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

合集下载

王阳明哲学与西方浪漫主义对比分析

王阳明哲学与西方浪漫主义对比分析

144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曹峻玮王阳明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心即理”,由陆九渊首创。

因为受到朱熹格物致知学术的影响,王阳明在青年时期就曾有格竹子的经历,但是最终他什么也没能发现并且最后认为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是错误的。

对于王阳明来说,知识和真理是不能通过外在的观察事物获得的,而是通过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获得的。

阿姆斯特朗描述道:“王阳明哲学的本质是:人本质上都是好的和高尚的。

这种美德的来源是人的内心,它能够从上帝接受准则。

”在这里心并不是指的肉体的心脏而是指人自己的主观意识。

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活动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世间的一切并且没有改变其内在本质。

因此,心一定是没有偏见的,并且一定不是自私的。

王阳明总结出,一个人的本质是和普遍的真理相同的。

主体的自由是费希特唯心主义中重要的一点,费希特明确地阐述道:“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应当基于自身的自由选择和自己合理判断的坚定信念去行动。

”人自己的思想和决定不应该被社会环境或其他的主体所影响和强迫。

康德也秉持着同样的观点。

对康德来说,道德不能够被任何内容预先决定。

尽管王阳明没有明确地阐述这一观点,但可以有逻辑地推理出王阳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意费希特的观点的。

王阳明声称我们的心足够使我们知道所有的道德真理和知识,因为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做什么。

我们的心作为一面镜子可以自然地知道所有的真理与原则。

朱熹的学术同康德的“自在之物”(thing-in-itself)相类似,事物的本质和样子是在于它们自身,不同于它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

我们可以思考这些事物,但是却不能够了解它们。

王阳明和费希特都不同意康德的哲学观点,他们专注于积极活动的主体和忽视“自在之物”的观点。

同时,费希特似乎同意部分王阳明的哲学理论。

费希特认为:“我们所关注的不是任何存在于我们之外的事物,只应该是我们自己。

”我们所有的知识和观点都是来源于我们自身而并非产生于外部事物。

对于费希特来说,没有外部的“自在之物”可以产生观点和想法。

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主题新解

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主题新解

鼍分恶篡滥差慧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主题新解一王纪人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历来有很多说法,但均不能让人十分满意。

本文主要从分析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入手,指出他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草莽英雄形象,日常性和神话性兼而有之。

《西游记》完整地描写了孙悟空从诞生、求仙、反叛、失败、死而复生到最后胜利终成正果的过程,把人格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分配到不同的角色身上,通过人格冲突的拟人化,强化了英雄性格成长的艰难和复杂。

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应该跳出具体取经故事的框架和佛教外衣,看到它以神话原型和东方哲思表现英雄成长和救赎的主题,具有普世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西游记;《西游记》主题;英雄成长;英雄救赎;人格结构【中图分类号]1207.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7)12一0056一07王纪人(1940一),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

(上海200234)一、有关《西游记》主题的各种陈说对于《西游记》这样一部重要的古代小说,人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进行研究。

仅就这部小说的主题来说,研究者就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那么,《西游记》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历来的研究者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看法:(一)宗教主题说《西游记》的大部分内容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及坐骑白马西天取经的故事,所以历来的研究者多有从宗教角度去理解的。

首先从佛教的角度去理解的大有人在,因为西天取经取的是佛经,又是从大唐三藏取经的历史事件演化出来的,作品中有较多谈佛论禅的段落,且把佛界放在天堂神圣等级结构的最高位置上。

孙悟空本事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也是一个证明。

因此,影獗丽在初读《西游记》时很可能倾向于从佛教的角度去认识。

清代尤侗为《西游真诠》写的序中,就认为《西游记》的主旨是宣扬佛理,甚至说它是“《华严》之外篇”,“传《华严》之心法”。

当代研究者也有持此说的,如王齐洲认为“立意和情节都体现了佛家经典《心经》的思想”。

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

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

“良知”具有先天性、普遍性和内在性的特点,是人 们认识和行动的准则,也是评价善恶、实现道德自律 的基础。
“良知”的实践与应用
王阳明强调通过内省、自我反省来发掘和培 养“良知”,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处事。
在实践中,“良知”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 认知和调节,提升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促
进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内涵
王阳明的良知是指内在的道德感和判 断力,康德的自由意志是指理性的自
主决定能力。
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实现道德行为的内 在驱动力,康德则认为自由意志是实
现道德行为的关键。
研究成果的价值
通过对良知与自由意志的比较研究,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西方哲学思想中
要点二
现实意义
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自主判断能力具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实践意义
自由意志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 社会公正和秩序的保障。
应用领域
自由意志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法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
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自由意志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个人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自律,是构建 良好社会风尚和道德风范的关键因素之一。
04
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 的“自由意志”之比较
“自由意志”的来源与性质
理论来源
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源于对人类理性的 深入思考和对启蒙思想的批判继承。
性质
自由意志是一种先天的道德能力,是理性个体的本 质特征。
与自然法则的关系
自由意志与自然法则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对 立关系,因为自由意志是超越自然法则的, 不受因果律的限制。

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

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

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作者:赵心业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3期摘要:王阳明良知天理的心之本体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是相通的,但二者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方式、方向不同。

于一念发动处克倒不善讲的是道德情感的控制,这与“自我”的概念相似,但二者对知觉发生作用的先后认识不同。

主观能动性在此的体现也不同。

在方法论上,真我论思想不同于人格结构理论,不具有近代科学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弗洛伊德;本体;本我;超我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50-02王阳明真我论思想是建立在他对“心”这一概念的生理、心理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王阳明继承和发扬了在他之前的陆九渊等人的关于“世界是主观精神呈现”的观点,认为心不只是一团血肉的生理器官和思维器官,而是包括耳目视听和知觉痛痒的知觉心,并认为言听视动的知觉之心是由天理主宰的。

在此基础之上,王阳明又提出心为身之主宰。

这个“心”即是仁、义、理之“心”,是纯净的“真己”,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大学问》)”。

这种“天理”、“良知”就是人心之本然状态,是“真我”。

在王霸、义利、理欲之辩上,王阳明认为:“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

”(《传习录·上》)圣人之学的主要敌人就是功利之见,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与杨仕德薛尚诚》)中所谓的“心中贼”,也可以说是“人欲”,总之是不好的,是“邪念”。

王阳明认为消除“邪念”的最好办法是“致良知”,要在“一念发动处克倒私意”,而获人之自我。

于王阳明之后300多年出生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在许多地方有着惊人的相似。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理论划分为“本我”、“超我”、“自我”三大系统。

哈哈你好啊请教一下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唯识思想有什么相通么甚谢甚谢!

哈哈你好啊请教一下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唯识思想有什么相通么甚谢甚谢!

哈哈,你好啊,请教一下,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唯识思想有什么相通么甚谢甚谢!我也不清楚,下面有篇东西是讲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阳明心学与佛法(2007-09-10 13:30:16)转载标签:人文/历史分类: 散文随笔王阳明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

他不信佛,但他创设的“阳明心学”却对佛教的一些修行方法大量篡用。

他的思想,主要是依于理学,篡用佛法。

依于理学方面,他对程朱理学在修心法方面进行了突破;篡用佛法方面,他又只篡用方法而弃失精华。

所以,当时无论是佛教还是理学,多把“阳明心法”看作是异端。

本文通过阳明心学对于佛法篡用情况的分析,从佛教的角度说明阳心法作为异端的一些表现,从而进一点体现佛教在修行方面的独特性和殊胜性。

一、王阳明在心学中何以能篡用佛法?王阳明继承的是理学,而理学自称是孔学的光大--事实上王明阳认为自己是孔学心法的真正发现者,所以,孔学内在的理论结构对于王阳明篡用佛法肯定起到了某种作用。

另外,他在理学中的一些发现以及他自己的禅修经验,也是最终导致了他要篡用佛教的重要因素。

(一)孔学本有的学理结构使王阳明篡用佛教成为可能。

古代中印主流文化的特征是,中国提扬伦理,印度注重禅思。

但是,在私人哲学方面,二者对于心性的修行,都有所提及,当然在古印度这方面的资料更为丰富。

方立天先生说:“内在超越和主体思维离不可心性修养,佛教与儒道两家都具有鲜明的心性旨趣,因而心性论逐渐成了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原载《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1993年出版)既然提到心性的修行,所以二者在方法上甚至是程式上,都会有共同的体现:心的本体是什么?如何发现或接近这本体,发现和接近本体后如何用于世俗生活--或者说是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

在本体方面:佛教认为心性本空,心性的智慧特征就是空性智。

大乘佛法进而还认为,空与有是心性的两个方面,是一体的,即所说的空有不二,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王阳明与费希特的自我学比较及现代意义

王阳明与费希特的自我学比较及现代意义

王阳明与费希特的自我学比较及现代意义【张文喜】王阳明与费希特的自我学比较及现代意义杜维明先生曾指出:儒家学说的出发点是自我修养,其学说真正关心的是完善自我。

(注: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66页。

)用这一观点去考察王阳明的心学的精神,可以用“成已”与“无我”来表达。

王阳明以他的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直觉为方法,在本体认知或存在认知的基础上营构自我超越的形上思维,以“成已”,即主体的自我造就为趣归,以“无我”或“克已”,即自我抑制为“成已”的手段,把道德践履与道德修养看成是离不开“克已”,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达到“真吾”(有德性的我)的过程,良知本体与致良知功夫则构成了阳明哲学或“自我”学的经纬。

而当我们试图解释阳明的“自我”学时,又可找到与费希特“自我”学的思想性格诸多对应的方面,本文试图通过王阳明哲学与费希特哲学主要在伦理学方面的比较,来诠译阳明的“自我”学。

一费希特的自我学说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作为能动存在的人的学说。

作为康德哲学的继承者,费希特在他的《伦理学体系》里,贯彻了康德的高扬人作为道德行为的主体所固有的自由和尊严这个基本立场,他的体系的核心,归根到底只是主体自身。

同时,作为康德哲学的改造者,他又发展了康德的先验主义伦理学。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就形式而言,他应用科学方法,即古典学的方法,从知识学原理出发,演绎伦理原则及其适用性,得出了各条论理学定理,规定了各个伦理学范畴,克服了康德从人,即“理性存在者”的纯粹理性证成及推导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原则演绎中的缺陷,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康德的规律伦理学的延续和改善。

其二,就内容而言,费希特在广阔的现实范围里,研讨伦理原则的各种条件,阐明人的各项职责,试图克服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倾向,以感人的激情对人类道德的完善表示了热烈的向往。

费希特所做的这方面工作,并不是把伦理原则单纯当作形式,套用到现实生活领域,而是谈论“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在这种谈论中透现着“一种高傲的独立性,一种对自由的爱,一种大丈夫气概”。

荣格关于人格结构理论与弗洛伊德有哪些不同

荣格关于人格结构理论与弗洛伊德有哪些不同

荣格关于人格结构理论与弗洛伊德有哪些不同?谈谈你对集体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理解
精神分析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从其人格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坚信个体潜意识中那些极想得到释放的本能欲望常因文明所强加的抑制而不能直接得到满足,人们必须另辟途径使之得到曲径通幽的释放。

其中,艺术家是以交织着情感体验的意象创造的方式满足其本能欲望的,相对来说,这种方式更加灵活而且有效。

从这个立场出发,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早期的无意识冲突有关,早期的无意识冲突不仅影响着艺术家的人格成长,而且还会具体而微的影响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题材的选择以及创作的形成与风格等。

精神分析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荣格是站在进化论的立场上将艺术家创造人格的研究延伸到了人类祖先积淀下来的集体无意识。

精神分析学派的动机理论对理解艺术家创作动机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认为,个体原始人格中升腾出来的生命意志冲动的确是支撑艺术创造大厦的基石。

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王阳明及其心学

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王阳明及其心学

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王阳明及其心学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光辉人物心存向往。

前几年在读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时,就被深深的打动,很好奇王阳明人格中究竟有什么的力量能让他名垂千古,让世人景仰。

也希望通过对他的解读,于无形之中,内化他的一些优良品质。

因为我们深度接触过的人,用心读过的书,多多少少会成为自己内在客体,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我试着以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王阳明。

自体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自体时,他就会在雄心的推动下,在理想的引导下,利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的自己的潜能。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从小就有与众不同雄心和理想,并在不断在行动中,磨炼自己的的能力。

最终实现了他的潜能,成为让世人景仰的圣贤。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自体呢?健康自体的形成,首先必须要得到来自养育者的镜映,得到养育者的肯定,在生命最早期,婴儿从的养育者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如果婴儿从养育者那里感受到被接纳与被喜爱的,婴儿就会感觉自己的存在是可爱的、有价值的。

其次,孩子健康自体的形成的也需要要有理想化的对象,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软弱无能时,他希望通过与全能的理想化客体融为一体,从而体验到被保护,被支持,被抚慰的感受,借助理想化客体的力量来体验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也就是说,健康自体的发展需要两种心理营养,一种是镜映,一种是理想化。

对王阳明来说,镜映需要和理想化需要都得到了满足。

王阳明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抱着一赤子,从天而降。

如果一个新生命被当成是天神送来的孩子,家人对待他的态度自然很珍视,对他充满了期待,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他镜映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通常孩子理想化的对象家中的男性长辈,王阳明的爷爷学识渊博、王阳明父亲是状元,家中的两个重要的男性,充当了他的完美理想化客体。

尤其是王阳明的爷爷,既能满足他镜映的需要,也能满足他理想化的需要。

在王阳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相对来说比较严厉。

王阳明七八岁时,迷上了象棋,那个时候,他不是在和别人玩象棋,就是在去和别人玩象棋的路上。

论王阳明的独立人格

论王阳明的独立人格

步超 越 了 各 种 传 统 价值 观 的 束缚 。据 《 年谱》
十分重 要 的 内 容 和 意 义 。 但 就 王 阳 明 思 想 演 变
论 王 阳 明 的 独 立 人 格
朱 晓 鹏
( 杭州 师 范大 学 中 国 哲 学 与 文化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 1 1 1 2 1 )
摘 要 : 王 阳 明获 得 的 “ 真 三 不朽 ” 盛誉 , 其 实 是 由一 生 历 经 磨 难 而 成 。 “ 龙场悟道 ” 使 他认识 到“ 吾性 自足, 不假外求 ” , 在 精 神上 实 现 了对 得 失 荣 辱 、 生 死 祸 福 的超 越 , 从 而确 立 了他 此 后 独 立 的 人 格 形 态 , 找 到 了一 条 全 新 的生 命 和 思 想 之 路 。 这 种 独 立
作者简介 : 朱 晓鹏 ( 1 9 6 3一) , 男, 浙 江 缙 云人 , 哲学 博 士 , 杭 州 师 范 大学 中国 哲学 与 文 化研 究 所 所长 、 教授 , 主 要 从事 中 国哲学 史 、 浙 学史 研 究 。
个 历来 颇 受 学 者 关 注 和 争 论 的 话 题 。 王 阳 明通
道家的这些狂言狂行在一个注重中庸和礼制的传统社会中的确是十分突兀狂放的完全超出了一般的世俗尺度可谓游于方外并由此形成一种具有典型的道家人格特质的精神境界和处世方式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影魏晋玄风中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礼的名士风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独立人格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放荡不羁李贽豪杰必在于狂狷非有非狂狷而能闻道者也的童心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的无君论等无不渗透了道家这种独立叛逆的狂者精神
典 型形 态 和 圆融 境 界 。
关键 词 : 王阳明; 独立人格 ; 儒 道 互 补 中图 分类 号 : B 2 4 8 .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2 3 3 8 ( 2 0 1 5 ) 0 5— 0 0 2 2— 0 9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2 3 3 8 . 2 0 1 5 . 5. 0 0 0 2

四大学派的人格观点比较

四大学派的人格观点比较

四大学派的人格观点比较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人格,渐渐形成各家学派,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学派。

了解这些学派的观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人格。

第一,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关于无意识最流行的派别之一,主张无意识的冲突对人行为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该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本能构成隐藏在人格中的内驱力,它有来源、目的、对象和原动力的功能。

他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五个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口唇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崇拜阶段、潜伏阶段和生殖阶段。

卡尔•荣格采用了等效性原理来阐明人格是由一定量的能量组成的,采用了熵原理来阐明在这种精神结构中精神能量存在一种趋于平衡的恒常倾向,采用反相原理来阐明每个存在的心理特质都存在一个与之相对立的特质。

荣格假设精神具有两种主要态度:内倾和外倾。

该学派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还有: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霍尼的人格发展观点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第二,人本论学派,也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因为它被看成人类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模式的替代物。

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性是由许多按照层级所排列的似本能的需要所组成。

把需要从低级向高级排列的顺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受匮乏动机激发者在他们的周围寻找同需要有关的特殊事件,因为它是由需要激发,称为匮乏感知;受存在动机激发者能更充分地理解他们的周围,因为他们并不寻找某些特定的东西,这称为存在感知。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乔治•凯利、卡尔•罗杰斯等。

第三,人格特质论学派。

高尔顿•奥尔波特强调人格是动力的、有组织的和独特的。

他区分了个体特质和共同特质,个体特质是个人具有的那些特质,共同特质是许多外体共有的那些特质。

区分了三类对人格作用不同的倾向:主要倾向、中心倾向和次要倾向。

雷蒙德•彼•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他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十六种根源特质,区分了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三类。

卡特尔的理论是运用了一种同研究对象一样复杂的研究方法的唯一的人格理论,他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人们的赞誉,也受到那些认为人格不可量化的人的批评。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第三个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第三个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第三个
1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是1923年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依德开发的一种人格九分法理论,它包括三个基本的概念:超我,我,和自我。

弗洛伊德提出,人类的心理状态受到这三项力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影响,其中超我作用于我和自我,而我和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也相互作用,形成人格状态的内在动态结构。

2超我
超我,也叫做审判者、父母形象或良心,是心理化解决外界行为表现的因素,即外在行为表现的依据。

它有两种形式:自然法则和道德法则。

自然法则就是指人们的内在机制,是基于遗传继承的我们生活习惯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改变;而道德法则则是外在的行为标准,它来源于父母,老师,社会环境等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我
我也叫做意志力、内我或实践者,它是指个体内在心理力量,构成了其行为活动的基础,是个体决定行为表现的原因。

它是由超我和自我结合而成的,构成个体行为表现的指令者。

4自我
自我,也叫做真我或自我意识,是一种内在本性,是个体在外界环境中发展出来的自我形象,包括野心、抱负、幻想、外貌等等。

它有利于维持个体的奖赏体系,也是个体行为表现的实际影响者。

5内在动态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状态是受超我、我和自我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

当超我对我和自我太过强硬,迫使我和自我发展不自然时,就容易造成失调,令人变得神经过敏,甚至发生病态的心理现象;当超我对我和自我的制约过于轻松,让我和自我脱离了实际,也会导致人格失调,令人变得浮躁、骄傲、盲从等等。

最终,我和自我之间的对立关系才是关键,只有把这两个人格构成统一整体,使得其保持一定的安定状态,才能够使人变得理智,心智成熟。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自我分析的有关理论是其组织理论形成的前提。

弗洛伊德用了一个隐喻来描述自我与本我(id)之间的关系。

他说,"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好比是骑手与马的关系"。

他认为,自我必须对付三个专横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superego)和本我。

本我是自我能动的部分,而且是最原始的量。

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要求需要立即得到满足,遵循的规则是幸福的规则。

与本我相反,自我不得不关心整个有机体的生存,而且还涉及如控制本我的本能需要的问题。

自我在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充当中介,它的作用在于在本我的要求与外部世界的阻碍之间进行调解。

总之,自我是自我意识中理性的成分,但同时,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自我常常被本我的完全无意识要求所控制和误导。

此外,自我还受到超我,即弗洛伊德所言的内在化了的"父母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继承者和代表人"的制。

超我在自我意识中充当一个内在的控制器的用,其形成源于社会和父母所定的各种戒律的内在化。

正如自我与本我不同一样,趁我与自我也很不~样。

超我是人格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而且是社会在人的灵魂深处的代表,它包括了意识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

自我理想是一个人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是超我的一部分,来源于在他人面前的自居作用。

当自我分裂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而人们一旦经常受到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自我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并引发防御性行为。

王阳明“良知说”和谢弗勒潜能论的比较

王阳明“良知说”和谢弗勒潜能论的比较

王阳明“良知说”和谢弗勒潜能论的比较【摘要】王阳明的“良知说”和谢弗勒的潜能论都承认潜能与生俱来,都认为可以在后天磨练。

但与此同时,二者在思想渊源、内容指向以及产生影响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说;谢弗勒;潜能论王阳明(1472-1528),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认为,人皆有良知,人的良知生而有之。

伊斯雷尔・谢弗勒,当代美国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人类的潜能》一书中批判性分析和重构了人类的潜能。

虽然这两个人物生活的时空相距甚远,但他们都提出了关于潜能的观点,值得我们进行对比研究。

一、相同之处(一)与生俱来潜能这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

他认为潜能是“可能性的存在”。

无论是王阳明,还是谢弗勒,也都肯定潜能的存在,都认为潜能是与生俱来的。

王阳明认为良知“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

谢弗勒也认为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潜能,是人类普遍共有的。

(二)后天磨练潜能的体现各不相同,需要后天磨练。

王阳明认为,良知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知行合一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所谓“致良知”是也。

也就是说,要不断挖掘和发挥潜能。

谢弗勒认为,人的潜能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个人的努力以及环境的作用下发生变化。

二、不同之处(一)思想渊源不同王阳明生活于十五世纪末期、十六世纪初期。

其提出的良知说得益于对孟子“良知良能说”的直接继承。

“良知”一词始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在孟子看来,良知是指人不依赖于教育、环境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与孟子的“良知说”相比,王阳明的“良知说”显得更为复杂和神秘。

谢弗勒的潜能论是基于对已有潜能论的批评而建立起来的。

他在分析教育实践中潜能的作用时发现,关于潜能的概念自始自终蕴涵了源于过去哲学传统的三个神话,即稳定不变的神话、和谐实现的神话以及均有价值的神话。

他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去除了披在潜能身上的“神话”,重新建构了潜能的概念。

(二)内容指向不同1. 王阳明“良知说”的三种解读。

三大心理学流派人性观之比较

三大心理学流派人性观之比较
行 比较 研 究 。

伏在生命 中的一种破坏性 、 攻击性 、 自毁 性的驱力 。它表 明弗 洛伊德赞 同人生来就具有一些 恶的倾 向的。 弗洛伊德认为生 的本能主要是指性本 能。性本能 是真正 生而就有的 。死的本能则是一种 回归 自然 的倾 向。死 亡本能

精 神 分 析 学 派 的 人 性 观
参考文献 :
[ ]马斯洛. 学心理学 [ . 1 科 M] 昆明 : 云南人 民出版社 ,9 8 18 .
[ ]车文博. 本主义心理学 [ 2 人 M]. 杭州 : 浙江教育 出版社 ,0 3 20 .
[ ]车文博. 方心理学史 [ . 3 西 M] 杭州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9. 18 9
弗洛伊德 的“ 意识 本 能论 ” 弗 洛伊德 对人 性 的基 本 无 是 为是 由快乐原则决 定的 。
看法 , 是精神分析学说 的理论基 石 。弗 洛伊 德认 为人 的行 的生的本能 , 也 因为它 的 目标是延 续生 命 。他认 为这 种本 能是
弗洛伊德认 为 , 的心理存在一个无 意识领域 , 由本 能 源于无机 自然的一 种 “ 力 ” 其作 用是 中断生命 的历程 , 人 它 张 , 以 冲动所构成 , 中的基本本能 就是 人性 的根本 内容 。所 以, 其 在 “ 缩短 的路程 ” 回到原来的状态 。他认为 , 死亡本能 向内表现 , 弗洛伊德看来 , 无意识 、 基本 本 能 , 性是 具有 内在 联系且 密 有 自我破坏趋 势 , 人 包括 自杀 、 自残 等 ; 向外 表现 , 有侵 略 的倾 不可分 的三个 概念 。 向, 成为破坏 、 伤害 、 仇恨 等的动力 。弗洛伊德认 为 , 切历史 一 弗洛伊德 主张人的心理 由潜意识 、 前意识 、 意识三个 层次 和文化现象 , 可以从这两 种本 能及其 对立 的关 系 出发 得 到 都 所构成 , 潜意识和前意识是两 种无 意识 。被压抑 的欲望 , 本能 解 释 。 冲动 以及其替 代物 ( 如梦等 ) 即是潜 意 识 , , 潜意 识是 非理 性

重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重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重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作者:李颖颖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2期摘要:纵观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理论倾向,一种是肯定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另一种是否定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从辩证的否定观看,作为理论整体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其中既包含真理成分,也带有谬误因素,因此,在重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时,我们既要看到它对人格理论的贡献,又要分析和指出其不足,切忌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评价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两种评价自从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之后,人们对这一理论要么持以肯定态度,要么持以否定态度。

学者菲力普·里夫1959年说:“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容置疑,这使他的思想更加伟大。

”而他的写作“也许是20世纪汇成著作的、最重要的思想体系”。

在收集论据后,索顿指出,可以证明“(弗洛伊德的)重要的假说,即‘深层意识’不存在,他的理论毫无根据,而且荒唐可笑”,讲他是“一个虚伪而且没有信仰的预言家。

”①大部分心理学史家都把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创立归于弗洛伊德,最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支点的原动无意识的发现。

弗洛兰克·索罗维曾评论弗洛伊德的概念,认为它是既往一些思想的“创造性的转述”。

亨利·埃伦伯格认为,弗洛伊德对原动无意识的发现既明确了他的前辈或者同时代人早已提出来的一些流传中的思想,又给了它们一个清晰的外型②。

大多数传记作者指出,弗洛伊德发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企图能使之造福于人类,而一些学者却认为弗洛伊德的许多思想皆来自他的朋友威尔汉姆·弗莱亚斯,弗洛伊德却全部据为已有③。

自弗洛伊德理论传播到中国来以后,大部分时间里国人对包括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在内的弗洛伊德理论持贬斥和否定态度。

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一家报纸曾撰文极度诋毁弗洛伊德理论,说弗洛伊德理论是所谓“一头野猪撞进了菜园子”。

浅谈有关两种流派的自我人格分析

浅谈有关两种流派的自我人格分析

浅谈有关两种流派的自我人格分析第一篇:浅谈有关两种流派的自我人格分析浅谈有关两种流派的自我人格分析【摘要】人格心理学是对人类心里力量的科学研究心理力量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我们。

而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不仅系统地解释了不同的心理现象,而且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适时地调整自己面对生活的心态,了解我们的性格特征,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选择了课堂中较为熟悉的两种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和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进行自我分析。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同时找到了自我性格的完善方案,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关键词】弗洛伊德、体液论、自我分析。

一.结合自身谈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理论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学理论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

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对本我和超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本我、自我和超我虽然始终处于冲突,但却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

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按照道德准则行事,来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反映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人格内部协调并维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发生。

自我只有处理好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心理才不会发生异常。

而对我而言,在本我方面,与像其他人一样需要吃饭、睡觉,以维持自己的生命的进行。

而要满足这些欲望,我需要在成长中学习,这是自我就起到了作用。

但自我对世界的认知不能仅仅维持在满足原始欲望的渴求阶段,这样的人就是颓废的。

所以我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来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约束本我,阻止自己在欲望中颓废。

老庄思想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异同

老庄思想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异同

第12卷第4期 吕梁学院学报2022年8月Vol.12No.4 Journal of Lüliang UniversityAug.2022·哲学研究·收稿日期:2022⁃02⁃21作者简介:王思雯(1999-),女,北京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及心理学史。

老庄思想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异同王思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北京100084)摘 要:老庄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弗洛伊德思想是西方精神分析的代表思想。

这两种思想跨越了地域与时代,在众多思想流派中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从宏观的层面比较两者的异同,首先分析了思想体系的建构方式,接着比较了两种思想主要内涵与追求,最后从外界非议看待人们对两种思想的偏见。

关键词:老庄思想;道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性;心理学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22)04-0021-04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发展出诸多思想流派,它们都带有鲜明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代表了中国历代思想家对人与社会的思考。

同时,若从横向上与西方心理学相比,也能发现不少巧合。

例如,儒家学派以人为本,从人性本源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与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非常类似;道家学派从生活经验与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进行讨论,这与西方的精神分析流派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家注重实用性,以明确标准下的实际赏罚示人,以此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这又与西方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有相似的视角。

这种巧合引人深思:或许人性正是主要包含了这些要素,因而让思想家们跨越时间与地域的差别,给出了不谋而合的归纳。

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别,中西方的为人哲学也有着许多相异之处,同样值得深思。

本篇文章从诸多东西的相似派别中选择一对,主要将中国道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同西方的精神分析流派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相异与相同之处,并给出不同视角的分析。

一、老庄与弗洛伊德思想体系建构对比(一)两种思想建构的方式老庄思想主要围绕着道家学派的核心概念“道”展开。

二程的理欲观与弗洛伊德的超我说

二程的理欲观与弗洛伊德的超我说
但是人作为社会的动物来自本我的一些超我说的启示非理性冲动经过知识和理性的调节作用使本我得我们过去批判宋明理学在存天理去人欲这到修正以适合于集体社会和外部世界的现实要个问题上几乎很少发生歧见



2002年第3期(总第270期)
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No.3,2002(Serial No.270)
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心灵与精神中人欲横
流的生动画面和淋漓写照。 这可以使我们理解,宋代世风何以为之一变,引
起社会发酵的酵母埋藏在哪里。如果说王安石变法 主要是从经济、社会与法制上通过改革的措施,为建 构封建社会后期的新文化铺设路基,那么从二程开
始创立新儒学,即理学或道学,则是为建构这种新文
“人欲”在商品经济刺激下膨胀
中国封建社会经过盛唐的繁荣,到了宋代,商品 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 面,追逐个人利益和发财致富的倾向,已成为当时普 遍存在的社会现象。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曾经 在其《周礼详解》一书中这样描述时人逐利的状况: “利之所在,民所竞趋”,竞至于“智诈愚,勇陵弱,攘 夺诞慢,决性命之情以争,无所不至”的地步。这还 只是社情的一般表现而已,王安石在其《周官新义》 一书中说到当时的富商大贾、达官显贵恃权贪利的 表现,更是令人发指,竟达到了使皇上“失其柄”,“人 以私义自高,而爵不足以贵之;以专利自厚,而禄不 足以富之;取予自恣也,则不待王幸之而后予;生杀 自恣也,则不待王福之而后生”,使主纲法纪、道德伦 常至于废弛的境地。宋代如此,明清亦然。我们从 描写宋代及以后的社会生活的许多小说中,如《金瓶 梅》、《水浒传》、《三言二拍》和诸多封禁的世情文学
学者所不齿。变法之不成,可能是和社会风气的败

传统中医解梦与弗洛伊德释梦之异同及其临床意义

传统中医解梦与弗洛伊德释梦之异同及其临床意义

传统中医解梦与弗洛伊德释梦之异同及其临床意义
Ho Kan Au;Zhang-Jin Zhang
【期刊名称】《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8(5)1
【摘要】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学已经有从梦象去作诊断,以指导治疗的记载.然而,由于临床上梦像非常复杂,且《黄帝内经》与大量中医古籍一贯的写作方法一样,只简略的将理论的重点写出,凭当中简略的描写去指导临床诊疗几乎是不可能的.故在临床以中医理论去解梦及指导诊疗是十分困难的.而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十分详细的分析了以往学者对梦的理论,以及从不同的例子(特别是他的患者和他自身的梦)去研究梦的机理.他分析与研究令千奇百怪的梦像不再被认为是凭空产生,而是有生理学及心理学的基础,更是有一定的规律.经过弗洛伊德的释梦分析,千奇百怪的梦像不再是了无意义的密码.结合弗洛伊德的理论,梦背后的真实面貌就可以传统中医的理论去解释这些经破解的梦象,从而指导临床诊疗.
【总页数】6页(P103-108)
【作者】Ho Kan Au;Zhang-Jin Zhang
【作者单位】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R395
【相关文献】
1.无意识视域下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解析 [J], 刘瑞光
2.浅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特质--以其释梦理论为例 [J], 刘伟
3.弗洛伊德、荣格与阿德勒的释梦观比较 [J], 徐凯
4.基于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梦的分析 [J], 程昊
5.从弗洛伊德的《释梦》解读《穆赫兰道》 [J], 许吉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真我论思想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比较摘要:王阳明良知天理的心之本体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是相通的,但二者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方式、方向不同。

于一念发动处克倒不善讲的是道德情感的控制,这与“自我”的概念相似,但二者对知觉发生作用的先后认识不同。

主观能动性在此的体现也不同。

在方法论上,真我论思想不同于人格结构理论,不具有近代科学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弗洛伊德;本体;本我;超我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50-02
王阳明真我论思想是建立在他对“心”这一概念的生理、心理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王阳明继承和发扬了在他之前的陆九渊等人的关于“世界是主观精神呈现”的观点,认为心不只是一团血肉的生理器官和思维器官,而是包括耳目视听和知觉痛痒的知觉心,并认为言听视动的知觉之心是由天理主宰的。

在此基础之上,王阳明又提出心为身之主宰。

这个“心”即是仁、义、理之“心”,是纯净的“真己”,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大学问》)”。

这种“天理”、“良知”就是人心之本然状态,是“真我”。

在王霸、义利、理欲之辩上,王阳明认为:“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

”(《传习录·上》)圣人之学的主要敌人就是功利之见,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与杨仕德薛尚诚》)
中所谓的“心中贼”,也可以说是“人欲”,总之是不好的,是“邪念”。

王阳明认为消除“邪念”的最好办法是“致良知”,要在“一念发动处克倒私意”,而获人之自我。

于王阳明之后300多年出生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与王阳明真我论思想在许多地方有着惊人的相似。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理论划分为“本我”、“超我”、“自我”三大系统。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是隐秘、最模糊而不可即的部分,是真正的“心理实在”。

“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对父母的言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

“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介环节。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等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王阳明“真己”的心体良知的绝对超越性与弗洛伊德道德良知的“超我”意义相通;知行合一的道德行为的知觉运用与弗洛伊德理性运用的“自我”意义相通;“人欲”与弗洛伊德“本我”在某些方面也是讲的同一个概念。

一、良知天理的心之本体与“超我”
儒家一直主张一种内在的自我超越精神,要人们自觉地超越“人欲”,成为圣贤,并且认为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

王阳明传承
了儒家的观点,认为“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

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

”(《传习录·上》)在这里,他认为心是身体的主宰,是“天理”、是“真己”,而且这种主宰“真己”之心“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答顾东桥书》),本身就包含了仁、义、理的良知信念。

王阳明不仅认为这种良知天理的心之本体是“真己”,而且还认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将跌于井自然知恻隐”之伦理道德情感的自然感知也是心之本体;超越善恶观念,“于一念发动处克倒私意”,达到“无恶无善”的纯善也是心之本体。

王阳明认为所有的这些心之本体的道德情感都是天赋的,是“不假外求”的。

在弗洛伊德“超我”的概念中,“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冲动或人类生活的较高尚行动的主体。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超我”起着一种道德约束的职能,和王阳明所讲的“真己”一样是一种纯善,注重于实现人的最高理想,引导人从善向美。

但是,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社会化的产物。

而王阳明一直强调的“真己”,其心之本体的道德情感是源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否定是社会化的产物,拒绝向外探求。

此外,王阳明在这种道德情感的作用方向上也与弗洛伊德不同,是恰恰相反的。

弗洛伊德认为是社会促进人格结构三大系统中“超我”的形成,是社会对“超我”的形成起作用。

而王阳明则一味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强调“致吾心之天理良知于事事物物”,
认为把人本来就具有的这种“天理”、“良知”普及到事事物物,就可以使社会充满合乎人们道德良知的规范,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对社会产生影响,在作用方向上,是人对社会起作用。

由于王阳明继承了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本身就认为“真己”道德情感是纯善的,是天赋的,而且在他看来这种主观的道德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可以在一念发动处克倒所有的不善,所以,他所认为的“邪念”就构不成“真己”的矛盾的对立面,纯善的“真己”发挥作用是自然而然的,绝对的。

而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他把人格结构理论分为了三个层次,并认为三个层次是永恒的。

“超我”位于最高层次,是在和“自我”、“本我”的统一、斗争中形成的整体。

“超我”要实现其最高理想,对人的行为进行评判,就必然与“自我”、“本我”产生矛盾,在人的心理上就表现为控制、压抑,因而“超我”的实现就不是自然而然的。

二、“人欲”与“本我”
王阳明认为,人的生理欲望与好恶之情是“人欲”,是由耳、目、口、鼻、四肢追求声、色、味与知觉之心追求功名所引起的。

王阳明把这种“人欲”归之于“邪念”,邪念的发动之处也就是非“礼”的行为之始,要于一念发动处克倒。

一方面,王阳明对“人欲”采取否定的态度,另一方面,对“人欲”的否定也就证明了他确实承认“人欲”的客观存在。

而这个“人欲”的概念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的意义是相通的。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真正
的“心理实在”,不受任何理性与道德原则的约束,不具有任何的价值、伦理因素,这才是心理的本然状态,是与生俱来的。

弗洛伊德不回避“本我”的非理性、自私性,他认为这是构成人的生命力的内在核心,并且认为,对于一个心智健康的人而言,“本我”与“自我”、“超我”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整体。

弗洛伊德更多地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本我”的问题。

王阳明之所以认为“人欲”是“邪念”,他更多地是受儒家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唯一机能就是寻求快乐,他说:“心理过程自动受到‘快乐原则’的调节……事实使我们相信,快乐原则在心理生活中处于霸权地位。

”(《超越快乐原则》)
王阳明也认为“乐”是心之本体,“至乐”、“孔颜之乐”是王阳明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其最高的审美境界。

“至乐”或“乐”,在他看来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感官愉悦的“七情之乐”。

“至乐”虽出自于“七情之乐”,但已是一种超越于此的高级精神境界。

这个“乐”就不只是一个情感范畴,更是一个境界范畴。

因此,他说:“乐是心之本体。

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

”(《传习录·上》)“仁人”即圣人,作为心之本体的“乐”也就是圣人之“乐”。

弗洛伊德所讲的“本我”所追求的快乐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是一种欲望的满足、紧张的消除、内外干扰的排除,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概念,这与王阳明所讲的“乐”的概念是不同的。

三、“于一念发动处克倒私意”与“自我”
程朱理学强调知先行后,认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脱然自有贯通处”,认为认识的事物多了,才可进行道德行为的实践。

王阳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道德情感、天理良知是不假外求的。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不善的念潜伏在心中”(《传习录·上》),这也是说由言听视动、生理欲望等引起的不善的念都可以在一念发动处克倒,其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心之本体的至善性。

在一念发动处克倒不善也就是使人们的言行符合心之本体的良知
天理、道德原则。

这种在一念发动处克倒不善与弗洛伊德“自我”的功能是非常相似的。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在人格结构的三个系统中处于中枢调节的地位,是把人的非理性的冲动和“本我”的自由流泄纳入社会认可。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发生作用是从知觉系统开始的,并以之为核心发展而来。

而这种知觉系统又包括外部知觉系统和内部知觉系统,并且“自我”通过知觉系统发生作用是无意识的。

由于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所以在知与行先后的关系上,王阳明与弗洛伊德是相反的。

王阳明所阐述的“天理”、“良知”的心之本体是一种人类尚未达到的并为之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具有世界普遍意义。

这一方面说明了真理研究方向与人类逻辑思维形式的趋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深远与超前,使得他的心学思想可以绵延明、
清直至近现代,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有着至深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韩强.竭尽心性——重读王阳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黄龙保,王晓林.人性升华——重读弗洛伊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弗洛伊德文集:第4卷[m].长春:长春人民出版社,2004.
[4]丁祯彦,臧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郭建新,杨文兵.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