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与治

合集下载

蜜蜂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蜜蜂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蜜蜂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作者:邹天才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19期养蜂的成败除了饲养管理技术外,病虫害的防治也尤为关键。

目前危害蜜蜂的主要病虫害有:囊状幼虫病、蜂螨等,蜜蜂病虫害依据“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通过采取常年饲养强群、蜂具消毒、蜂场清洁卫生、及时用药、加强检疫等综合措施防治,下面笔者根据经验,将蜜蜂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病原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囊状幼虫病(一)发病季节及危害:该病属毁灭性病害之一,传播快,流行迅速,染病率极强。

西吉县该病多发于春夏之交的5、6月份或秋冬之交的8、9月份。

该病发生的季节性明显,与气候、蜜源以及群势关系密切。

一般气温较高、蜜源好或贮蜜足、群势强大时不易发病。

该病具有反复性,每3—5年就有一次发病高峰期。

危害对象以中华蜜蜂为主,西方蜜蜂很少见有蜂群染病。

该病发生时,群内秩序混乱,蜂群无采集、护卫能力,群内见子不见蜂,工蜂很少护脾,清巢能力差。

如果防治不及时,常常全群覆没,损失极大。

(二)病原:该病由Φ30μm的球形粒子即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

该病毒为20面体,无囊膜,核酸单链,RNA型,主要聚集在蜜蜂咽侧体、舌下腺及脑中。

脑和咽侧体受到危害时,致使内分泌紊乱,同时调节并产生毒素,进而抑制幼虫的蜕皮过程。

该病毒有严格的寄生性(只存在于活的组织中),离开活体后,在59℃的热水中30分钟失活;在70℃的蜂蜜中10分钟可杀死;在花粉、蜂蜜中可存活1月之久;在干燥、阳光直射下存活4—6小时;冬季可潜伏于越冬蜂体、被污染的饲料、巢脾等各处。

该病毒致病率极高,1只患病死亡的虫尸,可以使3000只以上的幼虫患病。

(三)症状及诊断要点:患病虫龄以1—2日龄幼虫最易感染,潜伏期5—6天。

死亡以封盖前大幼虫为主,虫尸头部上翘,黄白色,无臭、无味、无黏性,体内充满乳白色液体,体躯分节明显。

在放大镜下,可见气管和皮下溢出液在流动。

子脾呈暗灰色,封盖下陷,有被工蜂咬开的小孔,内有尖头勾状幼虫。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喂蜂 , 可用于 l 5 0 l 框蜂的治疗。 方5 抗病毒 82 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 6, 的混合制剂 ,治疗蜜蜂囊 状幼虫 病效果可达 8% 4
8 % 以上 。 7
间, 应补充些营养物质 , 如花粉 、 维生素 以增强蜜蜂
’ Z,、 ,r J H J● u / 0
第二当蜂群内饲??足时要及时补充饲喂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尤其在蜂群大?繁殖期间应补充些营养物质如花粉维生素以增强蜜蜂jzrhju0第三将病群内的蜂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蜂传染链减轻病情
维普资讯
研 究 与 综 述
蜜 蜂 囊 状 幼 虫 病 的 发 生 及 防 治
养殖技术顾 问2 0 . 0 79
维普资讯
哼 研 究 与 综 述
部 , 取病 虫 , 挑 可见 虫 体 末 端 明 显 的囊 状 袋 , 体 苍 虫 白色 , 味 、 无 无粘 性 , 可初步 诊断 为本病 。
第 四,蜂箱可用 12 2 %氢 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 毒 , 脾可 用 4 空 %甲醛 溶液 浸 泡 消毒 2 4小时 , 粉 脾 花
的蜂王 , 这样经过几代选育 , 降低 中蜂囊状幼虫病 可 的发 病率 。 、
55 适 时 换 王 .
5 防治措施
51 以防 为 主 . 保持蜂场 清洁 , 蜂场及 四周可用 5 %漂 白粉液或 用 1 0 0 2 %石灰乳定期喷洒 , 最少春、 秋各 1 次。 阴湿
针对 2 个高峰期适时换王 , 特别是中蜂 , 换王也
严重 损失 。
个发病 高峰, 广东 、 福建在 34 - 月和 1- 2 , 1 月 江西、 湖南出现在 4 5  ̄ 月和 1 ̄ 1 ; 0 1 月 北方发病较晚, 一般 出现在 5 6 - 月。夏季病情逐渐减轻 , 强壮的蜂群 , 病 情可以自愈, 但在秋后或翌年春季又会复发。 以及蜂数密集程度相关 早春蜜源缺乏 ,特别是蜂 群内缺少贮蜜 ,而幼虫又缺乏蛋 白质饲料时容易发 病, 且病情较重 ; 相反 , 当外界蜜源丰富, 内贮蜜和 巢 花粉充足 ,蜂群 内蜂数密集 ( 、脾相称或蜂多于 蜂 脾 )发病较轻并且容易 自愈。 , 3. .3蜜蜂囊状幼虫病和蜂种也有关 系 1 不 同蜂种 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西方蜜蜂比东方蜜蜂抗病力 强, 就是在东方蜜蜂同一品种之间 , 也存在抗病性不 同的种群 。

中华蜜蜂染上囊状幼虫病怎么办?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中华蜜蜂染上囊状幼虫病怎么办?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中华蜜蜂染上囊状幼虫病怎么办?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中华蜜蜂,又名中华蜂、中蜂、土蜂等,是重要的蜜蜂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

而在中蜂的养殖过程中,常会受到囊状幼虫病的感染,严重影响中蜂的繁殖生育。

那么,中华蜜蜂染上囊状幼虫病怎么办?现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中蜂囊状幼虫病症状患病6天大幼虫死亡,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出现“花子”,接着即可在脾面上出现“尖头”,抽出后可见不甚明显的囊状。

体色由珍珠白变黄。

继而变褐、黑褐色。

封盖的病虫房盖下陷、穿孔。

虫尸干后不翘,无臭,无黏性,易清除。

二、中蜂囊状幼虫病治疗华千斤藤(海南金不换)干块根,8-10克,煎汤,可用于10-15框蜂的治疗;半枝莲的干草50克,煎汤,可治20-30框蜂;五加皮308,金银花15克,桂枝9克,甘草6克,煎汤,可用于40框蜂的治疗。

三、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1.选育抗病品种;2.适时换王:针对2个高峰期适时换王,特别是中蜂,换王也是生产上的需要;①断子,箱内缺少寄主,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主要传染源;②体内带毒工蜂无虫可育,出巢采集,新出房的工蜂因群内无病虫,无需清除病虫,不会受到感染,在哺育下一批新王产卵孵化的幼虫时不成为传染媒介;③通常新蜂王生活力强,带毒也少。

3.加强管理:加强保温,以减少群内温度变化的幅度,非繁殖期可幽王断子,群内留足饲料,使幼虫发育正常,取蜜劳作要快、轻、稳,减轻幼虫受温湿度影响及机械损伤程度。

【本人结语】做好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
四、 防 预
≯ )
食, 带到幼虫巢房喂食幼虫 , 效果更好( 不要用茶花 粉 , 花 粉会 烂子 ) - 茶 。5 6日龄 幼虫 是 由哺育 蜂 饲喂 花粉成 长 , 日喂一 次 ,~ 隔 3 5次基本 控制 病情 。
为 了防 止传 染 复发 ,相邻 蜂 场 要 同 时 防治 , 以
般情况下 , 使用 的药物是喷剂或液体饲喂, 这 种方法 的最 大弊病 是 只对成 年蜂 有效 ,对 于幼 虫没 有什 么效果 。 我在养 蜂实践 中, 原来用 药物糖 浆配 将

料饲 喂改为 用药 物花 粉和蜂 蜜配 料饲 喂 ,如囊 立克 (. 包 ) 蜂 花 粉 50克 , 适 量 蜂 蜜 拌 成 软 糕 2 5克/ 配 0 加 状 , 在框梁 饲喂 ( 以饲 喂 5 ~ 0 蜂 )让工 蜂采 放 可 06框 ,
上 的情 况 , 果 出现 虫 卵 相 间 , 所 谓 “ 花 子 脾 ” 如 即 插
从 发 病 蜂场 选 择抗 病 力 的蜂 群 ,培育 新 蜂 王 , 同时 淘汰 病群 中 的雄 蜂 。培 育新 王用 于替换 病群 蜂 王 , 以降低 中蜂囊 状幼 虫病 的发病 率 。 可
五 、 物 防治 药
是 传 染源 ,当工 蜂 清理 病 死幼 虫 尸 体 时感 染 病 毒 ,
饲喂幼虫时便将病毒传播给健康幼虫 ,使其发病 。 中蜂 囊状 幼 虫病 的发生 与 气候 、蜜 源 和蜂 种 有关 。
在 我 国南 方 , 中蜂囊 状 幼虫 病 每年 出现 两个 发 病 高
峰, 福建 北部 在 3 4月 和 1 ~ 2月 。 ~ l1
动, 直线爬 行 2 3米远 , ~ 腹部膨胀 , 中肠灰 白色 , 镜 检发 现 孢 子 , 便 棕 黑 色 ; 痹 病 引起 的爬 蜂 , 行 粪 麻 爬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调查与防治:李紫伦、欧霞、胡军军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调查与防治:李紫伦、欧霞、胡军军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调查与防治:李紫伦、欧霞、胡军军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 、“尖头病” ,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

西方蜜蜂对该病有较强的抗性, 不易发病, 即使发病也不太严重, 很快便会痊愈。

但中华蜜蜂对该病的抗性较弱, 经常在较大的范围内出现暴发, 对蜂场造成较大的损失。

近年来, 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广西东部地区大面积流行, 贺州、梧州、钦州、玉林、南宁等地的中蜂群感染率达60 %以上, 许多中蜂场遭受到毁灭性的灾害, 对我区养蜂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 在中蜂生产中至关重要。

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近年来, 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广西中蜂养殖区大面积流行, 据我们调查了解及当地蜂农反映, 八步区的大平乡、昭平县的富裕乡、蒙山县的黄村镇、钦北区的那蒙镇、陆川县的沙坡镇、贵港市覃圹区、横县的镇龙乡等地的蜂场中蜂囊状幼虫病传播迅速, 病情相当严重。

2004 年4 ~6 月, 我们对以上疫区的500 个蜂场, 25000群中蜂进行疫病检查, 其中健康中蜂8750 群,患病中蜂16250 群, 疫病感染率为65 %。

该病主要感染2 ~3 日龄的小幼虫, 潜伏期5 ~6 天, 患病的幼虫约80 %在封盖后的大幼虫期死亡。

病死虫头部上翘、白色、无臭味, 用镊子很容易从巢房中拉出, 内部组织液化, 外皮坚韧, 提起末端形似盛水的皮囊。

病虫死亡后, 巢房盖变成暗黑色, 下凹, 有穿孔。

死虫干枯后,脱离巢房壁, 皱缩扭曲, 成“龙舟状” 。

蜂群发病表现出两种类型:部分病群发病较重, 幼虫大量患病死亡, 成蜂表现不安, 采集活动减少, 蜂群容易飞逃, 为“重病型” 。

有些病群发病较轻, 子脾出现数只病死幼虫, 蜂群繁殖和采集活动正常, 为“轻病型” 。

2 病原根据以上患病蜂群的临床症状, 我们初步诊断为中蜂囊状幼虫病。

据杨冠煌教授1973年进行的囊状幼虫病研究报道, 引起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中蜂囊状幼虫病毒, 属于肠道病原属, 病毒为球形颗粒, 直径为30 纳米, 无囊膜, 遗传物质为RNA , 分子量为2.8 ×106 。

蜜蜂囊状幼虫病

蜜蜂囊状幼虫病

蜜蜂囊状幼虫病囊状幼虫病是在世界范围普遍发生的一种蜜蜂病毒病。

过去主要是西方蜜蜂发生的病,本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中华蜜蜂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东方蜜蜂都先后暴发了囊状幼虫病,造成了巨大损失。

1.病原病原为囊状幼虫病毒,粒子直径30微米,空间构型为24面体,无囊膜,核糖核酸型。

东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毒形态与SBV 相似,但在某些理化性质和血清学物性方面不同。

定名为囊状幼虫泰病毒。

2.症状囊状幼虫病的典型症状是幼虫封盖后3-4天仍然不能化蛹,患病幼虫体表完整,表皮内充满乳状液。

用镊子小心将病虫夹起,虫体像一只充满液体的小囊。

病虫的体色由正常的珍珠白色变为黄色,最后变成深棕色。

其头胸部首先变成黑色,是囊状幼虫病的特征之一。

病死幼虫不腐烂,无臭味,逐渐干枯呈龙舟状尸体,容易被工蜂清除。

3.诊断通常根据幼虫患病的典型症状来确定。

病原诊断可采用一般的镜检方法检查,如果未发现有致病微生物类群就可从阴性结果验证。

4.防治方法欧洲蜜蜂对此病有一定的抵抗力,饲养和保持强群,即使发生了囊状幼虫病,到了蜜粉源丰富时期会自然痊愈。

囊状幼虫病的防治以抗病育种为主,加强饲养管理,并结合药物治疗。

在东方蜜蜂中发现约有5%的蜂群有抗囊状幼虫病病毒的机能,以具有抗病性的昨群逐代选育,可加强其抗病力。

在饲养管理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春季注意蜂箱包装保温,不过早撤除蜂箱保温物。

紧缩蜂巢,使蜂多于巢脾,增强工蜂的清巢能力;②换王断子,降低病原数量;③补充饲喂蛋白质饲料。

药物治疗可采用以下药剂:①半枝莲50克或者华干金藤3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滤除药渣,加糖200克,可喂10框蜂。

隔3日喂1剂药,连续4次为一个疗程;②金刚烷复合剂1包4克,加1:1糖2000毫升,可喂40框蜂,隔3日喂1次,连续喂4-5次。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第一,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蜂群保温,咱天翻晒箱内保温物,以增加蜂群温度。

减少检查蜂群次数,以免影响巢温。

调整蜂群内蜂脾关系,使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蜂脾相称。

第二,当蜂群内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饲喂,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尤其在蜂群大量繁殖期间,应补充些营养物质,如花粉、维生素以增强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将病群内的蜂王用笼扣起,暂时断子。

巢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蜂清除,减少病原的积累,打断传染链,减轻病情。

第四,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小时,花粉脾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

39蜂疗网提醒您具体作法可参照本书化学消毒部分。

高效巢脾消毒剂,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一种广谱含氯消毒剂。

对蜜蜂安全,对囊状幼虫病病毒效果较高,对美洲幼虫腐臭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污染的巢脾也有消毒效果。

具体消毒作法是浸泡消毒,将100片药溶解于2000毫升水中,浸泡巢脾20分钟后,用摇蜜机将药液摇出,另换清水浸泡2次,每次5—10分钟,尔后晾干备用。

2.选育抗病品种从发病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同时淘汰病群中的雄蜂。

培育的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的蜂王,这样经过几代选育,可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

福建和广东省均开展了抗病选种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3.药物防治对于患病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第一,半枝莲(义名狭叶韩信草)50克。

第二,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25克。

将药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一般以淹没药为宜,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按121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喂蜂,上述每一剂量可喂10一15框蜂。

第三,抗病毒862,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的混合制剂,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可达80%以上,对意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同样疗效。

试验证明,应用抗病毒862结合巢脾消毒和更换蜂王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利用生物技术和中草药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

利用生物技术和中草药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

利用生物技术和中草药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19世纪后期以来,中华蜜蜂的数量急剧下降且分布区域日益缩减,同时面临着许多病敌害特别是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的为害。

蜂业内有许多人士发出了保护中蜂的呼吁,并且对中蜂病敌害提出了许多良好的防治措施。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保护中蜂、防治中囊病,最重要的是利用生物技术和中草药。

1、运用生物技术防治中囊病(1)研制抗中囊病的中蜂巢础。

20世纪90年代初期河北省易县的蔡英伟先生研制出了抗蜂螨的巢础,我们也可以此为鉴,研究能抗中囊病的中蜂巢础,来预防该病。

(2)尝试运用接种疫苗的方法防治中囊病。

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一原则,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中蜂生物学特性,研制出对中蜂无毒副作用、低残留,且便于饲喂的疫苗,使中蜂对中囊病产生抗病性。

疫苗应先在小范围内试用,等各项技术指标合乎要求以后,再进行推广,彻底消灭中囊病对中蜂生产造成的危害,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

(3)把基因工程运用于抗中囊病品种的选育,利用生物克隆技术,选择抗病性强的蜂种;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优良性状的基因片段整合在一起,培育能抗中囊病的中蜂蜂种,减少中蜂患病几率。

(4)通过中西蜂优势互补来预防中囊病。

如果中意蜂同场饲养,且只有中蜂患病而意蜂只有蜜脾则可尝试采用意蜂挽救患病中蜂蜂群。

2、中草药防治中囊病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防治蜜蜂病敌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药物条件。

在用中草药给蜂群施治时,一定要掌握施药时间、剂量、给药方式和次数,并密切观注用药蜂群的药效反应。

在大面积防治前,宜先选择一两群做试验,用药安全有效后可展开大面积的施治。

下边介绍一些经常使用且有效的防治中囊病的验方,供各位蜂友参考借鉴。

验方1:茯苓500g,紫草500g,板蓝根500g,金银花500g,紫花地丁500g,枯矾250g,黄柏250g,罂粟壳250g,利福平胶囊200粒,加工成粉末,用双层螺纹纱布或丝光袜子装药剂,可治600脾蜂。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疾病防治中蟀橐狄幼虫痣的威病规轉&防治措施♦兰凤明杨春红(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吉林132108)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为害我国中蜂生产的主要 疾病。

中蜂对该病毒抵御力弱,感染时传播速度 快,死亡率高,危害性大,严重时会导致全场蜂群死 亡,或数十公里区域内中蜂灭绝。

1 中蜂囊状幼虫的病原、症状及发病规律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为囊状幼虫病毒,对外 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带病毒的成蜂是病害 的传播者,被污染的伺料是病害的传播来源。

传播 可由工蜂抚育幼虫、外勤盗蜂、工蜂迷巢等情况导 致。

其典型症状为死亡幼虫白色,无臭味、无黏性; 体内组织液化,形如小褒;子脾呈卵、虫、蛹错杂的 “花子现象”。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环境温、湿度及蜜源 情况息息相关。

当蜜源条件正常,蜜蜂有采花,能 正常维持蜂群繁殖时,就不易发病。

而当环境温、 湿度不稳定、变化大时,外勤蜂无法采集蜂群繁殖 所需的蜜粉饲料,蜂群在繁殖期极易发病。

南方蜂 群发病高峰期在早春3 ~ 4月和晚秋11 ~ 12月,北方 5〜6月为多发期。

而早春蜜源缺乏、蜂群内缺少饲 料时,易发病,且病情较重。

而当外界蜜源丰富、巢 内蜜粉充足、蜂脾相称时,发病轻微且能自愈。

所以,在外界条件不足时,设法给蜂群补充足够的生 活条件,是预防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关键。

2 防治措施2.1预防为主注意蜂场周边的消毒工作,保持蜂场清洁卫 生。

用石灰粉在蜂群出窖前对蜂场进行彻底消毒, 对蜂箱、蜂机具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刮除上面的蜂 蜡、蜂胶等残留物,在阳光下暴晒或用喷灯喷烤,清 理的蜂尸要销毁或深埋。

2.2选择抗病蜂种选择发病蜂场无病群培育新王,同时淘汰病群 中的雄蜂。

用培育的新王替换病群的蜂王,经过反 复选育,可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

2.3换王或断子,避免重复感染选蜂王适宜选在交尾时期,淘汰病王。

换箱换脾,诱入新王,待其羽化出房,新蜂王交尾产卵后, 蜂群重新营造巢脾,恢复育虫。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预防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预防
中 囊 病 一 般 出 现 在 蜂 群 的 增殖 期 。每年 发病 规 律又 因当年 气候 不 同而不 同 。 以我地 为 例 , 2015年 春季 发病 ,到 5、6月病情 逐 渐 好 转 ,7月 全 部 不 治 而愈 。 2016年 春季 发病 后 ,也 许是 当年 降雨 多 ,病情逐 渐加重 ,到7月全 面暴 发 。我 场 100余 箱蜂都不 同程 度感染 ,一直持续到冬季。
什 么 样 的 蜂 群 易 患 病 呢 , 除 了蜂数 严重 不 足 的小 群 ,就是 有 过 发病 史 的蜂 群 和饲 料 不足 的 蜂 群 。另 外 ,要 特别 关 注那 些新 王 已交尾 成功 并 大 面积 产子 的蜂 群 。 因为此 类 蜂群 会 同时 出现 大 面积 虫 龄基 本 相 同的幼 虫 ,如 果 蜂 数 不 足 ,特别 容 易染 病 。这 种 情 况 可考 虑 暂 时 囚王或 在 子 圈未 全 面扩 大前 加 大饲 喂 量 ,人 为造 成 蜜 压 子 的 现 象 。 此 外 , 当 蜂 群感 染 其他 种 类幼 虫病 ,如果 发 展到 严 重程 度 时 ,也 易诱 发 中囊 病 ,但 其 他类 型 幼虫 ,2016 年 我 养 的 1O0多群 中蜂 不 同程 度 染病 。2017年春 繁 时只合 并成 16 群 ,又买进15群 ,共计31群 。
历 经数 次 挫折 ,我悟 到 了一 些 规律 ,并试 图找到 切 实可 行 的 措施 。2017年 在离我场仅200 m的 一 家 中蜂 场 发生 严重 的中囊 病 , 我 场虽 有 个别 群 发病 , 由于 处 置 果 断 ,没 有 蔓延 开 ,后 期无 一 群 发 病 。越 冬 时 ,全场 蜂 群数 发 展 到85群 ,除 了 自己饲养 外 ,还 出 售 了部分蜂群 。
中 蜂 囊 状 幼 虫 病 是 受 病 毒 感 染 ,诱 因是 营养 不 良,温度 失 调 ,应 激反 应 ,以及 天气 阴雨 潮 湿 。2017年 7月 ,我 地 中囊 病 大 暴 发 期 间 ,发 现很 多病 群 出现 大 面积 白头蛹 。用镊 子夹 出死蛹 未 见巢 虫 ,附近 其他 蜂场 也 发现 相 同现 象 。我 认 为 ,这 可能 是 中囊 病 的另 一症 状 ,或 许是 病 虫感 染 时 间较 迟 ,在 发育 接 近成 熟 时才 死 亡 。

也谈中蜂囊状幼虫病

也谈中蜂囊状幼虫病

标 框 不 利 保 温 反 而 利 于 散 热 。 如 果 1个 “ 标 框 ” 布
置 ,那 样 若 天 气 持 续 温 暖 则 已 ,连 续 扩 大 子 区 ,倘 若
来 一 个 倒 春 寒 ,蜂 群 必 定 收 缩 ,导 致 子 脾 边 角 受 冻 挨
跑 就 输 了一 半 。
众 所 周 知 ,蜜 蜂 的发 育 需 要 比 较 恒 定 的 温 度 、 充
眼 下 又 是 中蜂 囊 状 幼 虫 病
蜂 王 基 因不 具 备 抵 抗 中囊 病 以 外
( 简 称 中囊 病 ) 高发
( 这样 的群 表 现为 长
化 、小 脾 化 , 以 求 子 区 分 布 成 “ 球 体状 ”且 “ 子 区 球
期 ,我 也 来 谈 谈 中囊 病 。 我 个 人 认 为 除 了 个 别 蜂 群 的
整 齐 。 无 中 囊 病 症 状 ,这 样 的 蜂 王 就 可 以认 为 是 有 抗
( 中 囊 病 ) 能 力 的 。 在 此 基 础 上 尽 可 能 保 证 蜂 群 口
蜜 粉 。 炎 热 天 气 要 防 暑 ,平 时 少 打 扰 。只 有 身 体 强 壮 的 幼 虫 才 可 以抵 抗 中 囊 病 ( 先 天 性 基 因 问题 除 外 ) 。 中 医讲究 “ 正 气 旺 而 邪 气 不 入 ”,其 实 蜂 群 也 有 “ 正气 ” 。单 个 幼 虫 营 养 充 足 温 度 适 宜 则 正 气 足 ,正 气 足 则 抗 病 力 强 。 孵 化 出来 的 成 年 蜂 寿 命 也 长 。 群 势 发 展 快 , 进 入 良 性 循 环 ,这 就 是 “ 正气” 。反 之若 单 个
手 ,寒 潮 来 了 ,做 好 保 温 工 作 ,阴 雨 天 来 了 饲 喂 优 质

中蜂养殖技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中蜂养殖技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中蜂养殖技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囊状幼虫病是中蜂主要的病害。

病原是一种直径为28~30nm的圆形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巢脾和蜂具都能沾染病毒。

刚死的幼虫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只幼虫尸体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虫致病。

幼虫四季均可感病,一般在春秋气温26℃以下时容易流行,特别是群势弱小、饲料不足和保温不良的蜂群更易感病。

发病死亡的多是6日龄的幼虫,大约有1/3死于封盖前,2/3死于封盖后。

死虫直卧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黄白后转棕色,头部呈灰黑色,外皮成为坚韧而透明的囊,内部组织液中出现颗粒状物。

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啮开或穿孔。

腐臭病在发病初期,少量死虫立即被工蜂清除,随后蜂王重新产卵而使子脾出现“花子”,与欧洲幼虫病初期的病状相似。

患病群因新蜂少逐渐变弱,很容易发生逃群。

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一经感病就容易蔓延流行。

但实践证明,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抗病蜂群育王繁殖,结合药物治疗,是能够控制此病的蔓延和危害的。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维持较强的群势。

做好蜂群的保温,不随便互调子脾,是预防此病的前提。

为了减少病毒对幼虫连续感染,可利用蜂群从分群到新王产卵这段时间的断子期,或人为地幽闭蜂王。

造成一段时间的断子期,来打断囊状幼虫病的流行环节,这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野外粉源不足的发病季节,用少量酵母片或维生素B加入糖浆饲喂蜂群,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在平时应注意选择抗病的强群来培育蜂王,以更换病群的蜂王,可以大大提高蜂群的抗病力。

另外,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不耐高温,蜂具和饲料蜜可用煮沸消毒。

蜂箱清洗干净晒干后,再用硫磺烟熏10~15min,也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患病蜂群可采用下列某一种药物防治:继以微火续煎15~20min,滤渣后,趁热配成浓糖浆,于傍晚可喂8~10框蜂,每隔5~7(一)枝莲(狭叶韩信草、向天盏)用干草50g,加入适量清水,先以猛火煮沸,天喂1次,直至病好为止。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蜜蜂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会严重影响蜂群的健康和产量。

以下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1. 提高蜂群健康水平:保持蜂箱内部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蜜蜂的饲料和蜜蜂巢,增强蜜蜂的抵抗力,预防蜜蜂患病。

2. 合理饲养蜜蜂:保证蜜蜂的营养均衡,提供足够的蜜水和花粉,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度密集的养殖,防止蜜蜂群体生病传染。

3. 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定期检查蜂群,发现中蜂囊状幼虫病及时进行治疗,使用药物进行消毒和灭菌,防止病情扩散和蜂群死亡。

4. 加强环境管理:避免蜂群受到恶劣的环境影响,减少蜜蜂患病的可能性,保持蜜蜂的生态环境。

总之,预防中蜂囊状幼虫病是蜜蜂养殖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加强蜂群管理,提高蜜蜂健康水平,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障蜜蜂的健康和产量。

- 1 -。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措施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措施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措施2010年的气候反常,导致中蜂饲养区暴发了中蜂囊状幼虫病。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易感染的一种恶性传染性病毒病,传播速度快、很难治愈、死亡率高,可导致蜂场全场覆灭,提醒广大中蜂饲养者加强防范。

现将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刊登介绍,请广大蜂农参考防治。

推荐阅读:中蜂的四季管理一、发病的原因1、气候异常变化今年春季与夏初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频繁,这种异常天气对正处于繁殖高峰期的蜂群影响很大,群内幼虫多,子圈大,蜂群的哺育能力较弱,幼虫获得的营养不充足,遇上这种异常气候,巢内温度波动大,幼虫易受冻,容易感染发病。

2、饲养管理不到位一是保温措施不科学,个别蜜蜂箱内无保温物,有的蜂群甚至连隔板都没有,没有外保温物,这种保温措施,就是正常气候也不利繁殖;二是平时对巢脾、蜂具消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毒不彻底,只用硫磺熏巢脾蜂具,只防治了巢虫,而使用消毒剂的次数很少,对病毒、细菌病害忽视,将许多未曾消毒的旧巢脾、蜂箱等直接使用,潜伏在旧巢脾、蜂箱中的幼虫病病毒被直接带到越冬后的蜂群中来,在遇上蜂群内发病条件成熟时感染发病;三是掌握不住加脾造脾时间,造成蜂巢内部结构不合理,影响蜂群正常生活,使蜂群抗病能力下降。

相关阅读:蜜蜂大肚病四种防治方法二、防治措施1、焚烧深埋。

将病群全部焚烧深埋,彻底解决病源蔓延。

2、采取保守措施,将病群与健康群完全隔离,阻止病源蔓延,用抗病毒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采用清热解毒中草药,金银花50克、元胡10克、甘草10克、贯众50克;虎杖25克、甘草10克、元胡10克;华千金藤30克、元胡10克;治疗时选择任一配方加水浸泡,以文火煎熬约30分钟,取滤液按1:1比例加白糖或蜂蜜制成糖浆,调匀喷脾,每剂可喷喂30~40脾,在喷喂之前,每群按扑尔敏1片,病毒灵2片的比例,研成粉末加入糖浆中。

3、选用新药防治防治囊状幼虫病,将药物用少量开水溶解,加入适量蜂蜜或糖浆中,傍晚时浇于巢脾上框梁上,供蜜蜂取食,每包药物用于3~4框蜜蜂,每天1次。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及防治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及防治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及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来势猛、病期短、传播快的急性病,在我国的中蜂中发生普遍严重,蜂群一经染上难以救活,尤其对蜂王与工蜂摧残特别严重,目前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吧!一、诱发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中蜂大幼虫病害,1971年起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发病,病情严重并很快蔓延至全国,至今仍是中蜂饲养地区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中蜂病害,甚至是制约一地中蜂饲养的最重要的病害。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除形态大小相似外,两者在交互感染试验及血清学反应中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异性。

二、发病症状中蜂囊状幼虫病患病6天大幼虫死亡,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出现“花子”,接着即可在脾面上出现“尖头”,抽出后可见不甚明显的囊状,体色由珍珠白变黄,继而变褐、黑褐色,封盖的病虫房盖下陷、穿孔,虫尸干后不翘,无臭,无黏性,易清除。

三、发生规律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传染是经口进行,病毒随食物进入幼虫体内,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稳定,蜂群又处于繁殖期时容易发病,广东、福建病害终年可见,但发病高峰期一般从当年10月至翌年的3月,以当年11~12月及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为最,4~9月通常病害下降,夏季常自愈。

发病严重与否主要与气温有关,温度低、温差大、蜂群保温差易发病,特别是早春寒流袭击后病害发展更为迅速。

四、防治方法1、选育品种:在病害流行季节发病轻或不发病的蜂群可作种群培养蜂王,在选育过程要注意杀死病群的雄蜂,经过连续几代的筛选后就能大大提高蜂群对此病的抗病力。

2、断子清巢:蜂群发病时一定要断子清脾,可通过幽禁蜂王或换王的方法人为造成一段时间断子,让工蜂清扫巢脾,减少幼虫重复感染,同时对蜂箱和巢脾进行消毒。

3、加强管理:合并弱群做到蜂多于脾,加强保温、保持蜂群有足够的饲料,必要时进行救助饲喂,救助饲要用白砂糖,不要用蜂蜜,同时喂一些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类等。

识别蜜蜂囊状幼虫病,加强防与治

识别蜜蜂囊状幼虫病,加强防与治

识别蜜蜂囊状幼虫病,加强防与治展开全文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尖头病”、“囊雏病”。

是由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

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西方蜜蜂(意蜂)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常可自愈;东方蜜蜂(中蜂)对该病的抵抗力弱,在我国曾发生的几次大面积流行中,许多地区的中蜂几乎遭到毁灭性损失,该病是蜜蜂主要的病害之一。

图1:患病幼虫呈“尖头”状(一)病原引起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

该病毒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在59 ℃热水中只能生存10分钟,室温干燥情况下可以存活3周,在病虫尸体内可以存活1个月,如果病虫尸体腐败则只能活7到10天;该病毒在王浆中可以存活100-120天,残留在巢房壁上的病毒,夏季能存活80-90天、冬季则90-100天。

这就是该病在蜂场中反复发生的原因。

阳光直射4-7小时可以杀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的南方多发生于2-4月与11-12月;在北方多发生于5-6月。

其发病率与外界气温和蜜蜂饲养条件有关,天气聚变或饲料不足都是发病的诱因。

患病幼虫及健康带毒的工蜂,是该病主要的污染源,通过消化道感染是病毒侵入蜜蜂体内的主要途径。

工蜂食入被病虫污染的蜂粮或清理病虫的过程中;成为健康带毒者。

病毒在工蜂体内特别是王浆腺中增殖,当工蜂饲喂幼虫时就将病毒传给了健康的幼虫。

外勤蜂采集了污染病毒的花粉和花蜜,便将病毒带回蜂群,使该病在蜂群间传播;盗蜂、迷巢蜂、雄蜂、蟑螂和巢虫等也是该病毒的传播者;此外,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使用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混用蜂具和调蜂等也会造成人为的污染,将病毒传给健康蜂群。

(三)临床症状该病最易感染2~3日龄幼虫。

病毒从消化道进入幼虫体内后,在中肠细胞、脂肪细胞和气管等组织中大量增殖,潜伏期5-6天。

因此,患病幼虫一般死亡在封盖之后。

死亡幼虫呈尖头子、头部上翘、白色无臭味、体表失去光泽,表皮增厚。

从巢房中拖出病死的死幼虫呈囊状,含有颗粒液体(图2、图3)。

蜜蜂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蜜蜂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蜜蜂常见病及治疗⽅法所养的蜜蜂成群的⼤量死亡,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更不知道怎样治疗!遇到这样的情况,您是否觉得会⽐较棘⼿呢?以下是蜜蜂常见的疾病和治疗⽅法:⼀、囊状幼⾍病。

⼜名囊雏病,是⼀种由病毒引起的幼⾍传染病。

春末夏初多发,主要传染源为被污染的饲料。

病⾍⼀般于5-6⽇龄⼤量死亡,发病蜂群⼦脾中常出现不规则的空房。

防治:选育抗病蜂种,加强饲养管理。

密集蜂群,加强保护、保温。

断⼦清巢,减少传染源。

备⾜饲料提⾼蜂群抗病⼒。

药物治疗:将市售碘酊加⽔配成1-3%的溶液再加少量⽩糖,配成稀糖液喷脾。

使⽤浓度要由低到⾼,最好在傍晚使⽤。

按每框蜂病毒灵1⽚,多种维⽣素1⽚,调⼊糖浆内喂蜂。

⼆、⿇痹病。

⼜叫⿊蜂病或瘫痪病,病原体为慢性⿇痹病毒和急性⿇痹病毒。

⼀般春秋季在成年蜂中所发⽣的,多为⿇痹病。

⽓温较低的早春或晚秋多以⼤肚型为主,夏秋季多以⿊蜂型为主。

主要通过蜜蜂的饲料交换传播。

防治:替换蜂王,加强保温,防⽌蜂群受潮,给病蜂群饲喂奶粉、黄⾖粉等蛋⽩质饲料,提⾼其抗病⼒。

药物治疗。

20万单位的⾦霉素或新⽣霉素兑⼊1千克糖浆,每框蜂喂50-100克,隔3-4天喂1次,3-4次为⼀疗程,或每千克糖浆加病毒灵3-4⽚,每框蜂喂50克,3-4次为1疗程。

也可⽤1千克糖浆对板蓝根冲剂20克、⼟霉素2⽚,隔天喂1次,连⽤4次。

三、美洲幼⾍腐臭病。

⼜叫烂⼦病,是由幼⾍芽孢杆菌引起的⼀种封盖幼⾍传染病,被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传染源。

腐烂的幼⾍有黏性,挑起能拉细丝,有鱼臭味。

防治:加强检疫,杜绝病源,不购病蜂,禁⽤来路不明的饲料。

对蜂群⽤0.1%的磺胺噻唑糖浆预防。

发现病蜂群,⽴即隔离治疗。

对重病群要彻底换箱及脾,彻底消毒,轻病群进⾏⼈⼯清巢和消毒。

⼟霉素、四环素、磺胺噻唑钠3种药物可交替使⽤。

每群蜂⽤⼟霉素粉5万-10万单位(四环素10万-20万单位,磺胺噻唑钠0.5-1克)混于0.5千克⽩糖中,加⾷⽤油揉成团连喂4-5天后改为隔天饲喂,直⾄不见烂⼦为⽌。

中蜂病虫害防治和用药方法

中蜂病虫害防治和用药方法

中蜂病虫害防治和用药方法中蜂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学名中华蜜蜂,俗称土蜂、山蜂、野蜂等,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事实上在意蜂等西蜂引入之前我国饲养的几乎都是中蜂,下面一起来看一看中蜂病虫害防治和用药方法吧!一、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71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流行,病情严重并很快蔓延至全国,至今仍是中蜂饲养地区危害性极大的中蜂病害。

【症状】中蜂囊状幼虫病主要危害大龄幼虫,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死亡幼虫直卧在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成黄白色再变成棕黄色,内部组织液化且液体中有颗粒物,病死幼虫房盖下陷,多被工蜂咬开或穿孔。

【预防】①病害流行季节发病轻或不发病的蜂群可作种群培育蜂王。

②合并弱群做到蜂多于脾,加强保温并确保蜂群有足够的饲料。

【药物】中蜂囊状幼虫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但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一定的疗效,某些抗病毒的药物也有一定的效果。

二、爬蜂病【病原】爬蜂病并不特指某一种蜂病,而是泛指以蜜蜂异常爬行为特征的所有蜂病,例如蜜蜂麻痹病毒、蜜蜂孢子虫、蜜蜂螺原体、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都可能引起爬蜂病。

【症状】前期蜂群表现出烦躁不安、下痢、工蜂护脾能力差等异常,中期表现为工蜂呈跳跃式飞行、大量成年工蜂坠落箱底,后期表现为工蜂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巢门外蠕动爬行,严重时工蜂在蜂箱附近的草丛或坑洼中扎堆死亡。

【预防】①确保蜂多于脾或至少蜂脾相称。

②确保蜂群中有足够的饲料并定期给蜂具消毒。

③加强蜂群保温和散热工作。

【药物】①蜜蜂麻痹病毒引起的爬蜂病可用新生霉素或金霉素治疗。

②蜜蜂孢子虫、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引起的爬蜂病可饲喂甲哨唑片。

③蜜蜂螺原体引起的爬蜂病可用磺胺类药物防治。

三、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欧洲幼虫腐臭病俗称烂子病,病原主要是蜂房蜜蜂球菌,其次是蜂房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变异型蜜蜂链球菌等次生菌。

我对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几点看法

我对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几点看法

我对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几点看法36中华蜜蜂中国蜂垒!垦Q旦垒2生笙垒Q鲞箜我对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几点看法湖南桃江县浮邱山乡石桥坝村大福组,413400吴学功中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危害中蜂,它反复发生, 较难防治.在长期中蜂饲养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防治中囊病的方法,供参考.一,注意观察,把握时机,防患于未然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一定要把握发病前的两个症状:第一个症状是巢框,巢脾上有大量褐色斑点, 成蜂团紧缩,空出部分巢脾.此时如遇上适宜天气, 就会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应顺应蜂群"暗示",提出空脾,削掉有褐色斑点的巢脾,刮干净巢框,喷一两次防治药物.第二个症状是成蜂油头,油身,老蜂油色更深, 成年蜂烦躁不安,比失王后的表现更躁,乱,凶.出现这种现象初期,除去老空脾,使箱内巢脾上的成蜂密集,喷两三次药(隔天1次),同时扣王断子至油色退掉.总之,在箱内有卵和大量幼虫,子脾刚封盖时, 只有蜂多于脾,蜂群才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二,选育抗病品种我的办法是,饲养10箱以上中蜂群,一定要在离本蜂场五里之外选一储备点放一群强群.视饲养蜂群多少分别选数个储备点,储备点的蜂王不要年年换(可用分区或抽老蛹脾的办法控制分蜂).蜂王要剪掉部分翅膀,蜂群蜜足,脾新,蜂足.一旦有蜂群出现病症或发病,就利用储备点的强群育王.具体做法是:把烂子多的削掉或连脾提出烧掉,紧缩子脾,使蜂密集,蜂王剪翅,扣王,扣王时喷药两次, 在介入王台前抽出无子老脾,应注意蜂箱,场地消毒,待王台成熟,育成新王,能控制住中囊病. 三,药物防治,半边莲3O克,甘草5克, 配方为半枝莲30克绵马贯纵6克,重楼2克(药品质要好,分量要准). 煎汁防治要注意下面两种情况:一是群内存粮不足时,1剂药煎汁l,1.5斤加糖0.5,1斤洒在蜂脾上, 整脾两面都要洒,全场用药一定要同步,否则此起彼伏,疾病会不断蔓延;二是箱内存粮较足时,1剂药煎汁0.5斤左右,保持在35~C,42~C喷脾,整个脾 6个面都要喷到,蜂箱内外也喷到.喷药时可不避开蜂王,但要时刻关注,蜂王要剪翅.喷药时间一定要在傍晚后进行,喷好后盖好盖,再对着巢门内喷几下,关闭巢门3,5分钟,隔天喷1次(喷雾越细越好),喷3-6次,治愈率达90%.治疗期间要紧缩巢脾,除去巢脾的数量在原来的l/3以上,选出老脾, 烂子多的脾.此药方可治疗lO,12脾足蜂.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伤蜂.一个疗程不能治好的蜂群不要再用药.四,病群的急救方法病群飞逃后能生存下来给我们启示:病群飞逃吃的是箱内带病毒的蜂蜜.它们在空中飞行,选点安家,用腹内带病毒的蜜造出巢脾,采蜜,产卵,也能生存下去.因此,可以将小群并人大群,把病蜂抖落在已消毒的箱内,视成蜂多少放1,3个巢框,用饲喂器喂含有少量药液的糖浆,以防全群覆没.这样做后如能另迁新场地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 东 180 ; 12 0 丹 东 180) 12 0
1 7- 62 2 1) 5 02 - 2 2 9 9 (0 0 - 0 6 0 6 0
2辽 宁省 丹 东市宽 甸满族 自治县动 物卫 生监督 所 ,辽宁 宽 甸 180 ; . 100
中华蜜蜂蜂群的病 虫害相对 比引进 的西蜂病 之 间时,蜂王产 卵积极 ,蜂 群孵化 出大量 幼虫 , 虫害的种类少 ,在 西蜂没 有进入 中华蜜蜂 区域之 如果蜂、脾不对称 ,受到季 节性寒流侵袭 、气温
片 。① 急性型发病在早春或 晚秋都易发生 ,查蜂 2 1 加强饲养 管理 .
可观查到蜂脾上大幼虫大面积死亡 ,有较少封盖 2 11 加 强保 温 ..
春 秋 繁 殖 期 ,特 别 是 春 繁 期
子 ,并且伴有成蜂增长 ,蜂群群势变弱 ,如不能 间,实行活框养殖 的蜂场 ,应对蜂箱采取适当保
2 3 严格消 毒 .
对蜂 箱 、蜂 具 、发 病群 仔脾和 花 、甘 草、野菊 花、射干 、贯众 、生侧柏 叶各 l
应统计全场蜂量 ,将需用药量统一煎煮过滤 ,配
场地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石灰水泡洗蜂箱 、蜂具 份 , 以一个 成人剂量 治疗 1 5框蜂剂 量 ,使用 时 或用 苏打水喷洒场地等。
1 发病症状及规律
11 症状 .
中华蜜蜂传 染上囊状幼 虫病 后 ,在 力 ,继而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发生 、发展提供
脾面上可 以观察到 ,病 群中 5 6日龄 大幼虫约有 了条件 ,通常情况下先发生欧洲幼虫腐臭病 ,继 - 1 死于封盖之前,23 / 3 / 死于封盖 以后。被感染 的 而引发中华 蜜蜂囊状 幼虫病 。欧洲 幼虫腐臭病是 幼虫虫体翻转 ,体表干 黄 ,死亡 的幼 虫头部离 开 由病 菌引起 的疾病 ,而 中华蜜蜂囊状幼 虫病 是病 巢房壁 ,上翘 ,苍 白、无光泽 、无臭 味,用镊子 毒感染所致 ,施治时应特 别注意对症用药 。
的蜂 王 。
2 5 药物 治疗 .
在药物 治疗上通 常采 用 中草药 “ 百菌杀 ” 喷脾或掺入糖 浆中饲喂病群 。M 治疗为主 ,结合一些抗病 毒、病菌药物进 行综合
畜 牧 兽 医
峻螨防治
浅淡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与治
韩家平 ’ ,刘 立平 ,杨英 君 。 ,王 宁 ,李 佳
(. 宁省 丹 东市龙格 尔中华蜂 专业合作 社 ,辽 宁 1辽 3辽 宁省 丹 东市动物 卫生监督 管理局 ,辽 宁 .
中图分类号 S 5 . 85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界具有较好蜜粉源 条件 ,且平均气温在 1~ O℃ 群蜂王,换入成熟王 台;而 幽王则是控制蜂王产 52
[ 收稿 日期 ] 0 0O — 0 2 1 一 32
卵,将蜂王用王笼囚住幽闭 7 1 ,消毒或治疗 ~ 0d
畜牧兽 医
唼瞒 防治
后再放 出蜂王继续繁殖 。 治疗 ,效 果较好 。中草药 治疗药方 :贯众 、金银
拉出来如 同一个小囊 ,内含液体,末端积聚透 明 2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 的防治
的小液滴 。封盖后死亡的接近羽化 的老幼 虫,工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 是 由囊状幼虫病毒 引起
蜂会在其房盖上咬一小孔或将 房盖 咬开。病死 的 的 ,尚无特 效的治疗药物 ,只能采取加 强管理结 幼虫若残 留在巢房,体色渐变黄褐 ,最后成一千 合 药物 治 疗 的 防 治措 施 。
前,中华蜜蜂的幼虫几乎 没有病 害,蜂群 的主要 变化剧 烈时,保温不好 的蜂群最容 易感染上囊状
敌害是大蜡螟和小蜡螟幼虫 ,即巢 虫 ( 俗话说的穿 幼虫病 ,而 且多为 急性型 。通 常温 差大 的山区 , 虫) ,其次是各 种胡蜂 。由于 2 O世 纪 5 O年 代上 发病率高,发病后较为严重 ,也不易治愈 。此病
2 4 选 择抗病蜂 种 .
选择抗病 力强 的蜂群 进行 制成 11 : 糖浆饲喂 ,连续饲 喂 3 5d为 1 ~ 个疗程 。
在治疗 中华 蜜蜂囊状 幼虫病 过程 中同时应 治
疗 欧 洲幼 虫腐 臭病 ,主 要用 蜂药 “ 毒快 克 ” 菌 、
人工育王 ,尽快用场 内无病群作育种群和育王群 此外 ,金 不换 、半枝莲等中草药也有一定疗效 。 进行人工育王 ,用新王替换抗病能力差 的蜂群 中
时查出或 治疗便会转为急性型,最 终造成蜂群丧 2框 起 繁 。
失生产力或集体飞逃 。
2 1 3 适 当补 饲 或 奖励 饲喂 ..
保 证 饲 料 充足 。
12 季 节气候 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病 的关系 .
. 发病 高峰期 22 断仔
对病群 蜂可 以采 取换 王 断仔 或幽王
与当地季节性气候和蜜粉源有密切的关系 。当外 断仔,换王 断仔通 常在 预先 育王 的情 况下除去病
及时发现 与治疗 ,将 引起蜂群飞逃 。② 慢性型发 温措 施 ,如蜂脾 两侧放上 草把缩 小繁殖 区空间 、
病时 ,蜂 群采集 、繁殖活动基本正常 ,部分幼虫 副盖上方加盖草帘等 ,以达到增温 保温 的效果 。
发育不正常,并且 出现部分染病幼虫 ,可以观察 2 1 2 适 当撤 脾 ,使 蜂 多 于脾 在 春 繁期 间 , . . 到不太严重 的 “ 花子 ”现象 。慢性 型如果不 能及 l3框蜂 的群势 ,主张 由 1 ~ 框起繁 ,3 5框蜂 由 ~
海等地 引进大量未经严 格检疫 的意大利 蜜蜂 ,2 高发期 多为每年 的 5 8 O ~ 月问 。
世纪 7 0年代后 期意大 利蜜蜂 的囊 状幼虫病 在 中 13 囊 状幼虫 病与 欧洲幼虫腐 臭病 的关 系 .

华蜜蜂生活区域传播 时病 原体产生变异 ,引发中 两种幼虫病经 常在 同一蜂群 内同时发生 ,特别是 华蜂囊幼虫病大爆 发,造成 中华蜜蜂蜂群大量死 急性爆发期 ,群 内出现大量幼虫 时,蜂群 的保温 亡 ,损 失极其 巨大。 程度及饲 喂条件 较差 ,易发生 欧洲幼 虫腐 臭病 。 欧洲幼 虫腐 臭病 的侵 害 降低 了蜂群 整体 抗病 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