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5光的色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彩虹现象为例,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色散的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色散过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色散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
3.讲解白光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混合的规律。
4.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光的色散在现实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颜色混合的实例,如彩虹、彩色电视等。
2.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所选实例中的颜色混合现象,探讨光的色散原理在实例中的应用。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明确光的色散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总结光的色散的规律和颜色混合的规律。
3.强调光的色散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4.总结反思与知识整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明确光的色散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通过总结反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丰富多样,充满活力。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明确光的色散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的知识整合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光的色散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光学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相结合展现出七彩的世界。

本节教材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三、教学过程初二物理光的色散教学反思1、《光的色散》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本节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这节课我应该把观察实验和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2、本节导入是由色散实验的演示,三棱镜实验引入光的色散,使学生知道太阳光可被分解成七色光,这一实验没问题;接下来就是观察现象,由于效果不是很明显,导致是哪七色光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没有直观看到现象好。

3、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有自己的兴奋点,课堂中会期待着兴奋点的出现,课后会因为兴奋点的出现而心情舒畅,觉得很有成就感。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教学设计现象: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它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教师讲述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故事.板书: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例1】(多媒体展示)观察下图,请归纳你发现的现象:(1);(2).解析:本题属于观察探究,观察点是三棱镜和光屏,探究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答案:(1)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光屏从上到下分别呈红、橙、黄、绿、蓝、靛、紫(2)三棱镜的作用是将太阳光(复合光)分散成七色光(单色光)(二)色光的混合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2: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此实验也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实验3: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三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A的颜色.(如图)生: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重叠部分A是白色的,即三原色光可以合成白光.注意: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三)看不见的光1.光谱白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生:白光是复色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把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板书: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2.红外线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P86~P87有关红外线的内容.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1: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4.5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5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节光的色散素养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知道太阳光是复色光。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了解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光的色散与光的三原色。

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导入)如图所示,在“五岳”之首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神奇的“佛光”真的是活佛显灵而产生的吗?如果不是佛光普照,那么你知道它形成的科学道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疑这一神秘的现象。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光的色散在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单纯的颜色,直到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做了光的色散实验,才揭开了光的颜色的秘密。

实验1:光的色散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另一边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在光屏上出现一条七彩光带。

结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色的光屏来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从上到下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我们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叫做光的色散。

应用:雨后的彩虹就是由色散现象引起的。

下雨过后,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下半部分较大,上半部分较小。

水滴像三棱镜,太阳光经水滴后也会发生色散,空中有很多水滴聚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在雨过天晴会看到彩虹。

探究点二、光的三原色根据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如果让七色光沿着射出的方向射入,七色光能够重新回合成一束白光,但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不需要七种色光混合,只需要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即可得到白光,并且其他色光也能够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实验1:利用色光混合器调节,混合出不同色光。

现象:不同色光混合后呈不同色光的基本规律如图所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4.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将其与光的色散现象联系起来,解释自然现象。
5.能够运用光的色散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如太阳光的颜色、彩虹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观察并记录:请学生观察一周内遇到的彩虹现象或其他与光的色散相关的自然现象,记录下时间、地点、现象描述等,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4.家庭实验: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用透明玻璃杯、水、白纸等材料,进行简单的光的色散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写下实验报告。
5.小组讨论:针对课堂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讨,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讨论报告,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和收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理解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学会使用三棱镜进行光的分解实验,观察并识别光的色散产生的七种颜色。
3.掌握色散现象的产生原因,理解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导致色散现象。
3.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色散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探究科学的信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教案

第5节光的色散整体设计本节学习光的色散。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因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引发的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光、看不见的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颜色,而对彩虹类的现象见之不多,对其成因较难理解。

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并尝试解释彩虹形成的原因,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了解看不见的光。

看不见的光,其内容抽象,在理解方面难度较大,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本课采用先从生活入手,抓住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探究其特征和原因,进而再回到生活中寻找实际应用。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到光学的巨大魅力,感悟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培养他们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判断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乐趣及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层次,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4.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

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3.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

2.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1.光的色散演示实验。

2.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三棱镜、白纸、手电筒、红色和蓝色塑料片、多媒体资料、平面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问题: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  教案

4.5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

3.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教学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教学难点】色散的原因。

【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器材:激光笔、三棱镜等。

2.演示实验器材: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墙上一道美丽的光带,想一想,它与我们生活中的什么非常相似?(课前准备一个三棱镜放在窗外,折射太阳光)太阳光是白光,为什么折射后会出现五颜六色的光呢?二、设疑自探。

学生针对以上情景,结合课题,提出问题。

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为本节课的自学提纲:(1)什么是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由哪些色光组成的?(2)色散的原因是什么?(3)光的三原色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通过动手实验,解决以上问题。

三、解疑合探。

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解决自探中的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一)研究光的色散。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什么是光的色散?太阳光由哪些色光组成?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师鼓励和引导:请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完成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的现象。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以下证据。

要求大家按课本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

生交流思想,商讨,合作完成实验。

分析与论证。

展示、分析、评价。

交流成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白光折射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白光折射后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3.色散的原因。

白光是怎样发生色散的呢?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白光是由这七种色光所组成的,那么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看一下他的变化。

播放视频。

实验发现,棱镜的玻璃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对红光折射最小,对紫光折射最大,不同种色光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率是不同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色散现象;2.掌握光经过棱镜色散的原理;3.了解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2.光的折射和反射。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光源、纸板、棱镜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实验图片,在一定条件下,光通过棱镜后会出现哪些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好奇。

步骤二:讲解光的色散现象(10分钟)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了解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初步认识。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步骤三:观察光的色散实验(15分钟)实验操作: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具备光源和棱镜的实验装置; 2. 教师调整光源位置和棱镜角度,使光通过棱镜后发生色散;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讨论与解释: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讨论光经过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四:探究光的色散原理(20分钟)教师讲解与引导: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用白色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光在不同折射角度下的色散规律。

学生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光在不同材料中的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实际应用(10分钟)教师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小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强调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更多应用。

五、板书设计光的色散- 定义: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棱镜后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 形成彩虹等现象实验装置:光源、棱镜实验现象:光经棱镜后出现色散现象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白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光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际应用: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色散原理和讲解实际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3.引发思考:通过展示现象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光的色散现象,讲解色散产生的原因,即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色散原理。
3.教学重点:强调色散现象的本质是光的折射,以及光谱的形成过程。
(2)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科学思维。
(3)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色散现象,如彩虹、光盘、肥皂泡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提出问题:为什么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的光有什么特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光的色散之前,已经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在光的色散方面,学生可能对其现象认识不足,对色散原因和光谱的理解可能较为困难。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观察、发现光的色散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自主发现光的色散现象。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色散原理。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彩虹、光盘等生活中的色散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3.教学反思: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85页的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选择题:检测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程度。
b.填空题:考察学生对色光三原色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
2.学习使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并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3.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知道光的色散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思考题:探讨为什么彩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观察报告要求文字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字数在300字左右。
3.手抄报要求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具有创意。
4.思考题需认真思考,积极与同学交流,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作业上交时间:下次上课前。
4.掌握色光的三原色,理解彩色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光的色散现象及其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4.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通过学习光的色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增强环保意识。

4.5光的色散教案7篇

4.5光的色散教案7篇

4.5光的色散教案7篇4.5光的色散教案篇1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2、难点:色光的混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学生光源,三棱镜,红玻璃片,蓝玻璃片五、教材分析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

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六、教法思考本节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

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温故知新:光的折射的两道习题。

导入: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

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

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

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四章 4.5 光的色散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四章 4.5 光的色散 教案
指导,巡视,点拨。
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
交流讨论并回答。
阅读学习目标。
各组交流预习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讨论后完成。
1、 光的色散
实验:让太阳光射到玻璃三棱镜上,看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1)你看到的现象是
(2)你知道彩虹形成的原因了吗?
彩虹是太阳光而产生的。
2.色光的混合
刚才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2’)
出示目标,交流预习。(5’)
引导探究,小组展示。(15’)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实验:
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
1、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积累许多应用。课堂中师生共同合作进行分类,使问题进一步系统化。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10’
1、雨后,天空出现了彩虹,从外侧到内侧的颜色依次是:
2、思考:“夕阳返照桃花度,柳絮飞来片片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物理道理吗?
3、想一想:白纸黑字的文件上不小心弄上了一大块红色的污渍,现在要进行复印,怎样能使复印后的材料看不出红污渍呢?




1、光的色散。
2、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3、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 教案(人教八年级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 教案(人教八年级上)
2、知道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
教 学 过 程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
进行新课:
1、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现象
实验: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
2、物体的颜色: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
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知道太阳光谱的内容。
(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
课题
五、光的色散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教案设计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教案设计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台盘中学杨秀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学过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学会初步评价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探究活动中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主动与他人合作意识,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光的色散、红外线与紫外线2、学习难点:色光的三原色三、教具学具: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四、导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请同学回忆前一节学习的内容,回答: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填“靠近”或“远离”)2、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画出光折射的情况.[思考] 白光射到玻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想)[多媒体展现图片]以下这些你见过吗?[思考]你见过彩虹吗?它们是怎样产生的?红花绿草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引入]同学们今天学完第五节光的色散(板书)就能完整回答这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想一想]太阳光是白色的,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大家猜猜看)我们用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1、光的色散同学们看课本图4-30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不是怎样,我们用以下实验来探究它们。

[演示]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

照下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现象](1)在演示图甲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全体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
组内讨论可以较深层次的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出示展示内容:
1、太阳光色散后分解成哪几种光?偏折程度最小的是?偏折程度最大的是?
2、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3、红外线及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
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上黑板展示或口头表述
通过展示,增强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光的色散
课题名称
4.5光的色散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考试大纲描述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知道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位于光的折射教学之后,内容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看不见的光。教材安排了观察和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获得感性材料,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
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观察实验现象,初步了解本节课内容
通过小实验直接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快速进入课题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1.说出太阳光是由哪几种色光混合而成。
2.说出哪几种色光是色光的三原色。
3.记住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应用。
要求学生看书85---87页自学,完成导学提纲“基础感知”
教师课堂巡视,且每组批改1--2人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光的折射、全反射知识 但不了解棱镜的基本光路 也不了解光的折射率和光的颜色有关。因而 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景 层层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教案

光的色散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能力目标(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情感目标(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2)难点:色散的原因。

器材演示用: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学生用:手电筒、装有水的圆形烧瓶、三棱镜、玻璃砖、彩色透明纸、三色陀螺、计算机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一引入新课一、导入: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flash动画,提出问题“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光的色散”。

学生: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摘选)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2.彩虹为什么会消失呢?3.画画的时候,也有很多颜色的颜料,可以用它来描绘“彩虹”,那么颜料和光有联系吗?师:大家的发现非常好,让我们先来再现“雨后彩虹”,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温故知新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探究二、探究光的色散1.研讨与发现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彩虹。

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与发现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 2.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教学难点】1.光的色散现象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教学用具】三棱镜、三原色光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太阳发出的光,照亮了地球,使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太阳光有颜色吗?“雨后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节光的色散二、新课教学(一)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课堂导学(一)太阳光是白光,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白光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演示1]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二次备课内容光的色散[演示2]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二)、自学思考提出问题: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那么七种单色光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混合后又将是什么颜色呢?自学课本86页,完成课堂导学(二)(三)、自学展示:自学课本86页看不见的光,完成课堂导学(三)并展示,最后归纳总结:(四)、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太阳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三、布置作业:课本8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板书设计】:1、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2、三原色: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3、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红外线:1.特性: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 2.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1.光的色散现象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
【教学用具】三棱镜、三原色光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太阳发出的光,照亮了地球,使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太阳光有颜色吗?“雨后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节光的色散
二、新课教学
(一)实验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课堂导学(一)
太阳光是白光,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白光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演示1
]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
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
二次备课内容
光的色散
[演示2]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
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
能看到什么?
(二)、自学思考
提出问题: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那么七
种单色光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混合后又将是什么颜色呢?
自学课本86页,完成课堂导学(二)
(三)、自学展示:
自学课本86页看不见的光,完成课堂导学(三)并展示,最
后归纳总结:
(四)、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太阳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三、布置作业:
课本8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板书设计】:
1、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
2、三原色: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3、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红外线:1.特性: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
能力很强。

2.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红外线遥感;③红
外线遥控。

紫外线:1.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
用很强;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①医用消毒;②防伪措施;③生理作用.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