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朓到上官婉儿:齐梁至初唐诗韵演变管窥

合集下载

唐代诗歌发展历史概述

唐代诗歌发展历史概述

唐代诗歌发展历史概述理学院130131112 吕霄博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五代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则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其中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4个阶段。

初唐诗歌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 宫廷文臣以及帝王后妃在诗坛上非常活跃,形成了阵营庞大的诗人群体。

但大多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

只有魏徵、王绩和诗僧王梵志等少数人能够清新脱俗,不被世风束缚。

初唐四杰对歌行体进行改造,具有诗赋交融的特点。

篇之恢宏,敷叙精巧,以气御诗,辞藻华丽。

促进初唐诗歌混融意境的形成。

陈志平. 四杰与初唐诗歌的新变[D].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DOI:10.7666/d.y513591.真正廓清梁陈诗风的是陈子昂,陈子昂针对齐梁文风,提出“兴寄”和“风骨“两种主张,唐诗风骨才为之一振,遂开盛唐诗风的先河。

张澎. 陈子昂与初唐诗风的变革[J]. 语文学刊, 2012, (5).同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以及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

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以律诗著称。

他与沈佺期、宋之问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诗歌在前人的努力下,进一步走向辉煌。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百年初唐后,李白横空出世,为诗国带来新的美学楷模,宣示了对宫廷陈式做派的胜利,他极大地影响了后代士人的人格并融入民族的精神史,而自贞元,元和以后则出现了宗杜思潮,诗人们以坚实的步履沿着“少陵路径”前进。

罗时进. “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唐代诗歌发展的转关与演进[J]. 文学评论, 2007, (2):193-199.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在盛唐诗中占有很大比重。

边塞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异域奇葩,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

诗中往往写出一种远大、明确的社会理想,与天下苍生共同的理想。

唐代文学发展的分期

唐代文学发展的分期

唐代⽂学发展的分期唐代的诗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的变迁,在唐代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很⾃然地形成了不同的段落,对此,前⼈早已有所认识。

对于唐诗演进过程的描述,最为流⾏的⼤致有所谓“五唐说”和“四唐说”。

五唐说最早始于宋代的严⽻。

他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以诗⽽论,则有……唐初体、盛唐体、⼤历体、元和体、晚唐体”,并且指出,唐初是承袭陈隋之体。

盛唐体指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

⼤历体指⼤历才⼦之体。

元和体是元⽩诸古诗。

这五种体式的标⽰,实际上已勾勒出了唐诗流变的⼀个基本轮廓。

严⽻之后,元⼈杨⼠弘选录唐诗,编成《唐⾳》⼀书。

他将严⽻的五体并为“初、盛、中、晚”四体。

到了明代的⾼棅,“四唐说”已扩展成⼀个完整的体系并趋于定型。

他在《唐诗品汇·总序》中指出:“有唐三年,众体备矣,故有往体、近体、长短篇、五七⾔律句、绝句等制,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陊之于终,⾄于声律、兴象、⽂辞、理致,各有品格⾼下之不同。

略⽽⾔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

详⽽分之,贞观、永徽之时,……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洎开元初,……此初唐之渐盛也,开元,天宝间,此盛唐之盛也,⼤历贞元中,……此中唐之再盛也。

下暨元和之际,……此晚唐之变也。

降⽽开成以后,……此晚唐变态之极,⽽遗风余韵犹有存者焉。

”并且他从盛衰正变的指导思想出发,对各个阶段的代表诗⼈、诗风作了论析,同时他在《品汇》当中对于唐诗各个阶段的嬗变潜衍过程也作了说明。

从此四唐就不仅分体,⽽且成为唐诗的分期。

按这个分法,初唐不包括⾼祖时代、中唐⼜太短,所以还不甚严密。

明末沈骐在《诗体明辩》的序⾥分唐诗为“四⼤宗”,修正了这两处。

此后,“四唐说”便为历代诗论家论唐诗流变所遵循。

现在⼀般所说的初盛中晚的时限⼤致是:初唐:⾼祖武德元年(618)――⽞宗开元初(713)约为百年。

盛唐:⽞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历元年(766)约五⼗年。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

语文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期的流派及风格特点诗先秦诗歌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原始歌谣中国古典诗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

"这可能是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

这是诗、乐、舞的结合。

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诗经》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标志是公元前6世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诗经》,先秦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汇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土风、民歌,包括了“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的篇章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楚辞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极具楚文化特色的新诗体——楚辞。

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开创的这种诗体,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黄伯思《东观余论.翼骚序》)屈原是楚辞的代表诗人,创作了《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篇章。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隋唐五代文学诗歌的发展,更是到了黄金时代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一、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卢思道,字子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代表作《从军行》。

3、理解《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4、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字处道。

代表作《出塞》。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5、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6、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诗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作诗而作诗。

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

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公务员必知,隋唐诗坛常识2

公务员必知,隋唐诗坛常识2

5、白居易一生以四十四岁贬为江州司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6、白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讽谕诗,大都写于前期。
7、在白居易感伤诗中有两首著名长诗,它们是《长恨歌》和《琵琶行》,其中《琵琶行》在描写音乐形象方面历来为人所称道。
2、开元初年,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被称为“吴中四士”。
3、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著名的咏物诗,它借柳树歌咏了春风,赞美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4、张说的代表作是《邺都引》,王翰的代表作是《凉州词》,王湾的代表作是《次北固山下》。
5、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但他诗歌的主要题材却多是山水行旅。其诗歌的风格是恬淡孤清。
16、王昌龄曾做过江宁丞,所以有“诗家天子王江家”之称,他的七言绝句,只有李白能与之媲美。
18、高适诗歌今存二百余首,从体裁看,绝大部分是古诗,尤以七言歌行见长。
19、高适边塞诗的特色是“尚质主理”,即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其代表性作品《燕歌行》即是有感于张守珪军中之事而作。
2、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答: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多方面的艺术概括,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第三,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他的语言主经过千锤百炼的。第四,杜甫是众体兼长的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无不运用自如,尤以古体和律体为佳。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1、新乐府指的是新题写时事的乐府,中唐新乐府运动是由张籍、王建、李绅的创作开始的,李绅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元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新乐府”,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的主张,于是新乐府创作从杜甫开始,经过元结、顾况,到白居易就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重要作家除白居易外,还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与论述题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与论述题

第十六章隋及初唐诗歌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3)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 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 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 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等。
(4)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 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 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关于唐诗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隋唐五 代 是 我国 诗 歌 史上 的黄 金时 代 ,特别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
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轼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 代表词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张先、柳永、苏轼
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到了空前的发挥,这些, 都显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 温庭筠,花间鼻祖,精通音律,是晚唐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他词风并不单一,有一些境界阔大之作,也有一些较为清丽疏朗通俗明快
是唐诗, 标志着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 李白、杜甫、 词的起源跟唐代经济发展、五七言诗繁荣、燕乐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中唐前期: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
白居易等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诗人的均在这一时 陈子昂,他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

从谢脁诗歌用韵看齐梁时期二等韵的分用——兼论王力、周祖谟韵部之划分

从谢脁诗歌用韵看齐梁时期二等韵的分用——兼论王力、周祖谟韵部之划分

特征 的 。又 因诗 韵 较 文 韵严 谨 , 而本 文 仅 从谢 眺 故 诗韵 出发 进行考 察 。本文 依据 的材料 为逯 钦立 辑校 《 秦汉魏 晋南 北朝 诗》 中所 录谢 跳诗歌 1 4首 。 先 5

“ 古韵 亡而 今音 行 ” 。从 两 汉 到 隋 , 如 果 单从 大 处 “
见: 昔韵独 用 1 , 例 陌昔 同用 4例 。在这 4例 陌昔 同 用例 中 , 陌韵三 等字仅 “ 1见 , 隙” 其余 皆为 陌韵二 等
字与三等韵 昔韵 通押 。谢 诗 陌 韵虽 然 尚未 分 立 , 但 谢 胱可能 已认识 到 陌韵 二 、 等 字语 音 上 的差 异。 三
王 力将臻 韵及其 与之相 承 的人声 栉韵 列于二 等 位 , 周祖谟 也认 为 臻韵 是 “ 于 《 韵 》 属 切 中的 二 等 韵”, J l2 4 两人 的这 一 观点 有 误 , 未 能 标示 出臻韵 都 及 其与 之 相 承 的 人 声 栉 韵 假 二 等 、 三 等 的 音 韵 真
过 谢 跳诗 韵 , 以发 现 周 祖 谟 的韵 部 划 分 更切 合 齐 梁 时 期 的 实 际语 音 , 其 认 为臻 韵 是 属 于《 韵 》中 的 二 等 韵 的 可 但 切
观 点 不 够确 切 , 韵 以及 与 之 相 承 的入 声栉 韵 的音 韵 地 位 实 际 上 是 假 二 等 真 三 等 。 而 王 力 的 黠 韵 归 曷 部 、 韵 归 臻 鳕
“ ” 龇 也应 属 三 等 。“ ” “ ” 然 为 同 “ ” 则 龇 、瑟 既 等 , “ ” 瑟 也应 属 三 等。再 查 《 韵 》 切 叫质 韵 , 龇 , 乙 “ 仕 切”《 ; 集韵 》 栉韵 , 小韵 “ ” 龇 条下 作 “ 食栉 切 ” 小韵 ,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初盛唐诗坛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初盛唐诗坛

初唐诗坛和盛唐诗坛1、唐诗分期初唐:唐开国至玄宗先天元年(618-712)盛唐:玄宗开元元年至天宝十四载(713-755)中唐:肃宗至德元年至敬宗宝历二年(756-826)晚唐:文宗大和元年至唐亡(827-907)2、初唐诗坛(1)上官仪和上官体:约605~664年,唐诗人,字游韶。

其诗绮错婉媚,对仗精工,辞藻华美,时人称之“上官体”。

归纳六朝以来对仗之法,创“六对”和“八对”之说,于律诗的发展颇有贡献。

上官体: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

其特征为多应制奉和之作,以写宫廷生活为主,辞藻华美富艳,对仗精工匀称,然不脱齐梁余风,内容较空洞。

(2)王绩:字无功,隋名儒王通之弟,尝居东皋,号东皋子。

故其诗多以嗜酒为题,盛赞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

诗风质朴自然,脱尽六朝以来浮靡浓艳之气,生活气息浓厚,开唐代诗风之先。

形成了唐代最早的近体律绝。

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五卷。

(3)王梵志、寒山、拾得:初唐民间通俗诗人,侧重于佛教思想的宣传。

(4)初唐四杰:王杨卢络。

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

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

……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了王杨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四人的诗文虽未尽脱齐梁绮丽余风,但题材较广,风格也较清峻;其骈文亦与时有别,呈灵活飞动之态,对唐代文风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其风格虽未脱尽六朝藻饰余习,但流丽婉畅之中也有宏放浑厚的气象。

其诗颇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不得意的不平之鸣,亦有不少其它方面的写景抒情篇章。

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采莲曲》、《滕王阁序》等。

原有集,已轶。

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杨炯(650~692),华阴(今属陕西)人。

显庆四年(659)举神童。

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

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

如意元年(692)迁盈川令,世称杨盈川。

论上官婉儿诗歌的审美特点及诗史意义

论上官婉儿诗歌的审美特点及诗史意义

武夷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第 40 卷 第 2 期2021年2月灾ol.40 No.2Feb. 2021论上官婉儿诗歌的审美特点及诗史意义马珍珍(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扌商要:上官婉儿是初、盛唐之际卓越的宫廷女诗人,在当时的诗坛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她的诗歌现存三十二首,内容几乎全部取材于宫廷生活与宫苑山水,与当时流行的宫廷诗并无本质的不同。

但在艺术上,她的诗歌有着比较独 到的特点:承“上官体”语言典雅之特色,意境阔大,呈现岀一种清雅俊朗的风格。

同时,上官婉儿身为当时宫廷酬唱活动的主持兼裁判,大力推广律诗的创作,促进律诗体制的形成,倡导一种具有“词气”的诗风,对初、盛唐诗歌的转变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开启了盛唐气象的先河。

关键词:上官婉儿;诗歌;审美特点;诗史意义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21)02-0027-04上官婉儿是唐代重臣上官仪的孙女,因祖父获罪一直在掖庭为奴。

在唐中宗时期,她被封为昭容。

上官 婉儿卓越的政治能力和传奇的人生经历一直被世人所瞩目,其在诗坛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她是初唐诗坛最后二十年的宫苑诗歌领军人物,诗风上承其祖父 上官仪,但其作品却表现出不同于“绮错婉媚”的上官 体的另一种俊朗的风格,在诗歌的内容、题材范围、意境等方面对此前的宫廷诗有很大的超越。

同时,她还是宫廷诗歌的评判者,倡导一种健朗诗风。

在她从政 期间修建了大量文馆,评判诗歌,引领了新的审美标准,影响了当时的宫廷诗风,对诗歌的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诗史意义。

一、清雅为主的审美特点“(上官婉儿)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构。

冶[1]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张说收集整理的《唐昭容上官氏文 集》序文中对上官婉儿的评价,对其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收稿日期:2019-07-22作者简介:马珍珍(1994-),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谢朓诗歌用韵考

谢朓诗歌用韵考

谢朓诗歌用韵考作者:杨娟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杨娟内容摘要:谢朓是齐梁“永明体”诗歌的重要人物,今存诗157首,对诗歌进行用韵分析,借以研究古代韵部发展情况,是汉语音韵学的一种方法。

本文通过对谢朓现存155首诗歌进行用韵分析,得出谢朓诗歌用韵平声韵多于入声韵,押韵中没有四声混押,四声相承对照整齐,各韵部界限比较明晰等特点,其用韵既有少部分上古音的痕迹,同时又体现出了南北朝时期语音发展的新变。

关键词:谢朓用韵诗歌1.引言从汉语语音发展史的角度来讲,魏晋南北朝上承上古音,下启中古音,是汉语语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战乱频发,少数民族的交流,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等因素对文学和语言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韵书产生,诗词格律要求日趋严密,对这一时期一些诗人的诗文用韵情况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人的用韵特点,并以之观照当时的语音情况。

谢朓(464—499),南朝齐杰出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

曾与沈约等人共创“永明体”。

主张“四声八病”说,诗歌讲究平仄声律,其诗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实已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今以“小谢”诗歌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诗歌用韵情况及其反映的语音情况。

本文以逯钦立先生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1413-1458,陈书良先生等编校《六朝十大名家诗》[2]221-265两书中的谢朓诗歌为考察对象,二书相互补充,得谢朓诗有乐歌8首,四言诗3首,联句7首,佚诗3首,五言诗134首,其中残句诗由于只有一句,不能看出押韵情况,故不纳入考察范围,最后对这155首诗歌的用韵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谢朓诗歌的用韵特点及其作用。

韵书则主要依据《广韵》。

诗歌讲究押韵,押韵是其基本规则,魏晋南北朝是古体诗逐渐走向近体诗的过渡期,诗歌在用韵上没有近体格律诗那么严格,所以本文在分析谢朓诗歌用韵分合关系时,对于不同韵脚字在诗中的通押、混用情况,就参照李义活先生的标准:“两韵(或两组韵)通押次数占了它们出现总数的10%以上,即应视为同用。

初唐诗歌发展历程

初唐诗歌发展历程

初唐诗歌发展历程初唐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渐摆脱齐梁诗风,走向新的诗歌气象的过程。

一、初唐早期(高祖武德年间 - 太宗贞观年间)1. 宫廷诗风主导。

- 在初唐早期,宫廷诗风盛行。

当时的诗坛主要被宫廷诗人所占据,像唐太宗李世民周围就聚集了一批宫廷诗人,如虞世南、上官仪等。

- 这些宫廷诗大多内容上比较狭窄,主要是歌功颂德、应制唱和之作。

就拿应制诗来说,就是诗人按照皇帝的旨意或者宫廷的需求创作的诗。

比如上官仪的诗,风格绮错婉媚,讲究对仗工整、辞藻华丽。

他总结的“六对”“八对”等对仗方法,虽然在诗歌格律的发展上有一定意义,但从内容上看,这些诗往往缺乏真情实感。

就像一个精心打扮却没有灵魂的美人,外表好看,可就是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

2. 对南朝诗风的继承与延续。

- 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南朝齐梁的诗风。

南朝诗歌注重形式美,讲究声律、对偶等技巧,初唐早期的宫廷诗也是如此。

诗人们在诗歌的音韵、辞藻上下功夫,比如在描写宫廷建筑或者宫廷生活场景时,会堆砌大量华丽的辞藻,像“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之类的句子,满眼都是金光闪闪、美玉玲珑的景象,但是读多了就会觉得有点腻味,因为都是些表面的东西,没有深入到生活的实质或者诗人内心的深处。

二、初唐中期(高宗永徽年间 - 武后时期)1. “初唐四杰”的崛起。

- 这时候,“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横空出世,给沉闷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风。

- “初唐四杰”虽然在诗歌形式上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比如他们的诗中仍然有一些华丽的辞藻,但是在内容和情感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就像给一个原本只是外表漂亮的花瓶注入了芬芳的鲜花,开始有了内涵。

2. 诗歌题材的拓展。

- 随着“初唐四杰”的努力,诗歌的题材大大拓宽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友情、边塞、个人境遇等题材,还有对社会现实的一些反映。

比如他们会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疾苦,虽然不像中唐诗人那样深刻和全面,但已经开始有了这样的意识。

中国古代诗词的体裁与韵律演变

中国古代诗词的体裁与韵律演变

中国古代诗词的体裁与韵律演变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体裁和独特的韵律。

古代中国的诗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仅体裁多样,韵律变化亦十分丰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诗词的体裁与韵律演变,展现其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一、古代诗词的体裁中国古代诗词的体裁繁多,主要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文诗等。

1. 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体裁,以五个字为一句,通过四句一段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

其形式简练流畅,言简意赅,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2. 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相比五言古诗更加宽松,每句七个字,通过四句一段或八句为一篇的结构来进行表达。

七言古诗在内容上较为广泛,既有民歌般的歌颂,也有壮丽的山水描写。

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在五言基础上增加了韵律要求的一种诗体,通过平仄和韵脚的要求来加强韵律感。

五言律诗在结构上更为严谨,对词语的选取和排列有较高的要求。

代表作品有《念奴娇·春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等。

4.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在七言基础上增加了韵律要求,也是一种形式较为复杂的诗体。

七言律诗既有深刻的哲理,也有细腻的描写。

代表作品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

5. 古文诗古文诗是一种将文言文和诗意结合的艺术表达方式,形式上没有特定的要求,但通常会采用平仄和韵脚来增强韵律感。

古文诗的风格多样,既有叙事抒情,也有议论议论等表现形式。

二、古代诗词的韵律演变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演变历经了不同的朝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1. 音韵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的发音也会有所变化,进而影响了古代诗词的韵律。

例如,唐朝时期的韵脚多以平声韵为主,而宋朝时则以上声韵为主。

这种音韵的变化使得古代诗词的韵律表现形式愈加多样化。

2. 体裁的变化不同朝代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也给古代诗词的体裁带来了影响。

【诗歌专题复习】——初唐诗坛

【诗歌专题复习】——初唐诗坛

【诗歌专题复习】——初唐诗坛初唐诗坛一、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

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一)“贵于清绮”是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歌的概括,偏重于诗的声辞之美而言,宜于咏歌是其所长,缘情绮靡而流于轻艳纤弱则为其所短。

(二)“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表现形式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是缺憾。

(三)用南朝文学声辞美,表现新朝恢宏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是融合关键。

二、初唐(贞观前期)—以太宗及群臣为中心,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作,刚健质朴;诗风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

(一)太宗诗。

1、常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如《经破薛举战地》,言“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气格刚健豪迈,但“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有六朝雕琢辞采痕迹,与全诗气格不协。

2、《咏雨》、《咏雪》等完全是南朝风调。

(二)杨师道和李百药。

1、早期:具贞刚气质,善吸收南朝诗歌的技巧,较少合而未融,如杨师道《陇头水》,李百药《咏蝉》。

2、后期:成为宫廷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在声律辞藻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风格趣味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三)贞观诗风的宫廷化倾向。

太宗爱好文艺;虞世南等人编《北堂书钞》、《文思博要》、《艺文类聚》等类书,成为宫廷诗人的作诗工具,便于应制咏物时摭拾辞藻和事典,把诗写得华美典雅。

三、贞观后期:上官仪——“上官体”。

(一)贞观年间应制诗属对工切、写景清丽婉转,如《早春桂林殿应制》“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再如《奉和山夜临秋》:“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虽为奉和之作,但有意避免从类书掇拾辞藻,注重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

通过物色动态变化,写婉转情思,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

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大大地推进五言诗体物写景技巧,成为新的诗体——“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时人谓之上官体。

初唐诗歌的发展与延续

初唐诗歌的发展与延续
存诗120多首,代表作是《感遇诗》38 首和《登幽州台歌》。主要抒发怀才不 遇的感慨。体裁全是五古,为唐代五古 的创作建立了典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1、诗歌写了什么?与一般登临之作 的差异是什么?
2、古人、来者分别指谁?请用自己 的语言描绘一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第一章
初唐诗歌
一 、 上 官 体 —— 齐 梁 文 学的延续和发展
初唐前五十年是南朝重形式的诗风的 延续,统治文坛的是宫廷诗。
1、宫廷诗
就是宫廷文人包括一些有较高文学修 养的帝王和大臣在游宴聚会场合所作 的以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与宫体诗的区别
2、上官仪
太宗、高宗时最著名的宫廷诗人。其诗 以绮错婉媚为特色,当时许多人争相效 仿,称为上官体。
杨炯五律《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 作一书生” 。
卢照邻七言歌行《长安古意》、骆宾王 七言歌行《帝京篇》都写了长安都市的 盛况。
骆宾王律诗《在狱咏蝉》也是名作。
浙 江 义 乌 骆 宾 王 纪 念 馆
浙江义乌骆宾王墓
骆 宾 王 画 像
以蝉比兴, 以蝉寓己, 蝉人一体, 寄托遥深。
四杰的贡献:
本诗用旧题而有革新。 二、章节大意
全诗36句,可分为三部分。
前8句写春江花月夜的景色。 再8句写江月永恒人生短暂。 再20句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三、情、景、理交融的幽美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的深刻之处是,把离别 相思之情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及对宇宙 人生真谛的探索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 了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深而美丽的 意境。
张若虚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 融并称吴中四士,其《春江花月夜》被 清末王闿运称为“以孤篇压倒全唐”。

古代历代诗歌发展演变

古代历代诗歌发展演变

诗歌发展及演变脉络概述:原始时期:上古歌谣,原始性,诗、歌、舞不分先秦时期:诗经温柔敦厚、楚辞浪漫瑰丽两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最长叙事诗《陌上桑》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魏:建安风骨、三曹七子、蔡琰,慷慨悲凉西晋:正始文学(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寄旨遥深太康诗风(三张二陆一潘)繁缛雕刻一左:左思风力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寒士的不平东晋:玄言诗风(孙绰、许询)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陶渊明:平淡自然,开创了田园诗,隐逸之宗南朝刘宋:元嘉三大家:谢灵运(山水诗)、鲍照、颜延之南朝齐梁:永明体/新体,周颙四声“平上去入”,沈约“四声八病”,自觉用声韵格律创作诗歌,注重平仄,最杰出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齐梁文学集团,“徐庾体”宫体诗人,《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北朝诗人:庾信,由南(绮丽轻浮宫体诗)入北(深沉刚健),集南北诗风之大成杜甫评价“庾信文章更老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敕勒川》,北地三才,邢劭,魏收,温子升《木兰诗》《西洲曲》南北朝民歌最有代表性作品(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隋代:卢思道“思妇——征军”、杨素、薛道衡唐代:初唐贞观诗风清绮、上官体绮错婉媚,宫体诗人应制应和初唐四杰追求壮大昂扬的情怀,渴望建功立业沈佺期、宋之问对律诗的定型文章四友: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苏味道、李峤、崔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对唐诗玲珑意境的探索陈子昂与唐诗风骨:复古、恢复风雅比兴传统“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诗美理想,影响盛唐诗歌盛唐诗歌:气来、情来、神来——殷璠《河岳英灵集》唐诗风骨诗人群体:山水诗人(王孟)豪侠诗人(王昌龄、崔颢、王翰)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祖咏)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唐诗风的转变——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杜甫,安史之乱,“诗史”中唐大历诗风:元结、刘长卿、韦应物、李益、顾况、大历十才子,寂寞情思,风骨顿衰元和诗风:元白诗歌,追求浅近,通俗易懂,及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张籍王建乐府诗,李绅韩孟诗派以丑为美,追求险怪,贾岛姚合孤峭冷僻,李贺瑰丽冷艳,刘禹锡和柳宗元,贬谪情怀晚唐:杜牧咏史诗咏怀诗,纪行诗明朗清新;李商隐爱情和无题诗,朦胧情思,细腻缠绵,对心灵的探索,诗歌格律对仗,辞藻华丽,喜欢用典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杜荀鹤等的晚唐隐逸诗和讽刺小品文宋:晚唐体,寇准,林逋,白体,徐坊徐眩、浅切率直,王禹偁,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西昆体,杨亿钱惟演刘大筠,学习李商隐的格律形式美,追求辞藻,喜欢用典,华而不实,内容空洞梅尧臣,古淡自然,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诗穷而后工苏舜钦粗犷豪放,上古时期:1.上古诗歌的产生1.产生来源:与原始初民的切身生活密切相关2.产生特点:诗、乐、舞的综合性。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战国以来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其中诗歌的发展,更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将近五万首,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来的诗篇数目多两三倍以上。

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个,也大大超过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而李白、杜甫的成就,更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峰。

古体近体争奇斗艳,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

初、盛、中晚各期,名家辈出,星驰云涌。

一、初唐诗歌初唐时代,当政的文臣多年深受齐染影响的前朝遗老,唐太宋本人也带头写浮靡浮艳的宫体诗,富丽呆板的宫廷诗,贞观年间的诗坛,多为奉和、应诏待宴等类作品,如虞世南、上官仪。

如上官仪的《八咏应制》“瑶笙燕始归,金赏露初稀”,“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此外还有宋之问,沈住期等。

随上述宫廷诗人之外,先后或同时,还陆续出现了一些新起的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努力突破宫廷诗风的统治,取得一定成就,即唐开国初年的王绩和高宗武后时期的四杰及陈子昂。

1、王绩,字无功,自长东臬子,早年有过一些事业抱负,但是仕途一失意,就心灰意冷,归田以后,常以陶渊明自比,作诗也处处模仿他们,但缺乏陶诗那种内在理想和热情,结果只剩下一种封建七大夫闭造懒散的生活情调,此外还从庄子学来一套既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学,如《过酒家》“此日长昏炊,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但是比宫廷诗显示出了清新朴素,可以说王绩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农的先驱人物。

2、“初唐四杰”“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地位都比较低下,但积极开始诗歌的思想题材的领域。

(1)王勃,字子安,是王绩的侄孙,一生处于下位,最后溺海而死,他是一个才学兼备的青年诗人,和宫廷诗人走着不同的道路,诗歌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泰,风烟望五律。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02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素材:玄晖诗变有唐风

202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素材:玄晖诗变有唐风

2022高考语文阅读热点押题素材:玄晖诗变有唐风南齐时最重要的诗人可说是谢朓(字玄晖)。

沈约曾赞扬他的五言诗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南齐书·谢朓传》)他不幸早逝,沈约做诗怀念他,誉为“才杰”。

又据阳玠松《谈薮》,梁武帝萧衍曾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

”(《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引)阳玠松是北朝人,可知人们爱赏谢朓诗的佳话,当日已流布遐迩。

梁朝有位颇有文名的刘孝绰,自视甚高,谁都不在他眼里,独独对谢朓十分佩服,常将谢诗置于几案之上,动辄吟讽品味。

谢朓诗好在哪里?什么缘故使当时人如此倾倒呢?一个重要缘故是谢朓诗成功地表达了齐梁之际人们关于诗歌的新的审美要求。

谢朓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南史·王筠传》)好诗应该音节流美,声韵谐畅,语言自然明朗。

一首诗假如用上许多难认的字、生僻的典故,或者不恰当地追求新奇,使用一些生造的语词、句法,叫读者念起来期期艾艾,意义也似明白非明白,晦涩模糊,那就说不上圆美流转了。

好诗还应该结构紧凑,不冗长,不散漫,方能累累如贯珠。

这些可说差不多上当时人的共同要求。

永明声律论的提出,事实上确实是想摸索出一套具体规则,以保证在声音方面做到圆美流转。

谢朓也正是永明声律论的中坚人物。

以上这些要求可说是属于诗歌的形式方面。

在内容上,当时人要求诗人能直截了当、敏捷地把握住活生生的美,活灵活现地表现在诗中。

他们所要求的这种生动的美,要紧是指描画自然景物、触景生情而言,“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绘景抒怀,能曲写毫芥,而又不加雕刻。

这种美犹如动气勃勃的鲜花,而不是人工染制的彩帛(《文心雕龙》的《物色》、《隐秀》)。

谢朓的诗,便在形式、内容方面都满足了时代的审美要求。

且先看他的一首《临高台》: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首两句写游子登高而思乡,意思本也平常,但先道出思归之情,然后才点明登高临望,文势便觉跌宕。

永明体代表人物

永明体代表人物

永明体代表人物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毅,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除了以上三人之外,范云、丘迟等人也都写过不少好诗,诗风也近于谢、沈。

到梁代才成名的何逊、吴均、柳恽和刘孝绰等人也都各自成家。

何逊诗风也接近谢朓,吴均较有古气,很具特色。

竟陵八友之一、后成了梁朝开国皇帝的萧衍也写过一些清丽可读的诗歌,但不赞成“四声八病”之说。

“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历来认为是沈约、谢朓、王融三人。

沈约的诗数量最多,而且他在理论上的阐述代表着“永明体”的主张,但实际创作成就不如谢朓。

谢朓的诗风上承曹植,善于以警句发端,在写景抒情方面,兼取谢灵运、鲍照两家之长,而避免了艰涩之弊。

谢朓的五言诗,今存130多首,其中新体诗占三分之一左右。

这些诗都已具有五言律诗的雏型,只是有用仄声作韵的。

句和篇的声律还不确定。

尽管他的这些诗篇在声律上还表现得有些混乱,但也可看到已渐有了些眉目。

沈约在永明体的诗人之中,沈约在当时甚有名望,诗歌成就也较为突出。

锺嵘《诗品》以“长于清怨”概括沈约诗歌的风格。

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之中。

永明诗人,不仅有理论,而且还有大量的诗歌创作。

《南齐书·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研王融以气类相推毅,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与同时代的二谢等人相比,沈约的山水诗并不算多,但也同样具有清新之气,不过其中又往往透露出一种哀怨感伤的情调。

如《登玄畅楼》诗: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

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

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

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

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写景清新而又自然流畅,尤其是对于景物变化的捕捉与描摹,使得诗歌境界具有一种动态之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 2 0 1 5一 o l 一1 8
作者简介 : 谢仁 敏, 男, 广 西桂林入 , 广 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 事 中国古代文学研 究;
张慧琴 , 女, 甘肃张掖人 , 广西大学文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古典 文献研 究。
初唐 诗 沿袭 齐 梁 陈 隋 诗 风 , 是 古 今 学 者 比较 一
有更 加 深人 的理 解— — 除 了明 晰 两者 相 承 之处 外 ,
更可 管 窥初 唐对 齐 梁诗 韵革 新 的地方 。 从 齐 梁 到初 唐 , 是 中 国诗 歌 音 韵 转变 的一 个 重
要 时期 , 时风 所ຫໍສະໝຸດ 至 , 既成就了沈俭期、 宋 之 问等 一 批
《 文镜秘府论》 云: “ 平头诗者 , 五言第一字不得 与第六 字 同声 , 第 二 字 不 得 与 第 七 字 同声 。 ” [ ] 。 此
《 先 秦汉 魏 晋 南 北 朝 诗 》 J 1
收 录其 诗 1 5 4首 ,
致 的看 法 , 但 大 都侧 重 于对 艳 情 、 浮 糜 文 风 的批 判 , 如 闻一 多先 生认 为 宫 体诗 就 是 宫廷 的 , 或 以宫 廷 为
中心 的艳 情 诗 ¨ j 。艳 情 或 浮 糜 诚 然 是 齐 梁 至初 唐
( 广 西 大学 文 学 院 , 南宁 5 3 0 0 0 4 )

要: 初唐诗对齐 梁诗 的沿袭和革新 不仅表 现在诗风 、 审美等方面 , 还体 现在诗歌 的用韵上 。应制诗 的用韵
技巧更 能说 明两个时期 的实际语 音流变。作为这两个 时期 的代 表诗 人谢胱 、 上 官婉儿 , 他 们 的应制诗 很好地 印证
了这 一演 变: 一方面 , 上官婉儿沿袭 了 谢诗 的二等韵的分用 , 部分 韵部 的独用 ; 另一方 面, 摆 脱 了“ 四声 八病” , 部 分
韵 部 发 生 了分 化 和 合 流 。
关键词 : 谢胱 ; 上 官婉儿 ; 应制诗 ; 诗 韵 中图分类 号 : 1 2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0 3 0 0 ( 2 0 1 5 ) 0 4— 0 0 4 5— 0 5
“ 兴” 均为去 声 , 而《 文镜秘 府论》 中对 “ 上尾 ” “ 鹤
膝” 的定义 是 : “ 上尾诗者 , 五 言 诗 中第 五 字 不 得 与 第 十字 同 声 ” [ 5 1 1 8 2 。“ 蜂腰 ” : “ 蜂腰诗者 , 五 言 诗 一
句之 中, 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 , 中央 细, 似 蜂腰 也 ” [ 5 1 1  ̄。可 见 , 此 处 的用 字 同 时 打 破 了
小山文 , 空揖 章 台赋 。 ( 其八) 此 诗 中第 五 “ 兴 ”、 第 十“ 布” 、 第二 “ 怆” 、 第 五
讲究 , 初唐诗 的演进 , 也始终离不开宫廷应制诗这一 阵地 , 因此 , 选 取应 制 诗 做 论 述 , 能 切 实 体 现 两 个 时
期实 际的语 音变 化 。其 中 , 谢 胱 和上 官婉 儿 , 正是 这 两个 时期 的重 要诗 人 , 不妨 借他 们 的作 品做 典 型 分 析, 以此勾 勒齐 梁 至初唐 诗 韵演 变 的轨迹 。 谢眺 ( 4 6 4 - - 4 9 9) , “ 少好 学, 有美名, 文 章 清 丽” 巧。在齐 梁 时期 的韵 文里 , 谢眺, 沈 约 审 音 最
其次 , 王力 先 生认 为 , 在 隋一 中 唐 音 系 中 , 耕 庚
清韵 与 青 韵 分 立 为 两 部 , 到 晚 唐 时 才 合 并 为 一
“ 鹤膝 诗 者 , 五 言 诗 第 五 字 不 得 与 第 十 五 字 同 声 。言两 头 细 , 中 间粗 , 似鹤 膝也。 ” l 5 J l 此 诗 中 的 第五 字 “ 艾” 和 第 十五 字 “ 榭” 均为去声 , 亦 避 免 了 “ 鹤膝” 一病 。以 上 例证 说 明谢 跳偶 尔也 会 尝试 冲
其 中应 制诗 有 4 6首 。作 为南 齐诗 人代 表 , 谢 眺诗文 的用韵 反 映 了齐 梁 时 期 实 际 的语 音 特 征 , 而且 有 自 己 的独 特之 处 。他 虽受 “ 四声 八 病 ” 的影 响 , 却 并 未 深 陷其 中 , 使诗作走 向圆美流转 , 清 丽 自然 。试 看 《 奉和 随王 殿下 诗 十六首 》 ] l 蛳 中的几例 :
“ 上尾 ” “ 蜂腰” 规则 。
又如 :

细, 用韵最严 。沈约亦云 : “ 二百年来无此诗 。 ” l 3
45 ・
星 回夜 未 艾 , 洞 房 凝远 情。 云 荫 满 池 榭, 中月悬 高城 。 ……观 淄咏 已失 , 怃 然愧
簪缨。 ( 其二)
山水 诗 的意 味 了。
2 0 1 5年 7月 第 3 l 卷第 4期
唐 都 学 刊
T a n g d u J o u na r l
J u 1 .2 0 1 5
V0 1 . 31 No. 4
【 汉唐研 究 】
从 谢 胱 到上 官婉 儿 : 齐 梁 至初 唐 诗 韵 演 变 管 窥
谢 仁敏 , 张 慧琴
高秋 夜 方 静 , 神 居 肃且 深。 … … 朋道 空 已积 , 干直愧 蓬 心 。( 其一)
诗体 的特征 , 但齐梁至初唐作为诗歌史的一个 阶段 , 内涵 决 不止 于此 。钱 志 熙先 生就 明确 指 出这 样评 判
有失 公 允 , 他 突 破 了 以往 只作 简单 论 断 的局 面 , 从 诗 体、 创作 及审 美趣 味方 面 论 述 给 读 者 提 供 了新 的 视 角_ 2 J 。 不过 , 若从 诗韵人手 阐述 , 则 会 对 这 一 问 题
诗 中第 一 “ 高” 、 第六 “ 神” 、 第二 “ 秋” 、 第七 “ 居” 均
为平声 , 明显打 破这 一规 则 。
怆 怆绪 风 兴 , 祁 祁 族 云 布 。… …徒 藉
诗人 , 更 为其 后 盛 唐 诗 歌 的成 熟 做 了铺 垫 。齐 梁 时
期 的应 制诗 , 结构 、 修辞 及音 律都 较其 他类 型 诗格 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