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三、四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王道俊_教育学习题与答案

王道俊_教育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三、简答题

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近代教育的特点?

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四、论述题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5、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 )

A、社会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政治地位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C )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7、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C )

A、职业首先素养

B、能力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心理素养

8、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B )

A、知识的传授者

B、平等中的首席

C、教学的组织者

D、行为的示范者

9、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C )

A、以诚相待

B、互助互惠

C、民主平等

D、和谐亲密

10、下面哪种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 B )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

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

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D、老师穿的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

教育学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 A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A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D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 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C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 D )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A )

A、创新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革命传统精神

10、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是( C )

教育学第三章_教育与社会发展(附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_教育与社会发展(附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

2.通过____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3._____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4.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________的要求。

5.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与比例构成。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________理论。

7.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文化现象。

8.教育与文化是________的关系。

9.________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0.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________程度。

11.学校文化是指________。

12.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1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15.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教育学第四章配套练习题

教育学第四章配套练习题

教育学第四章配套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2.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制度

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目的

C.教育艺术

D.教育制度

4.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A.教育法规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5.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6.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是()

A.教育法规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是()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针

D.教育目的

8.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制度

9.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A.教学工作

B.教育管理

C.教育目的

D.教育内容

10.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育规划

B.教育工作

C.教育政策

D.教育内容

11.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理论

B.教育发展规律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个人本位论

12.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

A.体育

B.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教育场所

13.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15.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是()

A.旧分工

B.自由时间

C.生产劳动与教育

D.社会化大生产

【教育学第三四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三四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三四章】试题及答案

1.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原因,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性三品”说,属遗传决定论者一派。 [单选题] *

A.荀子

B.孟子

C.董仲舒(正确答案)

D.颜元

答案解析:C 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2.()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因。 [单选题]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论(正确答案)

D.二因素论

答案解析:C 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因。

3.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是()。 [单选题] *

A.个体的发展(正确答案)

B.人的生命发展

C.人的生理发展

D.人的心理发展

答案解析:A 所谓人的个体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4.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决定的。 [单选题] *

A.社会

B.父母管理

C.教育

D.自身的需要(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D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

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选题] *

A.洛克

B.孔子

C.荀子(正确答案)

D.孟子

答案解析:C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6.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受外界的结果,确信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等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是()。 [单选题] *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附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附答案)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 “人是思维的芦草”说明人的特殊的。

3. “你可以堕落为野兽也可以再生为神明” 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人的早期发展对的依存程度,大大高于外部影响。

5.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必须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6. “学不躐等” ,不凌节而施“说明教学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

7.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 皮亚杰的构造理论认为,儿童各个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活动图示,活动图示经过不断的同化、和平衡,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

9.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自然性、社会性和。

10.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因素的理论可以分为内发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 狭义的人的发展指的是()

A. 心理的种系发展B心理的种族发展C社会团体的心理发展D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身心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2.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指()

A. 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矛盾性 B 不平衡性差异性顺序性连续性 C 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顺序性 D 顺序性矛盾性连续性方向性

3.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

A.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B 遵循针对性的原则C遵循针对性的原则D遵循长善救失的原则

4. 人的身心发展虽有共同的阶段性,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使人的身心发展的速度、水平和优势特点在不同个体身上各有不同,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涂尔干说:“教育史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A.教育具有社会性)。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C.实施终身教育)。

3.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4.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

二、辨析题

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正确。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与人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越高,公民素质也就越高,就越能具有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同时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履行民主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三、简答题

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个体的主体性;

2.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形成个体的独特性;

3.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体的创造性。

四、分析论述题

“每逢新学期开始,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凤凰镇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试结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对此加以深入分析。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

《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

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

B 文学

C 文字D书本

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

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

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

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

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

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

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

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

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D韩非子

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

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学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培养劳动者是( A A A ))

。A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 B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 、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 D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C C ))

。A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 B B、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D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B B ))

。A 、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 B B B、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C C C、科学本位论、科学本位论、科学本位论 D D D、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这一观点是( A A A )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论。

A 、神学的、神学的

B B B、科学本位、科学本位、科学本位

C C C、社会本位、社会本位、社会本位

D D D、个人本位、个人本位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

育内容单一,教育方

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 A.希

腊 B.埃及 C.斯巴

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教育学各章练习题答案

教育学各章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题

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过程。

(13)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36)

3. 元教育学是以教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37)

4.梅伊曼、拉伊是实验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38)

二、判断题

1.从词源上分析,中文中的“教育”一词的意思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培养,强调外塑。(错,4)

2.从词源上分析,西文中的“教育”一词含有“内发”、“启发”之意。(对,4)

3.自然界、动物界对人的影响不能称之为教育。(对,6)

4.师傅带徒弟,师傅什么也没教,但徒弟很机灵,在看师傅做的过程中学到了师傅的技艺,这也是教育。(错,6)

5.纯粹的身体影响不能称之为教育。(对,7)

6.教人偷盗、教人诈骗、教人说谎,也是教育。(错,7)

7.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有目的实现的功能,而隐性功能则是主观愿望之外产生的意外结果。(对,19)

8.工具论认为教育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工具而存在的。(对,23)

9.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错,25-26)(我不确定)

10.布鲁纳是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错,37)

PS:1.培养-灌输 6.教育-教唆 10.布鲁纳-布雷钦卡

三、单项选择题

1.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是哪种教育起源论的观点?( B )(12)

A.神话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2. 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这是哪种教育起源论的观点( C )(11)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3和4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3和4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3

网考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属于()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直观性原则

2.教师在教学中所遵循的,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正确答案】因材施教原则

3.在教学中既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又要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这是贯彻()教学原则的要求。

【正确答案】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4.引起学习动机,是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正确答案】心理准备

5.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正确答案】理解知识

6.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正确答案】心理咨询法

7.“严而有格,严而有方”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正确答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8.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正确答案】品德评价法

9.以下内容中不属于隐性德育内容的是()。

【正确答案】德育班会

10.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使受教育者在环境或情境的自主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教育的德育方法是()。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

《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

B 文学

C 文字 D书本

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社会教育机构 D学校系统

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

B 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

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

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 B 琴弦学校 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

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

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 高等 D成人

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D韩非子

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 B 非政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

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六经

3、学记二、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8.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 C )

A.扩大教育规模,赶上发达国家; B.提高民族素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C.普及基础教育; D.延缓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BCABACBAC 11-20 CCDBDDCBBA

21-31 CBDABCDBBCB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CE

3、BDE

4、ABCD

5、ABCDE

6、ABCE

7、ABC

8、ACE

9、ACD 10、ABCD 11、ABCDE 12、BCDE

三、判断题

1-8 ×××√××××

四、填空题

1、社会实践

2、内在需要

3、费洛伊德

4、基因复制

5、成熟机制

6、孟子

7、外铄论

8、荀子

9、“白板说” 10、华生 11、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2、创造性 13、阶段性 14、互补性 15、个别差异性 16、个别差异性 17、生理解剖 18、前提,可能性 19、环境 20、维果茨基 21、成熟 22、个体主观能动性 23、心理,社会 24、身体,精神 25、精神力量 26、人格 27、发展个性,个性 28、心理断乳期 29、帮助少年起飞 30、青年期 31、青年期 32、认识、价值

五、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共同特征。

3、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4、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5、人的价值: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6、人的潜能: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7、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六、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⑴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

大的。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表现在: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⑴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⑶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⑴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⑵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⑶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⑷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七、论述题

1、答案要点: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⑴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答案要点:

⑴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⑵人的机体的

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⑶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答案要点:

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的。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挖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所以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和困难的工作教育需要在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小环境的有利条件,又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⑶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变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10 CDADABDDAC 11-21 DCBCABDACAB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CD

3、ABCDE

4、ACE

5、ABCD

6、ABCD

7、BCE

8、CDE

9、CD 10、ABCDE 11、ABC 12、ABD 13、ABC

三、判断题

1-10 ×√××√×××××

四、填空题

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卢俊,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2、目的

3、教育目的

4、导向,激励

5、目的

6、教育目的

7、指导意义

8、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9、特殊要求 10、教育性质 11、人的全面发展 12、片面发展 13、精神和身体 14、社会条件 15、社会分工 16、共产主义 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8、毛泽东 1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1、全体学生22、全体学生 23、全面发展 24、创新精神 25、智力、人格、精神 26、创新能力 27、教学内容,记忆和再现 28、掌握知识,知识积累。

五、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