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理念 尝试新评价 发展新空间

合集下载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论析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论析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论析作者:荣开明来源:《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4期荣开明提要:深刻理解“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明确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进而加深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和深化,是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建议》中提出的“三个新”: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就是《建议》的核心要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

《建议》全领域、全过程的安排和部署都是围绕着这三个“新”而展开的,这三“新”像一条简明扼要的逻辑主线贯穿于《建议》之中。

自觉认识和把握这条逻辑主线,就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建议》的“魂”和“纲”,提纲挈领地贯通《建议》的“总”和“分”。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作者荣开明,男,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原主编(武汉 43007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当今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方针、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为我们做好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时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① 这里所说的“三个新”: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就是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

《建议》全领域、全过程的安排和部署都是围绕着这三个“新”而展开的,这三个“新”像一条简明扼要的逻辑主线贯穿于《建议》之中。

自觉认识和把握这条逻辑主线,就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建议》的“魂”和“纲”,提纲挈领地贯通《建议》的“总”和“分”。

认真地研讨这三个“新”,科学把握新阶段,明确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方位,懂得它的历史逻辑;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懂得它的理论逻辑;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懂得它的现实逻辑,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于三新领域的论述

关于三新领域的论述

关于三新领域的论述
“三新”指的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以下是关于三新领域的论述: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必须更注重畅通经济循环,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必须更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必须更强调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三新”领域的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旨在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

在这个任务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创新发展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例如,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材等。

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创新成果的商业化。

二、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实现协调统一的发展。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例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需要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加大对污染管理的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等。

四、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指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预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预全球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

例如,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等。

五、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例如,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总结: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

惟独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干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参考答案二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参考答案二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习近平著时代中BI特色社会主义思•播检》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C一、的述■(本・共1小■,每小■100分,共10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者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著眼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不断深化对经济形势和任务的认识,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党提出了钱济社会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和战略•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麻系实际,犊一决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板.参考答案1»十九大报告指出.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史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挣续发展的必他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燃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创新、协词、^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向遨:协调发展注重的是例决发展不平衡问超: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何麴: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抉发展内外联动问趟: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何时.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

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势员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遇甘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谓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刎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会的检法要劭底捆弃.新发展现念是我们党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而质里发展的根本迸循,通过认口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隈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一、我彻新发展理念,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患想自觉.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善于从政治上把握和思考问题、谋划和推动工作,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地更沏落实.要始终把新发展现念作为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杼向,切实体现到区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中。

1.2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实践

1.2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实践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实践(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实质李伟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国内外高度关注我国的发展前景、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

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明确了新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推动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回应了人们的普遍关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总纲领。

全面落实《建议》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深刻理解《建议》的精神实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实践。

切实实现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我们党十分重视发展,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科学论断。

关于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更好的发展、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我们党在不断探索和思考中形成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完整提出和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的新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本质、内涵、实现路径等的认识,明确提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依靠谁、为谁而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理清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找准了发展着力点。

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发展目的和发展手段的统一,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完成《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五大发展理念上来。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新矛盾新挑战的积极回应。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与难点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与难点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与难点作者: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第13期新理念是新认识的反映,是新实践的导向,是新事业的要素,是新局面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

”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新发展理念既是新发展的理念,旨归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又是新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还是不断发展的新理念,将伴随发展的进程实现自我持续发展。

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以及普遍性发展规律与中国发展实际的深度融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理念与发展实践的关系。

从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被首次提出以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格局。

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向前的过程,始终在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构成的螺旋式上升中前进。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环境、新条件,要解决新发展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要落实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任务。

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空間属性、内外联动的系统,不断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211020590_浅析中国生态文学的新视野和新空间

211020590_浅析中国生态文学的新视野和新空间

052《名家名作》·研究依托的终极人文关怀,以精神世界的涵养重新确立了人们物化所消解的人生意义。

放眼全球,人与自然的矛盾,比如人口膨胀、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粮食危机等问题普遍存在,这是号召征服与变革的启蒙理性思想在新时代弊端的显露。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呼吁和谐发展的理念。

儒家修身观自身具有和谐属性,具有成为普世美德的资质,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启蒙理性不同,儒家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把人理解为自然的一份子,强调顺应自然“参赞天地之化育”。

并且,“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也可用来纠偏泛滥的工具理性,平衡新时代的道德主义、功利主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二)重塑情感连接,和睦人际关系传统儒家伦理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血缘关系链接的宗法社会,人们打交道的对象是父母兄弟、街坊四邻这些熟人。

现今社会人际关系已不具有以往的稳定特征,人与人的接触更多是发生于市场合作交易的一次性短暂接触,人际关系已由“亲缘”转向了业缘、地缘。

不可否认,等级社会下的尊卑观念已不适用,“爱有等差”的观念必须放弃,转而倡导一种人与人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

挖掘儒家修身美德中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部分,对儒家传统“五常观”作出新的诠释,使其助力新时代市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冷漠、淡薄的契约关系过分划定权利与义务,忽视了人们的情感交流,造成公共冷漠。

儒家的“仁爱”“忠恕”可以补救沉浸于利益至上中的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从自身引申出来的对人类本质的理解,怀抱着对人类整体的爱,讲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忠恕观。

其与现代市场经济良好运转所必需的诚信、共赢的思想相一致,说明弘扬儒家修身观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三)固基社会认同,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性思维,他们将法律、人情视为一体,既追求法律程序的形式正义,也追求伦理道德的实质正义,这就决定了法治与德治在新时代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然,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要求对个人权利与义务作出明确划分,这决定了法治必须是社会管理的主要手段,而不能继续采用封建社会“德主刑辅”的教化手段和泛伦理化的社会制度建设方式。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重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指导思想。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旨在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哺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新发展理念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协调各方面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等。

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间的协同发展。

三、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新发展理念要求加强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中国将积极参预全球经济管理体系改革,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五、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新发展理念要求实现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更多层次、更广覆盖的共享。

中国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形成人人有所作为、人人有所得、人人有所享的发展局面。

总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中国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谐稳定的目标。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机遇。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内容。

一、新发展阶段1.1 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意味着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

1.2 开放创新: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国内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1.3 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新发展理念2.1 创新驱动: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置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2 协调发展:新发展理念强调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

2.3 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新发展格局3.1 区域协调发展:新发展格局将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3.2 内外联动发展:新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推动内外联动发展。

通过参预全球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3 城乡统筹发展:新发展格局将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四、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关系4.1 新发展阶段为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惟独在新发展阶段,才干真正推动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落地生根。

4.2 新发展理念是新发展阶段的科学指导。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阶段中,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布局。

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新的特点和要求。

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主要动力,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要任务。

在新发展阶段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的全面提升相统一。

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在新发展阶段中,我们要坚持的发展思想和指导原则。

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

1. 创新: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2. 协调:要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3. 绿色: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4. 开放:要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

5. 共享:要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指在新发展阶段中,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新发展格局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在新发展格局中,我们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新发展格局还要求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和扩大开放,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和互利共赢。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旨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形成全面开放、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协调发展、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

为了准确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1.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动力。

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创新研究,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式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2.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

我们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可以通过建设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等方式来实现协调发展。

3. 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目标。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等方式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4. 开放合作:开放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可以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投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开放合作。

5. 共享发展:共享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目标。

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可以通过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投入,推动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社会稳定等方式来实现共享发展。

总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强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我们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以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追求速度和规模。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材培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在新发展阶段下,我们需要树立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这个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

1. 创新:在新发展阶段,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哺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材,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2. 协调: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注重协调发展。

这包括协调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各个领域的平衡发展。

3. 绿色: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追求绿色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 开放: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

这包括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 共享: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追求共享发展。

这意味着要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指在新发展阶段下,我们要构建的一种新的发展格局。

这个格局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外联动和主动作为。

1. 内外联动: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加强内外联动,实现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良性互动。

这意味着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外市场的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开拓中国发展新境界

五大发展理念开拓中国发展新境界

五大发展理念开拓中国发展新境界作者:侯欣彤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4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是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篇的思想红线,也是《建议》布局的逻辑线索,为我国未来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指南。

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全局,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开拓我国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思想保证。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论述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理念不能空对空,发展理念是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正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理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不会一劳永逸,从2000 年到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更高发展水平跃升的阶段,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的阶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布阵筑基的阶段,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需要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以适应这种变化。

五大发展理念依据的是中国现今的实际和实践,解决的是中国到2020 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问题,既不是中国20 世纪的发展理念,更不是西方的发展理念;展示的是一个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新格局,一个全国人民可感知、可享受的全面小康社会新面貌。

如何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如何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如何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要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1.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的新阶段。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中国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要求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将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2.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在新发展阶段指导中国经济发展
的理念和思想。

它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

创新指的是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发展;协调强调各方面、各领域发展的协调性;绿色要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开放强调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共享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它强调经济内外部要素的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内需拉动和外部市场的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和扩大开放,通过稳定国内需求和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

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需要深入学习党的相关文件和论述,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
趋势。

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和问题,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贯穿到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中,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可持续和共享发展。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运用,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应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标题: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中国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构建了新的发展格局。

本文将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发展阶段1.1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1.2 人口结构调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国正处于人口结构调整的新阶段,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应对人口问题。

1.3 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科技创新是新发展阶段的关键,中国正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经济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2.1 绿色发展理念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

2.2 开放合作理念开放合作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3 创新驱动理念创新驱动是新发展理念的动力源泉,中国鼓励创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

三、新发展格局3.1 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正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全国经济平衡。

3.2 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升级转型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中国正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

3.3 城乡一体发展城乡一体发展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之一,中国正加大城乡发展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发展。

四、结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开放合作的理念,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五、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名词解释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名词解释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名词解释科学发展观提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今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突出强调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智慧、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

一、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1)更加注重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由过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转向协调发展,但地区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居民消费率比较低,这些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摆在首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为主的经济体系,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2)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发展模式。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地位,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技术创新、调整产业布局、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等,使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导向,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参与、支持和拥护的发展模式。

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的解析 -回复

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的解析 -回复

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的解析-回复新发展理念是总书记在中国共产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重要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和指导原则。

该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对中国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逐个进行解析。

一、创新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首要任务。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的重要引擎。

在新时代,科技创新必须成为核心驱动力,中国要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创新驱动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研究,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中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

二、协调协调是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在过去的发展中,经济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收入分配不平衡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促进各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

三、绿色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特征。

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环保投入,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开放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

中国长期以来奉行开放发展战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来、走出去”到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倡导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

开放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引进外来优势资源、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五、共享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最终目标。

实现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国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旨在引领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本文将从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努力。

协调是推动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要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是推动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要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共享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要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推动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为了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中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首先,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其次,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再次,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要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此外,还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发展的协同和互动。

最后,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未来,中国将继续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推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首先,要加强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要加强绿色发展。

中国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再次,要加强全球合作。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与各国的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概念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概念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概念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出现了与过去不同的阶段、理念和格局。

这种变化通常是由各种因素推动的,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演变、环境变化等。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旨在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并推动社会向更加先进和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首先,新阶段意味着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征。

例如,在工业革命之前,农业社会是主要的发展阶段,而工业时代则是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新阶段的出现意味着社会正在经历一种新的变革和转型,可能是由于科技革命、制度创新、人口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新理念是指随着社会的变革出现了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例如,在农业社会,人们重视农业生产和自然界的循环;而在工业社会,人们注重工业生产和物质财富的积累。

新理念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对于社会、人类和自然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和期待。

最后,新格局是指社会变革带来的新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组织形式是主要的;而在工业社会,以工厂和企业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则占据主导地位。

新格局的出现意味着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的调整和重构,可能是由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因素推动的。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出现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推动社会向更加先进和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新的阶段、理念和格局代表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愿景,能够指引社会向着更加先进、公正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其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能够激发社会的创新和创造力。

在新的阶段、理念和格局下,人们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解决。

这种创新和创造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公文写作“新”字型排比句40例

公文写作“新”字型排比句40例

“新”字型排比句40例1.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干事创业上有新贡献,服务群众上有新作为。

2.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的再动员,融入新格局、夺取新胜利的再部署,展现新担当、彰显新气象的再宣誓。

3.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构建了产业的新形态,实现了功能的新提升,展现了城市的新面貌。

4.惠企纾困取得新成效,简政放权实现新突破,优化服务再上新台阶,诚信建设呈现新气象,规范用权迈出新步伐。

5.坚持以大视野优化创新布局,坚持以大手笔强化创新主体,坚持以大气魄暖化创新环境。

6.学习灌输有新深度,党性锤炼有新加强,备战打仗有新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有新突破。

7.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破解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构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8.打造新典范,提升新成效,激发新活力,增强新动力,拓展新途径,增添新亮色。

9.唱响“对标竞进”新号令,找准“争创一流”新举措,走出“赶超跨越”新路子。

10.塑造竞争新优势,展现窗口新形象,探索发展新路径,蓄积前行新动能。

11.用新思想启发新思维,用新思维催化新思考,用新思考打开新思路。

12.碰撞新思想,激荡新观念,寻找新机遇,发展新经济,开拓新未来。

13.党员教育有了新阵地,经验交流有了新平台,形象展示有了新窗口。

14.在“推陈致新”中前进,在“守正创新”中奋进,在“领异拔新”中跃进。

15.精准锚定了改革发展的“新方位”,科学标注了改革发展的“新坐标”。

16.新阶段赋予新使命,新格局迸发新机遇,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17.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

18.催生发展新动能,释放发展新潜力,创造发展新优势。

19.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

20.顺应群众新期待,紧跟群众新需求,瞄准群众新关切。

21.研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支撑新业态,形成新经济。

22.转变观念思创新,盯着问题谋创新,扛起责任务创新。

23.做强创新“引擎”,做大创新“主体”,做优创新“生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新理念尝试新评价发展新空间——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的评价学校:德清县实验学校姓名:沈烈芳[摘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仅使用单纯的纸笔测验或上机操作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的需要。

所以可以从理解新课标、转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评价,运用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相结合、电子档案积分进级评价等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标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电子档案积分进级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学生是否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判断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标志,而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促进的作用。

但根据调查所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像课程重视、课程设置等原因,有的教师在小学阶段根本就不给学生进行任何评价、或就学期结束给学生摸棱两可的打一个分的来作为评价、或采用传统的笔试一统天下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考试,这些评价的方法或观念既不能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又打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阻碍了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急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尝试。

一、理解课标、转变观念根据新课标的理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它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它的评价也应用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

传统的评价方式就与其他学科的考试一样教师都通过学期中与学期末的上机操作考试给出一个终结性的评价,只是用上机操作替代了学生的试卷,忽视了学生整个学期下来的体验与经历。

只注重了知识技能的掌握很少关注学生态度与情感的转变,只注重了教师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的强调了甄别优劣与等级划分,这样势必会削弱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评价。

1、重知重情、全面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这里的学习既包括知识与技能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只看到了这节课学生的技术上的要求有没有达到,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做的结果是,信息技术课学生犹如在学习如何使用软件,学生不厌其烦的在重复一次一次的操作,模仿老师教给他们的步骤。

以这种只注重技能的方式去评价学生自然课堂变的死气沉沉,以任务为任务,没有创新,也不会创新。

比如在在制作一组幻灯片的这节课中,我像以往一样,知识点讲完后,就给学生安排了一个任务:制作一组介绍动物的幻灯片,由于我讲课的是时候是以制作一组动物的幻灯片来讲的,所以很多同学都做的很好,达到了我的要求,做的很漂亮,有图片还有文字,还学会了如何插入新幻灯片。

于是我给学生都打了优,但是此时就有一个学生举了手:老师你能来看看我的作品吗?我看了一下他的作品,没有别的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他的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用这些我提供给他们的动物图片用幻灯片的展示讲了一个“狮子王”的故事。

“天啊!我居然把这么好的创意给忽略掉了”当即我就展示了他的作品,他很开心、很自豪的讲了他编的故事。

和其他只模仿我的步骤来做幻灯片的同学比,如果,给他的评价和他们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能不打伤他的积极性吗?2、有始有终、适时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评价在教学中实施的时间和发挥的作用不同,把学习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类。

终结性评价,指期中、期末、学年较大学程结束时总的水平性评价。

这种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判断自己的具体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判断结果的成因、特点、趋势缺乏具体的分析,不易起到调控、发展与完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指其进步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态度中的因素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地指出其进步、发展趋势与可能价值,或指出问题解决的方向、基本思路,帮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或再给一次参与的机会等,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所以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应该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不应该就到学期结束时就给一个总的结果,不分析其中的原因,不考虑其中的过程,这不仅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发展情况,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比如有的一次没有考好或没有答好,应该再给他一次或二次机会,最后以答或测得最好的一次为准。

学生制作作品时,没有做好,或老师给他打的级别他不满意,此时老师就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或者等下次制作时,如果能做好,可以适当提高他上次的级别。

这样就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形成性评价是关注过程,促进发展,实现发展的评价。

尤其在课堂教学评价和作品分析评价中一定要突出形成性评价。

这是由于它的促进发展与完善的价值决定的。

3、群策群力、多元评价多元教学评价自90年代以来已成为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并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学科领域。

教育界希望通过多元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强调多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情景,即致力于整体性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新课程理信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其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我所指导的多元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以及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等等。

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应该是学生自评,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进而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结合学科、活用方法1、作品评价。

信息技术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操作性强,所谓作品评价法,简单说就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幅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完成的作业,如板报、网页、图片、演示文稿等等。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了WORD后教师要求学生做一份小报,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将具体标准罗列如下:当然这些标准罗列的不一定全面,但是利用作品的评价方法可以将分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比较系统的进行评价。

采用作品评价法进行作品评价的同时,还应采用一定的延迟评价即给学生多几次机会,同时教师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对作品进行展示、说明的机会,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等。

2、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相结合。

以往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只局限在教师,学生只能是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是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的。

首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成功与否,答案正确与否,学生容易判断。

其次信息技术课上学生操作的结果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易于周围的同学进行判断与监督。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这些特征为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创造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条件。

这种评价方式既充分考虑到了个体差异,以自己为起点,和自己来做比较,又帮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对于差的同学来说不会觉得自己永远都是最差的,只要自己有点滴的进步就是好的。

同时为了克服学生自评的一些缺点如真实性的问题,找不出自己的缺点,即使找出了也不知道如何改进,看不到别人好的作品等等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使用学生之间互评的方法来结合使用。

还是以WORD制作小报为例,当一份小报制作好之后,学生可以先给自己的作品评价一下:(1)在作品中输入文字、插如图片等是否运用自如,(2)你的作品用了哪些技巧,(3)你的作品亮点在哪里,(4)你在制作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

同时也应该要同学来评一评如(1)它的作品哪里最能打动你。

(2)你觉得他的作品有那些有优点与不足,(3)你会如何改进等等。

当然这些评价的操作应该是在一个轻松而有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来开展的,同时应该要淡化等级,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

3、电子档案积分进级评价。

现在很多学科都在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而在信息技术评价中,我觉得可以采用电子档案的方式,来记录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并给他们的得分进行累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克服评价不全面的缺点。

我曾和很多学生聊过,发现他们都很喜欢打游戏,而为什么这么喜欢呢?因为有成功的体验,有成功的动力,经过努力他们的级别开始上升,自己的积分越来越高,在同学中也很有面子。

针对他们这种心理我觉得对于信息技术课上的任务、作品与作业的评价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给他们进行积分,还可以授予相应的“头衔”,比如说一个学期你总共有20个任务或作品,以10分为一个任务或作品进行量化,这样计算总共有200分,那么我们可以划分以下几个等级:学生将每次教师布置的任务或作品放置如教师指定的文件夹中,教师予以打分,并将这些分值进行累计,学生每次上课可以查看,看看自己是哪个等级,共累计了多少分,授予了什么“头衔”,可以向哪个级别进行努力。

并将每次好的作品或完成好的任务进行展示。

这样的积分方式既可以有效的进行评价又可以相成你追我赶,争相前进的竞争局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然就信息技术而言,在操作过程中电子档案积分进级评价会遇到很多困难,由于家用电脑还没有完全普及,所以学生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把材料带回家,可以及时的拿出来看一看,及时的修正,学生只能在课上看一看自己的作品,自己上一阶段的学习情况。

而且电子档案积分进级评价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帮助每个学生收集能体现发展的过程资料、作品及布置的任务。

由于收集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才是电子档案积分进级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要及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反馈,发现其优势和不足,而对于信息技术而言,这些事情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对于低年级而言,还没有学会如何保存文件,不理解文件夹的意义,容易把信息丢失。

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问题突显重要。

评价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导向性,评价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

在实践过程中,评价应用多种手段,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二者和谐统一。

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

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

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

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