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2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商品和价值)【圣才出品】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一、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阶段。
商品经济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存在社会分工。
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的生产是单一的,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产生相互交换的必要性。
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基础。
(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谁也不会无偿地把产品转让给别人,而必然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自己的产品,这样劳动产品便采取了商品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这个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3.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交换关系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们不知商品为何物。
商品关系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私有制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1)三次社会大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初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人群内部只存在按性别和年龄划分的自然分工,没有社会分工。
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且每次大分工都推动着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
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交换成为可能。
这次大分工,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答案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一、概念题1.生产力2.生产关系3.所有制4.所有权5.产权6.产权制度7.生产方式8.经济制度9.经济体制10.制度创新二、问答题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4.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 生产力答:生产力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运用和改造生产资料所形成的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一个方面(另—个方面为生产关系),它反映的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体现着社会的人影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生产力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劳动者起着启动者、调整者、控制者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要素的作用更加突出。
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充当人的劳动的传导体,生产工具是基本的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是人们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
劳动对象的质量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重要的影响。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在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发展,它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质量与性能,从而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利用数学方法,构造生产函数,可以将劳动者、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作为三个变量来测度它们对产出的影响。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 生产关系答: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体系。
中央财经金融学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
中央财经金融学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第1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1复习笔记一、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①生产决定交换。
表现在: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交换越发展,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如果交换受阻,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2)生产和分配的关系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
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另一方面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①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
②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
③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既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包括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圣才出品】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0.1 复习笔记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广义上讲,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A.de.蒙克莱田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
在该书中,他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表明了其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经济管理问题。
2.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时,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便开始了。
(2)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W. 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主要表现在:①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并据此进行社会经济分析。
②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③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并预见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①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关系,并进而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
②承认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并将研究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③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应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承认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并进而明确公有制企业在股权多元化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⑤依据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明确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逢锦聚中央财经大学801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生产关系①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就系统的组成因素看,既包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含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③生产关系与与生产力是对立的统一体,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二、生产与交换的关系:1 生产决定交换:①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2 交换决定着生产:①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否则生产无法进行,产品的交换也是这样;②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③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三、生产与分配的关系:1 分配有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的分配。
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2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
表现在:①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②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3在资源的分配上,分配决定着生产。
在生产进行之前必须进行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的分配。
4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
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二章商品和价值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商品答: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根据这一定义,一物要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
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原始森林,不是商品。
(2)它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
不用于交换的产品,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2.商品经济答: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1)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使用价值答: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作为交换的物品,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用物品,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使用价值取决于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同的商品,因其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
同一商品,如有多种自然属性,就有多种使用价值,如电力既可用于生活,又可用于生产。
虽然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4.交换价值答: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时的数量比例。
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
因此,交换价值不只一种,而是多种。
逢锦聚政治经济学3
教学要点
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 的差别:
(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他人、为社会有用 的;
(3)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
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 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 分配。
教学要点
3、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要点
联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 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的决定,那么,第 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这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 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 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教学要点
具体理解:
(1)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 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2)正常的生产条件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 件。
(3)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 程度和强度。
教学要点
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 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 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教学要点
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教学要点
1、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劳动者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 就能胜任的劳动。
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
4、商品经济的特征 自主性 平等性 竞争性 开放性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9.1 复习笔记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一般以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
(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经济发展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态环境、文化卫生、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变化。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密不可分的。
(1)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的现象,即只有经济量的增加而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3.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1)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质量(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3)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4)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5)自然资源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程度(6)制度和体制(7)对外开放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三步走”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已完成两步,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却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精选版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目录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2第二章商品和价值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6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8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12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14第七章竞争与垄断18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2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分配26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29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31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34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7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40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42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44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46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49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51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55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56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名词解释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卷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力。
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关系。
所有制: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
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
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
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权: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答:劳动对象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它是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之一。
如果没有劳动对象,就不可能有人们的生产活动。
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
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人们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种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物质系统。
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的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运输和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了生产资料。
2.货币流通规律答: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取决于需要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它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公式中的商品价格总额,是由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决定的;公式中的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指单位金属货币(例如1元)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手段的平均次数。
=商品价格总额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所需货币量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3.价值增殖过程答:价值增殖过程是指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同时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比较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作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
4.资本价值构成答: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方面的构成,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c:v。
最新《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目录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2)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6)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8)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12)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14)第七章竞争与垄断 (18)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22)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分配 (26)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29)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31)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34)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7)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40)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42)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44)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46)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49)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51)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55)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56)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名词解释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卷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力。
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关系。
所有制: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
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
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
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权: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第八~十章)【
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8.1 复习笔记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1)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的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
由于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小部分上升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分成为雇佣劳动者。
(2)资本原始积累①含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②过程:a.建立起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雇佣劳动关系。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进行剥夺,用剥夺的方法和残暴的手段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b.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这一过程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暴力和非暴力方式完成的。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彻底变革。
一方面,工厂制度使原来的手工劳动者成为听由机器支配的资本关系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排挤了封建地主和大部分中间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为两极,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引发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最终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下来。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①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
②二战后,国有经济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这一基础,因为:a.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有限的,并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b.国有经济除在公共部门外,主要集中在某些特殊部门,这些部门都是私人资本不愿经营或不能经营的。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20.1 复习笔记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世界其他国家既联系又竞争。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选择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
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国际交往。
②开放的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节约资源、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①通过对外开放、内外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②有利于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实行国际国内经济对接。
③对国外发展经验和成果去粗取精,有利于我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④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大势所趋,符合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1)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①亚当·斯密最早研究分工理论,他提出分工的基本原理,主张各国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相互交换,贸易双方都能获利。
②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从而使贸易双方获利。
(2)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①国际价值。
商品的国际价值由商品所有供给国在现有国际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国际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该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
政治经济学(程恩富[第四版])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笔记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商品与货币社会分工的存在和深化,及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
一,商品(一).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
1.使用价值(1).定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
不同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
(2).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1不管在什么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都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物质内容。
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永恒范畴。
○2它不是直接供生产者自身消费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别人或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的形式向别人提供消费的(如佃户向地主交租,其中的粮食不是商品)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及价值。
(1).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即是在市场中交换)同其他商品交换的属性,也即是一种使用价值向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例如:10斤米与3尺布交换,3尺布就是10斤米的交换价值。
一种商品可以同许多种不同的商品交换,因此,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包含在一切商品中的同质的东西,并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
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市场进行交换,说明在不同商品中包含着某种同质的东西,一切商品,无论使用价值差别有多大,其生产的具体形式怎样不同,他们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并将其转移到产品中去,),生产完成时,这些劳动就都物化凝结在商品中了。
(3).其他几种认为决定商品交换的观点○1效用决定论:即是认为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
不足:量的比较需要以质的相同作为前提,显然此观点是片面的。
○2供求决定论:即是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市场的工序关系决定。
不足:当市场的供求一致时,这种观点就不能解释了。
○3知识价值论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1)正是由于一切商品作为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所以需要交换;也正是由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同质的,因而能够比较,并能按照一定量的比例进行交换。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广义上讲,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A.de.蒙克莱田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
在该书中,他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表明了其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经济管理问题。
2.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时,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便开始了。
(2)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W. 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主要表现在:①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并据此进行社会经济分析。
②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③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并预见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①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关系,并进而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
②承认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并将研究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③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应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承认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并进而明确公有制企业在股权多元化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⑤依据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明确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及习题(商品和价值)【圣才出品】
第2章商品和价值2.1 复习笔记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①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独立地、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的权利,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1)使用价值①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a.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
c.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和价值①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圣才出品】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①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生产和消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是一个生产过程的起点,消费是这个过程的终点。
消费把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把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
②生产与消费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另一方面,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生产和交换的关系①生产决定交换。
表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了产品的交换;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产品交换发展的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随着交换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对用来交换的产品的需求会增长,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3)生产和分配的关系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
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2.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1)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彼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各个环节,构成社会生产的总过程。
在这个统一体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它们本身就是生产;作为消费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二章商品和价值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和价值①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3)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①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着相反的运动。
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
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3)两者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
而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相关。
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1)个别劳动个别劳动是指由于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别行为或私人行为。
(2)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是指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
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的条件下的个别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4)商品流通过程的二重性及特点商品流通过程具有二重性,这是由商品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决定的。
商品流通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中形成的使用价值的流通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中形成的价值在流通中实现的过程。
商品流通的特点:①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
②商品流通的内容是同量(价值)异质(使用价值)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生产者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卖、买,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至此商品流通便告结束,随后商品进入消费过程。
二、价值量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下面几点内容: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③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
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1)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可以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效率和劳动投入的效益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或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2)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3)二者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则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便越少,从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
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则生产每一单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
因此,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4.技术、管理与价值创造(1)技术与价值创造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
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2)管理与价值创造管理是整个生产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管理劳动首先是一种具体劳动,因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
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商品之中。
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
(1)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①计划配置方式是指以计划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通过计划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
②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
(2)几种主要的市场机制①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
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
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制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
②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
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
由此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又一个重要机制。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便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3)市场配置方式的优缺点市场配置方式的优点: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和市场主体依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市场交易活动,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配置方式的缺点:①市场机制的调节具有自发性,市场主体的分散决策,难以自动地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②市场配置不能直接对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会造成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失衡;③市场配置对于外部不经济的调控显得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