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要点(A4打印版)

合集下载

2013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适合2013年中考学生

2013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适合2013年中考学生

2013年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四、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2、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2013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2013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变量是可变的量,常量是不可变的量)处理的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1、空白对照(1和2):2、条件对照(2和5)3、相互对照(1、2、3、4、5、6相互对照):2012学年度八年级毕业会考复习资料编写:王练强老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单元复习要点: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呼吸:生物能进行呼吸。

(3)、排泄:生物能排(排泄)出身体内的废物。

(4)、反应: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长和繁殖: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细胞: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考试这里经常出填空) (3)立足点:岩石圈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竞争、寄生、社群、共生。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本处是重要的考点和热点)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2013初中生物总复习(人教版)精华版

2013初中生物总复习(人教版)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一、生物基础知识回顾1.细胞理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质体、核、细胞膜、细胞质等。

2.细胞的各种运动方式:自主运动、运动作用、肌纤维蛋白等。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4.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DNA、RNA、基因突变等。

5.遗传方式与规律:单性生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6.生物种类与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五界分类法等。

7.细胞的组成与结构:细胞壁、核膜、细胞器等。

二、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学等。

3.生物的适应与变异:适应性进化、遗传变异等。

4.进化的速度与节奏:突变速度、物种形成速度等。

三、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等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条件、节律、激素调节等。

3.光合作用的过程与特点:光合反应、碳循环等。

4.植物的传播与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5.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分适应、温度适应、光照适应等。

四、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内环境稳态、恒定性等。

2.脊椎动物的体内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3.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器官结构与功能、消化酶等。

4.动物的呼吸与循环: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等。

5.动物的运动与支持: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运动方式等。

6.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五、生态学基本概念与问题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群落、种群、生态位等。

2.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结构:氧化还原环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

4.生物群落的演替:演替的基本概念、演替过程与影响因素。

5.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

六、常见的遗传疾病与生活中的应用1.常见的遗传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症状。

3.生物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等。

生物中考总复习 知识点打印

生物中考总复习 知识点打印

生物中考总复习一.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 设置对照实验b 设置单一变量c 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结构1.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3.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A 、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 、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4.生物有:A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 、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水稻、猫、人等) 5.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 、植物组织:⑴ 分生组织: ⑵ 保护组织:⑶ 营养组织: ⑷ 输导组织:B 、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⑴ 上皮组织:⑵ 结缔组织: ⑶ 肌肉组织: ⑷ 神经组织: 6.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 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1)、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

(2)、生殖系统,生殖。

(3)、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4)、呼吸系统,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主要器官是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5)、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主要器官是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6)、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

(7)、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由脑、脊髓、神经构成。

(8)、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2013生物中考八下年级知识点

2013生物中考八下年级知识点

2013生物中考八年级下知识点三十、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

1、发酵实例制造酒酿——酵母菌 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酵母菌果酒变酸——醋酸菌 制作酸奶——乳酸菌234②多利羊的诞生:B 羊提供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C 羊提供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 一模一样。

③克隆实验可以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核心5、生物技术的优缺点: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某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

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克隆人将威胁人类社会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等等。

三十一、分类的依据、单位、等级、分类等级和相似程度的关系1系等。

(理解)2、分类的等级:3三十二、植物分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十三、动物分类1、95%)5%)2、无脊椎动物包括3、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的高等类群。

主要包括:硬的卵壳。

4、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是活化石,属于哺乳动物)、白鳍豚(哺乳动物)、丹顶鹤(鸟类)、扬子鳄(也是活化石,属于爬行动物)。

三十四、微生物:类群、结构、营养方式、代表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三十五、生物多样性的含义123三十六、生物进化的证据1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越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23、生物进化的规律:三十七、人类进化12三十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及实例1、达尔文认为:生物一般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的限制,生物会为争夺必须食物2★三十九、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等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生物成分消费者(人和动物)分解者(许多微生物)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表述如:草→鼠→蛇→鹰)食物链互相交错,形成的网络(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的箭头通路数目为食物链数目)注意:A.C.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3、,(如DDT、汞),营养级越高富集浓度越高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成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组成第三营养级,并以此类推。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要点(A4打印版)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要点(A4打印版)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要点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

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因而叫做消费者。

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有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2013中考生物知识点巧记忆1

2013中考生物知识点巧记忆1

2013中考生物知识点巧记忆 1氨基酸分类:天冬谷,赖精组,苯丙色酪芳香族。

诗书半担两岸有,干饼限量一铺无。

[注]天冬、谷是酸性,赖、精、组是碱性。

苯丙、色、酪有苯环。

丝、苏、半胱、蛋、天冬酰胺、谷酰胺有极性,甘、丙、缬、亮、异亮、脯无极性。

罂粟菊旋花,芭蕉番木瓜(有节乳汁管)杜鹃花胡桃,桑兰李葡萄(内生菌根)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矿质元素(N、P、K)的作用蛋(N)黄(缺氮时叶子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子暗绿)(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杆健壮)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受精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

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

微量元素一新铁臂阿童木 , 猛! Zn Fe B () Cu Mo Mn二铁猛碰新木桶Fe Mn B Zn Mo Cu三铁门碰醒铜母[驴] Fe Mn B Zn Cu Mo大量元素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O P C H N S P Ca Mg K People=人组成蛋白质的微量元素佟铁鑫猛点头铜铁锌锰碘八种必须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携带一两本色书来植物矿质元素中的微量元素木驴碰裂新铁桶,猛!Mo Cl B Ni Zn Fe Cu Mn12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听八面九舌咽,迷走副神舌下全色素层析(上到下)胡也(叶),ab也。

DNA结构特点口诀:双链螺旋结构,极性反向平行,碱基互补配对。

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生酮+生糖兼生酮=“一两色素本来老”(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其中生酮氨基酸为“亮赖”;除了这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

一碳单位的来源:肝胆阻塞死 (甘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丝氨酸)。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

2013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打印(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庄咏琪座号:6,4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环节动物(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3、哺乳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如兔、大熊猫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呼吸:用肺呼吸;血液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2)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3)兔:体表:被毛(保温)呼吸:用肺呼吸,血液循环: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齿:分门齿和臼齿,消化: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2013中考生物复习知识要点

2013中考生物复习知识要点

七年级(上)知识复习要点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⑤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3.科学观察:可直接用肉眼,也可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首先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纪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它是生物共有的家。

2.生物圈的范围:水下10千米至水面以上10千米的范围。

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分布、生殖、行为等生命活动。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在科学探究中,要注意:①设置对照实验(除一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相同);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③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都有对环境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方式。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每一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影响和改变环境。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①非生物成分: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

②生物成分: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包括人)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2013年中考生物会考提纲(配教材)'

2013年中考生物会考提纲(配教材)'
2)清洁桌面。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7.对材料的要求:薄而透明。
8.分类及制作方法: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一薄片制成)
涂片(液体材料经涂抹制成)
装片(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动植物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但动物没有叶绿体。
第二节 细胞核是人体的遗传信息库
18.遗传信息:受精卵内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它存在于细胞核中。
①概念:从外界吸收营养以构建细胞。
②细胞不可能无限制生长。
22.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①概念:有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②计算公式:细胞数量=(=原有细胞数量、=分裂次数)
③分裂过程: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细胞壁分裂)→核酸
④分裂前,染色体会复制成原来的两倍,再平均分配给两个新细胞(保证遗传稳定性)。
房室瓣(两个):只朝心室开;
动脉瓣(两个):只朝动脉开。
④心脏由肌肉组织(心肌)构成
心室壁厚于心房壁,左心室壁最厚(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必须收缩力最强。)
9.心脏的功能:心肌发达,能强有力的收缩,将血液运输到全身。
10.心脏工作过程:
①左、右心房收缩,心房→心室(房室瓣膜开,动脉壁关闭)
毛细血管 分布广,数量多;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还有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特点 。如果毛细血管内出血,在消毒后会自然止血。

(完整版)初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初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初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初三生物总复知识点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生物体的组成- 生物体由细胞组成,而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

- 分子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如氧、碳、蛋白质和脂肪等。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

-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 有丝分裂是非性繁殖方式,减数分裂是性繁殖方式。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生物的一种特征,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

-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实现。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的存在。

-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等。

生物生长、发育与代谢- 生物生长是生物体增加体积和质量的过程。

- 生物发育是从胚胎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 生物代谢是生物体对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过程。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组成。

- 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等。

-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维持生态平衡。

人体健康与保健- 人体健康与保健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 人体健康与保健包括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惯等。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等应用。

- 生物技术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

以上是初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3中考生物复习提纲hu

2013中考生物复习提纲hu

2013中考生物复习提纲七(上)序言走进生命科学一.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是有生命的。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仿生学2.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自然环境: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

2.珊瑚虫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海区,珊瑚虫的骨骼能在海洋中堆积成珊瑚礁。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

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即“自然环境”)1.环境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阳光: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和人类就无法生存。

空气:动、植物、人类缺少空气就无法呼吸。

水: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缺少水,动、植物就会死亡。

温度:每一种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活,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死亡。

影响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利的。

对照课本P7图,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3.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

种间关系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

寄生:动物体内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营养。

共生:蚂蚁与蚜虫共生。

种内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

种内关系种内斗争:植物种植过密反而减产,他们争夺阳光、肥、水等。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松土,蜣螂是“自然清道夫”,蝗虫危害农作物,老鼠破坏草原等,还吃掉大量的粮食。

2.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空气等。

3.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

4.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2013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2013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和能量实验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小心放在实验桌的中央略偏左。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2.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各个结构的作用:1反光镜:反射光线2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3转换器:安放物镜4镜座:安放目镜5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6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大7目镜和物镜:使物象放大*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全套)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全套)

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全套)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1.1 生物的起源
- 化学进化和生命的起源
- 生命起源的条件和方式
- 生命起源的重要意义
1.2 生物的进化
- 进化论的基本内容
- 进化的方式和因素
- 进化中的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
第二章: 细胞和遗传
2.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非细胞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2.2 遗传物质——DNA
- 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 DNA序列的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第三章: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3.1 生物的分类
-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 生物分类的等级和分类器官
- 人类的分类
3.2 生物的进化
- 生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的关系
- 生态位和物种形成
- 生态系统的演化和动态平衡
第四章: 生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和协调
4.1 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 激素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 激素调节下丘脑-垂体-靶器官系统- 常见内分泌性疾病
4.2 神经调节生命活动
-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神经冲动的传导与兴奋性传导
- 神经调节常见疾病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1 生殖和发育的基本概念
- 生殖的分类和意义
- 发育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 受精和胚胎的形成
5.2 生殖和发育的调节和控制
-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作用和调节- 激素促进和阻止的作用
- 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
以上是本文档的全部内容,祝您学习顺利!。

2013年株洲市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2013年株洲市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2013年株洲市生物中考复习资料生物学八上复习要点考点一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一)鱼类(用鳍游泳)(考点十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1、鱼类能生活在水中的关键是能在水中通过游泳摄取食物与躲避敌害和能用鳃呼吸。

1)、游泳主要靠身体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2)、鱼鳍的辅助作用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3)、呼吸:用鳃呼吸,口与鳃盖交替闭合。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些特征:①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③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各种呼吸器官:气管和肺;④普遍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2、蚯蚓(蠕动)(考点九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①生活习性:土中穴居。

能改良土壤。

②形态结构特点: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环带,摸腹面感觉很粗糙,分布有较多的刚毛,这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③生理特点:呼吸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湿棉花涂抹体壁,目的是保证蚯蚓正常的呼吸。

④与人类的关系:改良土壤3、免(跳跃)①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②结构和生理:1)体腔:有膈。

2)循环系统:心脏分四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③消化系统: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与兔子的草食生活相适应;④体温:恒定。

⑤神经系统:大脑发达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考点十)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5、鸟:(飞行)——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有(考点十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①外形特点:体型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

②骨骼:轻而坚固,长骨中空。

③肌肉:胸肌发达。

④体温:高而恒定⑤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6、昆虫(飞行)——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运动器官——足和翅;一般是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2013级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2013级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2013级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内容第3章细胞显微镜的构造。

见书34---35页。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4观察5收放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光线过强时:小光圈,平面镜;光线过弱时:大光圈,凹面镜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和多细胞生物3.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三个基本结构:(见课本42---43页)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场所。

4.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细胞液,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5. 细胞分裂:细胞一分为二,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6、细胞分裂过程:(见书本53页图)动物细胞:细胞核分裂→细胞膜凹陷→2个新细胞植物细胞: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2个新细胞7、细胞分裂特点: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8、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与繁殖新个体有关,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0、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分布位置功能举例上皮组织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保护、分泌皮肤上皮、小肠上皮、气管内表面1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1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化器官系统人体或动物体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体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生物中考总复习要点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

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因而叫做消费者。

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有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

(2)滴: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

(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平或分散。

(4)盖:注意避免出现气泡。

(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细胞壁,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叶绿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液泡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基因,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分裂时,最先开始的是细胞核。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分裂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平,和原细胞一样。

9、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一旦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重新开始。

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即使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干瘪的、储存时间过长的、处在休眠期的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因此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

2、根的生长要靠:分生区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有大量根毛。

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幼嫩的根毛。

3、茎的木质部中有导管,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株各处。

树皮内侧的韧皮部有筛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株各处。

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薄薄的形成层,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

4、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

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两个重要过程:传粉和受精。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纷纷凋落。

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株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为: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气孔。

蒸腾作用的意义有: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2)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

目的:脱色,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

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

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

⑥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8、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增产、增加甜度、促生长等都要促进光合作用。

保证农作物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9、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生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呼吸作用:发生在每个活细胞的线粒体中,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及时松土、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11、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七年级下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1、人类起源的基本观点: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2、男女生殖系统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它们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3、受精过程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结果是形成受精卵,新生命由此开始。

受精过程在输卵管内完成。

发育的场所在母体的子宫内。

胚胎发育过程中初期营养来自卵黄,用完后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4、青春期发育特点:在形态、功能与性发育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进入青春期的标志特征(显著特征)是迅速_长高__;青春期神经调节、心、肺等功能发育更完善;最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及成熟(童年期性器官发育几乎是静止状态)。

体重迅速增长不等于长胖。

例1胎儿在母体内生活,氧气的获得是( )。

A. 通过胎盘由脐静脉从母体血液中获得B. 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得C. 通过胎盘由脐动脉从母体血液中获得D. 通过胎儿呼吸系统获得例2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 ( )。

A .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叶绿体 光能 线粒体水 浴 观 察 滴碘液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B .性发育和性成熟 C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D .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加例3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的有( )。

A .生活到陆地上,直立行走,手足分工B .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C .用语言来进行交流D .群体生活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主要含六类营养物质。

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也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需要被消化成简单成分才能吸收。

糖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因此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

奶、蛋、鱼、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保证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

脂肪通常作为备用能源物质。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三类结构简单,不需消化即能吸收,不能提供能量。

2、骨质疏松症、儿童佝偻病主要缺乏含钙的无机盐,维生素 D 能促进其吸收。

缺乏含铁的无机盐,容易导致营养性贫血。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因为饮食中缺碘,可多食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等。

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 有关,可多食肝脏等。

粗粮糙米中含较多维生素B1,用于防治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

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 C 有关,可多食蔬菜、瓜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