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普通的一线教师也能成为教育专家

合集下载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相关推荐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通用20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篇1看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给我感触很深。

没看这本书之前,心想这本书可能跟某些教育专著差不多,通篇都是些教育理论,没有什么能使我们静下心仔细看的,但一看起来,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他的语言和文字有着独特的魅力——朴实形象而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

他善于将理性的思考、真实的教育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省、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案例之中,让我们一线老师感同身受。

李镇西老师是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更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著作十多部,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就是这样一位名师,到现在还坚持在一线,保持着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习惯,尤其是著名的“五个一工程”:1、上好一堂语文课;2、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3、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4、读书不少于一万字;5、写一篇教育日记。

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无数次地被他的深邃,他的执着,他的激情所打动,更感觉到自己似乎又找到了那久违了的冲动,从今天起,我要做最好的老师!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而这种爱源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

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

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

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读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2015年3月2日8:27至4月16日16:50,我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收获很多,现将书中我理解的关于李老师的一些观点简要摘录、概括如下,以此作为我读此书之记录,也希望能对从事基础教育的同行们有帮助。

关于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认为,相比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是呼唤教育家的时代,这种呼唤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实,人们呼唤教育家,是呼唤更多具有教育家品质的人。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要成为教育家,除了一些基本的素质之外,还至少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品质:拥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拥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拥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拥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

把教师当做职业还是事业,是教育家与一般教育者最根本的区别。

我认为,在当前我国对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师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形势下,很难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从教,就少了一些能把教育当做事业的教师,少了一些有思想的教师,导致我国现在的中青年教育者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

所以,教育家苗子的先天不足导致拥有教育家品质的教师很难产生。

当然,如果苗子不好,但是土壤肥沃,照样可以成长成为一株较为健壮的植株。

思想自由,是教育家产生的第一社会土壤。

只要给教育者尽可能的思想自由,中国的教育家应该自然是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当然,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教师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但良知和智慧,能够使我们戴着“镣铐”的舞步尽可能优雅一些。

无数相同教育体制下但却很优秀的老师证明,这是能够做到的。

关于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一)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李老师认为:教育的意图掩蔽得越好,教育的效果就越佳。

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

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如果不让学生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打开这本书阅读,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也是学生们人生的遗憾。

听李镇西报告有感

听李镇西报告有感

“教师的人文追求”--听李镇西报告有感今天上午我们学校组织全体老师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报告,享受了一次听觉盛宴。

听完他的讲座,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李老师从四个方面谈了教师的追求:风骨与良知。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作为教师要有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和尊严。

不跪着教书,不人云亦云,不为教参是从!在权贵面前,早家长面前,在优生面前,挺起我们的脊梁!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

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教育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拒绝社会的污染,做一个有见识、胆识、敢于尝试的教师理想与责任。

教育的四种情怀:应付、饭碗、事业?教师如果把教育看做饭碗,就应该珍惜、敬畏、善待它。

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宗教信仰,那是最高境界,它没有功利,没有逼迫。

教育者有这种情怀真是了不起,她视教育为宗教,视学生为上帝,为自己的工作愉快。

教师应有一种特别的幸福感,教师应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

理想和责任不是抽象的,它体现于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和每一天的教育智慧。

在孩子看来,只要老师爱他,而且课上得很好,这个老师就是好老师。

理想和责任体现于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而不是臣民。

怀善良心,做幸福人。

视野与思考。

教师不仅要有专业视野,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著作、专业杂志,还要有人文视野,对于国际国内富有影响的人的著作,对于二十世纪的历史、知识分子的命运阅读。

这样教师才有厚实的思想视野,宽阔的人文背景,有深沉的思索,才能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学识与胸襟。

我们要做学者型教师,要有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做一个平凡而不普通的老师。

在听报告时,最让我感动的是李镇西老师描述第一线老师特别是他的老丈人的场景,能感受到他对同行的尊重,对学生的依恋,对前辈的那种浓浓的崇敬之情……李老师是幸福的,他用他的智慧、爱心、责任心、童心浇灌学生的心灵,他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家、思想家、语文教学的专家。

李镇西不愧被人们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他肩负民族的希望,胸怀祖国的未来,时刻从学生发展的根本出发,把心灵献给学生,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也是我今后工作的目标。

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

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

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心得安康市第一小学汪伟假期中,我认真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学笔记》这本书。

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了李镇西老师,从中我学习到了他的教育智慧,并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

李镇西老师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拥有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

在自己长期深入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同时,还先后担任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等多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李老师潜心治学,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发表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畅销教育著作十多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更赞誉他是“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我的教学笔记》共分四辑,分别是“我的课堂教学观”、“读出教学本质”、“分享教育智慧”、“真实的课堂教学实录”,共收录了李镇西老师的各类教育笔记、随笔、课堂实录等二十九篇。

如果说这本书是一本李老师精心编写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的话,更不如说是李老师给广大教师读者分享了自己从教三十余年的教育心得。

客观的讲,这本书既反映了李镇西老师长期深入教学一线,用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的“世界观”,更是一本指导广大教师如何从教治教、实现自我成长的“方法论”。

李老师文风朴素、深入浅出,对于当代语文教学观,特别是课改以来自己冷静审视语文课堂教学后的总结阐述,对一些盲从于所谓专家学者,或者故弄高深的所谓教育新理念的抨击,令人耳目一新。

真正的教学智慧便是这样,往往从清浅处,如一眼清泉,润物无声。

细细读来,可以感受到的是,李老师是一位不断审视,不断思考,不断向前的学习型教师。

即便是自己过去认为很成功的教学,很正确的观点,也不断反思求变。

我想,这便是李老师能不断前行的根源吧。

下面谈谈我认真读书后的几点收获:一、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广读书。

古人有读书“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开卷有益”之说,这大概都说明了古代读书人各自的一些读书观点吧。

李老师读书的篇目之多,范围之广,令人钦佩。

一个用行动诠释“实”的人——李镇西

一个用行动诠释“实”的人——李镇西

一个用行动诠释“实”的人——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后感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赵万丽说起李镇西老师,我并不陌生的,因为自从开始教育改革以来,对他的事迹就有耳闻,知道他是名师、是教育专家,是众多教师学习的楷模;但我对他又是陌生的,我从来没有真正走近过他,因为我们教的学科不同,所以片面地认为他的教育经验不适合我,故而对他的了解,仅仅限于报纸或者是媒体上对他的介绍,对他说不上崇拜,也谈不上敬佩。

可自从读了李老师写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后,我被他的育人思想、人格魅力所征服,透过他给教师的一条条建议中,我看到了一个用行动诠释“实”的人,一个值得大家为他竖起大拇指的人。

他为人“实”。

首先他待学生很实在,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他眼里都是可爱的,因此,他真心地对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对每个犯错误的学生也能公平处置。

由于他的实在,他赢得学生的信任,比如在班里出现小偷后,他通过深情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认;由于他的实在,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以至于毕业三十年的学生仍然保留着他送的生日贺卡……其次,他待同事、同行很实。

对同事或同行提出的问题,他都能给于真诚地帮助。

在他的帮助下,“快乐小荷”侯长缨成长为一位名师;在他的真诚相待下,平行班的凌老师也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他逐一回答每位教师的问题,就这个工作,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心,又怎么能坚持下来呢?再此,他待家长很实。

李老师教的是高中,又经常带高三,当班主任,这对多少老师而言,是一个累的岗位,但也是一个可以捞油水的岗位,面对家长的吃请、家长的红包,有几位教师能拒之千里?但李老师用他的人品、他的智慧赢得了家长的尊重,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最后,他待领导很实。

面对领导,他敢于坦言自己的想法,敢于追求自己的内心的真实。

记得在《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中,李老师说自己在已经“声名显赫”之时,提出要去考博士,可领导担心他考上博士后就不会回来,不答应,李老师就向领导保证“博士毕业一定回来”,这才得以去上博士,后来李老师也兑现了这句承诺,可以说,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赢得了领导的信赖;博士毕业后,李老师担任教育研究所主任,这个在外人艳羡的职务,在外人看来正好是“往上爬”的机会,没想到李老师很不喜欢,他再次向领导提出要回到学校,要担任班主任,因为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学校的工作,这份勇气,这份自知自明,在当今社会有几人能及?做领导的能不喜欢他、尊重他吗?他自我提升“实”。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读李振熙《做最好的老师》最近,我很幸运地阅读了李振熙的书《做最好的老师》。

这是李's 25年教育和教学智慧的精髓,全面阐述了李先生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和语言教学。

李老师结合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和教育情感。

语言简单而富有诗意,形象充满激情。

读书,让人不禁感到兴奋,钦佩和印象深刻!李振熙总统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

你可能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能是最可爱的;你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可能不是最富有的,但你可以是最充实的;你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你可以成为最乐观的.我称之为“尽力而为”强调你不仅仅是自己 - 昨天的自我和今天的自我,不断超越自己。

“做自己最好”意味着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达到自己最好的水平。

“每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我的心就会被感动:是的,在我们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我们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我们是否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很多时候,与其他人相比,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追求自我实现的能力。

结果是一记耳光,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品味和活力,更不用说超越自己,并在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达到他自己的最佳水平。

书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李振熙对教育的深刻思考。

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

而这种爱和他的内心,正是这种爱使他获得了荣耀。

在任何成功的背后,你需要努力工作。

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品质。

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了他独特的个性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都在考虑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如何让学生像自己一样。

但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想到为什么学生最终会来学校?当我阅读教育时,我希望每个走出他手的人都能幸福地生活。

“我感到震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深深地融入了李老师的血液中,成为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所以他不仅在上学期间对学生负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 - 所以他会给那些从高考中脱身的学生写信- '世界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有高大的树木还有茂密的灌木,高耸的巨树,纠结的藤蔓,鲜艳的花朵和绿色的草.但它们都在阳光下显示出它们的活力。

推荐书目—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推荐书目—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推荐书目: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推荐理由:《做最好的老师》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它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

该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让人在阅读中受启发、增智慧、长才干。

从教25年来,李镇西老师一直都在教学一线,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

他长期担任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有的已经深入人心,被教育界广泛认可,如:“童心是师爱之源”、“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民主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个性”、“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等等,阅读此书,会使人在赞叹、折服李老师的教育智慧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鼓舞和激励,进而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看到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李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

这也是他后来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且能够在教育上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

其实,我们在理论上都知道“保持童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师道尊严”总是让我们放不下身段和面子。

书中李镇西老师用他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

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

”他说:“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

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说到底,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建立在平等与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我们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灵,让教育发挥最大的效能。

李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身上有一种成为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以科研的眼光看待让人头疼的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及心得(精选10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及心得(精选10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及心得(精选10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做最好的老师》是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捧起《作最好的老师》阅读的时候,犹如一股甘泉涌入心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

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带给我的是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一篇篇,一幕幕,李老师的育人之道是那么得匠心独具,与众不同,那里面凝聚着他多少心血与智慧呀!合上书本,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又仿佛浮此刻眼前。

开学入学教育,第一次与新学生见面,他早已给学生准备好一份礼物——一本书(他的作品《爱心与教育》)和一封信。

信中郑重地送孩子们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并解释它的深刻含义,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

用精神撒播精神,以真情赢得真情。

他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念一遍,并在黑板上写下这行大字,并结合初次见面所见一些学生的具体行为使学生看到这句话的含义,并期望每一个新朋友用自己的行动来注释这句话。

他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做人第一”的品德课。

能成为他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和荣耀!为加强班级管理,他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并提议条例对班主任也作了一些规定:“凡每月对学生发脾气超过一次,或错批同学,或利用自习课讲语文,或下课压堂两分钟以上,罚扫教室一次。

”为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他严肃地对学生讲:“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怎能例外呢”两年过去了,从第一次“犯规”一个人拿起扫把,在教室里干得大汗淋漓而引起轰动,到之后他因各种“犯规”而五次罚扫地,大家都觉得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了。

有一年的教师节,他竟然向同学们索要宝贵的“礼物”,原先他是请同学们对他的工作提出意见,为了鼓励和感谢同学们,还要来个“有奖征谏”,要同学们不要坐失良机。

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爱”

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爱”

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读后感:教育的真谛是“爱”在我校今年开展的教师读书活动中,我读了李镇西的《教有所思》。

这是李镇西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录,“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

我想,李老师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专家,才有如此累累的收获的。

为什么处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李镇西老师就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快乐,成为名师,成为教育专家,而自己却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呢?这时的我不禁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审视自己的懒惰,反思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让我感动的是:“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

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其中一篇《老师,用我的笔吧!》我感受特别深刻,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有时急需用笔向学生借这是常有的事,而且我们向学生借笔时,我们也有李镇西老师的待遇,即享受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

我这人是个马大哈,往往借了学生的笔就忘了还。

但我很荣幸,我的学生很理解我,说是老师事多所以忘了还,每次还是热情的借笔给我,学生的宽容又助长了我有借无还的坏习惯,甚至每次享受这种习以为常的待遇时连思维也迟钝了,从来都没有像李老师那样从小事中往深处思考: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我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对我说:“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细细反思自己这几年对待学生的行为,虽然没有恶劣到体罚学生的地步,但在生活中却对学生的感情越来越淡漠。

自读了李老师的这篇文章后,让我觉得很惭愧。

李老师的文章似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了我冷漠、自私的一面,让我明白真爱从小事做起,明白了润物细无声的真谛,我明白了李老师与很多庸碌无为的老师的不同之处正在于,李老师懂得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有思考才能闪现个性的光芒。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有人说,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

任小艾谈班主任、李镇西谈转化后进生的讲座告诉我们:他们是有思想的教师。

因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是无愧的教育家。

同样,一个教师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就不能没有思想。

一、为什么要做有思想的教师1、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有思想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必须成为思想的先行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而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在于教育家有思想。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者来提升教育的品质。

我们教师所面对的不是机器,不是容器。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着鲜活的个性和独立意志的人。

假如我们教师没有思想,只是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搬运工,教参的复印机,我们又如何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仅教给学生“一碗水”。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欢的教师,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个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

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

课堂上学生胡乱插嘴,本是教师最头痛的事,你不但不生气,反而鼓励学生这样做,这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懂得激活学生的生命;学生犯错,你没有运用惩罚的法宝,而是请学生坐下,与学生推心置腹地谈谈,这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习中,你教学生学会选择,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又能做得好的,这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懂得张扬学生的个性。

有思想的教师会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

这样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没有思想的教师,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教书匠,他只会按既定程序、固定模式办事,在他的身上,既不会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也不会有耀眼的个性光环。

或人云亦云,或鹦鹉学舌,或照搬照抄,功过是非很少与他们沾边,平淡无奇经常与他们为伴。

教师楷模李镇西

教师楷模李镇西

总能够 感染
,
大 爱 是 爱所 有学 生 爱 身边 所 有 的


,
李 镇 西 老师 爱 学 生 是 出 了 名


在 场的 每一 个 人 # 有一 次 连朱永 新

教授 听了都热 泪盈 眶
∀ ! 年
,

大 爱之 人 必至 孝
,

李 老 师 的母

他 因 劳 累 过度 住 进 了
,
!年
,
在 国 内 的一次 研讨会

教育文 汇
老师便 赶紧在姨 妈家 附近 租房 子 然后 全家搬过去

,
他 当老师 十分辛苦地 工 作 有 时 候也 难免 自问


,
,
余 但熟悉他的人 都知道李镇西最 爱看书 即使 出去开 会 作报告也不
例外 哪怕是在火车 飞机 上 也 要 带
两 本书看

, 、
,
我 是 为谁 而 工
,

前年∗ 月 的一 天
一 直都饱 含感情
李老 师对 教 育 的执着追求 和不
懈 探 索打 造 了 他教 育 事业 的 辉煌

,
我 还 偷 偷地 去 报考 过 电 视 台
,
,
始终 强调 让学 生
,
呢 只 是 因 为没 有 被 录 取 我 才死 了 这 条心

,
在 生 活 中 学 习语 文 # 作为班 主任 他
很 前 卫地 对 学 生进 行 性教 育
,


前年 暑 假
回成都

,
他把母亲 从 湖北 接
子 以 后 的 每天 他都把煮熟的 热鸡

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

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

观看李镇西老师《骨干教师成长报告》有感李镇西的名字听说好久了,但一直没有听过他的讲座,这几天在网上看了他讲的《骨干教师成长》颇受启发,真是相见恨晚,听李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看了这个讲座,我明确了在后面几年中我的的发展方向与努力措施,感觉豁然开朗了许多。

在这次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每天的“五个一”:1、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

2、每天找一位学生谈心或是书面交流。

3、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

4、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

5、每天坚持写一篇教育日记。

其实,这“五个一”也正是李镇西老师成为骨干教师的重要原因和方式。

我们只是看到成功者获得的荣耀与鲜花,却不明白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别人艰辛的付出和科学的办法。

我由衷地佩服李镇西老师,佩服他那种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佩服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个一”工程贵在坚持,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坚持下去,“想不成功都难”。

下面是我在听讲座过程中的几点记录与感受。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李镇西老师说:课堂上要用心灵去征服学生,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备课。

他以语文课为例,向我们阐述了四个备课原则,很值得我们学习。

(一)永远把每一篇课文当第一次讲来备课我曾经为教相同的课文而暗暗高兴过。

我想:这篇课文都教过好几次了,熟在脑中,备课就可以简单点了。

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话,我对备课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不管你对这遍课文上了多少次,都永远把每一篇课文当第一次讲来备课。

(二)永远先把自己当一名学生来读一篇课文不管自己任哪一门学科,拿到教科书后,都要先睹为快,还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来读,提出疑问,列出提纲,心中先解决问题。

(三)备出宽度超越课文与生活联系,和时代的发展联系,和古今中外联系。

(四)备出深度引导孩子从字面上领悟它内在的文化内涵。

这一点是要我们老师深入备课才能领悟带文章的的文化内涵,所以老师要读懂教材,琢磨教材,领会教材的中心思想。

二、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教师讲的和学生想的不一样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教师讲的不是学生想的,学生想的恰恰没人回答,一个班主任最该想的就是此刻学生要想什么。

《教育的100种可能》

《教育的100种可能》

《教育的100种可能》:教育之路的无尽可能教育,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话题。

简单在于,每个人都曾是受教育者;复杂在于,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体验。

在《教育的100种可能》中,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以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历,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

李镇西,一位深深植根于教育改革沃土的中国本土教育家。

他长期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致力于素质教育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36个学生的成长故事,这些学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霸”或“天才”,他们中有成绩拔尖但文静瘦弱的学生,也有在当年被认为是普通生甚至是“问题生”的学生。

但李镇西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值,关键在于如何去引导和培养。

他以爱心、民主和平民教育的理念,去呵护、尊重和引导每一个学生。

这种教育方式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他甚至为了保护一个瘦弱的学生不受高年级同学的欺凌,不惜自己挨了学校处分。

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平等”恰恰意味着“差别化对待”。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的成长故事,更是李镇西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他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

在他的教育下,有的学生成为了作曲家、飞行员、空姐,有的成为了学校的副校长、火锅店老板、大学教师等。

这些学生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因为李镇西的教育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的100种可能》中的主人公们也来到了新书签售会现场,分享了自己与李镇西的故事。

他们感谢李镇西给予的关心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这些真实的经历和故事,更加凸显了教育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教育的100种可能》是他对教育的情感、理念和心智的剔透结晶。

李镇西老师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典范。

”他强调了李镇西在基础教育一线的卓越成绩和贡献,并认为这本书是李镇西对教育的情感、理念和心智的结晶。

做最好的老师第四章读书心得(精选4篇)

做最好的老师第四章读书心得(精选4篇)

做最好的老师第四章读书心得(精选4篇)做最好的老师第四章读书心得【篇3】我从朋友家借来一本名为《做最好的老师》的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写的,当时我真真地阅读完了,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我想读完一本书一定要留下读书的影子,一定要思考沉淀些东西。

于是当时我随笔记下了自己的感想。

读这本书中李老师写的总序,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李老师,知道了他今天有如此高的成就除了他对教育的满腔热爱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曾经的文学梦。

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老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

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心灵追求,乃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快乐”;读这本书我认识到了榜样力量的伟大,李老师因为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所以成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读这本书,我通过李老师的诚挚的.介绍我认识或者说了解了当今教育届的名师,如,吴非,朱永新,洪镇涛,蒋自立,程红兵等等。

我知道自己想更多地了解和学习这些名师必须购买他们的书籍,食取他们给同行酿制的最丰富的营养大餐。

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应该“用行动追寻教育理想”,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提升生命的品格”,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触动心灵的书”。

即使不读书而看电影或电视也应细细地“品味”,认认真真地“揣摩”里面的“人生百态”。

这本书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大大的不足,那就是我不善于思考。

其实一个合格的老师除了必不可少的阅读外更重要的是思考。

用教育者的思维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李老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想是离不开这两方面的,一个就是善于阅读,另一个自然是善于思考。

其实李老师的成功的秘诀无非是“实践、思考并记录”。

我读完这本书,记住了李老师的这句话,“对普通的一线中小学老师来说,只要坚持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教育实践,三年五年,一定会成为教育专家的!”我已经开始记录我和学生的故事,我不是希望自己成为教育专家,而是渴望自己寻到教育的真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更好的培养遇到我的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老师第四章读书心得【篇4】最近,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读李镇西老师的书有感

读李镇西老师的书有感

早就听说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一直无缘拜读。

直到无意间在百盛的书架上见到时,手居然微微发颤,马上买来一睹为快。

流连书间,被李镇西老师教育魅力所感染,被李镇西老师管理细心所折服,我想他的学生终究会因有这样的老师引领着走过一段求学之路而终生受益。

暑假期间再次拜读此书,那点点滴滴的教育、管理学生的方法走入我心,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正如他所说:结合班主任工作进行教育科研,正是普通的青年教师通向教育专家之路的起点。

李镇西老师一直工作的教育的第一线,一直坚持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

有人问他:“当班主任真的不累吗?”他说:“那些通宵打麻将的人累不累?——人啊,一旦迷上了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是无所谓累的。

”瞧,李镇西老师正因为迷上了班主任,才做得如此游刃有余并乐此不疲。

我们也来学一学李老师,迷上教育,迷上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其心中,我们一定能够体会到教育中别人体会不到的那份教育成功的喜悦吧!李镇西老师把写作放在了与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

他说一定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

读是吸收,写是表达。

以前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象李镇西老师这样既当校长,又当班主任的人,何来这么多的时间读书和写作呀?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书才明白:原来他已经养成了“手不释卷”的好习惯而已。

每天睡前必须倚在床头至少看几十分钟的书,外出开会、讲学、旅游等,必须带上书在火车、飞机、宾馆里阅读。

而与阅读的好朋友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写作,也是李老师的最爱。

他说读书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让他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

于是,一篇又篇的读书随笔就诞生了。

他不仅写了许多读书随笔,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夜深人静时,坐在电脑前,将教育的成功、失败,和学生一起成长的痕迹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教育反思,将自己在平日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火花诸如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流于笔端,写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教育随笔,将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改革,将学生心理的变化写出来,写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教育报告。

关于李镇西的评价

关于李镇西的评价

关于李镇西的评价
李镇西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他以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教育实践经验,在教育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他的评价:
1. 教育思想先进:李镇西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他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 教育实践丰富:李镇西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曾担任中学教师、班主任、校长等职务,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他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育成果显著:李镇西的教育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所任教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他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4. 教育影响广泛: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对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通过发表著作、举办讲座、参与教育咨询等活动,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李镇西是一位具有卓越教育思想、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成果和影响都是非常显著和广泛的。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治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

读着书,让人别禁为之兴奋、赞美、折服!李镇西校长在序言中说:每个人基本上一棵树。

你也许别是最漂亮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别是最聪慧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可不能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可不能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别断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每读到此,我的心里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不少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

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具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别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

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

从他的人一辈子记忆中我发觉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顽强、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么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怎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怎么培养学生的制造力,也想过该怎么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什么原因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算是要每一具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镇西:普通的一线教师也能成为教育专家——致年轻教师
原创李镇西
那天我说你“完全也可以成为教育专家”,你说我“真幽默”。

你以为我在开玩笑呀?给你说,我还真不是开玩笑。

当然,这要看怎么定义“专家”这个称呼。

现在,有时候所谓“专家”还真不是什么好词儿。

其实过去“专家”一直是个很神圣的称号,现在“专家”几乎成了贬义词了。

过去如果你要说谁是专家,他会受宠若惊,内心得意但嘴上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而现在你要是说谁是专家,没准会招来这样的回击:“你才是专家!你祖宗十八辈都是专家!”
这怪不了普通百姓。

因为每当老百姓遇到什么大事了,总会有“专家”(注意,我这里的“专家”是加了引号的,含义嘛你懂的)出来提醒,这些提醒都是一些空话,而且是“万能”的空话,比如面对投资啊,买房啊,整容呀,包括抢盐呀等等话题,专家的提醒往往都是那么几句话:“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智对待”云云。

更有一些“专家”,专门帮着某些部门忽悠老百姓,比如什么东西涨价了,老百姓怨声一片,总有专家站出来论证涨价的“合理性”。

特别恶劣同时也特别讽刺的是,有一年的7月11日,开通仅11天的京沪线因雷雨导致全线停航,19趟列车晚点,事后面老百姓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质疑,一位据说很有权威性名叫“王曙光”的专家出来说话了:“停电反而验证了中国高铁的安全系统值得信赖!”专家没想到,12天以后的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了!最早传出“据专家分析”的事故原因便是“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贬值并且被嘲笑,也就不足为怪了。

网络上,专家被称为“砖家”,“百度”如此定义:“所谓文化大师,光环下疑窦重重;所谓养生达人,学说却毫无科学依据;所谓权威人士,言论往往自相矛盾。

这些人被网友统称‘砖家’。

‘砖家’不以求真知为目的,说话也不负责任,他(她)们最终目标就是利益,而相关监管的缺失,导致假专家的泛滥。


“教育专家”(注意,我这里也打了引号)也好不到哪里去。

常常有个别“教育专家”没有在中小学上过一天课,却常常在各种培训会上对每天都在课堂上辛勤劳作的老师们进行“专业培训”;没当过一天班主任,却对台下富有班主任经验的老师进行“专业指导”。

他们的所谓“培训报告”大多纸上谈兵,天马行空,隔靴搔痒,似是而非。

但我们不能否认真正的教育专家——至少在我看来,中小学教育专家是不少的。

这样的教育专家当然也出自教科院所,甚至出自高校,但主要不在书斋,而在中小学校园的课堂上,是我们无数一线的老师。

我曾撰文批评过“教育家”泛滥的现象。

我在微博上这样写道:“我始终认为,‘教育家’这个称呼要慎用。

有人说,现在唱首歌就叫歌唱家,办个厂就叫企业家,我们搞教育的不能轻贱自己。

我认为,搞教育和唱歌办厂不一样,是千秋之业,对教育家的要求应该高一些。

不能把这个称呼给玷污了。

何况,我们的学养比起老一代人差远了!和老一辈大师相比,我们连学者都谈不上!”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对“教育家”的定义应该有高度有深度,但对“教育专家”的考量,我则主张应该降低门槛,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达到,进而感到职业的尊严。

有人不同意我的主张,认为“教育专家”不能泛滥。

我说,是否泛滥关键是标准怎么定。

那么教育专家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应该参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专家”的定义:“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擅长某项技术的人。

”如果认可这个定义,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所谓‘教育专家’,就是对教育有专门研究的人,擅长教育教学技术的人。


我认为,从逻辑上说,上面对教育专家的定义是没有错的。

因此,对教育有一定思考研究,并拥有教育教学技能的老师,就可以称之为“教育专家”。

好,以此打量我们的中小学校园,这样的教育专家还少吗?
估计我还不能说服许多人,包括一些中小学老师。

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教育专家”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要有“系统的理论”,要有等身(至少也要“等膝盖”)的著作,要有这样“性”那样“性”的“原则”,要有诸如“528法则”或“331模式”之类的“原创成果”……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附加上去的,专家的定义或含义本身并没有这些,是我们自己把专家神秘化了,圣神化了,高不可攀化了。

我还是坚持那个朴素的定义:只要对教育有研究并且拥有教育技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教育工作,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视野开阔又聚焦课堂,既勤于阅读又乐于笔耕……就是教育专家!
有人会说:“只要教一段时间的书,谁都会有技能。

那岂不所有普通教师都是教育专家了?”是的,技能人人都有,但并不是人人都对教育有思考有研究的。

比如,两位师范大学同专业的学生,都大学毕业分到同一学校,都当班主任。

其中一位每天都在实践,同时每天都在思考;另一位每天都在实践,但几乎没有思考。

三年过去了,前者因为边做边想,工作三年等于是工作了一千天,因为思考使每一天的工作都是新的,他对教育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孩子的研究更为细致,同时教育的智慧也更加丰富,他是可以称为教育专家的。

后者只做不想,工作三年,对他来说,只相当于工作了一天,因为每天都机械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被动地应付各种工作,教育没有给他思考,也没有给他智慧,最多有一些简单的技能。

显然,他不能称作教育专家。

当然,不思考的老师是比较少的。

一个教师,只要有起码的爱心和责任心,他都会在工作中思考、研究、探索、创新……几年下来,绝对可以成为教育专家。

所以我说,成为教育专家是一般老师都能达到的目标。

“教育家”成了讽刺,“专家”成了贬义,这是时代的悲哀。

但教师自己不能自卑更不能自贬。

一次,一个当环保局长的家长对我校一位年轻的女班主任横加指责,说这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对,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小姑娘哭了。

我走过去当即正色道:“您虽是局长,对环保是内行,是专家,但您对教育是外行,她虽年轻却是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而且已经教了三年书了,就教育而言,她比你强,在你面前她就是教育专家!”局长尴尬,年轻女班主任扬眉吐气。

隔行如隔山,你一个环保局长对教育说三道四,我当然不客气。

别说环保局长,哪怕就是市长、省长,在我看来,行政管理、社会治疗他们是专家,但如果论上语文课,论当班主任,对不起,我才是专家。

我觉得这话真的没错。

斯霞、李吉林、杨瑞清等一辈子都扎根于小学课堂,正是因为他们不停地思考研究,不停地总结经验积累智慧,后来成了公认的著名教育专家。

还有无数不“著名”的呢,比如我们武侯区的“新教育实验”种子教师,都非常普通的老师,然而都是不但有技巧而且有研究的教育者。

这里随便说两位。

一位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蒋长玲,一位是成都市双楠实验学校的王兮。

她俩都不过三四十岁,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育智慧,她们所做的,不过就是认认真真带好每一个班,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善待每一个孩子,但关键是“认认真真”背后有一颗思考的大脑,且思且行,执着地在自己的班里搞“新教育实验”,于是便成了名师,现在被许多学校请去做专家报告——是的,“专家报告”!两位普通老师能够成为真正的教育专家,无他,唯潜心耳。

我说过我不是“教育家”,这真不是谦虚,而是我没有资格承受这个称呼。

但“教育专家”这个称呼我坦然接受。

前面说了,所谓专家者,在某一领域有专门的研究和能力也。

我从教30年了,如果在教育方面居然还没有一点专门的研究和能力,那我这30多年岂不白吃饭了!我认为,任何一个有几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都应该是教育专家。

别人看不起我们中小学教师,我们自己可不能自卑更不能自轻自贱。

教育专家不是谁任命的,也不是谁投票选举的,而是我们自己做主自己提升自己成长起来的。

干嘛要先把教育专家捧得那么高,然后仰望他们,最后自己恐吓自己:我怎么可能成为教育专家呢?结果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应该明白我为什么说你完全也能够成为教育专家了吧?
所以,千万不要自卑,挺起咱们的胸膛,在咱们的地盘上,在咱们的课堂上,咱们完全可以成为教育专家!
2011年8月31日傍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