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质量和密度教案

初中质量和密度教案

初中质量和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实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质量知识,介绍质量的单位、测量方法等。

2. 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3. 密度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讲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4. 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鉴别伪劣产品、设计容器等。

5.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课件含复习训练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课件含复习训练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的重点章,也是难点章.本章涉及到“质量”和“密度”这两个重要物理量.通过讲述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密度概念的引入和测量,使学生对物质及其属性有进一步定量的认识.本章共有4节:1.第1节“质量”,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用“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并且直接给出了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关于质量的测量,课本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第2节“物质的密度”,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表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果: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点.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3.第3节“测量密度”,让学生学习使用天平、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最后用ρ=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让学生了解密度与温度的联系,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运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学会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会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道密度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使用天平、量筒测质量、测密度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学重点】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概念的引入,密度公式的应用及物质密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质量、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与计算,以及运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课时安排【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质量1课时第2节物质的密度1课时第3节测量密度1课时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质量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能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3.了解测量质量的常见工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关物体形状、位置、状态改变而质量不变的实验,明白科学探究是获取真理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2.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知道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教学难点】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并能正确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2.能正确理解质量、物质、物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具准备】练习本1个、矿泉水1瓶、托盘天平和砝码1套、杆秤、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质量的多少不同.谁来说一说下面甲、乙两人所说的“质量”的含义是否相同?甲:这袋米的质量是多少?乙:这种米的质量如何?生:甲说的质量是指这袋米所含米这种物质的量有多少;乙说的质量是指这种米是否有杂质、是否变质等.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新课】一、认识质量1.物体与物质师我们首先来搞清楚物体与物质的区别,请同学们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它们谁是物体,谁是物质.生: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是物体,木材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师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的观察,再举些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对质量这个物理量的理解.生1: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不一样.生2: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不一样.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由此可见,大家认识了质量这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①出示课本,把书卷成筒状;②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③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情况下,书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2)书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3)假如把书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否改变?(4)当这瓶水放入冰箱里面冻成冰时,它的状态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学生观察、交流、分析、讨论,然后回答:没有改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得出结论.归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简称“四不变”.3.质量的单位师一杯水我们喝了一口后,杯中水的质量减少了,那到底减少了多少呢?如何准确表示水的质量呢?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质量的单位.不同的国家质量的单位不同,如我国过去一直用的质量的单位有:斤、两、钱,现在用的单位:千克(公斤)、克、毫克、吨;英、美国用磅、盎司.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合作,统一了质量的国际单位为:千克,符号是kg.归纳:质量的单位:千克,符号是kg.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二、测量质量师我们到商店、超市去买米、水果之类的东西时,售货员用什么工具称量货物的质量?生:电子秤.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电子秤可以测量质量外,我们还见到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生(踊跃回答):测体重用磅秤;到菜场买菜看到用杆秤;称量汽车的质量用地中衡……师同学们回答正确,说明你们平时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大家就应该这样善于观察.其实,在我们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物理天平也叫学生天平)两种.1.托盘天平的结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结构”,然后拿起托盘天平实物,逐一介绍天平各个部件的构造和作用.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让大家思考为何天平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看法).归纳: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两个)、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及相配套的砝码.2.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如何利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2.如何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3.如何利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和液体?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上面这些问题.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的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师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它的使用方法正确进行操作,否则会测量不出正确的结果,甚至损毁天平.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多媒体课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底座水平.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注:为了保证天平测量的精确性,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一定要牢记并完成以上两个操作)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直至平衡;称量结果=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调节天平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下列思考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将游码移到标尺上的0刻度线上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0刻度线对齐?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3.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如果是右边高左边低,又该如何调?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1.游码的左边对齐0刻度线.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3.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可以总结:调节天平平衡时,哪端高就将平衡螺母往哪端调.(便于学生记住)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加砝码时,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教师可将“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两种加砝码情况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观察哪种容易,便于较快进行测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砝码更加便于测量.3.托盘天平的读数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刻度线和砝码,然后思考下列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请你观察砝码盒里有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砝码?2.请你说说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标尺上最右端表示多少克?3.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5.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1.砝码盒里一般有4种砝码(50g\,20g\,10g\,5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5.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全部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即m物=m砝+m游提醒:计算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且计算结果必须要附上单位.归纳: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水平放置调节横梁平衡: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哪端高就往哪端调)测量:左物右码;按从大到小增减砝码;砝码不够,移动游码物体质量=砝码+游码示数(m物=m砝+m游)记录结果:数值+单位整理器材4.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质量.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在第五章学习温度计的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去推知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生(踊跃回答):①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量程”,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师:我们要称量30g左右的盐和要称量20g左右水.应该如何测量?生:测量粉末状的物体或化学药品时可以将它们放在纸上进行称量.(不过,为了称量准确应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再调节天平平衡)师大家回答很正确请大家思考,如何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如称取22.5g的水.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表看法:先称量出容器的质量m1,然后称量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2,二者之差即为水的质量m=m2-m1.师:思路很正确,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两者之差刚好是所需要的水的质量呢?生:先称量出容器的质量m1,要称取的水与容器的总质量就为m1+22.5g,那么在称量总质量前,不妨在右盘中加入m1+20g砝码,游码移到标尺上2.5g刻度值处,然后在左盘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为止.教师将这个称量22.5g水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提醒学生当天平接近平衡时,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吸取或添加少量的水.学生分组进行“称量固体质量”、“称量液体质量”、“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称量一定质量的液体”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表示质量大小的单位及质量的测量工具,我们知道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属性量,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和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共同学习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如何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1.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时,可以采用电子秤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这样更易于帮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关于学习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制成“使用说明书”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学习,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形式,掌握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2.物质的密度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2.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学生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学生: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和肥皂块、大注射器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并提问:①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②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教师再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别它们.学生思考:从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教师趁机引入新课:好,我们今天就介绍一种新的区分物质的方法——密度.【进行新课】一、认识密度师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铁块和木头谁重?怎么比较铁块和木头谁重?这一类问题好像并不容易回答,我们的办法是取等体积这两种物质才好比较.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我这里有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果能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是不是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学生思考、交流:①用手掂量一下就可以区分开;②用天平称量(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物块放在两盘中,下沉的那端是铁块.)师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师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用多媒体展示)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启发与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收集到体积不同的同类物质,例如,铁钉、铁块等.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吗?如何探究?生:用天平称它们的质量、量筒测量它们的体积,然后计算1cm3的物体内的质量是否相同.师大家思路很正确,请大家先阅读课本第116页,学习量筒测体积的方法.师根据我们制定的计划和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测出铁钉与螺母,大小石块的质量与体积记录下数据,计算出每1cm3的物质质量,各小组实验完成后汇报你的实验结果.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准备统计数据表格.学生实验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在以上实验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18页各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看看有什么规律.生1: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生2:通常,固体的密度大,液体的密度次之,气体的最小.生3: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师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同一种类物质m 和V 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多少、体积的多少无关.不能简单地说,物质的密度ρ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跟体积V成反比.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例题1(多媒体展示)小华和他的同伴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他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1)请你用图象把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在图甲中表示出来,并对照图象分析.(2)由蜡块(或干松木)的图象可以看出:.(3)由蜡块和干松木的图象可以看出:.解析:(1)利用描点法作图,即取一个体积对应一个质量表示一个点,然后连接两点即为该物质的图象;(2)由图象可看出是一条直线,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不同物质,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即表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答案:(1)如图乙;(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二、密度的应用师密度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了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那大家思考下:在这个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从数学的角度考虑,任意知道两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物理量.那利用这个公式除了求密度之外还可以有什么用处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还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或体积.归纳: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公式m=ρV,求质量m;利用公式,求体积V.师大家回答正确.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题.例题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本第119页例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讲解、总结、评价.注意:(1)在计算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不能只写计算过程;(2)如果单位不一致,必须要统一,可以就密度单位来处理体积或质量的单位;(3)计算的结果必须由数值和单位一起组成.点评:这道题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时,可以借助测量体积V,根据密度表查出该物质的密度,运用密度公式变形为m=ρV 来计算.例题3(多媒体展示)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m3.它最多能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答案:1.25×10-31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先是一起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发现它们的质量不等,由此得出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即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接着进一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综合上述两种探究的结果,水到渠成引出密度这个物理量.进而介绍密度的相关知识,如单位、定义式,应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计算质量和体积等.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1.密度是一个抽象概念,但我们经常用到它.生活中我们说铁块比木头重,实际上是比较了相同体积的两者铁块质量比木头大,这样便引入了密度的定义,即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要引导学生多用密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事例.2.要想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密度知识,就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白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初中教案物理密度

初中教案物理密度

初中教案物理密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法思想,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三、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木块、铁块、铝块、铜块、一杯水、一杯糖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桌上的木块、铁块、铝块、铜块,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学生回答出颜色。

(还有其他答案)继续引导两杯透明液体,哪杯是水?哪杯是糖水?学生回答出味道。

继续提问:除了这些方法,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分辨物质的方法?2. 探究密度概念(1)实验现象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别测量木块、铁块、铝块、铜块的质量和体积,记录数据。

(2)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3)概念建立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概括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得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密度公式与单位(1)密度公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推导出密度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

(2)密度单位讲解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并进行单位换算。

4. 密度应用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实验中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拓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知道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质量和密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_八年级物理教案

质量和密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_八年级物理教案

质量和密度——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_八年级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密度(一)教学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教具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4厘米×3厘米×2厘米)各1个,托盘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码1套,刻度尺1只。

学生实验用具:每2人1个1厘米3的木块。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体积时常用哪些单位?学生答:米3、分米3、厘米3。

教师出示1分米3的实物并让每位学生观察课桌上1厘米3的实物。

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

提问:谁能记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板书:体积的单位:米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用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告诉学生它们的体积都是12厘米3。

提问:这三个物体哪个质量最大?哪个质量最小?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此可见,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相等。

这是什么原因?教师接着出示体积分别为12厘米3和24厘米3的铁。

提问:由生活经验知道哪个质量大?学生答:体积较大的铁块质量大。

讲述并引入课题: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增大,它的质量也增大;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了“密度”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些问题。

(板书:第三节密度)二、密度的概念1. 演示实验:研究同一种物质的物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用天平称小铁块的质量,将右盘所用每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告诉学生,请学生算出小铁块的质量,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内。

(2)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尺量出该铁块的长、宽、厚分别为4.00厘米、3.00厘米和1.00厘米,请学生算出它的体积,填入表格中。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和质量的国际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密度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和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电子秤等。

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

4.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6. 密度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压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密度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平、电子秤、不同种类的物质样品。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物质样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这些物质的数量?引出质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如冰熔化成水后,密度是否发生变化。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计算密度,并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填写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计算公式等相关知识。

2. 选择题:判断不同物质密度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

3. 应用题:运用质量和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未知物体的密度。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
b、测液体密度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
2. 银河系只是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但也异常巨大,要表示银河系的大小使用长度单位最方便.
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即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初中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初中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质量的定义?单位?2.天平的使用方法?3.密度的公式?4.量筒的读数与使用方法?5.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经过前面四次课,我们已经将质量与密度章节全部学习完毕,总的概括来说我们学习了两个物理量——质量和密度,两个仪器——天平和量筒,可能有的同学当时学的比较晕,今天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复习相关知识点。

考点/易错点1、质量1. 质量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来表示。

2. 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的质量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4. 质量的性质: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质量不随物质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 天平的使用步骤:①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③ 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 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

⑤ 归: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考点/易错点2、密度1.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的公式:由密度的定义可知:密度=质量/体积字母表达式:ρ=m/V(密度用符号ρ表示,质量用符号m表示,体积用符号V表示)3. 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表示为kg/m3,这种单位就是组合单位。

实验室常用克每立方厘米作密度的单位,用符号表示为g/cm3。

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初中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学生独立进行基础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小组交流答案,教师指导。

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B.kg/m3和g/cm3都是密度的单位C.从公式ρ= 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小2.(2017•连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3.(2017•南充)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为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g/cm3。

(ρ水=1.0×103kg/m3)考点3:密度图像分析1.(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重难点突破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2.(2016·苏州)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杯质量为40g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考点4:密度的测量(2017•连云港)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g,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八年级《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讨论密度知识在节能减排、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改进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冰块浮在水面上、油水分离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密度这一物理概念。
(二)教学难点
1.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解决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容易混淆质量和体积的概念。
2.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对测量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对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其与实际情境有效结合。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互动: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生活现象的看法,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释这些现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导入新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正式引入密度概念,强调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密度定义:详细讲解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的质量,强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注重概念巩固:通过复习质量、体积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3.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验操作: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教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3、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4、理解密度的概念。

5、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6、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考点: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的单位;天平的调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测定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应用,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及密度的实验操作能力。

【知识结构】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108-111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物体所含___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其它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

3、质量与物体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无关。

4、测量质量的工具:生活中用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实验室用________。

5、在用天平称量前应先调平,即:________水平、________调零、________平衡。

6、横梁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或________。

7、使用天平是,估测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加减砝码,并由________到________加砝码;物体放在_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_ 盘。

8、读数时是________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________所对的刻度值。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113-116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密度:某种物质_________的质量。

它是物质的_______,“铁比木头重”实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6章 质量与密度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行为提示: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一个物体质量是否改变,关键看他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知识链接:天平的使用方法:水平放置,调节平衡,左物右码,砝码由大到小,添加调节游码,再次平衡,读取质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展示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认识质量自主阅读教材P112,完成下列问题:1.议一议:一滴水、一杯水、一桶水、都是由__水__这种物质组成的,__铁钉、铁锤__是物体,__铁__是物质。

__质量大的物体__所含物质多,__质量小的物体__所含物质少。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2.质量表示__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__。

3.铁钉、铁锤是__物体__,是由物质__铁__组成,其中__铁锤__的质量大。

4.议一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千克__,符号是__kg__。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__克__、__毫克__和__吨__。

5.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A.用天平测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m1=__10__g;把这块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再用天平测出质量m2=__10__g。

比较两次橡皮泥的质量大小。

概括小结: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__无关__。

B.用天平测量一块冰的质量m1=__25__g;待冰熔化成水后,再用天平测出水的质量为m2=__25__g。

比较两次质量大小。

概括小结: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物态__无关__。

C.交流讨论:物体的质量还与空间位置__无关__。

总结:大量事实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__形状__、__状态__及其所处的空间__位置__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__属性__。

知识板块二测量质量自主阅读教材P113~115,完成下列问题:6.测量质量的工具有__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等__,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天平__。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在这一章节中,我们研究了什么?首先是质量。

你们还记得质量的定义吗?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kg”,我们也研究了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现在,我将展示一些物体,请你们估测一下它们的质量。

专题二】密度:师:接下来,我们来复密度。

你们还记得密度的定义吗?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

我们研究了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也研究了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并且正确读数。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常见物质的密度,要记住纯水的密度。

最后,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并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师: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些实验探究,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测量一下这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它的密度。

接下来,我们再来测量一下水和热水的密度,并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

最后,我们将测量一些被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密度,来探究它们的性质。

通过这些实验探究,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同时也能够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们也能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惯。

冰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老师询问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让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点梳理”第一项,通过翻阅课本和导学稿提示来完成任务。

接着,老师展示了FLASH天平仿真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总结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随后,老师抽取一份练让学生们进行“找茬”游戏,调动学生的思考欲望和研究积极性。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唤醒学生们潜在的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接下来,老师打出PPT“2.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让学生们对照填写内容是否正确。

《质量和密度》教案

《质量和密度》教案

《质量和密度》教案质量和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并学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并学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密度的概念并学会在实验中测量。

2. 理解密度的应用及其实际意义。

四、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1)引入活动:通过让学生手拿不同重量的物品来感受物品质量的轻重差别,引发学生对质量的认识。

(2)讲解概念:给出物质质量定义,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3)应用实践:利用天平测量不同物品的质量,并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

2. 密度的概念(1)实验活动: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密度的概念并理解密度的计算公式。

(2)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图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基本单位及计算公式。

(3)应用实践:教师布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并分析得出结论。

3. 应用实例通过介绍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实例,如建筑工程实践、船舶浮力、汽车美容鉴定等,巩固学生对质量和密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活动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3. 情境教学法4. 问题教育法六、教学效果评估1. 实验报告:学生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2. 组内互评:组内互相评价实验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3. 课堂作业:出示案例让学生分析计算并完成作业。

七、教学资源实验性用具:刻度尺、扁平板、直尺、密度试剂等多媒体课件:示意图、实验图表等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对于学生的掌握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均有一定的提升。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掌握了质量和密度的基本概念,但是对于复杂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强化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

同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质量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简案广州市第十八中学潘盛满课题:《质量和密度》复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

2、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技能目标: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

2、测量密度。

3、密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体积、面积等的特殊测量。

2、有关密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四步启发分层式目标教学。

五、教具:天平、量筒、烧杯、水等。

六、教学程序:认定目标→巩固基础→分层练习→反馈答疑七、教学过程:(一)认定目标:启发提问学生归纳本章讲了几类问题,并分别指出重、难点。

(二)提问学生回忆知识网络、复习各知识点。

讲解例题并完成知识点练习。

教师投影答案。

(三)分层练习:学生继续进行A、B、C层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收集信息、精讲点拨、反馈纠正。

(四)反馈答疑:提问学生还有哪些不太懂或哪类问题不太懂,特别要注意哪些,并解答学生提问。

(五)布置作业:A组:教材P111练习1,教材P113练习1、2、3B组:教材P113练习4、6,《名师》P75学习方案课题:第七章《质量和密度》复习一、回忆归纳知识网络及各知识点:二、例题:1、现有一铜球质量为89g,体积为20c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g /cm3,问此铜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用三种方法。

根据上述条件,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2、有一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请设计两个不同的方案,测出小矿石的体积。

解:(1)(2)三、知识点练习: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实验室用_______测质量,1千克冰熔化为水,则水的质量______1千克(填>、<或=)。

2、20 t =_____ kg;400g =______kg;7.9g /cm3=___________kg/m3;3、如图为一架托盘天平,写出其构造上的有关名称:A_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初中物理密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复习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密度复习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进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

2. 密度公式的运用。

3. 密度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

2. 密度公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密度表。

3. 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提问:密度是物质的什么属性?它与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二、密度公式的复习(10分钟)1. 复习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 讲解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三、密度单位换算(10分钟)1. 讲解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g/cm³ = 10³kg/m³。

2. 练习密度单位换算:将2.5g/cm³换算为kg/m³。

四、实际问题解答(10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进行解答。

2. 问题案例: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质量为150g,求铜的密度。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密度单位换算。

2. 强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

2. 搜集生活中的密度应用案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密度单位换算,让学生掌握密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科学教案 密度9篇

初中科学教案 密度9篇

初中科学教案密度9篇密度 1第四节实验:(一)教学目的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学生实验用具: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教师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用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测它们的体积.(板书: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进行新课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上用具对照检查.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实物,介绍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师说明,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6、图7—7.说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3.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课前已画在作业本上的表中.教师请一学生将他的测量结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数据是否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4.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教师指出:(1)该实验测盐水质量的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液体的质量,在测体积时没有残留的液体在杯内,能减小测量的误差.(2)为了计算方便,盐水的体积尽量取整数.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填在作业本上的实验表格中.教师请一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黑板表2内.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数据是否合理,及时纠正错误.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5.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三、布置作业:课本上的小实验:“自制量筒”’.注:文中课本指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密度 2第四节实验:(一)教学目的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学生实验用具: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教师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用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测它们的体积.(板书: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进行新课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上用具对照检查.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实物,介绍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师说明,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6、图7—7.说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3.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课前已画在作业本上的表中.教师请一学生将他的测量结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数据是否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4.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教师指出:(1)该实验测盐水质量的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液体的质量,在测体积时没有残留的液体在杯内,能减小测量的误差.(2)为了计算方便,盐水的体积尽量取整数.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填在作业本上的实验表格中.教师请一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黑板表2内.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数据是否合理,及时纠正错误.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5.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三、布置作业:课本上的小实验:“自制量筒”’.注:文中课本指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密度 3(作者:曹广键)教学目的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读量筒的刻度值.教具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根、托盘天平、法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板书:1.量筒和量杯用途:测液体的体积.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l)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板书: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学生看书P83的图7—7.要让学生说出图中Vl,V2,V各是谁的体积.板书:2.学生实验,测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实验前,教师应强调三点:(1)实验要按书中设计的步骤进行.(2)使用天平前应先对天平进行调节.(3)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1和表2中.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检查并指导学生实验、重点检查以下几方面;(1)能否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托盘天平.(2)能否正确地使用量筒.注意纠正读值时的错误.(3)能否正确地选择数据表中的数值,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学生实验完毕,请实验做得较好的两个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数据填入黑板上事先画好的表播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两个实验小组,在实验时测出的石块的质量、体积虽然不同,但算出的密度值基本相同,这恰好能说明什么问题?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2)某位同学想出了测盐水密度的另一种方法: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盐水、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其质量,最后就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请你从实验时所用器材的多少及实验误差大小这两个方面,将这位同学的做法与我们实验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我们的做法有何优点?(可少用一个烧杯,误差小)(3)讨论书中P83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课学小结:(二)布置作业自制一个量筒,制作方法见书P88.【评析】在这个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今后做有关液体方面的实验和化学实验是有益的.注:文中涉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相关资源加到收藏夹添加相关资源密度 4教学目的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性.如: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泥土是软的,石头是硬的,金属有光泽,非金属无光泽等等.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鉴别物质.下面就请同学们鉴别一下你们桌上摆放的贴有A、B、……字母标签的是什么物质?根据什么特性鉴别的?生甲:我们桌上放的这瓶液体是酒精.我是根据它的气味鉴别的.生乙:我们桌上放的两块金属,根据它们的颜色及其中一块的锈迹,可以鉴定一块是铜,另一块是铁.生丙:我们桌上放的这两个物体,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无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师:由此可知,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不够的.那么物质是否还有其它特性呢?请丙同学告诉我,你能否判断你桌上的两个物体是不是同种物质?生丙:肯定不是.因为它们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可我用手掂了掂它们不一样重.师: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表示什么相同?生:体积相同.师:用手掂,你关心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仪器测量?生:关心的是质量.应用天平进行测量.[实验1]A.将涂有同种颜色、同体积的两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失去平衡.B.取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质量相等的两个空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也失去平衡.师:这两个实验中有什么相同量?什么不同量?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丁:两物体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水和酒精的体积也相同,但质量不同.生戊:这说明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师:对.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等,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一密度.[板书1]三、密度1.密度是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并不相同这一特性的物理量.师:现在我们只知道了涂有同种颜色的两个物体不是同种物质,还不知道它们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2.建立概念(l)学生分组实验(每组一个铁块或一个木块,各组的铁块、木块的体积均不相等).[实验2]用天平称出铁块或木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其体积,并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将这些数据填入下表(2)分析实验数据(投影片见表1)表1师:由以上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生甲:体积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不同.生乙:铁块a的体积是铁块b的两倍,铁块a的质量就是铁块b 的两倍;铁块c的体积是铁块b的4倍,铁块c的质量就是b的4倍.生丙:木块a的体积是木块b的两倍,木块a的质量就是木块b 的两倍;木块c的体积是木块b的四倍,木块c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四倍.生丁:对铁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木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个定值.只是这两个比值不相等.师:很好.这就表示,对于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定义密度.(3)建立概念[板书2]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3.密度的公式师: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板书3]4.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师:在一般物理实验中,由于所用物质不多,因此质量的单位常用克,体积的单位常用厘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克/厘米3.”[板书4]常用单位: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103千克/米3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4页,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师:铜的密度是多大?表示什么意义?用克/厘米3作单位,其数值多大?生甲: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表示体积是1米3的铜其质量是8.9×103千克.用克/厘米3作单位,它的数值是8.9,即8.9克/厘米3.师:铁的密度是多少?铜比铁的密度大,这说明什么?生乙:铁的密度是7.9×103克/米3.铜的密度比铁大,说明1米3体积的铜的质量比1米3体积铁的质量大.师:水的密度是多大?空气的密度是多大?生丙.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空气的密度是l.29千克/米3.师:水的密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它.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看,在气体的密度表旁边有个条件—0℃,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实不仅是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实验测出的.师:现在,我们再看密度表,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哪种较大?哪种较小?生丁:固体的密度都较大;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师:是否所有的物质都是这样呢?你们查查看,固体中干松木的密度是多大?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还是小?再查查看,水银的密度是多大?水银是固体还是液体?生戊:干松木的密度是0.5×103千克/米3,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银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水银是液体.可它的密度却比一些固体的密度还要大.师;所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只是对一般物体而言.好,若有一种金属,它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它是什么金属?生己:由密度表可知,这种金属是铝.师:所以,利用密度还可以鉴别物质.3.实验与讨论师:(拿一个戒指或螺母)请同学们想想,怎样鉴定这枚金戒指的真假?都需要测哪些量?各用什么仪器?生:可以测密度来鉴别,这需要测质量,用天平测;还要测体积,用量筒来测;将数据带入密度公式进行汁算.师:下面我们分成4个大组,每个组完成下面一个实验内容.(1)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内容用投影映出)[实验3]用天平、量筒来测定:A.一杯酒精、半杯酒精的密度;B.大铝块、小铝块的密度;C.同体积的铁和铜的密度;D.涂色的两种物质的密度,鉴定它们是什么物质.(以上实验两人一个小组,六个小组完成一个实验内容,四个实验内容并进).(2)实验记录(见表2用投影片,请同学回答,教师填写).表2(3)思考与讨论师:由以上实验结果,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板书5]实验与讨论:A.对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体积V的关系.B.不同物质,密度ρ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生甲:对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变化时,质量也变化,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m与V的比值不变,也就是密度不变.这说明,同种物质,密度ρ是相同的,ρ与m、V都无关.生乙:不同的物质,密度ρ也不同.这说明: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师:回答得非常好.既然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这说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板书6]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师:我们再来看第三个讨论题.既然对同种物质,ρ与m、V都无关,那种这个密度公式还有什么意义呢?生丙:用它可以计算未知物质的密度.以此式也叫做密度的计算式.[板书7](写在板书1,密度公式的右边):计算式.4.巩固练习(投影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大铝块的质量是4千克,小铝块的质量是1千克,则大铝块的密度是小铝块密度的4倍B.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一半酒精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生:(略)5.本课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密度,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密度也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那么,如何利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这是我们后面学习要讨论的问题.6.布置作业密度 5(作者:曹广键)教学目的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读量筒的刻度值.教具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根、托盘天平、法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板书:1.量筒和量杯用途:测液体的体积.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l)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板书: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学生看书P83的图7—7.要让学生说出图中Vl,V2,V各是谁的体积.板书:2.学生实验,测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实验前,教师应强调三点:(1)实验要按书中设计的步骤进行.(2)使用天平前应先对天平进行调节.(3)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1和表2中.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检查并指导学生实验、重点检查以下几方面;(1)能否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托盘天平.(2)能否正确地使用量筒.注意纠正读值时的错误.(3)能否正确地选择数据表中的数值,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学生实验完毕,请实验做得较好的两个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数据填入黑板上事先画好的表播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两个实验小组,在实验时测出的石块的质量、体积虽然不同,但算出的密度值基本相同,这恰好能说明什么问题?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2)某位同学想出了测盐水密度的另一种方法: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盐水、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其质量,最后就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请你从实验时所用器材的多少及实验误差大小这两个方面,将这位同学的做法与我们实验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我们的做法有何优点?(可少用一个烧杯,误差小)(3)讨论书中P83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课学小结:(二)布置作业自制一个量筒,制作方法见书P88.【评析】在这个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今后做有关液体方面的实验和化学实验是有益的.注:文中涉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相关资源加到收藏夹添加相关资源密度 6(作者:曹广键)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教学重点。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初中物理教案:密度初中物理教案:密度1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p 、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才能;重难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2、密度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识别物质,在现实生活中,如根据颜色区分红色墨水和水,根据气味区分水和酒精,此中颜色和气味是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可以据以区分不同物质。

如何区分外观上一样的不同物质:如:体积一样的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的水和酒精。

提出:有时仅仅根据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和外部特征,很难鉴别不同物质,需要找出物质的其他特征——密度。

二、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取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其结果如下:分析^p 实验数据可得: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两块铁的体积是一块铁的体积的2倍;二块铁的质量是一块铁质量的2倍;两块铁和一块铁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2、对不同物资,体积一样时,它们的质量不等,即它们的m/v值不同;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体的特性。

三、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公式: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由密度定义可得到计算密度的公式:密度=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变为:ρ=辨析: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密度》。

4、物理意义:铝的密度2.7×103kg/m3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千克。

练习题:质量为3千克,密度为8.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将它截去一半,剩余的密度是______;假如再截0.5千克,那么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密度复习教案

密度复习教案
2、测量物质的密度:
原理:用量筒测量出体积V,用天平测量出质量M,根据密度的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对规则物体可用刻度尺量出有关长度,再求出体积.
例1:如何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学生叙述主要步骤
3、应用密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1签别物质2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让学生讲解具体的方法是什么
当堂
检测
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16克,体积是60厘米3,问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中空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纠错
记载
教学
反思
1、天平:测量质量的常有工具.
结构:使用时要注意的地方,学生思考回答
4、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学生思考量筒的单位及使用中要注意的地方.
三、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
1、应用公式求物质的密度:
例1:一块长2m,宽,厚20cm的金属块,质量是×103kg,求此金属的密度,并说出它是哪种金属若将它截去1/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是多少学生解答
密度复习教案
授课时间间:10年5月总第1时
课题
第十章密度复习
课型
复习课
共享备课以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重点
密度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
应用密度解决简单问题




一、弄清两个概念:质量和密度
1、质量:1单位生活中常用的一个单位:斤2换算:1吨= 千克 1公斤=2 斤 3常见物体质量估测
2、密度:1计算公式:2单位:
思考1、2×103 kg/m3= g/dm3
3、水银的密度是×103kg/m3表示的含 义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方法
使用
教具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个性化处理教学活 Nhomakorabea动
1.教师活动一、【问题导入】上节课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回去以后预习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大家完成的情况如何呢?
2.二、【互动合作】
3.活动一:知识点的归纳
(一)质量
1.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通用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教师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物理教师骨干级别时间
课题
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第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质量和密度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巩固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应用质量和密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
巩固质量和密度的基本知识。巩固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实验
教学
难点
学生应用质量和密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特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公式:ρ=m/v
单位:kg /m3、g /cm3
4、物理意义:
3、密度的测量
a、测固体质量b、测液体质量c、特殊测量a、
作业布置:1、熟记知识点2、完成新突破
教学靓点:
教学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个性化处理




测固体密度b、测液体密度计算:
1、判断什么物质是实、空心的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4、密度计算教学课时
三、基础巩固提升练习
1、完成基础练习2、能力提升题
动,使指针指在处表示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左臂偏高,右边的平衡螺母应向左还是右移动?第三步被测物体应放在盘中,砝码应放在盘,放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当最小的砝码放入还不能平衡,应移动使天平平衡,此时能否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第四步读出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所有砝码的质量,再加上刻度对应的质量。读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质量时应以游码的左边还是右边为准?,因为零刻线在游码的哪边?。第五步: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把砝码放回盒内。
2)使用天平应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还是手?,不能用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能否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思考:如何用天平称量水(即液体)的质量?;
如何用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或一张纸)的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它们的关系是千进制:1t=1000kg1kg=1000g 1g=1000mg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
学生用托盘天平1)、天平的使用:(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领会天平的使用)
第一步将天平水平放置还是任意放置?;第二步天平使用前要使平衡,具体操作是先把游码拨到左端的线处,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