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女性·自然·和谐——《榆树下的欲望》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第2 6卷
V 12 o. 6
第2 期
N . o2
中州大学学 报
及 人 类 与 自然之 间是 相 互依 存 的 关 系, 能 实现 男性 与 女 性 、 类 与 自然 和 谐 共 处 的 美好 愿 望 。 才 人
关键词 : 态女性主义 ;自然与女性的等值 ;自然女性化 ; 生 女性 自然化 ; 女性“ 失语症” 中图分 类号 : 1 12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75 20 )2— 0 7— 5 10 3 1 (0 9 0 0 4 0
条件 。人烟稀 少 的西部仿 佛一 夜之 间涌 出 了数 不清 的移 民 、 村庄 、 镇 和 田庄 。人 们 刈 掉野 草 , 除灌 市 铲 木, 开辟 出片片 农 田。14 88年 在 亚美 利 加 河 流域 发
现金 矿后 , 淘金 热又 引 得 大批 人 流 奔 向 了加 利 福 尼
亚。《 剧中凯勃特 的两个儿子西蒙和彼得在获 榆》
《 榆树下的欲望》 以下简称 《 剧 ) “ 国 ( 榆》 是 美 现代戏剧之父 ” 尤金 ・ 奥尼尔 的早期名剧之 一, 讲 述 的是 15 80年 新英 格 兰一 座 田庄上 的一个 家 庭 悲 剧 。 围绕 这座 田庄 , 庭成 员 之 间展 开 了你 死 我 活 家 的争夺 , 于是在 这个 田庄上 演 了一 幕幕 悲惨 的故事 。 这个 故 事就 是 在 14 8 8年美 国西部 的加利 福 尼 亚发 现 了金 矿 引发 了全 美 的 淘 金 热潮 以及 “ 进 运 动 ” 西 的大 背景下 展开 的 。 生态 女性 主义 的历 史 使命 15 年前后 , 80 工业革命 的浪潮迅速波及新生 的 美 国。北 美广 袤 的沃 土 、 天 独厚 的 自然 条 件 吸 引 得 着 大批欧 洲移 民蜂拥 而至 , 都使 “ 这 西进 运 动 ” 为 成 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到剧本故事发生时 的 1 9 世纪 中叶 , 半 个 多 世 纪 , 国 领 土 便 增 加 了七 倍 仅 美 半 。西部领 土 的矿产 、 利 和森林 资源都 很 丰富 , 水 而 且土地 肥沃 , 气候适 宜 , 有 漫长 的海岸线 和优 良的 还
《榆树下的欲望》读书笔记
《榆树下的欲望》读书笔记作者:(美)尤金. 奥尼尔著,欧阳基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83年页数:258阅读时间:2012年4月初次接触《榆树下的欲望》这部著作,是在我们的美国文学课堂上。
榆树下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欲望呢?难道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抱着这种好奇与兴奋,认真地听龚老师给我们娓娓道来。
了解过其剧情之后,却又感觉是那么的纠结......《榆树下的欲望》主要写农场主卡伯特为了农场所有权同儿子埃本和妻子爱碧之间发生的三角纠纷。
前妻所生的埃本对继承农场抱有希望,76岁高龄的父亲又娶了年轻美貌的爱碧做第三任妻子。
爱碧嫁给行将就木的老头,就是为了这份遗产,但是她跟年迈的卡伯特生不出孩子,继承权眼看要落空,于是引诱埃本同她发生关系,并生下了儿子。
在利用、引诱埃本的过程中,她对埃本产生了真正的爱情。
而埃本一直认为爱碧对他并无感情,只是为了生个继承人夺取农场。
爱碧百般表白也不能证明自己的真心,于是忍痛杀死了亲生婴儿。
她与埃本的隔阂消除了,但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法律的制裁。
读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总是让我产生一种恐怖地震撼。
在他的剧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被人性的欲望、占有、贪婪、冷漠所替代,深深地投射着一种彻骨的冰冷。
他那裹挟着古希腊悲剧幽魂的名作《悲悼》,把复仇主题置换成现代的弗洛伊德情结,塑造了“恋父情结”的莱维尼亚和“恋母情结”的奥林,在他们各自情欲的趋势下,终使孟南家族几乎全部死于相互之间的残杀,只留下莱维尼亚终老在如地狱一般的宅子中。
欲望,就像一张大网,交织着人世间所有的爱恨情愁,悲剧和死亡也随之接踵而至。
《榆树下的欲望》是围绕着一个农庄继承权的争夺展开的。
老凯伯特是一个坚如硬石且生命力旺盛的强势者,他在如石头一般的土地上建起了一个自己的农庄,但是这个农庄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两任妻子的相继离世和三个儿子对他的仇恨。
他暴戾而强悍、极具原始的生命力而占有欲超强,但是爱似乎在他的身体里少之又少。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_百度文.
The Farm Image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An AnalysisBased on Ecofeminism《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摘要尤金•奥尼尔(1888-1953 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杰出的戏剧大家。
他被人们称之为“美国戏剧之父”。
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57部悲剧,而《榆树下的欲望》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榆树下的欲望》这部戏剧主要讲述一个发生在农场里的悲剧故事,呈示了美国农场上一家人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和爱恨交织的欲望纠葛:由情欲终至爱情的男女主人公使得一片荒原似的农场变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爱之家园,而二人也因冲决伦理的欲望结合受到惩罚并终获精神新生,这使得本剧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成年礼。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农场意象。
在文中,作者将研究农场作为男人财产与力量的意象,作为被男性破坏的自然的意象以及作为女性反抗男性压迫的意象。
另外作者通过探讨《榆树下的欲望》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认为农场正是女性与自然的象征。
本文的研究旨在使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榆树下的欲望》这部戏剧。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生态女性主义;农场意象1. Introduction1.1 Eugene O’Neill and Desire under the Elms1.2 Literature review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2. An analysis of the farm image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from the perspect ofecofeminism2.1The image of farm as the property and power of man2.2 The image of farm as the destroyed nature by man2.3The image of farm as the rebellion of women oppressed by man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3.1The equivalence of women and nature3.2 Mutual conversion of women and nature4. ConclusionReferences。
《榆树下的欲望》的精神生态探析
《 榆树下的欲望》 以下简称 《 》 ) “ 国现 代 ( 榆 剧 是 美
戏剧之 父 ” 金 ・ 尼 尔 的早 期 名 剧 之 一 , 事 是 在 尤 奥 故
14 88年 美 国西 部 的加 利 福 尼 亚 发 现 了 金 矿 引 发 了全 美
欲望是人类文 明和社 会前 进 的动力 , 有欲 望 , 没 人 类很 可能会 永远停 留在刀耕火 种的原始社会 , 就不会有 今天的汽车 、 飞机 、 火车 、 电脑等这 些先进 的发明和人类
样 劳作 , 以至于前两 任妻 子 因劳 累过度 早早 撒手 人寰 。 对新娶 的第 三任 妻 子爱 碧 , 不仅 同样 要 求 她辛 勤 劳 他
作, 更希望她能 为 自己再生个儿子 以继 承家业 。见继承 田庄无望 , 第一 任妻子 留下 的两个儿子 西蒙和彼 得决定
至高无上 的权利时 , 人类反倒 在一片庆功 声 中面临 灭顶 之灾 。 ( ” 鲁枢元 2 0 : 7 ) 0 4 14 人类贪欲 的膨胀导致 了地球
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人类 欲望 的满 足往往 是建 立在对
的淘金热潮 以及 “ 西进运动 ” 的大背景下展开 的。 《 剧 是 15 榆》 8 0年新 英格 兰一 座 田庄 上 的家 庭 悲 剧 。家庭成员为 占有 田庄展开 了你死我 活 的争夺 , 于是
一
自然疯狂掠夺的基 础之上 。当今 的人类社会 , 物质生活
极为丰裕 , 但却出现 了严重 的生态危机 。这种危机不仅
出现在 自然生态领 域 , 更是 出现 在精神 生态 领域 。“ 人 类在 向大 自然进军的节节 胜利 中, 突然面 临全军崩溃 的
失 败 ; 类 在 对 大 自然 包 括 对 自身 的物 质 性 存 在 攫 取 了 人
《榆树下的欲望》的女性主义解读
《榆树下的欲望》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张卫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5期摘要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史上第一部伟大的悲剧,也是奥尼尔初期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剧中奥尼尔塑造无声中喘息和有声中反抗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
通过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剧中四位女性人物的悲惨命运,以此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与压迫,并通过阐释女性人物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反映出奥尼尔对女性寄予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男权社会女性自我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Feminist Interpretation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ZHANG Wei(Spanish Institut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Abstract Plays of Eugene O'Neill's "Desire under the Elms" is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great American drama tragedy, but also the early Tragedies of O'Neill highest achievement. In the play,O'Neill shaped the silent sound of breathing resistance and there are two types of female imag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play the tragic fate of four female characters, thereby exposing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of female mutilation and oppression, a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process of self-consciousness reflects O'Neill's deep sympathy for women.Key words Eugene O'Neill; "Desire under the Elms"; patriarchal society; women self-consciousness0 引言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现代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崛起——试析《榆树下的欲望》女主人公阿比的三重人格
摘要:尤金•奥尼尔被尊称为美国的“戏剧之父”,他的作品《榆树下的欲望》被冠以“最早的美国现代戏剧”。
该剧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挖掘人物的深层次意识及精神冲突,剧中女主人公阿比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结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阿比的性格及行为,揭示阿比人格三重结构之间的激烈冲突与斗争,反映了奥尼尔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倡导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处的社会。
关键词:三重人格;《榆树下的欲望》;阿比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20)04-0095-04收稿日期:2020-02-16作者简介:吴亚芝,女,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尤金•奥尼尔(1888-1953)一生潜心于戏剧的研究和创作,为世人留下了风格各异、主题丰富的50多部作品,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
奥尼尔以前的美国戏剧往往照搬欧洲的作品,他的出现使得美国戏剧焕发出无限生机,从而汇入了世界现代戏剧高速发展的潮流,开启了美国戏剧的新时代。
其中,在其创作的中期,奥尼尔创作了剧本《榆树下的欲望》。
这是奥尼尔的第一部美国历史剧,在美国戏剧史上堪称“第一部伟大的悲剧”。
在这部3幕12场的戏剧中,奥尼尔用其独到的笔触讲述了老卡伯特的第三任年轻性感的妻子阿比和其第二任妻子所生的继子埃本在欲望中堕落,却最终在爱中得以救赎的悲剧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1850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矛盾冲突的焦点是父子两代人和兄弟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后来的继母继子对农庄所有权的控制与争夺。
老农场主老卡勃特是个性情孤僻、固执粗暴、贪婪自私的人,他靠自己的双手从沙砾地中开出了一片农田,把家庭成员当做奴隶一样差使,驱使他们没日没夜不停地劳作。
他和前两任妻子共生了三个儿子,对他们很苛刻。
小儿子埃本年轻俊美,是老卡伯特的第二任妻子所生。
在埃本眼里,是父亲夺走了他母亲的财产,因此他特别痛恨老卡勃特。
埃本为独占父亲农庄所有权,他用尽一切方法诱使两个哥哥偷盗了老卡勃特的一笔藏款后主动放弃农庄的继承权,离家出走去加利福尼亚淘金碰运气,而埃本自己则水到渠成地获得农庄的继承权。
从《榆树下的欲望》探讨尤金·奥尼尔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女 性 的 细 腻 关怀 。从 女 权 批 评 的 角度 入 手 , 对 奥 尼 尔剧 作 《 榆 树 下 的欲 望 》 中女 主 人 公 爱 碧 的女 性 形 象
妻 子 的形象 比较 模糊 , 奥 尼 尔没 有 花 费 过 多 的笔 墨来详 细描 绘她 们 。她们 默默 无 闻 , 境 遇凄 惨 , 是 当时受 清教 主 义束缚 和男 权社 会压 迫 的大 多数 女
性 的真实 写照 , 处于 一种 边缘 化 的 、 受男 性统 治 和
脑 中女人 的“ 真实 ” 面貌 ; 而 女性批 评 , 是从 女性 作
瓦尔 特将 女性 主义 批评 清楚 地划 分成 女权 批评 和 女性 批评 两部 分 , 女权批 评 以男性 为批 评对 象 , 将 文学 作 品置 于社会 、 历史 之 中 , 通 过研 究男 性文 学 与批 评其 对妇 女 形 象 的漠 视 和歪 曲 , 揭露 男 人 头
在《 榆 树下 的 欲望 》 这部剧中, 凯 勃 特前 两 任
Vo 1 . 1 4 No . 3 S e p t .2 0 1 4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0 4 5 3 ( 2 0 1 4 ) 0 榆树下的欲望》 探讨尤金 ・ 奥尼尔 对 女 性 的人 文 关 怀
张 媛
(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江苏 镇 江 2 1 2 0 0 3 )
《 榆树下 的欲望》 是 近似于《 雷雨 》 的家 庭 悲
视 角对 文学 作 品 进 行 全新 解 读 , 对男性文学歪 曲
浅析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
格中的悲剧 色彩可 以带给人 一种崇高 感,可 以净化人 的
心灵 ,让读 者和观众 更深刻地 感受 当时历史背景 下人物
内 心 的苦 如 ,
家庭 内部矛 盾 ,反 映了在金钱 占统治地 位 的资本主义 社 会 中 人 与 人 的 真 实情 感 和 人 性 被 压 抑 的 现 状 , 人 们 在 物
欲 横 流 的社 会 中 ,心 灵 被 扭 曲变 异 , 而 内心 的 欲 望 使 得
一
爱蓓为 了向伊本证 明 自己的爱,宁可 自己杀死 儿子 ,以
表 明 真 心 , 在 面 对 法 律 的 制 裁 时 ,其 依 然 毫 无 后 悔 之 意 , 而 伊 本 也 在 最 后 选 择 与 爱 蓓 一 起 承 担 罪 责 。当 他 们 面 对 毁灭时 ,一 度沉沦 的人性却被 作者彰显 出 了崇 高、悲壮 的色 彩 。 除 此 之 外 , 尤 金 ・ 奥 尼 尔 在 其 创 作 中还 继 承 了古
发生 了变化 ,人们不 再愿意恪 守清教徒式 的严格 的生活 信条 ,加之 ,该 时期 的加利福 尼亚州淘金 热使得越 来越
多 的 人 试 图 冲 击 传 统 、守 旧的 家 庭 宗 教 理 念 ,追 求 自由 、 理想 的生活 。尤 金 ・ 奥 尼 尔 曾 指 出 , 人 们 大 都 没 有 理 解
尤金・ 奥尼尔 被誉为美 国的 “ 戏剧之 父 ” ,作为美 国 现 代戏 剧 的奠 基人 ,其 曾多次 获得 美 国普利策 戏剧 奖 , 并成为美国历史上至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 。 在 其创作 的作品 中,都 包含 了浓 厚的悲剧 思想和哲理 内 涵 ,其注重 对艺术 的不 断创新 ,形成 了独 具 自身特色 的
子 ,伊本在看 到 自己孩 子时 ,一方 面心 中感 到高兴 ,另
《榆树下的欲望》的多维视角批评
文学与影视66NG NG 5榆树下的欲望6的多维视角批评刘利华一、从女性主义角度审视剧中的女主角艾比奥尼尔女性观: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敢于离经叛道,反抗旧传统,追求自我,实际上反映了奥尼尔否定传统、蔑视一切现存的道德准则的思想。
舞台剧5榆树下的欲望6之所以被冠为经典之作在于,作品体现出人类真实性情的力量与力度,情欲会让人执迷、疯狂、失去理性,与那些传统的唯美主义悲剧不同的是:传统悲剧的主人公是通过自我毁灭来证实自己的真情,这部现代主义悲剧的主人公Abbe y (艾比)选择的是通过毁灭他人来证实自己的至情,这是戏剧大师奥尼尔戏剧作品的深刻之处,也是带给观众思考回味之处。
舞台剧5榆树下的欲望6更像一场用/性爱0解读日常生活、颠覆传统话剧的革命。
爱情是由上半身挑逗开始,然后是下半身勾引,分手却是上半身的失望,,男人要走,有的女人天真地用身体去挽留他,有的女人傻得用自己的生命去留住他,结果,两种女人都失败了。
当然,在5榆树下的欲望6中,两种女人都是继母艾比自己。
性和爱是故事的根源,物欲和情欲共同将剧情推向高潮,在悲剧中戛然而止)))这也是弗洛伊德大师的味道。
二、从象征主义角度审视舞台剧5榆树下的欲望6中象征手法的使用,展现奥尼尔一家)))父亲、母亲、小儿子埃本)))在充满象征的环境中的生活场景,来展现奥尼尔心中一生的痛)))家庭的悲剧,以及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弥漫于美国社会的冷酷的现实的物质主义。
小儿子恨父亲夺走了母亲的财产,诱使两个哥哥偷盗了父亲的藏款后离家出走。
为了再生一个继承人,老卡伯特娶来一个叫艾比的年轻女人,而艾比对埃本多方挑逗,意在借种生子谋夺家产。
艾比生子后,老卡伯特宣布婴儿将是田庄的主人,此时埃本痛诋艾比的阴谋,而艾比已爱上埃本,为表真心竟将婴儿杀死。
象征表现出家庭悲剧,家庭悲剧折射出物质主义的毒害,从而揭示出该剧的主题。
剧中运用大量的象征和其他舞台技巧来表现人物的生存环境及内心活动,在阿里斯托芬及索福克勒斯等人的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
欲望体系中的女性主体——解读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欲望体系中的女性主体——解读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蔡晓燕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朱迪斯·巴特勒在《性别麻烦》一书中强调,要么“拥有”(having)菲
勒斯,要么“是”(being)菲勒斯。
女性“是”菲勒斯意味着她们成为男性欲望
的对象和映射.并注定了她们受支配的地位。
按照一些女性学者的观点,用这句话来形容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笔下的女性角色再适合不过了。
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奥尼尔剧作中的大部分女性角色都生活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缺乏主动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充当男性欲望的映射。
但是《榆树下的欲望》(Desire Under the Elms)一剧中的女主角爱碧(Abbie)却挑战了这一命运。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蔡晓燕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
【相关文献】
1.希腊神话及圣经场景的投影与颠覆--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的解读 [J],
孙成贵;蔡玉辉
2.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尤金·奥尼尔对人性的解读 [J], 宁琳
3.尤金·奥尼尔与曹禺戏剧创作中的女性悲剧意识刍议--以《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为例 [J], 赵素花
4.尤金·奥尼尔笔下的象征主义运用--以《榆树下的欲望》为例 [J], 田苗
5.欲望·沉沦·救赎——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 [J], 周维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剧本《榆树下的欲望》窥探其所处创作时代的美国社会现实
从剧本《榆树下的欲望》窥探其所处创作时代的美国社会现实蔡晓芝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摘要:《榆树下的欲望》是一部反映美国现代悲剧思想的戏剧作品,着重表现了剧中人物在特殊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本性,与其所处的创作时代紧密相联。
文章通过分析该戏剧创作与所处创作时代社会现实的关系,对剧本的文字描写和所处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研究,从中窥探并总结这一时期美国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尤金·奥尼尔;20世纪20年代;社会现实1《榆树下的欲望》与其所处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关系《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完成于1924年的戏剧,以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为研究对象分析《榆树下的欲望》与其所处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关系,能从中窥探其所反映的美国社会现实。
首先是奥尼尔写实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奥尼尔在创作该戏剧时以尖锐地反映美国的社会现实和病症为突出特点,不仅有对美国社会的反思,也包含对个体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其次是该戏剧注重刻画人物,在呈现每一个平凡但有血有肉的人物表象背后,奥尼尔更多关注人物内心和挖掘人物的深层次意识及精神冲突;最后是当时美国社会对奥尼尔戏剧的态度,当时奥尼尔的创作环境十分艰难,该剧曾因乱伦题材在波士顿遭禁演,1940年以前在美国不准公演,1925年在洛杉矶演出时全体演员遭逮捕,批评家对他的作品争议很大,连观众也表现得难以接受,他们极不愿承认“在舞台上惊奇地看到了自己。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作品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关系包含一种冲突色彩。
2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与社会现实的比较将剧本《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文字描述与其所属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分析,能从人物刻画的细节当中窥探到一些重要特征。
2.1繁荣景象下享乐和物质主义的盛行《榆树下的欲望》一个突出特征是精神与物质冲突,物质主义是奠定小说悲剧基调的根源。
戏剧围绕争夺农庄继承权开展,凯勃特一生对农庄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农庄成为他获取安全感的精神载体;两个儿子执着于前往加利福尼亚淘金,渴望摆脱父亲的控制,对幻想中极具诱惑力的物质世界充满向往;而伊本和爱碧的冲突是由对农庄的争夺展开的,他们对物质的渴求狂热露骨,对于伊本,占有田庄是向父亲和苦难生活报复的最有力方式,唯有夺得田庄他才可能与自己和解,戏剧中杀子悲剧也根源于他无法完全占有物质的不安全感,以及引对人、生活和社会的不信任。
浅谈《榆树下的欲望》
浅析《榆树下的欲望》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界中唯一获过诺贝尔奖的戏剧大师,曾有评论认为在他出现之前美国只有剧场,有了他美国才有了戏剧。
奥尼尔一生致力于心理悲剧的创作,试图展现二十世纪美国人民的精神桎梏以及社会的道德困境。
《榆树下的欲望》便成为了这一主题探索的杰出作品。
一、《榆树下的欲望》所渗透的社会悲剧因素《榆》是一场极致的人性悲剧。
但追其悲剧根源却不是无根去寻的,其中社会环境就是这场悲剧的第一大温床。
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于大发战争横财,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
可是这种繁荣并没有如意想中那样美好,相反,物质的迅速发展冲毁了传统的道德信仰,对物欲和肉欲的追求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一战的浩劫,更是全面瓦解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树立的价值准则,使美国民众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幻灭,甚至悲观绝望。
如此说来,剧中凯伯特的冷漠金钱观、伊本和爱碧通奸乱伦的爱情以及爱碧的弑子似乎都合理了许多。
另外在这一时期,新英格兰清教主义正在美洲盛行。
清教主义提倡不知疲倦的劳动与主动性的自我克制,力图将个人的职业劳动看作是自己在宗教方面洁身自好的理想方式,并把这种劳动所得的成果理解为上帝对自己的恩惠和挑选。
极端信奉清教主义的凯伯特,在恶劣的石头地里,如苦行僧般带领着一家人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 操劳、压抑,人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
在《榆》中凯伯特有这样一段对白“上帝是严厉的,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上帝是在磐石上建立起圣殿的……遵循上帝的意志,就像他的仆人一样。
这可不容易啊!这很辛苦,是上帝让我这么辛苦的。
”他坚信在石头上开垦土地,是上帝赐予他的使命也是他必须坚持的理想哪怕“这么多日子我一直是孤独的”。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奴役着自己,也奴役着家人,最终累死了两任妻子逼走了两个儿子激怒了伊本和爱碧。
二、以自然主义衬托出的奥尼尔悲剧意识《榆树下的欲望》一剧,以“欲望”作为自始至终的关键词,作家奥尼尔毫不掩饰的展露人心中黑暗的欲望造成的行为的扭曲,他用赤裸裸的自然主义手法将最肮脏、最冷漠的关系人情全权展现在大众面前。
《榆树下的欲望》的悲剧与人性
《榆树下的欲望》的悲剧启示作用摘要:《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中期作品之一,描写了普通人在物欲与情欲的纠葛下产生的悲剧故事,反映了奥尼尔对人性独到的见解。
本文试图通过抽丝剥茧,重新审视作品中的丰富世界,以图获得新的发现。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悲剧;人性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著名的悲剧作家,是美国戏剧的缔造者。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中期作品。
这部戏剧中自然地叙述了一出古希腊悲剧和现代心理分析结合的家庭伦理悲剧。
讲述农场主凯伯特一家的故事,这是一个非常态下的家庭,为了各自心中的欲望,而导致兄弟反目,父子相残,通奸乱伦等一系列悲剧发生。
这出对金钱和性赤裸裸的欲望的现实悲剧不仅单纯的展示美国物质文明发展背后的残酷性和人类精神的堕落,更展现了悲剧的净化作用。
一、悲剧的净化作用当代学者余秋雨曾说到,悲剧乃是最深沉的文学。
早在古希腊,悲剧就是诸文体中的第一宝座。
那时我们就有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累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皮德斯,到了十七世纪莎士比亚用其动人心魄的悲剧作品成为了世界文豪,近代的伏尔泰、雨果以至现代的尤金·奥尼尔都对悲剧做出了独到的精神阐释[1]。
我国知名学者朱光潜在他的《悲剧的理学》中提到:“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取得杰出成就的悲剧家也是人间最伟大的天才。
”[2]“真正的悲剧是不仅能激起我们的悲伤,同情和同感,甚至还有思慎;还能给我们带来知识或启迪…激起一种升华了的意识,使我们意识到剧中人应该是怎样。
”[3]即是说预示事情应当是什么样子的是剧作者的责任之一。
因为,只因到得到希望而错失才能称之为悲剧。
悲剧作家把这样的错失呈现给观众,为的是激发观众思考。
“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是什么样的人——或者我们应当争取成为什么样的人。
”[4]面对他人悲剧而产生了自我的恐惧和深沉的反思,正是悲剧作家所希望的结果。
这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净化。
论《榆树下的欲望》的清教主义解读
夂学教育论《榆树下的欲望》的清教主义解读□刘"#赵亚&内容摘要%《榆树下的欲望》奥尼尔创作中期的现实主义代表作,蕴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本文阐释了清教主义的精髓,解读了老凯伯特的典型清教徒表现及爱碧作为剧中唯一女性进行反抗的必然性,揭示了清教主义对于实现美国梦的重要意义,同时批判了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制,启迪人们:人类的救赎不仅要,同时不精的爱。
关键词%清教主义欲望爱物质女性《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4奥尼尔创作中期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也是一岀震撼人心的现代悲剧,有“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之称s欲望》讲述了一位典型清教徒的美国新英格兰农场主老凯勃特、其第三任妻子爱碧与他的小儿子伊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伦关系。
预示着的榆勃的欲望,也爱碧与伊本之间的爱s《欲望》希腊悲剧的乱伦和杀婴主题,并之剧本中,以表现代美国中清、主义和人的欲望之间的”叫无论清教人,人本的欲望s《欲望》,尼岀代的B之B女取新的B而这清主义的,金主义的S一•清教主义下的宗教观美国人的主新英格兰的清主义,主、、、实、勤劳和S茏期民期的人们付诸于实践,并北美蓬勃起来,之演变为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s清教主义美国.的成有永久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清徒们对于契约神学、恶说与“上帝选择”的考S清徒们认为,每个人有一个帝所赋予的天职B直接影响了美国人的职业s改革的代表人之一马丁•路德:天职分成了两种;一是精神服务帝B另一则是世俗中服务同胞s他认为世俗的职业是服务帝的手段,忽视世俗职业是忽视上帝s凯勃特看来,人们为了获得帝的恩典与和践天职,就必须清苦地农场中作,一步一步地搭建自己的石头王国s他不仅把清教徒的职业道德奉为圭臬,且也笃契约神学s根据契约论神学,帝和人们之间有个约,恩典之约s人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获得恩典s根据,任一的职业是岀于帝的与s凯特恩典之约的了,他认为自己和帝一样的品格,内心大,但“凯特心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自以为像上帝一样’严;孤的清主义是扭曲的,成了《欲望》中与他关的所有人的悲剧s”[&]清徒们认为,他们自己有义务I人们获得,这也是为什么凯勃特自己的妻子自己作的根本s剧中,凯勃特说道:“上帝是石头石上建立起自己的殳的——根石,我就:里面!”['#石头农场在凯勃特眼中就是那神的伊S凯勃特认为儿子们是头,是'设法算计自己农场的人,反映了凯勃特中典型的清主义“性恶说”,即人的天是恶的s凯勃特认清儿子们自己的清教精神的实质,所以宁愿一把农场得,也把农场儿子们S凯勃特之所第三任妻子爱碧,也是一个儿子,一个像自己一有清主义的儿子,以便把自己辛辛苦苦建的石头王国下去s剧中,现凯特的儿子们了清主义精神B'、皮特一心想到西部去找黄金,是了清主义中金的欲,同了清主义的工作伦凯伯特眼里,淘金本身B B是丄实实的工作S二•清教主义下的女性反抗凯勃特的第一任妻子B自我意识还没有觉醒B,只B地苦工作'之了人世B成为清教主义的品s女敏妮,终有得正的爱B是仅仅沦为凯勃特父子相互报复的B受尽了清主义的倾扎s凯勃特的第二任妻子B即伊本的母亲B虽生前有B死作幽灵,游荡在客厅B刻在提醒伊本要夺回属于她的农场/而爱碧的登场,从一开始,就为农庄添上了一抹鲜活的色彩/她的美,让伊本难以抗拒,也让凯勃特退避三舍5而她作为伊本的后母,又自带一种母性的光辉/应该说5她是伊本最理想的情人/爱碧自幼丧母5沦为孤儿5长大后却嫁了个酒鬼5之后孩子夭折5丈夫也因病去她于自由5却的自是去人劳作/这七十五岁的凯勃特岀了5虽在上爱碧大5爱碧是嫁去5一的因是凯勃特她一个爱碧在的的5爱的情5的伊本就这为了她的最凯特的子的是她从于凯勃特的的5而是从的情情农庄的5凯勃特的子5这也子的后爱碧她5她农庄的一种她从的是的蓬勃5是性的开始崛起5是让人无法阻挡的强大生命态性理论先驱厄斯特拉•金指岀:“自被客体化5被5为了统治者本质差异的’他者J女性在男权社会被等同于自然5被客体化5被5为了统治者本质差异的'他者J淬#在爱碧5女性的自身利益比从男性要要得多。
论《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的“欲望面具”与自我皈依之路
论《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的“欲望面具”与自我皈依之路摘要:艾比是《榆树下的欲望》的女主人公,在尤金?奥尼尔的笔下,她既为诱惑者亦是拯救者;她既有身体的欲望又兼有母性的特征;她是一位毁灭性的妻子,也是一位可以让人有保护感的母亲。
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想独立的她,不得不戴上各色面具去保护自我、追求利益以及其内心所向往的真挚感情。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艾比在与丈夫、情人及自我的相处过程中所戴有的各类面具来体现女主人公扭曲的心理及悲惨的命运,并以此警示人们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要遵循理性的道德秩序,消除贪欲,求真向善。
关键词:面具妻子情人强人《榆树下的欲望》创作于1924年,被认为是尤金·奥尼尔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75岁的卡伯特一家的生活因争夺田产而风波四起。
为争夺继承权,卡伯特的第三任妻子艾比引诱前者的儿子埃本同其发生关系,并生下儿子。
故事结局,为了证实自己对埃本的感情,艾比亲手杀死了自己刚出生的婴儿,并与埃本一起接受了法律的惩罚。
此剧曾先后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多次上演,轰动一时。
回顾以往的研究,人们总是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人物所展现的欲望心理,也有学者从自然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角度分析过这一剧作,但罕有评论者从“人格面具”这一心理角度来探讨此剧中的人物命运。
弗洛伊德的“人格面具”理论在《榆》剧的女主人公艾比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人为了使自己生存境况得以改观,常常要戴着各色面具去追名逐利,久而久之,便落入了实用功利的陷阱。
本文中,“欲望面具”指的是艾比在内心欲望的驱使下,为达到自身目的所戴上的三个面具。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艾比所戴的这三大面具,来展现女主人公自身扭曲的心理及悲惨的命运,并以此警示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要遵循理性的道德秩序,消除贪欲,求真向善。
一、追求自我欲望:艾比与卡伯特——“妻子”面具艾比与卡伯特,这是一对夫妻,却从未把彼此的灵魂交予对方。
卡伯特极度自私与吝啬,他爱农场胜过一切。
奥尼尔 《榆树下的欲望》
Desire Under the Elms
—— Eugene Glastone O’Neill Group 5
•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 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 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 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 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 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 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但作为一个比较 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 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 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 自然主义是指非经审美形式变形、陌生化的逼真的摹仿和 镜子式的再现,这是亚里士多德戏剧的基本特征 。
• 他对美国戏剧界的模仿风气和商业气息深恶痛绝,于1916 年参加非商业性的普罗文斯顿剧社的创作和演出活动。该 剧社上演了他的许多独幕剧。 • 奥尼尔对美国戏剧的发展有划时代的影响。在19世纪,虽 有几位剧作家的潜心创作、惨淡经营,但美国剧坛的成就 不大,美国戏剧远远不能同美国小说和诗歌相提并论。当 时的剧作家和演员多刻意追求浪漫的情节和华丽的布景, 直到1916年普罗文斯敦剧社上演奥尼尔的独幕剧《东航加 迪夫》以后,在美国剧作家—首先是奥尼尔努力下,美国 戏剧才逐步取得了不比小说和诗歌逊色的成绩,并赢得了 国际性的声誉。
无法操控的欲望——浅析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
功能 。彼得 将石 墙视 为奴 役他 们劳动 的对 象 ,将他 们 困在 却 认为 是伊 本母 亲那边 的亲 戚 有意夺 走属 于他 的农场 。不 石 墙 里面 如同监 狱一 般 。榆树 的压抑 感 与石墙 围 困的感 觉 论谁 对 谁 错 。不 可 否 认 的是 伊 本 的 母 亲 虽然 是 一 个 柔弱
奥 尼尔 对榆 树这 一意 象描 写得极 为用 心 :两棵 巨大 的 5 2 ) ” ; 它是 众 人 都触 摸不 到 却 能感 受 到 的 不受 控 制 的 力 榆 树环 抱在 农舍 的两 侧 ,茂密 的枝 叶低垂 到房 顶上 ,似 乎 量 。在这 种力 量 的影响 下 ,凯博特 的命 运有着 不 同于 爱碧
—
—
外 国文 学
无法操控 的欲 望
浅析奥尼尔 的 《 榆树 下的欲望》
陈 怡 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
摘 要: 《 榆树 下 的欲 望》讲 述 的是 一个 人在欲 望 的操 控 下走 向孤 独与 幻灭 的悲剧故事 。尤金 ・。 榆 树 、。 凯 博特 的上 帝 、“ 伊 本的 已经逝 去 的母 亲 、“ 天空 。通 过这 四个 意 向,他 展现 出来 的是 人 的欲 望与欲 望不 受其 控制 的矛盾 ,正是 欲望 的不可 控导 致 了最后弑 婴 悲剧 的发 生。 当欲望过 于 强大 时,人往 往就会 被
是欲 望与 人 的关系 这一 不可 逃避 的悖论 主 宰着剧 中人 的命 帝不过 是他 自己对土 地 的欲望 的化 身;他 将 自己对农 场孜 运 ,使他 们 不可避 免地 走 向最后 的悲剧 。在 剧 中,不 论是 孜不倦 的追 求 外化成 一个 上帝 。他 为上帝 所奴 役 ,实际上 老 凯博特 ,还 是伊 本和 爱碧 ,都 无一例 外地 对农 场有 强烈 就是 为 自己 的欲 望所 驱使 。彼 得和 西米恩 是剧 中受欲 望 毒
关于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榆树下的欲望》.doc
关于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榆树下的欲望》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榆树下的欲望》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榆树下的欲望》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庄园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榆树下的欲望》是一部围绕财产的争夺而展开的悲剧,反映了一八五零年左右美国社会伦理道德的混乱。
本文从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两性关系分析剧本的伦理道德内涵。
关键词:欲望;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两性关系《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家奥尼尔1924年的作品。
从伦理的角度,剧本有着丰富的内涵。
剧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涉及父子、夫妻、兄弟、人与自然等多个层面。
人物因为财产的争夺和无尽的肉体欲望,渐失理性,而彼此压制、诱惑与欺瞒背叛。
凯勃特是强权的代表,在剧中因为对庄园的占有而享有绝对的话语权,期盼他早日死去分得遗产的三个儿子如同他呼来喝去的奴隶,这构成父子关系的对立紧张;凯勃特刚进家门的妻子爱碧是物欲与肉欲极度发达的魔鬼,嫁给凯勃特目的在于占有庄园,这构成了夫妻关系的名存实亡,又勾引凯勃特的同样欲望发达而倍受压抑的第三个儿子伊本造成了最终的乱伦行为。
一父子关系的对立与紧张常见于西方文学作品中,《榆树下的欲望》这种对立与紧张达到了惊人程度。
三个儿子与父亲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任何温情,而更多的是彼此间的恶语相向,以及背后的谩骂与敌对。
他们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田庄所有权的争夺之上。
西蒙、彼得和伊本,他们被牢牢锁在庄园之中,没有获得真正作用上的独立,在家庭中没有话语权。
三个儿子在父亲面前惟命是从。
凯勃特携着爱碧回到庄园时就以命令的口吻:都给我干活去!三人只好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榆树下的欲望》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乖乖听命。
三个儿子视凯勃特为仇人,期盼着凯勃特早日死去,继而分得一部分财产。
而剧中伊本对庄园更是势在必得,从小受母亲的唆使,认为庄园属于母亲,母亲去世后理所当然由他继承。
事实上,凯勃特不愿交出庄园,声称自己要活到一百岁,临死时宁愿将庄园焚烧看着一切化为一片灰烬,然后随着灰烬一同死去。
论《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的“欲望面具”与自我皈依之路
论《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的“欲望面具”与自我皈依之路摘要:艾比是《榆树下的欲望》的女主人公,在尤金?奥尼尔的笔下,她既为诱惑者亦是拯救者;她既有身体的欲望又兼有母性的特征;她是一位毁灭性的妻子,也是一位可以让人有保护感的母亲。
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想独立的她,不得不戴上各色面具去保护自我、追求利益以及其内心所向往的真挚感情。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艾比在与丈夫、情人及自我的相处过程中所戴有的各类面具来体现女主人公扭曲的心理及悲惨的命运,并以此警示人们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要遵循理性的道德秩序,消除贪欲,求真向善。
关键词:面具妻子情人强人《榆树下的欲望》创作于1924年,被认为是尤金·奥尼尔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75岁的卡伯特一家的生活因争夺田产而风波四起。
为争夺继承权,卡伯特的第三任妻子艾比引诱前者的儿子埃本同其发生关系,并生下儿子。
故事结局,为了证实自己对埃本的感情,艾比亲手杀死了自己刚出生的婴儿,并与埃本一起接受了法律的惩罚。
此剧曾先后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多次上演,轰动一时。
回顾以往的研究,人们总是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人物所展现的欲望心理,也有学者从自然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角度分析过这一剧作,但罕有评论者从“人格面具”这一心理角度来探讨此剧中的人物命运。
弗洛伊德的“人格面具”理论在《榆》剧的女主人公艾比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人为了使自己生存境况得以改观,常常要戴着各色面具去追名逐利,久而久之,便落入了实用功利的陷阱。
本文中,“欲望面具”指的是艾比在内心欲望的驱使下,为达到自身目的所戴上的三个面具。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艾比所戴的这三大面具,来展现女主人公自身扭曲的心理及悲惨的命运,并以此警示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要遵循理性的道德秩序,消除贪欲,求真向善。
一、追求自我欲望:艾比与卡伯特——“妻子”面具艾比与卡伯特,这是一对夫妻,却从未把彼此的灵魂交予对方。
卡伯特极度自私与吝啬,他爱农场胜过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Farm Image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An Analysis
Based on Ecofeminism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摘要
尤金•奥尼尔(1888-1953) 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杰出的戏剧大家。
他被人们称之为“美国戏剧之父”。
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57部悲剧,而《榆树下的欲望》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榆树下的欲望》这部戏剧主要讲述一个发生在农场里的悲剧故事,呈示了美国农场上一家人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和爱恨交织的欲望纠葛:由情欲终至爱情的男女主人公使得一片荒原似的农场变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爱之家园,而二人也因冲决伦理的欲望结合受到惩罚并终获精神新生,这使得本剧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成年礼。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农场意象。
在文中,作者将研究农场作为男人财产与力量的意象,作为被男性破坏的自然的意象以及作为女性反抗男性压迫的意象。
另外作者通过探讨《榆树下的欲望》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认为农场正是女性与自然的象征。
本文的研究旨在使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榆树下的欲望》这部戏剧。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生态女性主义;农场意象
1. Introduction
1.1 Eugene O’Neill and Desire under the Elm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2. An analysis of the farm image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from the perspect of
ecofeminism
2.1The image of farm as the property and power of man
2.2 The image of farm as the destroyed nature by man
2.3The image of farm as the rebellion of women oppressed by man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3.1The equivalence of women and nature
3.2 Mutual conversion of women and nature
4. Conclusion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