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理学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生理学重点笔记

口腔医学-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课程笔记绪论大纲要求1、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和阈。

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和功能。

讲义精要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基本调节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体液调节: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称为旁分泌。

完整口腔生物学复习提纲

完整口腔生物学复习提纲

完整口腔生物学复习提纲一、口腔结构及组织学1.口腔结构:口腔前部、口腔腔体和口腔后部的组成和特点。

2.舌和牙齿的结构及功能。

3.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唾液学1.唾液的分泌:唾液腺的分布和类型、唾液分泌的调节因素。

2.唾液的组成:水分、酶类、蛋白质、电解质等成分的含量和作用。

3.唾液的功能:溶解、润湿、抗菌、酸碱中和、消化等功能。

4.唾液分泌异常:干燥症的原因和症状。

三、牙龈学1.牙龈结构:牙龈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2.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3.牙龈疾病:牙龈炎、牙龈退缩、牙周炎的原因、分类和治疗方法。

4.牙周病:牙周袋的形成、症状和治疗方法。

四、牙本质及牙釉质学1.牙本质的结构和功能。

2.牙釉质的结构和功能。

3.牙本质与牙釉质的关系。

4.牙本质和牙釉质的疾病:龋病、牙敏感等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五、牙髓学1.牙髓的结构和功能。

2.牙髓的生理功能:营养供应、感觉传导、防御和修复等。

3.牙髓疾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六、牙周组织学1.牙龈连膜:结构和功能。

2.牙槽骨:结构和功能。

3.牙骨膜:结构和功能。

4.牙周袋的形成、症状和治疗方法。

七、牙周病学1.牙周病的分类: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病。

2.牙周袋和牙周脓肿的形成和治疗方法。

3.牙周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口腔卫生、菌斑形成和牙结石等。

4.牙周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5.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牙面清洗、抗菌药物、手术治疗等。

八、龋病学1.龋病的病因:菌斑、饮食因素等。

2.龋病的分类:表面龋、窝沟龋、根龋等。

3.龋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4.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优质的口腔卫生、牙面清洗、釉面复合树脂修复等。

九、牙科微生物学1.口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口腔微生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

3.口腔微生物的致病机制:菌斑形成、牙龈炎和牙周炎等。

4.口腔微生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十、口腔疾病的治疗1.牙齿的修复:充填、修复和种植。

口腔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口腔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口腔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口腔生理学概述口腔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包括口腔内的牙齿、牙龈、口腔黏膜、唾液腺、舌头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口腔内各种生理过程,如吞咽、咀嚼、味觉、唾液分泌、牙齿生长和再生等。

口腔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牙齿结构和功能:牙齿是口腔生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包括牙齿的结构、生长发育、营养供应、牙齿的感觉和运动等。

2. 口腔黏膜和唾液腺:口腔黏膜是口腔内覆盖着的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同时也参与进食和说话等功能。

唾液腺主要负责分泌唾液,润滑口腔黏膜、促进食物的消化和保护牙齿等作用。

3. 唾液分泌和功能:唾液包括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液体成分、细胞外的成分和细胞内的成分。

唾液具有保护口腔黏膜、促进食物消化、保护牙齿和口腔清洁、帮助咀嚼和吞咽等多种功能。

4. 咀嚼和吞咽:咀嚼是口腔内食物被咀嚼成小块并与唾液混合的过程。

吞咽是将嚼碎的食物通过食道送入胃内的过程。

咀嚼和吞咽是口腔内食物摄入的重要环节。

第二部分:口腔生理学知识点详解1. 牙齿的结构和功能(1)牙齿的结构: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组成。

牙冠是牙齿的上部,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

牙齿的牙釉质是牙齿最硬的部分,主要是由磷酸钙组成。

在口腔内的部分称为牙齿的根部,与骨质相连,称为根骨。

(2)牙齿的功能:牙齿主要的功能是咀嚼食物、保护口腔黏膜、帮助发音等。

咀嚼食物是牙齿的主要功能,通过咀嚼可以将食物咬碎,促进食物的消化。

同时,牙齿还可以保护口腔黏膜,预防食物碰伤机。

2. 口腔黏膜和唾液腺(1)口腔黏膜的结构:口腔黏膜是覆盖在口腔内表面的一层薄膜,由上皮细胞和基底膜组成。

口腔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界物质对口腔黏膜的侵害。

同时,口腔黏膜还参与延长食管和胃的消化功能。

(2)唾液腺的结构:唾液腺包括大唾液腺、颌下腺和颌骨颌舌下的小唾液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润滑口腔黏膜、促进食物的消化和保护牙齿等作用。

【每日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每日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每日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专业基础学科。

知识点繁杂,内容抽象。

学起来难免枯燥,建议考生尽量结合图谱记忆。

考查内容多为记忆性问题,一定要强化记忆,为其他专业学科复习打好理论基础。

在口腔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中的分值大概为12分(助理)/36分(执业),占据总分值的比例为4%(助理)/6%(执业),并且,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掌握情况也会紧密影响口腔颌面外科学部分的得分情况。

”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1.牙的演化:牙数从多到少,牙根从无到有,从多牙列到双牙列,从同形牙到异形牙,从分散到集中。

2.牙的萌出:特点:在一定时间内安一定先后顺序萌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左右同颌同名牙同时萌出,下颌牙早与上颌牙,同龄人女性萌出早与男性。

时间:最早萌出的乳牙:下颌乳中切牙。

最晚萌出的乳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下颌第一磨牙。

最晚萌出的恒牙:上颌第三磨牙,如第三磨牙牙胚先天缺失则是上颌第二磨牙。

顺序:乳牙:乳中切,乳侧切,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恒牙: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上颌尖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3.乳牙的特点:牙冠短小,色白,颈嵴明显,冠根分明。

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远中。

下颌乳前牙的舌面边缘嵴与颈嵴比恒前牙明显。

乳磨牙根干短,分叉大。

4.牙体外形的应用解剖:下颌切牙最不易发生龋齿。

易堆积牙结石。

上颌切牙邻面接触区和上颌侧切牙舌窝顶点为龋齿好发部位。

尖牙最不易龋坏,保留时间最长,拔除时可使用旋转力。

下颌第二前磨牙最常见畸形中央尖。

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5.重要的几个数据:上颌第一前磨牙80%双根87%双根管。

上颌第二前磨牙60%单根管。

上颌第一磨牙87%近中双根管。

根尖孔56%尖部。

根尖狭窄距根尖孔1毫米。

下颌切牙10%唇舌向双根管。

下颌第一前磨牙17%双根单根尖孔。

6.牙合正中颌的标志:正中颌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舌尖接触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中央窝。

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牙列与咬合

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牙列与咬合

第三章:牙列与咬合第一节:牙列一、正常牙列特点1、外形规则、整齐,每颗牙在牙槽骨内有其特定的位置,牙与牙之间紧密连接,咀嚼过程中相互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避免食物嵌塞,有利于牙的稳固。

2、牙排列呈弓形,舌侧便于舌的运动,3、唇颊侧可以衬托唇颊,使面部丰满二、牙列异常1、可能对面部美观、咀嚼、发音等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牙列缺损或丧失,影响咀嚼功能,可使唇颊因失去支撑而内陷,面型呈衰老相。

三、牙列分类1、按照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1)、恒牙列上颌牙列较下颌牙列略宽,略长。

原因:上颌切牙较宽,下颌切牙较窄,下颌前磨牙向舌侧倾斜程度大于上颌前磨牙。

我国人上颌恒牙列宽约55mm,长约50mm.下颌恒牙列宽约52mm,长约41mm。

2)乳牙列较恒牙列小,但其牙列宽度和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半圆形。

3)、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

有些成年人有乳牙滞留,为异常现象2、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1)尖圆型: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

占27%2)、方圆型:上下牙列张四个切牙的切缘唇侧连线略直,弓形牙列从尖牙的远中才开始弯曲向后,占25%3)、椭圆形:介于两者之间,弓形牙列自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使得前牙段较圆突。

占48%。

3、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可大致分为正常牙列和异常牙列1)、正常牙列:牙数正常,各牙排列整齐,无间隙2)、异常牙列:(1)、牙数异常:如牙数过多(额外牙)或过少。

(2)、牙排列异常:如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弓外牙、高位牙、低位牙、异位牙和转位牙四、牙列大小的测量方法用数值来描述牙列的形态,对指导义齿修复、制造成品牙列和成品总义齿都具有重要价值。

1、牙列长度和宽度:1)、牙列长度(length of dentition):通常把左右侧中切牙唇侧最突点的连线与牙列左右侧最后一颗牙远中最突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2)、牙列宽度(width of dentition):过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如、尖牙牙尖顶间距代表牙弓前段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中段宽度;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后段宽度等。

口腔生物学总结

口腔生物学总结

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

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从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口腔生态系。

根据固有菌丛的分布和生理学以及形态学的不同,可将口腔分为四个主要的生态系: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

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有:物理化学因素、宿主因素、细菌因素、宿主可控因素。

根据细菌对氧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类:绝对需氧菌、绝对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耐氧压氧菌、微嗜氧菌。

口腔菌从的主要成员为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

口腔PH范围为5.0~8.0,唾液(PH为5.6-7.6,平均6.8,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9%以上,无机物约占0.2%,主要是电解质,有机物约占0.5%,主要是蛋白质)为维持口腔和菌斑中性PH的重要因素,这个功能大部分由碳酸盐系统完成,小部分由磷酸盐系统以及其他成分提供。

唾液中抗体的主要类型为分泌性抗体SIgA,龈沟液中抗体的主要类型为IgG,唾液黏蛋白包含两大类型蛋白MGI和MGΠ细菌的黏附:钙桥学说、脂磷壁酸-葡聚糖-葡萄基转移酶复合体学说、识别系统学说聚集:同种类型菌细胞之间的吸附力称为聚集,称两种不同类型菌细胞之间的集聚为共聚集,通过集聚作用或共聚集作用,在生态系中出现了细菌间协同、竞争、拮抗牙菌斑: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冲去的细菌团块牙菌斑的形成过程:1、牙面上获得性薄膜的覆盖,菌斑形成的初始为牙面上覆盖一薄层来自唾液糖蛋白的薄膜,其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含有黏蛋白、糖蛋白、血族抗原和免疫球蛋白,其中有些成分能促进细菌对牙表面的黏附起着受体的功能,如富脯蛋白;2、细菌附着,在细菌黏附和聚集中起作用的分子为蛋白质、多糖、脂磷壁酸等物质;菌斑成熟,成熟的菌斑基本分为三层:基底层为无细胞的均质结构,HE染色为粉红色,系获得性薄膜组成;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含球菌、杆菌、丝状菌,丝状菌彼此平行且与牙面垂直呈栅栏状,其中间堆有大量的球菌和短杆菌;表层主要含有松散在菌斑表面的G+或G-球菌和短杆菌,脱落的上皮和食物残屑以及衰亡的细胞牙菌斑的分类:位于龈缘上方的冠部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为龈上菌斑(包括光滑牙面菌斑和点隙裂沟菌斑),位于龈缘下方着为龈下菌斑(包括附着性龈下菌斑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口腔菌丛分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和暂时菌丛变链菌群的胞壁表面物质在使细菌黏附、聚集和对牙表面的定植中起重要作用;此菌群所产生的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此菌群的产酸能力和耐酸性使之在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中起作用,综合这三方面因素而使变链菌被公认为主要致龋菌采集龈上菌斑多以分离培养致龋菌为目的,采集龈下菌斑标本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牙周组织疾病相关的细菌龈沟液标本采集的目的多为研究龈沟液内炎症因子,采集方法为滤纸吸着法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的95%-96%,主要无机物是钙、磷,钙磷是以羟磷灰石晶体【Ca10(P04)6(OH)2】的形式存在龋齿脱矿中首先被溶解的是镁和碳酸盐牙本质中有机基质绝大部分为I型胶原纤维约占95%;在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中I型和III型胶原是主要的胶原类型;IV型胶原是所有基底膜的主要结构成分牙周病变过程中牙龈胶原纤维的改变为胶原含量的减少、胶原类型的变化、参与胶原破坏的因素(胶原酶有两类:细菌来源的胶原酶、宿主来源的胶原酶)大疱类天疱疮(BP)抗原主要存在于口腔黏膜等复层鳞状上皮的基底膜,在细胞内与半桥粒有关,在细胞外与透明层有关酸性富脯蛋白有多种功能,包括1、结合钙离子,维持唾液的钙磷稳定,可抑制唾液中磷酸钙盐的形成及其在牙面上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沉积,维持唾液中的钙超饱和状态,可维持唾液中游离钙离子浓度,为牙釉质提供防御和修复的环境2、参与唾液获得性薄膜的形成,酸性富脯蛋白对牙釉质和羟基磷灰石晶体有很高的亲和力,易于吸附在牙面3、协助细菌黏附,人酸性富脯蛋白课选择性的促进细菌黏附在牙矿化组织上,对于细菌在牙面上黏附和定居牙菌斑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富组蛋白具有较强抗真菌及抑制细菌作用唾液功能:1、协助咀嚼和吞咽:唾液为咀嚼提供了液体,使食物变成了食团,从而易于在口腔内移动并被吞咽。

口腔生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口腔生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口腔生理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口腔解剖学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包括口腔前庭、颌、颊、齿、牙槽、舌以及口腔黏膜等组织结构。

口腔解剖学主要包括口腔部位的解剖结构、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等方面。

1. 口腔结构口腔前庭:位于口腔的入口,由双侧颌和颊组成,是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结构。

颌骨:上颌和下颌两部分,包括颧(颧骨)、鼻骨、上颌骨、腭骨、下颌骨等。

颊:口腔两侧内壁,由颧、腮腺、颌骨等组成的结构。

齿:牙齿位于上下颌骨中,有三个部分:牙冠、牙颈、牙根。

舌:主要由肌肉组成的脏器,有味蕾和舌乳头,分为舌头和舌根。

口腔黏膜:口腔内部覆盖的粘膜,包括颊粘膜、舌粘膜、唇粘膜、硬腭粘膜、软腭粘膜等。

2. 口腔器官唾液腺:包括舌下腺、舌上腺、腮腺等,主要分泌唾液以助消化,保持口腔湿润。

咽喉:连接口腔和食道,是呼吸道和食道的交汇处,起到通气和吞咽的功能。

食道:连接咽和胃,负责将进食的食物传送到胃部。

牙齿:主要交捕食物,分为前牙、犬牙、前磨牙、后磨牙等类型。

舌头:负责口腔内的味觉感知和进食动作,分为舌尖、舌体、舌根三部分。

口腔解剖学知识对于口腔生理功能的理解和临床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口腔结构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理学是研究口腔结构和功能以及口腔内生理过程的学科,包括咀嚼、吞咽、分泌、味觉等方面的生理功能。

1. 咀嚼咀嚼是口腔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牙齿和颌面肌肉的协调作用将食物研磨成小颗粒,使之更易于咽下和消化吸收。

咀嚼过程通过牙齿的咬合运动,颌面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等协调配合完成。

2. 吞咽吞咽是将食物从口腔传送到食道的过程,主要包括咽部、食道等器官的协调作用。

吞咽包括舌头推动、软腭上升、喉部张开、咽部肌肉收缩等步骤,将进食的食物送至胃部。

3. 分泌口腔内有多个唾液腺分泌唾液,主要用于润滑食物、帮助消化、保护口腔黏膜等功能。

唾液的分泌受到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的调节,分泌量和成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分为五支1.颞支:出腮腺上缘—额肌(额纹消失)2.颧支:出腮腺前上缘—上、下眼轮匝肌(眼睑不能闭合)3.颊支:出腮腺前缘、腮腺导管上下—颊肌、上唇方肌、笑肌、口轮匝肌(鼻唇沟消失,鼓腮时漏气)4.下颌缘支:出腮腺下缘—下唇诸肌(下唇瘫痪,口角偏斜)5 颈支:出腮腺下缘—颈阔肌口腔组织器官—牙牙又称为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由釉质覆盖,显露于口腔的部分为牙冠;由牙骨质所覆盖,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为牙冠;牙冠与牙根交界为牙颈部。

牙体内有含牙髓的腔,称牙髓腔1. 牙冠的形态5个面:唇(颊)面,舌(腭)面,近中面,远中面以及咬合面2.牙根数目与形态(p6)3牙齿的组织结构•牙釉质(enamel)•牙本质(dentin)•牙骨质(cementum)•牙髓(pulp)4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龈(gum of gingival口腔组织器官—舌舌体部舌前2/3(舌尖;舌背;舌腹;舌缘)舌根部舌后1/3(舌盲孔)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舌的感觉神经:舌前2/3为舌神经; 舌后1/3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舌的运动: 舌下神经舌的味觉: 面神经的鼓索支舌乳头: 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乳牙与恒牙正常乳牙有20个,左右侧各5个。

其名称从中线到两旁,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一般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然后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依次萌出。

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恒牙共28-32个,名称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旧称第一双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萌出时间,六岁左右开始,第二乳磨牙后方萌出第一恒磨牙(六龄牙)。

口腔检查常用的方法都有哪些,健康标准,社区口腔检查的目的,龋病牙周病资料整理分组。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牙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础。

本文将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点知识归纳为以下几个标题。

一、口腔的结构与组成1. 口腔的界限:口腔由上颌和下颌的牙槽骨、牙龈、颊粘膜、舌、口腔底等组成,上、下颌之间的咬合面称为咬合面,上、下颌之间的牙列称为牙弓。

2. 牙齿的结构: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而牙根包含牙根尖、牙根面和牙周膜。

3. 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根膜等,它们维持牙齿的稳定性和功能。

二、口腔的生理功能1. 咀嚼和咽喉功能:口腔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咀嚼和咽喉,这一过程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部的活动来实现,可将食物细化和推送至咽喉。

2. 发音功能:口腔结构对于人的语音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舌、唇、颚和腭等结构的不同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3. 味觉功能:舌面上有许多味蕾,它们负责感知味觉。

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味蕾相互作用,传递味觉信息给大脑。

4. 唾液分泌:口腔的主要腺体是唾液腺,主要分泌唾液。

唾液的分泌具有保护口腔组织、润滑食物、维持口腔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

三、口腔疾病与常见问题1. 龋齿:龋齿是牙齿表面遭受酸性环境侵蚀,导致牙齿组织溶解的疾病。

龋齿常见于儿童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成年人。

2. 牙周疾病:牙周炎和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下降、牙齿松动等症状。

3.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通常表现为黏膜溃疡、疼痛和不适等症状。

4.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常见于吸烟、喝酒、不良口腔卫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四、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临床应用1. 牙齿修复与种植: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知识为牙齿修复和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临床上常用的牙冠、义齿和种植体等技术都依赖于对口腔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

2. 牙周治疗:牙周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口腔结构和牙周组织的生理特点来进行,包括洁牙、刮治、根面平整术等。

(整理)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

(整理)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

(整理)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口腔生理解剖字是指研究口腔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口腔医学的基础学科。

它是在口腔疾病诊治、种植牙治疗、口腔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知识。

一、咀嚼系统解剖学1、牙齿:植牙学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牙齿,根据牙齿形态及缺失部位制定牙齿镶嵌技术。

2、牙槽骨:牙槽骨是支撑牙齿的软骨和硬骨构成的系统,牙槽底的深浅还直接决定牙齿的排列。

3、唇、颊、舌:这三个组织构成口腔容器,决定口腔的外形、人们的口腔形体特征,是口腔诊治手术操作的重要先决条件。

4、肌肉:口腔内部肌肉组织构成很复杂,肌肉是咀嚼运动的主要发动者。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能够收集到口腔的外界信息,并将前述信息传递至各部位,充当口腔的控制开关。

1、咽部:咽部结构复杂,包括主动脉弓、咽及咽腔瓣、以及咽管和支气管。

2、喉部:喉是空气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喉结构主要分为嗓子、喉腔、喉咙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分。

3、气管:气管为空气传输系统的最重要部分,由气管根、气管段、气管分支和气管及支气管组成。

4、肺:肺是通过气道将氧气输送至血液的器官,分为右肺和左肺,每肺由左右肺叶、肺门、肺峰及其周围组织构成。

1、血管:口腔内血管分布有口腔动脉、口腔静脉、口腔神经、及面部血管。

2、血管壁结构:血管壁由内皮细胞、中层微环形闭合层及外层支架组成,这三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正常流动。

3、细胞:细胞是血液组成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可以分泌激素和血小板以及巨噬细胞来影响血液的成分及流动。

4、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可参与供血及咀嚼系统损伤修复。

1、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宿主对疾病免疫反应的机体防御系统,是机体抗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力量。

2、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细胞类型,可以分泌多种免疫分子,为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提供保护。

3、淋巴毛细血管:淋巴毛细血管是淋巴系统的最小单位,它以狭窄的通道将淋巴液从组织细胞输送到淋巴系统内。

4、口腔淋巴管:口腔淋巴管又称为口腔腺管,是口腔最小的血管,由内皮充盈,有助于宿主抵抗病原体。

《口腔解剖生理学》常考点总结

《口腔解剖生理学》常考点总结
100.咬肌深层:起自颧弓深面,垂直向下止于下颌支上部和喙突的咀嚼肌。
101.颞肌:起自颞窝和颞深筋膜深面,止于喙突和下颌支前缘直至下颌第三磨牙远中的咀嚼肌。
102.翼内肌下部触诊在下颌磨牙舌侧的后下方及下颌支的内侧面。
103.翼外肌下部触诊在上颌结节后上方。
104.颞肌前部触诊在下颌升支前缘向上。
48.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近远中颊尖的连线:Spee曲线。
49.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补偿曲线。
50.平面的构成由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两侧上颌第一周磨牙近中舌尖顶3点相连。
51.最后磨牙远中面平齐属于4岁前儿童的特征。
52.前牙区出现间隙、前牙切缘和磨牙面磨耗明显属于4-6岁儿童的特征。
42.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大是乳牙牙根特点。
43.根管侧支: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
44.根管分歧: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日小分支,根管仍存在。
45.副根管: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的管道。
46.上颌后牙牙长轴向近远中倾斜程度为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向近行,第二、第三磨牙向近中倾斜。
47.表示牙列面形态特征的曲线:曲线。
23.上颌尖牙唇面近似圆五边形。
24.上颌尖牙的唇面未磨耗的两条牙尖嵴的交角呈直角。
25.上颌第一双尖牙的牙根为80%分叉为颊舌2根,颊根长于舌根。
26.上颌第二双尖牙的牙根为扁形单根,60%不分叉。
27.下颌恒磨牙开髓部位应在拾面偏向颊尖处,因为牙冠向舌侧倾斜,所以髓室偏向颊侧。
28.上颌前牙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央向牙颈方向钻入,因为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
123.患者,男性,62岁。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在腮腺浅叶上缘从后向前需注意分离的神经血管有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面神经颞支及颧支。

口腔生理学 重点整理

口腔生理学 重点整理

下颌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下颌的肌肉、颞下颌关节与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口腔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感觉功能、吮吸功能、呼吸功能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浅感觉(舌、唇、腔粘膜、口周组织)→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主核和脊束核)→对侧丘脑外侧核三级神经元→中央后回下部中央前回下部→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咀嚼肌一、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一)解剖因素1.双侧颞下颌关节与韧带1) 髁突略呈椭圆形,内外径长,前后径短。

髁突横轴的延长线相交于枕骨大孔之后,构成145°-160°的夹角。

此角度增加了下颌侧方运动的稳定性。

2) 关节窝窝大头小利于回旋,似三角形。

底边在前,为关节结节,内后边为岩鼓裂,岩鳞裂和鼓鳞裂。

关节窝顶部与颅中窝之间仅有薄骨板相隔。

关节窝与外耳道、中耳紧密相邻。

3) 关节盘(a) 位置: 位于关节窝和髁状突之间(b) 形状: 形呈卵圆形,内外径大于前后径(c) 厚度: 其厚度不是均匀一致的(d)附着(前带,中间带,后带,双板区)4) 关节囊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附着:外侧被颞下颌韧带加强上前方附着于关节结节顶的前方上后方附着于鼓鳞裂前内方与翼外肌上头融合外侧附于颧弓,关节窝的边缘和关节后结节内侧止于蝶骨嵴下方止于髁状突颈部关节上腔:滑动关节关节下腔:转动关节5) 关节韧带颞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作用是悬吊下颌,限制下颌运动在正常范围之内。

关节韧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一定的制约性。

2.牙合因素1) 垂直方向: 闭合中止2) 水平方向:引导下颌的前伸及侧方运动颞下颌关节相对机械地控制下颌运动的范围和运动方式,但它是固定的,难以改变的牙合形态尽管也是机械性的制约,但可以修改,甚至重建(二)神经肌肉的制约因素意识反应(Conscious Response)--咀嚼、吞咽、言语等生理活动下意识反应(Subconsciousness Response)--磨牙、紧咬牙等咬合的程序化作用垂直向杵臼式的咀嚼运动水平向的下颌运动下颌运动以神经为主导,肌肉为动力,为牙合所程序下颌运动属于随意运动,但其中一些复杂而频繁重复的动作如咀嚼形成了个体习惯运动型二、下颌运动的形式与范围(一)下颌运动的范围1、习惯性开闭口运动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开口较小——卵圆形开口较大——“8”字形2、功能运动在功能范围内的运动叫功能运动3、边缘运动定义:边缘运动为下颌向各个方向所能作最大范围的运动,以下颌运动中切点的运动轨迹来进行表示边缘运动轨迹的临床应用:边缘运动轨迹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在同一个体上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利用边缘运动轨迹的对称性、稳定性、流畅性和范围大小等特点,可作为判断颞下颌关节功能状态的指征(二)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1、直接观测(开口度与开口型,下颌前伸与侧方运动)⑴开口度:上下颌中切牙牙近中切角间的垂直限。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笔记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笔记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笔记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笔记一、口腔概述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包括口唇、颊、腭、牙、舌和唾液腺等组成部分。

口腔的功能包括咀嚼、吞咽和言语。

二、牙的构造与分类牙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构成,其中牙釉质是最坚硬的物质,主要负责保护牙本质不受外界损害。

牙的分类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三、舌的构造与功能舌是口腔中的一个重要器官,由肌肉和舌黏膜组成。

舌的主要功能包括品尝、协助发音和搅拌食物。

四、唾液腺的构造与功能口腔中有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以帮助消化和抗菌。

五、咀嚼与吞咽咀嚼是在口腔内将食物进行物理性的研磨,以利于食物的消化。

咀嚼的过程中,舌和腮腺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吞咽则是将食物从口腔经由食道送入胃的过程。

六、言语与发音口腔中的舌、齿、唇等结构都参与了言语和发音的过程。

舌的位置和动作决定了语音的清晰度和音质。

七、口腔疾病与防治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等。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

八、老人口腔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口腔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包括牙齿脱落、口腔溃疡等。

关注老人口腔健康,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九、胎儿与婴儿口腔发育胎儿在子宫内的第6周开始出现口腔,第10周出现牙齿。

婴儿的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3岁左右长齐。

了解胎儿和婴儿的口腔发育过程,有助于家长关注并保护他们的口腔健康。

十、残疾人口腔健康问题残疾人口腔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如唇腭裂患儿、脑瘫患者等。

他们的口腔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咬合不正、发音不清等,需要专业医生进行修复和治疗。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

十一、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学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了解各种口腔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都是维护个人口腔健康的重要环节。

定期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等日常习惯都能有效保护我们的口腔健康。

口腔考研知识点总结

口腔考研知识点总结

口腔考研知识点总结一、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 口腔解剖学: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颌骨和面骨解剖结构、口腔软组织解剖结构;2. 口腔组织学:口腔黏膜、牙齿组织学、牙周组织学、颌骨组织学等;3. 口腔生理学:唾液腺和唾液、咀嚼、吞咽、语音、味觉等;4. 口腔病理学:口腔常见病变、癌症、牙周病、牙齿病变等;5. 口腔医学微生物学:口腔微生物、口腔疾病微生物学、口腔微生物与全身疾病的关系;6. 口腔内科学:牙周炎、牙齿髓炎、口腔黏膜炎、干燥综合征等口腔常见疾病。

二、口腔诊断学:1. 口腔检查:口腔检查步骤、常见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2. 口腔诊断: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三、口腔预防学:1. 口腔疾病的预防:龋齿、牙周疾病的预防措施;2. 口腔健康教育:龋病、牙周病、口腔癌的宣传教育、口腔卫生教育;3. 整体健康与口腔健康:口腔卫生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全身慢性疾病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四、口腔医学影像学:1. X线技术:口腔X线检查的技术原理、常用检查方法、检查注意事项;2. 口腔CT检查:口腔CT影像的特点、常见检查方法;3. 口腔MRI检查:口腔MRI影像的特点、常见检查方法;4. 口腔影像诊断:口腔正面照、CT、MRI影像的诊断要点。

五、口腔疾病诊疗学:1. 口腔龋病:龋齿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2. 牙周疾病:牙周炎、牙周病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3. 牙髓疾病:牙髓炎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4. 口腔颌面肿瘤:口腔颌面骨肿瘤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5.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骨外伤、颌面畸形等的诊断和治疗。

六、口腔医学材料学:1. 口腔修复材料:金属材料、无金属材料、树脂材料及其应用;2. 口腔修复技术:牙齿修复、义齿制作、固定修复。

七、口腔医学研究方法:1. 口腔临床研究方法:病例研究、队列研究、对照研究等;2. 口腔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研究。

口腔生物知识点总结

口腔生物知识点总结

口腔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牙齿牙齿是口腔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们是口腔中的硬组织,用于咀嚼食物和说话。

牙齿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组成。

其中,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硬度高,质地坚硬,能够保护牙本质不受外界刺激。

牙本质是牙齿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牙齿的大部分体积,是牙齿的支撑组织。

牙髓是牙齿的中心部分,主要由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起着供应营养、感知刺激和防御作用。

此外,口腔生物学还研究了牙齿发育和萌出过程、牙齿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牙周组织和牙体组织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二、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口腔生物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是口腔内部的柔软组织,覆盖在口腔壁和牙龈上。

口腔黏膜起着保护口腔内部组织、吸收营养物质、分泌润滑物质和感知外界刺激等重要作用。

口腔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黏膜的结构、功能、发育和修复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口腔生物学还关注口腔黏膜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比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疾病与口腔黏膜的关系。

三、牙髓牙髓是牙齿的中心组织,它主要由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供应营养、感知刺激和防御作用。

牙髓的研究内容包括牙髓的结构、功能、发育和修复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口腔生物学还关注牙髓在各种口腔疾病中的作用,比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与牙髓的关系。

四、口腔微生物口腔微生物是口腔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它们是存在于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口腔微生物有益于口腔的健康,但也可能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

口腔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口腔生物学还研究了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等)的关系,以及口腔微生物的检测、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口腔生物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内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生理特点,掌握口腔健康的保护方法,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口腔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口腔医学的发展和口腔健康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口腔医生和病患提供了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后退接触位:
Mandibular border movement 下颌边缘运动:指下颌向各个方向所可能作的最大限度运动,代表了颞下颌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结构在下颌运动方面的功能潜力。

一般认为,下颌可以向侧方运动约10 毫米,开口约50 毫米,前伸约9 毫米,后退约1 毫米。

Attrition and abrasion;磨耗与磨损
Masticatory system口颌系统or咀嚼系统:将咀嚼器官及其有关组织,如骨骼,肌肉,韧带,牙齿,关节以及血管淋巴腺体等看作是由中枢系统反射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功能整体,叫口颌系统。

Sagittal curve of occlusion;纵颌曲线:分上颌和下颌纵颌曲线,上颌分前后两段;由切牙的切缘,前磨牙的颊尖、磨牙的近远中颊尖构成的一条相对平滑的曲线。

Resonance and its effect on articulation?
Hydrodynamic hypothesis of dentinal sensitivity:牙齿敏感的流体动力学假说
Cross bite 反颌edge to edge bite 对刃颌open bite 开颌
Overjet 覆盖oberbite 覆颌incisal path切道
Intercuspal occlusion牙尖交错牙合
Cutting of anterior teeth前牙的切割运动:下颌从牙尖交错位或下颌姿势位向前方伸出,继则上升,使上下前牙咬住食物,用力切割,在穿透食物后,下切牙的切缘沿上切牙舌面运动到牙尖交错位
Maximal biting force and periodontal potential:最大颌力和牙周潜力
二,填空
1.乳牙初萌出期,下牙弓位于远中颌位,之后下颌前伸的速度较上颌快,上下牙列形成了
中性颌关系。

2.牙尖高度的意义:牙尖锋利,咀嚼效果好;保持颌面垂直距离;保持牙合关系稳定
3.牙尖交错合成为正中合的条件有:颌面部两侧形态对称,上下牙列排列正常,下颌位于
正中
4.Balkwill等边三角形是指从双侧髁突中心到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的连线成一三角形,变
长10.16cm,
5.下颌运动的控制因素中,解剖性因素有双侧颞下颌关节和咬合接触;生理性控制因素有
神经、肌肉系统
6.迅即侧移是指非工作侧髁突离开(正中关系位后)立即出现的,向(中线)方向的侧移
7.控制咀嚼活动的三个系统为:脑干模式发生器,到大脑干发生器的感觉传入,高级中枢
对模式发生器的影响
8.侧向咀嚼为II类杠杆,阻力臂比动力臂短
9.若前牙缺失,(唇齿音)发音障碍,唇裂时发(双唇音)受影响,下颌后缩时发(双唇
音)不易
10.唾液PH在6.0-7.9之间,睡眠或晨起时呈(酸)性,随分泌量增加其(渗透压)增加
11.下颌的保护性反射有开颌反射,下颌卸载反射
12.下颌运动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分解为旋转和滑动两种基本方式
13.方圆形牙弓从尖牙的远端开始转弯,和椭圆形面型最不相称
14.味觉乳头神经分布的特点神经末梢分支多,神经重叠分布,蛇后三分之一的味觉由舌咽
神经传入
15.水平向的参考平面和线:眶耳平面,合平面,下颌平面,鼻翼耳屏线;垂直向的参考平
面和线:面平面
16.髁突运动形式:铰链轴,运动中心,螺旋轴
17.唾液的消化作用在于唾液淀粉酶
18.牙尖交错颌的特点:出上颌第三磨牙和下颌中切牙外,其他牙都和两个牙的合接触关系
19.老年人牙尖高度磨耗,会导致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咀嚼效率降低,TMJ结构紊乱
20.肌电图表现本身肌肉的兴奋活动,还反映支配该肌肉的下位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21.口颌系统的感觉传入至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牙周韧带本体感觉还传入至三叉神经中脑核
22.舌的四种乳头:丝状,叶状,轮廓,菌状,其中丝状乳头不能感受味觉
23.下颌发育为中性合的三种机制:灵长间隙的关闭,利用乳牙脱落形成的剩余间隙,下颌
骨的生长量大于上颌骨
24.咀嚼运动中三类杠杆出现在前牙切割运动,重点为切咬的食物,力点肌肉群,支点为
TMJ,机械效能低
25.后牙合循环,从上下牙颊尖相对到颊舌尖分开这一过程才是功能咀嚼部分
三解答
1.正中关系,铰链轴,后退接触位的生理意义
铰链轴:①由于铰链运动是在髁突于生理后位是发生的,在确定铰链轴的同时也就确定了正中关系②由于合架的开闭运动是在铰链式机械结构上实现的,用面弓转移至合架上可建立等效关系,③个体的铰链轴位置是终身不变的,可用双侧铰链轴和眶下点构成轴眶平面作为基准平面
正中关系和后退接触位:重复性好,全口牙缺失时仍存在,义齿修复时可建立牙尖交错颌②后退接触位是一个保护性功能位,与牙尖交错位有一定缓冲距离③正中关系不协调可导致合干扰,
2.咀嚼运动对合,颌面部发育影响
①咀嚼能磨耗建合初期少数牙的早期接触,从而道道建立正常的合关系②咀嚼肌大部分附着于上下颌骨,因此咀嚼运动对于上下颌骨发育有刺激作用③咀嚼肌功能性收缩,给予牙列,颌、面、颅底组织以功能性刺激,促进其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代谢,使其发育正常
3.咀嚼的作用
①消化食物的第一步②粉碎食物增加其表面积,有助于消化③刺激唾液分泌④刺激胃肠道蠕动⑤对牙齿和牙龈起按摩作用流咀嚼时牙齿有轻微的运动,调节进入牙槽骨和牙髓的血液循环⑦咀嚼肌功能性收缩,给予周围组织刺激,促进其正常发育
4.咀嚼中的生物力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力之间的关系
①咀嚼肌力:肌肉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也称咀嚼力,影响因素,。

②合力,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的力。

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咀嚼习惯、合力线的方向、张口距离、面部骨骼等
③最大合力
④牙周潜力
5.在建颌初期,将来的恒牙列要发育成中性颌和远中颌所需要的乳牙牙位条件是什么?乳
牙远中颌是如何发育为恒牙中性颌的?
条件是近中阶梯型;①灵长间隙的关闭②乳磨牙脱落形成的剩余间隙③下颌骨的生长量大于上颌骨
6.posselt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