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大学古本傍释

合集下载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

篇一王阳明先生这篇《大学古文序》写于1518年,阳明先生时年47岁,他任提督军务都御史,在江西和广东等地平定了众多叛匪,功德卓越。

他一边工作,一边讲学和写作,前面分享过的《祭浰头山神文》和《教约》两文均写于此年。

《大学》原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其著名的词句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所说的“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大人即具有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胸襟的人)、“君子之学”(君子即责任和道义担当的道德模范者)和“仕子之学”(仕子就是心系百姓为百姓谋利的官员)。

《大学》成文于战国末期和西汉之间,记载了儒家修身的主要次第,受到历代大儒的推崇。

后代儒学者怀疑因错简而导致《大学》原文的篇目次序有误。

北宋大儒程颐和程颢先后编撰《大学》原文章节为《大学定本》。

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他认为《大学》有“阙文”(阙文指有存疑而未写出的文句),遂对《大学》“移文补传”。

他认为“经”是孔子所说,由曾子所记述的;而“传”是曾子所说,门人记录的,所以就把《大学》分成了经(一章)、传(十章),为其“补格物致知传”,又把传文中对“诚意”的解释后移,置于解释“正心”之前,形成“三纲”、“八目”、“三纲释文”、“八目释文”的完整文本结构,并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

后经朝廷功令,朱熹的《大学章句》地位突显,对后世影响很大,后被定为科举考试官方教材,一直沿袭到清代,成为士人应举的必读书。

自《大学》受到重视开始,对它版本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王阳明1508年在贵州龙场的时候,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朱熹不同。

他一直伏读精思,怀疑朱熹的《大学章句》非圣门本旨,他认为圣人之学本来就简易明白,其书就是一篇,无经传之分,更无经可补。

于是写下这篇反映他心学思想的《大学古本序》。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为《大学》之要,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故注重对外界一事一物的探究。

王阳明对《大学》的经典诠释

王阳明对《大学》的经典诠释
《 大学 》 古 本 是孔 子 门人流传 的 旧本 。 朱熹 怀 疑 它 有脱 误 , 从 而对 之 进 行 了改 正 补缉 ; 但 在 王 阳 明看 则 认 为 旧本 本就 没有 脱误 , 只要 顺从 旧本就行 。“ 夫学 贵得 之心 。求 之 于心而 非也 , 虽 其言 之 出于孔 子 , 不敢 以 为是也 , 而况 其 未 及 孔 子 者 乎 !求 之 于 心 而 是 也 , 虽 其 言 之 出于 庸 常 , 不 敢 以为 非 也 , 而 况 其 出于 孔 子
第2 2卷 第 4期 2 0 1 5年 8月
琼 州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Q i o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 2 No . 4 Au g . 2 0 1 5
王阳明对 《 大学》 的经典诠释
伏案深读精思 , 最始相信圣人之学原本就是简易明白。《 传习录》 中徐爱序也说王阳明先生对于《 大学》 的
“ 格物 ” 诸说 , 都是 以古 本为 正 , 大概就 是 先 儒所 说 的误 本 。徐 爱 开始 听 闻感 觉 到很 惊 骇 , 既 而 产 生怀 疑 ,
然后殚精竭思 , 又相互参照且求教于先生 , 才明其意。参考《 传习录》 对于《 大学》 的讨论可以看出, 王 阳明
D O I : 1 0 . 1 3 3 0 7 / j . i s s n . 1 0 0 8—6 7 2 2 . 2 0 1 5 . 0 4 . o 5
儒学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 一部经典诠释发展的历史” , 因为儒家思想与学术发展的变迁一直 与儒 家经典文本的变化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王 阳明对《 大学》 的诠释采用 了以心解经诠释的方法 , 在他的心学

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

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

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
《大学》是儒家学说中的一部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篇经典。

它的思想受到了众多思想家的持久关注。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思想家便是王阳明。

王阳明对《大学》的解读与诠释尤为独特,为广大思想家所肯定。

本文着重从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入手,对王阳明对《大学》的独特解读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王阳明对《大学》的独特解读
1、本物论
王阳明认为,学者应该执行本物论,关注自然规律,而不是追求名誉和道德高尚。

他认为,学者应关注自身的行为,用自身的表现来展现自身的信仰。

只有追求本质,才能在学术上有贡献。

2、仁政论
王阳明认为,仁政就是以维护民众的利益为本,以君子政治理念为基础的统治模式。

他认为,仁政的核心是政治文明,不同的政治制度都应以此为基础。

他认为,政治文明的核心在于崇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

3、信仰论
王阳明认为,人应该以坚定的信念为准则,努力实现实践来完善自己的信仰。

他认为,信仰可以维系人与自然的联系,也能指导人的行为,促进人们追求智慧。

三、结论
从前述王阳明对《大学》的独特解读来看,他的经典解读是崇尚
理性、仁慈、信仰和智慧的。

他崇尚理性,反对佛教和儒教,并以理性为基础,为人类提出了一种实践信仰;他以仁慈为准则,主张以维护民众利益为本,以君子政治理念为基础;他以信仰为基础,强调以坚定的信念为准则,用实践来完善自己的信仰;他以智慧为目标,依靠智慧来满足人的要求。

发现“吾心之良知”———对王阳明《大学问》的一种解读

发现“吾心之良知”———对王阳明《大学问》的一种解读

发现“吾心之良知”———对王阳明《大学问》的一种解读◎谢青松内容提要 王阳明晚年口授的《大学问》,高度浓缩了他生平讲学义理,堪称“阳明之心印”。

在此文当中,王阳明依次回答弟子关于《大学》文本的提问,集中体现了王阳明“心学”之思想精髓。

所谓“大人”,就是发现了自己并非这个有形有相的血肉之躯(“形骸”),而是那个无形无相的纯净意识(“万物一体之仁”),进而认同于“万物一体之仁”的人,那是“我”的真实身份(“真己”)。

“大人之学”旨在探索自己的真实本性,发现“吾心之良知”。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保持觉知、安住当下,进而超凡入圣,达到“至善”之境。

关键词 大人 万物一体之仁 致良知 至善〔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10-0035-10 《大学问》是王阳明于嘉靖丁亥(1471年)八月回答弟子关于《大学》文本的提问并允许钱德洪记录的文章,①此文高度浓缩了阳明生平讲学义理,德洪称其为“师门之教典”,②学术界亦视之为王阳明的“哲学纲要”③或“晚年定论”。

④王阳明起初并不同意弟子将其录成文字,他说:“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

”⑤在他看来,“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

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

⑥因此,圣贤教诲最好是口口相传,以心传心,一旦录成文字,弟子或后学将执着于文字,从而舍本逐末,终无所谓。

后来在弟子的一再请求之下,王阳明才勉强同意将其记录成文。

《大学问》在历史上曾引发诸种歧解,⑦现代学术界对它的解读则流于表浅。

笔者撰写本文,旨在阐发《大学问》所蕴含之微言大义,力图揭橥阳明心学之思想精髓。

①②③④⑥⑦王阳明关于《大学》的相关论述还有《大学古本傍释》《大学古本原序》《大学古本序》以及《答顾东桥书》等。

显然,《大学问》是最为重要的一篇。

⑤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大学问》,《王阳明全集》卷26,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03页。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大学古本序》是阳明先生在治理南赣后写下的一篇文章。

阳明先生秉承孔子"述而不作",一生没有太多著述,但对于五经之一、《礼记》中的《大学》,却是多次进行阐述和讲解,并特意写了《大学古本序》、《大学问》和《大学古本旁释》。

而《大学》也是弟子入王门前的必读。

《大学》讲的是"大人"的学问,那什么才是"大人"呢?大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

大人之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通达"大人"的路径。

《大学》中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阳明先生在这篇序中只谈到了诚意,他认为"《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整篇《大学》三纲八目,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诚意".这是《大学》中最根本的地方,格物、致知、正心,都是用诚意的功夫。

如何诚意?诚意的功夫在哪里?答案是格物,真正踏踏实实地去为善去恶,最终达至我们的良知。

心之本体原本是无善无恶的,我们要找到一条路径回归这种状态。

这个路径就是"意",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的时候我们就要为善去恶,把诚意之功做到极致。

当我们把为善去恶做到极致时,便能够像《大学》所讲的三纲要那样——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将自己本是光明、至善的心逐渐呈现出来。

阳明先生认为,大学之道在"亲民"而非"新民"."亲民"是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我就是他,他就是我,彼此如同亲兄弟、左右手。

阳明先生讲《大学》,是要我们明白一个更大的道理:为什么会有大人和小人之别?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大人,都有一颗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是我们将自己与万物的联系一点点切割开,越来越小,成为了小人。

今天,我们要回归那种圆满的状态,获得全新的境界和格局,找到全新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政商关系,一个"亲"字,一个"清"字。

《大学》注释(二)

《大学》注释(二)

则动莫甚焉,何以反谓之静乎?⽈:凡⼈之争端,必起于不安其分。

不安其分者,由审察之不明也。

既有⾊相,则易于审察,各安其分⽽争端息矣。

《礼》⽈:‘定⽽后能静,静⽽后能安。

’⾔⼈能定其⼼⽽不移,始能详审⽽不乱,能详审⽽后能安其⾝⼼也。

‘定’、‘静’、‘安’三字,等级不同如此。

”《庄⼦·天道》:“圣⼈之静也,⾮⽈静也,善故静也。

万物⽆⾜以挠⼼者,故静也。

⽔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匠取法焉。

⽔静犹明,⽽况精神。

圣⼈之⼼,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夫虚静恬淡,寂寞⽆为者,天地之平⽽道德之⾄,帝王圣⼈休焉。

”明·贝琼《清江⽂集·处静轩记》(卷⼗):“镜之空也,物⾄⽽鉴,不能使之不鉴也,鉴万物⽽不为物昏也。

⼼之灵也,事⾄⽽应,不能使之不应也,应万事⽽不为事挠也。

君⼦之学如此⽽已。

”[4] 静⽽后能安宋·禇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天道》(卷四⼗):“欲尽其性,必先静⼼。

⽔静明平,⼤匠取法。

⽔则静犹能若此,况⼈⼼乎?⼼者精神之宅,静之则精⼀⽽神全,挠之则精竭⽽神疲。

精⼀神全,则其⼼圆明,何所不照。

此天地之鉴,万物之镜也。

⼼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于⽆为。

”元·吴澄《吴⽂正集·跋静安堂铭》(卷六⼗三):“古今⼈⾔‘静’字,所指不同,有浅深难易。

程⼦(颢)⾔‘性静者可以为学’,与诸葛公⾔‘⾮静⽆以成学’,此‘静’字稍易,夫⼈皆可勉⽽为。

周⼦⾔‘圣⼈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与庄⼦⾔‘万物⽆⾜以铙⼼故静’,此‘静’字则难,⾮⽤功圣学者未之能也。

《⼤学》‘静⽽后能安’之‘静’,正与周⼦、庄⼦所指⽆异。

朱⼦以‘⼼不妄动’释之,即《孟⼦》所谓‘不动⼼’也。

孟⼦之学,先穷理知⾔,先集义养⽓,所以能不动⼼。

⼤学之教,穷理知⾔则知⽌,集义养⽓则有定,所以能静也。

‘能静’者,虽应接万变⽽此⼼常如⽌⽔,周⼦所谓‘动⽽⽆动’是也。

安则素其位⽽⾏,⽆⼊不⾃得之意。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范文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范文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范文《大学古本序》是他的心学理论体系中一篇重要著作。

下面是为大家的大学古本序读后感范文,欢迎参考~程颐在他的改本《伊川先生改正大学》一文中,只是于“在亲民”的“亲”字下注有“当作新”三字,尚未把“亲”直接迳改为“新”。

伊川指大学古本有错简,并非以为有阙文,但他的“当作新”之注,确实为朱子直接改“在亲民”为“在新民”作了理论上的铺垫。

朱子取程颐“亲”作“新”之意,将其解为革新、自新,单方面的要求子民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王阳明是决不同意这种对大学原意的曲解的。

徐爱所辑《传习录》首章记载了他们师徒二人所讨论“在亲民”与“在新民”之辩。

这一次的表态至多只能算是小范围内的私下交谈。

徐爱《传习录》首章正式发表的时间,恰巧也是正德十三年,七月,阳明刻古本《大学》,作《古本大学傍释》,又作《朱子晚年定论》,紧接着八月,门人薛侃刻《传习录》,《年谱》载:“侃得徐爱所遗《传习录》一卷,序二篇,与陆澄各录一卷,刻于虔。

”至此,阳明与徐爱师徒二人于六年前,在归省途中于运河船上的那段关于大学宗旨的精彩对话,终于公开发表而告诸天下。

先是徐日仁问道: “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

先生以为亦从旧本作“亲民”。

亦有所据否?阳明的回答是直截了当且具说服力的:“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

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

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

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论王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的时间与地点

论王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的时间与地点

论王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的时间与地点作者:张宏敏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06期[摘|菀猐阳明学界对于王阳明正式提出“致良知之教”的时间、地点及其来龙去脉存有分歧,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判定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在江西南昌之时“始揭致良知之教”,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则认为“甲戌(正德九年),升南京鸿胪寺卿,(王阳明)始专以‘良知’之旨训学者”,而当今贵州的阳明学研究者则倾向正德三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即提出“良知”说,新近出版的《王阳明年谱长编》考定阳明在正德十四年始悟“良知”之学。

本文则以为,王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是正德十五年秋在赣州与众弟子论学之时,在场者主要有陈九川、夏良胜、邹守益等江右王门学者。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之教;赣州通天岩讲学;南昌讲学[中图分类号] B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8)06-0047-06目前,阳明学界多以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附载《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至三十六)为准,判定王阳明于正德十六年(1521,时年50岁),在江西南昌之时,“始揭致良知之教” ;还有,钱德洪在《刻〈(阳明先生)文录〉叙说》中亦有云:“‘良知’之说,发于正德辛巳年(正德十六年)” 。

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认为:“(正德)甲戌(即正德九年,1514,时年43岁),(王阳明)升南京鸿胪寺卿,始专以‘良知’之旨训学者。

” 而今日贵州的阳明学研究者则倾向于正德三年(1508),37岁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后,即提出“良知”说,理由是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转录王阳明的一句话:“吾‘良知’二字,自龙场已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

” 近年来,江西赣州的阳明学者提出:“阳明心学至为重要的‘致良知’理念,是在南赣提出的。

” 浙江大学束景南教授撰《王阳明年谱长编》,考定正德十四年(1520)是阳明平宸濠之年,也是其“始悟良知之谜”之年。

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

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

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王阳明(12231290)是中国南宋思想家,他的著作《大学》深受人们的赞誉,也成为中国儒家学说的经典。

王阳明把《大学》解读为儒家学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使人们理解了《大学》真正的思想内涵。

而王阳明的新解释,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鉴赏《大学》的角度。

首先,王阳明以《大学》的新论著作,将《大学》引入儒家学说,深入分析和阐释了《大学》的真正精神内涵。

在书中,王阳明指出,孟子的《大学》实际上是一部儒家著作,并强调了“谦卑行事”的重要性。

而且,他不仅专注于“谦卑行事”的讨论,还分析了“孝”的理解,以及《大学》对中国儒家文化的作用,从而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大学》的思想内涵。

其次,王阳明把《大学》解读为中国儒家学说,认为《大学》是儒家伦理学的总结和人格培育的基础,他提出,《大学》具有自上而下的传统礼和义的意义,以及谦虚行事的思想,也就是“仁”的理念,这是《大学》的核心思想。

通过《大学》,王阳明进一步把儒家伦理学的理念一一提出,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从而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大学》的仁义精神,也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鉴赏和理解《大学》。

最后,王阳明从《大学》中提出了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强调《大学》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并认为经常涉及《大学》精神的人,可以有助于改善国家的格局,也可以促进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王阳明通过他的著作《大学》强调了儒家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唤起人们对《大学》的关注和重视,也启发了人们对儒家文化的反思。

总之,王阳明以他的著作《大学》,将《大学》重新解读为儒家学说,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强调《大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贡献,从而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鉴赏和理解《大学》的视角,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大学》的真正精神。

王阳明的“成德之教”

王阳明的“成德之教”

2023年第4期(总第199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99哲学与文化研究王阳明的 成德之教淮㊀㊀展(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ꎬ北京100088)摘㊀要:作为儒学的又一座高峰ꎬ王阳明学说无论在中国思想史上抑或是哲学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ꎬ历来备受学者关注ꎮ其中ꎬ对于人的道德的肯定和追求是其学说的核心思想ꎮ为此ꎬ王阳明对以朱子理学为基础的明代官学发起挑战ꎬ从对经典文本的选择㊁核心概念的诠释㊁致学目标的阐发三方面完成了对朱子学说的改造ꎬ同时ꎬ也逐渐廓清了积习已久的理论阻碍ꎬ形成了以 尊德性 为目标的学说体系ꎮ在对文本的选择上ꎬ他通过古今本«大学»之辨ꎬ重新确立经典的权威ꎬ将重点由朱子以来的 格物 转向 诚意 ꎻ在对核心概念的诠释上ꎬ他运用 体用一源 的解释范式将朱子以来复杂的哲学范畴简化为直截了当的 致良知 三字ꎬ变 穷究物理 的实践工夫为洒落的 自家体贴 与 知行合一 ꎻ在对致学目标的阐发上ꎬ他将 圣人 的概念凡俗化ꎬ试图帮人们树立 成圣 的理想人格ꎮ这些最终都凝结成王阳明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惟精惟一的道德追求ꎮ关键词:«大学»ꎻ概念诠释ꎻ圣人ꎻ道德ꎻ王阳明中图分类号:B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3)04-0023-06①㊀明永乐十三年(1415)胡广等奉敕撰«四书大全»ꎬ辑永乐前为«四书»注解者一百零六家ꎬ其中重在摘引宋代理学家之说ꎬ尤其突出程朱之义ꎮ明成祖为之作序ꎬ此书遂成为钦定教材ꎮ后世学者专读此书举业ꎬ不再过目宋儒之书ꎮ②㊀程颐认为«大学»古本 在亲民 中的 亲 当作新 ꎮ 新者ꎬ革其旧之谓也ꎮ 朱熹在内容上继承了二程的观点ꎬ并提出了经传之分ꎬ同时作«补格物致知传»以补所阙的 格物致知 之传ꎮ作者简介:淮展ꎬ1994年生ꎬ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ꎮ㊀㊀ 成德之教 是先秦儒家本有的弘规ꎮ自孔子之 践仁以知天 ꎬ曾子之 守约㊁慎独 ꎬ到孟子之 尽心尽性知天 存心养性事天 以及 修身以俟命 ꎬ都是成德之教弘规的全部展开ꎮ宋明儒者所弘扬的ꎬ便是这一成德之教的弘规ꎮ而王阳明所提出的致良知ꎬ亦可说是对 成德之教 理论的进一步完善ꎮ阳明学以教人成德为其学说旨归ꎮ当时ꎬ明代立朱子学为官方正统学说ꎬ并以此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ꎬ导致士人皆将此作为通向举业之径ꎬ人们终日陷溺于辞章训诂之中ꎮ面对此景ꎬ王阳明发出 圣道不明㊁圣学难再 的慨叹ꎬ由此他决定先从«大学»文本出发ꎬ提点世人ꎬ回到孔孟ꎬ以期重现 成德之教 ꎮ㊀㊀一㊁古本权威的确定:«大学»古今之辨«大学»原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ꎬ在宋时地位逐渐上升ꎬ朱熹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 四书 ꎬ并作«四书章句集注»ꎬ明成祖后此书成为后世儒生学习的官方教材ꎮ①朱熹认为: 大学ꎬ孔氏之遗书ꎮ而初学入德之门也ꎮ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ꎬ独赖此篇之存ꎮ而论㊁孟次之ꎮ学者必由是而学焉ꎮ [1]1正是基于«大学»在四书中的重要位置和受重视的程度ꎬ王阳明先从«大学»的版本问题出发ꎬ通过将«大学»旧本与朱熹所修订的改本作对比辨析ꎬ指出当时通行版本的不合理之处ꎬ以求回归对旧版的关注ꎬ重新确立原典的权威性ꎬ这样便可确保其学说的学统正当性ꎮ王阳明肯定大学古本ꎬ认为此版并不存在所谓的 错简 阙文 等情况ꎬ如此便否定了程朱以来对大学所进行的调整㊁补文的合理性ꎬ②有利于王阳明从形式和内容上解构朱熹的 格物致知32说ꎬ进而阐发自己的 诚意格物 说ꎬ将重点聚焦到 诚意 二字ꎬ之后其 致良知 核心思想的提出便可谓自然而然㊁水到渠成ꎮ在字义辨析方面ꎬ王阳明认为: 作新民 之 新 是自新之民ꎬ与 在新民 之 新 不同ꎮ 作 字却与 亲 字相对ꎬ然非 亲 字义ꎮ [2]2在文意连贯方面ꎬ王阳明认为:下面 治国平天下 处ꎬ皆于 新 字无发明ꎮ [2]2在语义侧重方面ꎬ王阳明说道: 说 亲民 便是兼教养意ꎬ说 新民 便觉偏了ꎮ [2]2由此可见ꎬ王阳明承袭孔子 富之㊁教之 和孟子 亲亲而仁民 之意ꎬ于 仁 之思想多有发挥ꎮ经过对大学古今版本的辨析ꎬ王阳明得以廓清思路ꎬ在旧本的基础上阐释自己的 诚意格物 诸说ꎬ以此与朱熹 格物致知 说分庭抗礼ꎮ在朱熹所注的«大学章句»中ꎬ有明显的本末㊁先后㊁始终次序ꎮ如在解释八条目时ꎬ朱熹注道: 物格者ꎬ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ꎮ知至者ꎬ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ꎮ知既尽ꎬ则意可得而实矣ꎮ意既实ꎬ则心可得而正矣ꎮ修身以上ꎬ明明德之事也ꎮ齐家以下ꎬ新民之事也ꎮ物格知至ꎬ则知所止矣ꎮ [1]1如此ꎬ便将 格物致知 放在一切工夫的首要位置ꎬ使为学者难免于此处孤注一掷ꎮ并且ꎬ朱熹提出 格物 要 穷至事物之理ꎬ推至事物之极 ꎬ如此方可获得无尽之知ꎮ然而ꎬ这样究极下去ꎬ何时才能完成修身ꎬ何时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知识的无限性而言ꎬ此种为学方法ꎬ必然会使无数学者汲汲于闻见之知ꎬ进而脱离日常实践ꎬ导致道德旁落ꎬ最后发出何时可止㊁止于何处的疑问ꎮ格物之后如何能致吾心之知ꎬ如何能 诚得自家意 ?这是朱熹之说派生出的又一问题ꎬ也是其最根本的问题ꎮ在王阳明看来ꎬ不应离开人的道德而空谈格物ꎬ而应该时刻确定格物的目标是要培养人的德性ꎮ王阳明曾遵循着朱熹的为学方法渐进读书ꎬ虽有所进步ꎬ但仍自觉难成圣贤ꎬ在他看来ꎬ问题的关键在于 物理 和 吾心 总是为二ꎬ难有接头之处ꎬ因此ꎬ朱熹所提倡的 格物致知 从来就不是圣贤的本意ꎬ圣贤之学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有道德㊁明人伦ꎮ龙场悟道中ꎬ王阳明恍然悟出 心即理 ꎬ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ꎮ其格物之功ꎬ只在身心上做 [2]136的道理ꎮ王阳明提出 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 [2]271ꎬ无非是辟朱熹 格物致知 之学来为自己的学说张目ꎮ为此ꎬ王阳明在«大学古本序»中说道: 大学之要ꎬ诚意而已矣ꎮ诚意之功ꎬ格物而已矣ꎮ诚意之极ꎬ止至善而已矣ꎮ止至善之则ꎬ致知而已矣ꎮ正心ꎬ复其体也ꎻ修身ꎬ著其用也ꎮ以言乎己ꎬ谓之明德ꎻ以言乎人ꎬ谓之亲民ꎻ以言乎天地之间ꎬ则备矣ꎮ [2]270-271王阳明指出«大学»的主旨便是要人 诚意 ꎬ他在写给顾东桥的书信中说道: 若 诚意 之说ꎬ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ꎮ [2]46并且他指出 要在立诚而已 [2]201ꎬ 立诚尽之矣 [2]262ꎮ在王阳明看来ꎬ 诚意 的工夫就是 格物 ꎬ诚意的目标是 至善 ꎬ衡量至善的准则是 致知 ꎬ做到致知ꎬ本体便得到复归ꎮ与朱熹不同的是ꎬ王阳明不再将 物理 与 吾心 ㊁ 己 与 人 ㊁ 修身 与 齐家 ㊁ 治国 ㊁ 平天下 分隔开来ꎬ在他的学说中ꎬ这些范畴之间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本末始终关系ꎮ王阳明说道: 是故不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ꎬ谓之支ꎻ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ꎬ谓之虚ꎻ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ꎬ谓之妄ꎮ支与虚与妄ꎬ其于至善也远矣ꎮ [2]271真正解决为学支离虚妄问题的关键便是简化并连接«大学»中的核心概念ꎬ而非作补传ꎮ后世学者对儒家经典著作注疏愈多ꎬ愈是只在支节处增进ꎬ这样就导致离真正的圣人之学愈来愈远ꎮ至此ꎬ王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重新解释完成了其学说的第一阶段ꎬ即提倡 诚意格物 ꎮ①王阳明整个学说体系就是这样随着对经典的重新解释而建立㊁展开和完成的ꎮ他赞成孔子 述而不作 的做法ꎬ反对后世学者对圣贤之学的增添ꎮ他说道: 圣贤笔之书ꎬ如写真传神ꎬ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ꎬ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ꎻ其精神意气ꎬ言笑动止ꎬ固有所不能传也ꎮ后世著述ꎬ是又将圣人所画ꎬ摹仿誊写ꎬ而妄自分析加增ꎬ以逞其技ꎬ失其真愈远矣ꎮ [2]13因此ꎬ他对于经典的总结ꎬ重点在于其中的旨义而非文辞ꎮ王阳明多次42①蔡仁厚认为ꎬ王阳明自龙场悟道之后ꎬ其学说经历了两个阶段:诚意格物与致良知ꎮ之后王阳明将诚意格物收摄于致良知之中ꎬ完成了其整个学说体系ꎮ要求弟子把握经典中的精神ꎬ如他在答弟子徐爱问«六经»«春秋»的异同时提出经㊁史相同ꎬ皆为扬善去恶而作ꎮ①王阳明教导弟子ꎬ不能拘泥于文字ꎬ须解其中意涵ꎬ这点在其解释顾东桥来信中所提到的«四书»«六经»所载的问题时体现得尤为明确ꎮ王阳明列举子张和颜回的例子ꎬ意在说明闻见之知不及在心上求的德性之知ꎮ那么ꎬ在心上如何用功呢?王阳明说: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ꎬ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非防于未萌之先ꎬ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 此正中庸戒慎恐惧 ㊁大学 致知格物 之功ꎬ舍此之外ꎬ无别功矣ꎮ [2]74-75即要求于 心上求理 ꎬ追求 心体之纯 ꎬ进而指向个人的 德性之知 ꎮ正是基于对经典精神的把握ꎬ正德三年春在贵州龙场 悟性具圣人之道 [2]1354后ꎬ王阳明用五经之言相佐证ꎬ发现了圣人之言与自己的想法完全契合ꎮ㊀㊀二、核心概念的诠释由上述内容可知ꎬ对版本的选择ꎬ以及对经典文本的诠释ꎬ使王阳明的学说另辟蹊径ꎬ显现出与朱熹之学的极为不同之处ꎮ但对学问义理的探讨离不开对经典概念的解读ꎬ而当时朱子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已经使朱子的注疏深入人心ꎬ导致诸学者只要讨论问题就先辨析概念ꎬ无法越出朱子学的范围ꎬ这样ꎬ便很难离开 道问学 而将学问指向 尊德性 ꎮ王阳明为改变世人在为学上泥文逐句㊁支离决裂而导致圣道堵塞的状况ꎬ便主张在文字上删繁就简ꎬ在概念上重新整饬ꎬ试图做到 体用浑圆 惟精惟一 以简化概念ꎬ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跳出理论范围而联系实践ꎬ使学问不只停留于 口耳之学 ꎮ由此可见ꎬ在重实践㊁弃虚文㊁弘扬圣道㊁追求实现德性的道路上ꎬ王阳明在概念上所做的化繁就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ꎮ首先ꎬ围绕着朱子学中作为万事万物依据的具有绝对独立性存在的 理 这一范畴ꎬ王阳明不再局限于其 唯一 的规定性ꎬ而是引出 心 这一概念ꎬ提出 心即理也 [2]3ꎬ 心体纯乎天理 便和 理 同ꎬ将 心 上升到 理 的高度ꎬ在理论上完成了 心 与 理 的置换和同一ꎬ由此ꎬ 心即理 成为王阳明学说的标志性范畴ꎮ在«答顾东桥书»中ꎬ王阳明又提出: 心之体ꎬ性也ꎬ性即理也ꎮ [2]48由此可知ꎬ 心 性 理 在王阳明学说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实质内涵ꎬ不可分开来谈ꎮ王阳明又说道: 性一而已ꎬ自其形体也谓之天ꎬ主宰也谓之帝ꎬ流行也谓之命ꎬ赋于人也谓之性ꎬ主于身也谓之心ꎮ [2]17-18在王阳明弟子陆澄写的信中ꎬ陆澄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聪明睿知果质乎?仁义礼智果性乎?喜怒哀乐果情乎?私欲客气果一物乎?二物乎? 王阳明指出如此思考便是拘泥于文字ꎬ是支离ꎬ他说道: 性一而已ꎬ仁㊁义㊁礼㊁知ꎬ性之性也ꎻ聪㊁明㊁睿㊁知ꎬ性之质也ꎻ喜㊁怒㊁哀㊁乐ꎬ性之情也ꎻ私欲㊁客气ꎬ性之蔽也ꎮ [2]77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ꎬ发之事父便是孝ꎬ发之事君便是忠ꎬ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ꎮ [2]3王阳明用一个 性 的范畴统合所有的仁义礼知㊁聪明睿知㊁私欲客气ꎬ用 心 的范畴统合孝㊁忠㊁信ꎬ无非是要帮助学人简化概念ꎬ即只在人人皆具有的心㊁性上用功ꎬ而最终一切指向便是 心 ꎬ因为 尽心即是尽性 [2]6ꎮ如此ꎬ 心 性 理 仁 义 礼 知 信 忠 孝 等浑圆一体ꎬ而其中 心 是人身体的主宰ꎬ把握住这个主宰ꎬ一切工夫于自己本有的 心 处落实ꎬ如此便是王阳明所谓的把握圣学的关键ꎮ其次ꎬ便是澄清«大学»中 正心 诚意 致知 格物 之间的关系ꎮ王阳明说道: 身之主宰便是心ꎬ心之所发便是意ꎬ意之本体便是知ꎬ意之所在便是物 无心外之理ꎬ无心外之物ꎮ [2]6-7此处ꎬ王阳明训 物 为 事 ꎬ将 心 意 物 事 同为一体ꎬ此时的 物 不再是外在的表现ꎬ而是人的内在之 心 意 与外在行为表现的连接贯通ꎮ通过这种贯通ꎬ王阳明重申了内在道德心理㊁道德动机与外在道德行为在理论上的一致性ꎮ只有训 物 为 事 ꎬ才能使 正心 诚意 致知 格物 都表现为一事而没有先后次序之分ꎮ正德十六年(1521)ꎬ王阳明在江西楬橥 良52①王阳明认为: 以事言谓之史ꎬ以道言谓之经ꎮ事即道ꎬ道即事ꎮ春秋亦经ꎬ五经亦史 史以明善恶ꎬ示训诫ꎮ 参见王守仁撰ꎬ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ꎬ第11页ꎮ知 之学ꎬ指点四方来士ꎮ王阳明提出: 心者ꎬ身之主也ꎬ而心之虚灵明觉ꎬ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ꎮ [2]53以 良知 统率 物 理 ꎮ将一切收摄于 良知 之后ꎬ王阳明说道: 吾平生讲学ꎬ只是 致良知 三字ꎮ仁ꎬ人心也ꎬ良知之诚爱恻怛处ꎬ便是仁ꎬ无诚爱恻怛之心ꎬ亦无良知也ꎮ [2]1091依王阳明之言ꎬ良知具有完满性ꎬ人们 致得良知 后ꎬ必然可用 仁爱 之心对待万事万物ꎮ 良知 一词的提出ꎬ标志着王阳明对孔孟 仁 的思想的回归ꎬ而 致良知 则进一步完善了孔孟以来的 德性之教 理念ꎮ既然 良知 之学是实学ꎬ那么究竟如何能做到 致良知 呢?这是王阳明学说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点ꎬ也是他对朱熹学说弊端的矫正中最重要之处ꎮ王阳明用 知行合一 来破除人的私欲以复心体良知ꎮ他说道: 道心者ꎬ良知之谓也ꎮ君子之学ꎬ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ꎬ要皆知行合一之功ꎬ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ꎻ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ꎬ分知行为两事ꎬ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ꎮ [2]58王阳明认为ꎬ这样可纠正学问支离的弊端ꎬ即体即用ꎬ当下私欲得以消除ꎬ复得良知ꎬ没有工夫上的先后之分ꎮ王阳明强调圣学是不能离开 事为 而单独讲求的ꎬ儒学如果离开了 事为 便和佛㊁道之学没有根本区别ꎬ因此ꎬ王阳明在主张 致良知 时强调要做到 知行合一 ꎮ他说道: 知之真切笃实处ꎬ即是行ꎻ行之明觉精察处ꎬ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ꎮ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ꎬ失却知行本体ꎬ故有合一并进之说ꎮ [2]47-48也就是说ꎬ知行相互包含㊁原为一体㊁不可分离ꎮ为强调其学说中的道德性ꎬ王阳明重新提出 万物一体 之论ꎬ并将其与 圣人之心 ㊁对己而言的 明明德 以及对人而言的 亲民 联系起来ꎮ 夫圣人之心ꎬ以天地万物为一体ꎬ其视天下之人ꎬ无内外远近ꎬ凡有血气ꎬ皆其昆弟赤子之亲ꎬ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ꎬ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ꎮ [2]61而 明明德 就是要明 万物一体 之仁心ꎬ 亲民 就是要达 万物一体 之用ꎬ这样才能致良知ꎬ成为圣人ꎮ王阳明以此昭示世人 有我之私 拥塞心中ꎬ必当予以破除ꎮ由此可见ꎬ通过 万物一体 之论ꎬ王阳明将德性之善扩充到全宇宙ꎬ在他看来ꎬ每个人都具有的 良知 是整个伦理之网的关键所在ꎮ在王阳明的学说体系中ꎬ他对概念不再做细致的分析ꎬ而是再三简化ꎬ突出中心范畴 致良知 ꎬ使得工夫有落实之处ꎮ由此ꎬ 尊德性 和道问学 不再成为相互对立的两面ꎻ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为一事ꎻ 博文 约礼 为一事ꎻ 精 气 神 为一体ꎻ 动 静 为一体ꎮ由此可见ꎬ王阳明的学说所重视的并不是辨异同ꎬ而是着力于在 心 上用功ꎬ去除私欲ꎬ贯通知行ꎬ复得良知ꎮ㊀㊀三㊁致学目标的阐发: 圣人 概念凡俗化为了唤起人们 成圣 的道德理想ꎬ王阳明将 圣人 的概念凡俗化ꎬ提出了 圣人可学而至 的观点ꎬ而这个 学 ꎬ就是要在道德上实现 万物一体之仁 ꎮ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ꎬ在肯定 圣人可学而至 的同时ꎬ都承认在现实层面上 圣 和 凡 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ꎮ在朱熹看来ꎬ 而今学者所以学ꎬ便须是到圣贤地位ꎬ不到不肯休ꎬ方是 [3]352ꎬ要想真正学而成圣ꎬ就要切实地去做穷理㊁格物㊁致知的工夫ꎮ然而ꎬ并不是仅做这些工夫ꎬ 块然守定这物事在一室ꎬ关门独坐便了ꎬ便可以为圣贤 [3]3454ꎬ因为朱熹认为: 自古无不晓事情底圣贤ꎬ亦无不通变底圣贤ꎬ亦无关门独坐底圣贤ꎮ [3]3454由此可知ꎬ在朱熹的观念中ꎬ圣贤之所以为圣贤ꎬ在于其学问广博ꎬ知晓天下万事万物之理㊁兴衰治乱得失之迹ꎬ从 修身 到 治国平天下 的道理 无所不通ꎬ无所不能 ꎬ 无所不格ꎬ无所不知 [3]3454-3455ꎮ朱熹说道: 圣贤之学ꎬ事物大小ꎬ道无精粗ꎬ莫不穷究无余ꎮ至如事之切身者ꎬ固未尝不加意ꎻ而事之未为紧要ꎬ亦莫不致意焉ꎮ所以«中庸»曰: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ꎬ致广大而尽精微ꎬ极高明而道中庸ꎬ温故而知新ꎬ敦厚以崇礼ꎮ 这五句十件事ꎬ无些子空阙处ꎮ [3]1933他认为圣人博学ꎬ其学问没有边界ꎬ 无所不学也ꎮ自吾身所谓大经㊁大本ꎬ以至天下之事事物物ꎬ甚而一字之义ꎬ莫不在所当穷ꎬ而未始有不消理会者ꎬ虽物过乎前ꎬ不识其名ꎬ彼亦不管ꎬ岂穷理之学哉 [3]1933ꎮ可见ꎬ任何人要学成朱熹所谓的62圣人ꎬ都需要竭尽其力开辟出一个事事物物 无所不学 无不理会 的学问领域ꎬ而这种为学方法是没有止境的ꎮ由此ꎬ王阳明指出了这种为学理论的缺陷ꎬ说道: 以此论圣人之亦必由学而至ꎬ则虽有所发明ꎬ然其阶级悬难ꎬ反觉高远深奥ꎬ而未见其为人皆可学 若如前说ꎬ未免使柔怯者畏缩而不敢当ꎬ高明者希高而外逐ꎬ不能无弊也ꎮ [2]238这样只能使对 成圣 理想人格的追求或消失于怯懦之人的思想中ꎬ或转移到对外物的追求中ꎬ至此圣道不明ꎬ圣学不复ꎮ由上可知ꎬ朱熹的圣贤之学不仅涉及 尊德性 ꎬ其更为根本的特征则是 道问学 ꎮ如朱熹将圣贤人物细分为贤人㊁君子和圣人三个等次ꎬ贤人不及君子ꎬ君子不及圣人 ꎮ所谓君子ꎬ乃是 才德出众之名 ꎬ也就是说ꎬ君子是指德才兼备之人ꎮ 德者ꎬ体也ꎻ才者ꎬ用也 [2]708ꎬ君子可以做到 体无不备ꎬ用无不周 ꎬ其不仅有着优良完备的道德人格修养ꎬ而且能够发挥广泛的社会作用ꎬ而 非一善一行之可名也 ꎬ或者 非特一才一艺而已 [2]708ꎮ朱熹特别强调人的才能ꎬ在他看来ꎬ如果离开才能只谈道德ꎬ那么这个人便不能为用ꎬ只能被称为好人而已ꎮ所谓 贤人 ꎬ指的则是 偏于德行ꎬ而其用不周 者ꎬ贤人次于君子ꎮ君子虽然 具圣人之体用 ꎬ但 其体不如圣人之大ꎬ而其用不如圣人之妙耳 [2]708ꎮ由此可知ꎬ朱熹认为ꎬ人与圣贤之间隔着道德和才学两个方面ꎬ故朱熹说道: 圣人完善皆备ꎬ有一毫之失ꎬ此不足为圣人ꎮ常人终日为不善ꎬ偶有一毫之善ꎬ此善心生也ꎮ圣人要求备ꎬ故大舜无一毫厘不是ꎬ此所谓为圣人ꎮ不然ꎬ又安足谓之舜哉! [3]285正因为圣人 完善皆备 ꎬ故其用可 做天下根本 而具 撑天柱地 之伟功ꎮ①总之ꎬ如钱穆先生所说ꎬ 朱子乃以德行聪明才能事业四者并重而称之为圣人 [4]68ꎬ 以传道治国与裁成辅相天地之道ꎬ继天地之志ꎬ述天地之事ꎬ而称之为圣人 [4]69ꎬ可谓 悬格甚高 ꎮ王阳明聚焦于人的道德性ꎬ对圣人之所以为圣作出了不同于朱熹的解释ꎬ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界定了 圣人 概念的内涵ꎬ使其包容性更高ꎬ也更有利于普通人成圣ꎮ那么ꎬ对王阳明来说ꎬ圣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圣人和贤人㊁普通人之间的差别究竟是什么呢?蔡希渊就此而发问: 圣人可学而至ꎮ然伯夷㊁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ꎬ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王阳明对此问题做了具体详尽的回答ꎬ他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ꎬ只是其心纯乎天理ꎬ而无人欲之杂ꎮ犹精金之所以为精ꎬ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ꎮ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ꎬ金到足色方是精ꎮ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ꎬ犹金之分两有轻重ꎮ尧㊁舜犹万镒ꎬ文王㊁孔子犹九千镒ꎬ禹㊁汤㊁武王犹七八千镒ꎬ伯夷㊁伊尹犹四五千镒ꎮ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ꎬ皆可谓之圣人 盖所以为精金者ꎬ在足色而不在分两ꎻ所以为圣者ꎬ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ꎮ故虽凡人而肯为学ꎬ使此心纯乎天理ꎬ则亦可为圣人ꎻ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ꎬ分两虽悬绝ꎬ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ꎮ故曰: 人皆可以为尧㊁舜 者以此ꎮ [2]31-32王阳明的这一回答ꎬ可谓是有感而发ꎬ清楚地阐述了自己对圣人之学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ꎮ在王阳明看来ꎬ圣人之所以为圣ꎬ只在于其德性修养ꎬ而德性修养的关键则在于其心能否 纯乎天理ꎬ而无人欲之杂 ꎬ这是所有圣人所具有的共同特质ꎮ当然ꎬ圣人之间也是有差别的ꎬ其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才能大小的不同ꎬ但就圣人之所以为圣而言ꎬ德性修养才是作圣的根本ꎮ因此王阳明认为ꎬ任何人只要能够做到此心纯乎天理ꎬ便能够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ꎬ故 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ꎬ便同谓之圣 [2]35ꎬ乃至 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ꎬ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ꎬ即人人自有ꎬ个个圆成ꎬ便能大以成大ꎬ小以成小ꎬ不假外慕ꎬ无不具足 [2]35-36ꎮ王阳明认为ꎬ尽管人与人在气质禀赋上有清浊纯驳的差异ꎬ 有中人以上ꎬ中人以下 ꎬ而其于道亦有 生知安行ꎬ学之利行 ꎬ乃至 其下者 必须加 人一己百ꎬ人十己千 的修养工夫ꎬ但就成功而言ꎬ他们所能成就的圣人72① «大学»之书ꎬ即是圣人做天下根本ꎮ 参见黎靖德编:«朱子语类»ꎬ中华书局2020年版ꎬ第307页ꎮ 看古之圣贤别无用心ꎬ只这两者是吃紧处ꎻ明明德ꎬ便欲无一毫私欲ꎻ新民ꎬ便欲人于事事物物上皆是当ꎮ正如佛教说ꎬ 为此一大事因缘出见于世 ꎬ此亦圣人一大事也ꎮ千言万语ꎬ只是说这个道理ꎮ若还一日不扶持ꎬ便倒了ꎮ圣人只是常扶持这个道理ꎬ教他撑天柱地ꎮ 参见黎靖德编:«朱子语类»ꎬ中华书局2020年版ꎬ第283-284页ꎮ德性即 使此心纯乎天理 的道德人格修养却是一样的ꎮ王阳明的学生徐爱(字曰仁)认为王阳明以足色之金比喻圣人ꎬ 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感而 大有功于后学 [2]32ꎬ而正因为作圣之本ꎬ只需在心地上做工夫ꎬ故而工夫也就变得更加简易直截ꎮ因此ꎬ王阳明说道: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ꎬ不求日增ꎮ减得一分人欲ꎬ便是复得一分天理ꎻ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2]32通过这种方式ꎬ王阳明将圣人 凡俗化 ꎬ使儒家的理想人格更贴近普通大众ꎬ不至于因目标过高而难以实现ꎮ自此ꎬ成为圣人不再需要追求才能方面的完备ꎬ因为与之相比ꎬ道德修养才是成圣的基础和关键ꎮ在王阳明看来ꎬ培养才能的方式是不同的ꎬ需要 因人而异 ꎬ因为每个人皆有所长ꎬ而对道德的培养方式却是相同的ꎬ就是要 致良知 ꎬ克制私欲ꎬ使 心 与 天理 保持一致ꎮ这就是 成德之教 的主要旨归ꎮ而所谓 成德 的标准依据到底是什么? 良知 内在的规范缘何形成? 致良知 理论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李泽厚先生将其归结为儒家思想的 社会性 伦理性 特点ꎬ即通过提倡人的道德性ꎬ来维系伦理关系上的和谐ꎬ最终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ꎮ明代中期朱子理学已经使世人的关注点从 德性修养 转向 知识探求 ꎬ王阳明在此时打破程朱学禁锢ꎬ将重点转回到传统儒家的 德性教化 ꎮ他通过 圣凡一致 理论ꎬ重新确立了 德性 在社会观念中的重要地位ꎬ弥合了以 士人 群体为代表的知识精英阶层与普通大众间的差距ꎮ与此同时ꎬ王阳明通过讲学活动ꎬ阐发德性教育之旨ꎬ在理论与实践上为伦理社会的秩序构建培基固本ꎮ结㊀语王阳明从对经典文本的选择和诠释开始ꎬ便打开了与朱熹相异的学术路径ꎬ然而两者殊途同归ꎬ皆是为了指引历代学者 做圣贤 ꎬ这也是儒家 德性之教 的永恒旨归ꎮ朱熹的学问目标兼顾 尊德性 与 道问学 ꎬ依朱熹所说ꎬ 尊德性与 道问学 两者不可舍弃一端而独存ꎮ但朱熹将此细分为两件事ꎬ在为学工夫上强调精粗表里无所不尽ꎬ以 尊德性 来 道问学 [3]1932-1933ꎬ导致后来学者在为学上普遍存在空谈格物而忽略德性的弊端ꎮ基于此ꎬ王阳明重新发扬孔孟 德性之教 ꎬ指出学问与工夫本自合一ꎬ学者应致力于 致良知 以求得德性的圆满ꎮ由此ꎬ王阳明开拓出一条只就道德伦理而言的人人皆具 成圣 资格的路径ꎬ相应地ꎬ其讲学便不再局限于面向精英ꎬ而是真正做到面向大众ꎮ也正是具有这种简易直截㊁凡俗化的特点ꎬ王阳明的学说可以突破藩篱ꎬ成为明代中后期一股巨大的学术浪潮ꎬ对明代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ꎮ至此ꎬ 道德 在明代理学思想和政治秩序中的位置达到顶峰ꎬ而进行 德性 的教育与培养也成为当时的政治治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ꎮ参考文献:[1]㊀宋元人注:«四书五经»ꎬ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ꎮ[2]㊀王守仁:«王阳明全集»ꎬ吴光等编校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ꎮ[3]㊀黎靖德编:«朱子语类»ꎬ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版ꎮ[4]㊀钱穆:«朱子学提纲»ꎬ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ꎮ[责任编辑:张圆圆]82。

王阳明工夫论演进的内在线索

王阳明工夫论演进的内在线索

依循良知的工夫.以下一段话表明,在他看来,用依
而且能提供通过自主探索或询问他人之类的方式去
循良知来解释致良 知,具 有 普 遍 意 义:“良 知 原 是 精
了解具体 事 物 之 理 的 动 力,从 而 保 证 工 夫 的 完 成.
精明明的,如欲孝 亲,生 知 安 行 的 只 是 依 此 良 知,实
也就是说,讲求天理 和 穷 理 本 身 就 蕴 含 在 致 良 知 工
第 42 卷第 5 期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22 年 10 月
JOURNAL OFSHANGRAO NORMAL UNIVERS
ITY
Vo
l
42,
No

Oc
t
2022
王阳明工夫论演进的内在线索
傅锡洪
(中山大学 博雅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旨的主要关切.为 保 证 致 良 知 的 落 实,他 又 进 一 步
出地位的原因在于,致知主要突显出工夫的简易性,
要求学者克服困 苦 与 轻 忽,做 到 真 切. 这 构 成 了 他
人们由此容易怀疑 良 知 果 真 是 否 就 是 全 功,或 者 忽
提出致良知宗旨以 后,尤 其 是 去 世 前 几 年 为 学 的 重
十五年以后他仍然 极 为 重 视 诚 意,诚 意 在 他 工 夫 论
重新发现的意义,作 了 如 下 极 高 的 评 价:“致 良 知 之
十五年前后阳明的 立 场 发 生 了 实 质 性 的 转 变,不 如
教”.他在嘉靖四年(
1525)对 “致 良 知”的 地 位 及 其
中可以说仍 然 具 有 首 出 地 位 [4].故 而,与 其 说 正 德
视工夫的艰难和持 久,这 些 都 妨 碍 了 致 知 工 夫 的 落

王阳明“《大学》古本”说生成考

王阳明“《大学》古本”说生成考

王阳明“《大学》古本”说生成考蒋国保【摘要】阳明对“《大学》古本”的重视,可以说贯彻于其哲学创造生涯的始终.但在对阳明“何时开始以《大学》今本为非,倡言重视《大学》古本”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学者们却存在尖锐分歧:或以为始于“居夷”期间,或以为不可能早于湛甘泉出使安南那年——正德六年.通过对阳明“《大学》古本”说之生成历程的仔细考证,希望说明这样一个见解:阳明倡言“《大学》古本”说甚至比“居夷”期间更早,当在他三十四岁那年,其时他为官住在北京.【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0)004【总页数】5页(P1-4,60)【关键词】阳明;《大学》古本;朱熹;《大学章句》【作者】蒋国保【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8.2王阳明哲学,在我看来,并非像牟宗三所认为的那样,是自《中庸》回归《论语》、《孟子》,而是源自《大学》。

但阳明所依据的《大学》,不是当时学人普遍重视的《大学》今本,即由朱熹《大学章句》所呈现的经文与传文相分的《大学》,而是《大学》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篇。

阳明对“《大学》古本”的重视,可以说贯彻其哲学创造生涯的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讲,阳明“《大学》古本”说的生成历程,也就是其哲学体系建构的过程。

研究这两个过程的一致性,对于深入研究阳明哲学思想来说,应该是新课题。

笔者关于阳明“《大学》古本”说生成历程的考证,将促进这个新课题的研究。

在《王阳明全集》中,未见到涉及《中庸》的篇名,却屡见关乎《大学》的篇名,计有《大学古本序》、《大学古本傍释》、《大学古本原序》。

而从《传习录》(最重要的阳明思想资料)来看,阳明与学生以及道友所讨论的问题,多源自《大学》,几乎没有关于《中庸》话题的讨论,即便偶尔提及《中庸》,也是讨论其他话题时顺便提到而已。

这些现象似乎隐含了一个事实,即阳明实际上不是重视《中庸》而是重视《大学》。

[转载]古本大学(注音版)

[转载]古本大学(注音版)

[转载]古本大学(注音版)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在(zài)明(míng)明(míng)德(dé),在(zài)亲(qīn)民(mín),在(zài)止(zhǐ)于(yú)至(zhì)善(shàn)。

知(zhī)止(zhǐ)而后(érhòu)有(yǒu)定(dìng),定(dìng)而后(érhòu)能(néng)静(jìng),静(jìng)而后(érhòu)能(néng)安(ān),安(ān)而后(érhòu)能(néng)虑(lǜ),虑(lǜ)而后(érhòu)能(néng)得(dé)。

物(wù)有(yǒu)本末(běnmò),事(shì)有(yǒu)终(zhōng)始(shǐ)。

知(zhī)所(suǒ)先后(xiānhòu),则(zé)近(jìn)道(dào)矣(yǐ)。

古(gǔ)之(zhī)欲(yù)明(míng)明(míng)德(dé)于(yú)天下(tiānxià)者(zhě),先(xiān)治(zhì)其(qí)国(guó)。

欲(yù)治(zhì)其(qí)国(guó)者(zhě),先(xiān)齐(qí)其(qí)家(jiā),欲(yù)齐(qí)其(qí)家(jiā)者(zhě),先(xiān)修(xiū)其(qí)身(shēn)。

王阳明心学与《大学》

王阳明心学与《大学》

王阳明心学与《大学》王阳明心学与《大学》□毕宝魁《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到北宋时逐渐被重视,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将其和《中庸》从《礼记》中独立出来,再将其与《论语》、《孟子》并列,称之为“四书”。

又为之作注解,这便是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当时官学和私学的教材,从此成为显学。

其后一直到取消科举,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都是必考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能够背诵的篇章。

对“大学”这一概念的阐释主要有三种,一是“大人之学”,与“儿童之学”相对应。

和今天“大学”的概念倒有点相近之处。

是指学生年龄但主要是学习层次而言的。

另外一种是精深博大的学问,与重视文字训诂的“小学”对应,两者有交叉。

明代学者王阳明通过不断学习思索并进行过格物的实践,最后悟出自己的心得,将精华注入《大学》之中,形成一套思想体系,对于他身后的中国学术界、思想界乃至于政治界都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这便是王阳明的心学。

他对于大学的解释则是“大人”之学,这个大人不是年龄的范畴,而是和小人相对的大人,实际是君子之学,是圣人之学。

《大学》的三纲八目《大学》的核心内容,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出自开始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便是所谓的“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便是所谓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1472-1528),名王守仁,今浙江人,世称王阳明,他不仅仅是思想家,而且是实际政治家。

他年轻时曾热诚地信奉程朱理学,为实行朱熹的教导,还曾下决心要格物致知,首先要从竹子寻找突破口,于是专心致志去“格”竹子的理。

王阳明《大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王阳明《大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王阳明《大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对于《大学》的作者、版本以及其中的义理,很多学者都对此展开过讨论,陈来《<大学>的作者、文本争论与思想诠释》(2020)认为“《大学》义理精要,篇幅不长,但从文本到思想,相关讨论非常多,在宋以后的儒学发展史上影响极其深远,宋明理学的很多根本性命题、核心话题以及重要争论都来源于此。

”[1]并且关于阳明心学的理论溯源,陈来曾说“整个阳明哲学的概念和结构都与《大学》有密切的联系”[2]。

可见,《大学》在阳明心学的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阳明《大学》诠释的历程有助于厘清阳明思想的发展变化,增强对阳明心学的认知。

一、“龙场悟道”思想之转折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阳明心学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纵观王阳明哲学的发展历程,可见他对朱熹的《大学》改本和相关诠释,经历了前期忠实信奉,中期怀疑茫然,最终彻底推翻、立己之学的过程。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也记载了王阳明思想的演化历程和阳明对朱子《大学》阐释的态度的转变,他将其概括为:先生之说,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

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3]王阳明早期对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深信不疑,他仔细研读朱熹的著作,学习圣贤之道,但是在亭前格竹,七天无所获后,他开始对格物之说产生怀疑,直至龙场,他才明白了格物的根本意思,才知道天下的事物本来就没什么好格的,格物只需要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上下功夫就好了。

至此,他实现了思想上的大转变,对程朱理学进入到彻底怀疑的阶段。

在这之后他开始批判朱熹改本的《大学章句》,在《传习录》中,阳明在回复罗整庵的书信中就强调了古本《大学》本就简易直接、明白通顺,因而对朱熹作的改补提出质疑:“《大学》古本乃孔门相传旧本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古本傍释大学古本原序[号内为《大学古本序》补文与定文,〈〉号内为《大学古本原序》删文。

]庚辰春,王伯安以《大学》古本见惠,其序乃戊寅七月所作。

序云:《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

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

(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

)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

以言乎己,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

(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

)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

〈格物以诚意,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复而体正,体正而无不善之动矣!是之谓止至善。

〉(致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

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

格物者,致知之实也。

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

)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

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是故不〈本〉(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合之以敬而益缀,补之以传而益离。

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什,以引其义,庶几复见圣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

噫!〈罪我者其亦以是矣夫!〉(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

)《大学古本原序》作于正德十三年,《大学古本序》为嘉靖二年改作。

今据罗钦顺《困知记》三续二十章录入。

大学古本傍释[以续四库本为底本,续四库所用为百陵学山本,另过录函海本异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亲民,犹修己安百姓。

明德、亲民无他,惟在止于至善,尽其心之本体,谓之止至善。

至善者,心之本体;知至善,惟在于吾心,则求之有定向。

[此条函海本作:“亲,爱也。

明明德、亲民,犹言修己安百姓。

至善者,心之本体,尽其心之本体,谓之至善。

”又以“知至善惟在吾心,则求之有定向。

”为第二条。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明明德天下,犹《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至“协和万邦”。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者身之主。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

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

[此条函海本作:“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也。

格物:格,正;物,事也。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如意用于事亲之孝而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心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知矣。

知至,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

”]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则在修身。

知修身为本,斯谓知本,斯谓知之至。

然非实能修其身者,未可谓之知修身也。

修身惟在诚意,故特揭诚意,示人以修身之要。

[此条函海本作:“知修身为本,斯谓知本,斯谓知至。

非实能修身,未可谓之修身。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诚意只是慎独工夫,在格物上用,犹《中庸》之“戒惧”也。

[此条函海本作:“修身惟在于诚意,故特揭诚意以示人修身之要。

诚意只是慎独,工夫只在格物上用,犹《中庸》之“戒惧”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君子小人之分,只是能诚意与不能诚意。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此犹《中庸》之“莫见莫显”。

[函海本无“此”字。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言此未足为严,以见独之严也。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诚意工夫实下手处惟格物,引《诗》言格物之事。

[“惟”字,函海本作“只在”,无“之”字。

] 此下言格致。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惟以诚意为主,而用格物之工,故不须添一“敬”字。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犹《中庸》之“道问学”、“尊德性”。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兮”者,恂慄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犹《中庸》之“齐明盛服”。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格致以诚其意,则明德止于至善,而亲民之功亦在其中矣。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明德亲民只是一事。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此以没世不忘也。

(亲民之功至于如此,亦不过自用其明德而已。

[函海本“自用”作“自明”。

])康诰曰:“克明德。

”(又说归身上。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自明不已,即所以为亲民。

[函海本无“为”字。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孟子告滕文公养民之政,引此诗云:“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之明德亲民岂有他哉?一皆求止于至善而已。

[函海本于“明德”上多一“明”字,“一皆求”作“亦不过”。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止于至善岂外求哉?惟求之吾身而已。

[“外求”函海本作“有他”。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

止于信。

(又说归身上。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又即亲民中听讼一事,要其极,亦皆本于明德,则信乎以修身为本矣。

[函海本“要”下有一“在”字,无“皆”字。

] 又说归身上。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工夫只是诚意。

就诚意中体当自己心体,常令廓然大公,便是正心。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此犹《中庸》“未发之中”。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为修身在正其心。

(正心之功,既不可滞于有,又不可堕于无。

[以上诸条函海本作:“修身工夫只是诚意。

就诚意中体当自己心体,令廓然大公,便是正心。

正心之功,既不可滞于有,亦不可堕于无。

犹《中庸》‘未发之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人之心体惟不能廓然大公,是以随其情之所发而碎焉。

此犹“中节之和”。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能廓然大公而随物顺应者,鲜矣。

[以上诸条函海本作:“人之心体不能廓然大公,是以随其情之所向而辟,亲爱五者无辟,犹《中庸》‘已发之和’。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又说归身上。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

”(亲民。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只是诚意。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又说归身上。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又说归身上。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只是诚意。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宜家人兄弟,与其仪不忒,只是修身。

[以上诸条函海本作:“只是修身,只是诚意。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又说归身上。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亲民。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工夫只是诚意。

[以上诸条函海本作:“又说到修身上,工夫只是诚意。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只是诚意。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亲民。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惟系一人之身。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天地。

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身修则能得众。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又说归身上。

修身为本。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惟在此心之善否。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善人只是全其心之本体者。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此是能诚意者。

)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是不能诚意者。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

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仁是全其心之本体者。

)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只是诚意。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能明德者则能亲民。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能明德则民亲。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

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