
低于 975
9763855
385611905
11906 以上
(注:以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划分标准为依据)
2009年,我国GDP以5.2万亿居世界第二 位,但人均GDP 仅3678 美元,排名第100位, 卢森堡以104512 美元排名第一。与世界水平 相比,我国仍属中下等收入国家。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准 低水平—低标准,人 较高标准,人均GDP
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 超过3000美元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 更全面——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环 生活质量 消费的小康。 境全面发展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 缩小地区、城乡各阶 社会发展 城乡、不同收入群体 层的差距,惠及十几 状态 之间,发展水平存在 亿人口 较大差异
误区导航
总体小康就是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都达到了 小康水平 分析:总体小康是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 康水平,总体小康仍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不平衡的小康。
体验导行
1.(2013年天津文综,1)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 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 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 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的提出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 体分三步走 ——
第一步( 1981~1990 ):实现GNP比1980年翻一 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1991~20世纪末):使GNP再增长一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小 康 社 会 的 主 要 原 因
提 出 全 面 建 设
(1)当前总体小康的不足 (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本世纪头二十年不 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算一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约为800美元,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1.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1)经 济持续健 康发展
2、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至20世纪末 (2)表现: ①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 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 越。
(3)地位:
•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 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4)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 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复习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怎样? 2.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宏观 调控? 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什么? 4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二)自学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我们 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问题?(总体小康的 表现及特点) 2.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 3.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有哪些?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 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 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 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
A
2.(2013年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党的十八 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与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建设同样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极具 活力的经济体,在发展生态文明上具有较强的 体制优势和发展动力,体现在 ①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可以举全国之力,让全体国民共同参与 ③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 ④我国市场经济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为根本目 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4.(2013年陕西西安五校二模,14)2012 年12月27日起,北斗卫星系统在继续保留原有 服务基础上,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 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预计仅在 国内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我国发展卫 星导航系统的经济意义有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③有利于打破GPS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④为居民消费创造动力,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 和成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苗 家 人 的 学 校
上 海 市 的 小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学
2009年,人 均GDP东部沿海 发达地区远远高 于中西部一些落 后地区,上海市 人均GDP达 11320.41美元, 湖南省2837.92 美元,最低的贵 州省1350.98美 元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
( )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全 面 提 高
2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
得重大进展
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进程
• • 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 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 加快发展。
全 微观 1.成绩 面 从总体小 宏观 建 康到全面 设 小康 小 2. 不足: 康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社 会 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的 经 经济建设 济 的新要求 目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进程 标
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 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 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 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 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 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 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 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