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利益问题的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 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面的努力,协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治理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社会治理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述。
社会治理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当时,社会治理被定义为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政策和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治理的概念也逐渐演变和丰富。
现如今,社会治理被认为是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的共同责任,通过合作、协商、参与等方式,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政府开始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与之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第三阶段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强调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三者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
社会治理的理论包括社会合作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社会合作理论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协作,通过合作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种无形的契约关系,通过遵守契约约束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的重要性,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可以提高社会的治理效果。
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包括社会参与、社会调节、社会服务等。
社会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可以提高社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社会调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整社会利益的分配、社会关系的协调等方式,实现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社会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而言,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宋超王刚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 (2)1.1 CSR的概念形成阶段 (2)1。
2 CSR的争议阶段 (2)1。
3 CSR的后续发展阶段 (2)2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研究 (4)2。
1 国外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4)2。
2国内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5)3 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研究 (7)3.1国外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7)3.1。
1 声誉指数法(Reputation index) (7)3。
1.2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7)3。
1。
3 Fortune指数法 (7)3。
1。
4利益相关者模型 (8)3.1。
5 KLD指数法(the KLD Index) (9)3.1.6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10)3.1.7 FTSE4good (10)3。
1。
8 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10)3.2 国内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10)4 CSR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13)4。
1负或无相关的文献 (13)4。
2 正相关的文献 (13)4.3 我国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研究 (13)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15)5。
1 CSR信息披露的外在驱动因素研究 (15)5。
1。
1 来自规章制度的压力 (15)5.1.2 来自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15)5。
2 CSR信息披露的内在影响因素 (15)5。
2.1 成本和利益 (15)5.2.3 企业规模 (16)5。
2。
3 行业属性 (16)5。
2。
4 企业财务绩效 (16)5.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17)5.3。
1 国外相关研究 (17)5。
3.2 国内相关研究 (17)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20世纪初期就已经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诸多学科领域中,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才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5期(5月)CHINACOLLECTIVE ECONOMY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在引入和介绍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的范围与层次、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观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社会责任;概念;范围与层次;相关理论1924年,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 )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这一概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的创建。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一)国外学者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性观点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存在不同的解释。
同时,随着社会上不同时期的劳工运动、少数者权利运动、环保主义者和消费者权利保护运动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也不尽相同。
1953年,博文(Bowen H.R )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了“企业家们按照社会的目标和社会的价值向相关的政策靠拢,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合理的具体行动的一种义务”。
麦克格尔(McGuire Joseph W.)将这一概念深化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宗旨不仅意味着企业负有经济和法律义务,而且还对社会负有超越这些基本义务以外的其他某些相关责任。
在此基础上,戴维斯(Davis Keith )将社会责任的含义精确为了:“社会责任是决策者们采取行动的责任(或者义务),他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那些与他们自己利益相一致的整个相关社会的福利。
戴维斯的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企业应该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并同时为社会福利带来益处。
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问题和途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问题和途径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要求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
本文对国内一些学者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文章进行综述,分析社会治理的主体、促进社会治理的途径以及社会治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发展;主体;分析一、前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把“社会管理”逐步提升到“社会治理”上来。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①二、社会治理的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治理也随之发展和创新。
原有的单一社会治理主体也向多元化主体进化,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朱晓红、伊强等人(2007)在《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中提到当今的社会治理需要尊重并适应多元化的现实,以多元治理主体合作的形式而实现社会共治。
②侯非(2013)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一文中对于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与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政府并非是唯一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党、政府、社会组织、公民,认为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他主体的作用,实现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从而达到“善治”的目的。
③①陈家刚.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N].学习时报, 2012-12-22(006).②朱晓红、伊强.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J].学习论坛, 2007(8):51-54.③侯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张康之(2014)在《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一文中认为在多元化主体下最为重要的是打破政府本位主义,确立起“他在性”的原则,根除行政傲慢。
利益表达内涵、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利益表达文献综述
渠道向政府等相关部门表达 自己的利益诉求,并试图达成
利益要 求的制度 化安排 。需要指 出的是 ,利 益表达 必须通 过正 当合 法的途径 进行 。近年来 ,由于制度 内利益 表达渠
并 提 出了不少更具理 论性 的观点 。徐道 稳认 为 ,利益表 达
道的象征 意义大 于实 际意义 ;二是多数利 益表 达是通 过零 散的个别 化 的方式 进行 ,而不是 通过利益 集 团在政治框 架
内进行 。
第 二 ,非制 度化 和非法 的利益表达 行为不 断衍生 。方
同义认 为 ,依据 法律规 范进行 利益表达 的不平 衡 ,使有 一
理 论研 讨
中国市场 21 年第1 ( 01 期 总第62 1 期)
利 益 表 达 内涵 、 问题 及 其解 决 思 路
利 益表 达 文 献综 述
胡 旭
( 浙江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浙江 杭州 30 1 ) 10 8
[ 摘 要 ] 随着改革 开放 的持 续 、深入 发展 以及 现 实政 治和社会 生 活中矛盾 的 凸显 ,国 内学者 开始借 鉴 西方政 治 学
排 ,当社会成 员 的利 益受损或者 发生 冲突时能够 通过这种
事 ,但其 中的一些人 由于遇到过 于不平之 事也 容易铤 而走
险。王 中汝认为 ,制度 内利 益表达 渠道不 通畅 ,直接衍 生
出大量 的非制度 化甚 至是 非法 的利益表 达行 为。这些行 为
不仅严重 影响着 转型 时期 的社会 稳定 ,也 对 中国的整个 政
当前 改革开放 持续 、深 入发展 ,同时社会 的利益结 构
发生 了深 刻的变化 ,各种利 益矛盾 开始凸显 ,这对既有 的 社 会制度 提 出了新 的要求 。笔者期望 通过对这 一基本政 治 问题的研究 ,为理解 当代 中国的政治 社会现状 提供一个 认 知框架 。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08128020石川张贵凯的《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研究》指出“城中村”是指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展而包裹在城市地域中的农村居民点。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离制度所造成的管理上的缺陷,使得“城中村”建设管理混乱、居住环境恶劣、社会关系复杂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发展环境,给城市日常管理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多困难,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已经启步,见到的一些研究以改造经验的总结为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文章在回顾总结国内外关于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政策体制冲突和各个参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提出了不同情况下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并结合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案例分析,就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改造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对策。
吴亮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指出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近年来,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城市政府、城中村村民、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棘手而重要的问题,促使国内一些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角度对城中村及城中村改造问题展开研究。
然而,城中村改造并非易事,在改造过程中它不但要经历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的转制的过程,而且还会遇到改造资金瓶颈的制约,政府、开发商、村民在改造具体实施过程的中的利益博弈等诸多问题。
文章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城中村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并针对西安市城中村及城中村改造现状,挖掘西安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制度与土地经营角度对城中村改造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土地制度方面,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征地制度的城中村集体土地国有化转制模式;从土地运营方面,提出通过土地资产的运营解决城中村改造的资金瓶颈。
同时,本文还运用博弈论相关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开发商、村民的三方博弈过程,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最终尝试建立一种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
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
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次之分,是并列关系。
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
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
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农民利益的论述:一个文献综述
莱茵省 议会 的辩论 》 的第 三篇论 文《 关 于林 木盗 窃 法 的辩 论》 中, 针 对普 鲁士 政府提 交省 议会 通过 的
一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所 处 的 时 代 正 是 欧 洲 资 本 主 义 自 由竞 争 时 期 , 资 本主义 工商业 高速 发展 , 大 量 农 民 自愿 或 被 迫 离 开 土 地 ,转 移 到 城 市 中与 工 业 资本 结合 , 这 是 城 市 中无 产 阶 级 工 人 的 主 要 来 源 。
恩格斯 在 1 8 9 5年 4月 1 5 E t 至 朋 友 的一 封 信 提 到: “ 我 曾不止 一次地 听到 马克思说 ,正是他对 林
木 盗 窃 法 和 摩 塞 尔 河 地 区农 民处 境 的 研 究 ,推 动
创 立 的 最 初 动 因 对 农 民 物 质 利 益 问 题 的关 心 促 使 马 克 思 开 始
革命 和 实践 中也 非 常重视 农 民的利 益 问题 , 在 革命 战争 时期 , 毛 泽东 反 复强 调要 满足 农 民的土 地要 求 , 调 动农 民
参 加 革命 的积 极性 ; 改革 开放 后 , 保 护 好 农 民 的利 益是 党 和 政府 非 常 关心 的问题 , 农 民负担 不 断减 轻 , 农 民转 移 到城 镇就 业 的歧视 逐 步减 少 , 农 民利益 得 到保 障。
项 把未 经林木 占有 者许 可在森 林 中捡 拾 枯枝 的
行为 以盗 窃论罪 的法 案 ,马克 思首次 研究 了贫 苦
农 民的利益 问题 , 公 开 捍 卫 了他 们 的利 益 , 抨 击 了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 0 3 — 1 5
【 作者 简 介 】祝 晓波 ( 1 9 7 5 - ) , 男, 复旦 大学 经济 学院 政治 经济 学专 业博 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不 完全信 息 下 的劳动 市场 。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文献综述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三个方面,对现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文献做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提出国内学者应借鉴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深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中。
标签: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分类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研究的文献已经颇丰,而在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现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文献做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如果利益相关者本身都界定不清,那么就无法开展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了(杨瑞龙,2000)。
按照对利益相关者概念不同的理解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依存观点、战略管理观点和动态发展观点。
(一)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依存观点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的团体”(Freeman,1984)。
这个定义一开始就赋予了利益相关者足够的重要性,但仅强调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支持,忽视了利益相关者和企业之间影响的交互性,那些虽不足以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却受企业行为影响的人或团体没有被考虑在内,是一个“单边”的概念。
针对这一缺陷,瑞安曼(Rhenman,1964)指出,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
这个概念显然是“双边的”。
Ahlstedt和Jahnukainen(1971)在认可“双边性”的基础上,强调“利益驱使”的原则,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一个企业的参与者,他们为自己的利益或目标驱动,必须依靠企业,而企业为了生存,也必须依赖他们。
可见,早期经典文献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强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意义,优点在于突出了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缺点是未免过于宽泛,不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文献综述的写法参考
国外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早,也较为深入。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近年来对该领域的日益关注,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不断涌现。
下面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别评述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研究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国外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民主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弗雷德里克森(George Frederickson)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倡导摈弃传统行政的权威主义和以效率为中心的取向,建立以公平为中心的民主行政,并以公众需要作为行政系统运转的轴心,认为公众的权利和利益应高于政府自身的利益扩张和利益满足。
虽然新公共行政学由于缺乏概念的连贯性、没有明确限定的宪法基础等原因没有成为行政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但正是由于它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公共行政学自此开始步入“自觉构建公共性”的历史阶段。
之后,也有学者从民主角度探讨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认为“社会成员多广多深地以及在什么问题上参与共同有关的事务,这不是已经做了些什么的问题,而是现在正在做什么的问题。
民主永远处于尚待改进的状态,而改进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成的。
……如果一个社会不仅准许普遍参与而且鼓励持续、有力、有效并了解情况的参与,而且事实上实现了这种参与并把决定权留给参与者,这种社会的民主就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民主。
(科恩,2005)”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后,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研究逐渐出现(Karin等,1983)。
但由于公众满意度反馈的真实性以及统计数据的复杂性等原因,公众满意度是否可以作为绩效评估指标一度为学者们所困惑(Brian Stipak,1979),这也限制了对公众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到90年代后期,顾客满意度测量技术尤其是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的出现及成熟运用(Fomell等,1996)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出现了大量文献运用ACSI模型评估地方政府服务质量,通过公民参与提升绩效的研究与实践也得到学者进一步关注。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测评体系、并对国内外CSR维度进行比较,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描述,并提出企业在处理CSR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现状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一)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渊源在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不过20余年。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我国第一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题的文章——《企业社会责任——访南化公司催化剂厂》发表在《瞭望》杂志1985年第三期,而第一本以企业社会责任命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
此后,法学家刘俊海将企业社会责任首次引入公司治理研究,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
”随后,我国学者相继从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视角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
2008年全球性金融爆发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
盛斌、胡博(2009)阐述了由金融危机到来引发的政府与企业一系列问题。
在经济繁荣之时,政府力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当经济危机到来时,政府是否应该任由企业倒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否意味着政府放弃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追求?而且,这些问题在不同社会文化类型的国家势必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另外,做为金融危机导火索的商业银行,关于它的社会责任也是备受关注。
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因为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的贪婪性,引爆了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大灾难,并且致使全球经济到目前为止仍发展缓慢。
200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09)》,文中用了“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实践对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做了统计。
其理论模型主要有四部分,分别设计以责任管理为中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础,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
企业社会责任国外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国外文献综述一、社会责任定义与内涵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
在国外文献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由谢尔顿(1924)提出,他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道德责任相联系,认为企业应该对社会负责。
随着社会对企业期望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
二、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从最初的企业只需对股东负责,到逐渐意识到需要关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文献中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驱动力多种多样。
国外文献中指出,这些驱动力包括外部驱动力(如法规、舆论压力等)和内部驱动力(如企业价值观、品牌形象等)。
这些驱动力共同作用,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四、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关于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外文献中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些研究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财务绩效,如提高品牌形象、增加客户忠诚度等;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会对财务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成本、减少短期收益等。
这些观点的差异可能源于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差异。
五、社会责任的实践与案例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其经营战略和日常运营中。
国外文献中提供了多个案例,如苹果公司、星巴克等,这些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影响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提高其形象和声誉。
国外文献研究表明,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很高,并且更倾向于与具有良好社会责任形象的企业合作。
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可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股票价格等。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提升其形象和声誉。
功利主义 文献综述
中南大学学年论文姓名:周春玉班级:公管0802学号:2103080227功利主义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功利主义”的概念始于边沁,后来由密尔总结并完善。
现如今在激烈竞争等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使得功利主义成为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面对。
而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是我们重新认识功利主义的重要航标。
关键词:功利主义发展研究批判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在人类伦理思想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
直到今天还经久不衰。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之基础或基本评价标准,同时又强调行为实际效果的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
于18世纪,功利主义开始出现。
功利主义在英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英国及西方世界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在中国,功利主义在历代中,是附属于某一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下,功利主义具有明显的从属性质,有时甚至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行,功利主义被重新认识,并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和践行。
为便于完整地了解功利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发展状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功利主义思想有关问题的研究作以简要综述。
并且综合阐述在当今社会下,出现的新的观点,特别是罗尔斯的批判功利主义进行阐述。
一、国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述评1. 功利主义思想起源问题的研究功利主义亦称功用主义,是以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为背景兴起的伦理学体系。
它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经中世纪的压抑、启蒙时代的复苏、十八世纪在边沁那里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边沁、密尔创立的功利主义被称为古典功利主义,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繁荣和鼎盛时期。
二十世纪初随元伦理学的兴起,功利主义受到批判处于沉寂。
二十世纪中后期功利主义经过调整再度崛起,形成现代功利主义两大流派——以澳大利亚哲学家J·J·c斯马特为代表的行动功利主义和以理查德·布兰特为代表的准则功利主义。
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摘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推动和保障,但目前由于社会工作事业缺乏立法支持,致使社会工作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
本文拟从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境外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在理顺社会工作立法的基本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本土化实践,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立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立法 ; 社会建设一、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解读实质上就是要解决怎样把社会工作纳入到法律之中来的问题。
要想正确解读社会工作立法,就必须要理顺社会立法、社会法和社会工作立法三者之间间的差别和联系。
(1)社会立法的概念在英美法中,社会立法是对具有显著社会意义事项立法的统称,例如涉及教育、住房、租金、保健、福利、抚恤养老企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
最早的社会立法当数《济贫法》,但最重要的社会立法应该是在19世纪,如当时有《工厂法》、《学徒健康法》和《劳工赔偿法》等。
[1]在我国,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等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并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律.通常被称为“社会立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弱势阶层的生存及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
(2)社会法就社会法而言,在外延上,最广义的社会法即国家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有公法和与私法相融合特点的第三法域。
狭义的社会法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中义的社会位居于上述两者之间’。
其调整领域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保障关系、社会保障关系、弱势群体保护关系以及其他应有社会法调整地关系。
[2](3) 社会工作立法目前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并不明晰,而我们平时谈及的“社会工作立法”更多地足指与社会上作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
更进一步说,社会工作立法则可看成是国家关于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改善和管理社会生活、开展社会福利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2900字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目录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1)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 (1)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 (1)三、关于社会治理的对策方面 (2)四、研究评述 (3)五、参考文献 (3)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le Governance)将治理定义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学者开始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展开对治理的讨论,如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区域治理、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等。
学者对社区治理研究的侧重不同导致其对社区治理内涵的概括略有差别,但总体上都包含了社区多元主体,主体间互动与协同,社区持续稳定发展和社区公共利益实现等方面。
如乔恩·皮埃尔(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社区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相互合作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1]。
踪家峰(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指实现多元主体决策的制度机制[2]。
王佃利(2004)认为,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在相互依赖中,通过沟通、协商、合作的机制,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增进公共利益[3]。
总的来说,社区治理是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而发展起来的社区管理方式,社区治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社区管理方式的扬弃,希望通过纳入更多的利益主体,并促进其相互协调互动,最终达到联合行动,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目的。
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中国社区数量多,社区之间发展差距大,不同规模的社区面临不同的治理问题。
学者对治理问题的讨论往往从一个具体的领域或者特定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道路交通和社区环境治理方面,赵蕾(2013)在研究中指出新建道路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机动车增长带来的道路需求,缓解交通拥堵需要借鉴西方交通需求管理理念,即通过综合运用和完善行政限制、拥挤收费和外延支撑等方面的政策来缓解交通拥堵,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公益广告文献综述
我国公益广告文献综述公益广告是指为了传播正面价值观、提高社会意识和推动公共利益而制作和传播的广告形式。
它通过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广告内容,强调公众福祉和社会责任感,以唤起人们的关注和参与,从而达到改善社会问题的目的。
本文将综述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主要形式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文献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公益广告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有着较长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出现了以“扫盲”“计划生育”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这些广告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传播。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益广告的主题逐渐拓展,从关注个体行为转向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健康教育等。
同时,公益广告的传播渠道也从传统媒体扩展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
公益广告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正面宣传、警示教育和公共服务。
正面宣传类公益广告常通过展示公益事业的成就和社会进步来弘扬正能量。
警示教育类公益广告则试图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和警示,唤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公共服务类公益广告更加注重公益效果,如培养绿色环保意识、提醒节能减排等。
关于我国公益广告的效果评估,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研究表明,公益广告能够提高公众的社会认知和意识,激发公众情感共鸣,促使公众改变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研究还发现,公益广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的人对公益广告的接受和行动意愿不同。
因此,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传播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同时,我国公益广告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广告内容创新不足、传播渠道选择困难、公众对广告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需要加强学术研究,深入探讨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机制和传播策略,并且积极推动公益广告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公益广告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不断拓展其主题和传播形式。
公益广告通过传播正面价值观、唤起社会意识和参与,对我国社会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文献综述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文献综述摘要:在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是指具有社会分享性的,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
从公共分享性的视角看,公共利益不仅表现在单一的国家利益上与单一领域内,他也不一定完全体现“真,善,美”。
追求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最大化是公共管理的目标。
目前,就该问题,学术方面对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均有详细定义,理论方面都有详细的研究界定。
大部分文献都采用了具体对比分析的方法,就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否等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公共利益性质展开论述,说明了公共利益性质,存在意义,界定方法。
我认为,大部分论文缺少事例说明,虽然理论上研究详细,但缺少对具体问题的论述分析,对普遍存在的部分人损害集体利益行为发生后,只是进行了舆论道德上的谴责,无法彻底遏制该类型行为,导致论文的内容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无法产生实质性影响。
该类文献不仅应该进行理论上的完善,更应该贴合实际,多就社会的公共利益进行调查研究,让社会大众能够积极维护公共利益,这样才能更好保护,发展公共利益。
[ 参考文献]1.《浅谈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胡君涛法制与社会2017-05-05 期刊2.《试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王琳琳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08 09:46 期刊3.《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研究》张亚军现代经济信息2017-07-25 期刊4.《对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利益的认识和思考》何昕琼现代国企研究2017-06-23 期刊5.《公共利益与利益衡量》梁上上政法论坛2016-11-15 期刊6.《公共利益与公共治理》张成福; 李丹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03-16期刊7.《“公共利益”的论证方法探析》余军当代法学2012-07-10 期刊8.《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模式》唐忠民; 温泽彬现代法学2006-09-15期刊9.《含义与意义:公共利益的宪法解释》门中敬政法论坛2012-07-15 期刊10.《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石楠城市规划2004-06-09 期刊。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度量文献综述
2022年11月第25卷第21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Nov.,2022Vol.25,No.21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度量文献综述廖 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深入。
企业作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是各种内外部资源的集合,联接社会各方利益相关体,提供人与人交往平台。
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企业在达到经济目的的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平衡与股东、职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各方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进程、衡量方法以及常用度量指标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为以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认知;衡量方法;度量指标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2.21.036[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2)21-0123-030 引 言企业作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是各种内外部资源的集合,联接社会各方利益相关体,提供人与人交往平台。
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企业在达到经济目的的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平衡与股东、职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各方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来,既有双汇“瘦肉精”、长生“假疫苗”、“老坛酸菜食品安全”等社会责任恶性事件的发生,也有王老吉、鸿星尔克以及白象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功出圈,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进程、衡量方法以及常用度量指标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为以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提供借鉴。
1 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Oliver Sheldon 1924年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Sheldon认为企业在谋取集团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还需平衡企业内外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即企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国外文献综述
[6]Epstein, Edwin M. The Corporate Social Policy Process: Beyond Business Eth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XXlX,NO· 3,1987,P104. [7]Oliver 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M]. Sir lsaac Pitman and Sons Ltd.1924,p.74
[12] Thomas, Anisya. S, and Simerly,R.L,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n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 Interdisciplinary Examination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13,1994,
高级公司理财 Page 12
[10] Frederick, WC. From CSR1 to CSR2: the maturing of business and society thought[J]. Business & Society, 1994, 33, pp150一164.
[11] Friedman, M.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 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70(9):13.
文献综述的引言(范文)
文献综述的引言(范文)第一篇:文献综述的引言(范文)一.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二.文献综述的正文包括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以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
三.文献综述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格式排版说明:1.文献综述做成word格式文档打印(A4纸)2.标题四号字居中3.作者信息小五号居中4.摘要五号字行距为1.5倍5.关键词五号左对齐6.正文五号字分段落书字行距为1.5倍7.参考文献五号字左对齐行距为1.5倍8.注释五号字左对齐行距为1.5倍9.参考文献的序号以(1)、(2)……的形式进行标注10.注释的序号以右上标①、②……的形式,录入在参考文献中也以①、②……的形式进行序号标注。
第二篇:引言论未成年人教育失当问题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肖家乡第二中学原景富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滑坡、道德文化危机、心理失衡、违法犯罪突出。
据有关调查、统计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未成年人的犯罪,有呈智能、团伙性的趋势。
据统计,在犯罪案件当中,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占80%,其中30%属于性犯罪。
这么高的比例绝不是偶然,我认为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失当的恶性积累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谓教育失当就是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机构、教育场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各种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其整体素质下降的诸多因素的总和。
这些因素作用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此这些毒素集中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2关于社会利益问题的文献综述洪远朋 高 帆摘要导源于利益问题的重要性,针对社会利益关系问题尤其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导源于利益问题的复杂性,针对特定的社会利益问题不同学科或学者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导源于利益关系的演化性,针对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的表现、方向、效应以及协调利益关系的思路等问题研究成为一个热点。
现有文献的讨论,无论是理论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当前的,对于人们在把握理论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中国社会利益问题都大有裨益。
本质上,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放置在科学、有效、适时进行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基础上才更有可能,这要求社会科学领域将利益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并努力在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前提下形成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基于这些结论所给出的政策含义无疑会显著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利益;社会利益;根本利益;基本利益;利益关系;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 C9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4769(2008)02-0073-09基金项目 本文是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05&ZD 028)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首席专家为洪远朋。
作者简介洪远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 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上海 200433。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演进。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深入认识社会利益的演进轨迹和内在动因,据此形成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
近来,从利益关系角度讨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本文试图对这些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深化对利益关系演变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的认识。
一、利益概念的界定界定利益概念是分析利益问题的逻辑起点,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人们对利益定义的理解往往存在分歧。
关于利益概念的代表性解释是:1.利益好处说,认为利益就是好处。
辞海 指出:利益就是 好处 1 。
从词源学角度讲,利 表示使用农具采集果实或收割庄稼,引申为对人有用的行为和事物。
益 同 溢 ,指水漫出容器之外,引申为增加或增殖。
可见, 利 表达质的关系,表示对人有好处的物,而 益 表达量的概念,表示好处有所增加。
类似于这种理解,霍尔巴赫指出 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只是我们的好处、我们的利益驱使我们去爱或去恨某些东西 2 ,而 利益其实就是好处,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态度 3 。
2.利益需要说,认为利益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实现是人们某种需要的满足。
洪远朋指出 利益是人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 4 。
奥塔 锡克强调 利益是人们满足一定的客观需要产生的几种持续较长的目的;或者这种满足是不充分的,以至对其满足的要求不断使人谋虑;或这种满足引起人的特别注意和不断重复的、有时是更加强烈的要求 5 。
弗罗洛夫指出,利益 表示客观上有意义的,为个人、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及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东西的一个概念 6 。
3.利益价值说,认为利益是价值的实现或肯定。
利益与需要满足有关,自身包含着价值评判的内容,表达了人们的各种欲求的满足程度。
因此, 利益本质上是一个主体对一个客体的享有,或主体对客体之间存在 某种关系 的一种价值形成,换言之,是被主体所获得或肯定的积极的价值。
如此,利益和价值(感觉)产生密切的关联 7 。
利益和价值关联,而价值具有主观性并涉及到个人的判断,这里 判断 是 一种利益的计算,一种价值的平衡,一种诉诸社团、群体与行业的经验、观点、道德和经济判断的吁求 8 。
4.利益权利说,认为利益表达的是权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利益实现与人们之间的权利安排有关。
利益是权利的灵魂,权利的直接本质是利益,权利的本质形式是利益属性 9 。
对主体的权利要求来说,利益是第一性的,主体的自由意志选择行为由利益决定,利益是主体自由活动的内在动力。
原因是: 权利是利益的抽象化和法律化的表达形式,通过利益范畴我们可以看到权利范畴的社会生活和人性底蕴 10 ,这是基于 追求利益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和动力 11 。
5.利益能力说,认为利益实现依赖于人的能力,人的能力使利益实现更有可能。
权力最基本的定义是人类对物和对人的支配力。
利益进一步的定义还应该有权力的内涵。
于是利益应进一步定义为人类在拥有一定的对物和对人的支配权的基础上对自然和社会依赖关系的实现 12 。
这里权力指人们对物和对人的支配力,对个人而言,这种能力与其财富创造能力有关;对社会而言,这种能力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
可见,在特定时期,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实现程度除取决于利益客体规模之外,更取决于利益主体对利益客体的支配能力。
6.利益关系说,认为利益体现了利益主体围绕利益客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王伟光强调 利益是对客观需求对象的更高理性上的意向、追求和认识,是需要在经济关系上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一种经济分配关系。
利益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 13 。
张晓明则指出 如果说,占有一定的有用物品以适应需要是人的利益的自然的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由于这种利益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社会交换活动,占有这种社会联系就成为利益的确定不移的属性。
利益在社会属性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占有这种关系的需要 14 。
二、社会利益及其内涵社会利益即是从社会角度出发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利益。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利益及其实现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人类社会活动的复杂性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分类可以采用多个基准。
1.从横向的角度看,根据利益层次的高低,特别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社会利益分为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
物质利益是最基本的利益,精神利益是较高层次的利益,政治利益是高层次的利益。
人们只有满足了低一层次的利益,才可能持续不断地追求高一层次的利益。
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构成了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自然环境,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凸显,此时,就需要平衡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所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
2.从纵向的角度看,社会利益可以分为宏观利益、中观利益和微观利益。
例如,庞德把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 15 ,个人利益作为私人利益可视为微观利益,公共利益作为国家利益可视为宏观利益,而社会利益其实是一种中观利益。
进一步的,中观利益指 以中观范畴的部门、行业、地方、阶层、阶级、民族作为经济主体的研究对象,是这些利益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中获得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 16 。
沿着这个思路,宏观利益、中观利益和微观利益可推演为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或者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个体利益中的个体主体对象主要是指个人,局部利益中的局部主体对象主要是指集体或地方,而整体利益中的整体主体对象主要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
173.从中国的实际来看,在新时期基本利益主体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利益的主体结构就是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
个人利益是利益的原初形态、基本形态,无论是集体还是人类,其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积极性都不能没有个人利益的支撑;集体利益是利益的更高形态、过渡形态,各种集体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自主决策、自我发展、相对独立的主体,均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利益的最高形态,在消灭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之后,在主权国家范围内国家利益成为社会利益的主要形式。
理论上说,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统一的,众多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集体利益,众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社会利益,而在集体利益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在社会利益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4.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角度看,根据李昌麒、李治的概括 18 ,存在这样几种观点:其一,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自然通约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可完全经由个体自主追求自身利益而自然达成。
这一观点的代表是亚当 斯密的 看不见的手 的自由放任理论。
其二,不承认社会利益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只会被干预者当作实现其个别特殊利益的 敲门砖 。
这一观点的代表是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的秩序理论。
其三,个体利益之总和构成社会利益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不能独立于或对抗于个人利益,社会利益意味着各成员的利益之总和。
其四,社会的、共同的利益优于个体的、自我的利益,即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 强调道德共同体的价值高于道德个体的价值,并强调社会、历史、整体和关系等非个人性因素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基础性和必然性意义 19 。
三、社会利益的量化问题社会利益涉及人们需要的满足及其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考虑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客体的多样化以及价值评价的差异性,要精确计量社会利益往往是困难的,这是现有针对社会利益的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因。
事实上,对利益进行量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利益的量化问题也就是计算利益数值或测度 利值 的问题。
利值体现了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利益及其社会关系的数量或形式化表达,是采用指标体系及其数学工具测度和分析利益及其社会关系的数量特征、逻辑关联及其内在趋势。
显然,利值的测度和分析体现了对利益问题的定量研究,只有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揭示利益演变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利益的量化研究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实践中的利益冲突和补偿机制。
测度利值首先涉及利益量化的可行性问题,对此有三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利益完全无法量化。
因为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量上无法把握;二是认为部分可以量化。
经济利益可以量化,而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不能量化;三是认为完全可以量化。
无论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还是文化利益均可以从数量关系中把握其基本趋势和内在特征。
显然,第一种观点将利益的定性和定量问题完全割裂,否定人们从数量或比较角度进行利益分析的可能性。
这是不恰当的。
它无法解释现实中人们为何会围绕利益多少进行竞争和形成冲突。
第二种观点对利益种类进行了区分,并认为只有经济利益可以进行数量描述,这是符合直觉的,但它无法解释人们或者国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利益比较现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利益均可量化,这是比较客观的,但利益的不同类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测度准则和方法。
测度利值还需要考虑利益量化的方法问题,利益的实质是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利值问题可以参考效用概念进行分析。
由于效用可以从基数和序数两个角度理解,因此利益的量化也可以区分为两种方法:基数测度法和序数测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