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课程标准.doc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教案:旅游概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意义;2.掌握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了解旅游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4.掌握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方法;5.了解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

二、教学内容1.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意义a.旅游的定义b.旅游的特点c.旅游的意义2.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a.旅游的分类b.旅游的发展历程3.旅游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a.旅游业的组织形式b.旅游业的运作方式4.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方法a.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b.旅游产品的销售方法5.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a.旅游市场的特点b.旅游市场的结构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方法。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并向全班汇报。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如:“你认为旅游是什么?”2.讲解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意义,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3.通过教材和多媒体展示,讲解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4.分小组讨论,了解旅游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并向全班汇报。

5.分析实际案例,讲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方法。

6.小组讨论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7.总结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了解学生对旅游概论的理解程度。

2.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估学生对旅游业组织和运作方式的掌握程度。

3.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旅游产品开发和销售方法的运用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估学生对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旅游概论》2.多媒体设备3.实际案例材料4.小组讨论和汇报评分表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旅游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旅游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下次教学时,我打算增加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旅游市场的认识和理解。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代码:3225总学时:30学分:2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

2.课程作用《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较为全面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

同时利用最新的资料,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他们将来从事旅游管理、科研等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业的基础上能够对一些旅游问题进行专业的思考。

能够根据所掌握的旅游知识,触类旁通,特别是对旅游业中各相关部门、企业的工作有大致的把握。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设计及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参考学时数:30学时。

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践课0学时,其分配学时如下所示:二、教学内容与要点绪论了解旅游学应知:了解本课程的结构体系、研究意义应会:掌握旅游学的定义。

应做:掌握旅游学的结构体系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缓慢发展(封建社会)第三节近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开端第四节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五节中国现代旅游的发展历程应知:理解迁徙、旅行和旅游的差别,理解旅行的产生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关系,理解旅游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根本原因应会:掌握封建时代欧洲旅游的主要形式,掌握封建时代中国旅行的主要形式,掌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理解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了解托马斯·库克对旅游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应做:掌握中国现代旅游发展的两大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发生的有关旅游的事件和时间。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管理教学⼤纲旅游管理教学⼤纲《旅游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概论适⽤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的⼀门主⼲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掌握必要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结构。

⼆、课程教学⽬标本课程的教学⽬标是使学⽣掌握旅游的产⽣以及旅游六⼤组成部门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内容。

(⼀) 知识教学⽬标1. 掌握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等相关专业概念;2. 初步掌握旅游线路的设计⽅法;3. 了解旅游业产业的组成部门知识;(⼆) 能⼒培养⽬标1. 能正确理解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概念;2. 能正确理解各种旅游资源的分类;3. 会使⽤旅游管理专业语⾔进⾏分析问题;4.初步掌握旅游相关管理知识。

(三) 思想教育⽬标;1、通过对旅游知识的学习了解⼈类博⼤精深的⽂化以及⼯业化给旅游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旅游概述1. 旅游的产⽣的基础知识;2. 掌握旅游的概念;3. 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4. 了解旅游的特点;5. 掌握旅游的类型;6.旅游组织的基本知识(⼆) 旅游简史1. 了解世界旅游简史2. 掌握中国旅游简史;(三) 旅游业的构成1. 掌握旅⾏社的相关知识;2. 掌握旅游交通的相关知识;3. 掌握旅游饭店是相关知识;4. 掌握旅游区点的相关知识;5. 了解旅游商场的基本知识;6. 了解旅游娱乐业的基本知识;(四)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 掌握旅游者的概念以及分类等⽅⾯知识;2. 掌握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3. 了解旅游业的相关基本知识;(五) 旅游市场1. 掌握旅游市场的相关知识;2. 掌握旅游市场的划分;3. 了解我国的旅游市场;(六) ⽣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1.了解⽣态旅游的基本知识;2.了解国际⽐较与⽣态旅游的相关知识;3. 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七)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2.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法。

(完整word版)《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目录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2)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2)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2)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8)六、课时安排 (8)七、考核方式 (8)八、参考教材 (9)《旅游概论》课程标准(总学时:72课时)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酒店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旅游地理》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旅游地理》课程。

《旅游概论》教案 第五章 实践课

《旅游概论》教案 第五章 实践课

第五章旅游业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旅游业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理解课程中所学习的关于旅游业的相关知识。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1.社会实践,市场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分组合作法。

喇叭。

实践课。

课时。

2
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联系一家旅行社、一家旅游饭店、一家旅游交通企业和一个旅游购物点,前往进行市场调查。

每小组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并事先针对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打印好相应的市场调查问卷,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市场调查。

参考调查题目:1.企业每年接待多少旅游者,年收入多少?
3.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4.企业目前最需要提高的是什么?
5.企业目前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
6.企业和其他同行相比,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吗?
[作业]
课后,对搜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小组成员互相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关于旅游者的市场调查报告。

1。

休闲与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休闲与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休闲与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

该课程可以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休闲与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后续课程《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任务该课程以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为主线,涉及了休闲的基本概述、休闲伦理与心理、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等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休闲及与其相关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们对于休闲的现状研究,掌握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以及休闲旅游的实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休闲旅游在突破传统观光型旅游,实现旅游业收入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目前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休闲旅游对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本课程根据旅游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并根据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休闲与社会、休闲政策与教育、社会阶层与休闲、工作制与休闲、休闲的需求与供给等内容,2.掌握关于休闲旅游、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等基础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休闲与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的能力;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开发并利用休闲旅游资源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等;(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3.具有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的特点;4.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旅游策划 课程标准)(DOC)

旅游策划 课程标准)(DOC)

《旅游策划》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旅游策划2.课程类别:旅游管理专业和涉外旅游的专业核心课程3.课程编码:0810204.学时:共40学时,其中讲授20学时,实训20学时;2学分。

5.适应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二)课程性质旅游策划活动是一种具有创意性的专业实践,策划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营思考的方法与程序。

《旅游策划》是一门以营销学、策划学等学科为基础,旅游策划作为市场营销学领域中新崛起的细分学科,具有鲜明的创新特点和可操作性,开设《旅游策划》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唤取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并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向消费者提供能使其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引导他们进行消费,把潜在的消费者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者。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通过《旅游策划》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策划旅游程序,了解策划旅游的思维方法,学会市分析场营销环境,能比较正确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进行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组合等方面的策划旅游,并能够独立地撰写策划旅游书。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项目化课程设计方法,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参照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目标制定上,重如何做,如何用,轻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用;二是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重项目的策划训练,轻记忆、背诵概念性的内容;三是在考核方式上,重日常学习、项目策划考核,轻期末考试、作业对错考核。

通过这些改革,使《旅游策划》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组织策划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课程,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取得学分的一门课程。

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本课程是根据旅游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求而设置的。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总学时:72学分:4一、课程性质《前厅与客房服务》是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既强调理论又注重实践,既强调知识又注重技能的课程。

任务在于培养学生从事酒店前厅和客房各项服务工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从事这两个部门中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素质。

学习《前厅与客房服务》是从事酒店一线服务工作的需要,课程比较详尽地讲解了作为酒店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前厅部和客房部的运行管理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技能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前厅与客房服务》课程包含了酒店预订、礼宾服务、入住登记、结账收银、客房服务等一线服务基本规程的讲解和实训,使学生在进入实习和工作岗位时能够比较快速地进入职业岗位角色,熟练地开展相应岗位的服务工作。

在课程设计上以培养实用、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利用多种学习培养环境,建立本院学生实际的个性化教学体系。

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系统。

同时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实操加深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前置课程包括:《酒店管理概论》、《旅游学概论》同步或后续课程包括:《酒店英语》、《酒店服务心理学》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酒店前厅与客房业务工作任务的需要来确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目标。

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要注重礼仪规范和操作标准,确保实训过程中学生能够接受到严格的专业实操训练。

酒店前厅与客房业务管理实训课程是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共选编酒店预订服务、前厅接待服务、前厅收银服务、商务中心服务、酒店客房用品认知、酒店客房中式铺床的操作标准与流程等实践教学项目的制定。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课时为72课时,学分为4学分。

三、课程目标通过实践性项目活动,适学生掌握酒店预订、礼宾服务、入住登记、结账收银、客房服务等一线服务基本规程的讲解和实训,确保学生在进入实习和工作岗位时能够比较快速地进入职业岗位角色,熟练地开展相应岗位的服务工作。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是指给予学生旅游文化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标准。

以下是旅游文化课程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旅游概论:介绍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重要性。

2. 旅游目的地:学习各个目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

3.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介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4. 旅游行业管理:讲解旅游行业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市场营销、服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5. 旅游产品设计与推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营销能力,学习如何设计和推广旅游产品。

6. 旅游文化交流与体验:鼓励学生参与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了解其他文化的同时也传播本国文化。

7. 旅游规划和策划:学习如何进行旅游规划和策划,包括目的地选择、行程安排、预算管理等。

8. 旅游教育与导游服务: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导游人员,学习导游服务技巧、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9. 旅游安全与应急处理:教授旅游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10. 旅游法律法规:介绍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文化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旅游管理技能,为未来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的人才提供全面的基础教育。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概论》课程学时:68课时1.课程性质《旅游概论》是全校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之前的必修课。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能丰富理论知识,还应在思维、创新等各方面能力上有所提高。

2.课程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古代、近代和现代)2.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3.掌握旅游的主体和客体4.了解旅游业的构成5.了解旅游商品及其开发设计6.掌握旅行社的分类和主要业务7.掌握旅游交通的主要形式8.掌握旅游饭店的发展历史和类型9.了解旅游管理体制和方法10.了解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1.熟悉旅游行业组织12.了解旅游目标市场13.掌握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14.了解旅游规划的意义和内容15.熟悉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内容16.熟悉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7.掌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意义和实现途径;3.课程内容第一章、旅游的历史考察教学内容:1.导入世界旅游的发展古人出游的例子2.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一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业的影响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3.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4.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概念的各种提法旅游的基本属性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体旅游活动的构成:六要素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掌握旅游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旅游的相关概念第二章、旅游者教学内容:1.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国际旅游者的概念国内旅游者的概念2.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其他因素3.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的确立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4.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不同购买目的旅游者及其特点不同心理类型旅游者及其特点根据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因素划分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在了解旅游者的相关概念;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重点: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第三章、旅游业教学内容:1.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作用2.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特点教学要求: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重点:本章难点: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教学内容:1.旅行社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作用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经营特点旅行社的基本业务旅行社的四种经营模式2.旅游交通概述旅游交通的概述旅游交通的特点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基本要求3.旅游交通的作用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旅游业发展中的交通问题提高旅游交通质量4.现代旅游交通的类型与特点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国内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基本业务5.饭店业现代饭店的概念,饭店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学旅行概论》课程标准

研学旅行概论》课程标准

研学旅行概论》课程标准要内容,如何解读和应用。

2、研学旅行的概念、原则和规范。

3、研学手册的设计和实施。

使学生了解研学旅行的基本概念和政策法规,掌握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原则,以及研学手册的设计要求。

20学时2、研学旅行的实践操作1、研学基地岗位实训。

2、课程实训。

3、研学旅行活动实践。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研学旅行活动的实践操作,掌握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要领和注意事项。

40学时3、研学旅行导师的职业素养1、研学旅行导师的职业精神和教育情怀。

2、研学旅行导师的政治素养和核心价值观。

3、研学旅行导师的职业理想和发展潜力。

培养学生具备研学旅行导师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发展潜力。

20学时二)教学要求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目标和实践效果的有机统一。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图片等多种形式,介绍研学旅行的基础知识和政策文件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研学旅行的概念和工作要求。

2、通过讲授法和案例法,让学生熟悉研学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的相关知识,了解研学旅行的需求和课程主题设定。

3、讲授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制定、行程编排和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掌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介绍研学手册的设计要求和内容,让学生了解研学手册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5、讲解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和行中服务流程,以及行后相关工作和学生评价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和相关要求。

6、讲授研学旅行服务保障的主体方是谁,以及各环节服务管理的注意事项和细节,让学生了解研学旅行服务保障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模块二教学活动:2.1学生活动评价表的制定和使用;2.2教师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2.3研学旅行服务保障的主体方是谁;2.4研学旅行各环节服务管理的注意事项和细节。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制订依据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突出先进性、引领性的工作原则进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2018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引发《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意见的通知》,就2017年以来形成的第一批353个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在这个背景下,我校人文与外语系会展策划与管理教研室修订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以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瞄准珠三角会展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造,按照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现行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旅游学概论》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的研究旅游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本门课程以研究旅游的产生背景、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活动规律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活动的媒介)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大类专业学生掌握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并行课程为《管理学基础》、《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会展设计与布置》、《会议策划与组织》等课程,后续课程主要包括《演讲与口才》、《参展商实务》、《会展服务》、《会展新媒体》等专业课程。

本课程将强调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理论、旅游活动的基本现象、对旅游产业及旅游经济的认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利用旅游基本理论对旅游活动现象进行剖析。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现象的本质属性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综合知识,为旅游大类(6403-会展类)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知识基础。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1.前言课程代码、名称课程代码:TM2ZY3101课程中文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ourism学时与适用对象学时:32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管理展业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课程地位《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所有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先行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面向本专业初学者,以系统介绍旅游学科基本内容和一般方法为主。

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

通过学习与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及同类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为《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旅游饭店管理》等系列专业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课程起先行引导作用,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实习和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根据高等教育形势发展需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引,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夯实基础、能力驱动、通专相融、校企联动、个性培养”基本原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以加强本课程教学基础建设条件为保障,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巢湖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校党字〔2016〕114号)、《巢湖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校字〔2016〕134号)、《巢湖学院课程负责人管理办法(修订)》(校字〔2016〕137号)、《巢湖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校字〔2016〕2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课程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8计划课时:128学时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制定时间:2011年4月二、课程性质1、课程性质与类别: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入门课程,属于职业基本能力课程。

2、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旅游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学会分析旅游现象和常见问题,能运用旅游政策法规解决旅游纠纷,进行规范服务。

3、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法律意识,形成对旅游业的总体认识,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进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服务。

4、课程特点:本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和旅游法规两个模块,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由易到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世界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2、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例如旅游者(主体)的产生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资源(客体)的类型、评价、开发和保护;旅游业(媒介)的构成及特点;3、掌握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划分,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及管理;4、熟悉旅游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5、辨析道德与法律,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6、掌握旅行社、旅游合同、旅游保险、导游人员、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资源、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旅游出入境等旅游法律常识。

(二)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思考、归纳、辨析能力。

在学习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政策等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训练。

②培养学生组织旅游活动的能力,会安排食、宿、行、游、购、娱各环节;③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市场的构成、旅游业的影响等进行市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旅游概论》教学实施报告

《旅游概论》教学实施报告

《旅游概论》教学实施报告(2023年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贯彻执行国家教学标准为关键点,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促进育训结合、书证融通,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有力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水平,持续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好生态。

二、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旅游概论》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涵盖面广,难度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文化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满足对接岗位需求的旅游工作人员预备员。

本书分为六个项目,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业性质、构成、特点、意义和作用,了解世界、我国旅游业的调控政策和最新旅游发展动态,能在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服务、管理和决策。

2.教学目标分析与重难点确定因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文化浸润,立足县域“全域旅游”,面向全川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健康,从事旅游行业服务工作,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一定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旅游讲解人才。

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b.明确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

c.掌握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d.了解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e.了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②能力目标a.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的开发。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目录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一)课程定位 (1)(二)设计思路 (1)二、课程目标 (1)(一)知识目标 (1)(二)能力目标 (1)(三)素质目标 (2)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2)四、考核与评价 (7)五、实施建议 (7)(一)教学建议 (7)(二)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议 (8)(三)教师师资配备建议 (8)(四)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8)(五)教学考核与评价建议 (8)《旅游概论》课程标准旅游概论旅游管理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第一学年第1学期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旅游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导入 性课程。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为学生概括旅游者与旅游产业 活动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旅游学科的整体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程的目标 就是培育学生的“旅游情结”和“专业思维”,同时,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 联与衔接。

前期课程:无后续课程:中国旅游地理、饭店管理实务、导游实务、旅游策划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旅游概论》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专业必修课,是旅游 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

该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 专业基础课,分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影响四大基本 板块全面介绍旅游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问题,是继续学习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基 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 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 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 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 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20200814153814)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20200814153814)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1. 前言课程代码、名称课程代码:TM2ZY3101课程中文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ourism学时与适用对象学时:32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管理展业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课程地位《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所有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先行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面向本专业初学者,以系统介绍旅游学科基本内容和一般方法为主。

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

通过学习与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及同类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为《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旅游饭店管理》等系列专业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课程起先行引导作用,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实习和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 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根据高等教育形势发展需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引,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夯实基础、能力驱动、通专相融、校企联动、个性培养”基本原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以加强本课程教学基础建设条件为保障,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巢湖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校党字〔2016〕114 号)、《巢湖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校字〔2016〕134号)、《巢湖学院课程负责人管理办法(修订)》(校字〔2016〕137号)、《巢湖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校字〔2016〕2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课程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理论课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授课单位:16秋旅游酒店班学分学时:36学时编写执笔人:王亚系主任审定签字:审定日期: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 1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旅游及酒店业的入门课程。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为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的。

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有:旅行社方向——导游、计调、部门经理等;酒店方向——旅游接待、酒店客房、餐饮、康乐等基层服务人员和领班、主管等初中级管理人员;旅游行政单位和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岗位等。

学生通过对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职业规划起到积极作用。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如《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

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的开发;能够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知识深入分析旅游资源实际应如何开发;能运用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系列影响分析如何引导旅游业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3.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明确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掌握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了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3.1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3.2教学单元设计4.课程实施4.1.教师基本要求具有选取典型生产任务,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能够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会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能够制定技能计划、具有丰富的带团经验,并能熟练地进行导游技巧演示;能指导学生完成规范的导游技能操作,及时处理带团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与企业交流、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4.2.教学硬件环境要求1)采用课堂教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

2)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课程立体化教学。

3)运用相关影音资料作为辅助教材。

课外调查主要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旅游行业和旅游景区景点等进行调查。

4.3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设置应是多样化的。

教学媒体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还应配有多媒体教学、习题讨论、实习等教学媒体和手段,加深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能力。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应结合实践教学。

有条件的教学班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定期进行参观、游览、讨论、评论,增强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旅游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以未来职业岗位活动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完成任务,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达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

(1)任务驱动法在旅游供给与旅游相关问题研究模块中,通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任务: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更主动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如在“旅游资源概述”单元中,在讲概念之前,我先列举一些事物和现象,让学生分析它们是否属于旅游资源并说明理由,以后的教学内容均围绕这个任务展开。

②自主学习、交流:学生带着任务思考,教师给以相关提示,有些学生会打开书本查找相关知识。

所以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③评价总结: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表现指出优点,提出不足,并总结归纳相关知识。

在这个任务中学生的看法五花八门,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使学生在感到意外之余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知识点:旅游资源的内涵及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案例,内容贴近旅游活动的实际,突出专业特点。

如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单元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通过分析案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

(3)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主要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给出评价,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优点,指出不足,最后给出成绩。

如让学生讨论现在该不该打开秦始皇陵墓,风景区修建索道是否合理等话题,学生纷纷踊跃发言,很多观点新颖深刻,也开阔了教师的思路。

(4)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

在“旅游者的形成条件”这一单元,我假设了若干情境,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情境掌握要想成为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

(5)调查研究法教师布置课后调查内容,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到景区景点或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并做好统计分析,最后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调查报告。

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单元中,我给学生布置任务是分组调查承德八县三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简单作出评价,将调查评价结果做成课件,由每组选出发言人在课堂上讲解。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成果展示,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对承德的旅游资源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6)讲授法讲授法和以上各种教学方法一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理论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课件形式上要图文并茂,辅以动画、专题短片,做到有声有色,动感强。

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4.4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按照目前学校的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2)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某些市场调查过程中的团队意识、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平时表现、出勤率以及调查结果的完成情况。

这部分占总成绩的60%;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旅游学概论》,刘又堂、刘爱月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2012年版教参:《旅游学概论》,苏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旅游体验研究》,谢彦君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旅游文化概论》,王玉成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网络资源:中国旅游网,中国旅游报,其他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网站等。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和网上的资源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

6.其他说明结合现代电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课程PPT、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多媒体资源,建立生动、形象、立体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合其他学校和相关企业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