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考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考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考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乡村地区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废弃与荒芜。
为了解决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乡村建设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在,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呼吁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思考乡村建设问题。
什么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可以理解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乡村,强调乡村环境的整洁、有序和美观。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活化乡村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增强乡村的文化内涵。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要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使乡村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
这需要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监管和治理,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污染;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保护好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进乡村的发展。
可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利用特有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打造乡村品牌;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建设农村信息化网络,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和交流能力;注重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提高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乡村文化是乡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需要保护和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让乡村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注重培育乡村文化人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创新能力;构建乡村的文化交流平台,让乡村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分享。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观光度假、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而乡村旅游成为热点的也对农村环境和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平衡,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就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传统的美丽乡村建设常常是以追求景观效果为主,忽视了生态平衡和资源保护。
不少地方为了招揽客源,对自然环境大规模进行了开发和改造,造成了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大规模兴建大型工程,却忽略了当地村民的利益和民生问题,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将生态平衡和资源保护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当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尊重自然、依托自然、保护自然。
要注重保护乡村传统文化、乡风民俗,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使乡村成为真正宜居、宜游、宜业的地方。
1.生态修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例如在水域地区,可以建设湿地公园,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生动植物种群。
在山地地区,可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修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在平原地区,可以开展农田生态工程,保护良种,提高土壤肥力。
2.乡村节约用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节约用地,避免大规模开发,保留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田园风光。
尊重土地的自然属性,合理规划用地结构,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在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应该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乡村生态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乡村生态建设,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
例如可以建设农家乐、特色客栈,提供乡村民宿服务,提升农村的旅游接待能力。
可以修建景观绿化带,提升农村的整体风貌,增加游客的游览体验。
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
4.乡村文化传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以生态文明视角来推进乡村建设,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而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在这一理念下的具体实践。
本文将围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展开论述,探讨在这一视角下,如何实现乡村的美丽化、生态化和宜居化。
一、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注重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和生态修复项目的投入,倡导绿色种植、无农药种植等环保农业模式,推动乡村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
还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推广生物气化、垃圾分类等环保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为乡村居民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还需要注重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产业单一、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导致了乡村经济的不景气,也限制了乡村建设的发展。
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就要注重推进农村产业发展,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推广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等项目,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还要加强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支持措施,帮助农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建设宜居美丽的乡村环境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打造宜居美丽的乡村环境。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限制了农村的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
在这一进程中,对乡村建设的美丽化要求日益提高,而在如今提倡的生态文明理念下,乡村建设也必须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乡村风貌的美化。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旨在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和人文特色,打造具有生态特色和文化魅力的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和实施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特有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各个领域和环节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关乎着乡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美丽乡村,必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环境。
二、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上,依托乡村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改善村庄面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乡村经济的转变,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乡村产业的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是通过改善乡村环境,改造乡村居住环境,塑造乡村文化氛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1. 坚持生态优先,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通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生态品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现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污水、垃圾处理不当,造成了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乱堆放、生活污水直排等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2. 农村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在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及过度利用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一些地方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行为,造成了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
3. 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滞后现行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政策相对滞后,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机制和政策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手段,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1.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提高农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2. 推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绿色产业,推动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4.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评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执法。
5. 弘扬农村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1.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农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决策权,注重调动农民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发挥农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考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考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之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核心领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经成为国家全局的重要任务。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需要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治理。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中国正在加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中。
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措施:1. 按照生态系统的原则实施乡村规划。
乡村环境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农业、林业、水域资源等都需要协同发展和统筹规划。
乡村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实现农村人居的功能要求,达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实施清洁能源方案。
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能源,但传统能源的消耗和排放已经成为污染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建立清洁能源系统和开发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例如,推广太阳能、风力发电、地热能等能源形式,改善乡村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建立生态社区,促进资源共享。
生态社区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社区。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多样化的社区功能,提高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区资源共享,实现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
4. 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测。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广泛宣传环保理念,加强政策宣传,推进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教育。
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环保工作力度,预防和应对环境恶劣情况发生。
5. 加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社区氛围。
社会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社区需要加强对治安、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土地纠纷等方面的监管和管理,共同维护社区秩序和安全,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摘要】通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将探讨乡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生态产业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
我们将分析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合路径。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更将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文章结合实例分析,强调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理念,将其贯穿于乡村建设的始终,实现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实现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角,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环境保护,乡村经济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明理念,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传统的乡村建设注重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态文明理念也逐渐被引入到乡村建设中。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注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更在意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结合农田、林地、水体等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发展的融合。
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引入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等先进技术,提高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2. 正文2.1 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的内涵美丽乡村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它要求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乡村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整体生态质量。
美丽乡村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意味着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特点,通过传承和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与共生。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发展思考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发展思考在全球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及文化逐渐消失等问题。
生态文明的理念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向,强调可持续性、生态保护和社区参与,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乡村。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建设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地方特色。
传统乡村的发展往往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土壤退化、生态失衡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乡村建设需要从源头把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以确保长期的可持续性。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提升。
经济的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乡村建设不仅要关注物质财富的积累,更要注重生态资产的价值。
透过绿色农产品的开发,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能守护生态环境。
这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等方式实现,从而满足市场对环保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应注重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修建绿色建筑、实施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另外,改善交通网络,提高农村交通便捷性,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乡村的人气与活力。
村民的参与是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
建立基层民主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到乡村治理和建设中,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和自主权。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和生态知识宣传,使村民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同,是增强居民参与感的重要途径。
在不同地域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自然条件。
由此,可形成既符合现代生态需求又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
研究展望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生 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为生态 文明乡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强化社会参与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应 用,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村地区 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02 03
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农 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不断提高,绿色发展理念逐渐 成为农村地区的共识。
生态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生态产业发展逐渐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绿色产业、生态 旅游等新兴产业在农村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 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02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内容 与特点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内容
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乡村绿色能源建设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农 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农村环境治理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在乡村逐渐普及,有机 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 得到推广,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降低了环境污染。
乡村旅游兴起
依托乡村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乡 村旅游逐渐兴起,为乡村经济社会 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建设进程。
广泛参与性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建设也开始注重生态价值的提升,同时加快了乡村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因此,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美丽乡村建设是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乡村自然、人文优势为基础,旨在创造一个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美丽乡村。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其中,生态文明理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理念,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倡导绿色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重视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推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村现代化水平和居民幸福感。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应该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供气、供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基建过程中,应强调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以保障乡村生态环境和居民安全。
同时,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农村旅游等新兴乡村产业,提高乡村综合经济效益。
除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包括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乡村居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延续和增值。
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式,引导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究实现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
一、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优先关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在农村中,人和自然环境的亲密关系闻名于世,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浮现出来,例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保护乡村环境,应推进天然林木的保护,加强耕地保护与荒漠化防治,实施水资源保护方案,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必须加强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修复湿地、治理污水等方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是乡村的灵魂,通过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可以实现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文化是乡村保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必须促进乡村文化保存和发展。
通过挖掘、弘扬和保护乡村文化,可以回归本源,强化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同时,为了鼓励创新,必须加强与城市的艺术与文化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乡村文化创作提供新思路和创意,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实现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必须加强技术教育,推广适合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利用绿色和低碳技术,建立农业生态园区、企业和基地,利用固体和液态废物处理技术,开发清洁的能源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生态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 小学和幼儿园的建设,道路和桥梁的建设,照明系统和通讯网络的完善,需要优先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贡献。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而生态文明理念又与乡村发展息息相关。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将探究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措施。
首先,要加强土地保护,禁止乱占乱用土地,保护农田、山林等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
其次,要加强污染防治,切实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推广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二、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绿色产业是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绿色制造等产业,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经济效益,还能够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方面,在农业领域,要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推广有机农业、绿色种植等新型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增收空间。
另一方面,要发展生态旅游,以乡村美景、田园风光为吸引,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基础设施建设跟得上,才能够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气象服务、垃圾处理等方面。
道路交通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修建宽敞平整的公路,方便村民出行;供水供电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要解决水源、供电和设施等问题,保障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总之,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的梦想。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城乡发展协调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
以下是我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一些思考。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
在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要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此外,要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保护好湿地、水源、森林等生态系统,为后代留下美好的环境。
第二,要完善基础设施。
农村交通系统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力改善农村公路、桥梁、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农村路网,提升交通服务质量,打通贫困地区的“断头路”,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
第三,要发展现代农业。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要积极发展高效、绿色农业,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耕作手段,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推广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同时,要保护农业资源,恢复和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第四,要加强文化传承。
乡村文化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双向互动。
同时,要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居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推进。
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如何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关乎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议题。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将就此探究一些相关的措施。
一、加强乡村环境整治要实现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对乡村环境的整治。
乡村环境整治涉及到乡村的环境治理、垃圾处理、水质保护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用于解决乡村环境污染问题。
这个基金可以用于资助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项目,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率、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
2. 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制定乡村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3. 加大对乡村水质保护的投入。
通过政府投资和扶持政策,解决农村地区水质差、供水不足的问题,确保农民的饮水安全。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乡村环境,为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发展农村生态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宠。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可以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 开发农村生态旅游资源。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可以开发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田园风光。
2. 建设生态旅游基础设施。
在农村地区建设生态民宿、度假村等旅游接待设施,提升农村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3. 加强宣传和推广。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增加当地收入。
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强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
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非常重要。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乡村面貌日益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
为了解决乡村环境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讨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乡村地区的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要想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就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农业基地等。
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都是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要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就需要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匮乏。
要想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就要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四、强化乡村文化建设五、加强政策扶持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等方面,从根本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结语:基于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强化乡村文化建设、加强政策扶持,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希望有关方面能够积极合作,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条件。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这种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我们需要探索适合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路。
一、打造乡村生态文明示范村为了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先从村庄入手。
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生态文明示范区或者示范园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建立乡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可以成为规范农村环境治理的先行示范。
首先,需要在示范村的规划上下功夫。
要尽可能充分利用村庄的优势和特点,设计出环保、美观、实用的布局。
要在村庄中设置合理的垃圾堆放点,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在建设示范园区时,要采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避免过度捕捞、滥砍滥伐、过度开垦等。
其次,在建设示范村时,要注重文化建设和社区管理。
村民应该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尽可能地减少自己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也应该组织群众自发的社区治理行动,鼓励村民主动投身到环保行动中。
二、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项目生态农业是典型的低碳化和生态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大大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也能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以此为基础,逐步发展生态旅游,通过旅游的方式宣传生态农业,吸引外来游客来农村游玩,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
在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同时,也要注重宣传与教育。
要让更多农民了解生态农业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知道生态旅游的好处,从而将生态农业和旅游行业发展起来。
同时,还要注重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相关产业中。
三、注重环保、生态意识教育要建立起识别生态县、生态示范县、生态模范县的标准,树立环保、生态意识,推广环保、生态知识,推动环保、生态理念在农村地区的广泛普及和落地生根。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农村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已成为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是指通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民生态文明观念的转变等一系列工作来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加快农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乡村需要加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向多元化和高端化方向转变。
同时,培育农村新兴产业,如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产业,加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核心内容。
农村地区通常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长期的开发和利用中,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农村污染治理,限制农村建设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土壤水质污染治理、农药农化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工作。
另外,农村地区的生态修复也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
要推动农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经济激励,鼓励农民参与生态修复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三,农民素质提升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重要保障。
农民是乡村发展的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才能真正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变革。
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农民对环保知识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农民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另外,要建立健全乡村环保监测制度,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监测和治理,及时解决农民的环境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参与。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视和投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农村发展。
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乎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文明背景生态文明,始终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永续发展。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1.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是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面临征地扩建、农村垃圾堆放等问题。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可以重建丰富的生态系统,保护乡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复原能力,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2.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美丽乡村建设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生活便利度。
这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口返乡创业、居住。
3.促进乡村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提升乡村的品牌形象和公共形象,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到乡村发展中。
这不仅可以改善乡村的产业结构,还可以提高乡村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乡村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
2.生态意识的培养要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培养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他们形成绿色低碳、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
3.生态农业的推广推广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传统农业模式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农药、化肥的乱用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可以有效地修复农田土壤,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4.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有着重要的功能。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湿地面临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注重湿地的保护与修复,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湿地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5.生态村庄建设生态村庄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素养,可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6.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方式对于农村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全民参与与社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在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组织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志愿者活动,营造出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8.法律法规的完善要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农村环境问题常常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各方的行为。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1752018年1月下半月刊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吴海妍美丽乡村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很有必要,本文针对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乡村建设的途径进行探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的推动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实现农村社会的绿色发展以及低碳环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例如化肥以及农药的过度使用。
其次,农村没有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大量的生活废弃物随意丢弃,严重污染环境。
最后,工业污染也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工业生产会产生废水、废气,给环境带来很多影响,直接导致乡村的整体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二)乡村具有的生态资源出现退化资源是发展的根本,但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加之淡水资源缺乏,农村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全国范围内水土流失的面积急速增长,2012年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94.91万平方千米,而水土流失以及资源退化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对土地的生产能力有着致命的打击,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
产生资源退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农民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较低。
其次,农村缺少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最后,农村能够实现的生态科技较为落后等。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策略(一)进行农村的生态政治建设工作1.进行政治建设战略导向。
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基础,而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之一是,在不违背大自然的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新农村的建设,节约资源以及环境保护对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导向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考
作者:李秋元郭莉缘唐文韬周孔飞
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4期
摘要:针对目前乡村发展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趋同,乡村生态发展滞后的问题,本文从花奔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入手,通过对相关国内乡村生态建设研究,探究其发展趋势,实地调查勘探花奔村生态设施建设情况,梳理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发现其在乡村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其建设经验,从中得出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并为后续建设提供指引。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花奔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建设重点。
[1]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一般意义上,美丽乡村的内涵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其核心则是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关键是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其治理理念应为乡村治理的生态系统观、生态自然观、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循环观的统一。
[3]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给外人观赏的,不能以城市人休闲旅游养生为目的,[4]其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此三方面都存在不足。
[5]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重表面、轻内涵现象,导致乡村特色模糊、乡村经济发展畸形、乡村生态恶化等问题。
如何改善乡村生态水平成为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花奔村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本文以花奔村为对象,对此类乡村生态问题展开研究。
0 引言
第一,区域概况。
高淳区是江苏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区,位于南京市南端,被誉为南京的后花园和南大门,是世界慢城联盟授予的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花奔社区位于淳溪街道西侧,石臼湖南侧,毗邻薛城遗址以及石臼湖圩区,生态基础条件较好,其有孙家宕美丽乡村居民点。
但由于之前缺乏基础设施规划,居民的取水用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未能得到及时改善,并且高淳区城市发展扩张,二产增加、常住人口增多致使生态压力增大。
第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收集法,学习乡村生态理论,查阅期刊著作与相关案例;二是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结合生态学、建筑学、社会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知识,从治理、经济、理念等角度出发研究;三是访谈和问卷调查,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切实深入“生态理念进万家,共建美丽新乡村”的实际建设生活中,以翔实的资料进行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1 花奔村建设现状
1.1 花奔村村庄建设概况
淳溪街道是南京市高淳区辖下街道,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中部,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湖滨古镇,是沟通苏南、皖南的经济走廊。
花奔社区是位于石臼湖南侧的圩区建立的新时代居民社区。
村庄建设方面,花奔社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村庄整治工作。
其中,花奔社区孙家宕美丽乡村位于原薛城砖瓦厂南面。
其村庄建设工程包括官塘沿线门头改造工程、公厕及河塘清淤工程、停车场工程等8个项目,总投入310万元。
以建设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居住区为目标。
在打造美丽乡村特色村过程中,对健身广场、停车场、道路交通、绿化种植、污水处理、电力通信线路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和合理布局。
投资30万元,建设2000多平方停车场一处。
1.2 花奔村生态建设概况
在改造过程中,花奔社区投资20万元进行村民污水管网护砌,投资8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系统1套,实现了污水就地排放,就地处理;投资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利用新能源发电;投资15万元栽种桂花、香樟、银杏、迎春花、红叶石榴等花木3160株,铺设草皮3400多平方,使得村庄街巷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投资140万元对孙家宕至官塘的道路进行了拓宽,全村主干道全部铺设沥青路面,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村庄全面实施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村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 乡村生态建设经验
高淳区花奔村针对绿化种植、污水处理、河塘清淤等进行了大量的提升改造。
垃圾分类工程等经过改造后具有较为完备的生态基础设施基底条件,村庄生态基础设施运转有序。
2.1 污水处理
在污水处理方面,村庄内设有两套污水处理系统,分别位于村庄中部和尾部。
此污水处理系统为全闭合的装置,外观新颖,是建設现代生态乡村的标志,设有风信子提示运作状况,其前后有沉淀池和分解池,直连污水排放渠。
当地村民表示,有了此污水处理装置后,水质变好,保护了地方特色的螃蟹养殖业,实现废水灵活利用,当地村民利用处理过的水浇灌蔬菜和农作物,实现了生态节约。
2.2 清洁能源利用
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村庄投资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鼓励居民建设光伏发电板。
太阳能路灯和光伏板发电在生态与经济方面发挥良好的效益,当地居民可以利用生态致富。
装设了生态太阳能发电板的家庭除去日常生活所需电量外,可以将多余的电量按度数卖给发电板承建商。
此举在用电端免去消费,发电端利用太阳能创造收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2.3 垃圾分类
在垃圾分类方面,村庄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垃圾分类工程,村庄在每家每户门口都设有一个可回收垃圾桶,一个不可回收垃圾桶。
按时派专人进行回收垃圾和清洗垃圾桶,设有垃圾分类中转站,进行集中转运。
当地的居民表示他们现在有了这个以后也会注意垃圾分类了,并且有意识地去阻止不分类现象。
垃圾分类工程等经过改造后具有较为完备的生态基础设施基底条件,村庄生态基础设施运转良好有序。
2.4 乡村生态建设工作经验
在国家生态宣传工作指示下,通过驻村干部指导,村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不断增强,自发维护生态,做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不随意倾倒焚烧物品。
作为组织者,政府工作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入户走访交谈、居委会定时定点用方言借助村里的大喇叭宣传生态理念、驻村干部带头实行生态工程,设立生态包干区,做好表率工作。
既实干又亲民。
作为实践者,村民对生态治理态度积极转变,按要求进行生态整改,主动解决遗漏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户户生态。
组织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得花奔村的生态面貌得以持续改善。
2.5 乡村生态建设不足之处
此外,花奔社区生态建设仍有可提升之处:第一,存在硬质铺装过多,部分建筑樓宇前排水不规范,垃圾倾倒问题。
部分居民的房前屋后的硬质铺装太多,采用全铺装的水泥且没有设置排水口,夏天温度高,下雨时无法进行雨水渗透,排水口直接对着路面,未进入下水管网。
第二,垃圾分类仍有死角,大宗废旧物处理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居民的垃圾直接倾倒在外面,没有进行处理,不符合垃圾分类的要求,废品回收的站点没有搬迁,没有进行生态改造。
第三,村庄内部的景观组织不够完善,部分场地缺少景观设计,杂乱堆放现象严重。
此类改造的死角与建筑残渣影响视觉感受,也不利于生态治理。
第四,水资源生态保护水平有待提升,因为地处水网地区,村民有在池塘洗衣的习惯,此举在过去是可行的,但现在化学洗护产品的普及,其在水系中使用会给水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针对此类行为要采取一段时间生态监督并利用价格杠杆调节。
3 结语
在南京市高淳区花奔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多种乡村生态治理方式并举,组织者与实践者两端共同发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从生态治理、生态经济、生态理念方面入手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但是在乡村建筑建造时的生态引领,生态景观的打造,生态治理的边角区域,与生态不符的传统习惯等方面仍需重视和解决。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是动态过程,要在现有的成果上维持并进一步完善,针对相关产业,固有观念要逐个实行清退与纠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到生态为民,生态文明,这才是乡村生态建设的本质追求。
参考文献:
[1] 黄娟.五大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J].求实,2016(12):78-86.
[2] 王文龙.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整合及其制度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5(12):53-57.
[3] 姚瑞平.绿色生态引领美丽乡村治理模式[J].唯实,2015(1):54-56.
[4] 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5-22.
[5] 陈润羊.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5(03):86-92.
作者简介:李秋元(199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郭莉缘(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
唐文韬(199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