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周清四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周清一

高三历史周清一

高三历史周清卷(四)班级姓名1、《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2、《诗·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表明()A.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而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拥有最高权力C.受封的诸侯国君和周天子是并列的政权D.周天子和诸侯国君共同率民众开垦荒地3.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5.(2009江苏历史卷,1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6.(2009宁夏辽宁文综,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7.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3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3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高 三 周 清 历 史 试 题

高 三 周 清 历 史 试 题

高三周清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A.启发诱导B.学思结合C.因材施教D.温故知新2、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3、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的关键人物是()A、庄子B、孔子C、董仲舒D、汉武帝4、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明清之际出现了一股反封建的思潮,根本原因是()A 政治的腐败B 人民的反抗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6、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A 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B 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C 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D 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7.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B 以“人”为研究中心C强调神对人的作用 D 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8.“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9.《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10.“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1.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高三历史周清卷(八)

高三历史周清卷(八)

高三历史周清卷(八)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

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

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吸收了中原的文化2.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人的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的招牌,有的是中国的工厂和学校。

这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A.民族独立和富强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扶清灭洋D.建立社会主义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了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4、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 增强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5、八七会议为思想中处于混乱和组织涣散的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新的出路”是指:()A 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B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 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D 建立革命根据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6、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A 制定党的最高纲领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制定党的最低纲领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7、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2012级高三历史周清试题

2012级高三历史周清试题

2012级高三历史周清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A.《农政全书》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D.《各国律例》2、“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可见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是A.军事科技 B.工业科技 C.启蒙思想 D.政治变革3.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潮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4.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趣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5.1862年,洋务派设立京师同文馆。

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

据此判断,同文馆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6.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经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这实际上指的是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7、“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究其极,不为流弊。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8、《孔子改制考》一刊登,在封建士大夫的各个阶层中间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之所以如此,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A.主张尊孔,恪守孝道 B.师夷长技,付诸实践C.否定专制,宣传变革 D.宣扬共和,驱除鞑虏9.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高二历史周清试题

高二历史周清试题

高二历史周清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2.“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 .百家争鸣B .焚书坑儒C .独尊儒术D .崇儒尚佛 5.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7.《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B.无为而治C.实现仁政D.独尊儒术8.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民间生存智慧到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

高二历史必修三周清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周清试题

高二历史周清试题一、选择题(50分)1、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B.私学的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C.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D.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2、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B、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孝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礼义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3、“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佛家慈悲为怀主张4、董仲舒新儒学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目的的内容是()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说D、“制天命而用之”5.《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义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故一则治,异制乱。

一则安,民则危。

”由此可见作者主张()A.思想自由B.思想统一C.兼听则明D.君主专制6.“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天人感应”D.宋朝程朱理学7、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

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A、统治者大兴儒学,维护其正统地位B、儒学家已经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C、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转而渴求宗教D、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8、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9、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高三历史周清 (2)

高三历史周清 (2)

高三历史周清(2)必修1第四单元 2012.9.22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 掀起瓜分狂潮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 扩大资本输出D. 割占香港岛2.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崇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

两种制度相遇(两种文明交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包括①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冲突的表现 ②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③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④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放弃了。

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A .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B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 .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损失巨大D .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抵制4.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并伤害了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是①《南京条约》 ②火烧圆明园 ③《辛丑条约》 ④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5.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规定:“……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这一规定的实质是确立了英国在中国的A .协定关税权B .领事裁判权C .片面最惠国待遇D .租界司法权6.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个条约的签订.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7.“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这两个美丽的城市在中国近代曾备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历史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答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任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案不能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研究,古代礼制记载的春秋时期酒器礼器,分为爵、觚、觯、角、散五种,称为“五爵”,其名来自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礼器。

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爵为漆木酒器,其容量依次为一至五升,“宗庙祭祀,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

春秋时期礼器的变化反映出()A.礼器形制趋同说明礼崩乐坏B.宗庙祭祀遵循天人合一观念C.漆木酒器彰显人文关怀D.以小显贵维系封建等级秩序2.如表《魏书》记载的部分皇帝赏赐由此可知()A.北方游牧经济衰落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3.两税法以田地、杂税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税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

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在其所属五县,“自立条制,自田地、奴婢,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税钱,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4千9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这说明两税法()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赋予官员加征权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4.1884年中法《简明新约》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分,各执一分为据,应按照公法通判,以法文为正。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原卷版)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原卷版)
明朝后期
A.《宋史》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D.《宋史纪事本末》
5.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起一些原来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汽车、重型机器、新式车床等。此后机械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东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械工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国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高三历史周清试题答案

高三历史周清试题答案

高三历史周清答案24. D 25. D 26. C 27. D 28. B 29. B 30. B 31. C 32. C 33. D 34. B 35. A 36D 41.【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抗日战争根据地经济建设【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环境保护逐渐弱化。

(共3分。

如果答具体的环保职官体系逐渐弱化,环保法制的逐渐松弛,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也可以给3分,每点1分)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国家生态环保责任的弱化;环保法律制度的弱化;明清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政府腐败,水利工程失修;玉米、甘薯等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政府鼓励垦荒。

(每点2分,答出5点给9分)(2)特点: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水利建设;立法保障;设立机构加强管理;奖惩结合;注重利用科技力量;有一定成效。

(每点2分,答出4点给7分)影响:保护了根据地的自然资源;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为后来新中国的环保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每点2分,共6分)示例一:情节: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与美国美国国际海运公司合并,与卡纳德航运公司展开激烈竞争。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20世纪初垄断企业的诞生。

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和资本逐渐集中,产生了跨国性大企业和垄断性企业,使企业竞争更趋激烈。

评价:垄断企业的产生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减少了市场竞争的无计划性,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但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对外加紧殖民扩张,使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示例二:情节:耗费巨量高铁建造超级巨轮,采用蒸汽机为动力,遇难时用无线电求救。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概述:19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制度、劳动力、资本等因素的推动,西方国家的科技迅速发展,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评价: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工业化时代来临。

高三历史4.10周清

高三历史4.10周清

高三历史学科周清练习(4月10日)一、选择题(每题5分)1.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

”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2.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

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

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

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

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D.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3.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结构与质量的巨变。

1957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出国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记录下新中国第一次举全国之力办起的外贸活动——广交会。

1999年的第86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首次跃升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

2001年后,广交会“一位难求”,被视为“中小企业孵化器”。

自第101届起,广交会全称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1957—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000多倍,已跃居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材料主要反映了()A.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第一展B.中国以开放姿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广交会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D.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战略的实施4.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只有“排满”二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

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四精英班(含答案)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四精英班(含答案)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四)(精英班)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

周朝初年营建东都的直接原因是A. 控制殷商遗民B. 平定贵族叛乱C. 掌控东方财富D. 扩大统治疆域2.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工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3.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

该现象说明当时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B.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完全解体C. 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D. 新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确立4. 从汉武帝征和四年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司隶校尉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汉武帝时同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 司隶校尉监察使郡国力量逐步削弱B. 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C. 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D. 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5.“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6. 关于诸子百家形成的源头,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这样写道:“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据此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是A. 卿士阶层的瓦解B. 官僚政治的初步形成C. 铁犁牛耕的推广D. 周王室的衰微7. 东汉时期,“上家(上户)累巨亿之赀,斥地侔(相等)封君之土......下户崎岖,无所跱足,乃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为之服役”。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周清题1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周清题1

\第四单元周清题1一、选择题:1.1999年10月1日,走过半个世纪光辉历程的新中国,迎来了她50周年的庆典。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下列对新中国50年所实现的历史性跨越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B.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C.60年代初的“八字方针”,彻底纠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D.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2.《人民日报》曾报道:某地农庄主席因为农庄的土地由过去的1,518亩增加到29,000多亩,人口也由63户扩大到1,360户,“农庄的管理一天比一天复杂”而大伤脑筋。

这反映了() A.土地改革后小农经济发展迅速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猛发展C.“大跃进”时期农村滥垦滥伐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新问题3.早在1959年秋,农村周期性的集市已在我国一些地方重新开放,增加了农民赚钱的机会。

1961年春,中央下文规定公社社员可以经营自留地。

这些政策在当时()A.消除了经济中“左”倾错误B.改变了农业土地所有制性质C.大大减轻了市场的供应压力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4.《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写道:“中共的许多构想中,自发革命观体现得非常明显,自发革命观强调人民群众的潜力,认为人民群众一旦被动员起来,凭借其主观意志就能改变他们的自身和整个世界。

”下列选项与材料的描述相符的是()A.统一战线政策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计划经济体制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5.费正清说:“(清末新政)在农村中,群众对于现代化的反应,常常是强烈的反对。

新中国要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加重了捐税,而且在给农民一点利益以前通常是先搜刮他们一通。

”这反映了A.农民反对现代化B.清末新政已失败C.农民没有获得感D.清末吏治最腐败6.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清试卷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清试卷

博爱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次周清卷高三历史1.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A.秦御史大夫B.西汉刺史C.宋同平章事D.明布政使2.《宋史·选举志》记载,南宋时“凡廷试,唯蜀士到杭(临安)最迟,每展日以待。

会有言:‘蜀士……多引商货押船,致留滞关津。

”’材料反映出该时期A.科举考试开始廷试B.经济重心南移C.士人重利观念潜滋暗长D.官商勾结现象普遍3,清代蒲松龄在《养蚕经》中提到:“棚中猪多,困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A.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B.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D.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4.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

”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C.孑L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5. 1894年《申报》写到: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

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

该认识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B.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D.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6. 1912年5月,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

”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

北洋政府此举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7. 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一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情反馈(开学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情反馈(开学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暑期学情反馈历史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汉时期的玉璧,大多出土于大型墓葬特别是诸侯王及其家族墓中。

据考古发现,西汉早中期的墓葬普遍随葬玉璧,但西汉晚期,随葬玉璧的数量减少,出土玉璧的墓葬占比也明显下降。

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西汉晚期A.地方豪强大族控制政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C.休养生息政策影响深远D.诸侯王的实力衰微2.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获罪。

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

宰相姚崇坚持秉公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

这说明唐代A.君主专制受到--定制约B.贵族在法律上不再享有特权C.皇帝不能干涉司法审判D.皇帝的权威受到宰相的挑战3.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综合子黄河流域是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

农书内容的丰富,得益于A.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B.国家逐步实现统一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招商局成立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抢夺此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

《申报》惊呼:“此事惊闻天下,未免太觉其减价。

”因李鸿章和招商局坚决抵制,才未成行。

据此可知,当时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漕运成为中外争夺焦点C.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D.大众媒介关注政治变革5.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在宣传自己革命主张时反对照搬西方的一套,热情介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辛亥革命前后,他则更注意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补充其革命建国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周清卷(四)
班级姓名
1、《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2、《诗·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表明()
A.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而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拥有最高权力C.受封的诸侯国君和周天子是并列的政权
D.周天子和诸侯国君共同率民众开垦荒地
3.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4.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5.(2009江苏历史卷,1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2009宁夏辽宁文综,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7.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3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3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C.欧洲协作的世界D.欧俄均衡的世界8.(2009海南历史卷,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9.(2009江苏历史卷,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10.(2009福建文综卷,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2009山东文综,1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D.1979~1981年
12.(2009福建文综卷,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缓和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32分)
材料一:
图一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图二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1)读材料一回答: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3分)图二反映的现象对图一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10分)
(3)1937—1949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3分)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6分)
14.题阅读以下材料(20分)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稿)材料二: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日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

这个新局面一方面便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
方面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

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的大量群众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中国幼稚资产阶级为免除经济上的压迫起见,一定要起来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奋斗”;工人阶级有伟大的势力,这种势力“发展无已”。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
材料三:……(3)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集中的结果。

(4)以产业落后的缘故,中国劳动阶级还在极幼稚时代,多数劳动群众之意识,还停留在宗法社会。

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运动之必要,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中国目前革命之需要。

(5)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8)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

……
——《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案》请回答:(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4分)中国共产党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2分)根据材料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思想认识根源。

(2分)
(2)比较材料三和材料二,中共为实现奋斗目标而提出的方针政策有何共同之处?(3分)材料三所阐述的路线方针有什么缺陷?(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时期中共方针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