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同步练习]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 精品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1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教学目标】⑴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⑵能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⑶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4)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公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介绍] 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它。
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学能、电能、以及核能等等。
但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浪费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机。
在现代广泛使用的各种能源中,哪些与化学密切相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作出什么贡献?本章初步讨论这些问题。
[创设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问题]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烧时放出热能。
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板书]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思考]不同的燃料其组成不同,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也不相等。
为什么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会不同?燃料在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来自哪里?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⑴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点燃H2 + Cl2 ==== 2HCl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点燃H2 + Cl2 ==== 2HCl吸收能量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必修2第二章教材分析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1.主要内容(1)了解化学键的断裂、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能量的转化,在已知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基础上,建立“能量也是守恒”的观点。
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3)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通过介绍新型电池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和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4)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初步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研中的作用。
2.内容结构3.内容呈现的特点本章内容的两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的范畴。
新课程标准关于此部分内容呈现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及高中化学选修模块中均有出现,在初中化学已从燃烧的角度初步涉及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深入地学习。
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在必修1、必修2教材中,按以下方面进行呈现的: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本章中,教材结合实验,让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通过一定数据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利用学生已有的初中燃烧知识的学习经验,结合实验和实例,从学生熟悉的煤燃烧发电原理体会化学能向热能、电能的转化,通过实验引入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和结构,为部分同学将来的选修打下基础,但并不要求学生总结其规律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必修二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更》复习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更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更,Δt :时间)单位:mol/(L •s )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 ·min)或mol/(L ·s) 】 简洁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结构的性质 外因 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加快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温度: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催化剂:运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更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溶剂压强(气体):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故化学反应都有肯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为止。
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不再变更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定义:化学平衡状态: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更,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0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变:假如外界条件的变更,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3)化学平衡必需是可逆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应条件的限制,可以变更或稳定反应速率,可以使可逆反应朝着有利于人们须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应的利用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分感受到化学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枯燥的概念、理论学 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干电池 锂离子电池
发展中的化学电池
蓄电池
燃料电池 碱性电池
橡胶老化
溶洞的形成
爆炸
离子反应
课本P49 说明影响的因素,突出应用
课本P52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突出应用
(2)利用各种素材,带领学生进入实际生产情境
初中相关内容
形成观念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1)化学能与热能
初中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化学与能源”的一 些知识,《选修4》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 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本节的重点在建立起以化 学键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微观认识框架, 既是对初中化学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4》 奠定必要基础。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通过初三化学的学习,学生知道化学反应存在快慢问 题,能够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能够说出某些影响反应 速率的因素。但这些认识都不够准确、系统。
本节内容的教学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对反应速率的理解 不宜拓展内容 从定性描述上升到定量表述,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切 1.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不做加深和拓宽。 2. 对反应速率各种影响因素的微观解释不作要求。 实感受到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够应用温度 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只限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各 浓度、催化剂等调控反应速率并解释相关现象。同时让学 反应物浓度不再改变,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不作要求。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以实验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4.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以及移动方向等不作要求。
3.充分挖掘实验的教学功能,并创设一定的 问题情境,把“过程与方法”与“知识与技 能”结合起来组织教学。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Ⅰ
从理论思考教学切入
从复习化学键知识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化 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破与立”与化学反应 中能量变化的关系→进入理论思考教学→ 引发学生考虑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问 题→进入实验探究教学→提出人类如何利 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问题→进入实际应 用教学。
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教材分析
第四小组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整体教材结构分析
(一)从教材的内容安排看本章的地位与作用 热化学方程式 选修4 化学 初中 必修 化学键 定量计算 反应原理
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伴随着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能量 变化的原因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与 能量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化学能 转化成热能的重大意义。 2 .教学难点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理解,从微观结构角 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建议1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掌握化学 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化学反应与能量要求的深广度为:知道化学 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 要原因,介绍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不宜拓展:①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②盖斯 定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 (3)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 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2) 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 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 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 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2)通过实验培养 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 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
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 )形成所有产物中 的化学
键 放 出 的 总 能 量 时 , 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填 放 热 或 吸 热 反 应 ) , 反 之 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
1
2、化学能与反应放热吸热的关系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和
相对大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
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如下: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3) 以能量为纵坐标,画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简单示意图 ㈡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 备好实验仪器。
七、课时安排: 2 课时
八、教学过程
㈠燃煤发电的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是原电池,应熟练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的书写、两
极现象、电子电流离子的移动方向、正负极的反应类型、原电池的简单设计及原电池图示
的画 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燃煤发电的流程及关键步骤
2 、掌握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
3、记住化学电池的本质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部教学案剖析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部教学案【课题】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
3、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重点难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过程】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人类文明始于用火-----热能的使用,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在影响全球经济和生活的各种因素中,能源居于首位。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能源,如液化气。
它在燃烧时放出热能。
那这些热能从何而来呢?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先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揭示这些秘密。
[创设问题情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补充讲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3 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
则(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吸收总能量为:436kJ+243kJ=679 kJ,(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
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862 kJ,(3)反应中放出的热量的计算:862kJ—679kJ=183kJ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分析
《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分析
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本章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过去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中所充当的角色,在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等方面中的关键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学生关心能源、环境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是围绕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而展开的。
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教材先从化学键知识入手,说明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化学反应吸收还是放出能量的关系,为后面强调“与质量守恒一样,能量也是守恒的”的观点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提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强调了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在第三部分中教材为了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地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高中化学 必修二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鲁科版)教材分析及建议
必修二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鲁科版)教材分析及建议------市一中化学教研组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本章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原子结构理论来指导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一部分内容,是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化和应用。
其中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也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化学反应中物质所释放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
控制反应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章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
因此,本章内容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二、课时安排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3课时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3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2课时本章复习 1课时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化学键的含义、类型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2、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学习和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从“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这一视角重新认识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半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2、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利用的学习,提升对化学反应的价值的认识,从而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和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3、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物质和怎样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难点】1、对离子键和共价键本质的理解2、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3、原电池工作原理五、教学建议本章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化学反应的发生、实质和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学习中要抓住“化学键”这一基本概念,因为无论是物质的变化还是能量的变化,微观上都是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结果,学习时需要结合上一章的内容,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
化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下是主要内容: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改变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 化学反应具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等特征。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
-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成多个物质。
-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要相等。
4.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 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 可逆反应:既可以放热又可以吸热的反应。
5.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6.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停止。
-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的稳定值。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帮助。
必修二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黄昆)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广州市第五中学黄昆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1.本章在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2.本章内容分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3.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条件将从原理上加深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结构主线:本章内容渐进、交叉和重叠、螺旋上升,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实例和实验探究的结合,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能量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之一,在高中必修模块的学习中要形成观念——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光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节能意识。
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化学键的变化和反应体系中能量的变化。
分别用实验说明两者的转化,并强调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并介绍新型电池(如可充电电池等)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教材分析 课件(58张)
三、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2
原电池装置
负极:氧化反应
Zn - 2e-= Zn2+
正极:还原反应
2H+ + 2e-= H2↑
演示
两个电极都用锌片,我们没能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 如果把其中一极换成铜,能否有电流呢?
拓展应用
负极:氧化反应 Zn - 2e-= Zn2+
1化.引。结转导学论 化生: 成从原电电子电能流池动可方向以确将定氧负极化和还提原供电反子应的的物质化和学化能学变
2.引导学生从溶液的颜色和铜片上的现象推测得电子的物质和化 学变化。
科学视野
分组实验探究原电实池验的探究装3 置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通过T学e刚x生t才分的in实组h验实e我r验e们可以体 会的1到金.感有,化属受两学(能种能或量在活金转原动属电化性和池不装非同置中 可金以属直单接质转)化做为电电能极,那么, 符2合.电什么极条材件料的要装插置入才能电构 成解原质电溶池液呢、? 形成闭合 回路
想得到持续 电流
在铜盘上用铁刀 碰触蛙腿发现蛙 腿抽搐。
伽伐尼
受到启示
伏打
化学史:伏打的研究过程
材料
介质
实验结果
铜、铁
青蛙腿
有电流
木条、铁 青蛙腿
无电流
铜、锌
青蛙腿
有电流
铜、锌
盐水
有电流
想用两种不
同的金属得 到持续电流
伏打
锌片
伽伐尼
受到
在铜盘上用铁刀 碰触蛙腿发现蛙 腿抽搐。
启示
导线
伏打电堆
浸盐水湿布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共34页PPT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共34页文档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II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教学设计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
其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中学化学重要的理论部分,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化学反应中物质释放的化学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控制反应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这一章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教材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本章内容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节和第二节,系统介绍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化学能与电能及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为第三节内容,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及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
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通过原电池和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初步认识化学电池的化学原理和结构,通过介绍新型电池(如锂电池)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和创新。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教材通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反应限度则通过实验和化学史(炼铁高炉尾气之谜)感性地说明其存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初步认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途径。
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个概念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掌握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知道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化学能可以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介绍技术产品,了解各种化学电源的设计、工作原理和应用,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概念。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2.知道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反应的完成程度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复习、测验、讲评3课时五、本章每节课的教学流程及建议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讲述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提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本节课可采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
即以实验探究教学作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入手,启发学生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这些能量变化又通常表现为热能变化,提出化学能与热能之间是怎样转化的?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吸热,而有的化学反应放热?进入实验探究教学,通过实验1、实验2、实验3,抽象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概念,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过程和方法。
从实验探究引发理论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已经掌握物质结构初步知识,能从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揭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从而认识宏观表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量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这部分教学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学科价值。
第二课时:教材图文并茂地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本课时是在理论思考教学之后,提出人类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问题,进入实际应用教学。
较多地渗透化学社会学的观点,知识比较浅显但涉及的知识面广,例如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不同时期人均耗能量比较,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化学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全球能源枯竭危机,未来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率,未来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
侧重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反应作为能源动力的社会应用及其正、负面影响。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本节课介绍火力发电,认识燃烧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分析;进行原电池实验探究,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创造性应用。
本节教学可以创设情景,分析火力发电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从分析“燃烧取暖,烧火煮饭”的能量转化关系为切入点,利用学生的“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背景知识启发学生理解火力发电的原理。
提出新的研究任务,研究“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
挖掘学生已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中的能量转化,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拆开的有关问题,考虑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环境,化学物质的选择,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架设桥梁使电子流动等。
向学生提供几种电极材料,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启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原电池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形成原电池概念,总结归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抽象出原电池化学反应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第二课时:本节课介绍技术产品,了解各种化学电源的设计、工作原理和应用,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学生已经能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本节课可采用图片、录像等直观的内容呈现形式,让学生了解干电池、充电电池、燃烧电池等各种化学电源,了解化学电源的应用和发展,介绍新型电池体现改进与创新,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本节课教学可通过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提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举例、收集并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和化学实验过程观察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的方法,归纳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观察法,例如:①冒气泡快慢;②颜色变化;③固体量减少;④浑浊程度;⑤温度变化等。
引导学生交流有关物理中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量的变化情况,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表示,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再继续探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实验探讨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实验2-5和实验2-6),通过分析归纳影响因素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固体的表面积、催化剂、反应物的状态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应用教学,控制反应条件,提高那些对人类有利的反应速率,降低那些对人类不利的反应速率。
第二课时:本节课教材设置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化学反应限度问题,讨论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外部特征、影响反应限度的因素,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
教学可从学生实验2-7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并不是按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变为生成物。
从而提出化学反应的限度的概念。
然后讨论反应平衡状态的宏观特征和平衡状态的微观本质,使学生知道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控制反应条件,促进反应的完成程度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
六、本章综合探究活动的建议安排本章一共安排六个探究活动,以学生查阅资料、市场调查、分组实验的活动方式呈现,每个探究活动都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把握知识原理和活动要求。
现将具体活动的建议安排分述如下:①查阅资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②实验:中和反应与中和热的测定。
③实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
④市场调查:不同种类电池的特点、性能与用途。
⑤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⑥设计实验:证明某些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七、本章知识线索图1、化学反应与能量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2).你对化学反应限度的认识:可逆反应的转化率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最大时的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点,平衡标志主要是速率标志和浓度标志。
(3).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提高有利于人类的化学反应速率、效率和转化率:降低有害于人类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反应,进行定向爆破、火箭发射等。
八、本章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检测: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Q3B. Q1+ Q2>2Q3C. Q1+Q2<Q3D. Q1+ Q2<2Q32.已知某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发生时,一定不需要加热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如果该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反应一定能继续进行第二课时1.铝热剂是把铝粉和氧化铁粉末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物,当用引燃剂点燃,在高温下反应猛烈进行,得到氧化铝和单质铁,放出大量的热。
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铁路工人经常利用这种方法来焊接钢轨,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参考答案:1、D2、C3、(1)2Al + Fe2O3 = Al2O3 + 2Fe(2)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生成的铁熔化,达到焊接钢轨的目的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1、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2、把a、b、c、d 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