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行笔笔法
22种笔法,学会你就赚了!
22种笔法,学会你就赚了!我国的书法文化博大精深,在三千多年的书法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书法大家的实践和揣摩,形成了几十种笔法和章法技巧,其中仅笔法一项就达二十多种。
那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笔法?是不是每一个笔法都必须掌握呢?本篇就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欢迎师友同好关注、交流和商讨。
▲ 唐· 怀素《苦笋贴》在说明这些笔法之前,我先将这些搜集到的笔法名称罗列一下,以便大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笔、过笔、衄笔、挫笔、抢笔、顿笔、蹲笔、驻笔、提笔、按笔、转笔、折笔、翻笔、断笔、揭笔、打笔、战笔、蹙笔、息笔、押笔、结笔、憩笔01接笔所谓接笔,顾名思义就是两笔画相连接的意思,比如一个“单立人”旁,撇画和竖画这两个独立的笔画相接,用的就是接笔笔法。
这个接笔不是一个复杂笔画的两个动作,比如“横折”笔画的横笔和竖笔,这是一个笔画,其中的横竖相接不是这个“接笔”讲述的意思。
接笔,除极少数情况,一般是虚接,或者称为尖接,也就是说,同上一个笔画相接的笔画起笔一般出尖,虚接于其上。
清代书法家蒋和在《书法正宗·接笔法》中说:一尖接“人”;二尖接“冂”;三尖接“支”,即三笔的末锋都是尖接;四尖接“攵”;五尖接“欠”,即五笔在一处,须用五尖。
五种尖接具体字例尖接,是接笔笔法的重要技法。
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字画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笔墨,如羚羊挂角。
这里,老朱先生用的“羚羊挂角”真是神来之笔,十分形象。
实际上,古人在实际写字时,也不一定都是尖接,这要根据不同的书体而定,比如,写颜体楷书,可能有些接笔处就用到实接。
说到接笔笔法,古人还特别说到了“行”字,称之为“两并遥尖接”。
即,“行”字的右旁,第二画不可用折,又不可紧接,只能以尖笔遥接于左旁。
并遥尖接02 过笔过笔,是行笔笔法之一,在楷书中有,在行草书中更多见。
对于“过”的理解,元朝书法大家陈铎曾在《翰林要决·血法》中有专门论述:过:十分疾过。
王羲之行书笔法特点
王羲之行书笔法特点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
王羲之的行书笔法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王羲之的行书笔画简洁而有力。
他擅长以一笔勾勒出整体结构,将字形化繁为简。
他的笔画流畅自然,不拖泥带水,给人一种爽快的感觉。
他能够运用不同的笔画技法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使每个字都富有生命力。
其次,王羲之的行书注重墨色的变化和运用。
他善于使用墨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字形的结构和轮廓。
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浓墨、淡墨和水墨的渐变,使字体显得丰富多彩,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三,王羲之的行书注重布局的平衡和谐。
他在书写时注重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比例,力求整篇作品的布局和谐统一。
他善于运用空白来营造余白,使作品更加清雅简练。
最后,王羲之的行书注重笔画的韵律和节奏感。
他的笔画有着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感,使字体的变化和流动更加自然优美。
他的行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美感。
总的来说,王羲之的行书笔法特点集中体现在笔画简洁有力、墨色变化丰富、布局平衡和韵律感强等方面。
他的行书作品独具风格,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巨擘。
如何写好行书的技巧
如何写好行书的技巧1.用毫得当。
行书用笔,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锋的三分之一为度,最重的按笔也不宜超过二分之一。
这样,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
当然,这并不绝对,喜用短锋笔和长锋笔作书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锋、或用锋尖,只要掌握得当,做到梁《评书帖》中所要求的那样:“用笔宜着实,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捺在纸上。
”若用小毫写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
字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笔毫太过,则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
2.行笔迟速得宜。
行书行笔速度,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或迟或速兼而有之,还须视通篇之需要,虽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风,又可迟同逆舟。
因而,行书行笔之迟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论,更不可以加速急书为是,应静气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为佳。
清人《书法秘诀》中提出:“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
”3.笔笔送到。
行书在用笔上必须作到“笔笔送到”,所谓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
这是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楷书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
4.欲横先竖、欲竖先横。
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
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
竖画的落笔先要向右切入,再按转直入,以防过于尖刻之病。
5.牵丝不粗。
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
”如果画与画、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
6.转锋如筋。
转锋是以腕转动运笔,使锋毫环转写出不带棱角的线条,即“转以成圆”。
如写“也”、“为”、“得”、“而”等字的主笔或钩笔,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
7.纵笔展放。
即要大胆濡墨落纸,尽情挥洒纵横,这样可收到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
古代祝允明、徐渭、陈道复及王铎、傅山、张瑞图等人善用此法。
赵孟fǔ行书笔法特点
赵孟頫行书笔法特点
第一,赵孟頫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
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
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
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
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1 / 1。
行楷基本笔法
行楷基本笔法
行楷的基本笔法有很多种,以下是部分常用笔画及技巧:
1. 横连点:点画左右横向连写,中间略呈波浪弧形,笔意连绵。
2. 纵连点:点画连写,有起伏,末点顿笔,不出锋。
3. 回折撇:撇末转向右上提出,夹角较小。
多用于木字旁、禾木旁、示字旁等偏旁,代表撇、点。
4. 连撇:多撇连写,上短下长,中间牵丝连带呈波浪状。
5. 横折折撇:横斜向右上,上部横折夹角不宜太小,下部折撇圆转自然,弯撇舒展。
6. 横折弯钩:横画左低右高,折角不宜大,弯钩圆润,末端向上出钩。
7. 连折符:笔意连绵,上下折笔牵丝连带,如写连横,以牵丝代折,线条流畅自然。
8. 土线结:一笔连写,先竖后横,笔顺改变。
横画勿长,牵丝游动。
9. 反线结:横画起笔,向右上挑起接写下笔,牵丝连带,线结不宜大。
此外还有撇长竖短、撇伸捺缩、撇捺驻脚处不在同一水平线等技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行楷相关书籍获取更多信息。
同时注意,行楷的笔画和技巧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个人书写习惯和风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变化和运用。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一、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是指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
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
蔡邕《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说的九势中锋运笔。
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
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
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
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
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二、侧锋运笔侧锋运笔是指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度左右的夹角。
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
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
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
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
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
明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
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测也”。
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
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
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
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三、露锋起收(一)露锋起笔。
所谓露锋起笔是指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
毛笔 行书
撇在行书中可以保持楷书的写法。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为短撇、长撇、 左向回锋撇和右向回锋撇四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4章旅游宗教文化
第一节佛教 第二节道教 第三节基督教 第四节伊斯兰教
第一节佛教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陷入到宗教极端主义的 狂热中,中国始终没有被宗教化。然而, 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 文化。世界三大宗教都能在中国立足,有 的被改造后获得重大发展,如佛教就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页
返回
知识点2 毛笔行书的笔法
二、横
王羲之时代书写工具多为小笔硬毫,故行书笔画的起收多为露锋。 用笔多“一搨直下”。中侧锋兼用,显得用笔劲健遒美。横画多为侧锋 尖锋起笔,有的一侧到底,有的先侧后转为中锋,且起笔的方向变化较 多。收笔时或藏而不露,或增加钩挑露锋出之,与下一笔相呼应。具体 来说,横的写法大体上可分为藏锋横、露锋横、上钩横和下钩横四种。 藏锋横多以逆锋起笔,向右行笔,末端稍顿后向左以藏锋收笔。露锋横 多以顺锋起笔,向右行笔,末端提笔先向右下方行笔,紧接着向左上方 以藏锋收笔。上钩横多以顺锋起笔,向右行笔,末端向上以露锋收笔。 下钩横多以顺锋起笔,向右行笔,末端稍顿后向左下方以露锋收笔。
是一种禅定的修行方法;慧学是一种智慧,
能使佛教徒消除烦恼、达到解脱。戒、定、
慧三学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
徒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活动的,是任何一个
佛教徒都必须修持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佛教
三、佛教的寺院
佛教的寺院、殿堂是供奉佛和菩萨的地方, 是佛和菩萨的“住宅”,也是出家僧人居 住、生活和修持的地方,历来为佛教活动 的中心。
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
佛教是世界共大宗教之一,迄今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它的创立、发展和传播给人 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行书米芾笔法
行书米芾笔法
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艺术性的一种书体。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行书笔法非常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米芾的行书笔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气势雄浑,笔画有力。
米芾的行书笔画重、浓、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用笔有力,形成了磅礴的气势。
二、结构严谨,布局严谨。
米芾的行书结构紧密,布局严谨,将文字排列得整整齐齐,几乎没有一笔多余。
这使得字体显得非常美观。
三、意境深邃,形神兼备。
米芾的行书富有灵韵和内涵,不仅注重字形的美观,更讲求意境的表现。
他的字体在表现形式美的同时,也能表现出深邃的文化内涵。
四、技法独特,创新精神。
米芾的行书中还有一些独特的技法,如“颠倒波浪”、“重光重影”等,这些创新精神在当时非常引人注目。
总之,米芾的行书笔法兼具力与美、结构严谨、意境深邃、技法独特等特点,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瑰宝。
- 1 -。
硬笔行书笔法训练方法大全集
硬笔行书笔法训练方法大全集
硬笔行书是指使用硬质笔尖(如钢笔)进行的书法练习,它注重笔画的力度和结构,有助于提高字形的稳定性和书写的美感。
下面是一些硬笔行书笔法训练方法的大全集,供你参考:
1. 基础笔画练习:
横、竖、撇、捺、提、点是硬笔行书的基本笔画,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笔画,可以提高书写的基本功。
可以在纸上画出横竖格子,按照格子的线条进行基础笔画的练习,保持笔画的匀称和力度。
2. 字形练习:
选择一些常见的汉字,如“人”、“山”、“水”等,通过反复书写这些字,熟悉字形结构和笔画顺序。
可以找一些硬笔行书的字帖进行练习,按照字帖上的示范进行模仿和书写。
3. 书写速度控制:
初学者可以先以慢速书写为主,保持每个字的笔画清晰、结构准确。
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逐渐提高书写速度,但要注意保持字形的规范和笔画的连贯。
4. 书写姿势和笔握: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握对于硬笔行书的训练非常重要。
保持自然放松的姿势,正确握笔,使笔尖与纸面的角度适中。
可以参考一些硬笔行书的教材或视频,学习正确的姿势和笔握方法。
5. 阅读和欣赏优秀的硬笔行书作品:
阅读和欣赏一些优秀的硬笔行书作品,可以提高对于硬笔行书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书写技巧和灵感。
6. 持之以恒,反复练习:
硬笔行书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和反复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才能逐渐提高书写的水平和技巧。
希望以上的硬笔行书笔法训练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持之以恒地练习是提高硬笔行书水平的关键。
祝你在硬笔行书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中国书法笔法
中国书法笔法
中国书法笔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藏锋:在书写时将毛笔的锋尖藏于点画之中,追求点画的浑厚圆润。
2. 露锋:与藏锋相反,锋芒毕露,给人以挺拔之感。
3. 逆锋:行笔过程中,笔锋向字的反方向推进,使笔画更加饱满。
4. 顺锋:行笔流畅,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5. 回锋:笔画收尾时,将笔锋向字的反方向带回,使笔画更加完整有力。
6. 出锋:行笔过程中,笔锋迅速推出,给人以轻盈之感。
7. 按锋:行笔时将笔锋按下,使笔画粗重有力。
8. 提锋:与按锋相反,行笔时将笔锋提起,使笔画轻盈飘逸。
9. 转锋:行笔过程中,笔锋在纸面上旋转,使笔画更加圆润。
10. 折锋:行笔过程中,突然将笔锋折回,使笔画呈现方折之态。
以上是中国书法中常用的几种笔法,不同的笔法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场景。
通过掌握这些笔法,可以更好地表现书法的韵味和美感。
王羲之行书发字笔法
王羲之行书发字笔法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行书笔法独具特色,深受后人喜爱。
在他的行书中,发字的笔法尤为出色。
王羲之的发字笔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轻重相间”。
他在书写发字时,轻重相间,运笔灵动。
通过轻重的变化,使字体更加有生命力,更具韵律感。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点、勾、折、撇等笔画,使发字更加精彩。
二、“饱满有力”。
他的发字笔画饱满有力,线条流畅,富有张力。
在书写发字时,他常常运用变化多端的粗细、长短、曲直等笔画,使字体更加生动有力。
三、“意境深远”。
王羲之的发字笔画不仅技术高超,更讲究意境。
他在书写发字时,注重意境的表现,通过笔画的安排、布局、节奏等手法,使发字充满哲理、文化内涵。
他的发字往往令人产生深远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王羲之的行书发字笔法独具匠心,不仅技术娴熟,更兼有意境和文化内涵。
他的发字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一。
- 1 -。
硬笔书法运笔轨迹
硬笔书法的运笔轨迹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涉及到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硬笔书法运笔轨迹的要点:
1.起笔:在书写硬笔书法时,起笔是关键的一步。
起笔要稳,不能过重或过轻。
一般而言,起笔应该稍微重一些,然后逐渐过渡到行笔的轻细。
2.行笔:行笔是运笔过程中的主体部分。
在行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笔画的粗细
和方向。
一般来说,笔画应该逐渐变细,并且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或斜度,以增加书写的韵味和节奏感。
3.收笔:收笔是硬笔书法运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收笔时,要注意控制笔
画的力度和方向,使收笔自然、流畅。
一般来说,收笔应该稍微重一些,然后逐渐过渡到停顿,以增加书写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总之,硬笔书法的运笔轨迹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掌握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体会,可以逐渐掌握运笔的技巧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硬笔书法水平。
行书 笔法注意事项
行书笔法注意事项
行书是一种书法字体,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笔法注意事项:
1. 用笔要有力度:行书需要用笔有力,以产生浓淡相宜的墨色,并展现出书法的韵味。
2. 横平竖直要准确:行书的横平竖直要求准确,笔画要有明确的起笔和收笔的位置,保持笔画的方向和形状。
3. 钩折要自然:行书的钩折须自然流动,既要遵循规范的笔画结构,又要灵活自如,形成流畅的笔画线条。
4. 字形要统一:行书的字形要整齐统一,遵循规范的笔画比例和结构,注意提笔和落笔的力度和节奏,使字体端庄美观。
5. 用笔要利落:行书的用笔要利落有力,以产生醇厚的墨迹效果,同时也要注意用笔的舒畅和连贯,不显得生硬僵拘。
6. 间架要稳定:行书的间架要保持稳定,字与字之间要有适当的间距,不可过密或过松,以保持整体的平衡美感。
7. 用墨要适中:行书要求用墨适中,要掌握好水墨的浓度和润度,以使墨色浓淡适中,线条清晰有力。
总之,行书的笔法注意事项主要是要求用笔有力而不失灵活,字形整齐规范,用墨适中,形成美观端庄、清晰有力的字体。
毛笔字行书书法笔法
毛笔字行书书法笔法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字体,因此在笔法上与楷书大体相同,只是起收、提按、转折、疾驰等方面更丰富,更有变化。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毛笔字行书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毛笔字行书书法欣赏行书笔法15种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字体,因此在笔法上与楷书大体相同,只是起收、提按、转折、疾驰等方面更丰富,更有变化。
(一)起笔:1、顺锋起笔:起笔时,笔尖顺着笔画的方向入纸,起笔露峰,显得轻灵生动。
2、逆风起笔:笔锋入纸的方向与笔画方向相反,为了加强笔力。
(二)收笔:1、回锋收笔:一笔写到终了时,把笔锋收回,“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好处是:前后呼应,含蓄沉实。
2、空收:笔锋露在这一笔画的末端,不回锋,在空中收笔。
这种收笔在行书中运用较多。
(三)提笔:指一笔中的提笔。
起笔后,把笔稍稍提起,笔锋并未离开纸面,出现较细的点画。
(四)顿笔:顿笔与提笔相反,把笔用力按下,使笔毫展开,出现粗重有力的点,就叫顿笔。
顿笔与提笔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一笔之中有提有按,有细有粗,显得变化生动。
(五)按笔: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力用笔的动作。
比较:“提笔”轻;“按笔”稍重;“顿笔”重。
(六)挫笔:笔在运行中,突然停止改变方向的动作。
一般至转角处,先顿笔之后,然后把笔略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从而变换方向。
顿笔和挫笔是互相连接的两个动作。
挫笔要有分寸,过分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七)过笔:笔在运行中,提笔直道运行,不曲不折,其势如箭离弦,急速有力,流畅自然。
(八)转笔:用笔写出圆转没有棱角的笔画。
(九)折笔:折笔与转笔相对而言,多用于方笔。
向右运行的横画,起笔时先向左上方而落,随即折而下顿,再向右运行至末端,稍提即向右下顿笔,接着折笔往左回收。
竖画及斜画以此类推。
折笔还多用于转折之处。
(十)圆笔:用笔写出圆劲而没有棱角的点画。
这种笔画锋芒少露,骨力内含。
它是用裹锋、转笔的方法写出来的,给人以含蓄秀劲之感。
毛笔的运笔方法---起笔、行笔和收笔
3、学生练习
1、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媒体出示要点图片。生生互相点评,寻找不足和差距,互促共进。
3、教师再次示范。小结。
4、运笔点拨
运笔的方向与五指执笔法密切相关,执笔中的压、钩、格、抵等就控制着左右纵横和最后进退的运动。笔的纵向运锋,就是指笔锋与纸面成垂直的关系,所有提笔、蹲笔、顿笔都是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笔的横向运动,是各种横向的延伸运笔,表现在用笔上就有抢笔、行笔、挫笔、衄笔、翻笔、绞笔等。概括地讲笔的纵向运动是指提按,而提按要注意轻重相宜,笔的横向运动是指伸展,而伸展要注意粗细变化。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又说:“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方笔、圆笔
方笔与圆笔是笔画的二种不同形态,一般来讲以有棱角者为方笔,无棱角者为圆笔。方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顿笔方折”的方法形成棱角,即“折以成方”,给人以刚健挺拔、方正严谨之感,魏碑大多用此方法形成棱角分明,锋颖犀利的点画线条。此外如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中,特别是在笔画的转折处也常用此方法。圆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形成圆润之势,使之不露筋骨,内含浑厚遒劲,即“转以成圆”。初学者注意学方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刀切似的方整,这样就会变得僵硬。而学圆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鹅卵石似的光滑,这样就会变得油滑。要了解方笔与圆笔是不同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形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中有段对方笔、圆笔的论述较生动,他说:“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挈。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挈出之。”康有为这段话不仅讲了方笔、圆笔的用笔方法,而且讲了各自的不同形态,初学者可作参考。另外,初学者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方笔、圆笔在一种字体中没有绝对的区分,既不可能绝对的方笔,也不可能绝对的圆笔,而是以谁为主。如颜真卿的楷书《勤礼碑》以圆笔为主,但偶尔也用方笔。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以方笔为主,但有时也用圆笔。
书法作品的三个要素
书法作品的三个要素
一、笔法
笔法是书法作品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通过笔画和线条的形态、质感、节奏等方面来表现书法的艺术语言。
笔法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通过这三个过程的灵活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笔画和线条,从而构成千变万化的书法作品。
笔法的运用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才能逐渐掌握和提高。
二、结构
结构是指书法作品的文字造型和排列方式,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包括字形、笔画、偏旁部首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合理安排和设计,可以形成具有美感和艺术感的文字造型。
在书法作品中,结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律,如重心平衡、比例协调、笔画呼应等,这些规则和规律的掌握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
三、章法
章法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和组织形式,是书法作品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段。
章法通过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和呼应,以及整体的构图和排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氛围。
章法的运用需要注重整体效果和美感,同时还要考虑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以及书法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等因素。
章法的掌握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不断探索和创新。
综上所述,笔法、结构和章法是书法作品的三个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
掌握这三个要素
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只有不断努力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硬笔行书书法基础入门教程
硬笔行书是指利用硬笔所写出的行书书法。
它是以方便快捷和容易上手为主要特点的书法。
学习硬笔行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姿势和笔法
在写硬笔行书时需要保持坐姿端正,并将笔握在手的后1/3处。
如果写字时太用力则会导致字迹浮浅;如果用力不足则会导致字迹不清楚。
因此在书写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加强笔压力。
二、笔画的组合
硬笔行书笔画目的在于表现字形的轮廓,并凸显出笔画的变化。
由于硬笔的硬度和笔尖的尖锐性,笔画的粗细和长度会有所不同。
所以要特别注意在书写时要根据书写内容的需要来适当得调整笔画的粗细和长度。
三、练习方法
初学者应在练习硬笔行书时,首先应通过临摹经典的硬笔行书字帖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
其次,应掌握基本的笔画构造方式,并注重练习节奏感和灵活性。
同时,要记住要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
四、字形的表达
硬笔行书的字形相对简单,但是为了表达出最佳的效果,还是
需要注意形态的正确性。
这要求书写者在书写时提高字形的规范性和整洁度,并注重锤炼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综上所述,学习硬笔行书需要注意坐姿和笔法、笔画的组合、练习方法以及字形的表达。
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与积累中,才能使自己的硬笔行书水平不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行笔笔法所谓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即中国画特有的用线方法。
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
书法笔法安笔性质的不同,分为软笔笔法和硬笔笔法。
一、软笔笔法(一)软笔执笔法在了解笔法之前,对于初学者而言,怎样执笔则是需要最新掌握的。
通常所使用的执笔方法是“五指执笔法”,即五根手指全都作用到笔上。
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为:大拇指的第一节内侧按住笔身的一方,大拇指略处于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如图2-27所示。
图1五指执笔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和习惯执笔的方法,在临习法帖时将大有裨益。
且掌握了执笔的方法,在运笔过程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掌握执笔方法之外,执笔时的手腕的姿势也是把握书写动作的关键,手腕摆的位置和姿势主要有枕腕、悬腕与悬肘。
1.枕腕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在桌面上或枕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
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难于移动。
如图2-28所示。
2.悬腕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臂仍在桌上的书写方法。
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
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如图2-29所示。
图2 枕腕法图3 悬腕法3.悬肘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
这种方法因手臂不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
如图2-30所示。
图4 悬肘法对于初学者,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可采用悬肘法来练习。
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
(二)软笔基本笔法笔法的运用与书体有关,不同的书体运笔的方法略有不同。
元代书家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然结字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
”赵孟頫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书法以用笔为上,书法的技法诸要素中,用笔是最重要的;二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然有字体风格面貌的不同,但用笔的基本规律原则是一致的。
从赵孟頫的话中我们可以知晓,软笔笔法在运笔过程中,无论书体为何?皆可通用,掌握了基本的笔法,书写过程中便可融圆贯通。
本节以楷书笔法为例进行叙述,在诸多书体中,楷书字体端庄秀丽、法度森严、规矩毕备,临习起来较难,笔法也较多。
从古至今,楷书一直被书法界奉为正朔,历代有名的书家多以楷书见长。
因此,掌握楷书笔法,再去临习其他书体,将会事半功倍。
楷书的运笔方法包括藏锋露锋、中锋侧锋、提笔按笔、疾笔涩笔等方面。
(1)露锋露锋是抬起笔和收笔的笔锋显露在笔画之外,直下起笔或直接出锋。
这种起笔、收笔的方法,锋芒毕露,给人以精神外耀。
爽利挺拔的感觉。
(2)藏锋藏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不显露出来,书写时将笔锋隐藏在笔画里面。
藏锋起笔,一般用逆锋的方法,也就是向运行相反的方向逆入起笔,“欲左先右,欲上先下”,使笔锋藏在笔画内。
藏锋收笔,一般用回锋的方法使笔锋藏于笔画内。
这种藏蜂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露锋芒,比较含蓄。
给人以绵和遒润、沉着涵蕴的感觉。
(3)中锋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
中锋运笔是笔毫与运行方向一致,中锋用笔要执笔端正,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
笔锋垂直于纸面,其效果浑圆。
“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都是讲中锋运笔的力量和墨色实而不虚浮。
(4)侧锋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
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
用力不均匀。
时重/轻快慢,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5)提笔和按笔提笔: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上提,使笔画变细,叫提笔。
但提笔笔锋不能离开纸面。
如:撇。
按笔: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下按,使笔画变粗,叫按笔。
如:捺。
(6)疾笔和涩笔疾笔是指运行速度较快。
涩笔是指运行速度较慢。
一般来说,疾笔所书写的笔画容易光洁秀劲,涩笔所书写的笔画易于毛涩凝滞。
书写时快慢要得当。
过快,笔画浮滑、乏力;过慢,笔致和形体易于呆痴。
2.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是楷书临习时的用笔法则。
相传为晋代王羲之所创,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具体示例如图2-31所示。
(1)点法点,也就是“侧”。
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
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
“策”、“啄”、“”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横,也就是“勒”。
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
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竖,也就是“弩”。
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撇,也就是“掠”。
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6)捺法捺,也就是“磔”。
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
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
与“戈”末端相似。
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图5 “永字八法”图示对于笔法的掌握,历朝历代书家、书法教育家都极其看重,是临习法帖的灵魂所在。
任何一种书体,都对笔法有极高的要求,需要临习者把握细节,用笔到位、不留错误,才能真正将书法的精髓牢牢地把握住。
二、硬笔笔法(一)硬笔执笔法硬笔书法不同于软笔书法,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良好的执笔方法和习惯,有助于更好地联系和掌握硬笔书法技能。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图6 硬笔执笔法(二)硬笔基本笔法硬笔书法一般是指用钢笔、铅笔、签字笔、专用硬笔等工具写出,并且有书法法度特征的汉字,它具有书写技法、神采等属性。
就技法而言,硬笔书法同毛笔书法一样,都有一个用笔上的要求,只有合理的用笔,掌握笔法,加上对字形结构的学习,写出来的字才算是达到了硬笔书法的基本要求。
1.善于运腕硬笔笔法不同与毛笔笔法的复杂多变,主要靠腕力掌控书写,依靠腕底部与桌面的支撑,通过手掌和拇指、中指、食指的合力,完成运笔动作。
因为硬笔尖不像毛笔那样有弹性,但也具有一定韧劲,只要熟练而灵活运用腕力,就能实现如毛笔书法一样的提按、使转以及调锋。
2.注意细节硬笔字体小,但点画笔法、结体关系,也要像毛笔书法一样有所体现。
例如,起笔、收笔和行笔动作都要写到位,尤其是点画的粗细、虚实、轻重、曲直、以及结体的呼应、避让等笔势关系,要通过细微的笔法来表现。
3.笔顺正确一般按照现左后右,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等顺序书写。
4.结体连贯硬笔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点画之间、部首之间的空间布局非常紧凑,全凭书写的节奏控制和点画线条的合理组合,以体现字形之美。
5.把握好度硬笔书法以通俗为美,没有毛笔书法的笔墨气韵,也不同于毛笔书法章法布局上节奏的大起大落,而是注重笔法的干净利落,在字体端正美观的基础上,营造通篇的典雅和通俗之美。
6.参合毛笔笔法毛笔笔法的丰富性是硬笔笔法所不及,但硬笔笔法的细微体现与毛笔书法有着共同的特点。
完全可以通过练毛笔书法,以丰富硬笔笔法。
大凡书法大家,硬笔字都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