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3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第3章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考纲解读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会分析实际问题.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1.[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的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了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呢?”宇航员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的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宇航员的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宇航员的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宇航员的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答案ACD解析上小学的汤姆,对于力和运动的认识,只能凭经验感觉,不会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宇航员的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即火箭依靠惯性飞行,故B错误,C、D正确.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 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答案 A解析由于列车原来做匀速运动,小球和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列车要减速,由于惯性小球必向前运动,C、D错;又因列车要向南拐弯,由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列车要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即桌子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所以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A对,B错.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会相互抵消答案AC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的性质一定相同,由于二者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故A、C对,B、D错.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如图1所示.关于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磁铁受到的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B.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D.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B解析磁铁受到重力、磁吸引力、黑板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共四个力的作用,其中重力与静摩擦力、磁吸引力与弹力分别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C错;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着相互的磁吸引力和弹力这样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正确;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都是弹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互换,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不是一对平衡力,一对平衡力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故D错.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判断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时,若为A物体B物体的关系,则为相互作用力;若为A物体→B物体←C物体的关系则为平衡力.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2.揭示了力的本质.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例1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解析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原因是功率变大了,但惯性不变,选项A错误;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原因是子弹具有的动能过小,但惯性不变,选项B错误;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列车的质量改变了,当然它的惯性也就改变了,选项C正确;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的惯性不变,选项D错误.答案 C突破训练1如图2所示,在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放一竖直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西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图2A.向东做匀速运动B.向东做减速运动C.向东做加速运动D.向西做减速运动答案CD解析由于惯性,木块倒的方向与加速度相反方向倒,所以C、D对.考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A.支撑脚蹬地的瞬间,地面对脚的支持力大于脚对地面的压力B.支撑脚蹬地的瞬间,地面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支撑脚离地后,他还受到向前冲的力,以至于能很快地通过栏架D.运动到最高处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前解析刘翔在跨越栏架的过程中,支撑脚蹬地的瞬间,地面对脚的支持力等于脚对地面的压力,脚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地面受到向后的摩擦力,脚离地后,他只受到重力作用,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答案 B突破训练2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答案BD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砖对手的压力与手对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等大反向,B项对.对砖受力分析,则F N-mg=ma,F N>mg,D项对.10.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用“转移对象法”进行受力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例3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总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3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图3审题与关联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其受重力mg和杆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对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其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及环对它的摩擦力F f′.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F N=F f′+Mg=F 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弹力大小,则F N′=F N =F f+Mg答案F f+Mg高考题组1.(2013·新课标Ⅰ·14)如图4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图4A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 C解析由题表可知,伽利略研究的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由计算可得每一组数据中第三列数据大约总是第一列数据的33倍左右,故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C选项正确.2.(2013·山东·14)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AC解析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利用实验和归谬法得到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的同样快.故选项A、C正确.模拟题组3.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小球,弹簧和小球的受力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F1的施力者是弹簧B.F2的反作用力是F3C.F3的施力者是地球D.F4的反作用力是F1答案 B解析首先对小球受力分析,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故F1为重力,则F2为弹簧对小球的弹力,F1施力者应为地球,A错.对弹簧:F3为小球对它的拉力,F4为天花板对它的向上的拉力,故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对.F3施力者为小球,F4的反作用力为弹簧对天花板的弹力,C、D错.4.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拉力F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物体受到四对平衡力的作用答案 C5.如图6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图6A.(M+m)gB.(M+m)g-maC.(M+m)g+maD.(M-m)g答案 B解析对竿上的人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摩擦力F f,且有mg-F f=m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摩擦力F f,方向向下、支持力F N,且有Mg+F f=F 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N′=F N=(M+m)g-ma,B项正确.(限时:30分钟)►题组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 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B.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轻的物体下落慢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答案 A解析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在水平方向具有起跳时车的速度,但由于车是加速的,故人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这正是伽利略、牛顿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大运动就快,所以才有轻的物体下落慢及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等错误观点.只有A选项是伽利略、牛顿的观点,故选A.2.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1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图1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答案 C解析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从两个对接的斜面中的固定斜面滚下后将滚上另一个斜面”是经验事实;“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是推论;“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距离更长”也是推论;“当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为零时,小球将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需要力来维持”是外推的结果.本实验是为了否定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揭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C 正确,A、B、D均错误.3.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答案 A解析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即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A符合题意;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分析并推理,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B不符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并通过科学推理得到,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D不符合题意.4.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答案 BD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 错误,B 正确;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 正确.►题组2 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5.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B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 .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答案 A6.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6.对于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A .惯性减小为在地球表面时的16,重力不变 B .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在地球表面时的16C .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在地球表面时的16D .惯性和重力都不变答案 C解析 因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G 月=mg 月=m ·16g 地=16G 地.选C. 7.抖空竹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最早的空竹是两个如同车轮的竹筒,中间加一个转轴,由于外形对称,其重心在中间位置,初玩者能很好地找到支撑点而使之平衡.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如图2所示的不对称的空竹也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的空竹大多是塑料制成的,也有天然竹木制成的.关于抖空竹,在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A.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要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B.空竹的转动是依靠绳子的拉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C.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惯性作用D.空竹从抛起到接住,转速会减小,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此时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否则空竹就要翻倒从绳子上落下,选项A正确;空竹是利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其转动的,因此绳子选用比较粗糙、摩擦力比较大的比较好,选项B错误;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空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小,然后下落,选项C错误;空竹从抛起到接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转速比抛出前减小,因此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选项D正确.►题组3对牛顿第三定律及平衡力的考查8.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B.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答案 C解析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和儿童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 项错误;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项错误;儿童加速上升,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C项正确;因为不计绳子的重力,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等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D项错误.9.一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答案 B解析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平衡力的特点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B对.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由此可知C错.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分解为对斜面的压力,D错.10.一物体受绳子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前进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子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子的力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子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子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子的力大小总相等答案 D解析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子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物体上和绳子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作用效果无关.加速前进、匀速前进或减速前进时,绳子拉物体的力都等于物体拉绳子的力,故A、B、C均错,D正确.11.如图4所示,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 kg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绳子与定滑轮间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图4A.200 N B.280 NC.320 N D.920 N答案 B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F=m(g-a)=40×(10-2) N=320 N,绳子对人的拉力F′=320 N,由平衡条件得:F N=Mg-F′=(60×10-320) N=28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80 N,故B正确.。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难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中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那么大家知道牛顿第三定律吗?(2)引导学生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内容,为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做好铺垫。
2.探究(1)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
3.理论讲解(1)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2)通过实例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如: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等。
4.案例分析(1)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牛顿第三定律现象,如:划船、跳跃等。
(2)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5.练习巩固(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讲解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6.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复习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举例说明牛顿第三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组实验、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物体A对物体B施加了一个力F,那么物体B也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
2.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1)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地球对物体施加引力,物体也对地球施加引力。
【7份】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7份】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目录第14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双基落实课) (1)第15课时牛顿第二定律(双基落实课) (9)第16课时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重点突破课) (19)第17课时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题型研究课) (34)第18课时动力学中的两类典型模型(题型研究课) (47)第19课时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提能课) (65)阶段综合评估 (78)第14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高考对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很少单独命题,但弄清楚惯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进一步学好物理的至关重要一环。
复习本课时时,要侧重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小题练通]1.(多选)(2013·海南高考)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详细分析:选BCD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实。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通过实验与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假如没有力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物体将以原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同时期的笛卡尔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即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本题应选B、C、D。
2.(多选)(2017·金华质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详细分析:选A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也可以说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A、D正确;没有力的作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C错误。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牛顿第三定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核心。
而本节要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又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个动力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
教材把本节安排在第六章的第一节,前面五章的内容分别是运动学和力学知识,这样安排就把学生由表面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感性认识引入到物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运动的思考中来,且符合高一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
本节的特点是教材内容以大量的文字陈述,没有涉及到数学计算,着重物理学史教育、理想化实验思想和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的熏陶。
于是,根据对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理解,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①知识与技能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3、明确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性。
2、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已经学习过,但还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上,在高中阶段学习中,除了要保持新鲜感,还需加大思维强度,注意知识的深化和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的教育,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更深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学法及依据“教学有方,但无定法”。
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本课时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与“科学推理”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总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程序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2018届高考物理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案
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惯性即惯性定律.(×)(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4)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一定是相互作用力.(×)(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6)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2.(多选)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都适用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解析:选AD.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B、C错误,A、D正确.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是因为列车浮起后惯性小了B.卫星内的仪器由于完全失重惯性消失了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可增大铁饼的惯性,使铁饼飞得更远D.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1/6,但是惯性没有变化解析:选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A、C错误;失重或重力加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B错误、D正确.4.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选 C.榔头对玻璃的作用力和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大小一定相等,但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效果往往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C正确.考点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总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2.揭示了力的本质牛顿第一定律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选AD.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误,D 正确.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能称为惯性,C错误.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解析:选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的“三点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通过伽利略斜面实验等大量事实推理得出的.(2)牛顿第一定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化情况.(3)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考点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3)作用力、反作用力不同于平衡力1.(2016·吉林实验中学二模)两人的拔河比赛正在进行中,两人均保持恒定拉力且不松手,而脚下开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两人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谁的力量大D.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解析:选D.人拉绳的力与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A错误;两人对绳的拉力不一定是一对平衡力,要根据绳子所处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选项B 错误;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选项D正确,C错误.2. 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选 B.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平衡力的特点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B对.物体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由此可知C错.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分解为斜面上的压力,D错.3. 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 m/s2)解析:A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k(L-L0)-mg-F=0解得:F=-4 N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F′=-F=4 N,方向竖直向下B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N-mg-F′=0解得:F N=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答案:9 N正确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两点技巧”(1)抓住特点: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的.(2)明确力的作用点:要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最直观的方法是看作用点的位置,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上.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选 A.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 点等高的位置,A项正确.而小球不受力时状态不变,小球受力时状态发生变化,是在假设和逻辑推理下得出的结论,不是实验直接结论,所以B和C选项错误;而D项不是本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故错误.2.(多选)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选A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A正确;伽利略假想将轻重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时,重的物体会因轻的物体阻碍而下落变慢,轻的物体会因重的物体拖动而下落变快,即二者一起下落快慢应介于单独下落时之间.而从绑在一起后更重的角度考虑二者一起下落时应该更快,从而由逻辑上否定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并用实验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规律,C正确;物体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是牛顿总结的,对应于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故B、D皆错误.3.(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解析:选BC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通过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笛卡儿对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完善,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儿的理论,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4.(多选)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解析:选BD.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砖对手的压力与手对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等大反向,B项对;对砖受力分析,则F N-mg=ma,F N>mg,D项对.5.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选C.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 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 错误;设绳子的张力为F ,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 ,若m 甲>m 乙,则由a =F m得,a 甲<a 乙,由x =12at 2得,在相等时间内甲的位移小,因开始时甲、乙距分界线的距离相等,则乙会过分界线,所以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选项C 正确;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故选项D 错误.6.(多选)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 .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解析:选BD.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碗向右洒出,故B 、D 正确.7.图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 .(M +m )gB .(M +m )g -maC .(M +m )g +maD .(M -m )g解析:选B.对竿上的人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 、摩擦力F f ,有mg -F f =ma ,则F f =m (g -a ).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 、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 f ′、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 N,有Mg+F f′=F 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 N′=Mg+F f′=(M+m)g-ma,故选项B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解析:选 C.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9.火车在长直的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底板给他一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很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具有和车相同的速度解析:选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竖直跳起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人将保持和火车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落地时仍在车上原处,故正确选项为D.10.(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选BC.列车加(减)速时,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相对于车向后(前)滚动,选项B、C正确.11.(多选)抖空竹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最早的空竹是两个如同车轮的竹筒,中间加一个转轴,由于外形对称,其重心在中间位置,初玩者能很好地找到支撑点而使之平衡.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如图所示的不对称的空竹也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的空竹大多是塑料制成的,也有天然竹木制成的.关于抖空竹,在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要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B.空竹的转动是依靠绳子的拉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C.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惯性作用D.空竹从抛起到接住,转速会减小,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解析:选AD.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此时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否则空竹就要翻倒从绳子上落下,选项A正确;空竹是利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其转动的,因此绳子选用比较粗糙、摩擦力比较大的比较好,选项B错误;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空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小,然后下落,选项C错误;空竹从抛起到接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转速比抛出前减小,因此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选项D正确.12.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解析:选A. 由于滑轮光滑,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若甲的质量大,则由甲拉绳子的力等于乙受到的绳子拉力.得甲攀爬时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所以乙会先到达滑轮,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若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用力向上攀爬时,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所以甲、乙应同时到达滑轮,选项C、D错误.1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A.8 N和0 B.5 N和7 NC.5 N和3 N D.7 N和7 N解析:选C.对A由平衡条件得F T-G A-kx=0,解得F T=G A+kx=3 N+100×0.02 N=5 N,对B由平衡条件得kx+F N-G B=0,解得F N=G B-kx=5 N-100×0.02 N=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是3 N,C正确.14.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Mg+F f B.Mg-F fC.Mg+mg D.Mg-mg解析:选A.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其受重力mg和杆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对杆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其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及环对它的摩擦力F f′.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F N=F f′+Mg=F 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弹力大小,则F N′=F N=F f+Mg,故应选A.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3.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由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由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三、力学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s).3.导出单位有牛顿、米/秒、米/秒2等.[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2)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其加速度一定大.(×)(3)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4)物体由于做加速运动,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5)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6)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7)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2.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 .m 2·kg·s -4·A -1B .m 2·kg·s -3·A -1C .m 2·kg·s -2·A -1D .m 2·kg·s -1·A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单位制的认识.由1 J =1 V·A·s=1 kg·m·s -2·m 可得,1 V =1 m 2·kg·s -3·A -1,因此选B.3.如图甲、乙所示,两车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质量都是M ,人的质量都是m ,甲图人推车、乙图人拉绳(绳与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的力都是F ,对于甲、乙两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MB .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M +mC .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F M +mD .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 M解析:选 C.对甲图以车和人为研究对象,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甲图中车的加速度为零,A 、B 错误;乙图中人和车受绳子的拉力作用,以人和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大小为2F ,所以乙图中车的加速度a =2FM +m,C 正确,D 错误.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在拉力F 作用下,A 、B 共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则( )A .a 1=0,a 2=0B .a 1=a ,a 2=m 2m 1+m 2a C .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 D .a 1=a ,a 2=m 1m 2a解析:选D.撤去拉力F 前,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形变量为x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1a ;撤去拉力F 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保持不变,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1a 1,。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说明(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考点/易错点2 “转换对象法”——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如果不便于分析求出物体受到的某些力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可见牛顿第三定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转换研究对象的作用,使得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更灵活、更宽阔.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如图3-1-2所示,质量为M=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 kg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为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图3-1-2A.200 N B.280 NC.320 N D.920 N【答案】B【解析】设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为F,对重物m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绳对人向上的拉力F′与人对绳的拉力F等大反向,设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F N,对人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F N=Mg,可解得F N=Mg-mg+ma=28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80 N,B正确.【例题2】【题干】如图3-1-3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图3-1-3A.(M+m)g B.(M+m)g-maC.(M+m)g+ma D.(M-m)g【答案】B【解析】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 f,有mg-F f=ma得F f=m(g-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Mg、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 f′、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 N,有Mg+F f′=F 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 N′=Mg+F f′=(M+m)g-ma.B项正确.【例题3】【题干】(2012·新课标全国卷,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答案】AD【解析】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正确.【例题4】【题干】(2011·浙江卷,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答案】C【解析】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 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 错误.设绳子的张力为F ,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 ,若m 甲>m 乙,则由a =F m 得,a 甲<a 乙,由x =12at 2得在相等时间内甲的位移小,因开始时甲、乙距分界线的距离相等,则乙先过分界线,所以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选项C 正确.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故选项D 错误.【例题5】【题干】(2011·上海综合,4)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A.小于受到的弹力B.大于受到的弹力C.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解析】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一对平衡力,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D正确,A、B、C错误.四、课程小结“转换对象法”——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说课稿:《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说课稿:《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的内容。
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第一节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是第五节的内容。
考虑到知识的特点及其连续性,在高考一轮复习当中我们将这两节的内容放到一起来处理。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研究理论的基础。
学习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是学习物理的真正起点,也是高招考试的重点内容。
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运动第三定律是以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两定律在基础知识学习上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定律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这两大定律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储备: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学生对两大定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在细节上有些遗忘,在应用上不够灵活。
(二)能力储备: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物理思维也逐步向理性层次迈进,逐步形成辩证思维体系,但研究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记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区分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善于总结并应用物理知识。
2018年高考物理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教案6-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理学史物理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观点如下:(1)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2)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通过理想实验得出)。
(3)笛卡儿: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4)牛顿: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维诊断](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
( )(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4)物体的惯性越大,状态越难改变。
( )答案:(1)×(2)×(3)×(4)√[题组训练]1.[对定律的理解](2017·舟山模拟)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表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它表明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C.它表明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D.由于现实世界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理过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用处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2.[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0,如图所示。
1--牛顿第一和第三定律
高三物理授课提纲三、牛顿运动定律(1)[课题]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的物理意义。
2、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
3、会用牛顿定律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状态,直到__________为止。
(2)理解要点: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物体的运动不需要_____________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________的原因。
③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④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⑤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理解要点:①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②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有惯性,正是由于惯性,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必须受力。
③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惯性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即惯性越大。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决定于a=△v/△t,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当F一定时,m越大,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惯性的理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2、难点:惯性的理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三、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②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惯性①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②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③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物理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同”和“三不同”四同:(1)大小相同(2)方向在同一直线上(3)性质相同(4)出现、存在、消失的时间相同三不同:(1)方向不同(2)作用对象不同(3)作用效果不同重点难点突破一、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建立惯性的概念,即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对力的概念更加明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即不能由实验直接加以验证,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而推理和总结出来的.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二定律的比较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仍可以匀速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原因,也就是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是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惯性不是一种力,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外部因素,惯性则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阻碍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内部因素.3、惯性的表现: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在维持原运动状态不变,即反抗加速度产生,且在外力一定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加速度越小.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通过对大量实验现象的思维抽象、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物体在不受力的理想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F=ma.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2、判断一对力是否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看作用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看产生的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相互性和异体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典例精析1、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解析】两个小球放在光滑的小车表面上,又不考虑其他阻力,故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两小球仍然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永远不相碰,只有B对. 【答案】B【思维提升】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时,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关键,如果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同理可知,如果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在这一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即速度)保持不变.2、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例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怎样运动?【解析】从惯性的角度去考虑瓶内的气泡和水,显然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泡的质量,故水的惯性比气泡的惯性大.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水保持向前运动的趋势远大于气泡向前运动的趋势,于是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水将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瓶子向后运动.【思维提升】分别考虑水和气泡的惯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也就是运动状态更不易改变.【拓展1】在上题中:(1)若在瓶内放一小软木块,当小车突然停止时,软木块相对于瓶子怎样运动?(2)若在瓶内放一小铁块,又如何?【解析】(1)由于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同体积的水质量大于木块的质量,水的惯性比木块大,木块将相对于瓶子向后运动.(2)由于同体积的铁块质量大于水的质量,铁块的惯性比水大,所以铁块相对于瓶子将向前运动.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例3】如图所示,在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示数为G′=50 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测力计悬挂一边长a=10 cm的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ρ=3×103 kg/m3,当把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中深b=4 cm时,弹簧秤和台秤示数分别为多少?(水的密度是ρ水=103 kg/m3,取g=10 m/s2)【解析】金属块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金属块静止,故有F T=G-F浮又因G=ρa3g=30 N,F浮=ρ水gV排=ρ水ga2b=4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水对金属块的力与金属块对水的力都为4 N,F T=30 N-4 N=26 N台秤的示数由于浮力的作用力增加了F′=4 N,所以台秤的示数为F N=G′+F′=54 N 【思维提升】类似此类问题要紧抓一对平衡力以及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结合它们的区别、联系一一分析.【例4】关于马拉车时马与车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而车未动,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B.马拉车只有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C.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D.无论车是否运动、如何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错解】C;马拉车加速前进,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由此而得出结论: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错因】产生上述错解原因是学生凭主观想象,而不是按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按照物理规律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由哪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合外力决定的,车随马加速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正解】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而与马车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B、C错误,D 正确.【答案】D【思维提升】生活中有一些感觉是不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课外作业:1、如图所示,一个楔形物体M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M上表面水平且光滑,下表面粗糙,在其上表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楔形物体由静止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B).A.沿斜面方向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2、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3、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4、如图所示,乘客在公交车上发现车厢顶部A处有一小水滴落下,并落在地板偏前方的B点处,由此判断公交车的运动情况是(B)A.向前加速运动B.向前减速运动C.向后匀速运动D.向后减速运动5、如图所示,将一玻璃瓶装水后密闭,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的中部有一小气泡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突然将瓶子向前推动,使其在桌面上向前运动一段后停止,可看到气泡相对瓶子的运动情况是(C)A.向前B.向后C.先向前,再向后,最终回到原来位置D.先向后,再向前,最终回到原来位置6、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C.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在某停车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车发生了碰撞事故。
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复习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复习教案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概述1.1 牛顿运动定律的定义和意义1.2 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现和发展历程1.3 牛顿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理解2.2 惯性的概念和性质2.3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和实例分析第三章: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3.1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和理解3.2 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3.3 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和应用3.4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4.1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理解4.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性质4.3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和实例分析第五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5.1 牛顿运动定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5.2 牛顿运动定律与其他物理学定律的关联5.3 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案第六章:非惯性参考系和牛顿定律6.1 非惯性参考系的定义和重要性6.2 惯性力和非惯性力的概念6.3 牛顿定律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应用第七章:牛顿定律与曲线运动7.1 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条件7.2 牛顿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7.3 实例分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第八章:牛顿定律与动力学系统8.1 动力学系统的概念和分类8.2 多自由度系统的牛顿定律应用8.3 外力作用下的动力学系统分析第九章:牛顿定律与碰撞9.1 碰撞的基本概念和类型9.2 牛顿定律在碰撞过程中的应用9.3 碰撞的规律和能量守恒第十章:牛顿定律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用10.1 相对论与牛顿定律的关系10.2 牛顿定律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10.3 牛顿定律在其他物理学领域的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定义和意义难点解析: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普遍性和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难点解析:理解和解释惯性的本质,以及惯性在实际情境中的体现。
三、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难点解析: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以及在复杂情境下的应用。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教师用书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第 1 节 牛顿第必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浙江考试标准 ]考试要求知识内容命题规律必考加试牛顿第必定律 c牛顿第二定律 d d力学单位制 b 1. 对惯性、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2.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剖析,c 牛顿第三定律c剖析物体的运动过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d d( 特别超重与失重b 3. 将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是与图象相联系 ) 等知知趣联合进实验 4研究作使劲与反作√行综合考察;使劲的关系4. 与实质生活应用相联合 .实验 5研究加快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第 1 节 牛顿第必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考点一 | 牛顿第必定律1.内容全部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边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类状态.2.意义(1) 指卖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即力是产生加快度的原由.(2) 指出了全部物体都有惯性,所以牛顿第必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 牛顿第必定律描绘的不过一种理想状态,而实质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协力为零时,其运动成效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必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往返答.牛顿第必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状况下经过科学抽象、概括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拥有保持本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独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广泛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全部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况和受力状况没关.(4)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遇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简单改变.1.(2017 ·台州模拟) 伽利略创建的把实验、假定和逻辑推理相联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使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3-1-1 所示的装置做以下实验:小球从左边斜面上的 O点由静止开释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边斜面上涨.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拙程度逐渐降低的资料时,小球沿右边斜面上涨到的最高地点挨次为1、 2、 3. 依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照,能够获得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导学号: 81370088】图 3-1-1A.假如斜面圆滑,小球将上涨到与O点等高的地点B.假如小球不受力,它将向来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假如小球遇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遇到的力一准时,质量越大,它的加快度越小A [ 依据题意,铺垫资料粗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涨的最高地点高升,当斜面绝对圆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所以能够上涨到与O点等高的地点,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可以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 ]2.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颠覆“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这个看法的物理学家及成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B [ 伽利略经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进而颠覆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由”的错误看法;牛顿在概括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经典的牛顿第必定律,即惯性定律,应选项B正确. ]3.对于牛顿第必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 81370089】A.牛顿第必定律不可以在实验室顶用实验考证B.牛顿第必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保持C [ 牛顿第必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应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状况下所按照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 即牛顿第必定律) 则是反应物体在必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 C 不正确;由牛顿第必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保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一定有力的作用,所以 B、D 正确. ]4.以下对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只有在忽然运动或忽然停止时才有惯性B.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C.在太空中飞翔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消逝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能否受力和运动没关D [ 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相关,与物体的地点、能否受力和如何运动没关.应选项A、 B、C 错误,选项 D 正确. ]5.(2017 ·云南昆明模拟)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因为躲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迫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对于这举事故原由的物理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持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因为汽车紧迫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持续向前运动C.因为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战胜其惯性,所以持续向前运动D.因为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3A [ 因为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持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相关,与运动状态、受力状况没关,A正确. ]考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使劲和反作使劲老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三同、三异、三没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状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一样;②受力物体不一样;③产生的成效不一样.(3)“三没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没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关;③与物体能否和其余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没关.3.相互作使劲与均衡力的比较( 加试要求 )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一对均衡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逝不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逝不一样点两力作用成效不行抵消,不行叠加,不两力作用成效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可求协力求协力,协力为零必定是同性质的力性质不必定相同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定律中的“老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固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一样,所产生的成效 ( 运动成效或形变成效 ) 常常不一样.(3)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只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使劲,不可以牵涉第三个物体.2.差别作使劲、反作使劲与均衡力的简单方法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作用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应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均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二是看产生的原由,作使劲和反作使劲是因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必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1.(2017 ·义乌市联考)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 81370090】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合用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合用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快运动时不合用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合用D[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合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全部的力,并且不论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如何、能否相互接触都合用,比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相同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论接触不接触,都相互吸引,所以A、B、C 错误, D 正确. ]2.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坏了.对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使劲,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遇到的力大于玻璃遇到的力,不过因为榔头能够蒙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使劲应当是等大的,不过因为榔头能够蒙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余受力状况,所以没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使劲的大小关系C [ 榔头与玻璃间的相互作使劲必定是等大的,而玻璃碎裂,是因为相互作使劲大于玻璃能够蒙受的力的缘由,应选项C正确. ]3.如图 3-1-2 所示,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儿童拉过来,假如用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很简单地显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导学号: 81370091】图 3-1-2A.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大小老是相等B.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大小不相等C.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作用时间不相等D.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方向相同A [ 所给拉力争象对于t 轴对称,表示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大小一直相等, A 正确,B 错误;从图象看出,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同时产生、同时消逝,作用时间相同,C 错误;图象上两人的拉力一正一负,表示作使劲和反作使劲方向相反,D错误. ]4.如图 3-1-3 所示,某人用轻绳拉着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 3-1-3A.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是一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B.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均衡力C.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不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逝D.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必定大小相等D [ 此题考察相互作使劲与均衡力的差别.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人拉绳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均衡力,应选项A、 B 错误;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逝,选项 C 错误;人拉绳的力和车拉绳的力大小相等,而车拉绳的力与绳拉车的力大小相等,应选项D正确. ]5.( 加试要求 ) 一同重机经过一绳索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 忽视绳索的重力和空气阻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 81370092】A.当货物匀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索的拉力是一对均衡力B.不论货物怎么上涨,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索的拉力大小C.不论货物怎么上涨,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D.若绳索质量不可以忽视且货物匀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小必定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B[ 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对绳索的拉力是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不论货物匀速、加快仍是减速上涨,大小都相等, A 错, B 对;当货物匀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重力是一对均衡力,货物加快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货物减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小于货物的重力,C、D错. ]考点三 ( 实验 4)|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1)研究过程:如图 3-1-4 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结在一同,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能够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挪动.这时,弹簧测力计 A 遇到B的拉力 F′,弹簧测力计 B 则遇到 A 的拉力 F.注意察看 F 与 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再把A 拿下来,向双侧分别拉 A、B,再察看 F 与 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图 3-1-4(2) 实验结论:在拉弹簧测力计的整个过程中,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A、B 弹簧测力计示数老是知足大小相等.1.如图 3-1-5 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联络在一同,当使劲迟缓拉a 弹簧测力计时,a b发现不论拉力 F 多大, a、 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老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图 3-1-5A.这是两只完整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C[ 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显示b弹簧的拉力和a弹簧的拉力,这是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悉,它们的示数老是相等,说明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弹簧测力计没关,故两只弹簧测力计不必定完整相同,故A错误, C正确;此实验不可以说明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B 错误;弹簧测力计的运动没有改变,故此实验不可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故D错误. ]2.如图 3-1-6所示,小孙同学使劲传感器 A 和 B 做“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实验,当用 A 匀速拉动固定在滑块上的B时()【导学号: 81370093】图 3-1-6A.A对应示数比B 大B.B对应示数比A 大C.A和B对应示数有时不相等D.A和B对应示数任何时辰都相等D [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D 正确. ]3.如图 3-1-7 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关系的实验中:图 3-1-7(1)对于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__.A.若滑块静止不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相等B.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不相等C.若滑块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的拉力与 B对 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D.若滑块做变加快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的拉力与 B对 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2) 以下图,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边放上一点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A.为了增大指针遇到的阻力B.能够帮助我们记录下指针示数的最大值C.防备指针与弹簧测力计外壳间的摩擦D.防备测的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丈量范围【分析】(1) 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关系与运动状态没关,作使劲与反作使劲老是大小相等.应选项 A 正确. (2) 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边放上一点泡沫塑料,能够做成带“记忆功能”的弹簧测力计,在实验中泡沫塑料停在拉力最大的地点上,方便我们记录指针示数.应选项 B 正确.【答案】(1)A(2)B4.在“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1)将两个传感器按图 3-1-8 甲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乙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 ________,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 ________.甲乙图 3-1-8(2)( 多项选择 ) 由图乙可获得的实验结论是()A.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大小相等B.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方向相同C.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同时变化D.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案】(1) 时间 ( t )力(F)(2)AC5.在“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的实验中(1) 在紧靠弹簧测力计指针旁边放小泡沫塑料,做成两支带“记忆功能”弹簧测力计A、B.现把这两支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 A 连结小木块, B 用手拉,如图3-1-9所示,问哪一支弹簧测力计小泡沫塑料地点有错误?________( 选填“A”或“B”) ;图 3-1-9(2)正确搁置后,拉动木块先加快,后匀速,最后减速,直至停下,则泡沫塑料地点是记录以下哪个阶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A.加快阶段B.匀速阶段C.减速阶段D.停止阶段(3) 使劲传感器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关系,电脑屏幕上显示以下哪个图线?________.【答案】(1) B(2)A(3)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意义(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惯性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普遍性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A对另一个物体B施加了力,物体B一定也同时对物体A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F=-F′。
(3)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
(√)(2)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
(×)(3)物体运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5)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其合力为零。
(×)2.(人教版必修1P70T1改编)(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发生危险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BC[飞机在目标正上方投弹时,由于惯性,炸弹会落在目标的前方,A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还会落在原地,B正确;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的前冲,C正确;物体被向上抛出后,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D错误。
第三章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面
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滑行得远,这是由于
(
)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 力 B.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时间等于张昊推张丹 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 的大小
[归纳领悟]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名称
比较内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 的物体上 二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
不
受力物体
同
点
相互依存,不能单独
依赖关系 存在,同时产生,同 时变化,同时消失
无依赖关系,撤
除一个,另一个 可依然存在
对应名称 作用力和反作 比较内容 用力
二平衡力
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
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
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 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 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
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解析:由于惯性,铁球相对于水向左偏,而因乒乓球的
[自主尝试] (试一试,能否做到正确解答)
错解1:对牛顿第三定律认识不清,认为两人相互作用的 时间关系不能确定,容易漏选B.
错解2:对牛顿第二定律运用不当,不能充分理解“两人
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的含义,从而不能 正确分析两人加速度的大小,错误地根据“张丹在冰面 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滑行得远”而选择D.
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桶水处于超重状态,所以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 子的拉力 B.人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桶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
2018高考物理第3章_1节(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意义 (1)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利略的 理想斜面实验 为基础,通过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因此它 不是实验定律. (2)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它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的原因.
变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力
)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输方拉对方 B.鸡蛋碰到石头碎了,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 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C.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一 定相等 D.用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 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变式 3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 C.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 失,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马能将车拉走,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 的力
【解析】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 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 其结果会有所不同,选项 A 正确;重的物体比轻的物 体下落的快,是因为重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而所受 的阻力相对较小,则加速度相对较大,选项 B 错误; 子弹的质量并不大,之所以能对人造成伤害是因为其 高速运动时的动能很大, 但是惯性不大, 选项 C 错误;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但是由 于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故他们不能平衡, 选项 D 错误; 故选 A.
相互的,故它们的大小相等,选项 B 正确;由于汽车 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 故汽车受到的合力方向 沿拉力的方向, 所以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 力,选项 C 正确.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高三复习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高三复习导学案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谈谈你对一切物体、总保持、外力迫使改变这几个字是如何理解的?)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①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
②它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惯性:物体_________________或__ ______的性质。
对惯性的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状态无关②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③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和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即反抗加速度产生,而在有外力且大小一定时,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加速度越小。
(4)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是理想条件下物体所遵从的规律,在实际情况中,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与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等效的。
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物体各种形式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先后之分。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分别作用在各自的物体上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例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B.物体只有处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C.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只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例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018届二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4)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3-1-1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图3-1-1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A[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2.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经典的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正确.]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是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C不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所以B、D正确.]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时才有惯性B.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C.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消失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无关D[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是否受力和如何运动无关.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5.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A正确.]考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不同点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一定是同性质的力性质不一定相同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2017·义乌市联考)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不适用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D[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A、B、C错误,D正确.]2.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C[榔头与玻璃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等大的,而玻璃碎裂,是因为相互作用力大于玻璃能够承受的力的缘故,故选项C正确.]3.如图3-1-2所示,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小孩拉过来,如果用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很容易地显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导学号:81370091】图3-1-2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不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A[所给拉力图象关于t轴对称,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A正确,B错误;从图象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C错误;图象上两人的拉力一正一负,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D错误.]4.如图3-1-3所示,某人用轻绳拉着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1-3A.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一定大小相等D[本题考查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拉绳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B错误;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选项C错误;人拉绳的力和车拉绳的力大小相等,而车拉绳的力与绳拉车的力大小相等,故选项D正确.] 5.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C.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D.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B[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货物匀速、加速还是减速上升,大小都相等,A错,B对;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货物加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货物减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小于货物的重力,C、D错.]考点三(实验4)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探究过程:如图3-1-4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弹簧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弹簧测力计B则受到A的拉力F.注意观察F与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再把A拿下来,向两侧分别拉A、B,再观察F与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图3-1-4(2)实验结论:在拉弹簧测力计的整个过程中,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A、B弹簧测力计示数总是满足大小相等.1.如图3-1-5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联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图3-1-5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显示b弹簧的拉力和a弹簧的拉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它们的示数总是相等,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弹簧测力计无关,故两只弹簧测力计不一定完全相同,故A错误,C正确;此实验不能说明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弹簧测力计的运动没有改变,故此实验不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2.如图3-1-6所示,小孙同学用力传感器A和B做“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当用A匀速拉动固定在滑块上的B时()图3-1-6A.A对应示数比B大B.B对应示数比A大C.A和B对应示数有时不相等D.A和B对应示数任何时刻都相等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D正确.]3.如图3-1-7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图3-1-7(1)关于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若滑块静止不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相等B.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C.若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D.若滑块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面放上一点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A.为了增大指针受到的阻力B.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指针示数的最大值C.防止指针与弹簧测力计外壳间的摩擦D.防止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解析】(1)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关系与运动状态无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故选项A正确.(2)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面放上一点泡沫塑料,可以做成带“记忆功能”的弹簧测力计,在实验中泡沫塑料停在拉力最大的位置上,方便我们记录指针示数.故选项B正确.【答案】(1)A(2)B4.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1)将两个传感器按图3-1-8甲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乙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甲乙图3-1-8(2)(多选)由图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A.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C.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D.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案】(1)时间(t)力(F)(2)AC5.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中(1)在紧靠弹簧测力计指针旁边放小泡沫塑料,做成两支带“记忆功能”弹簧测力计A、B.现把这两支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A连接小木块,B用手拉,如图3-1-9所示,问哪一支弹簧测力计小泡沫塑料位置有错误?________(选填“A”或“B”);图3-1-9(2)正确放置后,拉动木块先加速,后匀速,最后减速,直至停下,则泡沫塑料位置是记录下列哪个阶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A.加速阶段B.匀速阶段C.减速阶段D.停止阶段(3)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电脑屏幕上显示下列哪个图线?________.【答案】(1)B(2)A(3)C。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教科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4.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地上的运动分为两类(1)天然运动:无须外力的帮助、自身就能实现,如气、火等轻的东西向上运动,重的东西向下运动。
(2)受迫运动:必须依靠外力的不断作用才能维持,外力消失,受迫运动就会停止,如拉小车,推桌子。
2.伽利略的研究(1)理想实验如图311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右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它要滚得远些,继续减小右斜面的倾角,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就会运动的更远。
于是他想到:若将右斜面放平,小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图311(2)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与质量(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1.自主思考——判一判(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2)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科学推论”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方法。
(√)(4)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却必须有力的作用。
(√)(5)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6)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2.合作探究——议一议(1)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4)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3-1-1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图3-1-1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A[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2.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经典的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正确.]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是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C不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所以B、D正确.]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时才有惯性B.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C.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消失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无关D[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是否受力和如何运动无关.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5.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A正确.]考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2017·义乌市联考)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不适用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D[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A、B、C错误,D正确.]2.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C[榔头与玻璃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等大的,而玻璃碎裂,是因为相互作用力大于玻璃能够承受的力的缘故,故选项C正确.]3.如图3-1-2所示,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小孩拉过来,如果用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很容易地显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导学号:81370091】图3-1-2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不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不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同A[所给拉力图象关于t轴对称,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A正确,B错误;从图象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C错误;图象上两人的拉力一正一负,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D错误.]4.如图3-1-3所示,某人用轻绳拉着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1-3A.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一定大小相等D[本题考查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拉绳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B错误;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选项C错误;人拉绳的力和车拉绳的力大小相等,而车拉绳的力与绳拉车的力大小相等,故选项D正确.] 5.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C.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D.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B[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货物匀速、加速还是减速上升,大小都相等,A错,B对;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货物加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货物减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小于货物的重力,C、D错.]考点三(实验4)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探究过程:如图3-1-4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弹簧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F′,弹簧测力计B则受到A的拉力F.注意观察F与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再把A拿下来,向两侧分别拉A、B,再观察F与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图3-1-4(2)实验结论:在拉弹簧测力计的整个过程中,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A、B弹簧测力计示数总是满足大小相等.1.如图3-1-5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联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图3-1-5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显示b弹簧的拉力和a弹簧的拉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它们的示数总是相等,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弹簧测力计无关,故两只弹簧测力计不一定完全相同,故A错误,C正确;此实验不能说明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弹簧测力计的运动没有改变,故此实验不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2.如图3-1-6所示,小孙同学用力传感器A和B做“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当用A匀速拉动固定在滑块上的B时()图3-1-6A.A对应示数比B大B.B对应示数比A大C.A和B对应示数有时不相等D.A和B对应示数任何时刻都相等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D正确.]3.如图3-1-7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图3-1-7(1)关于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若滑块静止不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相等B.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C.若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D.若滑块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面放上一点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A.为了增大指针受到的阻力B.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指针示数的最大值C.防止指针与弹簧测力计外壳间的摩擦D.防止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解析】(1)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关系与运动状态无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故选项A正确.(2)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面放上一点泡沫塑料,可以做成带“记忆功能”的弹簧测力计,在实验中泡沫塑料停在拉力最大的位置上,方便我们记录指针示数.故选项B正确.【答案】(1)A(2)B4.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1)将两个传感器按图3-1-8甲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乙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甲乙图3-1-8(2)(多选)由图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A.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C.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D.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案】(1)时间(t)力(F)(2)AC5.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中(1)在紧靠弹簧测力计指针旁边放小泡沫塑料,做成两支带“记忆功能”弹簧测力计A、B.现把这两支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A连接小木块,B用手拉,如图3-1-9所示,问哪一支弹簧测力计小泡沫塑料位置有错误?________(选填“A”或“B”);图3-1-9(2)正确放置后,拉动木块先加速,后匀速,最后减速,直至停下,则泡沫塑料位置是记录下列哪个阶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A.加速阶段B.匀速阶段C.减速阶段D.停止阶段(3)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电脑屏幕上显示下列哪个图线?________.【答案】(1)B(2)A(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