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寺两首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 古诗两首

三 古诗两首

三、《古诗三首》导学案主备人:审核:班级:姓名: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利用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

【预习学案】1.我能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古诗,给带点字注音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意万重.()洛.()阳榆.()关那畔.()行千帐.()灯风一更.()3.解释诗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泊.船瓜洲:泊船瓜洲的意思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整句诗的意思是:4.自己多读几遍这三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5.认真朗读三首古诗,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导学案】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在小组内说一说2、《泊船瓜洲》诗人所在的瓜州与他的故乡南京是近还是远?为什么?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3、你喜欢《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词表示?把这些词放入诗句读读,结合课后资料袋想象画面,体会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4、是什么勾引起了诗人张籍对家乡的思念呢?作者在洛阳城里都看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5、细细地品读《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6、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抓住“见秋风”“欲作”“意万重”变成“写家书”片段,或者抓住“复恐”“临发”“又开封”变成“送家书”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3《古诗两首》导学案设计

3《古诗两首》导学案设计
(2)教师相机补充。
(3)课件出示资料。
4.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1.流利地背诵《寻隐者不遇》。
2.齐读课题。
3.交流课前搜集的作者资料。
袁枚:清代诗人,字子才。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知县。他的诗主张抒写性情,倡导“性灵说”,多数诗篇抒发闲情逸致。主要作品有《所见》《山行杂咏》《湖上杂诗》等。
4.学生读诗,注意“骑、振、蝉”等字的字音,记住字形。
2.根据预习交流。
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来还俗。与孟郊齐名,他的诗,以清奇凄苦而著名,诗风清淡朴素。主要作品有《题李凝幽居》《枕上吟》等。
1.贾岛是我国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____人。主要作品《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意欲捕鸣蝉()A.需要。B.心想。C.将要。
2.寻隐者不遇()A.遇到,碰到。B.机会。C.对待,款待。
3.云深不知处()A.居住。B.存在。C.地方。
二、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奇____()单____()辰____()采____()约____()
三、课文传真。
1.《寻隐者不遇》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全诗只有二十个字,却有丰富的内容。诗人巧妙地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藏问于答。诗中童子回答诗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两首
主备人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诗的语言。

《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
学前准备
1.搜集古人咏叹秋天的诗。(师生)
2.自学生字词,尝试理解诗中不懂的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搜集作者杜牧、张继的资料,了解诗人。(师生)
4.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走进古诗(用时:3分钟)
1.鼓励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山行》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远处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近处的景色。全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学法,练习书写(用时:8分钟)
6.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怎么样?
1.自由朗读古诗,同时画出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赛读古诗,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交流生字记忆方法,重点学习:“径”左窄右宽;“霜”上扁下长。
4.小组内再读古诗,结合预习、查字典、看插图,试着读通古诗。与组内讨论字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结合预习介绍诗人,补充资料。
3.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1.朗读课题,书空“泊”。
2.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组内交流诗题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苏州城外的一个地方。诗题的意思:夜晚,在枫桥停船靠岸。)
7.填空。
(1)《枫桥夜泊》中“泊”的意思是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由朗读品悟,体会山中秋景迷人,读后交流感受。(山中景色迷人,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4、《古诗两首》导学案

4、《古诗两首》导学案
流 ①读了这两首诗,你想到了什么?你 是否看到过类似的春景? 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选 择自己重要的感想简要的写在下面) ②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3.全班展示的内容 (1)各小组展示收获。 (主要从读、背两个方 面) (2)各小组质疑问题, 分小组讨论。
四、拓展阅读 1.主题阅读 搜集其他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来阅读,如《绝句》、 《春晓》、《早春》等。 2.资料袋 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 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古文家。他精于诗、赋及古文, 尤以诗的成就最高。他和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诗人 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 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 后人传诵。 程颢(1032—1085):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与其弟程颐同为北宋理学 的奠基者,世称“二程”。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 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的诗 大都申述理学宗旨和描写山水闲居生活。
3.理解词语、句子 ①重点词语我理解。(在课文中标出 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莺啼 绿映红 山郭 酒旗 楼台 傍花 谓 ②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4.这两首诗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5.我能背诵这两首诗。
1.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4、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诵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认识2 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 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 鉴赏能力。
二、自学引导 1.查阅作者杜牧、程颢的有关资料。 2.自学生字词语 (1)生字我把握。 ①生字我会读。 莺 郭 ②巧辨形近字。 旗( ) 诗( ) 傍( ) 偷( ) 棋( ) 寺( ) 旁( ) 愉( )

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

3《古诗两首》预习案参备人:审核人:班级:使用人:2、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1、读两首古诗,有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并把它写下来。

写拼音:啼:寺:泊:2、再读古诗,两首古诗都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说说大意。

﹡快乐学字1、仔细观察本文生字,看准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把他们写在田字格里,比一比。

2、给本课生字组三个词,写在课本上,要美观哦!去百度一下关于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吧!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导学案参备人审核人:班级:使用人:意思。

2.学习《山行》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的感情。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山行》。

★把易写错的字和老师一起写在田字格中。

★自读古诗,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读书比赛,组内成员比一比,选出本组的读书冠军。

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3、说说整首诗的大意。

1、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诗()()霜()()径()()()()()()()()2、填空《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季节)在山里行走时的所见所感。

描绘了一幅由、、、构成的山林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其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坐”是的意思;“于”是的意思。

这两句是的意思是:。

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班级:使用人:1、学习《枫桥夜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能说出诗题中“泊”的意思。

3、能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

1、自读古诗,体会诗句中游子张继夜泊枫桥时,他看到了什么?(所见)听到了什么?(所闻)心情如何?(所感)。

2、思考“泊”“啼”“愁”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诗的大意。

1、《枫桥夜泊》泊: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啼:渔火:对:3、《枫桥夜泊》这首诗中,作者看到的景物有:、、、,听到的声音有:、。

三年级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导学案

三年级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导学案

三年级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导学案三年级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断、楚、至、孤、帆”5 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4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3、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天门山的雄伟壮观和江水的汹涌澎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和意境的深远,理解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想象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壮丽的山河,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处美景——天门山。

(展示天门山的图片或视频)你们看,这就是天门山,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古代有一位诗人叫李白,他游览了天门山之后,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望天门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和节奏。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断、楚、至、孤、帆”,让学生认读。

2、讲解生字的字形和结构,指导学生书写。

“断”:左右结构,左边是“米”,右边是“斤”。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疋”。

“孤”:左右结构,左边是“子”,右边是“瓜”。

“帆”:左右结构,左边是“巾”,右边是“凡”。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是楚江把它冲开的。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远远望去,只见一只小船从天边驶来。

(五)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2.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这是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
、。
3.朗读古诗,注意停顿。
4.介绍诗人杜牧。
(二)展示交流:
1.可以采用个人、同桌、小组朗读的形式朗读古诗。
2.交流上述问题,积极补充、展示、点评。
学习板块二
(一)抓字眼,懂诗意
1.朗读古诗,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斜白云生处坐
爱霜叶红于
2.试着说说诗句大意。
3. 朗读,背诵这首诗。
(二)展示交流
组内探究,推荐代表交流,其他同学补充、点评。
三、当堂检测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填空:《山行》中写远景的两句是;
写近景的两句是;全诗写到的景物有
,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所写的景色。
2.搜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两首。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内 容: 3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裴伟丽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我能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2.我能通过朗读感悟古诗描绘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山行》,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看图思考:诗人停下来不走是因为。诗人眼前看到的是。
4.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二)展示交流:
1.先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然后组长组织合作预展。
2.积极参与交流、补充、点评,及时批注。
学习板块三
(一)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2.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课题4、古诗两首所属单元第一单元课时本课教学 3 课时主备人李蕊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自主调整[温故知新]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2、关于苏轼、杜牧你了解多少?3、我会填。

(可参考课文填写——课件出示)赠刘景文(苏轼宋)()()()()擎雨盖,菊残犹有()()()。

()()()()(),正是()()()。

山行(杜牧唐)()()寒()()径斜,()()()。

停()()()(),霜()()()。

4、我能快速记住下列生字菊:部首(),结构(),组词()。

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4、我能读准字音,读好词语(小黑板出示)赠送姓刘擎雨盖残:部首(),结构()组词()。

君:部首(),结构()组词()。

橙:部首部首(),结构()组词()。

橘:部首(),结构()组词()。

径:部首(),结构()组词()。

斜:部首(),结构()组词()。

5、展示朗读古诗(再次课件出示补充好的两首古诗)[导学释疑]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自主学习——自我展示)2、《赠刘景文》中荷花、荷叶、菊花各有什么特点?荷尽菊残的时候还有什么呢?(自主学习——自我展示)3、这么优美、这么丰富的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呢?(有感情地诵读——自我展示)4、《山行》一诗中写了寒山、——、——、人家、枫林和——六种景物(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3古诗两首导学案

3古诗两首导学案

《3古诗两首〃导学案之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骑”、“振”、“蝉”三个生字。

4、理解《寻隐者不不遇》中词语的意思,能说古诗的意思。

5、想象《寻隐者不不遇》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学习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认真阅读诗歌的题目,理解题目中词语的意思。

寻:隐者:遇:不遇:2、自主朗读本首诗歌,并画出诗句的节奏线。

3、背诵古诗。

4、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诗歌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寻隐者不遇:。

2、按照诗歌的节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理解诗局的意思。

松下问童子松下:童子:诗句:言师采药去言:师:采药:去:诗句:只在此山中只:此:山中:诗句:云深不知处云深:不知:处:诗句:4、诗歌中涉及了那些人物?5、诗歌中哪些是问的内容?哪些是回答的内容?问的内容(填诗句):答的内容(填诗句):三、合作探究1、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推敲出诗人是怎样问童子的吗?诗人问:。

童子回答说:言师采药去。

诗人问:。

童子回答说:只在此山中。

诗人问:。

童子回答说:云深不知处。

2、隐者常年住在山里,很少到别的地方去,他肯定会觉得寻找隐者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对这次寻找隐者是(填上诗人的心情),可是他并没有看见隐者,当他见到隐者的童子时又产生了(填上诗人的心情),但童子告诉他,童子也不知道隐者在什么地方时,诗人这时是(填上诗人的心情)。

3、根据诗歌的内容,你能猜猜隐者为什么要隐居山林?他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吗?4、根据诗歌的内容,你再猜猜诗人为什么要到深深的山林里来寻找隐者吗?四、巩固提升用对话的形式写出这首诗所描写的事情。

《3古诗两首〃导学案之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背诵课文。

4、理解《所见》中词语的意思,能说古诗的意思。

5、想象《所见》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古诗两首导学案

3、古诗两首导学案

课题: 3、古诗两首《山行》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学生班级学习目标: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二、自主学习⒈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指名读课文。

)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合作探究1、同桌之间认读生字"径""霜"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矫正读音,将课文读通读顺。

3、理解"远山""石径""斜""白云生处""坐""爱""霜叶""红于"等词。

3、试着翻译这首诗。

展示提升1、小组之间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2、展示导学按得合作学习部分达标检测1、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导学提示教师复备学生笔记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⒈板书课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检查自学效果⒈认读生字"径""霜"⒉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四、理解诗句。

⒈讲读第一句:理解为什么称为"寒山"?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

⒊读第三行诗。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自主导学】一、借助拼音朗诵古诗。

二、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三、边读边温习课前资料,整体了解古诗大意。

【闯关一学法指导】1、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生字与词语。

2、借助资料,了解作者,理解诗意。

【闯关二学法指导】吟诵方法:课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

课题2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学习古诗《乞巧》,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闯关一】夯实基础1、我会读本课4个生字和会写本课8个生字。

2、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3、同桌互读互查。

1、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闯关二】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闯关三】练说促背,趣味识记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请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嫦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4、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闯关一】夯实基础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2、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3、【闯关二】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朗诵古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2、知作者,解诗意。

3、根据查找的资料,请你说说嫦娥是什么样的人?4、背诵古诗。

【闯关三】拓展延伸1、请继续收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等。

2、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闯关一学法指导】根据预习要求,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情。

《古诗二首导学案》

《古诗二首导学案》

《古诗二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3. 掌握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导学内容:本次导学将重点介绍两首闻名的古代诗歌,分别是《登鹳雀楼》和《静夜思》。

通过进修这两首诗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深入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进修《登鹳雀楼》1. 讲解《登鹳雀楼》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登鹳雀楼》的诗意和意境;3. 解读《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登鹳雀楼》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色的?第三步:进修《静夜思》1. 讲解《静夜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解读《静夜思》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表现;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静夜思》中表现了怎样的孤独和思念?第四步:诗歌鉴赏1. 让学生朗读《登鹳雀楼》和《静夜思》,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2. 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的地方,探讨诗人的表达手法和情感;3.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两首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展示个人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五步:教室小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能够深入理解《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两首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作业安置:1. 要求学生背诵《登鹳雀楼》和《静夜思》,并写出自己对这两首诗歌的感悟;2.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解读和鉴赏,展示在下节课上。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的力量,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感、韵律美。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

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新知预习】
一、自读诗歌(至少3遍),圈画生字新词。

二、借拼音识认生字,并给它们标上注音。

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
三、给本课生字组两个词(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四、读一读,背一背
【课堂探究】
《村居》描写了春天怎样的情景?
《咏柳》中诗人将什么比作什么?
【达标练习】
一、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眼前的美景。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读一读,记一记,并把它们积累下来。

河堤堤岸杨柳柳条
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

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导学案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
难点
能背诵两首诗,并懂得诗歌的大意,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前置
作业
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或文章
导学案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馈
1、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个别背)
2、指名朗读古诗,纠正读音。
3、学生说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1、以诗导诗,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组织习,导出学生已有的学诗经验。


交流
1、读诗句,理解诗意。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点拨。
2、全班交流读诗,体会诗人到底看见怎么样的光景呢?
3、思考:从哪里找到了体现诗人心情的词、句。
全班交流,随机点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展示


1、生理解诗意,自由回答:将柳树的树叶比做碧玉。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
2、有节奏的朗读诗
3、体会诗中的春光
4、说诗人的心情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




1、如果你是春光中的一分子,你有什么话对春风说?我是桃花。
我是小蘑菇。
我是小蝌蚪。
板书设计
教后心得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力图片先说后写,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五年级下语文A版 3《古诗两首》导学案(第二课时)

语文五年级下语文A版 3《古诗两首》导学案(第二课时)

语文五年级下语文A版 3《古诗两首》导学案(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学时间累计课时第 6节学习内容3、《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

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惠崇春江晓景》诗句的意
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
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情感与态

能够描述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
情,并熟读成诵。

重点、难点
能够描述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教具运用课件
导学过程个性化批注
一、预习达标
背诵并默写《清明》
二、自主探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

四、学习反思
五、总结评价:今天我学会了我
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背诵《惠崇春江晓景》。

2、完成课后练习,做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
桃花开放
鸭子戏水
蒌蒿满地
芦苇发芽
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




记。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导学案

班级三年级课题21《古诗两首》课时第一课时执笔人:审稿人:教案思学习目标:路(纠错1、能认识本课 2 个字。

会写本课 4 个字。

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3、借助解说,看着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天门山》这首诗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天门山》诗句的意思。

能体验诗人的感情,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方法指导:在读中考虑,在读中感悟。

知识链接:描述祖国山川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701 年 2 月 28 日— 762 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所写。

预习任务:1、会认本课生字。

2、畅达、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能从诗句的描述中想象所描述的美丽景色。

自主、合作、研究:1、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2、借助拼音,朗读《望天门山》,能读得流利、有感情、有节奏感。

4、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棒。

5、借助图画和解说,交流诗句的含义。

6、交流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我来闯关:A、默写《望天门山》:B、我还知道描述祖国河山的古诗有:学习收获:知识延伸:1、将自己收集到的李白所写的古诗背诵给父亲母亲或同学听。

2、积累描述祖国河山的诗词佳句。

三年级课题2 1《古诗两首》课时第二课时执笔人:审稿人:教案思学习目标:路(纠错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能背诵、默写这首古栏)诗。

2、我能借助解说和图画,认识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经过朗读感悟,感觉诗中描述的光景之美,领悟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领悟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方法指导: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学习。

知识链接: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S版三年级语上册13《古诗两首》导学案

S版三年级语上册13《古诗两首》导学案

13、《古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意思,感悟其意境美、韵律美。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2.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被人誉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2.你知道他写了哪些诗?你能有感情地背诵吗?3.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早发白帝城》。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

2、把诗歌读熟。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1、细读读懂结合画面,初步理解诗意。

提出不懂的地方与同学交流。

2、领悟抓住重点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含义。

3、想象诵读领会诗中意境,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先自学,再小组交流,分组展示四、感情朗读,领悟诗意感情朗读,谈体会,结合意思,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搜集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古诗词,背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绝句”这种文体及作者。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

2、把诗歌读熟。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绝句》1、细读读懂结合画面,初步理解诗意。

提出不懂的地方与同学交流。

2、领悟抓住重点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含义。

3、想象诵读领会诗中意境,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先自学,再小组交流,分组展示四、感情朗读,领悟诗意媒体再次播放画面,生感情朗读,并背诵。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两首(导学案)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两首(导学案)

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

难点: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2.欣赏图片。

二、简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一幅画题写的。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解题。

介绍《春江晓景》这幅画。

2、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3、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春景,哪些是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四、再读诗歌,理解诗意1.自由读诗,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2.用表色彩的词来准确描摹各个景物(绿之竹、粉之花、清之江、碧之水、灰之鸭、葱翠之蒌蒿、嫩黄之芦芽)。

根据你对诗文的理解,为景物加上恰当的动词。

(动词举例:翠竹摇曳、桃花含羞、清江泛波、碧水欢歌、灰鸭戏水、蒌蒿滴翠、芦芽破土)五、感情朗读,领悟诗情。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六、拓展延伸说说你知道有关春天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重难 点 爱及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
的情感。
学习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古诗;预习课文 2 课时 导 案
学习时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述: 同学们学过的古诗中, 哪些是描写春天景 物的呢?谁能背一两首? 3.师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诗, 看看诗人是抓住春天的哪些景物来描写的,展现 了春天什么样的特点。 (揭示课题,板书。 ) 首 先学习第一首《惠崇〈春江晓景〉 》 。
五、学生尝试解疑。 六、积累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游园不值》
一、学生尝试解题并质疑问难。
一、揭示课题,分析题意 1.板书课题,提问:“游园不值”是什么意思? 2. 学生作答,教师点拨。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 (例如:作者怎么知道主人不在?此行作者真的 是一无所获吗?) 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认真朗读诗文, 把生字画出来, 多读几 遍。 2.互相检查,帮助伙伴纠正读音。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全诗, 结合插图和词语解释, 初步了解 诗句意思。 2.教师引读,随机指导。 A.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


三年级 3


语文
章 (组 )
1 单元
主备人
李中友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分 析
古诗两首
本课选用的是两首写春天景色的古诗,一首是宋朝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 , 一首是宋朝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诗中描绘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全诗语意浅近,诗意深远,含蕴有味,是适合儿童背诵的好诗。 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 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读,促进学生对古诗 的理解。
学情分析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阅读法,朗读法,讲授理解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春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内容: 《惠崇〈春江晓景〉 》 。 一、学生背诵学过的有关春天古诗。
(利用回忆头脑中的积累, 创设教学情境, 2.指名背诵。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可以拉近文本 内容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 堂。 )
二、学生朗读古诗,认读生字。
4.简介苏轼,了解诗人。 二、初读全诗,认读生字 1.放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读音。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 3.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全诗, 结合插图和词语解释, 初步了解 诗句意思。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 四、细读体会,质疑问难 1.细读古诗,学生对诗句质疑,教师归纳问题:诗 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画中有?哪些没 有?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他的心情 如何?等等。 )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互相解疑。 3.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点拨。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5. 用你熟悉的四个字的词语赞美这美丽的春 光。
板 书 设 计
3、古诗两首 惠崇《春江晓景 》 竹 桃花 江水 鸭 蒌蒿 河豚 芦芽 《游园不值》 访友未遇 红杏出墙
三、自由朗读全诗,多种形式读古诗;互相说 意思。
四、学生想象意境,就本诗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诗句所 描绘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大 自然中去,从而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以及更 深地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在学生 说话的过程中既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在无形中理解了诗意,内化了语言。 )
阵地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朗读、背颂、想象、 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 说话、评价等形式,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 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 状态中,在活动中去感知、去理解、去感悟、 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去升华、去创造。 ) 生: (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结合诗意理解“小 四、学生根据教师引读,诵读诗句, 扣”“柴扉”的词义。 ) B.师:敲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 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 里长着满地的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 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 五、用自己的语言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木底鞋。哦,主人大概—— 生: (读)应怜屐齿印苍苔。 (引导理解“应”“屐齿”的词义。 ) C.师:大概是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 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 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六、学生书写生字。 —— 生: (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D.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 生: (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3.教师点拨全诗意思。 4.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5.指导朗读,配乐吟诵。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作 业 设 计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完成《快乐课堂》(古诗两首)。 4、背诵其他有关春天的古诗。
二、学生读古诗,圈画出生字;小组内自主正 音。
三、学生自由朗读,尝试根据解释了解诗句意 思。 (学习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 陶。教学本课,我尊循了古诗教学的一般过程: 初读——细读——研读。 牢牢抓住朗读这条线,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对学生有针对性 的、实效性的教学。教学中,我把课堂教学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