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李伟军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宁乡金海实验学校刘争良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潮流,因此在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首先,教师自身要具有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构建和谐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我总对学生满腔热情,关心爱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发展,以平等的心态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并以积极乐观的激情去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去教育感化学生,做到以情动人。
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课后,多与学生个别交流,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做到我们课内外既是师生、又是朋友。
第三,着眼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性格。
有人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学好数学,就要学会思维,学会质疑。
在数学课堂上,我大力培植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他们瞬间闪现的思维火花,我给予高度的关注和热情的肯定。
启发点拨是燃起学生激情奋进的助推器,在学生的自我思考体系中,把握时机,适当点拨,点就点在困惑上,点就点在疑问处,点就点在关键上。
创新思考是创新教育的灵魂,观察—思维—猜想—发现,是认识事物的规律。
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五大连池市电大数学本科学员李子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重要。
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和尝试表述如下: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的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法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的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到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撑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李莫辉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年第10期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情感,有利于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教会他们如何开创性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笔者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的求同思维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养成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而言,要提倡建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应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产生质疑,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应鼓励学生由此及彼,从一个问题衍生开来,提出崭新的、有创造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设问才会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学生拥有坚持己见的自信和勇气,引导学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找证据,求事实;但同时应引导学生既要敢于坚持己见,又要善于接纳别人正确的观点,从而在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中获得最大收益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知识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而这种冲突正是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必需的。
李会军-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宁四中李会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花样繁多的教学模式下,到底怎样的教学才能最大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是当前我们必须审视的问题。
现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场景和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从而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创设问题情境已经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亮点。
那么,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1、情境创设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把数学生活化,数学课堂才能洋溢着生活气息,才能激发出学生的理性思维火花,形成乐学状态,才能创建高效的课堂。
【案例1】在讲排列组合的一道问题:12人站成两排,前排4人后排8人,先从后排的8人中选2人插到前排,共有多少中排法?第一步,8人中选2人有28C 种,第二步,从前排6个位置上选2个位置排列有26A 种,因此共有2266C A 种,学生理解很困难,我也讲了定序法的问题,学生也感到迷茫,似懂非懂。
因此我叫4名同学站成一排,先让一位同学插有5种,再让一名同学插有6种,共有28C ×5×6种,学生很快理解,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因为我把枯燥的数学增添了活力,学生学习的效率肯定会提高。
2、情境创设问题趣味化。
把数学问题趣味化,才能最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
【案例2】在讲二分法这节课时,我引用了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猜价格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猜价格。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史庆伟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 中学 河北 邯郸 0 5 7 3 5 0
摘要 :在新 课改全面实施 、 全 面推行 素质教 育的环境下 ,注重创新 教育 , 培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 的创新能力 ,是高 中数学教育非 常重要 的 目 标 。本 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培养高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 关键 词:高中数 学 ; 创新能力 ; 数学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G 6 3 3 .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1 - 5 6 9 1( 2 0 1 5 )0 4 - 0 0 5 8 - 0 1 数 学是最为严谨而周密 的学科 ,在新 的教育理 念下 ,如 何让学生在 掌握基本 知识 的基 础上 学会 融会 贯通 , 举一反三 , 使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 高 ,是 新形势下教育者们 研究 的重 要 课题。在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的过程 中,引导 学生 具有 创新 意识 ,开发学生 的创新潜 能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 生感 觉到 整个学习过程丰 富有趣 ,并 且不仅局 限于掌握 书本 的知识和 教 师所教授的技巧 , 更 能通过锻炼 自己的创新 思维 使知识可 能实现教学创 新 ,积极采用与知识经济相 适应的创新意识与 观念 ,在数 学课 堂上应尽量保持和谐欢快 的教学氛 围,给学 生发现 问题 、 积极探求问题带来兴趣 。 教师可通过实施引趣 、 激疑 、悬念 、讨论等方法来 营造宽松 的教学气氛 ,积极带 动 学生 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这样才 能有利于培养学生 们 的创新意识 , 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发现 自己的创新潜能。
2 .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凭 “ 一张嘴、 一支粉笔 、 一本书”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0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教育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在数学课堂上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及课堂教学掌控等多方面下功夫,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名学生都对这堂课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时刻注意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是重中之重。
在现有形势下,我们必须从各方面都要注意创新,备课、学稿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业的布置、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的设置,都要体现创新。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数学教学中时刻进行创新教育,才能适应孩子们多变的性格,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创新教育,谈一下我的想法:一、在数学教学中多方面创造创新教育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学生的教导,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教学中的新思想、新发现、新方法,新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逐步打造创新型人才。
所以当今我们不能再用旧观念去教新型的学生,不能再单纯地认为把课本的知识满堂灌给孩子们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孩子们需要的是在乐趣中学,在乐趣中做。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多方面的体现创新教育,多方面创造创新教育的机会,使所教内容“新鲜出炉”,孩子们才能乐学,才愿意接受,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讲解一些易混点时,可以设计一些变式练习,由易而难,让学生充分辨别,充分发现它们的异同,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这些题目时,就不会再出错了。
“变式练习”这种授课方法经过试验,发现在提高数学课的高效性上还是很有作用的。
例如,学习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时,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一题多变:化简:(3x +2)(x +1)-(x +1)(x -1)-2x (x +4)一变:解方程:(3x +2)(x +1)-(x +1)(x -1)=2x (x +4)二变:解不等式(3x +2)(x +1)-(x +1)(x -1)<2x (x +4)看似三道不同的题型,但实际做起来大同小异。
让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李小军-情境创造力学习心得)
数学应让情境创造力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相融合在这个现代教育不断革新的21世纪,数学教学活动越来越考验教师的能力,需要新一代的教师用创新的眼光和行为来造就新一代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造意识的接班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得到了明确体现。
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富有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设计题材新颖、学科联系紧密、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等情境,使学生在思维活跃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掌握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教师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和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更易于对知识的创新。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开放的教学情境。
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
”亲切的话语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
在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就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画。
正是这些生动的画面、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成为我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教学“位置顺序”这一单元时,教材中创设了小动物赛跑这一生动活泼、富于童趣的情景。
我便充分利用这一情境,发挥想象,用一段引人入胜的导入语使每个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今天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观看小动物赛跑比赛,并请我们大家当解说员。
(出示P26/主题图)看,我们已经到了比赛现场,谁能介绍一下场上比赛的情况。
浅谈在初中数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浅谈在初中数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发表时间:2016-04-07T10:35:40.65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0期作者:李小彬[导读] 在探究中的一些推导过程、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和转换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鲜明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中品味数学的创造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动。
李小彬(四川省双流县艺体中学四川成都 610200)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10-049-01创新教育是眼下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讨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
创新能力表现在数学中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新颖方法。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源于问题。
却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构建一种便于学生主动实践、积极思索、乐于表达、探究真理,成为数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在探究中的一些推导过程、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和转换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鲜明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中品味数学的创造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动。
一、明确创新教育内涵。
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精髓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般而言,在初中数学教育中,通过对初中生的教育促使他们探究数学领域中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等,精准把握内在规律,增强他们的数学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在大力弘扬素质教育进程中,突出研究和解决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二、巧妙构思创新教育氛围。
每位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然而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一种现实的能力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精心构造适合创新迸发的氛围,为此,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研究之我见
1创设情境 ,引起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意 识
正如爱 因斯坦所说 “ 热爱是最好 的老师” 。因此 ,我们提 倡数学的 “ 快乐教育” ,要培养学生 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其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 、 科学性的数学问题 ,把学生 的注意 力吸引到老师提出的问题上 ,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的主 动l 生 和积极性 ,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 引发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动机 , 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在学习数学 中的 自主创新 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 教师在讲授数学新知时 , 往往 通过引用一些典型的事例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 激发学生 的创 造意识 。在兴趣 的形成 过程 中, 激发学 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促进学生进行 自主探究活动,进而形成创新 的意识 。
识仍是 当今数学教学的主要模 式 , 导致学生不会学 、 学 不会 ,
产生厌 学情绪。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 观能动性 ,转变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 ,使之成 为学 习的主人 。 2 . 1优 化课 堂结构 。采用 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 ,如发现 式教学法 、讨 论式教学法 、疑问式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及暗 示法等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 自觉性 ,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从而有所创新 。同时 ,积极地利 用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 ,尤其是 电脑多媒体在教学 中的运用 , 通过声音 、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 ,使学生对定义 、定理 、公 式等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 ,更加牢 同 ,有利 于激发 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 2 . 2创设和谐 的情感 氛围 。高 巾数学课 堂教学过程不仅 是在特定情景下学生学得知识 、形成 能力 ,而 且也 是师生情 感交流 、认知 因素 与情感 因素相互作用 的情感 过程 。课 堂上
浅谈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作者: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王秀梅创新教育是由接受教育发展而来的、以继续教育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
它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灵魂,注重于对学生的智力升发和能力培养,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要求教师在每时每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能回归知识的本质------创新。
而课堂教学又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渠道、主阵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
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做法:一、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而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到有效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真主的发扬民主,使他们各有所为,为自己之所能。
尤其是在回答问题时,要让不同知识能力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使问题的难度与学生已有水平相适应。
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即使是回答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对于个别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急于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也不要让其他同学流露出嘲笑鄙视之情,应对回答错误的同学表示同情和惋惜,并引导学生自己体会错误之处并改正,以便使他们在下次回答前作出更周密的思考;对于回答问题有恐惧感的学生,教师要和其他同学一起投去赞许信任的目光,对于这样的同学哪怕有一点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及时肯定,以增强其自信心,。
这样,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用同样的热情去对待,让每个学生都不做“观众”,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访欢愉。
同时,教师要注意表扬学生的创新性答题,对于不同问题允许有不同看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吸取新知改正不正确观点。
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慢 的区别来作 为问题,从而 引入 角的新概念 ;比如 国际象棋 的计算 问题 ,从而 发现等 比数 列的求和 公式……讲究 问题 呈 现方 式。对于 问题 ,教师应把它作 为教学的 出发 点,最好 能 由学生根据情境 自己发现 问题 ,将 发现 问题 的主动权 交给学 生 ,让 学生展示问题 的过程 ,因为对一个人 的创新能力来讲 , 发现 和提 出 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 的; 注重 问题 的解决方法 。 教师 要尽可能地让 学生参与活动 ,将 学生作为活动地主体 , 要充 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 , 促进学生思维 的交互作用 , 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 识;要及时在学生 活动 过程中及 问题解 决
、
解 读教材 中培养创新
重新认识教材 ,从中挖掘创新 素材 ,发挥知识 的智力因 素 ,从而创设教学 活动 情景,激发兴趣 ,进 行创新探索 ,培 养创 新能力 。例如 ,教学 中的一些概念 、公式 、定理 、或 因 内容相似相近 ,或因形式相似相近 ,易造成 混淆,在教学中 , 运用对 比分析 教学 , 就 能促使 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 中, 发现 问题 的实质 ,学会 客观地评价事物 ,加 深对事物本质 的 理解 。类 比是思维 的一种重要形式 ,经类 比能使知识 向更 深 的 层 次 或 更 广 阔 的领 域 迁 移 , 拓 展 。在 教 学 中 , 若 教 师 从 知 识 的顺延 、从属 、引伸 、互逆 、相似等 方面考虑和发掘类 比 因素 ,进 行类 L L  ̄ , J 新 ,培养 学生思维 的灵活 性。又如 ,构造 新命题 ,将原题 的条件 或结论 ,甚至整个题 用其等价 的形 式 替代 ,得 到新题 目称 为原题 的等价变式 ,这 是 由于一个数学 问题 常有 许多不 同的表 现形式或不 同的表达 方式而决定 的, 有利于学 生创新思维 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教 学中 ,教师 引导 学生从平 常中发现 不平 常,不受 “ 定势 ”或 “ 模式 ”的束缚, 去探索各种 结论或未确 定条 件的各种可 能性 。这 样充分发挥 知 识 的智 力 因 素 ,有 利 于 学 生 构 建 型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与 发展 。多种 思路 ( 方法 )解题特 别能调动学 生思维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知识 的综合 性就 决定了思维活动发展 的多样性 。
如何改革数学教学方法
养学生各方 面的能力 , 提 高教 学效率。 【 关键词 ] 改革 减轻 负担 提 高效率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0 6 8 ( 2 0 1 5 ) 3 6 — 0 4 2 [ 中图分类号 ] G 6 2 3 . 5
教学方 法 的改 革 ,一 直是小 学研究 改革 的主要 课 题。 当今世界 经济飞速发展 , 由经济竞争转 向科技竞争 ,
j j
学 生获取知识 的方法 。 好的教学方法能促 使学生积极主
பைடு நூலகம்
动 地获 取知 识 , 形成 技 能技巧 , 发 展 智能 , 提 高 学 习效 率。 教师在教学 中, 要根据教学 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 不能
机 械地采用 专一 的教学方 式 ,要做 到教 学方 法灵活 多
后一个 同学到终点 。共付 9 0 元 钱 ,问三人应该 怎样 付 钱?” 首先, 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这时课堂气氛异 常活跃 , 学生各抒 己见 , 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 。 学生通
的答案。 学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 , 在活跃的气氛 中, 轻松 、 愉快地掌握 了知识 , 达到寓教于乐的 目的 。 二、 采用发散式教学 。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减轻 学 生的负担
科学、 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轻松 掌握知识 。所 以, 教 师在教学 当中 , 应不 断更新 观念 , 研 究教 学方法 , 采用 发散式教学 ,让学生有充分 的时间参与教学 活动 , 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调 动学生 的积极 主动性 。 例如 , 在 教数学应用题时 , 教师首先 出示应 用题 : “ 有一个修路 队 准备修 一条公 路 , 计 划每 天修 3 2 0米 , 修3 5天 , 实 际每 天修 了 4 0 0 米 。实 际修 了多少天 ?” 教师可让学生读题 ,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谈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谈作者:李征军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06期〔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78—01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从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教师“教”为学生“问”。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敢于创新。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重视创新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
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
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回忆近期学过的内容,然后自己编题。
学生们都迫不急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他们有的说“9+4”,有的说“18-9”。
教师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
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再重点辅导,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探索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探索活动。
例如,在教“圆柱体体积公式”时,让学生拿出圆柱体按切、拼、旋转等步骤操作,得到一个长方体。
试论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师说新语中华传奇28试论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李宏军/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常胜镇中心学校摘要:“改革”与“创新”是当今教育界喊的最火的两个词,不少教师都在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使出了浑身解数。
伴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确实已经难以符合当代教育背景下的实际需要。
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深深感到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课程;创新教育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
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
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
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
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注重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允许“插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空间,动手和动脑相结合,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等。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时下流行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上创新教育的实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上创新教育的实施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创新教育,是指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数学教学。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和创新手段三个方面来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上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理念传统的数学教学以灌输式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兴趣激发则往往被忽视。
当前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当树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创新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的数学问题、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团队竞赛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探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法。
通过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创新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李本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李本军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教育、科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的时代里,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所以,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的学校,需要大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深入钻研教材,开拓创新内容,诱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潜能,等待着唤醒和引发。
如果教师能在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就能唤醒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中,有这样一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练习:3+3+3+2,我们可以这样教学:先把“+2”盖住,让学生改写成3×3,再亮出“+2”,问怎么办,学生自然说加上去,就变成3×3+2,这时教师再加以启发、引导,学生就能写出“3×4-1”。
此时,教师再出示5+5+5+3,让学生改写,学生便能写出5×3+3,5×4-2,教师再适当启发,学生又想到可把最后的“3”分开给每个“5”都加上“1”,变成3个6相加,则可写成6×3或3×6.教师再出示8+8+2,学生便能写出8×2+2、9×2、2×9这些算式。
我们看,这本来是一道极易被忽视的题目,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就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创新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是创新?其实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学生的发散思维。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结构因素之一就是联想。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比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见到两个向关联的已知条件,联想可能提出怎样的问题;或见到一个所求的问题联想需要的条件可能是什么。
浅议做好初中数学改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议做好初中数学改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发表时间:2014-12-12T11:23:31.50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进新[导读] 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齐家湾中学李进新 717300【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改革教学、创新教育、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而素质教育又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所以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展示课改的舞台,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迫切的任务,初中数学教师首要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摒弃长期惯用而与现行创新教学相悖的陈旧思想方法手段。
一、研读《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创新教育的大方向。
创新教育没有范例可鉴,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一种教育改革。
而改革就有可能失败。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吃透《数学课程标准》,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备课上课实践等方面作一些改进,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与总结,这样才能把握创新教育的大方向,不至于漫无目的地喊口号、瞎忙碌。
例如:数学教师关于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的定位,就应以标准为依据。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二、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的。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李 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李军发表时间:2012-09-11T14:28:32.3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1月总第116期供稿作者:李军[导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基础教育。
李军甘肃省山丹县马场四场小学734105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基础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肩负的特殊使命。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在教学目标上,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
“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
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创设情境上,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龙川县细坳中学李伟军
摘要:初中时期的数学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打下牢固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和生活发展积累必要的知识技能,以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本文从初中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入手,旨在通过数学教学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教学环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都有了很大的调整,更具时代性、实践性、前瞻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初中数学教学的总体课程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数学思维和知识,以解决日常生活实际的各种问题,在体味数学与人类社会密切关系的同时,也清楚把握数学的价值以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数学理念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
通过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要让学生在获得相应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
以往的数学教学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数学教育的附属价值,无法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展开,给人枯燥无味、抽像呆板的印象。
数学课程改革是从理念到内容到方法的革命性改革,对我们数学教师也提出了各种挑战。
笔者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努力探索,现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提高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认识
作为培养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价值教育,初中数学创
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去认识和挖掘数学领域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掌握其中的客观性数学规律。
当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之后,才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数学探究的过程中去,为将来培养创新型数学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中小学生对数学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思路等方面的问题。
二、营造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客观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内在的创新潜能,如何将这种潜能转换成现实的创新力,是一线数学教师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因此,为学生们营造适宜的创新教育教学氛围,是保证数学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
总的来说,良好的数学创新教育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数学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
这是决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教师的指导与引导,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数学技能的获得提高,如果教师本身就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将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造热情。
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被调动起来,才能掌握更多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更多切实有效的模式和思路。
其次要营造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温和“土壤”。
不可否认,以升学率为指标的应试教育制度,让学生和教师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机械的知识讲授却很难形成有效的创新讲解,这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拓展。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改变教与学并重的模式,逐渐由“教”向“学”
过渡,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以形成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的和谐教学环境。
此外,最好能够设计一套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扩大学生的视野来提高学生未来的学习实践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三、强化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为数学学习的精髓,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准。
当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就能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最佳的学习路径和模式。
在时代探索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综合分析与推理判断,经过归纳总结与概括比较,不断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思维方法主要有:函数方程思想、划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推理归纳思想、整体分类思想等等,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理论概括,同时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只有让学生不断学会数学化的观察和分析,才能不断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开放教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开放式的数学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让数学思维教学的变通创造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可能。
因此,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选择的问题要有角度和难度,同时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在教学中有创新的因素,又要保留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空间,以保证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想法。
开放式的数学
教学,可以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法入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旧知与新知、横向与纵向多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例如求一次函数y=5x-2与y=-5x+3的交点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5x-y-2=0与5x+y-3=0的解得出。
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数形之间的联系,又强化了不同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要下意识地培养学生同题多解,锻炼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数学教师自身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同时为学生提供肥沃的学习土壤注入新鲜的活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师生共同建立合作探索机制,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楠,刘书玉.浅谈课堂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硅谷,2009,(10).
[2]董秀芳.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30).
[3]韦宝山.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
[4]谭述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4).
此文2013年3月在《语数外学习》上发表
《语数外学习》刊号ISSN1005-6351,CN42-1356/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