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用 、 制造 、 排 放 和 产 业 链 接 技 术 , 广 循 环 经济 再 零 推 典 型模 式 。
r4] 强资源 节约和 管理 。 实节 约优先 战略 , 2 )I J ] 落 全 面 实行 资 源利 用 总量 控 制 、 需 双 向调 节 、 别 化管 供 差 理 。加强 能源 和矿 产 资源 地 质勘 查 、 保护 、 合理 开发 , 形成 能源 和矿 产 资源战 略接 续 区, 建立 重要 矿产 资源 储备 体系 。完 善土 地管 理制 度 , 强化 规划和 年度 计划 管控 , 严格 用途 管制 , 全节 约土地 标准 , 强用 地节 健 加 地责任 和考 核 。 高度 重视水 安全 , 建设节 水型社 会 , 健
增强城 乡 防洪能 力 。 快建立 地质 灾害 易发区 调查评 加 价 体 系 、 测预 警体 系 、 监 防治 体系 、 急体系 。加 大重 应 点 区域 地质 灾 害 治理 力度 , 强救 援 队伍 建 设 , 高 加 提 物资保 障 水平 。推 行 自然 灾 害风 险评估 , 学安排 危 科
(5 ̄ 大环 境保 护力度 。以解 决饮 用水 不安 全和 2 )n 空气 、 土壤 污染 等损 害群 众健康 的突 出环境 问题 为重
点 , 强综合 治理 , 加 明显 改善环 境质量 。 实减排 目标 落
责任 制 , 化污 染物 减 排 和 治理 , 强 增加 主 要 污 染物 总 量 控制 种类 , 快城 镇污水 、 圾处 理 设施建 设 , 大 加 垃 加 重 点 流域 水 污 染 防治 力度 , 效 控 制城 市 大 气 、 声 有 噪 污 染 , 强 重金 属 、 险废 物 、 壤 污染 治 理 , 化 核 加 危 土 强 与辐 射 监管 能力 。 格污染 物排 放标准 和环 境影 响评 严 价 , 化 执法 监 督 , 全重 大 环 境 事件 和 污 染事 故 责 强 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25•【字号】陕政发[2006]67号•【施行日期】2006.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陕政发〔2006〕6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反映了全省人民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为切实做好《纲要》的实施工作,省政府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地区。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应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纲要》顺利实施。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落实责任主体。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
同时,将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总人口控制四个约束性指标的责任直接分解落实到各设区市。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对《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明确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并从专项规划、指标、项目、改革等方面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
陕西省十二五专项规划汇总
陕西省“十二五”环境保护与节能规划
省环保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
4
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计生委
5
陕西省“十二五”国土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
省国土资源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省卫生厅、省质监局、省中小企业局
4
陕西省“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
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金融办、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
5
陕西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
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信厅、西北民航管理局、西安铁路局、煤业化工集团
附件2:
陕西省“十二五”专项规划分工表
名称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重点专项规划
1
陕西省“十二五”民生工程建设规划
省财政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
陕西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残联
35
陕西省“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
省测绘局
省发展改革委
36
陕西省“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省气局
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
27
陕西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省卫生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
28
陕西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4.02•【字号】陕发改规划〔2019〕364号•【施行日期】2019.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4月2日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类各级规划衔接,建立健全发展规划与财政、金融、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的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发展规划对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重大意义(一)重大意义。
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省加快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
统一规划体系,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破解规划体系不统一、规划目标与政策工具不协调、规划落实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有利于更好引导社会预期、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三级四类”统一规划体系,更加科学地以规划凝聚社会共识,更加有效地引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理顺规划关系,统一规划体系,完善规划管理,提高规划质量,强化政策协同,健全实施机制,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体制,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为全省加快追赶超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12.25•【文号】•【施行日期】2013.12.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2013年12月2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发布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全面评估《纲要》实施进展情况,推进《纲要》顺利实施,对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要求,重点围绕《纲要》明确的主题主线、主要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改革、重点工程等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基础上,立足《纲要》实施、着眼长远发展,提出强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纲要》实施总体顺利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纲要》主要目标实现程度良好,各项重大战略任务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目标。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2012年增长7.7%,2013年上半年增长7.6%,经济增速高于《纲要》年均增长7%的预期目标。
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调控目标也基本实现。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呈上升趋势。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连续7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进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43.2%提高到2012年的44.6%。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水利建设扎实推进。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纲要,主要是理清发展思路,阐明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引导全省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前进。
第一篇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认识省情特点,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牢牢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取得令人瞩目成就“十一五”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促和谐,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克服特大地震、雨雪冰冻、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提前一到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三秦大地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跨越式发展势头强劲,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为“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1800亿元,年均增长27.8%,总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十五”的3.4倍和3.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2万亿元,年均增长34.4%,加快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连年获得丰收,苹果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优势特色产业增势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以西安高新区为代表的各类园区成为新的增长极;一批投资过百亿、上千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23户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中、陕北、陕南发展呈现新格局,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率达到46.5%。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1•【字号】陕政办发[2012]110号•【施行日期】2012.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陕政办发〔2012〕11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21日陕西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结合我省《陕西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及我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状,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重新编制了《陕西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规划范围为陕西省行政区内设市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县城、重点流域范围内的建制镇、常住人口在3万以上的建制镇,包括省级重点示范镇31个。
规划现状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及问题(一)水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高度重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2010年10月15日)
境保 护 扎 实推 进 ,区域 发展 协 调性 增 强 ,经 济运 行 质量 和 效益 稳 步提 高 。一 些 重要 领 域和 关键 环
识 、形 成社 会共 识 的过 程 。《 建议 》经 这次 全
会 审 议 通 过 后 , 国务 院 将 据 以编 制 “ 二 五 ” 十
规 划 纲要 f 案 ) 草 ,提 请 第 十 一 屑 全 国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四 次 会 议 审 议 批 准 后 ,颁 布 实 施 。现
济 社 会 发 展 中具有 重要 影 响 的大 事 。我们 隆 重 庆 祝 改 革开 放 3 0周年 和 新 中国成 立 6 0周年 ,成 功
二 、 关 于 “ 二 五 ” 规 划 的 指 导 思 想 十 和 发 展 目标
“ 十二 五 ” 时 期 是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关 键 时期 ,是深 化 改 革 开放 、加快 转 变经 济 发 展方 式 的攻 坚 时期 。根 据党 的十 七大 作 出 的 战略 部署 和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客 观 要 求 ,《 议 》明确 提 建
关 于 和 定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二 个五 年 规 划 建 议 的说 明
(00 1月1 日 ) 2 1年 0 5
温 家 宝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制 定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规 划 的 建 议 f 案 ) ,是 在 中央 草 》 政 治 局 常 委 会 直 接 领 导 下 研 究 制 定 的 。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主 持 中 央政 治 局 常 委 会 和 中 央政 治 局 会 议 ,对 《 议 》稿 进 行 了 多 次 讨 论 ,对 一 些 重 建
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及重要性
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及重要性东西部经济研究院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概念项目管理是综合管理工程,它涉及建设项目立项决策阶段的管理(就是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的设计管理、资金筹措管理、项目的监理管理、项目的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的施工管理、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的后评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
项目前期工作是指建设项目从谋划确定到开工建设之前所进行的全部工作,是整个项目建设程序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项目前期一般指自规划确定项目名称和选址工作开始,至项目开工批复的全部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具体分三个阶段,建议书→可研→初设(实施方案)。
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项目的必要性论证工作,具体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又叫做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它是由项目提出单位根据规划发展要求,结合自身各项资源条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具体项目建设的轮廓设想和书面文件。
项目建议书阶段主要是对投资机会进行研究,以便形成项目设想,确定项目设想是否合理,通过市场预测研究项目产出物的市场前景,利用静态分析指标进行经济分析,作出对项目的评价,以便提出针对这一项目设想有前途或投资机会不成立的肯定性意见。
项目建议书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即可列入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审批通过关系到项目能否继续进行,是项目能往下进行的前提条件。
(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具体为建设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工作等(环境影响评价、招投标方案、审批可研)。
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通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上可能性和可行性。
由此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和为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决策依据,并可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
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战略构想——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本刊
菊豸珲丽礅覃弄葭丽币窗蒋琶衽套王叉现两花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
但是,随着世界范隔内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柬日趋强化和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日渐突出,一是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二是投资和出国的依赖性过强。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优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更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更好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面提高经济发展发展质量和水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李宏:这次<建议>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并且提出了要从“国强到民富”,实现“民富国强”,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也是这次<建议>的个突出亮点。
请您谈谈。
普布次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也是《建议》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建议》全方位地谋翅了“十二五”时期民生工作的关键和着力点,提出了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
这些引人注目的新亮点,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新希望。
民生,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建议》响亮地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陕西省决咨委领导和专家 建言咸阳“十二五”发展
般 乡镇 、中心社 区和大村庄 的布局规划和 建设规 工 ,使其在现有 园区里占有一定的比重。
划 ,再不 能随意乱 建 ,造成新的浪 费 。在规 划的同
时 ,提 高农 村 基 础设 施 建设 的投 入 ,加 大 农村 公
。 十二五”规划 ,以增强招商引资的吸 引力。
1 2利用一体化 这个机遇 ,借区位之势 ,借
第三 ,咸 阳 “ 二 五 ”应 继续 通 过 加大 改 革 十
西安科技 实力强大之 势 ,借基础设 施共建之 势 ,主 力度 ,为发展注入新 活力和动 力。搞好行政体制 改 动迎接西安 的扩散辐 射 ,为最终实 现一 体化奠 定坚 革 ,真正 把政 府改成服 务型政府 、有限型政府 、阳
六 ,吸 引房地 产开发 商到城 镇建设 这是国家
今后鼓 勋的一个 重点 ,也 是城镇 发展之必 须。住房
三 、城 市群 规 划 发 展要 和 西 安融 合 、统 筹考 建 设的结 构要安全 ,但是装 修可 以档次一 般 ,加上
虑 。建 议将兴平 市改或 区 ,实现西 成一体 化首先要 县上给一 些优惠政 策 ,可 以解决公 务人 员、教师 、 实现成兴 一体化 。咸阳发 展主要有 三个大板块 :成 医 务人员在城镇统一 购房的 问题 兴武 工 业走 麻 板 块 ,主 体 是加 工 业 , 电子 信 息产 长旬板块 ,以资源开发深/ - 为主体 ;农业板块 。 JT  ̄" 七 、重 视为村镇 建设服 务的建材 产业发 展。建 业、新材 料产业 、装备制造业 、食 品加工业 等 ;彬 议 “ 十二五 ”规划 中 ,列入 发展满足 村镇建设 的轻 型建筑材料 ,框 架材料产业 的内容 ,着力改善 建筑 四 、与 西 安 融 合要 错 位 发 展 ,有 些 项 目要 防 结 构 和 材 质 质 量 。
肩负起新时期的历史重任——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经 营 规 模 的 扩大 和 管 理 服 务 水 平 的
提 高。 二 、 加 快 改 革 攻 坚 步 伐 , 加
快 转 变城 市 公 共 交 通 发 展 方 式 。 当
前 ,我 国城 市 公 交 行 业 经 过三 卜 年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 加 快 发 展 社 会
将 进 一 步 扩 大 ,供 需 矛盾 会 更 加 突
题 ,以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展 方 式 为 主
线贯 穿 始 终 。 坚 持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坚 持 科 学 发展 观 ,坚
( 下 简 称 持 改 革 开 放 ,坚 持 以人 为 本 ,着 力 以
“ 一 五 ” 提 出 的各 项 目标 ,踏 上 十
“ 二五 ”新 时期 的历 史征程 。 十
求 。所 以,各级城市政府 的公交主
管 部 门和 城 市 公 交 企 业 的领 导 要 认
“ 十二 五 ” 时 期 ( 0 l O 5 2 l ~2 1 年 ) ,是 我 国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乡 客 运 发 展 , 实 现 城 乡 客 运 一 体 化 ,从 而逐 步 完 善 覆 盖 城 乡居 民 的
3 人 民 公 交 2 0 1 2 01 . 7
全 、 高 效 的 综合 运 输体 系 。发 展 现 为 建 立 “ 全 便 捷 、 经济 环 保 、诚 安 代 综 合运 输体 系 ,加 强 各 种 运 输 方 式 的衔 接 和 协 调 ,加 快 构 建 综 合 运
初 级 阶 段 ,发 展 仍 是 解 决 我 国所 有 问题 的 关 键 。 目前 ,我 国城 市 公 共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是先导性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巩固良好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交通运输迈上新台阶。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正在成为竞争的新优势,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的3倍多。
建成铁路约1400公里,包西通道扩能、太中银等一批骨干项目相继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郑西客运专线正式运营。
新增公路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2100公里,建成了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榆靖沙漠高速、西汉高速和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约11万公里,近乎100%乡镇、83%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农村交通条件步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汉江安康至紫阳段形成省级文明航道。
榆林新机场投入运行。
西安地铁2号线进入了试车和调试阶段。
(二)交通骨架网络初步形成。
截止“十一五”末,全省建成干支铁路22条,营业里程4300公里,基本形成了“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骨架网。
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高速公路“米”字型主骨架全面建成,通车里程达到3403公里,覆盖了全省81个县(市、区),形成了省内当日往返、周边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形成了“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构建了连接国内外近80个城市的150余条空中航线网络。
(三)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吞吐量排名均进入全国前十位行列。
西安车站发送旅客突破2800万人,位居全国第五,陇海铁路货运量突破11000万吨。
高中政治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素材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某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某某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是对党的十七大相关精神的进一步重申和强调。
十七届五中全会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的重要意义,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某政治发展道路,为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某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某某政治发展道路,实行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最终不是由某个领袖人物或少数精英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具体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追求决定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寻求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
百年寻路,历经艰难曲折,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大选择有两次。
第一次选择,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建立,大约70年。
孙某某提出了“三某某义〞新思想,经过辛亥革命,在1911年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是仿照英美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的进程,走的是西方某某某某之路。
第二次选择,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历经38年。
在这个过程中,仿照西方某某的政治制度,并没有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中国仍然是各帝国主义强权支持的大小军阀混战的局面。
中国还需要选择新的道路。
经过西方某某道路的实践,在走不通的情况下,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呢?西方各国走上资本主义某某发展道路,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力军,革命成功后,自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一“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 (1)(一)主要成就 (1)1.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的经济效应进一步显现 (1)2. 非农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城镇化的产业和就业推动效应明显 (2)3. 城镇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2)4. 县域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3)5. 城镇化的政策引导不断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成绩斐然 (3)(二)存在问题 (4)1. 城镇化水平仍显落后,城镇规模总体偏小 (4)2. 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特色产业基础薄弱 (4)3. 城镇特色不鲜明,城镇设施水平偏低 (5)4.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5)5. 城镇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6)6. 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制约凸显,城镇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6)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6)(一)发展机遇 (6)1. 我省已进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6)2.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形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外在推力 (7)3. 新时期农民进城发展的强烈需求构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7)4.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8)5. 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明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导向和机遇 (8)(二)面临挑战 (9)1. 新时期的社会矛盾使城镇化发展面临考验 (9)2. 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给城镇化带来了巨大挑战 (9)3. 村庄人口的持续减少提出了重构城乡居民点体系的要求 (10)4. 两型社会和安全城镇的建设给城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10)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思路和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发展战略 (11)1. 新型城镇化战略 (11)2. 统筹城乡战略 (11)3. 低碳、环保、安全战略 (11)4.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战略 (11)(三)发展目标 (11)1. 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12)2.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12)3. 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达到新水准 (13)4. 城镇体系呈现新格局 (14)四“十二五”城镇化发展重点 (14)(一)打造核心,全力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 (14)1. 构筑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骨架 (15)2. 加快推进西咸新区建设 (15)3. 加强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16)4. 强化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 (16)(二)强化多级,切实推进大中城市建设 (17)1. 宝鸡——重点推进宝鸡—蔡家坡一体化发展 (17)2. 渭南——着力打造“一区两组团”城市空间格局 (17)3. 榆林——大力推进榆横一体化发展 (17)4. 汉中——切实改善外围组团发展环境 (18)5. 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8)6. 铜川——着力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 (18)7. 安康——全面建设月河川道城镇带 (19)8. 商洛——大力推进商丹一体化 (19)9. 杨凌——积极推动撤区设市 (19)(三)做强县城,强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20)1. 增强功能,提升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载荷能力 (20)2. 扩大规模,推进一批县城设市设区 (20)(四)做大集镇,推进重点示范镇标准化建设 (21)1. “以城带镇”,促进大中城市周边卫星城镇建设 (21)2. 做大集镇,建设标准化重点示范镇 (21)(五)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2)1. 开展城乡统筹试点示范建设 (22)2. 促进有条件农村人口转移转化 (22)3. 推进城乡居民点体系重构 (23)4. 加强城镇社区和社区化新村建设 (23)(六)完善功能,着力增强城镇承载力 (24)1. 加强城镇设施承载能力 (24)2. 增强城镇住房保障能力 (25)(七)质量并重,积极提升城镇化品质 (26)1. 优化城镇生态环境 (26)2. 彰显城镇文化特色 (26)3. 强化城镇安全建设 (27)五“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27)(一)强化城镇规划引导作用 (27)(二)改善城镇化政策制度环境 (27)(三)完善城镇组织管理体系 (28)(四)构建城镇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28)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 变 化新 特 点 , 学 制 定 “ 二 五 ” 划 , 于 继 科 十 规 对
续 抓 住 和用 好 我 国 发 展 的重 要 战 略 机 遇 期 、 进 促 经 济 长 期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和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 于 夺 对
现 代 化 ,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 只有 把 握 发 展 这 个 主 具 ”
、
科 学 发 展 : 十会发 展 的主题
( ) 十 二 五 ” 期 中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指 一 “ 时
导思想 。
党 的十七届五 中全 会 审议 通过 的“ 二 五” 十
改 善 ,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基 础 更 加 牢 固 全 . “ 二 五 ” 划 建 议 提 的 科 学 发 展 主 题 所 十 规
展 方 式 是 我 圜 经 济 利: 领 域 的 一 场 深 刻 变 革 , 会 必 须 贯穿经 济社会 发展 全过 程和 各领域 , 持 把经 坚 济 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作 为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的 主 攻 方 向 , 持 把 科 技 进 步 和 创 新 作 为 加 快 转 坚
题 , 能全 面理 解科 学 发 展 观 , 入 贯 彻 落实 科 才 深 学 发 展 观 。 改 革 开 放 3 年 来 ,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2 中 义 之 所 以展 现 出 蓬 勃 生 机 , 我 们 党 始 终 扭 住 发 与 展 不 放 松 、 终 坚 持 发 展 不 动 摇 分 不 开 。 党 的 十 始 七 届 五 中 全 会 综 合 考 虑 未来 发 展 趋 势 和 条 件 , 提
技 进 步 、 动 g- 质 提 高 、 理 创 新 转 变 。 劳 素 管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陕政发[2001]9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1.03.08
【实施日期】2001.03.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陕政发[2001]9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经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2001年3月8日
从新世纪开始,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今后五到十年,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赵正永我受省委常委会的委托,对《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几点说明。
一、关于《建议》的形成过程“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
制定一个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省情实际、凝聚各方面力量的“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至关重要。
《建议》是在省委高度重视、直接领导下形成的。
早在去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就提出尽早考虑和安排“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5月,省政府召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对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要求。
8月份,省委决定由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开始起草《建议》。
乐际同志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就《建议》的指导思想、把握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讲了重要意见。
《建议》初稿形成后,省委多次召开常委会研究讨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在传达学习中央《建议》和胡锦涛、温家宝同志重要讲话的同时,又要求起草组对我省的《建议》进行了认真修改。
12月13日,省委常委会原则通过了《建议》。
《建议》是在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省情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今年2月开始,省委常委、省人大和省政协有关领导、副省长分别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就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加强社会建设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
11月1日至2日,省委利用两天时间交流调研成果,在涉及“十二五”和今后长远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建议》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建议》是在集中全省智慧、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形成的。
省发改委从去年6月开始,就“十二五”发展的8个方面、41个重大课题,向社会公开招标,30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研究。
《建议》起草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省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科技教育界人士的意见。
11月10日,《建议》下发各地各部门征求意见,先后有2200多人参加讨论,提出修改意见320条。
同时,利用媒体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谱写建设西部强省新篇章——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都尽可能地予以吸收和采纳。
可以说,《建议》的形成过程,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过程,是深刻把握陕西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过程,是不断统一思想科学确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二、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十一五”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
我们在遭遇汶川地震、陕南洪灾这样难以预料的重大灾害,经受国际金融危机这样前所未有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大多提前两年或一年实现,许多指标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的最好水平。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比2005年翻一番多,占全国的比重由2.1%提高到2.5%,人均GDP3600美元以上,由全国平均水平的74.7%提高到84.8%。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6%以上,今年可达175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的占比由1.82%提高到2.25%。
二是重大项目建设突飞猛进。
五年投资总额达2.6万亿元,相当于“十五”的3.9倍,兴建了一批多年想建却没有能力建设的大项目。
新增电力装机1228万千瓦、原煤产能9432万吨、煤制甲醇296万吨、原油1000万吨,还新增汽车产能45万辆,建设基本农田290万亩。
特别是通达便捷的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善,新建铁路2600公里,高速公路达3458公里,位居西部第一,长期困扰发展的交通短板正在成为竞争新优势。
三是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县域工业增加值已占全省经济的25.8%,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柱作用不断增强,物流、文化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科技创新对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20家,其中延长集团突破千亿元大关,陕西煤化集团超过500亿元。
四是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
以秦岭保护、渭河治理、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强力推进,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7.26%提高到41.42%,万元GDP能耗由1.42吨标准煤下降到1.13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同比削减15.4%和11.9%,各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连年超过300天,绿色已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
五是区域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陕南连续两年增长速度高于全省,陕北成为又一强劲增长极,11个县跻身西部百强,3个县跨入全国百强行列,出台了支持西安率先发展、榆林跨越发展的政策,制定了鼓励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和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全省城镇化率五年提高7.8个百分点。
六是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
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政策性破产任务,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43%提高到49.5%,提前一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医药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五年累计引进外资70亿美元、省外资金5340亿元,在陕投资和设立分支机构的外企超过4000家,其中世界500强45家。
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明显加大。
这五年,财政对民生方面的支出是“十五”的6.8倍,其中今年达1668亿元,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大缩短了我省公共服务赶超全国水平的进程。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十五”末的1.7倍。
事实充分说明,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陕西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坚信,“十二五”时期陕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关于《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建议》从立足当前看陕西、立足全国看陕西、立足未来看陕西三个角度,对我省发展环境作出了深入分析和科学判断,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三大难题,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产业体系,着力实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五大任务,全面推进富民强省十大工程,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的西部强省,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新陕西,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这一指导思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作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陕西特色,它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创新发展上。
把加快发展摆在首位是经过认真研究的。
因为,对陕西来讲,欠发达仍然是基本省情,发展不足仍然是突出矛盾,实施赶超仍然是基本战略,加快发展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对此,全省上下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
加快发展必须走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创新发展之路,以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建议》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完全符合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调整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过分倚重投资拉动,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足,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状况尚未根本缓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十二五”期间,尽管投资拉动的作用仍不会下降,以能源化工为主的资源开发的特色不会改变,但着力扩大消费,保持存量调结构、增量优结构的基本取向将主导经济发展的大势。
因此,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综合实力、转变发展方式、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五个方面。
在总结“十一五”发展时,大家认为,“十一五”规划好就好在对省情的准确分析和把握上,弱就弱在对发展趋势和优势发挥上估计不足。
因此,在确定“十二五”发展指标时,《建议》充分考虑了国际与国内环境、现实条件与潜在优势、发展需要与实现可能,力求做到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有机统一,既为编制规划提供依据,也为难以预料的情况留有空间。
下面主要就三个指标作以说明。
一是发展速度。
《建议》提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十一五”年均增长14.7%,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加之“十一五”大量投资的后滞效应,完全有条件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但考虑到转变发展方式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加之明年国家统计制度将有一些改革,所以提出经济增长保持“十一五”的势头,这是一个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的目标。
二是居民收入。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较低,经过“十一五”的努力,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但仍有距离,尤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且城乡收入差距达 4.1:1。
下大力气扭转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较低、差距较大的局面,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
《建议》提出,采取超常措施,切实做到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用数字来说,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在15%和16%左右。
按常规理解,这是比较高的增速,但由于“十二五”国家采取的收入增长措施和我省关于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效应叠加,这样,到“十二五”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达到3.6:1,这个目标有望达到。
三是节能减排。
“十二五”时期国家的节能减排指标,除继续保留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外,还要新增氮氧化物和氨氮两项,另外还增加了耕地保有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森林蓄积量等资源环境指标,这些都是约束性指标,直接关系着实现可持续发展。
陕西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节能减排、节约土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因此,我们既需要下决心在既有的环境容量上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又需要在增量上下决心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切实做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土地增加,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