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课:魅力中国之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研究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2)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2)(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 (2)(二)、内蒙民居 (3)(三)、宁夏民居 (3)(四)、陕北民居(西北窑洞) (3)(五)、山西与山东民居 (4)(六)、陕南居民 (4)二、中国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5)(一)、江苏民居 (5)(二)、上海民居 (5)(三)、福建民居 (5)(四)、云南民居 (6)(五)、南方天井民居(以徽州民居为主) (6)三、少数民族民居 (7)(一)、西南少数民族盛行的干阑住屋民居 (7)1)、侗族鼓楼 (8)2)、傣族竹楼 (8)(二)、藏族碉房 (9)(三)、蒙古包 (10)(四)、新疆维吾尔族民居——“阿以旺” (10)四、特殊的住宅形式——水上民居的“舟居” (10)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
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
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
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中国民居的调查研究,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在中国地域文化,并更好地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
第一天: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对地方民居有大致地了解。
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田园梁子(五班)
课题组成员:田园梁子 朱成林 刘政(五班)
课题指导老师:耿顺传 王付江
第一部分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一、பைடு நூலகம்题的来源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
朱成林:多渠道搜集文献。
刘政:搜集照片,媒体报道等。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成果
1、内容摘要: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因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方民居。我们将中国民居分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每个小方面又具体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中国民居的研究,我们发现应该对现有的这些民居建筑做到充分的保护,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伟大的民居建筑特色,让中国民居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之震撼!
2、关键词:民居、地理位置、气候、地方风俗、保护与继承
3、研究结论: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北方的辽阔平原到南方的湿润河流,从西部的高山峡谷到东部的海滨城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
这种多样性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民居建筑,使得不同地区的民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的北方地区通常是寒冷干燥的,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炎热。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北方民居更加注重保温和防寒。
典型的北方民居是四合院,它由四个建筑物围合而成,形成一个中央庭院。
四合院的建筑布局紧凑,庭院内有花草树木,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而建筑物的墙壁厚实,常常采用夯土墙和青砖,以保持室内的温暖。
此外,北方民居通常有一个独立的炕,用于供人们取暖和睡觉。
与北方相比,中国的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南方的民居建筑更加注重通风和遮阳。
典型的南方民居是建在水面上的水乡民居,如江南的水镇。
水乡民居通常有一层或两层的木质建筑,底层用于存放货物和船只,上层是居住空间。
房屋的倾斜屋顶和悬挑的檐口可以有效地防雨和遮阳,同时也方便了水乡的交通和生活。
中国的西部地区多山且海拔较高,气候多变。
这种地理环境要求民居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和防震能力。
西部地区的民居通常采用石材和木材建造,墙体厚实且坚固。
房屋的屋顶多为坡屋顶,以方便积雪和防止雨水渗透。
同时,民居的建筑也通常采用梁柱结构,以增加房屋的稳定性。
中国的东部地区是沿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东部地区的民居更加注重采光和通风。
典型的东部民居是具有悬山顶的建筑,即屋顶上方有一个突出的山形结构。
悬山顶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性,还可以起到保护屋顶免受风雨侵蚀的作用。
此外,东部地区的民居通常有较大的窗户和阳台,以便更好地享受阳光和海风。
总的来说,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密切,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在设计和构造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民居建筑在保护人们免受恶劣天气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这种地域特色使得中国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然环境的关系2021届⾼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然环境的关系⼀、民居特点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们在适应改造⼤⾃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总结⼀些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①黄⼟⾼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
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温,降⽔较少,黄⼟直⽴。
②北⽅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墙较厚。
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较少。
③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
反映的环境特点:⽓候⼲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
④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
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阔,居民以游牧⽣活为主。
⑤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较多,便于排⽔),门窗多且⼤,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
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
⑥云南傣族⽵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
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动物、⾍类多。
⑦青藏⾼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
反映的环境特点:⾼寒、光照强。
⑧东南亚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多⽊桩⽀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
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
⑨因纽特⼈冰屋的特点: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
反映的环境特点:终年寒冷的寒带环境。
⼆、跟踪训练蒙古包能满⾜游牧需求,尤其能够对抗草原上严峻的⾃然灾害,是游牧民族与⾃然和谐相处的绝妙体现。
下图⽰意蒙古包景观(左图)及蒙古包搭建过程(右图)。
据此完成下⾯⼩题。
1.决定蒙古包呈圆形的因素是A.⾼温B.暴雪C.酷寒D.⼤风2.关于蒙古包各组件的说法合理的是①所有部件组装均⽤铁钉固定,以保持蒙古包稳固②门⼝较⼩且离开地⾯,可预防雪的堆积并抵御严寒③门⼝朝东南,可减少冬季风影响并获取更多光照④最⾼点的天窗能够改善采光和通风,促进空⽓流通⑤门的中上部开窗户镶嵌玻璃,⽬的是改善采光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3.蒙古包搭建地随着迁徙季节⽽调整,最合理的是A.春阳B.夏岗C.秋洼D.冬平【答案】1.D 2.C 3.B【解析】1.内蒙古⾼原多⼤风天⽓,同样的风⼒,圆形的蒙古包受⼒较⼩,结构更加稳定,D正确;内蒙古⾼原夏季⽓温相对凉爽,冬季寒冷,A错;蒙古包外形呈圆形与暴雪和酷寒等因素关系不⼤,BC错。
中华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华民居与地理环境作者:邢志军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05期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影响。
现把几种典型的民居介绍如下。
北京四合院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
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符合中国古代家庭生活中要区分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
山西民居山西民居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同属北方的四合院类型,但两者在四合院型制、建筑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
山西民居对外的山墙一般都不开窗,且高大壁立,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的高达5层楼高,有很强的防御性。
这是因为山西是“九边重镇”,自古战事频繁,防御性在山西民居中被着重强调,商贾大户尤其注重住宅的安全。
山西民居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无论厢房还是正房、楼房还是平房,双坡顶不多。
由于都是采用单坡顶,外墙又高大,雨水都向院子里流。
这既反映了当地气候比较干燥的特点,又反映了晋商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
题正确答案为D。 建筑物密闭、门窗小,为了防寒保暖;因此可推测该建筑位于高纬度地区 降雪量大,门前台阶的设计是为了适应冬季降雪量大的自然环境。
1. 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 A: 夏季洪水多发 B: 夏季高温潮湿 C: 冬季降雪量大 D: 冬季光照时间短 2. 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降水 B: 光照 C: 地形 D: 台风
【练习2】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 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 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 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 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 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练习8】 (1)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 主要作用是 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跌入 D. 美化建筑 ( 2) 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 塌 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 水 ( 3)地坑院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B防止人们跌入院内; C使地坑院美观协调 D阻挡风沙、雨雪
1. 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 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 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C.降雨强度大
B.高温多雨的气候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骑楼是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 是当年华侨从东南亚返乡所建。
地理环境与中国民间住宅
地理环境与中国民间住宅〔关键词〕地理环境;民间住宅;特色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东西相距5500千米,南北相距5300千米,东西跨60多个经度,南北跨50多个纬度,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因而各个地区在多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
住宅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
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住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体现出了独特的地方风格,折射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民风、民俗的融合。
我国的民间住宅根据各地的地形、气候、降水和地理环境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为了适应当地高寒、多风的气候,往往选择居住在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在气候较温和的向阳一侧,充分利用岩石、灌木等建筑材料,建造的住宅形似“堡垒碉房”。
藏民在建房时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其用岩石砌成较厚的墙体,而窗户开得较小,以利于防风御寒。
碉房一般分为2~3层,低层作为畜舍,上层住人,楼向上逐层缩小,上层屋顶为阳台,是供晒谷物用的。
那些肃穆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即是如此,如拉卜楞寺、塔尔寺、大昭寺等,是这一形式典型的代表。
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因受夏季暴雨的冲刷,流水侵蚀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在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农民重要的住宅形式之一,人们利用黄土结构较均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在坚实的黄土沟谷的崖面上,垂直向下挖洞,再横向凿洞,顶部修成拱形,室内不用梁柱,洞口用砖砌成半圆形,装上门和窗户,俗称“砖石窑”。
而在没有山崖,土层又比较厚实的地方,人们就地挖下一个方形的坑,然后再向四壁凿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人在平地,只能看见院中的树梢,不见房屋,称之为“地坑窑”。
如今的人们生活富裕了,很少挖土窑洞,取而代之的是石窑和砖窑,其结构美观大方,坚固耐用。
中国民居与地理
中国民居与地理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标签:民居;气候;地形;植被Chinese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nd geographyLi Xiaoqing【Abstract】Our country is vast in territor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many and varied, the social economy environment is also different.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formed the regional different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style gradually, this tradition’s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building has gotte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rand mark deeply, vividly has reflected the human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Key words】Common people residence; Climate; Terrain; Vegetation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了约5500千米,东西跨了约5000千米,气温和降水差异大,气候复杂,地形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也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国北方地区地处中温带和暖温带,降水量在80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由于各地土质、地形、植被等差异形成了几个典型的民居代表。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课题负责人:田园梁子(五班)课题组成员:田园梁子朱成林刘政(五班)课题指导老师:耿顺传王付江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一、课题的来源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中国民居的调查研究,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在中国地域文化,并更好地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1、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2、课题进程的安排第一天: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对地方民居有大致地了解。
第二天;多方面查找文献资料、媒体报道、照片,联系以前的实地考察经历,把资料进行汇总。
第三天:有条理地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天: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结题。
3.课题任务分工田园梁子:总负责。
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和筛选。
最后撰写结题报告。
朱成林:多渠道搜集文献。
刘政:搜集照片,媒体报道等。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果1、内容摘要: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因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方民居。
我们将中国民居分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每个小方面又具体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进行分析。
最后通过中国民居的研究,我们发现应该对现有的这些民居建筑做到充分的保护,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伟大的民居建筑特色,让中国民居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之震撼!2、关键词:民居、地理位置、气候、地方风俗、保护与继承3、研究结论: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地理环境与民居
瓦或混凝土等耐水材料。
03
地貌与民居
地貌特征的不同影响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在河流沿岸地区,民
居可能采用水乡风格,而沙漠地区的民居则可能采用厚重的墙体和隔热
材料。
水文条件对民居的影响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对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和布局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 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民居可能采用水车、水井等设施来利用水资源;而在缺 水地区,民居则可能采用节水技术和储水设施来应对水资源短缺。
高中地理-地理 环境与民居
contents
目录
• 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 中国传统民居的地理特色 • 现代民居的地理因素考虑 • 地理环境与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01
CATALOGUE
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气候类型与特点
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对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和布局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 寒冷地区的民居通常采用厚实的墙体和双层窗户,而炎热地区的民居则注重通风和遮阳。
温度与民居
气候温度的变化影响民居的室内温度调节。为了适应不同的温度变化,民居的窗户设计、 通风设施和建筑材料都有所不同。例如,在寒冷地区,民居的窗户较小,以减少热量散失 ;而在炎热地区,窗户较大,以便更好地通风散热。
降水与民居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对民居的屋顶设计和建筑材料产生影响。在多雨地区,民居 的屋顶通常采用斜面设计,以便快速排水;而在干燥地区,民居的屋顶则可能采用平顶设 计,以减少水分蒸发。
循环经济与民居建设
资源循环利用
鼓励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将可 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民居建设中,充 分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建筑
高中地理选修课:魅力中国 之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69页PPT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高中地理选修课:魅力中国 之中国民 居与地理环境
6、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发布时间:2022-07-31T07:25:48.710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8月作者:董伟鹏[导读]董伟鹏咸阳市育才田家炳中学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8-144-01中国各地民居建筑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主要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多样,民居追求既能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也渗透和顺应了中国传统文化规范和要求,就地取材,节约投资、居住舒适,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炎热多雨地区为了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民居很好的做到了适应当地环境,与当地自然、人文和谐。
能更好的考察学生对区域自然、人文的理解,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社会实践力,因此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面。
例如:2017全国高考3卷: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
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了解、研究与保护。
一:窑洞:1、分布:窑洞大多建造在黄土高原沿山与地下,有靠山窑、独立式窑洞、地坑窑。
其中靠山窑最具代表性。
2、原因:由于黄土高原处于温带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冬冷夏热,冬季多大风。
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历史上由于战乱、开荒种田等因素又导致植被稀少。
但当地黄土深厚,直立性强,不易坍塌。
家里只要有劳动力可在避风向阳之地挖窑而居。
冬暖夏凉,不占用良田,节省建筑材料、经济省钱,不破坏生态。
渭北多土窑、陕北石头多,多石窑,山西煤多烧砖、多砖箍窑。
二:蒙古包1、分布:内蒙古高原及周边蒙古族游牧的地区。
高中地理 高三热点事件1——民居与地理环境
热点9 传统民居建筑与地理环境【地理背景】《中国民居》,是当代中国人的一次集体寻根,是关于对传统“家”文化传承和思考的系列纪录片。
项目由中国建筑设计界和影像界的团队跨界合作,联合发起,将持续为中国传统民居文化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传承。
2020年7月25日,回归中国传统家园——《中国民居》首次播出。
1.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聚落的建造通常是就地取材,其外部形态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2.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比较(1)北方民居北方干燥,屋顶多采用平面或者坡度小;北方冬天严寒,夏天较短,房子很注意防寒、保暖,有取暖设备:暖炕、暖墙、地炉;北方要挡风避寒,墙厚重朴实,墙壁、窗户保温功能好。
●北京民居四合院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内蒙民居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宁夏民居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
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陕北民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
●山西与山东民居山西太行山区与山东胶东丘陵一带两地民居形式类似,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
由于山高石料普遍,依照传统上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
故砖石住宅较多。
(2)南方民居南方雨水多,屋顶坡度大,易于排水;南方冬天不是很冷,屋内一般没有取暖设备;南方空气潮湿,房子开窗大,墙壁高,要通风防潮。
●徽派建筑:所在地区多山地丘陵,山环水绕,地窄人稠,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说明居民较富裕,有能力建高楼;建筑群落多用木材,而木质结构房屋易发生火灾,马头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天井是(1)墙厚:隔热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筑墙
2.单坡顶(肥水不外流)
3.院子东西窄、南北长
乔家大院
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 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 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 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 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 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 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 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 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 与伦比的艺术宝库。
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与北方的四合 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闭式院落,但相对紧 凑一些。住宅的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 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房子是用来接待客人和 举行典礼的大厅,后面院内多有二层小楼, 为了通风采光,院墙上都开有漏窗,房屋 也前后开窗。 南方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对江 南的建筑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防潮避湿 气,江南民居的墙一般较高达,开间也大, 设前后门,便于通风。同时,为了隔绝地 上地上的湿气,一般为两层建筑,二层做 卧室。底层多为砖墙,上层为木结构。
1、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 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正房底层明间为堂屋、餐室,楼层明间为粮仓,上下层次间作居室;耳房底层作 厨房、柴草房或畜廊,楼层作居室。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单跑楼梯,无平台, 直接由楼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楼层,布置十分紧凑。“三间四耳倒八尺” 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 印”的最典型的格局。天井狭小正房面向天井挑出腰檐 4、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 檐和门廊腰檐称“小厦”。 大小厦连通,便于雨天穿行。房屋高,天井小,加上大小厦深挑,可挡住太阳大 高度角的强光直射,十分适合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型气候特点。正房较高、用双坡屋 顶 5、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 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外观上罄墙 高耸,宛如城堡。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 6、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 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 斜沟,减少了漏雨的薄弱环节。独门独户、高墙小窗 7、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 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
少数民族民居—云南“一颗印”
“一颗印”民居特点:由正房、厢房、倒座组 成四合院,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 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故称为“一颗印”。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 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 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通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 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 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滇中地区标准的 土木结构房屋称为"一颗印",为三间四耳一倒座,实际因经济情况有所增 减,正房和耳房均为二层楼房,倒座多数为平房,少数为楼房,但空间 极矮。正房较高,耳房矮一些,这样长辈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较好。中 间为天井,多打有水井,铺石板, 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 为安全起见, 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都从天井采光。 房屋为木料的柱梁为支架,墙体多为夯土墙或土墼墙,建盖时先挖基 沟,下石脚,立屋架,上梁(要举行一个仪式并请客的),然后砌墙或 打夯土墙,上瓦,最后做内部的楼板,板壁等。做的好的内外墙均以石 灰粉平,一般的仅将内墙粉平。屋内没什么装饰,好的人家地面可以铺 青砖(非常少),一般的就用土打实。楼板以木板做槽拼装,走起来很 响。楼上的房间分隔和朝向天井的板壁也以木板做成。正屋前向天井的 那一面有厦子,瓦面刚好接上二楼正房的窗户,可以晾晒东西。 图片为近代所建造的“一颗印”民居,为三间两耳无倒座,俗称“小 三间”
建筑环境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内容: (1)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理 现象和地震基本烈度; (2)场地的场层分布、岩石和土的均匀性、物理 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和其它设计计算指标; (3)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侵蚀性和土层的冻结深 度; (4)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5)常年和最大洪水水位,地面排水、积水和沼 泽地情况,以及饮用水源情况; (6)场地的合理建筑范围,合理的交通出入口; (7)区域内气候的场地微气候; (8)景观和绿化植被,生态状态。
门楼
影壁
北京民居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四合院的代表作品。四合 院严格按照中轴线布局,主要建筑都分布在 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 严格遵循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在 房间的使用上家庭成员从尊卑、长幼等进行 分配。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 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 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 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 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 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 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 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 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 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 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 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 美建筑形式。
晋中民居
晋中一带最出名的是晋商们修建的豪宅大院。建 筑规模较大,设计精巧,具有独特的建筑造型和空 间布局。晋中民居建筑,以四合院居多,一般为砖 木结构,砖墙上多为清一色的青砖,墙体厚实,院 落中也多用青砖铺地。晋中民居的一大特色是单坡 屋顶,不是人字形坡顶,墙体就是屋脊的高度。其 次是院落纵深,即南北长,东西窄。 晋中大规模的民居建筑,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等,院中有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卷棚顶、 硬山顶形式各异。
客家民居
客家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为土楼。客 家人修建的土楼,数量最多的是方形土楼, 方形土楼规模庞大,土墙单面墙的长度一 般在20-50米之间,楼层一般为三到四层, 最高可达五层半。方形土楼的瓦顶屋檐通 常一样高,屋顶为悬山顶式,木穿斗结构, 也有的屋顶九脊歇山顶。方形上楼一般底 层作厨房,二层作谷仓,一二层均不开窗, 三层以上是卧室的底层,对外开小窗。祖 堂一般设在院内的底层,正对着大门,位 于中轴线的尽头。整座方楼的采光通风, 都是依靠内院的天井。
北京冬季和春季风沙较多,居民住宅多用门帘。一般人家, 冬季要挂有夹板的棉门帘,春、秋要挂有夹板的夹门帘,夏 季要挂有夹板的竹门帘。贫苦人家则可用稻草帘或破毡帘。 门帘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装夹板的目的是为增加重量, 以免得被风掀起。后来,门帘被风门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 竹帘,凉快透亮而实用。 四合院的顶棚都是用高梁杆作架子,外面糊纸。北京糊 顶棚是一门技术,四合院内,由顶棚到墙壁、窗帘、窗户全 部用白纸裱糊,称之“四白到底”。普通人家几年裱一次, 有钱人家则是“一年四易”。 北京冬季非常寒冷,四合院内的居民均睡火炕,炕前一 个陷入地下的煤炉,炉中生火。土炕内空,火进入炕洞,炕 床便被烤热,人睡热炕上,顿觉暖融融的。烧炕用煤多产自 北京西山,有生煤和煤末的区别,煤末与黄土摇与煤球,供 烧炕或做饭使用。
土楼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每层 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 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 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 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 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 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 永定人为什么要循八卦建造土楼?究其历史根源:首先客家 人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极深,而八卦 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楼房时, 加以运用,是情理之中。其次,经过数代的播迁,为求生存, 他们面对着自然与社会中种种困难,而八卦自古以来,便被人 们用以排兵布阵,抵御敌人。从安全角度出发,在设计、建造 土楼时运用八卦,对于睿智的客家人来说,便不足为奇了。
中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 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经济、文化各 方面的影响,造成各地居住房屋样式以及风 格的不同。按区域分,中国有特色的传统民 居建筑包括江南民居、西北民居、北京民居、 华南民居、以及少数民族民居等。
江南民居
江南因为地理原因,水资 源丰富,所以大部分的村 镇、城市的建筑基本上立 于河岸两岸,两岸的建筑 将河流围成一条水街。周 庄古镇就是江南水乡的典 型代表,这里建筑多临河 而建,为了防水防潮,墙 壁下部分一般使用大块石 或用石料贴面。
2.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 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 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 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3.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 种掩土的拱形房屋, 有土墼土坯拱窑洞, 也有砖拱石拱窑洞。 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 崖, 能自身独立,又 不失窑洞的优点。可 为单层,也可建成为 楼。若上层也是箍窑 即称“窑上窑”;若 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 称“窑上房”。
徽州民居
西北民居
最具特色的西北民居为因地制宜、利用黄 土高原的黄土层建造的独特住宅—窑洞。窑 洞依其外形可分为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 窑洞重视对门窗的装饰,门窗与洞孔一般 大小,门窗上装饰有棂格图案、逢年过节时, 多在窗上贴各式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