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 专家与民众的纠结
开讲了李玫瑾的观后感
开讲了李玫瑾的观后感简介《开讲了李玫瑾》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访谈节目。
该节目以李玫瑾作为主持人,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或者一组嘉宾进行深度访谈,主题涵盖艺术、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通过李玫瑾独特的主持风格和深入的访谈方式,该节目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对《开讲了李玫瑾》进行观后感的分享。
主持风格独到作为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至关重要。
李玫瑾凭借其独特的主持风格在观众中脱颖而出。
她以亲和力和谦逊的态度与嘉宾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让嘉宾们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与此同时,她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嘉宾话语的敏锐捕捉使得整个访谈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在节目中,李玫瑾经常以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嘉宾深入探讨话题。
她善于从一系列简短而有力的问题中提取出一个更大的话题,并以自己的见解引导嘉宾发表意见。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节目的质量,还使得观众在收看节目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思考启发。
内容丰富多样《开讲了李玫瑾》通过邀请各行各业的嘉宾,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话题。
无论是艺术家、作家、科学家还是企业家,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见解。
节目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将嘉宾的故事与观众分享。
节目的每期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探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讨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等。
这些主题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还展示了不同领域的前沿发展和思考。
选题独特思考深刻《开讲了李玫瑾》在选题上独具匠心,思考深刻。
每一个选题都经过精心策划,旨在突破传统的访谈方式,引起观众对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节目尝试解决一些当代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并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各个方面。
举一个例子,一期节目邀请了一位心理学家讨论关于幸福的话题。
节目不仅涉及了个体幸福的内涵,还探讨了幸福对社会和文化的意义。
通过让观众了解不同观点和意见,节目激发了他们对幸福的思考,并引发了进一步的讨论。
结语《开讲了李玫瑾》是一档让人喜爱和着迷的访谈节目。
李玫瑾独特的主持风格,丰富多样的内容以及深思熟虑的选题,使得节目在观众中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开讲啦李玫瑾观后感
开讲啦李玫瑾观后感引言《开讲啦》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公开演讲节目,它给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一个平台,可以分享他们的见解、经验和故事。
其中,李玫瑾作为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和公众演讲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观看了她的演讲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想。
个人成长与意义李玫瑾的演讲从她的亲身经历和成长开始,她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她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坚持。
只有不断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此外,李玫瑾还强调了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她提到,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与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在演讲中,李玫瑾强调了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她提到,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梦想。
她分享了自己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的经验,并强调了信任、理解和尊重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和技能,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李玫瑾还分享了一些增强沟通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她提到,有效的沟通需要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还强调了身体语言和语调的重要性,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传达信息非常重要。
通过她的演讲,我意识到沟通能力不仅仅是说话的能力,还包括倾听、理解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沟通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李玫瑾在演讲中也谈到了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她提到,企业家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回报社会来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长久发展。
开讲啦李玫瑾演讲观后感
开讲啦李玫瑾演讲观后感《开讲啦》李玫瑾演讲观后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演讲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场精彩的演讲可以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激发我们的潜能,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李玫瑾老师在《开讲啦》节目中的演讲,让我受益颇深,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观后感总结。
李玫瑾老师的演讲主题是“赋能的艺术”。
她通过分享自己多年来在教育行业从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如何帮助他人实现价值、获得成功。
她以自身经历和感悟为出发点,用饱满的情感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将观众引入议题并引发共鸣。
这次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一个原因是李玫瑾老师的语言简洁明了。
她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她深入浅出地传递了她的观点和思想,使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演讲中,李玫瑾老师提到了赋能的五个环节,即发现优势、激发潜能、培养技能、建立信任和提供支持。
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教育领域中应用这五个环节,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这五个环节在李玫瑾老师的演讲中被深入探讨,让我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影响力。
首先,发现优势是赋能的第一步。
在演讲中,李玫瑾老师强调了教师要具备审美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学生的优势并将其用于教育中。
她分享了一个自己教育学生的案例,这名学生以前在学校表现平庸,但经过老师的发现和引导,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不过有些可能还没有被发现和激发。
其次,激发潜能是赋能的核心环节。
李玫瑾老师指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关键是如何激发和挖掘。
她分享了自己的激励故事,通过鼓励、肯定和激励,她成功激发了学生们内在的动力和自信心。
这给了我很多启发,意识到潜能的开发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培养技能是赋能的基础环节。
李玫瑾教授的金句值得人人细品的读后感怎么写
李玫瑾教授的金句值得人人细品的读后感怎么写李玫瑾作为中国公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的育儿语录常被家长认为扎心、犀利,一针见血。
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为长期研究心理学,她的观点常常令人醍醐灌顶。
李玫瑾教授谈的最多的观点是孩子的性格养成在6岁之前,6岁前孩子父母的陪伴和亲子教育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奠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成功在于他的自信,孩子学习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
老师有一个分数线有一个任务,作为家长,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
分数是老师管的,父母要管的是孩子你上学快乐不快乐,有没有人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助你什么。
有些人感觉李老师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控制欲,我不赞同。
我们应该承认,教育的确是带有“约束”作用的,但这并不等于控制。
她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在高中阶段要给孩子展现不同的活法,挖掘孩子擅长的领域,而不是考了高分,但不知道选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
我从一个孩子角度,感受到的是被尊重和帮助。
虽然我也曾对家长的唠叨感到厌烦,但当我现在读到研究生,再回过头看,觉得父母们的管教是多么珍贵!只是会遗憾,如果他们能用更适合我的方式,那可能会更好。
而李老师正是在这方面为我提供了解决方案。
没有哪种教育理论是绝对正确的,要有教无类,还要因材施教。
但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思考是绝对必要的。
李老师向我展现的是一种更积极主动,更温和和持久的教育方式。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孩子心智还没成熟的阶段,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纠正,我觉得这不是控制。
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这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
但最终要过怎么样的人生,掌握权依旧在孩子身上。
李玫瑾教授的目的是掩盖药家鑫的主观恶性
批判李玫瑾教授关于“药家鑫案”的一个高论作者:韦筠枝大约上个月吧,具体时间也懒得查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药家鑫案”在法院开庭审理,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通过“百度”搜索“李玫瑾”,或被冠以“中国犯罪心理学第一人李玫瑾”之名)在中央电视台对“药家鑫案”进行评论,向社会公众发表了一番高论。
这番高论的视频以及文字版本曾经出现于//110542.shtml。
也懒得再查,现在是否还在,也不重要。
在这番高论中,李玫瑾教授提出一个观点:“药家鑫拿刀扎向被害人的行为是强迫行为”。
李玫瑾教授至今没有公开、直接承认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我认为,李玫瑾教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所以,我撰文批判。
这是本文的由来。
我之所以敢于撰文批判,是因为我具有人人分享的理性,而犯罪心理学虽是专门的知识,但也必须经得起理性的检验。
虽然我不认为:用理性检验犯罪心理学还需要专家的资格否则都是“乱弹琴”,但是我也介绍一下自己的相关背景吧:法学专业法学学士、法律硕士,选修过《犯罪心理学》,参与了十年刑事审判,从卷宗见过多种杀人手法、多种杀人心态。
如果不够资格,我也没办法,所谓“够资格”的人都哑巴了吧?一、李玫瑾教授提出:“药家鑫拿刀扎向被害人的行为是强迫行为”。
因为李玫瑾教授有点语无伦次,——不知是语言表达不甚条理还是故意兜圈子、放烟雾弹,——所以,“药家鑫拿刀扎向被害人的行为是强迫行为”是从李玫瑾教授的原话中概括而来的。
我概括的过程,运用的是中学语文的方法,自信忠实于原意。
李玫瑾教授的那番比较完整的原话稍微长了点,我附录于正文后面,可以查阅。
担心我抄错的话,可以直接登录中央电视台的网页核实。
事实俱在,也不容我信口雌黄的。
我从李玫瑾教授比较紧凑一点的原话开始概括。
具体的概括过程如下。
(一)李玫瑾教授说:“心理学上有一个词,经常叫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就是什么?他做的这个动作往往不是他的一种兴趣动作,而是一种机械的他在做,这个动作往往它会变成一个什么?替代行为。
听李玫瑾心理学讲座心得
听李玫瑾心理学讲座心得用了两个多小时听完了李玫瑾教授的讲座。
李老师用实际案例为我们讲解了犯罪心理规律、少年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和关爱的重要性、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时期和原因、家长如何应对现在孩子产生的问题等,这些都是我们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感到棘手的问题。
通过听课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有些方面很庆幸做得还比较合理,如:坚持自己带孩子,不让老人帮忙;给孩子创造自由的空间;制定家庭规则。
有些方面的确是没有认真学习和思考,跟着“自以为是”走了,如:孩子需要的尽量满足,女孩要富养、娇气等,最终惯出了坏脾气、自私自利的习气。
不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真的是走了很多弯路,而且好多东西都是不可逆的。
李老师说得对,为人父母是要不断学习和探索自我的,孩子的来临是让我们认识生命,从他们身上看我们自己的。
如果不能完事、充实自我,怎么引导孩子,和他们沟通呢?现在孩子已经14岁了,他们的性格心理基本已经形成了,好多错过的东西,如安全感、性格的养成都不容易补回来了,但我们家长自身的学习、进取、探索、反思是可以继续进行的,而且在这个阶段和青春期的孩子一起学习是最好时机了,我们着重于自己的学习,和他们一起探讨,而不是管制、说教,他们还会有逆反吗?我是反问我自己的,我总是把这最关键的忘记了。
如果我真的做到把自己的后半生学习好、规划好、思考明白了,我的孩子,她又何愁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人生价值呢。
我一直是相信我孩子的,我经常和她爸爸分析,她比我和爸爸优秀多了,自信多了,心灵宽广多了,而我们只是对自己不信任罢了,总是不停干预她。
这也许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直在路上!我们在这一阶段总是为孩子的未来焦虑,认为学习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也是对孩子的能力不信任。
我们是知道的,健康的身体最重要、健康的心理最重要、健全的人格最重要,可我们还是焦虑,我们的行为和语言表现出的却是学习成绩最重要。
原因这次知道了,就是我们自己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就想让孩子替我们实现,他们也是独立的精神体,他们不愿意承担我们的梦想,人家有自己的人生。
李玫瑾心理讲座观后感350字
李玫瑾心理讲座观后感350字两个多小时的聆听让我受益匪浅,也颇感震撼,我们身边太多太多这样真实的案例,让人惊愕,心酸,惋惜,造成这样悲剧的原因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哪个为人父母的不希望自己孩子健康平安的生活,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认知错了,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虽是俗语也是真理,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父母给他规划好了他就是块蓝图,我们没有规划他就是废纸一张,正如李教授所说的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当今社会问题大都源于单亲家庭,源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养儿育女,并不是你给他吃好的,穿名牌,住豪宅,让他上名校,进火箭班,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他的想法是对是错,对了我们要如何鼓励他,错了就要怎样纠正解释,身为父母就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可能的陪伴孩子,就像李教授所说的三岁之前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他的潜意识里就认可了你,接纳了你,即使你打他骂他他依然会依赖你,反之他或许就会暴力回击,甚至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还要教他辨别是非的方法,怎样的人可以做朋友,怎样的人要远离,家人该怎样相处,同学该怎样相处,邻居该怎样相处,朋友该怎样相处,陌生人该怎样相处等等等等,遇到危险的时候该怎样保护自己,还要时常与他沟通交流,尤其是青春期的年纪,比较容易叛逆,但不要过于严肃,要掌握方式方法,就像李教授和他的女儿一样可以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开玩笑,也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正确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爱占便宜……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一定和你一样,再好的学校老师都未必能改变他,所以家长也包括我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阳光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形象,我们要培养她各种兴趣爱好,然后发现他的闪光点,要创造一切有利于他成长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教他不要沾染那些不好的社会风气,现在的孩子小学生就开始比吃比穿,拼爹拼娘,所以我们要为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李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我也深深的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我应酬多都是孩子的母亲陪伴多一些,以后我会抽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家人,也希望所有的家庭都美满幸福,让我们身边多一份亲情,多一份温暖,多少一些悲剧,少一些遗憾。
犯罪心理学专家谈暴力:孩子被打,就叫他打回去!_24
近日,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做客某节目时的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
在被现场观众问到“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吗?”时,李教授给出了肯定回答:“肯定会啊!”同时,她还拿自己孙女的亲身经历举例。
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欺负,对方把她抱起又摔下,李玫瑾教授就教孙女:“可以揪住对方耳朵,直到对方放手。
”孩子被同龄人打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密切关注的话题。
李教授的话迅速引起家长热议。
要不要打回去?意见分为两派:正方:打回去!不然下次还被欺负!@大卫:我让闺女必须打回去,打不过就咬他,这对心理素质有利,大了自己就明白了,懦弱是一辈子的事。
@青莲寄居:打不过也要打,从小就要缎练不屈的心态。
@湖有水兮:我儿子还小,我以后教育他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就算没打赢对方大概率不会再欺负你了,应该知道你不好欺负,如果打赢了以后对方不来挑衅你,这事就过去了,也有可能不打不相识,说不定会成为好朋友。
@美亚蝙蝠:我的孩子,我从小就教育他出去不要惹事,但是人家惹你,你就狠狠揍他。
人家打你一拳头,你就打人家十拳。
@郭伟同学:有什么好争论的?孩子在被欺负的时候你能指望他像成年人一样做出冷静理智的判断吗?成年人自己都做不到理智冷静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做到?很简单,打回去,而且一次性打到对方彻底怕了你就一劳永逸了。
@Nemo麻麻:当然要打回去。
不惹事,但也不要示弱。
不过我会告诉孩子,打回去不要打眼睛等要害部位。
反方不能打!能承受委屈才能成大器!也有家长认为“不打回去为好,能承受委屈才能成大器,教育孩子怎么避免被打、见机行事为宜。
”之前,网上曾有一篇名为《儿子的脸被同学打到破相,这位妈妈的做法,连老师都甘拜下风》的文章在网上被大肆转发,引发网友热议。
文章以老师的口吻叙述了一件发生在班级里的两个男同学间的冲突事件,其中一名男生将另一名男生的脸抓破了相,而被抓男生的妈妈对此并没有大发雷霆,相反还大度地原谅了对方。
这位妈妈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把别人孩子的脸抓成这样我一定会狠狠地收拾他。
读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有感
读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有感近日,读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一书,收获良多。
李教授关注人的早年,从“犯罪——人——心理——早年——家庭——养育——父母”这样的顺序倒推,看到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逻辑,追溯到家庭养育的重要性,也帮助我破解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难题。
今年,新接手了六年级的一个班。
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和教育,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了较大转变,一切都慢慢走向正轨。
可是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班里有个孩子动不动不文明的话就脱口而出。
当他出教室门和迎面进教室的同学正好撞了个满怀,随口就是一句“我c!”;打开作业本,当他发现自己的题错了一道,一拍脑袋,一句“我c!”;跑步时,鞋带开了,你提醒他下队系鞋带,他低头一看,又来一句“我c!”……每每听到这难听刺耳的话语,我总是眉头一皱,温馨提醒:这话真不好听!孩子就马上捂住嘴,不好意思地笑了。
可每次遇到事情,这样的话仍是不受控制地飞出口来。
有一次,我催促他抓紧去上课间操,竟也受到了“礼遇”。
面对孩子这个问题,我气恼、困惑,但很快做了梳理:一、将心比心,巧妙谈话我平复心情,等上完课间操把他叫到走廊上。
他这时已没有了抵触情绪,我轻声问:“刚,你刚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吗?”“嗯,老师,我不该那样说你。
”他一直低着头。
“你知道吗?对你刚才说的话,老师很生气。
如果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说你,你是什么感受呢?”我继续问道。
“我也会很生气。
”他怯怯地说。
“对呀,老师是大人,我及时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再和你计较。
不计较不代表我不生气,别人对自己说了粗话、脏话,任何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吧?”“嗯。
”他点点头。
“但是,反过来想,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不会控制自己的人,你能想到是什么后果吗?”“很严重,可能会互骂或打架。
”“你现在还小,你将来走上社会,会遇上更多的人和事。
人家不可能都像老师这样去包容你,理解你。
你能明白吗?”“老师,我懂了。
”“那以后你说话之前,能不能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这样不好听的话也不要张口就说,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为何女孩失联事件频发
为何女孩失联事件频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很多案件的发生是有概率性的,甚至有些犯罪者在事前也没有预谋,当他有机会时就会临时起意。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很多人,尤其包括年轻大学生和一些年轻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一种警觉意识。
李玫瑾说,所有犯罪者侵害的目标都是比他弱的,这类女性的确符合犯罪者的“心理条件”。
可能你只要出去就会遇到,这个时候你只要进入到他的那个活动圈内,你的风险就会提高。
李玫瑾说,其实有很多可以避免危险发生的方式,例如不随意上陌生人的车、结伴而行,或者到偏远地方由家人或朋友接送。
举个例子,如果乘坐出租车,最好在有监控器的地方打车,这样即便发生了什么,警方也能找到你离开的位置。
而且上车最好坐后排,并告知家人已经上车、何时抵达等信息,一方面让家人了解你的行踪,另一方面也让司机感受到你的防范意识,就算他原本产生了歹念,有可能因为你的举动而放弃作案。
李玫瑾建议,安全防范应该纳入到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我们都应该开展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知识。
那这几起案件让我们看到悲剧在哪呢?大学生在这种行为方面的失误,让我们看到我们教育中的缺陷。
李玫瑾,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_名人故事
李玫瑾,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所有的犯罪都来自于诡秘的内心作为中国公安大学的教授,李玫瑾经常会看到这幅场景:犯罪现场留下了一地碎片,有的地方被打乱,有的地方残缺不全,有的地方经过伪装。
罪犯越来越了解和使用反侦查技术,令办案人员束手无策。
面对这个难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李玫瑾开始研究,如何从犯罪作案心理入手,破解整个案件。
即根据现场碎片分析出作案人的年龄、身高、体形、背景和动机,用文字给犯罪人“画”一幅像。
几年磨一剑,李玫瑾渐渐掌握了罪犯的心理活动规律。
她认为所有的犯罪都来自内心的结。
比如两人之间对谈几个小时,最终会在彼此脑海中留下一幅画面,这幅画叫“心像”,它以没有时间的方式存在,日后无论何时再想起这个人,它就浮现眼前。
一些“心像”会形成心结。
譬如一个杀了继母的孩子,他说他脑中关于继母的一个印象挥之不去,那就是他在学校犯了错,继母知道了,告诉了父亲,让他挨了一顿打,从此继母“阴损”的形象被定格,成为他心里的结,在日后的相处中愈发尖锐。
2003年,杨新海在安徽、河南、山东和河北流窜作案共计22起,杀了67个人。
他凶狠狡猾,总在后半夜作案,所到之处没有活口和物证,也没有目击者。
当地警方一筹莫展,便向李玫瑾求助。
听完案情介绍,李玫瑾展开分析:凶手动辄杀人全家,不留活口,一定是没有什么家庭观,亲情淡漠,应该是很早就与家庭隔绝;下手那么凶残,一定有犯罪前科;现场不留痕迹,说明他有反侦察经验,一定制造过类似案件并被处理过;而与家庭隔绝、有犯罪前科和积累犯罪经验的过程至少需要10年以上,若以17岁为离家出走的平均值,他应该在30岁以上;他惯用锤子将人在睡梦中砸死,可以从床的高度推算出他的身高……李玫瑾推断出杨新海的形象信息,一步步将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范围缩小,最终排查出来。
后来事实证明,杨新海的真实情况亦与她所言不差。
发生在2004年的云南马加爵案,让李玫瑾声名鹊起,也备受争议。
关于马加爵的杀人动机,当时说法很多,人们一致认为他因为贫穷而杀死自己的四名室友。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玟瑾告诉你:中华传统说的的男孩穷养是有道理的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玟瑾曾经在她的采访当中提到自己童年时的经历,父母工作忙,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幼儿园,她没有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天天能和父母在一起享受童年的乐趣。
她小学时就可以帮助大人做体力劳动,吃过很多苦。
但她说:“从小吃过苦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强。
长大以后遇到事,最多想不开诉诸暴力,但绝对不会忧天忧地甚至想不开自杀。
”她强调,尤其是养儿子,更要苦着养。
“如果你想养出一个逆子,只需在他小时候百依百顺。
”这句话,振聋发聩。
李玟瑾教授提到,孩子小的时候,你让他受点苦,不同意他的一些无理的要求,他最多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但是如果家长们一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话,孩子从小享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等孩子到了叛逆期以后你稍加说教可就不止是撒泼这么简单的!前些天出现过这样一篇新闻,大概内容是一位母亲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大学毕业后,由于始终找不到自己如意的工作,就整天待在家里玩游戏,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了几句。
结果这位不懂感恩的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娇生惯养“。
小时候,老人们跟我们说:“不怕吃苦苦一阵子,怕吃苦苦一辈子。
”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遇到困难的时候哭哭闹闹,不一定是坏事。
如果我们担心孩子吃苦受不了,而替孩子包办了一切,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就是很严重的结果了,将来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的健全发展。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却不知道是因为我们保护的太好了,不让他们懂事。
要想让孩子从小明事理能为他人着想体谅父母,就应该从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识得人间疾苦,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聪明,但他们大部分最后都没能获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意志力,缺乏一些优秀的好习惯。
12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和习惯的黄金发展阶段,父母如果能刻意地培养这样一些吃苦耐劳的精神,将来对孩子的发展大有裨益。
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吃苦,让孩子吃哪些苦呢,小于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1刻意培养孩子吃苦的意识父母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吃苦不是什么坏事情,可能会遇见困难,但是吃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去教导孩子,比如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体力的劳动。
李玫瑾6岁前父母的话是黄金;12岁后是垃圾
育儿也有一套方法论,父母如果能够掌握要点,取得的教育成效往往是事半功倍。
比如,在教育孩子时,存在一个教育效果的分水岭:孩子6岁之前,父母的话是圣旨,特别以下几句话堪称黄金般贵重;而等孩子12岁之后,父母的所有话在他们眼中都是垃圾,因为12岁一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由于激素分泌的影响会更加叛逆,二是此时孩子的性格和三观基本形成,为人处事有自己的一套风格,因此受不了父母的指指点点。
我国著名的育儿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也曾指出:“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因此,在孩子的接受期(6岁之前)、过渡期(6岁~12岁)和敏感期(12岁之后),父母都应该做好准备,最好是在接受期趁早教育,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一、接受期(6岁之间):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就像是一个小树苗,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终会长大,但是是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还是一个盘根错节的“歪瓜裂枣”,全得仰仗成长过程中的“修剪”。
因为如果没有及时的规避,及时的修剪,一些枝枝丫丫势必会无边界的蔓延,而后果就是导致他长歪。
而长歪的树,一旦想要修正则很难。
另外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6岁之前是孩子的性格塑造关键期,也称之为潮湿的水泥期,这个时候孩子80%~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逐渐形成。
而7~12岁则是孩子性格形成期,也称之为正在凝固的水泥期,这个时候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
因此,想要真正的起到管教作用,父母一定要趁早,越早管教越好。
二、过渡期(6岁~12岁): 适当的挫折教育在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呈现出一种“颠倒的怪象”。
在孩子听话乖巧的小时候喜欢无度无量的溺爱,等孩子到了最为叛逆的青春期时,反而眼睛容不得沙子,开始拼命管教,这种“颠倒”的管教方式最终只能是失败收场。
在这个时期,孩子还没有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且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认知,因此在他们眼中,父母是最为伟岸的存在,他们对父母也是最为依赖。
李玫瑾对孩子最好的十句话
李玫瑾对孩子最好的十句话李玫瑾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和作家,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发表了很多对家长和孩子都有帮助的文章和书籍。
她的思想深邃,语言简洁明了,常常鼓励家长去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并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
在她的演讲和讲座中,她曾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下面是李玫瑾对孩子们说的最好的十句话。
1. “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外表更重要。
” 许多家长依靠孩子的外表来评价他们的性格和能力,这是不恰当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要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支持他们的成长。
2. “不要过分保护孩子。
” 家长通常会因为害怕让孩子受到伤害而过分保护他们。
然而,这种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孩子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失败,从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成长。
3. “用技巧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时间,是培养他们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
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技巧如积累规律、锻炼习惯等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他们成长的动力。
” 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应该被鼓励和激发,为孩子提供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获得更加深入的学习体验。
5. “孩子需要限制媒体使用。
” 媒体成瘾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现象,而孩子还在其青涩的年纪遭遇媒体的影响,有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需要创造一个有纪律的环境,规定孩子使用媒体的时间和方式,保持孩子独立地思考和学习。
6. “寻找你孩子的长处而不是缺陷。
” 家长往往关注孩子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改进和纠正。
然而,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则需要强调和鼓励他们的长处,同时协助他们解决弱点。
7. “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团队合作的机会要提供给孩子,并要学会倾听和正面回馈。
8. “每个孩子都值得自我实现的机会。
” 家长不应该把孩子限制在自己的特定期望之内,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接受成功和失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不放弃自我实现的机会。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观后感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观后感《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深入挖掘李玫瑾作为一位中国优秀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展示了她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观后感如下:这部纪录片使我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教育一直注重针对知识的教育,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个性和兴趣的培养。
然而,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刻地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潜力是教育的核心。
李玫瑾作为一位教育家,她关注孩子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并且通过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纪录片中的故事表明,李玫瑾对每个学生都有耐心,她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尽力培养学生的天赋和兴趣。
她认为,教学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潜力和自主性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也适用于其他教育阶段。
另一个我在纪录片中学到的重要教育观点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李玫瑾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她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在当今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是能够担当未来责任的关键能力。
除了这两个重要的教育观点,还有一点让我深思。
纪录片中反映出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观念,即孩子的成绩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这种观点对孩子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创造力。
而李玫瑾认为,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来培养他们,而不是简单地追求高分。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即“鱼可以被判定是否会爬树,它是否能游得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同样的标准衡量每个人。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对我来说是一次教育的启示。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给了我很多思考,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性为出发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为什么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学育儿值得深思
为什么不要跟李玫瑾教授学育儿值得深思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推荐语✐RECOMMENDATION-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看过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讲座;抖音上搜索“李玫瑾”,也会跳出各种演讲中截取出来的短视频,而这些短视频动辄就有十几万的点击和点赞。
很多幼儿园老师也在网上学习这些视频,把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跟孩子相处的方式放在幼儿园中实践。
可是这些红遍网络的做法真的合适吗?本期我们将看到一篇反对“李玫瑾式育儿”的文章。
在作者看来,李玫瑾教授'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的育儿方针不仅错误,而且会割裂成人与孩子自然的情感链接,让孩子变成只会低眉顺从,没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
ID:vera-mommy01 /刷屏的育儿视频为什么让人不舒服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不知道为什么,从几年前开始,李玫瑾教授“不打不骂让孩子服”的育儿指导视频,总是不定期会出现在家庭群中。
有好多妈妈跟我表达了对该视频产生的类似烦恼:长辈很喜欢李教授的教育方式,但我看完我觉得就是不舒服,哪里不舒服我也说不上来。
为什么这个视频会让人不舒服呢?原因跟李教授的背景有关,她是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擅长的是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
她眼中只有已经犯罪了的,和暂时没有犯罪的少年。
过去二三十年间,她经常上电视谈少年犯罪,而且上的都是央视这种自带说服力的媒体平台,从黑头发讲到白头发,确实是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谈少年犯本来谈得好好的,可后来她意识到,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所以开始向青少年甚至幼儿教育等领域伸手,她最近还上电视,旗帜鲜明地建议家长教孩子在面对同伴冲突时“打回去”,无数人叫好。
她其实正在做的是减少少年犯。
怎么处理潜在少年犯呢?必须及早控制,及早管制,及时塑形——才能获得一个乖巧顺从不违逆大人意愿,不随便自杀的孩子。
这也许是为什么她会毫无根据地强调,“3岁前要克制任性”,“12岁前要进行性格训练和教育”。
专业意见与大众声音应有良性互动
专业意见与大众声音应有良性互动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3年第19期文何小手担心学者被权贵被利益绑架,舆论对李玫瑾的批评颇具代表性,它延续了近年来民众对知识精英一以贯之的不信任态度。
李玫瑾或许承担了不该有的重负……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近来的一些发言,让很多人重新认识犯罪现象和这位广为人知的学者。
在一期电视节目中,她从个体人格及其生活环境的角度探讨犯罪成因。
“有些人他天生就是要犯罪的”,她认为很多犯罪人天生存在人格缺陷,甚至有一种反社会人格;她说失意的人生经历容易造就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实际上就是人生的一种迷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玫瑾是以“民意的敌人”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对一些案件的非主流发言,使她被冠以“著名犯罪漂白专家”。
担心学者被权贵被利益绑架,舆论对李玫瑾的批评颇具代表性,它延续了近年来民众对知识精英一以贯之的不信任态度。
李玫瑾或许承担了不该有的重负,也不难想象,作为个体难免会感到委屈,当然,这也会引导她调整自身介入公共事件的方式与角度。
如果看到李玫瑾过去的这种转变,就不难理解,相隔很长一段时间,今天回顾过去那些站在民意对立面的表态,她仍然会说“走了一个很专业的思路,而忽略了老百姓的感受”。
不仅如此,这位犯罪心理学者还展现了自己的另一面,她关注不同阶层形态各异的个体人生,对那些底层的犯罪行为也表现出十足的纠结与无奈,以一种颇具人文关怀的视角认识犯罪现象。
对犯罪现象的理解难免存在分歧,她的一些判断能否引发民众共鸣尚难预估,而从她“6岁之前一定要让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建议受到网友重视这一事实看来,这位犯罪心理学家与民众过去的紧张关系似乎正悄然转变。
或许今天李玫瑾献给民众的“知识鸡汤”并非有意为之,多数人可能也愿意相信,她所分享的思考与其研究一脉相承,是其学术视野的自然流露,展现的是一个立体而全面的学者。
回头看她此前的那些非主流言论,它们对于介入公共事件中的李玫瑾们不失为一种教训:作为知识精英,可以强调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断童取义,也可以指出民众的谬误以及对自身的误解,但如果剥离个案中的特殊情境,仅仅凭借知识上的优势甚至智商上的优越感去解读社会现象,可能就过于武断。
建议打回去是个馊主意
2021年11月21日梅州日报■钱夙伟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打回去吗?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近日做客《开讲啦》节目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她还拿自己孙女举例,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李玫瑾教孙女:“可以揪住对方耳朵,直到对方放手。
”这一说法,一下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应该教孩子忍耐一下,也有人支持打回去,网友看法不一。
打人固然不对,但“打回去”与“以暴制暴”没有区别,有悖以和为贵的价值观。
何况,孩子心智尚不成熟,难以保证“打回去”的力度和必要限度。
比如挨了打的同学当时手上正好有铅笔刀,或者手边有板凳,他拿起这些工具反击,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理智的做法,应是教育孩子被打或看到有人被欺负时,不要忍气吞声,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静,应先学会如何摆脱暴力,然后向老师、家长或民警等求助,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与这样的循循善诱相比,建议“打回去”显然有逞一时口快之嫌。
何况,“打回去”还可能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从而激化矛盾,酿成不必要的冲突。
很多情况下,孩子被打可能只是偶然情况,因为失误或玩笑过头,这种情况下应该教孩子包容。
即使是面对有针对的、故意的欺凌,也并非就要以“打回去”进行反抗,还可以寻求老师、父母的帮助,甚至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其实,宽容本来也不过是道德常识,于道德高尚的人,更不过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多少年来,一代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宽容相待是其中最基本的一课。
虽然如今是竞争年代,但这样的传统美德并不过时。
现在不少孩子从小受不得一点“委屈”,凡事少有宽容和体谅,我们教育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回去”,显然无助于其树立宽容大度的人生态度。
孩子处在受教育阶段,跟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在所难免,关键看孩子的认错态度,以及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只要家长不是一味地袒护自己的孩子,而是替孩子道歉,并教育孩子以后不能再打人,说不定两个孩子还能成为好朋友。
由此而言,“打回去”不但会使矛盾扩大,更有可能会失去一个好朋友,是一个馊主意。
李玫瑾读后感
李玫瑾《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观后感近日有幸与老师和家长们一起观看了李玫瑾教授的讲座,看后犹如醍醐灌顶,原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得所获。
关于幼儿的教育,可能大部分有孩子的家长都能讲出一套理论,这些在真枪实弹中总结出来的理论都是非常实际且非常实用的,这是生活积累的结果。
然而,等这些教育经验积累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家庭教育是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更需要不断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得做在前面,而不是发现问题再去解决,因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有滞后性的,那么如何发挥心理影响力,科学地教育孩子呢,在这里李玫瑾老师教授给了我们全面又深刻的答案。
李玫瑾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其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对儿童心理有精准独到的见解。
李教授从人性开始讲起:“人之初,性本善,绝大多数的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孩子的,善于教育孩子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然而,仍有例外……”引出了“家庭健全不等同于家庭教育这个观点,这也是很多家长理解上的误区,我和爱人每天都陪着他/她,他/她的性格怎么会这样?这里就出现了问题的关键点,爸爸妈妈每天都在陪伴,只能叫做家庭健全,并不是家庭教育。
而家庭教育,应该作为一门学科来好好学习研究,其主要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7个方面:1心理问题滞后反应;2孩子的问题大人造就;3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4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5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6家庭教育的关键点。
先说第1点,因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行为问题的表现有滞后性,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所以人在成年后出现的问题都会在未成年时期找到原因。
李教授举了几个例子,这是我们现在这群1宝的家长还没涉及到的,但是隐隐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往往出现了“果”再去寻“因”,由于成长的唯一性,所以意义就不大了。
今天,全国的家长群炸锅了!又在传这个女教授
我教孩子不打人,要排队要友爱分享,做个文明人我的孩子从来不抢别人的东西,不打人可别人的孩子要来抢他的东西,还打他孩子不知道回击,就让别人抢我该怎么教孩子呢?老师和家长您也有类似的困惑吗?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曾在做客《开讲啦》节目时被问及这个问题她给出了肯定回答:“肯定会啊!”李玫瑾教授还拿自己孙女举例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李玫瑾教孙女“可以揪住对方耳朵,直到对方放手。
”▼在节目中谈到校园暴力时李玫瑾谈了两个问题:第一,教孩子不要欺负人,也不能被人欺负这是一个家教问题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负比你弱的第二,怎么防止孩子被欺负?李玫瑾指出要增强体格,学会自我保护孩子一定要有体力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欺负家长热议孩子受欺负了,该不该打回去?80 后李女士建议:她的女儿在幼儿园上大班,班上有个小男生很喜欢欺负同学,这位小男生施暴对象并没有针对性,而是离谁近就欺负谁。
李女士认为,面对同样情况,不少家长却选择让孩子避让,或者选择忍耐。
有家长认为:" 不打回去为好,能承受委屈才能成大器,教育孩子怎么避免被打、见机行事为宜。
"也有家长认为,父母应该参与化解矛盾。
"孩子处在受教育阶段,跟同学之间发生点矛盾是难免的。
关健看孩子的认错态度,以及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只要家长不是一味地袒护自己孩子,而是替孩子道歉,并教育孩子以后不能再打人,说不定两个孩子还能成为最好的朋友呢。
"教育专家观点教孩子分清情况,有区分地对待"应当教育孩子,有区分地对待。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飞认为,“打不打回去”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对立,应分清具体情况。
打人的小孩有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有可能是有针对的,也有可能是没有针对的 ……很多情况下,孩子被打可能只是偶然情况,因为失误或玩笑过头,殷飞认为,这种情况下应该教孩子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玫瑾专家与民众的纠结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3日15:24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杂志【字体:大中小】在人人都可以发表“专业意见”的网络时代,不少专家被贬为“砖家”,但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仍在极力捍卫专业的尊严,为此她遭遇了无数误解和谩骂。
群众成为群氓的危险,与专家成为“砖家”的危险同样大本刊记者李超发自北京李玫瑾十分清楚,接受记者采访,不可能避开药家鑫案。
“我这些年在点评一些重大案件时都遇到过很大争议,从2004年马加爵案到2006年邱兴华案,杨佳案如果不是奥运会的话一定也会很多。
” 对于过去一个月里各路专家和网民的口诛笔伐,这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说自己既预料到也没预料到。
她加快了自己博客的更新速度,“我尽可能通过我的努力来降低他们的愤怒,让他们理解我的真正意思是什么,我在博客上解释了很多。
”与网民几番纠结后,她终于忍不住第一次关闭了博客的评论功能,“后来变成了对我个人的攻击,这时我开始不说话了。
”药家鑫案,衍生出两个与李玫瑾有关的词:“钢琴强迫杀人法”和“唐骏师妹”。
对于前一个,她“有理说不清”。
对于后一个,她“不屑一顾”。
每当话题逐渐从药家鑫身上挪开,她又不自觉地提了回去。
“犯罪心理学在中国十分短暂,很多人不了解,大家都凭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谈,我从专业背景来谈,肯定会有争议。
”之前有位教授发文驳斥李玫瑾对药家鑫案分析的立论根据,对此,她很是无奈,“黑格尔曾说过一句名言:熟知的东西不等于真知,更何况还隔着一个专业,从百度上找一个强迫症的概念来与我辩论,这有意思吗?”在国内犯罪心理学领域,李玫瑾拥有很高的威信。
她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批进入这个领域的学者,参与过众多大案要案的侦破和分析,也是重大案件发生时很多媒体首先邀请的访谈嘉宾。
学界内对她的评价同样很高,一位业内颇有威望的老教授在向本刊记者评价李玫瑾时,认为她“在学术上成就卓越,许多见解都极具创新性,在犯罪心理学界属于比较优秀的人。
”但是,公众对这些资历并不买账,有网友发博指出,如果专家意见与公众看法相距甚远,无法说服多数公众,尤其是公众中的智者,他宁愿相信是专家出了问题。
李玫瑾看到了这篇博文,她在留言感谢这位网民理性的同时,也强调了犯罪心理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实际上,李玫瑾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不希望自己的研究仅仅成为“象牙塔里的贡品”。
如何获得更多人理解?“还是一句话,普及犯罪心理学教育,”这是李玫瑾惟一能够给出的答案。
至少现在,“专业”仍是横在她与公众间的一堵墙。
再谈药家鑫案人物周刊:您在博客中说自己事后反思了“法律审判和心理分析的不同”以及“说话的时机和语境”,怎么理解?李玫瑾:这个反思不仅仅是指我本人,也是指整个社会。
当一个人违法犯罪后,全社会只关心“这个犯罪人是不是判死刑”,我认为这个视角太狭窄了。
这有点像看“热闹场面”的感觉。
相反,我们从一个犯罪的“病人”身上找出他得病的原因,并且大家都能从中发现:如何防止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不得此病的原理,不重蹈覆辙,这才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才是法律审判与心理分析的不同。
审判的结果需要预测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人物周刊:您当时上央视点评药家鑫案的初衷是什么?李玫瑾:从我个人来讲,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产生第二个药家鑫。
这个案子可分析的第一个关键点是他的动机,但他的犯罪动机很清楚,他看不起农村人、怕农村人难缠,要灭口;这个问题再往下分析就是“农村人到底难不难缠”,我认为,这不是本案分析的题目。
第二个关键点是被害人,从我的专业角度也没有可以分析的,因为她是无缘无故被害,根本无法预防,不像诈骗犯罪我可以分析一下怎么防范被害。
所以,全案真正值得我分析的只有药家鑫为什么作为艺术院校学生、钢琴已达十级,怎么会毫不留情地在瞬间内扎了八刀,所以,我理解,央视才会找我这样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而不是刑法专家来分析案件。
人物周刊:但结果大相径庭?李玫瑾:后来那么多学者写文章批评我,那么多网民骂我,我也在反思。
语境是一个问题,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时间太短,我可能没把话说清楚;另一个是我进了直播室才知道当天没有宣判,一般不宣判的案子我是不宜点评的。
人物周刊:如果再让您完整点评一次药家鑫案,会是什么结论?李玫瑾:药家鑫当时扎了八刀,我们研究犯罪行为的人都知道,往外拔比扎进去还需要力量,他在黑暗中为什么如此快而狠地扎了八刀?这是我需要分析的。
我对他提的原问题是:“当你扎她时,一两刀她就会有惨叫,你为什么没有不忍,为什么没有停下手来?”快速有力的八刀,意味着一种冷酷残忍,同时,也让人感到有的动作有些多余。
有人会说:他是不是怕她不死?如果这样,他会停手查看后再补刀的。
但药不是这样,他连续扎完就跑回车上。
那么,在现场一般多余的杀人动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案人有一种情绪,比如恨死一个人时会扎她很多刀,如果只是图财,关键部位来几刀就可以了,但这个案子本身没有仇恨情绪,张妙没有骂他、没有刺激他,是他把别人撞了,他是心亏的人,那么他为何有这种多余动作?当他说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关在地下室强迫练琴,甚至想到过自杀的时候,我马上明白:他在作案时的情绪或作案时表现的多余动作实际是平时练琴时积累下来的不良情绪的表现,而他如此快速的扎人动作还与他日常的钢琴训练有关。
这就是我分析的内容。
我分析的目的是想说明:他这种犯罪的动作其心理问题不在眼前,不在被害人身上,而在他的过去经历……但这一解释被一些富有想象发挥力的学者总结为“把杀人当弹琴?艺术?”,这真的让我无奈……当然,理解专业分析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听众都具有这种背景知识的,因此,也就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理解这段分析。
这就是我后来反省的“语境”问题。
我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明白的,他就是再解释,听不明白的人仍然是听不明白。
这也是一种事实。
所以我想今天的解释可能还有同样的结果。
人物周刊:您仍然坚持自己当时的判断?李玫瑾:我认为,我分析他作案动作的心理问题不在眼前,而在之前他的生活经历,这一分析没有错,药的无情源于他弹琴时一直被无情地对待。
这一分析的原本目的是告诉大家,让孩子练琴时的过分严厉苛求会导致学艺术的孩子心理不健康。
其实这种专业判断没有错,别人不懂我的意思,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写博客解释,我认为很多骂我的人没有看我的博客。
我对马加爵也有过不忍人物周刊:马加爵案后,您为何说需要负责的是他本人而不是社会?李玫瑾:我说这话的前提是,当时网上出现这样的消息:有四家律师事务所提出要为马加爵做无罪辩护,许多人说他是因为贫穷的自尊而犯罪,贫穷是社会的责任。
我完全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他不是因为贫穷自尊犯罪,而且被害的4名学生中有的比他还穷。
我怎么能够同意这种“无罪”的观点?难道4名即将毕业而被害的大学生其生命价值就不存在吗?更何况我知道他为什么作案,我当然可以判断他是有罪还是无罪,我当然要说明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这话是驳斥不负责的报道与倾向性。
如果现在有人提出要为药家鑫做无罪辩护,我肯定也会说药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这就是我的职业态度。
但是,我对马的心理分析有过不忍,有过隐含。
因为我早就知道他真正的作案动机,大家知道,我发表的《犯罪心理分析报告》当时曾用过“不是因为贫穷”做标题,但“是什么”我一直没说。
我知道,他为自尊而掩盖某事杀了4个人,我怎么能在他服刑前将他的真实动机公布于众?如果我公开他的犯罪动机,实则是在摧毁他生命最后时间里非常在意的自尊心。
我不忍击碎这种自尊心,所以,在他死刑之前我从未公开解释过他的犯罪动机。
这也是我的职业态度。
人物周刊:是不是很多人认为马加爵比药家鑫更值得同情?李玫瑾:其实在我眼里,他们没有区别,作为大学老师,对每一个大学生犯罪都会特别痛心。
尤其在看到他们的醒悟、知道自己错了,却没有机会挽回或改变时——因为他们伤害的是生命。
这时,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我非常理解他们的这种后悔之心,但理智告诉我,他们没有机会了,你说我是什么心情?人物周刊:对于犯下这样严重罪行的人,您对他们的同情源自哪里?李玫瑾:这真不是“同情”两字能够表达的。
重要的是如何不要让这些本应有所作为的人毁于一次愚蠢的犯罪行为。
正因为此,我才要做大量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教育宣传,我在许多地方对市民开设家庭教育的大讲堂,做讲座。
大家知道我经常去法制类节目,大家可以数数,我关于犯罪预防的话讲了有多少?但我从不在电视节目里炫耀侦查中的犯罪心理分析。
为什么,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如何不要让孩子或年轻人犯这种不可逆转的错误。
一个人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却没有改过的机会了,谁不为他们感到痛心?马加爵和药家鑫都知道自己错了,马加爵因此没有上诉,药家鑫如果不是为了他母亲的哀求,我想也不会上诉。
当然也有些犯罪人不值得同情的,他们杀人后从不后悔。
人物周刊:有人说您过分关注犯罪人,忽视了被害人?李玫瑾:这不公平,事实上我在很多场合下都在宣传如何防止被害。
我认为关注被害人也是减少犯罪的渠道之一。
我的关注是尽可能地宣传如何不被害。
我在很多场合下告诉人们如何防止被害,比如在犯罪人入室时该做什么,比如突然遇到对你十分热情的人你应该考虑到什么,包括北京某电视台在大街做节目,给人意外惊喜,我就批评他们的记者:不能做这样的游戏,因为这样的游戏虽只是万分之一,都会妨碍大多数人的防范之心。
这些我都在做。
应该我说话的时候我一定会说,但对于张妙的被害,我确实没有什么可分析并提出什么防范的建议,她的被害完全无辜,确实是“张妙很不幸,怎么碰到药家鑫这种人”?但这句话需要我上央视分析吗?人物周刊:您刚才多次提到教育问题,该如何理性看待社会的责任和犯罪者自己的责任?李玫瑾:我在国外访问时曾和某国警察大学的教授们交流,他们问我研究犯罪心理学是否很有趣,我说“是”,他们让我举个例子,我说我发现,出生时间对犯罪活动有影响,比如:年底出生的人常犯哪类罪,夏天出生的人常犯哪类罪。
这时,有位教授突然问:“既然犯罪和出生时间有关,那么犯罪人就不应该负刑事责任,因为他犯罪与出生时间有关呀。
”我的回答是: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去挣钱,却在明知不应该拿别人钱时拿了别人的钱,他就需要为自己这种故意行为负法律责任,但是,身材瘦的人可能会去偷、胖的人可能会去骗、身体壮的人可能会去抢,所以,研究何时出生、何种身材与犯罪的关系只是对犯罪人和犯罪类型认识的需要。
同理,尽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问题与马加爵、药家鑫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影响,但这些影响只是心理层面的,而选择杀人只是他们个人的动机问题。
因此,当他们自己选择这种犯罪行为时,他们当然要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任。
心理发展是有逻辑的人物周刊:有人说听不懂您对犯罪嫌疑人提的问题,您的问题一般包括哪些?李玫瑾:很多,比如父母在多大岁数时生的你、6岁之前谁带你、你6岁前和谁一起睡觉、上学时候什么表现、是否被老师找过家长、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父母唠叨最多的话等等,问这些问题是因为心理发展是有逻辑性的,你知道一个人的过去就知道他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