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被广泛应用于财政管理中,以实现财政资金的统一调配和管理。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该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运用技术手段不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需要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管和调配。

然而,我国在此方面的技术应用存在不足,导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时遇到了不少困难。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财务管理软件版本较低,不能够及时更新资金信息,导致支付受阻;一些涉及跨行支付的资金交易,缺乏及时准确的在线监控和管理,存在风险。

对策:国家应加大财政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各级政府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各项技术手段,提高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预算拨款不及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需要预算拨款的支持,否则资金调配难以完成,给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带来不利影响。

然而,一些行政单位预算拨款较迟,加上财政部门的审核和复核等环节,导致资金流转缓慢,影响了支付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对策:各级政府应加强预算拨款的协调和管理,尽早为各经费单位安排好资金拨款。

企事业单位也应完善自身预算管理,及时向财政部门汇报,保证预算拨款的及时性和精准度,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效率。

三、信用风险和风险控制不足支付过程中,由于涉及较多的资金流动,信用风险也相应增加。

一旦出现支付失败、违规等问题,将对财政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影响。

目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风险控制的机制还不完全,尤其是对于跨行操作的支付,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明显不足。

对策: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风险管理机制。

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规范支付行为,减少信用风险。

同时,财政部门应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寻求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提高风险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于我们国家财政管理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周俊英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属于预算管理机制革新的关键内容,目的在于强化财政管理监控、完善预算收支过程、预防财务危机与加大资金利用率。

本文对于国库集中支付过程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阐述,并介绍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问题;优化措施随着社会经济体制革新的日益深化,原来的财政国库管理机制已不再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由此,国家开始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机制。

国库集中支付和原来的国库分散支付不同,其是以国库独立账户体系为前提,以国库统一支付为经费拨款。

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践,在提升国库资金利用率、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上起到了显著作用,但也显现出了很多弊端继续处理。

本文根据社会市场经济的状态,介绍国库集中支付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革新策略。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1.有助于提升预算管理能力预算机构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机制之后,财政经费不再直接拨款到预算机构,而是通过预算机构按照财政部门核实过的部门预算制定用款方案,上报通过财政部门批准后,在审批计划内采取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模式使用经费,而用款方案编报与批复的前提就是预算机构的部门预算。

如此就对预算机构的预算制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预算机构必须创建完善的预算定额与指标体系,尽量细化预算,让全部的财政性经费支付均基于明细预算,科学、正确、详细的配置本年度的支付,并按照经费的来源区别开财政性经费和非财政性经费,明确哪些业务属于财政直接付款,哪些业务属于财政授权付款。

所以,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体制后,预算机构财务预算管理能力将会获得明显提升。

2.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率,加大政府职能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能有效处理以往财政经费多环节拨款与多户头存放弊端,让预算机构的资金都集中于国库内,预算支出需要的经费由财政部门直接下拨,简化中间环节,让预算经费及时到位,进而有效减少资金划拨支出成本,加大预算经费利用率。

预算机构结余的财政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国库集中支付是指政府将各级财政存款集中到一定的账户中进行管理,通过这个账户进行公共预算的支出、收入和监督等。

在中国,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已经开始推行多年,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寻找解决方法和对策。

问题一:预算管理不严格政府预算管理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如果预算管理不严格,就会降低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和效果,甚至导致财政浪费和盲目借贷等问题。

对策一:增加预算监督力度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纠正处理偏离预算情况的行为。

同时,加大对政府投资决策的审核力度,严格审批、评估项目财务、风险等方面的可行性,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

问题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国库集中支付的另一个问题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些财政资金不能按时到达需要的地方,导致资金流动缓慢,给政府投资带来了很多不便。

对策二:建立资金调配机制加强政府间资金供需沟通,透明化政府间资金配合,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数字化技术平台等,加速财政资金的使用速度,避免因为资金到位不准时而影响政府投资进程。

问题三:支付系统安全性低由于资金规模庞大,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着资金安全方面的风险,容易出现漏洞,导致支付系统安全性低下的问题。

对策三:完善技术和监管手段加强技术和监管手段,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如建立安全身份验证机制、加强数据加密和备份、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提高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公共财政安全。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需要政府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效率和支付系统安全性等方面加强协调,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让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更加科学、稳定、可靠。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强化预算执行,提高理财水平,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既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巩固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其他改革成果,是关系整个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成败的焦点和关键。

国库集中收付的基本含义是: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银行帐户,各单位的预算资金统一在该帐户下设立的分类帐户中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散保存;各单位可根据自己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支付款项要由财政部门来进行;除特殊用途外,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

在这种制度下,财政支出不再以拨列支,而是根据财政支出的进度,以支列支。

在财政支出实际支出之前,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国库,财政部门可以统一调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和资金浪费。

济宁市财政局于20XX年底成立集中支付中心机构。

20XX年初支付业务以工资统发为切入点开展集中支付业务。

20XX年全年集中支付财政资金21593万元,其中预算内资金18626万元、预算外2967万元,另外网络直接、授权支付9668万元)。

20XX年要将2/3市级预算单位纳入网络支付,在全市全面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与不断总结,目前我市已基本确立了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的集中支付体系。

总体看改革比较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相关流程不规范增加了业务科室工作量。

在实拨资金模式下,部门预算业务科室在预算执行阶段具有核减指标并拨款的职能。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在相关流程不规范,相关软件不完善的情况下,部门预算业务科室增加了审核、代编用款计划、核对预算指标等工作,业务量增大,个别存在抵触情绪,有时延误审核时间,给集中支付造成了一定困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将所有的资金收入及支出交由国家财政部门集中管理和支付的制度。

该制度下,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机构的收支情况都将纳入国家财政部门的核算范畴,实现了全国财政的统一监管。

该制度自1995年开始试行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实践,并在各级政府财政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的实施使政府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财政安全性,预防了财务管理中的腐败和浪费现象。

然而,在实践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制度设计、财政管理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

该制度需要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需要高水平的财政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支持,以确保该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运作。

其次,在具体实施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与各平台连接和信息交互上也面临许多困难。

当前,各地财政部门、银行等机构之间尚未形成完全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机制,这导致了资金误入、流失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践中也面临发票管理等相关问题,具体而言,政府与民众之间财务场景中许多收据、发票等都是纸质化的,对于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而言,实际情况仍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因此,首先需要完善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和制度,强化政府财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并加强政府各级财政部门间、银行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能力,确保系统稳定。

此外,还应在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下大力气,优化平台同步开发、数据集成、对接、共享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我们还要深入探讨如何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发票及收据电子化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们需要引入相关智能英语技术,协助机器通过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分析和生成来提高数据的自然性和易理解性,让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方便。

总体而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政府财税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摘要:整个财政体制改革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核心,如何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当前财政关注的热点。

本文介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对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因拨付中转环节过多而造成的挪用、挤占资金的现象。

这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规范财政支出行为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财政资金筹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使过去多户头存放和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的问题得以解决,使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中,预算支出所需资金由财政帐户直接拨付,减少中间环节,使预算资金及时到位,从而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

2.规范了支出管理,强化了预算的执行。

改革后,对大多数财政专项资金采用了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使得财政资金必须按照工程进度和预算项目直接支付给最终用款人,杜绝财政资金被挤占和挪用的机会。

财政支出更真实的体现出财政资金的实际流向和支出,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的分析水平,也给下一年的部门预算编制提供了真实数据。

3.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的产生。

在过去分散支付制度下,财政部门可以做的只有事后监督,对于一部分支出,财政的事后监督基本没有什么作用。

特别是专项资金的使用,资金要经过层层转拨,这就为各种挪用、截留资金等腐败行为提供了便利。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对每一笔支出进行审核,并且款项不经过预算单位,直接从国库拨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商,从而实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控,增强了财政资金运作和使用的透明度,从源头上堵塞支出漏洞,预防和遏制了腐败的产生。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1.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国库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现行的《国金库条例》和《预算法》等相关法律的法规制度日益凸显出与改革进程不相适应的地方,导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缺乏足够的法律制度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问题国库集中支付是指国家将各级政府、国有企业等单位的资金收入全部集中到国家统一的财政账户上,再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支付支出。

这种集中支付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延迟支付:国库集中支付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不能及时支付已经批准的财政支出,造成了拖欠和延迟支付。

这不仅会影响到政府各项工作,而且压缩了政府采购市场的活力。

2.资金调配困难:由于集中支付制度的缘故,地方政府和企业无法自主支配资金,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业往往会感到资金短缺和调配困难。

3.预算执行难度大:由于集中支付制度的限制,各种支出的金额必须在年初及时确定,这给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这个数字仅仅是一个“初步估算”。

4.费用高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庞大的机构和大量的人员进行管理,这增加了政府的运行成本,这种成本最终付诸国民。

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应采取的一些建议:1.在支付流程中加快审批和批准过程。

政府需要审查支出计划的合规性和可行性,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更加迅速而不是过分谨慎,以确保支出计划及时得到批准。

2.放宽资金调配限制。

政府应当授予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多资金调配的自由度,以便更好地满足地方需求和市场需求。

3.改善预算执行机制。

政府应强化年终决算,改善预算执行机制,使计划中的资金能够获得充分执行,促进实际支出和预算计划的高度吻合。

4.提高集中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

政府应该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并在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下功夫,从而降低成本。

结论国库集中支付是我国财政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既然它存在问题,就需要不断改进。

除了改善现有的国库集中支付机制,政府还应该将目光放在一些其他取代机制的途径上,以帮助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和市场需求。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1年国务院通过了财政部提出的《财政预算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正式启动。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在预算单位动用财政性资金购买商品、劳务和支付款项时,由其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

这种制度减少了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贪污腐败,确保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可以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行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均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统一存储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散保存;各单位可根据自己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支付款项要由财政部门来进行审核;国库执行机构通过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拨付财政资金。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现行情况看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展顺利,运行良好,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

但在运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单位人员财务素质欠缺,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财政性资金支付和流转方式的变化使得现行财务管理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部分单位人员财务素质欠缺,对政策认识不够,按规定,单位财务人员要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和监督的责任,但从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预算单位的财务经办人员是由本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兼任,他们不懂财务工作,有的连最起码的财务制度和会计科目都不懂,导致对国库支付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难度。

2.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预算编制不合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部门预算具体而准确,而我国目前的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预算科目比较笼统,预算编制不合理,不够细化,存在随意调整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行,所以有必要从功能上、性质上进行预算科目规范分类,建立多级预算体系,每项支出都要有相应的科目,并在一套科目中反映。

对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对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对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

建立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有利于及时掌握财政资金的支出情况,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促进和加强廉政建设,并能适应国际惯例和国家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成为我国今后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建立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有利于及时掌握财政资金的支出情况,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促进和加强廉政建设,并能适应国际惯例和国家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在现行政策形势下,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不仅仅是一项管理技术的更新和变革,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今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原则和要求1.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主要应包括几种类型:一是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收入账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账按资金使用性质设立分账册,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

二是财政部门有商业银行近资金使用性质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为预算单位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分别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清算、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该类账户应保证每日结清,保持零余额。

三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为预算单位开设小额现金账户,前者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活动,并进行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活动,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体会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体会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体会【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即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不再经过主管部门层层下拨。

从根本上改变资金分散管理,部门、单位多头开户,也有利于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腐败。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解决我国现行支出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笔者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谈几点体会。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财政领域“机制性、革命性、根本性”的改革,是一项重大财政管理制度的创新,被市场经济国家称为“财政革命”。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拨付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是通过预算单位和征收机关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

一、国库集中支付给预算单位带来的变化(一)部门预算管理规范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变了长期存在的部门预算编制粗放,提高了部门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要求部门预算管理更加严谨、规范。

科学合理地做好正常经费和项目经费的测算,科学合理地安排进度,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资金管理方式的改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取消了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拨款权限,减少了资金拨付中间环节,加速财政资金的周转速度,改变了资金分散支付和存储,防止过去有些主管部门通过“二次分配”的“暗箱”操作截留基层单位经费。

(三)对财务工作方面的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这对财会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财务管理要从“管钱”为中心转到以“管额度”为中心。

要进一步强化内部财务管理,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及时的编报用款计划。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认识不足认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取消各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各单位的直接支付权、资金的使用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认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削弱预算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实际上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会计责任主体不变,单位资金使用权限不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对国库集中支付的思考

对国库集中支付的思考

对国库集中支付的思考国库集中支付,是指将政府所有资金收入集中到国库账户,并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统一支付的方式。

这一机制在现代国家财政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防范财政风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等方面。

然而,在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和探讨。

资金管理效率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显著提升了政府资金管理的效率,统一账户、统一支付也方便财政管理部门进行财政监督和预算执行管理。

这对于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提升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科学化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与此同时,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支付时间过长、支付受理流程繁琐、支付审核耗时等问题,这些问题既会影响政府的资金运作效率,也会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生产、发展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困扰。

财政风险防范另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也可以防范财政风险,防止地方政府和单位的财政风险扩散到整个社会。

由于土地、房地产等行业泡沫等原因,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逐渐加深,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威胁和压力。

集中支付可以有效地遏制财政风险扩散,将财政风险最小化,保障国家财政安全稳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库集中支付机制并不能完全杜绝财政风险,财政部门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都需要高度警惕,尽可能减少自身的内部风险,同时为相关机构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财政资源配置集中支付也可以实现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比如可以更加精确和高效地安排各类财政支出,避免资源亏损和浪费。

集中支付可以在预算执行层面实时管理各项支出,通过科学管理方式,消除各种浪费行为,为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到关键节点时,这种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更有利于保证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即使是集中支付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方式,需要面临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都有可能对财政管理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背景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2010年起启动,旨在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实现资金管理的集中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并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问题分析1. 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尽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集中管理为目的,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资金管理出现了问题。

例如,某些地方政府通过虚假财务报表进行资金骗取等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纳税人的利益。

2. 资金结算时间过长国库集中支付是一种在财政部对所有单位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支付方式。

但由于系统繁琐,资金结算需要大量时间,给部门的资金使用产生了很大的限制。

有些部门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拿到资金,导致项目推迟或者停滞。

3. 相关技术支持不够完善国库集中支付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系统支撑。

但由于一些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缓慢,导致一些单位的数据录入及管理出现大量问题。

同时,由于某些部门实施的信息化不够完善,缺乏高技术人才,对于日常运维和维护等工作难度较大。

4. 部分部门对改革产生阻力因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改变了原本各自独立出资的模式,加上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严格监管,使部分管理者感到担心。

他们担心控制不在自己手中,运营过程会出现问题从而反对这一改革。

对策建议1. 加强资金审计和监管为了解决资金管理的不规范问题,需要建立起一些严格的审计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和监管,查处资金骗取和挪用现象。

同时加强内部的家风建设和底线意识,增强政府干部的道德约束力和责任意识,防止出现监管不力的现象。

2. 优化资金结算系统为了加速资金的结算速度,需要对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优化,降低结算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这可以通过建立更高效的系统架构和技术手段来实现。

此外,对于资金结算中模块的连接和资料的衔接也需要得到优化,避免因连接不畅而影响结算效率。

3. 提升技术支持能力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技术人才培训的支持,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指将政府各级各类财政资金的支付渠道统一,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并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支付的一项改革措施。

这一改革旨在规范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与部门利益相关的问题。

在过去的支付模式中,各个部门拥有自己的支付权,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行支付,因此他们可能会对集中支付改革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还存在着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支付信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信息系统建设。

还有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包括各部门对新的支付流程不熟悉,导致操作不当等。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应加强对各部门的宣传和培训,让他们了解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义和好处,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和培训资源,提供全面的培训,帮助各部门顺利过渡到新的支付模式。

还可以在改革的初期选择一些意向明显、参与热情高的部门进行试点,通过他们的成功案例,鼓励更多的部门加入进来。

要加强技术和信息系统支持。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需要具备可靠的硬件设施和稳定的网络环境,以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需要对现有的各个部门的支付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数据的互通和信息的共享。

这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建立专门的团队负责技术支持和系统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一项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改革,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

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操作细则,明确各个部门在集中支付改革中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对集中支付改革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改革的有效推进。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引言国库集中支付是指将政府各级部门的资金集中管理和支付,并通过国家财政系统进行资金调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

自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开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够优化改革进程,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率。

问题分析1. 系统复杂度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复杂性是一个课题,它涉及到各级政府部门、银行、企事业单位等多个参与主体,各方数据的传递、对接和对账都需要高度的信息对接和技术支持。

当前系统中,技术标准、数据格式和接口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系统的不稳定和运行效率低下。

2. 风险防控国库集中支付涉及的资金较大,一旦出现错误或风险,将对财政资金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工作尚不完善,包括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审核和审计机制的缺失,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流失和滥用。

3. 业务流程优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涉及到政府机构的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改革,当前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流程和繁琐的操作。

例如,一些支付操作需要多级审批,导致支付的效率偏低。

此外,各级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也不统一,使得整个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运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建议1. 统一技术标准和接口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和改进过程中,应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确保各参与主体的数据格式能够相互对接和兼容。

这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并减少数据传递和转换的错误。

2. 加强风险防控为了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安全性,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加强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确保支付资金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其次,建立完善的审核和审计机制,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简化业务流程优化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政府部门应加强内部流程的优化,并推行简化审批制度,降低支付操作的复杂性和繁琐程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所有政府部门将其财政收支集中到国库账户,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和支付,以实现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并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这一制度的实践已经在我国全面推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将收支集中到国库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可以方便地掌握政府财务状况,及时调度和使用资金,从而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其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助于防止财政滥权和腐败。

由于资金的集中管理,政府部门无法自行支配资金,从而降低了滥权和腐败的风险,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有效地防止了“小金库”等问题的出现。

不过,虽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政府部门的预算编制以及监督、审计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以避免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的流失。

其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

尽管这一制度能够实现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但同时也会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各种风险,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最后,我认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必须继续推进改革,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卓越的核算管理。

政府应该持续加强财政信息化改革,通过数字化手段归集和管理财政资金,提高核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应对治理挑战、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有效的制度性和技术性解决方案,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指将所有政府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和支付,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风险和加强监管。

在实施过程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可能会面临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问题。

要实现国库集中支付,需要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但目前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老旧的技术设备、系统处理速度慢等。

对策之一是加大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投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速度。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还需要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

在过去,各部门通常拥有自己的资金账户和支付渠道,导致了信息孤岛、流程冗余等问题。

要实现国库集中支付,需要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对策之一是建立起政府间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信息系统连接各部门,实时共享资金流向、支付信息等。

还要加强对各部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度。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还需要解决资金管理和监管问题。

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可以实现对政府资金的统一管理和监管,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挪用。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政府部门未及时上缴资金、违规使用资金等问题。

对策之一是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督,建立起对资金流向的控制和追踪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还需要解决部分地区和单位的适应问题。

由于各地区和部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适应问题。

对策之一是根据不同地区和单位的特点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改革措施,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过渡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技术和信息系统问题、协调问题、资金管理和监管问题以及部分地区和单位的适应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如加强技术改造和更新,建立政府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采取差异化的改革措施等,以促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顺利进行。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国家财政部门通过综合国库账户,集中管理政府各级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收支公共财务制度。

近年来,在中国的财政改革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就该制度的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财政部门逐步建立起集中收付公共财务管理制度,根据中央和地方财政报告制定出一些条例和规章,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用,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财政收支的管理。

2、实现便捷的电子化支付3、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不仅方便了政府部门和个人的支付,并且更好地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

政府部门和个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管理资金,并保证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提高了资金的保障和管理。

4、促进财政稳健发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政府财政的稳健发展。

通过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集中控制和管理资金,并及时准确地把握财政状况,在财政稳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系统本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资金的集中管理容易导致资金滞留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这容易导致资金的滞留。

政府部门应及时控制资金的使用,避免造成资金浪费。

2、运转费用比较高虽然使用集中支付系统可以实现比较低的支付成本,但是其运营费用较高。

政府部门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来支付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3、支付安全问题有待加强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支付上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容易导致安全问题。

一些不法人员可以利用系统的漏洞来进行诈骗,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支付安全的控制和保障。

1、加强对账管理,使审核更严格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账户的管理和稽核,更加严格管理和监督资金的使用,并就账目情况进行定期申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账目问题。

2、建立资金定向流向制度政府应当建立一套资金定向流向制度,将资金用途分配到各类项目上,避免资金流向不正当的地方。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作者:郭晓敏来源:《商情》2019年第12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体系进行拨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数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业务流程需进一步梳理;支付手段需进一步改进;公务卡使用率有待于提高等,及时研究总结改革经验,深入分析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建议,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成效(一)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取消以往分户核算的核算方式。

实施改革试点之后,由于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了新的支付方式,改变了过去分散、多重设置银行账户、层层拨付、占压资金的状况。

过去单位用款计划批准后,国库要一次性将资金拨入单位银行账户,一方面形成财政资金结余多户头分散存放,另一方面造成国库资金不足,调度困难。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实现了单位用款计划与资金拨付相分离,使单位形成的结余体现为用款计划指标结余,实际资金结余在国库或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二)增加了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每一笔支付交易记录,信息生成机制不一样,而且通过信息网络传输,预算执行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大幅度提高,提高了预算执行透明度,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基础。

(三)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所有未支付到最终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资金余额都由财政部门掌握在国库单一账户中,不仅大大提高了财政的资金调度能力,而且为降低财政筹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造了基础条件。

(四)有效防止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账户,在预算执行前就对其进行审核,结余以指标形式体现,所以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特别是截留财政资金可得到有效控制。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践与思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对各级财政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支付的制度。

其核心是将财政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并通过集中支付机制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各级部门的账户,以达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于优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规范政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背景、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背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与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密切相关。

财政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政府财政责任和透明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集中管理和支付财政资金,加强对财政来源和去向的监控,防范财政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过程中,部分部门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抵触情绪,导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监管不到位、执行难度大、流程繁琐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效果。

尽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率、防范财政风险、规范政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从实践情况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进行深入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我们应该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各级部门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我们应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法规和制度,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相应的监督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景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自2002年起,石景山区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逐步推开”的指导思想,从政府采购资金和工资统发的直接支付拉开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序幕。

2004年12月在财政局、审计局等5家预算单位进行了首批集中支付试点改革,正式启动石景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2005年9月试点单位扩大到21户;2006年9月试点单位己达到56户,超过石景山区预算单位总户数的30%。

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实现2007年度在全区全面推开集中支付改革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石景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现状(一)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定《石景山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目标、原则、措施和步骤,确立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制度框架。

2006年出台了《石景山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石景山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局内相关工作操作流程管理办法》和《石景山区财政局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运行管理规定》等相关规范性文件,使改革工作有了制度保障,进—步规范了国库集中支付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支付行为。

(二)构建单一账户体系石景山区从三方面构建国库单—账户体系。

l、大力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

通过2004、2005年连续两年对区属56家—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全面清理整顿,清理了大量的过渡性账户和已验收结束的基建账户。

2、加强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

规定所有试点单位除保留工会、党团等账户外,所有预算内资金都在零余额账户核算(保留单位原账户核算自有资金),并督促试点单位做好清理往来款项、核实财产物资登记和财务审核工作。

3、不断清理和归并财政部门内部账户,3年来共撤销财政账户5个,将财政账户规模控制在最低。

(三)完善运行机制石景山区在借鉴其他省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套较为顺畅合理的运行机制。

首先从设置流程入手,共设置了工资、社保、基本建设资金等五种计划流程和工资社保资金、政府采购资金和授权支付等四种不同支付流程,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

其次改变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开设程序。

采用财政直接开具《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户证明》,并请代理银行现场办公的方式,为预算单位开户提供了便利。

再次是简化了日常支付程序,提高资金的支付效率。

(1)取消试点单位报送财政部门的所有纸制单据及支付环节的纸质授权支付凭证。

(2)简化各业务科室的审批环节。

(3)解决零余额账户办理委托收款、支票二次背书、无支票缴纳税票等日常业务。

最后是建立了有效的内外信息沟通机制。

通过培训会、协调会、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外信息的及时沟通。

(四)搭建技术平台石景山区依托“金财工程网”,建立了覆盖财政、人民银行国库、代理商业银行、改革试点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通过网络对每一笔财政资金支出的双向实时动态监控。

并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为核心,对财政各业务系统进行了整合。

(1)实现预算执行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的双向衔接;(2)实现财政工资统发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的无缝连接;(3)开发了国库支付系统与预算单位账务系统的接口,充分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石景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的效果石景山区近三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国库管理改革不仅仅是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的改变,它对于整个政府支出管理理念和行为取向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使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强化了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推行,实现了财政资金使用的“中转”变“直达”。

通过集中支付系统,财政、监察等相关部门可以随时了解预算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去向,前移了财政监督和管理的关口,实现了对财政资金收支运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动态监控。

(二)规范了预算执行的管理在传统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下,财政资金拨付后,由预算单位自己管理和使用,没有硬的约束。

实行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申报用款计划及使用资金,规范了预算单位的支出行为,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资金支出的进度。

(三)提高了预算单位财务水平在国库集中支付下,指标、计划、额度成为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每笔资金从预算、分月用款计划到使用的全过程中,财务部门已从资金的使用角度参与管理,逐步向管理型职能转变,促进了财务水平的提高。

(四)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效益实现提升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基础上,财政资金的支付运行避免了中间环节的层层滞留,大幅度提高了运行效率,所有未支付到供应商和最终用款单位的资金余额都由财政部门持有和掌握,为进行国库现金运作管理、降低财政筹资成本、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账户体系设置、财政资金收缴和支付程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配套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已对改革的进程产生了影响。

如财政零余额账户的开立使用就与中国现行的金融制度不符。

国库集中支付要求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零余额账户的使用是由财政部门开出支付令,商业银行无条件将资金从财政零余额账户上垫支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并根据当日资金支付情况向人行提出清算。

这种先付后收违背了现行的《支付结算办法》中“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的规定,可见该制度与零余额账户相悖,已不适应当前业务的发展需求。

(二)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需要加强在传统财政资金支付方式下,财政资金支付后由预算单位自己管理和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调整已经批准的项目安排。

另外,支付和记账的完全脱离也造成了预算单位只关注账户上否有钱,至于资金来源只在事后的账务核算上被动反映。

由此可见,预算单位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理财观念和办事原则没有形成。

这种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带入到集中支付改革中来,单位随意使用财政资金,有额就支付,势必将造成支付与记账的“两张皮”现象,给改革带来困难。

(三)财政直接支付的监督管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多数财政部门实行直接支付方式的范围为工资统发和部分政府采购资金,其中金额明确、有标准合同文本的政府的采购项目占较大比重,由此财政部门常常陷于大量的、繁琐的、事务性的合同文件审核中。

而对财政管理约束不易掌控、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的支出项目的监控并未到位。

所以说目前财政直接支付起到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代理银行的工作刚刚起步,代理业务需要进一步规范目前,国库支付系统与代理银行系统尚未实现数据接口,银行业务人员需要在支付系统和银行系统重复操作两遍,增加了银行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及手工录入错误的风险,同时也影响了日常业务、同城特约委托收款等业务的时效性,办理零余额账户的时间通常要长于基本账户。

此外,由于代理银行与清算行间必须使用纸质单据清算,银行清算时间被迫提前,从而缩短了办理业务的时间,给预算单位用款带来了不便。

四、完善石景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建议(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修订和制定,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证为保证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全面、顺利落实,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对现行的阻碍和制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修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财政法规,对新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和国库会计报表的格式都一一加以规范,为参与改革的各方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依据;修改《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金融法规,避免财政改革的做法与相关法规相抵触;修改《现金管理规定》等现金管理制度,明确提取现金的金额、频率等,减少现金管理中的风险。

(二)更新预算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意识,增强依法理财的理念在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下,资金支付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只有更新预算管理理念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强化了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通过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有效衔接,从源头上控制资金的用途和流向。

预算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申报用款计划,并按照用款计划使用资金,将由部门预算形成的管理意识真正贯彻到支付环节。

集中支付改革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牢固树立依法理财原则,规范单位财务行为,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做到有法必依。

二是加强单位预算管理,保证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特别是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只有认真细化预算,才能保证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

三是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就是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收是指财政按预算批复的额度,支是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额度支出,从资金管理到额度管理的转变是预算单位要完成的基本目标。

(三)合理界定直接支付范围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来,财政直接支付的范围一直没有统一规定,是由各级财政部门自定,并且各地的直接支付范围都有不断加大趋势。

根据石景山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只对财政部门不易控制、掌握的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譬如政府采购资金中金额不好确定的综合性项目和目前多数财政部门开展的非政府采购直接支付工作;对财政可以掌握的资金实行授权支付。

如政府采购资金中有明确合同约定的车险资金,一方面有采购部门直接参与管理,通过公开招标明确了具体的供应商和支付金额;另一方面集中支付每一笔支付都在单一账户体系内进行,财政、预算单位以及第三方都可在系统内监督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即使不是财政直接支付,通过授权支付也可保证此部分资金支付的及时性、安全性。

若实行直接支付,单位需报送支付申请,再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核和支付,增加了资金支付的流程,有时由于审核过多造成违反合同延期付款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加大了财政部门的行政运行成本。

因此,从成效率总体来看,这种资金可以从直接支付的范围中划分出来,归为财政授权支付。

(四)尽快出台代理银行相关办法,充分调动代理银行的积极性由于区县财政受实力等诸多因素限制,自身很难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与人民银行共同出台全市范围的商业银行代理财政业务的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对代理银行及其网点银行受理集中支付业务的时间、代理行办理零余额账户的时间、代理行及网点行的服务水平等都做出明确规定,提高代理银行主观能动性。

尽快开发财政与银行间的接口程序,实现财政支付数据与银行划款数据的互用,解决银行业务人员的重复劳动问题,从而降低财政集中支付的风险,并从多个侧面督促代理银行的积极性。

(供稿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财政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