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音乐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音乐价值
作者:赵楠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9期
【摘要】在1949年之后,我国音乐佳作层出不穷,尤其是声乐作品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李劫夫创作于1963年的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流传至今仍然是经典传唱的红色作品。
本文希望通过对这首作品的音乐分析,来展现其音乐形象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音乐分析;音乐形象;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在1949-1966年的音乐创作一般称为“转型期”,在1949年,声乐作品的创作类型有许多,如进行曲、抒情曲等风格。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群众进行曲是具有普遍性的,特别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工农革命歌曲中占不少比例。
如30年代的《救亡进行曲》《救国军歌》《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等;40年代的《胜利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等;50年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60年代的《高举革命大旗》《工人阶级硬骨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其中影响范围和力度最大的就是李却夫在60年代创作的《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作品。
本文意在通过对《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音乐分析,来阐述其音乐形象和价值。
一、曲式分析
(一)节奏
此曲的节奏分明轻快,采用4/4拍凸显了曲调强弱次强弱的力度,很好地表现出了抒情性与雄伟相结合的效果,且运用了大量的附点的节奏型来表现动感跳跃的节奏感。
二四分音符加附点与八分音符加附点产生的效果又有不同,例如歌曲开头的3·5,3的音时长从一拍延长到了一拍半,在跳跃的进行曲风格中加入了抒情的情绪。
像2·1这样的小附点节奏型,就体现了整首作品的跳跃律动的風格。
歌曲中也出现了很多先长后段的音型,例如第4、6、10、11出现的x--的较长时值的三拍,增强了歌曲的歌唱性。
(二)旋律
这首作品的旋律走向呈大山形结构,上上下下,有起有伏,音程的跨度较大,如第一小节的小字1组的1上行至小字2组的2,形成了旋律的崇高感。
此作品的高潮部分在后半部分
10-20小节中,第8小节的最后一拍3 2开始到第10小节的前三拍,即“披荆斩棘”奔向前方这一句,就是高潮形成的一个预备期,从10小节的最后一拍5 5开始的两句“向前进”则一直上升
直至“革命气势不可阻挡”高潮的到达,这一句之后的两句“向前进”则是高潮部分的爆发,持续直到“朝着胜利的方向”下降结束。
从旋律的走向特点和高潮的过程能感觉到这首歌曲表现得情感过程即是从主歌部分的崇高感到副歌开始的情绪不断地蓄积与爆发,也达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二、音乐形象
《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作品整体建构了一个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内心充满希望,建设祖国的一个音乐形象。
主歌与副歌部分分别表现了不同的内心活动和面貌。
主歌第一句“我们走在大路上”的上升旋律就奠定了人民内心充满活力的基调,抒情性的旋律和跳跃的节奏型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祖国充满了信心和对祖国发展的一个美好愿景,因此,再大的困难都无法打败人民建设强大祖国的希望。
副歌部分开始口号一般的“向前进”是鼓励群众向前的一个信号,伴随着高潮的开始,人们内心的战斗情绪不断被推高,到达“革命气势不可阻挡”时中国人民要战胜天灾人祸的气焰到了最高。
整个副歌表现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
从头到尾,这首作品的音乐描绘的就是一幅中国人民对建设祖国充满了至高的热情,坚信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迎来胜利的曙光的美好愿景。
三、文化价值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李劫夫在1963年创作的一首作品。
在这首作品诞生之前,祖国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百姓痛苦不堪,这首作品的出现,无疑是给遭受了无数痛苦的百姓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而这首作品的创作也与作者李劫夫的经历有关,先是被判“右倾”错误,情绪一度低沉,再到后来的平反,看到了祖国的春天,李劫夫的内心也重新燃起了希望,因此创作了《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部作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曲,一个时代有一个音乐时代的旋律,正是因为这首作品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所以在社会上起到了广泛的影响,且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有很强的音乐性和音乐表现力,在国家各大重要场合,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音乐作品。
直到今天,都深深的影响着新一代的中国人民,鼓励我们不断前行,不怕艰难,不忘先人的浴血奋战,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
现如今中国的音乐创作空前繁荣,创新层出不穷,但也引发我们的深思。
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不仅需要不断地创新,更是需要寻根,发扬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我们要发扬的不仅仅是当时的创作技法,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音乐学习当中。
这才是了解与学习中国当代音乐的精髓与灵魂。
参考文献
[1]王晓廉.奔腾流淌的真情之河——建国60年来歌唱祖国流行歌曲脉络与特色解析[J]. 黄河之声,2009(10).
[2]林成敦.唱而不衰析而见长——《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诞生与特色[J]. 音乐生活,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