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导学案班级姓名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主备:牟玉霞辅备:审核: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型:预习+展示+测评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确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方法。

一、预习反馈。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叫做加法结合律。

2.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 + = +加法结合律:( + )+ = + ( + )二、自学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本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28页内容。

三、合作交流(一)小组内交流1.下面各题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在括号内打“√”,不符合打“×”。

(1)甲数+乙数=乙数+甲数()(2)130+170=70+230 ()(3)32+52+102=102+52+32 ()2.连线83 + 315 64 + (73+37)87 + 42 + 58 315 + 83(64+73)+37 87 +(42+58)3.请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75+286+25 245+180+20+155四、目标检测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1)246+862+138=246+(862+138)()(2)85+76+15=85+15+76 ()(3)75+34+25+66=(75+25)+(34+66)()(4)▲+★+●=(▲+●)+★()2.简便计算85+76+24 168+245+32 343+69+57+313.生活应用(1)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

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一、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师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第一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40+56=56+40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

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a+b=b+a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6=36+( ) 305+49=( )+305 b+100=( )+b+( )=126+( ) m+( )=n+( ) 13+24=( )+( )第二环节探索加法结合律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学习内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科书第56—58页。

【文本分析】本课是在学生经历了一系列关于四则运算的学习后,对于运算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但概括运算律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2、让学生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喜欢大课间活动吗?你们在大课间会进行哪些活动?看,这些孩子们正在进行大课间的活动。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二、探索加法交换律: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师:算式怎么列?板书:28+17=45(人)或17+28=45(人)。

师: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可以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也可以用?(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得到都是跳绳的总人数,所以结果是?(一样的)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板书:28+17=17+28)2、观察这组等式,你还能像这样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板书3、观察讨论:(1)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用喜欢的方式把你的发现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追问:a表示什么数?b呢?教师小结:这个规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还可以用图形表示。

这些方法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

(板书:加法交换律)师: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b+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出示情境图:(1)刚才是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个数相加,我们发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又来了23个女生踢毽子(板书:28 17 23), 3个数,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人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意义以及它们的运用。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先把其中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其他数相加,和不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两个基本的数学定律,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讲解和例题。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加法计算题,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规律。

2. 新授:讲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加深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总结: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总结,强调其在计算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加法交换律:a b = b a2. 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3. 例题:演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 口头作业:向家长讲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总结,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解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第【1】篇〗加法交换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定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学会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

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列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

学情分析《加法交换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运算定律,对于加法交换律的内容,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习加法的运算定律,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同时也为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就和老师一起看一段动画片。

(师生观看动画片:朝三暮四)师:动画片看完了,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问题?(生:大笑。

师:你们为什么笑)(生:我发现猴子们其实每天吃到的栗子是一样多的)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3+4=7(个) 4+3=7(个) 3+4=4+3师:对,两种吃法虽然不同,但是结果每天吃到的栗子的总数量是同样多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第三单元导学案4.3.1 加法交换律【学习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

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有符号感以及应用符号解决问题的意识。

3.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52+78= 125+208二、合作探究 1.探究活动李叔叔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

(1)你能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吗? (2)40﹢56 56﹢40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3 (4)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两个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吗?2.试一试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00+600=﹢﹢65=﹢35400﹢500=﹢ 45﹢=35﹢﹢=245﹢28 ﹢81=22﹢三、课堂达标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2+100 = ( )+( ) 270+30 = 30+( )()+105 =( )+333 ()﹢100=()﹢542.下面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1)45﹢60=60﹢45 ()(2)甲数+乙数=乙数+甲数()(3)a+80=800+a ()(4)■+☆=☆+■()(5)70+120=120+70 ()(6)a+30=300+a ()(7)△+○=○+△()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56= 307﹢348=123﹢2847= 48﹢55=四、知识拓展请先在括号里填上“>”,“<”或“=”,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5+25+34()34+25+15 14+56+23()56+14+23你能写出下面的算式吗?20+42+35=()+()+()【学习评价】4.3.2 加法结合律【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2.让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导学案-第3单元-课时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导学案-第3单元-课时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课时课时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能力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运算定律探究和理解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第一课时: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板书定义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小组活动,出示:(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2页。

教学目标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27+73 73 +2758+37 37+58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男生完成:76+3024 237+96学生汇报答案。

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

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6.小结:(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

板书:a+b=b+a(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

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教案

加法交换律教案
谢慧玲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用字母或符号表示。

2、初步学习用加法交换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
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2、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情境引入,引导学生明确导学案(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内容,师引导学生自学理解。

3.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合作探究】内容。

(1)小组合作发现加法运算规律,并学会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

(2)先独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然后和同伴分享并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方式。

4、展示交流
(1)、指名学生回答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指名两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师板书。

(3)、指名说出两个算式表示的含义,观察结果,填空
40+56○56+40
(4)学生汇报自己写的算式。

(5)、小组派代表汇报发现的规律,并用一句话概括。

(6)、学生汇报用字母表达加法交换律。

5、巩固提升。

(1)、学生玩游戏对口令,加强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

(2)、用加法交换律填空。

(3)、计算3道加法题,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4)集体验证三个数相加,和是不是不变后,总结规律。

(5)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6、课外延伸。

7、作业布置。

“做一做”1题、练习五2题。

四、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具准备: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要求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过的乘法的运算规律。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那么,大家回忆一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又是什么呢?)a×b=b×a(a×b)×c=a×(b×c)(黑板板书)(那么加法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呢?让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二、创设情境、操作体验1、由生活引入,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换的含义。

数一数:本班男生的人数和本班女生的.人数,求本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女生:(26+17)人女生+男生:(17+26)人结果无论哪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再举书本上两个例子来说明。

26+17=17+263+2=2+315+20=20+15a+b=b+a(黑板板书)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分析比较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突出强调“交换”的意思。

结果表明:两个式子的加数交换了位置,但和不变。

再要求学生自己举一两个例子来试试看。

2、出示题目: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很丰富,看,有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方法一:先算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人,再算全部的人数:(28+17)+23人。

方法二:先算一下女生,再算一下他们加起来一共是多少人:28+(17+23)人。

那么得出:(28+17)+23=28+(17+23)整十(3+2)+5=3+(2+5)(19+12)+38=19+(12+38)整十(a+b)+c=a+(b+c)结果表明,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3、再举书本中的例子来说明结合的两个数的条件和原因。

57+49=50+7+40+9=50+40+7+9=(50+40)+(7+9)因为50+40=90,90是一个整十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课时2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课时2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导学案

备课教课设计教课内容课时主备人教材剖析教课目的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教课准备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课时二、加法互换律和联合律同时使用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互换律、联合律。

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易运算。

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想的灵巧性。

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知识目标指引学生研究和理解加法互换律、联合律。

能力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易运算。

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想的灵巧性。

感情目标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指引学生研究和理解互换律、联合律。

娴熟运用运算定律研究和理解互换律、联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易运算。

课本、教课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增补、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稳固回想上节课学习的对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互换律(2)加法联合律依据学生的报告板书。

二、新授出示:例 3下边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 A→B第五天城市 B→C 第六天城市 C→D 第七天城市 D→E A→ B 115 千米B→ C 132 千米回首旧知学生自由讲话C→ D 118 千米D→E 85 千米依据上边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依据学生的发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报告自己的答案,并说明原因。

要点指引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依据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报告。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能够正确指引,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表现运算次序,因此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互换律,也用到了加法联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往常在简易计算中,加法互换律和加法联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稳固练习: P20/ 做一做四、讲堂小结:学生报告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计算下边各题60+255+40135+39+65+11282+41+15913+46+55+54+87548+52+46855+137+63+45+50六、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依据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115+85+132+118←加法互换律= (115+85) +( 132+118)←加法联合律=200+250=450 (千米)仔细思虑提出问题小组议论、交流,着手达成问题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议论沟通,集体订正。

第三单元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目标】1.认识运算中的规律——交换律,发现、理解、概括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会应用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规律研究的方法:猜想—验证—总结,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研究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体会规律发现的过程,并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竞争情境,初步感知规律1. 口算比赛引出对规律的猜想。

口算大比拼,男女对抗赛。

题目成组出现,引发学生对规律的猜想。

2.在比赛中“逼迫”学生发现规律,并进一步探索规律。

为什么不公平?有什么问题?体现:交换,和不变看来你们是发现规律了是吗?那谁能说清楚?既然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二、举例验证规律,尝试应用所学1.这四组算式有这样的规律,那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在你的练习本上多写几个这样的式子算一算,试一试。

(学生板书3组)这里已经有了一些例子,符合刚才的规律吗?(出示)这里还有一些呢,都符合吧?那这样的例子能举得完吗?用省略号表示。

能举到不行的例子吗?不能。

那现在我们能确定规律了吗?这个规律在数学上称为“加法交换律”。

2.引出字母表示方法。

师:刚才大家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举也举不完。

那么,能不能只写出一个这样的式子,就概括这个规律呢?学生呈现多种表示方法,总结:这就是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

(板书)3.联系旧知,加深理解。

师: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见过。

呈现:1和3组成4,3和1组成4。

题目:6+2=8 2+6=8出示集合圈从加法的意义强调:不管是左边加右边,还是右边加左边,它们的和总是固定不变的。

4.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我们是怎样验算加法的?对!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我们不知不觉就在使用加法交换律了。

(出示曾学习过的加法验算方法)其实,交换律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再来一次口算比赛。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单元《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单元《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教学难点:概括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一. 师生合作,探索加法交换律1.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谈话:随着学校开展的“植根童趣,放飞童心”的活动以来,课间同学们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出示挂图)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口答。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两个问题(出示问题)(4).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①应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②追问:还可以写成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7+28=45(人)2.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1).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2).你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吗?板书:28+17=17+28(3)仔细地观察这个算式,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4).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试试看。

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我们发现的规律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

学生试着写一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6).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我们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叫运算律。

但是自己创造的符号只有自己明白,还要学习数学界公认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

(7).谁来说说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表达?齐读。

(8).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用过?指出:在验算加法时用的就是加法交换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1加法交换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1加法交换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1加法交换律1 / 41四年级数学下册班级姓名 组名温馨寄语:新讲堂,我展现,我快乐,我收获!年 月 日主备人 课题加法的互换律课型新课参备人审查人课时第1课时学习教育部鉴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4页例2、)内容学习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互换律。

目标 2、能娴熟运用加法互换律解决实质问题。

要点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互换律。

(要点)难点 2、能娴熟运用加法互换律解决实质问题。

(难点)学习学案导 案流程1、“换位子”游戏导入。

一、复习今日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做“换位子”游戏,老师举左手,同桌之导入,激导学间相互互换地点,老师举右手前后相邻的两排同学互换地点,看谁反发兴趣。

应快。

2、读学习目标。

联合教材第17页例1自主学习,我能达成以放学习任务:二、创建生活学习任务一:情境,生自 1、经过察看主题图,我发现了信息 :成问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1加法交换律2 / 42 交流主数学与生2、例1要解决什么问题?活的联系1、学生独合立思虑。

2、同桌学习任务二:交流成作我能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解答:果。

教师:查学学习任务三:学生的学习状况,1、我还可以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进行点习评。

2、我发现了加法的规律:()叫做加法的互换律。

学习任务四:我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加法的互换律:全班交流成就:1、认真、认真聆听其余同学的讲话,假如有不一样建议,等同学说完后你再增补。

展现2、报告时求情自己的算法。

分享3、组织学生评出最优算法。

提高评学、应用加法互换律,用线连一连。

28+56 79 +O +69 +O69+0+ 56+28 0 +792、依据加法互换律填空。

三、探究交流。

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合时点拨、评论。

四、经过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快乐300+600=600++65=65+35学生达成后登台展示,教师78+=43+a+12=12+冲3、计算下边各题,并用加法互换律验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这五条定律的一些简单的运用。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有余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它的基础作用。

1.使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培养为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探究和理解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2.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2)加法的简便计算(1课时)(3)减法的简便计算(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6)乘法分配律(1课时)(7)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1课时)(8)练习课(1课时)(9)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学生的迁移,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导学案设计加法交换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例如:在10以内数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在万以内数的加法中,通过对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所得的结果不变。

为此,在教学时做了如下设计:1.设计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自主提问创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所以,在新课的开始,在遵循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改编了情境图,给学生呈现了他们课间活动的场景,并提供了三个信息,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本节课重点研究的问题。

这种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供了保障。

2.设计观察、比较、举例、验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供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获取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在学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观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计算进行验证,借助不完全归纳法,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这一教学过程在不经意间传达给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观察、猜想、推理验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5分钟)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自主提出问题。

(2)选择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列式。

2.引入新课: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1.(1)观察并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①跳绳的有多少人?②跳绳的男生比跳绳的女生多多少人?(2)列式:28+17或17+28。

2.思考并交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口算。

37+22=24+46=43+57=50+0=选择一个加法算式,说出其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㈡课堂小结
独立
完成
集体
检测
收获与不足:
安全教育
发现坏人,或者碰到紧急的事可以打110报警救助。
自评(☆☆☆☆☆)组员互评(☆☆☆☆☆)家长评价(☆☆☆☆☆)
自学
课本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
2、观察下面的算式,说说怎样计算简便。
425+14+28632+179+68
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小组
汇报
反馈总结
㈠课堂检测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说说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85+47+15+53168+250+32
97+89+1185+248+65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348+217+162=348+(+)
(25+68)+32= 25+(+)
(56+47+44=56+(&#
自学教科书P30例3。
1、理解题意,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我会列出算式。
3、我会用几种不同的算法。
(1)(2)(3)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
科目:数学课型:新授年级:四(1)(2)班学生姓名:
主备人:辅备:时间:2015.3.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方式
教学
手段
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3、归纳总结,交流展示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
四、过关检测:
1、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1)276+124=180+220()(2)a+20=400+a()
(3)550+240=240+550()(4)a+c=b+c()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加法交换律验算。
15+75= 36+24= 45+30= 140+260=
思考上面4组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看有什么发现?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

(2)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 )的位置,( )不变.
38+456= 307+348=
123+2847= 468+575=
总结、评价:
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导
1、我能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3、我能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学习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1、预习反馈
学生口算:
75+15= 24+36= 30+45= 260+140=
2、运用、验证规律:
(1)根据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289+346=( )+( ) 235+( )= 128 +( )
45+36= ( )+( ) ( )+ 137=( )+ 63
(2)我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 )的位置,( )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②我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