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的 能 量 物 质 、 二 是 利 用 反 应 用 化 学 反 应 : 一 是 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知识目标(1)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以及吸热、放热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的变化。 以及吸热、放热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的变化。 (2)简介如何充分利用燃料的方法。 )简介如何充分利用燃料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能量互变观点分析化学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能量互变观点分析化学反 应的思维习惯。 应的思维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重视节能、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重视节能、加强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 环保的意识。 环保的意识。
[研究作业] 研究作业]
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燃氢汽车,乘员12人 年我国首次制成燃氢汽车,乘员 人 年我国首次制成燃氢汽车 行驶了40km。为了有效发展民用 以50km/h行驶了 行驶了 。 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 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 可供开发, 可供开发,而经济的制氢方法是 。为什么 至今燃氢汽车未投放市场?你有何想法? 至今燃氢汽车未投放市场?你有何想法? A.电解水 . 解海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 C.光 .
1、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 、化学反应的过程 可以看成是能量的 贮存” 可以看成是能量的“ 释放” 的过程 2.化学反应实质 . 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 是指物质组 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 ” 是指物质组 物质结构、 成 、 物质结构 、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与原反应物不 同。 3.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 .
例 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 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25 石灰水的烧杯中 的烧杯中, 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 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 盐酸于试管中 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 答下列问题: 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现象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原因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由实验推知, 溶液和H ( 4 ) 由实验推知 , MgCl2 溶液和 H2 的 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等于”)镁片和 大于” 小于” 等于” 盐酸的总能量. 盐酸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图示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 与化学键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 大于 出的总能量_____反应 小于 总能量_____反应物分子 强弱的关 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 系 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能量 ΔH= E(生成物)-E(反应物) △ H=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2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g)+Cl2(g)=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5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5kJ/mol
【例1】(2011· 高考北京卷)25 ℃、101 kPa下: ①2Na(s)+1/2O2(g)=Na2O(s) ΔH1=-414 kJ· -1 mol ②2Na(s)+O2(g)=Na2O2(s) ΔH2=-511 kJ· -1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 率逐渐加快 D.25 ℃、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 ΔH=-317 kJ· -1 mol
高二化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1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例题:反应 A+B →C(△H <0)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B)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B)含答案

专题1测评(B)(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答案:D解析: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A 项错误。

发生化学反应时能量的变化有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可以转化为光能,B 项错误。

ΔH >0,反应吸热,所以相同物质的量的石墨的能量较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故石墨更稳定,C 项错误。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D 项正确。

2.反应N 2(g)+O 2(g)2N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开1 mol N 2(g)中化学键需吸收946 kJ 能量,断开1 mol O 2(g)中化学键需吸收498 kJ 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1 mol NO(g)中化学键需要吸收632 kJ 能量B.NO(g)12N 2(g)+12O 2(g) ΔH =90 kJ·mol -1C.N 2(g)+O 2(g)2NO(g) ΔH =-180 kJ·mol -1 D.形成1 mol NO(g)中化学键时释放90 kJ 能量答案:A 解析:断开1 mol NO(g)中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98 kJ-180 kJ)×12=632 kJ,A 项正确。

依据图中信息,NO(g)12N 2(g)+12O 2(g) ΔH =-90 kJ·mol -1,B 项错误。

依据图中能量关系,N 2(g)+O 2(g)2NO(g) ΔH =180 kJ·mol -1,C 项错误。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ΔH1-ΔH2>0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3CH3OCH3(g)2CH3CH=CH2(g)+3H2O(g) ΔH=140.0 kJ·mol-1
D.3CO(g)+6H2(g)CH3CH=CH2(g)+3H2O(g) ΔH=-301.3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②S(s)+O2(g) ══ SO2(g)
S(g)+O2(g) ══ SO2(g)
③H2(g)+
ΔH1
ΔH2
ΔH1
ΔH2
1
O (g) ══ H2O(l)
2 2
ΔH1
④CaCO3(s) ══ CaO(s)+CO2(g)
2H2(g)+O2(g) ══ 2H2O(l)
ΔH1
CaO(s)+H2O(l) ══ Ca(OH)2(s)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实验中选择普通温度计即可
C.用0.5 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若所
取的溶液体积都相等,则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相同
a、b的式子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用含
解析 (1)由题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生成1 mol NH3(g)时,放出的热
量为(300-254) kJ=46 kJ,故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其次,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净电磁力,而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 之间存在库仑力;
再者,作为一个带电粒子体系,等离子体的运动行为会受到电 磁场的影响和支配。因此,等离子体是完全不同于普通气体的 一种新的物质聚集态。
2. 等离子态(续) 等离子体的应用
由于等离子体的独特性能,等离子体技术工业、农业和军 事上都有广泛的用途。 如利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金属切割/焊接、表面镀膜、表 面刻蚀等;利用等离子体制造各种新颖的光源和显示器等。 这种显示器制造电视,电视机可以像画一样挂在墙上。
例如: 1mol H2的质量为2.02×10-3kg H2的摩尔质量为2.02×10-3kg·mol-1
2. 摩尔体积:某气体物质的体积(V)除以该气体物 质的量(n) Vm = V /n 单位: m3·mol-1
例如: 在标准状况(STP)(273.15K及101.325kPa 下),任何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mol·L-1 物质的量浓度简称为浓度
1.2.5 气体的计量
1. 理想气体态方程:pV = nRT
p——气体的压力,单位为帕(Pa) V——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n——物质的量,单位为摩(mol) T——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K) R——摩尔气体常数
实际工作中,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 用力均可忽略,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以及物质的 量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描述。
Vm,273.15K = 0.022414 m3·mol-1 = 22.414L·mol-1 ≈ 22.4L·mol-1
1.2.4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cn):混合物中某物质B的物质
的量(n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 cB = nB/V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不含电化学)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不含电化学)

[例1]:1molC(s)与1molH2O(g)反应,当生成H2(g)、CO(g) ]:1molC(s)与 O(g)反应 当生成H (g)、 反应, 1mol时 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 的热量, 各1mol时,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 +131.5 kJ/mol (1mol均换成2mol呢?) 5 均换成2mol呢 ______kJ/mol (1mol均换成 为△H= [例2]:拆开lmolH—H键、lmolN-H键、lmolN≡N键分 拆开lmolH— lmolN- lmolN≡N键分 例 拆开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N2完全 反应生成NH __,1mol __ 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完全 反应生成NH ______。 ______。 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回顾]: [回顾]: 1.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 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 者密不可分, 以物质为主. 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 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同时遵循________定律 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同时遵循 定律 定律。 和________定律。 定律 2.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 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_____,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 它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的_____,用 ⊿H 表示 表示,单位 它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的 焓变 用_____表示 单位 kJ/mol 。 为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1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3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 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的 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 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研究化 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 作。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2
焓变 反应热
【例 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6KJ/mol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 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 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H =(946kJ/mol+3×436kJ/mol)- 2×3×391kJ/mol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 1/3 mol N2反应.所以此题lmolN2生成NH3 的反应热△H= -92kJ/mol。 l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 △H= -30.67kJ/mol。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解析版)

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解析版)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认识吸热和放热反应。

2.能用化学键解释某些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设计实验认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4.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5.知道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的特点。

6.掌握构成电池的要素,了解不同电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7.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

【基础知识】一、化学反应与热能1、实验探究(1)向Mg与稀盐酸反应的溶液中插入温度计,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将20 g Ba(OH)2·8 H2O晶体粉末与10 g NH4Cl晶体混合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

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时用玻璃片盖上烧杯,用手触摸杯壁下部感觉冰凉,烧杯与木片间有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如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3、化学反应存在能量变化的原因(1)从化学键的变化理解——主要原因(2)从物质储存化学能的角度理解宏观解释放热反应示意图吸热反应示意图化学反应 放出热量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①放热反应可以看成是反应物所具有的 化学 能转化为 热 能释放出来。

②吸热反应可以看成是 热 能转化为 化学 能被生成物所“储存”。

4、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1)利用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树枝杂草 ↓化石能源时期—— 煤 、 石油 、 天然气 ↓多能源结构时期——太阳能、氢能、核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2)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方面问题 ①一是其短期内 不可再生 ,储量有限;②二是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 SO 2、NO x 、CO 等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课件(人教选修4)

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课件(人教选修4)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 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 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 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思考5: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 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答: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 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作业: 课本P6 3-(2,3,5,6)、4 [课外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小节的内容 2、课外查阅我国能源结构和状况。
一、燃烧热 二、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
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单位 3、注意 kJ/mol
指定产物通常规定为: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
⑵ 一定标明各物质的状态(s、l、g、aq) ;
⑶ ΔH只放右边,以空格与标有物质状态的化学方程 式隔开(数值及单位) 放热: ΔH < 0; 吸热: ΔH > 0; ⑷ 系数仅仅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或原子个数; 故系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
⑸ΔH的值与系数相匹配。 系数加倍,ΔH值也加倍。 正逆反应的Δ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⑹ 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H2 + I2 == 2HI
只表示物质变化
【例1】 在200℃、101kPa时,1 mol H2与碘蒸气作用生 成HI的反应,科学文献上表示为:
H2(g) + I2 (g) ==== 2HI(g) ΔH =
101kPa
200℃
-14.9 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对△H的“+”与“-”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反应热焓变(一):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热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的变化。

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3、类型(1)放热反应:即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化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即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H2还原CuO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说明: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

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形成原因(图示)从微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预测生成(二):反应热焓变两个概念:环境体系1、定义:叫反应热,又叫焓变。

专题12 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原卷版)

专题12 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原卷版)

专题12 反应机理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核心考点梳理】考点一、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1、教材中的能量变化图示反应历程与活化能催化剂对反应历程与活化能影响人教版新教材鲁科版新教材苏教版2、变形考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传统高考命题以知识立意为重,前几年的高考对此知识点的考查大多是教材的变形考查2015·北京高考·T92015·海南高考·T162016·海南高考·T113、不断创新——真情境考查真应用核心素养时代,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高考讲究真情境考查真应用2019·全国卷Ⅰ·T282018·海南高考·T122020·天津高考·T104、解题流程——三步突破能量变化能垒图考点二: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分析1.催化剂具有的三大特征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了反应的途径,此即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所在。

总结起来,催化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自身在反应前后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第二,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

即催化剂既能加快正向反应的速率,也能加快逆向反应的速率,从而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第三,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同一种反应物,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

2.认识催化剂的四大误区误区1 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实际上,催化剂不是不参加化学反应,而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基本不变。

例如在铜催化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中,铜参与反应的原理如下:第一步为2Cu+O2===2CuO,第二步为CuO+CH3CH2OH―→Cu+CH3CHO+H2O,这两步反应方程式的加和为O2+2CH3CH2OH―→CH3CHO+2H2O。

显然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误区2 一种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实际上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只是我们常选用催化效率高的,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的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可以是二氧化锰,也可以是氯化铁,当然还可以硫酸铜等误区3 催化剂都是实际上,催化剂有正催化剂与负催化剂,正催化剂加快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负催化剂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误区4 催化剂的效率与催化剂的量无关实际上,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是第一反应物。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3-5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3-5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 教学课件

负极:Fe-2e-=Fe2+
⑤ (√)
正极: Cu2++2e-=Cu
总反应:Fe+Cu2+=Fe2++Cu
Fe+CuSO4=Cu+FeSO4
7、原电池工作原理:
电极反应式:
Zn片: Zn -2e- = Zn2+ Cu片:2H++2e- = H2 ↑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x)
SO42—
H+
H+
H+
H+
SO42-
(x)
练习1. 下列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B )
解析 A项,两个电极都是Cu,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B项,符合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正确;C项,Zn、Cu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两个分离的 烧杯中,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D项,酒精是非电 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
(2)Al-Cu和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 而若把NaOH溶液换为浓HNO3,则Cu作负极。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6、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电极反应式的一般书写程序:
负极: 还原剂—ne- = 氧化产物
正极: 氧化剂 + ne- = 还原产物
明确正、负极反应生成的阴、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 离子是否共存。 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应写入正、负极反 应式。 再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
(2)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 电解质溶液到达锌吗?
答:电子只能在两极和外电路中流动,不能进入溶液,在溶液中是 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
(3)原电池内部阴、阳离子是如何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这是因为负极 失电子,生成大量阳离子积聚在负极附近,致使该极附近有大 量正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要移向负极;正极得电子,该 极附近的阳离子因得电子生成电中性的物质而使该极附近阴离 子数目相对增多,带负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要移向正极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课以化学反应与能量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与热能、化学反应与电能两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与能量的关系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信息搜索”,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密切关系。

2.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密切关系。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学习,明白各种物质都具有能量,物质的组成、结构与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变化关系。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变化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有关本课知识的学习很少。

高中化学的学习是要把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一化学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一化学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活动一自主学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分子或化合物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总是和能量的变化紧密联系的。

当物质发生反应时,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因此,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分子内化学键的形成。

1、键能大小关系(微观):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化学反应释放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物质能量大小关系(宏观):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能量变化总是同时发生的。

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如图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由此得出结论:能量越低,越稳定(填稳定/不稳定)。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释放能量或吸收能量。

化学上,把放出热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定义:形成(或断开)1mol某化学键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键能。

单位:kJ/mol。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难被破坏,物质就越稳定。

例如: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吸收436kJ的能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只能表现为热量变化B.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C.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D.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E.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F.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G.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H.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I.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J.需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般都是是吸热反应1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氢氧化钾与硫酸的反应B.锌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Ba(OH)2•8H2O与NH4Cl反应15、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C.断开2molH—H键和1molO—O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4molO—H键所放出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有转变为热能16、如图所示,把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20℃)碳酸饮料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适量饱和CuSO4溶液,再用滴管滴加5mL浓硫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工科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工科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始态物质的焓之差。
♥ 由于H是状态函数U、p、V的组合,所以焓H也是状态函数。 ♥ 焓变ΔH : 吸热反应(endothermic),ΔH > 0
放热反应(exothermic), ΔH < 0
3. 盖斯定律(Hess’s law)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 热(焓变)总是相同的。
⑶ 若系统的温度不是298.15K,反应的焓变会随温度而有所改 变,但如果无相变发生,则反应的焓变随温度变化一般不 大,为了简便起见,本书中不考虑温度对反应焓变的影响。
即:ΔrHөm(T)≈ΔrHөm(298.15K)
【例1.2】某公司已根据下列反应制成化学贮能装置。
Na2S (s) + 9H2O (g) = Na2S·9H2O (s) 已知Na2S (s) 和Na2S·9H2O (s)在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 焓分别为-372.86kJ·mol-1和-3079.41 kJ·mol-1,试求1mol干 燥的Na2S (s)吸收水蒸气变成Na2S·9 H2O (s)时所放出的热 量。
Q P =( U2+ p V2 )– (U1 + p V1) 令H≡ U+ p V,这里H即为焓,焓的变化简称“焓变”(ΔH )
显然有: ΔH= H2 – H1 = Q P 焓变(enthalpy change)定义为化学或物理过程中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 即 过程完成之后的终态物质的焓与过程发生之前的
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 有些状态函数,如物质的量、 质量等具有加和性的性质。
强度性质(intensive properties):另一些状态函数,如温度、 密度等不具有加和性的性质。

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

二、反应热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符号:△H
3、放热反应:△H为“-”或△H<0
吸热反应:△H为“+” 或△H>0 4、单位:kJ/mol

疑问
为什么有的反应放出热量,而有的 反应吸收热量?
水能、化学能变化对比示意图
• 图1将水由低处抽向高处需提供能量
都需要。 它与只消只放需耗由热略的反、微能应吸 加量物热用的无就于总关能断能,引量
⑤ 怎样高效、清洁地体利燃用料煤以炭雾?状喷出,以增 ⑥ 怎样提高固体和液大体燃燃料料与的空燃气烧的效接率触?面
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 煤的气化(水煤气或干馏煤气)
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则得到CO和H2
C(s) + H2O(g)
高温 CO(g) +
H煤2(g的) 液化
练习:简要说明使煤炉中的煤充
分燃烧所应采取的措施。
打打打开开炉炉门
燃烧时要有足 够多的空气

在在开煤煤炉饼门饼上上打打孔孔或或将将煤做煤成做煤成块煤块
燃料与空气 要有足够大
巩固练习
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煤 B、石油 C、水煤气 D、天然气
2、下列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 A、无铅汽油 B、含铅汽油 C、煤 D、氢气
△H:表示反应体系所含化学能的变化量
化 反应物 学 能

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
△H为“”
生成物 低
反应过程
△H:表示反应体系所含化学能的变化量
化 学 能
反应物
生成物 高 吸收能量 吸热反应
△H为“+” 低
反应过程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知识导学(基础)-(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知识导学(基础)-(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责编:张灿丽【学习目标】1、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模型。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知道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几个概念模型1、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说明:(1)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2)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3)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越多,化学反应进行的越快2、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说明:(1)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这还决定于分子运动的取向问题。

(2)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说明:(1)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的(2)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3)活化能的大小虽然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但是却对这个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并不产生任何影响。

如图所示:E1:活化能E2: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E2-E1: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4、催化剂说明:如图所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过程知识点二、反应热焓变等相关概念1、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用Q表示单位:kJ/mol2、焓变含义:焓是表述物质所具备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符号为H。

△H为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H=H(生成物)-H(反应物)说明:(1)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热化学研究表明,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只转化成热能,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改变。

数学表达式:Q P=∆H,其中:Qp表示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2a=b< 0 D、2c=d>0 、 、
课后作业
• 完成课本P6(3,4) 完成课本P , )
看下面的例子
观察下列示意图: 观察下列示意图:
H H H H
436 kJ/mol Cl Cl 243kJ/mol
+
Cl
+
Cl
H Cl
H Cl
431 kJ/mol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 2、…… 、 3、…… 、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总能量=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总能量 679kJ 化学键形成时放出总能量= 862kJ 化学键形成时放出总能量
1、当1mol气态 2与1mol气态 2反应 、 气态H 气态Cl 气态 气态 生成2mol气态 生成 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放出 的热 气态 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Cl2(g) =2HCl(g) ∆H =-184.6KJ/mol
B
7、已知 、 (1)H2( g )+1/2O2 ( g ) = H2O ( g ) ∆H1 = a kJ/mol ) (2)2H2( g )+O2 ( g ) =2H2O ( g ) ) ∆H2 = b kJ/mol
3)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H3 = c kJ/mol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 、 的关系正确的是 A、a<c<0 、 B、b>d>0 、 ∆H4 = d kJ/mol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 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 新的化学键, 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 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 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过程( ) 反应过程(II)
反应过程( ) 反应过程(I)
放热反应 ∆H
为“—”或∆H〈 0 或 〈
吸热反应 ∆H
为“+”或∆H 〉0 或
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 化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 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之和
而这些书写也是对的
课堂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g)与适量 (g)反应生成 (g), 与适量O 反应生成NO 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 吸收68kJ的热量; 68kJ的热量 吸收68kJ的热量; 反应生成CuO(s) 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 2molCu(s)与适量O (g)反应生成CuO(s), 与适量 314kJ热量 热量; 出314kJ热量; 9.36kJ热 3、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 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 4、 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 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一定条件下, 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 /mol CH4(g) +2O2 (g) = CO2(g)+2H2O (l); H= – 890 kJ/mol由1mol 氢气和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 由 甲烷组成 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为多少。 为多少。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 “三查法”
1、检查是否表明聚集状态。 、检查是否表明聚集状态。 2、检查△H 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 是否与吸热、 、检查△ 是否与吸热 放热一致。 3、 检查△H 的数值是否与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对应。 检查△ 的数值是否与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对应。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 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 物质为主。 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 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 基础。 基础。 那么从化学本质来认识, 那么从化学本质来认识,化学反应中能 量到底怎样变化? 量到底怎样变化?
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你一定 会有许多意想不到 的收获! 的收获!
§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引言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 了生成了新物质外, 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热能 电能 光能
能量变化
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 我们知道: 定律和能量守恒, 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 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能量有没应热,如何在化学方 变化呢? 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 变化呢? 即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即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和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
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的化学方程式。 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066KJ
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一定条件下, 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mol C3H8(g) +5O2(g)= 3CO2 (g) +4H2O (l); H= – 2220 kJ/mol 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 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A) 1:3 (B) 3:1 (C) 1:4 (D) 1:1
思考 交流
与例2) (阅读课本例1与例 ) 阅读课本例 与例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 式有哪些不同? 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 几点? 几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分别以s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分别以 l、g 、aq表示固态、液态、气态、稀水溶液),不再写“↑”、 、 表示固态、液态、气态、稀水溶液),不再写“ ” 表示固态 ),不再写 △”符号 “↓” 、“△”符号 ” 不表示分子个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可以是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 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 质的量而不表示微粒的个数。 质的量而不表示微粒的个数。 3、需注明△H 的“+”、“—”及其数值。 及其数值。 、需注明△ 及其数值 的数值大小必须与方程式中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对应 对应, 4、△H 的数值大小必须与方程式中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对应, 其单位为kJ/mol 。 其单位为
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 • •

1、高考的需求: 、高考的需求: 2、大学的专业需求: 、大学的专业需求: 3、社会的需求: 、社会的需求: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西博格( ——西博格(美) 西博格
• 4、将来工作的方向: 、将来工作的方向:
学化学的要求
• • • • • • 1、上课前必须做好预习工作…… 、上课前必须做好预习工作 2、上课必须坐正,认真听讲 、上课必须坐正,认真听讲…… 3、当天的作业必须按时、独立、认真完成 、当天的作业必须按时、独立、 4、要做到勤学、善思。 、要做到勤学、善思。 5、用好教辅书。 、用好教辅书。 6、目标和信心 、
即:
放热反应),则∆H为“-”; 放热反应),则 为 ), )、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2)、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即 )、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吸热反应), ),则 为 吸热反应),则∆H为“+”;
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 为 )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为 )
(使环境的能量升高还是降低?体系呢)? 使环境的能量升高还是降低?体系呢)?
1、定义: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 、定义: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
热量来表述 叫做反应热 反应热, 量,都可以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 都可以热量 又称为“焓变 又称为“
2、符号: 、符号:
∆H
3、单位: KJ/mol 、单位:
)、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4、规定: (1)、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即 、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