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
论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论王阳明的 心学思想
王阳明
• 王阳明,又称王守仁(1472-1529),号阳明子, 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 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 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 而且能够统军征战,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 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王阳明心学形成过程
• 王守仁38岁,在讲学中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成 功地迈出了独创心学思想体系的第一步。王守仁在贵阳书院首次 公开讲论“知行合一”之说,对四方学者影响很大,贵州之士也 由此始知有心性之学。
•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之后,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 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他认为,良知 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 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思想主张
• 心外无理 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 去寻
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 • 唯求其是 •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参考网易课堂 董平教授 王阳明心学
Thanks,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 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 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 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 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程朱理学
• 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 “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 识真理的目的(致知)。
王阳明心学形成过程
王阳明格竹图
经历了“格竹”的失败,又实践循 序致精的读书方法也未能成功,他 便对朱熹学说的崇信发生了根本性 的动摇,从此与朱学分道扬镳。
论王阳明“启蒙之道”
词章之 学”有着 怎么样 的弊端 ,以至 令这位儒 学大
师如此 疾恶呢 ?
个罔 子 ,将 自己的人 文关 怀洒 向力 所能及 的每一个
人 。弟子黄 以方就 曾记下 了这样 一件事 : “ 尝见 先 生送 二三省宿 出门 ,退坐 于 中轩 ,若有 忧色。 德洪 趋进请 问 。先 生 曰 : ‘ 与诸老论 及此学 ,真 圆凿 顷 方枘 。此道坦 如道路 ,世儒 往往 自加荒 塞 ,终 身陷 荆棘 之场而 不悔 。吾 不知 其何说 也? ’和几个行 将 ”
世 “ 诵词章之 学 ”的深恶痛绝 ,以及 对 “ 记 教以人 伦” 的 “ 先王之 教” 的无限追缅 之情 。那么 “ 记诵
史上 的儒学 大师 ,差 不多 都是教 育家 。 ”
阳明构
建 自己 “ 心学 ”理论 的过程 ,实 际上就是一 个授 徒
讲学 的过程 。被 国学 大师钱 穆推 为中 国传 统文化七 部经 典著作之 一 的 《 习录》 传 , 是其朋友 弟子辑
是 “ 窃取先 王之近 似者 ,假 之于外 以 内济 其私 己之
欲 ”⑥ 。而从 三代 至 到 明朝 ,中间 已相 隔久远 ,其
“ 生 诲 人 。不 择 衰 朽 , 仁 人 悯 物 之 心 也 。 先 ” 不 论怎 么说 .这 件事 至少反映 出 了王 阳明对教 育事 业 的重 视和执著 。王 阳明对衰 朽之人都 能做 到诲之 不 倦 。那么对 于 “ 如草 木之初 萌”之童 子 的启 蒙教
录 的他 讲 学 的 言行 和来 往 论 道 的 书信 。他 自 己也 说: “ 道必学 而后 明 ,非外 讲学 而复有所 谓明 道之
事也 。 ”啊 见 ,与朋 友弟子 的讲学 ,被他 看成 了一
个悟 道体道 的过程 .而且还 是必不 可少 的。王 阳明 的讲 学论道 ,并未 限于朋友 弟子 ,而是 常常走 出这
论王阳明的心学渊源
论王阳明的心学渊源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是:1.心即理(价值存在);2.知行合一(价值判断);3.致良知(价值归宿)。
“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
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所谓“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
简单地理解就是,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2.知行合一:王阳明指出,言俏美的先导,行及就是言的彰显;言俏美的开端,行及又就是言的顺利完成;盔鼠apparent,行及中存有言,二者互为表里,不容拆分。
王经心智,行是行动,只有回去课堂教学了,才可以具有这个科学知识;不回去搞,即使看看了很多书,研习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赢得这个科学知识。
所以言和行其实就是一两件事,即为知行合一。
3.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
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明朝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分析
明朝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分析明朝时期,王阳明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将领和哲学家。
他的思想理论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实践经历、哲学体系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学术思想王阳明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的学问涉及多方面,尤其在心学(或称为理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最早接受张载心学,后又受到朱子学派影响,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他认为“万物本于心而发”,即所有的事物都源于人的内心,这一思想成为心学派的核心理论。
同时,他还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即追求内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同时将其视为人类追求幸福和正义的依据。
二、实践经历王阳明并非纯粹的学者,他的实践经历对于其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曾担任过将军和巡抚等职务,积极参与政治和军事活动,这使他对于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入。
他曾主张“良汉之助天下”,即只有有道德和能力的人才适合担当领导职务,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明朝政治思想的发展。
三、哲学体系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其主要特点包括:强调人的自觉性和自我实现;注重道德的教化和修养,强调践行和实践;强调“以心为体”,即以人类心灵为中心,强调精神自由和人类尊严。
四、影响王阳明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他的思想强调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促进了新儒家的兴起。
其次,他强调道德实践和践行,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最后,他对于明朝思想的发展,以及后世哲学、文化的影响都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
总之,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学术思想、实践经验和哲学体系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其思想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也可以为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
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然而以往人们在讨论这一命题时,往往容易突出“万物一体”而刊落后面的“仁”字,这就使得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观点认为阳明此说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观点存在某种渊源关系。
(参见吴震,第11讲)为了澄清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必要重新探讨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的意蕴,以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及其思想意义。
必须指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命题中,“一体之仁”无疑是核心概念。
其中,“一体”是对“仁”之特质的一种描述。
具体而言,“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强调“仁”不仅是人心的德性存在——心体,更是遍在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明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
我们关注“一体之仁”而非单独的“仁”字,目的在于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唯有用“一体之仁”的观念才能充分展现,同时也可以藉由“一体之仁”来表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我们称之为“仁学一体论”,即仁学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从历史上看,大致有两种形态的万物一体论,一种是先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另一种是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新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前者可以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庄子“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天下》)为代表,后者可以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以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第14、15页)的仁者境界说为代表。
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这两种理论形态都有所不同,它是建立在良知心学基础上的新形态的“仁学一体论”。
一般认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源自程颢。
然而,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以程颢为代表的万物一体论,含有“生生之仁”和仁者境界两种主要含义,强调从“须先识仁”的角度出发,以实现仁者之心的境界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偏重于工夫指向的、主观呈现的境界论意义。
浅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伦理道德价值
浅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伦理道德价值浅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伦理道德价值从先秦诸子百家开始,知与行,就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对哲学范畴,引发了诸多思想家对其进行深入地剖析,这其中,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面对宋明时期商品经济开展,功利主义渐成泛滥之势,整个社会出现世风不竞、道德沦丧的局面,王阳明切中时弊,适时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的这个观点对后来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知行合一〞的主要内容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良知〞。
“行〞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另一方面是“笃行〞,即主体的实践行为。
“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就是“良知〞的体用合一,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在这个动态的关系中,知和行呈现出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状态。
也就是说,二者落在名言上,分说为二;一旦达于心体,那么不可分割。
[2]具体地说,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他竭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第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到达“良知〞的工夫。
论王阳明《易》说
第10卷第6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Vol.10 No.6 2020年12月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Dec.2020社会·文化论王阳明《易》说黄黎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 要:明代著名哲学家、“心学”思想体系之集大成者王阳明,虽没有以专著的形式对《周易》这部奇特玄妙的经典进行过全面、系统地阐释,但他也曾就《周易》经传及相关《易》理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梳理、归纳王阳明各类著述中的《易》说,可以发现,从其系狱谪居中研读《周易》,到由“易之阴阳消息”感悟“明吾心”,再到由“知至至之”印证“致良知”,以及从“致静守谦”阐述修养功夫,从“乾坤易简”推论心学简易法门,都体现出王阳明《易》说与“心学”思想体系的紧密关联。
关键词:王阳明;《易》说;心学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82(2020)06-0066-10明代著名哲学家、“心学”思想体系之集大成者王阳明,其学术思想的渊源,主要由探究考辨宋儒理、心之说而“悟道”,颇承续南宋陆九渊心学之思考理路;其所依傍的经典,则以《大学》《孟子》为主,又多涉及《中庸》《论语》,而于《诗》《书》《礼》《易》《春秋》诸经,则间或援引、解说以为心学思想之参证。
王阳明称:“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功,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
”[1]65对《周易》这部奇特玄妙的经典,王阳明在各类著述中,曾以随机指点的方式,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或融其《易》化入心学思想体系,或借助《易》理阐发心学之精微。
本文集中地对王阳明《易》说进行论析。
一、易之忧患:系狱谪居中的研读王阳明于正德元年丙寅(公元1506年)因上疏忤逆柄权宦官刘瑾而被廷杖并下锦衣狱,随后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于正德三年戊辰(公元1508年)春至谪所。
这是王阳明一生中所遭遇之最大困厄境地,却也是他学说思想发展过程中“悟道”之契机。
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经法10121140 郑海艳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在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知行关系在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直都备受争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背景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叶,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王室、贵族和宦官利用政治权力大规模地侵占土地,大地主进行大范围的兼并土地,据《明史》记载:“郡多士大夫,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农民的地租、赋税也日益加重。
也就标志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凸现。
进而伴随着农民、矿工的接连起义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不仅来自外部起义军的冲击,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倾轧同样威胁其政权稳固。
据史料记载,地方藩王相继叛乱,如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以各种理由先后向中央权发难,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层,大多数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或者受程朱理学的教育。
可见,满口仁义礼的臣子,也做了不仁不义的叛逆之事,冲破了程朱理学的天理约束和禁锢。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二·知行合一思想的涵义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认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
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
所以知行是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
但是,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呢?至少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命题来说,知与行不能是完全同一的。
如果知行范畴是完全同一的,意味着其中任何一个可以是不必要的,也就无所谓知是行之“始”,或行是知之“成”,“始”和“成”正是表示这两个范畴和它们所对应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同一的。
哲学家王阳明的相关论文
哲学家王阳明的相关论文王阳明于学术上开宗立派,创立了以“致良知”为主旨的心学,影响明代思想界达百余年之久,更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启蒙思潮。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哲学家王阳明的相关论文,欢迎阅读!哲学家王阳明的相关论文篇一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因此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得封“新建伯”,谥文成。
王阳明于学术上开宗立派,创立了以“致良知”为主旨的心学,影响明代思想界达百余年之久,更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启蒙思潮。
可贵的是,王阳明不但是学界宗师,而且以其非凡的执政能力享誉士林。
他曾先后在南北两京的刑部、兵部、都察院等重要部门任职,又以南赣巡抚的身份派驻地方。
为官期间,王阳明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体恤百姓,因功受封伯爵,成为一代名臣。
大抵天下之不治,皆由有司之失职;而有司之失职,独非小官下吏偷惰苟安侥悻度日,亦由上司之人,不遵国宪,不恤民事,不以地方为念,不以职业经心,既无身率之教,又无警戒之行。
是以荡弛日甚,亦宜分受其责可矣。
(选自《知行录》)大致说来,如果国家治理得不好,那么都是由于政府的失职;而政府的失职,并非基层小官懒惰怠政、苟且度日,也是由于上层官员不遵行国家法度、不体恤民情、不以地方百姓为念、不恪尽职守,他们既不能以身作则,又不能自戒自省。
所以一旦社会动荡、制度废弛,大小官员都难脱其咎。
勤政不但需要基层官员切实践行,更需高层官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
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选自《静心录》)多行利民的善政,哪怕自身受屈;保有治国的抱负,怎肯灰心丧志。
只愁不是国家的中流砥柱,面对困难险阻岂能轻易退缩!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干部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
敢于担当就要不怕受委屈,不怕遭遇困难。
领导干部既要“怕出事”,更要“不怕事”。
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则虽茅茨土阶,固亦明堂也;以幽、厉之心,而行幽、厉之政,则虽明堂,亦暴政所自出之地邪。
论王阳明的“动静合一”——从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看
静
首先来谈无事时的情况。上述提问“儒者到三更时分”的弟子便没有意识到心体在静时的运作,
合
一
如此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静时只是定气,从而出现偏差。其偏差正如以下对话所示:
﹄
问 :“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 :“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 从
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曰:“只要去人欲、
两 层
明不仅在第二、三层讲动静合一,也在第一层讲动静合一,其意图是强调动时和静时的心是一个心,
本
体
心无内外,工夫不离本体,本体不离工夫,工夫应该时时围绕本体展开。由此可见,阳明有关动静的论
工
述实际上是在其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的思路中展开的。c只有在一元两层本体工夫的视野中,我们才能
夫 看
对动静问题尤其是动静合一的含义获得更加准确、深入的理解。本文即欲在这一视野中梳理阳明有
夫
只是做到了气宁静而已。这实际上是说只是做到了暂时回避纷繁的事务,暂时压制了纷扰的念虑,使
看
之不再升起。由于暂时回避了纷繁的事务,人无疑会感到轻松,就会逐渐滋长“喜静厌动”的问题。并
且因为强制压下去的念虑的根并未拔除,所以一旦有机会,这些念虑仍然会从心中升起,由此阳明才
说:“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这些弊病用阳明在另一处的说法来说就是:“若只好
阳明指出儒家所讲的无事时的心并非空空如也,并非仅仅用息思虑就可以概括。而仍然有依循天 理与否的问题。实际上这是说此时心的状态尽管无思虑营为,但仍然受到心体的主导。心体在此时仍 然发挥主导作用,一如它在有事时对心的状态起到主导作用一样。他在此特别强调“动静只是一个” 和“动静合一”,是说无论有事无事,都只是同一个心体在运作,心体是贯穿动静的。援引前述阳明与 陆澄的对话来说,佛教的问题就在于“便谓出为亡,入为存”,即认为只有静时才能存心,动时便不能 存心,心体在动时的运作,以及对动静不同阶段工夫的主导作用就被忽视了。佛教自身观点究竟如何 且不论,对阳明来说,强调动静合一正是为了使人认识到心体时时发用,无论有事无事,都应该依凭心
论王阳明的立诚说
管子学 刊
2 0 1 5 年 第3 期
古 代 学 术 思 潮
论 王 阳 明 的 立 诚 说
何 静
( 宁波 大 学 马 克思主 义 学院 , 浙 江 宁波 3 1 5 2 1 1 )
人 须 就咽 喉上着 刀 , 吾 人 为学 , 当从 心髓 入微处 用 力, 自然笃 实 光辉 。虽 私 欲 之 萌 , 真是洪炉点雪, 天下 之大 本 立 矣 。 , , [ 1 1 1 6 5 为 了 凸显 立 诚 的 重 要 性 ,
说” _ 1 』 2 ; 在《 赠 郑 德 夫 归 省序 》 也 日“ 子 务 立 其 诚 而 已, , [ 1 1 2 5 4 。正 德 十 六 年 《 与朱守忠》 信 中他 依 然
他 譬 之为“ 就 咽喉上 着刀 ” , 认 为立诚 就是 “ 从 心髓
入微 处用 力” , 立天 下之 大本 。 王 阳明之 所 以提 倡 立 诚 , 也 跟 其 力 图 以诚 意 统帅 格物 、 克 服程朱 格 物致知 说所 造成 的“ 务外遗 内” 的流 弊有关 。他 认 为诚 ( 意) 是根 , “ 譬之 植焉 , 诚, 其根也 ; 格致, 其 培 壅 而灌 溉 之 者 也” l 1 l I 2 。 舳。 朱熹 传 承程颐 , 不仅 认 同其《 大学 》 为“ 初 学 人德 之 门” 的思想 , 还 把程 颐 对 格 物 致 知 的解 说 作 为 《 大
讲: “ 要 在立 诚 而 已。 ” [ 1 ] 。 王 阳明之所 以提 出“ 立诚 ” 有其 时代 背景 。他 认 为程 朱 的格 物致知 和 知先行 后说 导致 了只知不 行 或 言行不 一 的虚 伪 世 风 , 故 其 曾创 知 行合 一 说 以救 之 , 但 知 行 合 一 说 的欠 缺 致 其 陷 入 理 论 困
略论王阳明四句教
略论王阳明四句教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
据他自己说,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欣然有会于心”;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于绝地困境中顿悟儒道之简易广大,“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由此而创心学一派。
阳明学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
近读阳明先生《传习录》,其中四句教是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
这四句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下略为阐述,与各位探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指心的本体,也是真心,也是性,也是天。
发之于外,成万事万物、显喜怒哀乐;证之于内,自然了知它原本如如不动,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无善亦无恶。
阳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
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
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
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
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
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这一段话,如果仅仅从文字上见,与先儒说相近。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朱子注: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
不二,所以诚也。
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
朱子的注解,代表了宋代理学的观点。
广征博引,洋洋大观,却完全和自己没有关联。
因此,阳明认为理学的方法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甚至是将学人导向不仁不义,不可不辨。
阳明针锋相对地指出:见得自己心体,就无时无处不见此天此道。
"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
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以禅宗的方法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
论王阳明心即理说的主要观念
论王阳明心即理说的主要观念刘桂标王阳明是宋明儒学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一般学者以他为此阶段儒学两大派系之一心学的代表。
他的学说,以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最脍炙人口。
当中,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看,心即理说最具讨论的价值。
本文便是对王阳明心即理说的伦理学(依儒家内部用语,则是心性论)涵义加以析论的准备-- 对此说的主要观念的重构和分析。
至于对于此说本身,我会在另一篇论著加以讨论。
在本文,笔者会分析心即理说的一些中心观念,即「心、良知、理、天理」等。
在正式进行分析和讨论之前,我想先提出我对研究中国哲学的语言的看法。
无可否认,如果我们将中国哲学的语言和西方哲学的语言作一对比,前者有着不可掩饰的缺点:不够清晰和准确,令人难以把握和理解。
这可以分开两方面来说。
首先,是使用概念方面。
中国哲学家很少会为其哲学概念下正面的定义,他们往往只通过具体的应用才烘托出其意义;而即使下定义,也往往词义含糊,令人难以把握。
其次,是结构和论证方面。
中国哲学家的著作往往是语录式的、格言式的,结构十分松散,一个观念的意义或者一种主张,往往分散到许多不同的段落中去,需要我们很费气力才能够整理出其意义和理路。
而且,他们往往只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少提出证明;即使提出证明,也往往不够严格,欠缺逻辑性,从而令人觉得有独断的感觉。
对于中国哲学语言以上的缺失,有人或者会作出辩护:中国哲学主要讲的是人生的价值而非自然的知识,而前者往往不可言诠、只可意会,因此,他们不着重定义和论证,亦不关心著述的结构的完整性。
以上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理由,然而,我却以为不可作为反对中国哲学语言现代化的借口。
我同意,关于人生的价值,我们不可能单单通过经验概念的说明便可以完全掌握,我们还需要从人生的生活实践来加以体证。
然而,要求用语言尽量说明白,尽量讲清楚,与最终讲求人生体验并无矛盾,我们不能因为价值要体证便完全放弃对语言方面严格的要求。
事实上,当代一些中国哲学家由于能吸纳西方那一套较严格和精确的哲学语言,因此,他们在表达传统哲学义理时明显有进于他们的前辈。
论王阳明的德性成才观
性也 , 、 明、 睿、 知, 性之质也 , 喜、 怒、 哀、 乐, 性之情
也, 私欲、 客气 , 性 之 蔽 … …质 有 清 浊 , 情 有 过 不及 , 蔽有浅 深也 , 私欲 、 客气 , 一病 两 痛 , 非二 物 也 。 ” ¨ 理论 上 , 性 源 自于 天 , 而 实践 上 , 则是 “ 社 会 生 活 和
良知虽也有普遍性意义但其工夫进路则同每个人的性情直接联系它立足于每个人的内心将工夫的对象始终定格在主体可以切实感受的情绪上其工夫手段也简易可行只需要反身自省去除自己的恶气存因而良知境界的进路是由主体自身掌控的它是每个主体都拥有的成圣资源只要时刻注重做心性情的致知工夫就能达到良知境界这一点是西方理性所不具备的
信 阳师 范 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 科 学版 ) 第3 3卷
・
J o u r n a l o f Xi n y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第 2期 2 0 1 3年 3月
( P h i l o s . &S o c . S c i . E d i t . ) V o 1 . 3 3 N o . 2 Ma r . 2 0 1 3
善者 , 虽至于逆理乱 常之极 , 其本心之 良知 , 亦未有
不 自知者 。但 不能致 其本然 之 良知 , 是 以物有 不格 , 意有不 诚 , 而卒 入 于 小 人 之 归 。 ” f 】 ] 1 “ 当人 为 恶 时, 未 尝不 知善恶之 分 , 也许 , 他 明知道 何者 为善 , 何 者为 恶 , 但仍 然去 行 恶 , 因此 , 知 善 与 行 善之 间显 然 没 有必 然 的逻 辑 联 系 。知善 而 不去 行 善 , 知 恶 而不
王阳明的伟大之处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被冠以多种“家”的称号,什么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当然当他老了之后,也是老人家。
王阳明也是儒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历史上将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并称为孔、孟、朱、王,可见王阳明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之高。
王阳明诚然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颇有建树,也影响深远,有人说王阳明是自先秦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太恰当。
王阳明是先秦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你赞同吗?先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吧。
他的思想最早源于宋朝的陆九渊,直接源头是明代的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
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提出了名扬后世的心学理念,主要观点: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主张万事万物之理皆在心中,何必外求?)王阳明曾研究过程朱理学,但后来改弦易辙了,他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这些理论曾一度火爆当时的文化界,并受到许多人的追捧。
从他的思想诞生以来,流传至今,深深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从明代的王世贞、李贽、张岱、黄宗羲,到清代的纪晓岚、曾国藩、梁启超,乃至民国时期的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蒋介石,以及现当代的郭沫若、钱穆、张岱年等文化名流都对王阳明的“心学”大加赞誉。
王阳明是先秦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你赞同吗?在海外,日本的东乡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日本海军元帅海军大将,侯爵,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明治时代的"军神")更是将王阳明当做神一样膜拜,曾说:一生低首拜阳明。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影响是多么得深远和广泛。
然而,在当今中国大陆对待王阳明的思想却是有保留意见的。
论王阳明的审美人生观
论王阳明的审美人生观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思想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教育、政治、军事、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审美人生观是其重要思想之一。
审美人生观是指将美的价值和实践作为个体理想追求和社会价值的核心,把审美、美学视为一种积极的、必不可少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王阳明看来,美学兼具道德性和艺术性,美学修行是人生的追求和目标,而美的表达、创造更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对他的审美人生观的剖析。
一、审美人生观与自我完善王阳明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人自身的完善和充实,审美修养是实现人生完善和充实的必要手段。
他认为,真正的美不仅可以呈现在感官形象之中,更重要的是蕴藏在精神内部,是一种使人接触到超出现实的感受和光辉的精神体验。
而这种深度的审美体验,不仅可以增强人的感官能力,更可以培养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例如,让自己接触到优秀的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作品,懂得欣赏、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能够激发自身的文化创造和文化自信,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和人生境界。
二、审美人生观与社会和谐王阳明认为,审美修养和人格修养密不可分,美的感受和美的行为能够强化道德修养,使人具备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灵魂,能够自觉地追求自我价值和人格升华,从而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社会和谐。
例如,我们在赏读文学作品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复杂性,培养宽容、共情和协作的能力,领悟到社会公正和纯真的内涵,在自己的言行中营造宜人的社会氛围。
三、审美人生观与文化传承王阳明提倡“以文化德性为立身之本,以充实人生为人生之宗旨”,在其眼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审美修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他鼓励人们去学习和创造文化,以感受、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不断丰富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经验。
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赶集文化游学等,感受到地域特色和不同文化的异彩纷呈,寻找到自己的文化根脉和文化自信。
四、审美人生观与艺术创造王阳明认为,艺术创造是连接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的桥梁。
论王阳明举业观的两重性
论王阳明举业观的两重性钱明科举制发展到明代,尽管已弊病丛生,但仍具有较大的选拔人才功能,王阳明本人及其家族成员多为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在阳明的家族成员中,其父王华“自布衣魁天下”[1],为成化十七年春廷试一甲第一;其岳父诸让(?-1498,字养和,号介庵,官至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为成化十一年进士,虽比王华出世早,但与华“金石相期”,举子相资。
阳明本人的举业之路则与王华、诸让有莫大关系,其二弟守文、妹夫徐爱的举业之路更与王华密不可分。
本文拟通过对王阳明科举经历的详细叙述,透析其举业观的双重性以及成因。
一据弘治八年王阳明《祭外舅介庵先生文》记载:成化十八年,阳明11岁,诸氏“为吏部,主考京师,来视”王华,见一旁“儿嬉”的阳明,遂曰:“尔子,我女妻之。
”自此阳明“服公(诸让)之德,感公之私”。
两年后,生母郑氏去世,阳明“寓京师”,“居丧哭泣甚哀”[2]。
诸公“悯我(阳明)中年,而失其慈。
慰书我父,教我以时”。
弘治二年,“(诸)公参江西(江西布政司左参议),书来召我,我父曰:‘咨,尔舅有命,尔则敢迟?’甫毕姻好[3],重艰外罹,公与我父,相继以归。
公既服阕,朝请于京,我滥乡举,寻亦北行。
见公旅次,(诸)公喜曰:‘甥,尔质则美,勿小自盈。
’南宫下第,我弗我轻,曰利不利,适时之迎,屯蹇屈辱,玉汝于成。
拜公之教,夙夜匪宁。
从公数月,启我愚盲。
我公是任,语我以情,此职良苦,而我适丁。
予谓利器,当难则呈;公才虽屈,亦命所令。
(诸)公曰‘戏耳,尔言则诚。
’临行恳恳,教我名节,踯踯都门,抚励而别”[4]。
对于以上这段经历,阳明隐去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插曲,即在南昌结婚当晚,阳明“偶闲行人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
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还”[5]。
若诸让不把阳明从道士身边追回,阳明是否能顺利中举,很值得怀疑。
被诸让追回后,阳明习书法,先在书艺中体验“游于艺”的快乐,又读程(明道)著,以正吾心,“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对明道心学,感悟渐深,“后与学者论格物,皆举此为证”。
论王阳明良知本体对朱熹理本体的克服
论王阳明良知本体对朱熹理本体的克服摘要:朱熹把理上升为超验本体,但当他把理推演到现实的人性物理时,却出现了问题。
为此,王阳明用良知取代理,把理收归于心,以良知为本体来克服理本体的问题。
良知是精神主体,其特性是虚、无,它超越理的道德本体而成为宇宙本体;主体作为本体,心与性、理、良知得到了统一。
因此,要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天的合一,只需向内致良知,而不必到客观事物上去寻求。
本文主要从性与理、心与理的关系,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来论述王阳明良知本体对朱熹理本体的克服。
关键词:良知、理、心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继先秦哲学后又一巅峰时期,尤以朱熹理学与阳明心学为代表。
从内在逻辑看,两者在本体论、心性论及知行观等方面有着必然联系,而从中国哲学发展的整个路程来看,朱熹理学走向了衰微,阳明心学取代了理学在以后数百年里发挥着巨大作用,被梁启超比喻为“打药针”。
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但其思想转换点则是在龙场悟道之后对朱熹理学的批判性思考。
因此,要理解阳明心学,必须从朱熹理本体思想切入。
一、理本体存在的问题理是朱熹哲学的重要范畴,朱熹把理解释为所以然之理,并对理本体加以扩充,区别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更以所以然之理为根据,建立了宇宙本体论系统。
当他把天理推衍到人性时,理便成了所当然之规则,即性,也就是传统的道德准则。
正因为理有自然规则与道德准则的双重特性,朱熹才去调和二者,企图将性与理、心与理合一,达到天人合一,即圣人境界。
但是,他强调理是客观本体,心是主观精神,理在心外。
所以,朱熹理学体系并没有真正实现心理合一。
1.1性与理在朱熹哲学中,理是逐步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性,是宇宙本体。
气即阴阳二气是宇宙万物存在不可缺少的质料,理和气共同构成人和物,万事万物是本原的理借助气而派生出来的,理和气在事物之中是相依相分、不离不杂的。
理是绝对的、超验的、唯一的本体,万物共此一理。
万事万物正是禀受了“未有天地之先”的理而成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王阳明——致良知(2011-05-18 17:00:05)转载▼标签:王阳明文莱致良知《大学》全知全能
(文莱按:古人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也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结果,在此首发,这种对王阳明“良知论”的理解也是自家体贴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我素来认为哲学都是个人化的,我们无法强制别人接受思想,最多只能是吸引,来反思,哲学如果对个人无用,那么它真就无用;如果对个人有用,那么它将是革命的力量。
哲学的意义在此!我没有写文章打草稿的习惯,文章稍微有点凌乱,等有机会再调整。
)
没有哪一个古人能像王阳明这样身前身后美名不断,并且尤其受到今天人的喜欢。
个中缘由还不好断言,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说原因,我是很想知道的。
朱熹大家很讨厌,更多的都是些非理性的责骂,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他的一条罪证。
实际上这句话是大部分宋明儒的共识,提到致良知时,王阳明也是这个观点,“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灭人欲”(《传习录》上)。
天理纯粹至善,人欲为恶乃是共识。
有说朱熹是伪君子,假道学,而这只是后来搞坏掉的,如果开始即是坏的,也不会流传那么久,否则,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也太蠢了些。
或许是因为有比较的缘故,把朱熹搞成小丑,王阳明就成了圣人了。
但是,今天那么多人喜欢,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回事。
王阳明最重要的理论无非“致良知”,“吾平生所教,只致良知三字”,这三个字稍微知道王阳明的,差不多就清楚是他在百死千难中所得,所以,这三个字就有很重的分量。
王阳明这么重视这三个字,那么到底这是什么意思?“千百年圣学,心学也”,这心学也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除此外,在王阳明看来,更无别的学问。
我们清楚,儒家学说是入世间法,目的就在于实现社会的大治。
用时髦的话说——和谐(但是这两个字得小心点用,因为现在这差不多成贬义了,但我这里是它的原意)。
那么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如何实现一个儒者心里的理想,实现社会的和谐的呢?
致良知是“良知”和“致知”的和合,“良知”来自《孟子》,“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致知”则来自《大学》,“致知在格物”。
致良知简单地说,就是把我们自身固有的纯粹至善的良知推致到事事物物上,使万物皆得其理。
为什么要做致良知的功夫?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良知常常会被物欲蒙蔽,不推致良知,虽拥有这个良知本体,但是我们浑然不知,以至于成就不了我们的德性,就会为恶。
“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
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传习录》下)。
良知纯粹至善,不虑而知,就是说我们只要随着本心发动,那么我们就必然是善的。
这自然不错,但是大部分只是理解到这个层次,所以,致良知并不对他起到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我们把致良知三字想得太简单了,好像只要我们一觉悟,我们也是圣人了,后来明末“满街都是圣人”的狂辞,就是太大意,以为已经明白了致良知了。
那么我们也自然会问,既然我们是跟从良知的,那么我们随良知走,为什么还会不完满?为什么还在为恶?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知所从?如果我们的良知就是判别是非的标准,那么只要我们反本归心,不就一切都善了吗?问题是这么简单吗?或许未必。
如果真就这样,王阳明何必九死一生,才发现了“良知”呢?
朱陆之辨是学术上的公案,陆九渊批评朱熹“道问学”为支离,认为自己的“尊
德性”为简易。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自然倾向于陆九渊,走简易的路子。
但是他的简易并不是绝对的简易,只要一顿悟,就成圣人的。
没那么简单。
在《大学问》中,王阳明指出了致良知的关键:“良知所知之善,虽诚欲好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为之,则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犹为未诚也;良知所知之恶,虽诚欲恶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去之,则是物有未格,而恶之之意犹为未诚也。
”
(文莱按:《大学问》意思是对《大学》这部书的问答。
“诚”,实也,不自欺之谓也。
阳明先生把物解释为意之所在,如意用于事亲,则事亲为一物。
所以,阳明把“格物”解释为“正心”,“格”训作“正”)
关于如何致良知,在这里给出了说明。
良知是全知全能(具体为什么会全知全能,这里没有作讨论,一般都把此当作前提,但是为什么如此,实际上有些其他解释,但是既然把它作为逻辑前提,就从此前提讨论)的,那么良心发动无不善。
但是如何致此纯粹至善的良知,这里提出了实行之的要求。
并不是说我们良知告诉我们偷窃是不对的,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恶,我们就叫已经致良知了!必须在我们处于那种事情面前(如我们饥寒交迫),我们做出不偷窃的事情,这才叫致良知;并不是良知告诉我们救人是善的,我们就以为我们知道什么是善,我们就叫已经致良知了,必须爱我们处于那种事情面前(如见孺子入井),我们做出救人的事情,这才叫致良知。
所以,我们就发现了,王阳明的良知说,并不是要我们冥思苦想,参禅论道就可以的,这是最大的误解。
王阳明力倡知行合一,也就是出于知行不一的顾虑,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都是不对的。
知而不能行,只是还未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行相须,知行本体本身就是一个。
所以,那些知道诚实是善的,却为了私利而撒谎者,根据上面引文分号前说明,只是未知。
所以,为恶只是因为并没有致良知的缘故。
这里,我们发现了很奇妙的事情,即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罪恶源于无知”的翻版,中西古今的哲人,是相通的。
致良知并不是一次性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全知全能的良知,这是我们能够超凡脱俗,实现境界超越的材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善生,成为受人景仰的有德性的人,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致那良知。
致良知是实行,是不间断的在事事物物上取历练,去正心,把我们的心正好了,要费大工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一件件事情上,尤其是在我们遇到与良知相背的事情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当我们为了私利而违背良知撒谎使诈,我们好像知道这样不善,却还是做,我们会把责任推到良知上,会说既然我有良知,还是去做恶事了,说明良知并不起作用。
实际上是什么呢?我们自以为我们已经致良知了,我们以为我们的良知可以很快地变现使用,面临选择良知立马出发判断!我们何其无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做致良知的工夫,致良知就是在那些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才表现的那么露骨,你选择了为恶,就是放弃致良知,你放弃为恶,才是致良知。
当我们致良知的多了,我们就会越来越摆脱私利的干扰,我们的良心上的灰尘越来越少,于是终于有一天,成为明镜,恢复那天渊,这才叫致良知的极限。
良知是纯粹至善的,我们或许现在要怀疑,我们怎么可以相信良知能做判断的标准呢?那我就觉得饥寒交迫时偷窃是善的,那这也能是偷窃的理由啊!但是,那是你的良知吗?
我们都可以扪心自问,这是我们的良知吗?在所有的选择上面,如果我们真从我们的良知做选择,要少多少恶啊!王阳明是“只致良知三字”,这三个字的力量在此!“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
此是孔门正法眼藏,从前儒者多不曾悟到,故其卒入于支离”(《与薛尚谦书》)。
那么我们致良知为什么会如此重要?这就在于它不仅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人生意义之所在。
人活着无非为了一点,就是活出意义,获得幸福。
没有意义的人生,生活的不幸福,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真正重要的问题不是活着,而是获得好”。
如果生活没有任何希望,我们无法感到生命的意义,如行尸走肉般活着,这或许是自杀的理由,除此而外,你能不能给我找另一个理由,告诉我,自杀者的原因?个人致良知,得到的是善生,是境界的提升,而一个人的德性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由个人而递升到社会,则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为什么个人要选择致良知,因为不这样,则是人生的灰暗,茫然失措不知所以,局限在个人狭小的空间,意义又从何而来?我们不是要善生获得幸福吗?舍致良知,我们还有其他的法子吗?我们做个伪君子,为个人私利什么都干,果真就获得幸福了?我们每做一次恶,我们就一次又一次地撕咬我们的灵魂。
表面上获得了名利,夜深了,会不会独立喋血无眠呢?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良知到底是不是理性的?抑或是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当我们说要致良知时,实际上也就是在认识你自己,这我们能不能说是非理性的?当我们说良知是全知全能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说良知是完全理性的?我们都不能这么轻率,那么,我们宁可说良知是超理性的,它通向意义的深度,是个天渊。
这或许是现代人更需要的,完全的理性在近代西方受到洪水般的批判,而后现代我们则无法接受,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呢?社会又期待什么样的思想,让我们芸芸众生能够领略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活出意义来呢?我们不能简单的说,那就致良知吧。
实际上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并不就是《大学》的本意,但却自有它思想史上的价值,因为一种思想总要与时偕行才有生命力,而这种全新的诠释,也是正常和必要的。
我们今天理解的孔学肯定不是原典儒学,而且即使现在有的学者宣称的,他们搞得是原典儒学,那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换一个名字。
为了避免大家总是想到自己所理解的“致良知”,我们不妨说,这里的良知叫做——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