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教育系统及其权力配置
芜湖教育系统小微权力清单39条
芜湖教育系统小微权力清单39条芜湖县教育系统小微权力清单(39条)一、服务类(9条)1.学生入学办理服务流程图2.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办理服务流程图3.学生资助办理服务流程图4.县级课题立项服务流程图5.教师培训服务流程图6.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招生管理服务流程图7.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开展管理服务流程图&青少年活动中心特色学校建设管理服务流程图9.学生入团服务流程图二、审核类(12条)10•高、中考政策加分审核流程图11.中考体育考试免试审核流程图12.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举办、分立、合并、变更和终止审批流程图13.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年检流程图14.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流程图15.教师资格认定流程图16.校车使用许可审核流程图17.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推荐流程图中小学骨干教师推荐评审流程图19.自行招标采购管理流程图20.单项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图21.教学设备采购审核流程图(5万元以上)三、内控类(18条)22.教育系统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图23.教师资源配置流程图24.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流程图25.教育表彰流程图26.教研室考核流程图27.教研室考试命题流程图2&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及论文评选流程图29.班主任岗位聘任流程图30.教师岗位聘任流程图31.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图32.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流程图33.学生评先评优工作流程图34.先进班集体评选流程图35.教师绩效考核流程图36.教师年度考核流程图37.困难教职工认定流程图3&临时教师(保育员)聘用流程图39・学校食堂超市书丿占等租赁流程图1学生入学办理服务流程图教育局发布招生通告申报材料:1、户籍在城关地区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房屋备案证明。
2、户籍不在成关地区的,提供①户籍原件、复印件②房产证、购房合同.首付款发票。
3、进城经商户提供①户口簿原件、复印件②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③房屋租赁合同④租赁的房产:7t 庐U4 IA苗口I承办部门:芜湖县教育局教育股咨询电话:2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办理服务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教育局教育股,各中小学 咨询电话:申请材料 转学:转学申请表 复学:复学申请表休学:休学申请表,县级及以 上病历,诊断证明,医药发票 学生及家反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和相关材料3学生资助办理服务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教育局资助中心咨询电话:4县级课题立项服务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教研室咨询电话:5教师培训服务流程图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本县工作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县级培训活动承办部门:芜湖县教师培训中心电话:6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招生管理服务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咨询电话:7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开展管理服务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咨询电话:8青少年活动中心特色学校建设管理服务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咨询电话:9学生入团服务流程图承办部门:各学校团支部10高、中考政策加分审核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教育局招生办咨询电话:11中考体育考试免试审核流程图招办审核认定,公示结果承办:芜湖县教育局招生办电话:12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举办、分立、合并、变更和终止审批流程图开始承办:芜湖县教育局教育股电话:13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年检流程图教育主管部门在年检副木上加盖年检不符合条件退回.原因告知申请人对受检乳位现场反馈总见年检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木合格、不合格对基木合格、不合格讯位下达整改通知.复检整改爪位结果萃及乳位印草承办部门:芜湖县教育局教育股电话:14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流程图承办:芜湖县教育局教育股电话:15教师资格认定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教育局人事股电话:16校车使用许可审核流程图承办部门:芜湖县教育局校安办 咨询电话:申阖擁 舞使用讦可申腳告 輯单位办学许可证曲芯申•誰位法定代耒人和筋人身縫M 舞安缩寃标進证咏 辞检脸合槪聯 辍帰橙证明;游驾臥身緘阴安筠驶证吸僅鮒检证职驾驶湖觀轩理证;游斷方累;学 械车鮭管理別匡学狡戢车鮭管SA 员、枝车陵人、随车驚人员齣版全责任书,审核申谙单位办学许可和 单位法人办学资洛;校车 安全管理制度、校车运行 方案、各项安全责任书。
我国权力配置图
我国的国家机构具体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主要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国家机关按行政区域划分级别:(1)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
(2)市(包括自治州)。
(3)县(包括自治县和县)。
(4)乡。
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以各级人大为核心,包括该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集中的辩证统一,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责任制原则。
责任制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均应对其后果负责。
责任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关活动的普遍原则。
3.精简和效率原则。
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职能而设,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应该是精简的、高效的、充满活力的4.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5.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志和利益的法律为依据来治理国家,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
第二节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在我国国家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组成和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3)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
(4)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5)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6)其他应由它行使的职权。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 性质和地位: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部分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权力的配置ppt课件
本讲内容
权力的配置
权力及其类型
集权与分权
人员的配备
人员配备及其目的
人员配备方法
一、权力配置
在一个组织 中谁拥有权
力?
• 在一个组织中,任何 一个组织成员都拥有 一定的权力:开展活 动的权力、咨询参谋 权力等。
• 但管理者拥有特权: 由支配权、强制权、 奖赏权所构成的指挥 权。
在一个组织中,存在着多少 种不同的权力类型?它们分
• 要求集团各部门、子公司按本部门要求及时 准确提供资金使用计划信息的权力。
• 监督检查各部门和子公司执行资金使用计划 的情况,对违反计划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 理建议的权力。
• 对本部门所属员工进行调配、考核和奖惩的 权力。
以上这些权力属于什么 类型的权力,为什么?
1、上下级之间的权力授予
人的精力是有限 的,管理者不可 能亲自决定或监 控所有工作,因 授权是管理者成功的分身术 此必须要将一部 分权力授予下级
• 宣传部部长的专业课这个学期特别多,但她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在 学生会的工作上,按时设计出了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在她认为 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却被冯兰叫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 冯兰指着宣传部的作品大呼不满,认为海报许多细节都没达到预 期的要求。宣传部长说大家最近都忙,能按时设计出海报已经很 不容易了,这个时候再求全责备似乎不太合适。但是冯兰丝毫没 有给她面子,当着其部员的面直接表达了对她工作的不满,要求 她必须在两天内重新设计交稿。宣传部长是典型的小女生,脸皮 薄,根本经不起这种批评,离开办公室后哭得像个泪人。
–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 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知 识与技能的提高,不仅可 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心理 需要,而且也是组织成员 得以不断晋升发展的基础
教育行政体制
第四,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是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五,教育行政体制作为一种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背景条件的变化或教育体制本 身的发展,教育行政体制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
教育行政体制
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
01 内容
03 各国
目录
02 类型 04 的发展趋势
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是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主 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一般是依据宪法和有 关法律的规定而建立的,是国家行政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
一、各国教育行政体制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发展、文化传统、教育思想的不同,各国的教育行政 体制也各不相同。
1.中国的教育行政体制
中国的教育行政体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是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实行的是中央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强调中央教育行政的权威。教育部是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主管全国的教育 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其职能有:制定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制定教育工作的方针、 政策并督促其贯彻,综合管理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导、评估, 主管全国教师工作,组织国际教育交流和留学生的接受、选派,管理招生和毕业生分配,筹措、管理和分配教育 经费等工作。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设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州)、县、乡(镇)各级教育机关。基础教 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地方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有权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 实施具体的政策、制度、计划,并对此承担责任。省一级,有的设教育委员会(如广西、上海),有的设教育厅 (如江苏)。省级教育行政机关是省人民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省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全省教育事业的职 能部门,它接受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接受教育部的领导或业务指导。市、县一级,有的设教育委员会,有的设 教育局。它们是市、县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或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全市或全县教育事业的职能部门。 它们接受同级政府的领导并接受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业务指导。
教育的行政主体名词解释
教育的行政主体名词解释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体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而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行政主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教育的行政主体进行深度解释和探讨。
一、教育的行政主体是什么?教育的行政主体,指的是负责制定教育法规、规划和政策,组织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机构或组织。
它是教育系统中具有权力与职能的决策和管理机构。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教育的行政主体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具备相似的职能和责任。
二、教育的行政主体的职能与责任1.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的行政主体负责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引导和规范教育的发展。
通过研究教育问题、分析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行政主体将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规划和定位。
2. 教育资源的配置:行政主体负责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安排,公平分配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满足不同地区和阶层学生的教育需求。
同时,它也要关注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延展,以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和效益。
3. 教育管理和监督:行政主体承担着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它要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和标准,评估和考核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
同时,行政主体还要监督教育工作的执行,防范和处理教育领域的违纪、腐败和不良行为。
4. 教师培训与发展:行政主体负责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发展。
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开展培训课程和组织教学交流活动,行政主体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他们不断学习和成长。
5. 教育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利用:行政主体负责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它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系统,收集和统计各种教育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为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教育的行政主体的分类根据教育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同,教育的行政主体可分为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
1. 中央行政主体:中央行政主体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
自考本科小学教育管理第三章小学教育管理体制
自考本科小学教育管理第三章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概述第二节西方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第三节我国小学教育行政体制第四节我国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第五节我国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知识点1: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为协调国家或地区小学教育事业内部资源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组织结构形式与工作制度的总和。
依据从宏观到微观的教育管理层次划分,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可细分为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小学内部管理体制两部分。
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解决的是国家如何管理小学教育的问题,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地方合作制。
小学内部管理体制解决的是小学内部的教育管理问题。
【知识点2: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的异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其中最基本的划分方式是根据中央和地方分配教育事权程度的不同,将其区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地方合作制三种类型。
在中央集权制下,教育事业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中央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并监督全国的教育事业,中央教育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间有明确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共同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教育行政组织体系。
在地方分权制下,中央教育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教育事业管理权由各地方政府掌握,各地自行实施教育立法和教育决策。
中央地方合作制是一种介于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两者之间的体制,它的基本特点是中央和地方教育机构依据有关的法规分享教育事业管理的权力并分担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义务。
【知识点3: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一是,领导指挥功能;(国家对教育的领导)二是,权力分配功能;(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是,分工协作功能;(规定各方的权责)四是,提高效率功能。
(根本目的是提高效率)(每一条功能,要能够适当理解并进行简要的说明。
)【知识点4: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一是,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受他国经验的影响)二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央统一领导)三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与经济)四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美国分权制的形成)五是,管理主体观念的影响。
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配置的依据及原则
s c ea i t e rtr . a
外语 界 ,0 8 6 . 20 ( )
[ ]陈科芳. 3 从翻译 专业 的设 立反 思 英语 专业 教学 f ] 外语 界 , . J
2 08( . 0 6)
O n t e Cu tv to fI t r t0 al - re e h li a in o n e na i n ly o intd
Pe s n e r m ng a nt r to l r o n lf o Pi y o I e na i na Pho o r p s i a t g a hy Fe tv l
[ 收稿 日期 ] 00— 3—1 21 0 0 [ 作者简介】刘庆 东(9 9一) 男, 东沂水人 , 16 , 山 山东工商学院社 科部 主任 , 副教授 。研究方向 : 高等教育管理 。
第2 2卷 第 6期
山西高等 学校社 会科 学学报
21 0 0年 6月
特色 的现 代大 学制 度 , 充 分 考 虑 我 国 高等 学 校 的 要
“ 高校 内部 管理 体制 主要 体 现 为权 力在 管理 的
一
各 阶层 和高校各 个不 同利益 群 体 间 的分 配 , 以及 它 们相互 间 的权力作 用关 系 。 ¨ 因此 , 学合 理地 配 ” 科
、
学术 权 力 与行 政权 力 配 置 的主 要依 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置学术权 力与行政 权力 , 立高效 协调 的运行机制 , 建 是 高校 内部 管理体 制 改革 的重要 内容 , 也是 构 建 有 中国特色 的现代 大学 制度 的必 然要求 。本文 通过分
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权力运行机制
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权力运行机制赵新亮【摘要】推动大学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实现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当前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需要建立大学内部权力的系统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大学内部治理能力。
根据大学内部权力的三维结构,全面分析当前大学内部权力的结构失衡问题,提出不同权力维度的结构优化思路:即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横向分散,校部权力向院系权力纵向下移,多个权力主体博弈与权力制衡。
根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保障内部权力的有效运行,需借鉴分权制衡理论构建大学内部权力的“三权制衡”模式,即需从科学分配大学内部治理权力、严格规范大学内部权力执行、建立大学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加强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围绕权力配置、权力制衡、权力执行等维度构建系统、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为实现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anagement to governance in the universities,and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 internal governanc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reform. The im-provement of university internal governance system should establishthe system runn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internal power,and enhance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a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internal uni-versity power,the imbalance problem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internal power was analyzed in detail.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power dimension the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route was proposed,thatis,the horizontal spreading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to the academic power,vertical change from school power to department power,powerbalancing and power main body gaming. Based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of Montesquieu,to guarantee the effec-tive running of internal power,the separation of three powers mode in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rough borrowing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theory,that is,scientifically distributing the internal power of university,strictly standardizing the executive internal power,establishment of balance system of internal power,the strengthening of supervising the carrying out of internal university power and so on. Based on the power distribution,balance,and executing,the systematic,scientific power operational mechanism is to established,which provide system guarante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 internal governance.【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权力运行机制【作者】赵新亮【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海淀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7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改革目标。
(行政管理)教育行政
一、教育行政的含义1、含义:教育行政是政府的职能,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在中央集权国家,由中央政府对该国教育事业进行统筹、组织和管理。
在地方分权制国家,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法规,中央政府只起协调和统筹的作用。
2、目的:教育行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具体说来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功能教育行政具有以下三方面功能:①领导功能。
教育行政人员要代表政府对教育事业实施领导,紧紧围绕国家意志和社会需.要来制订教育目标和规划,使教育子系统与整个教育系统的目标相一致,使教育系统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一致。
②服务功能。
行政工作就是服务。
教育行政就是为教育事业为教育工作服务,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为学校工作服务。
③监督功能。
教育行政工作者还要及时进行检查指导,联系教育目标,对教师、学生和学校进行考核和监督。
二、教育行政的内容教育行政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制度层面,包括教育行政的体制、机构、以及学校教育的制度;第二个是内容层面,它涉及课程行政、人事行政、财务行政和设施管理;第三是方法层面,教育行政工作者要通过立法与执法、规划、督导、评估等手段,来推动教育事业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与前进。
三、我国教育行政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古代的教育行政在中国古代的氏族社会中,教育机构极为简单,以官师合一为特征。
进入奴隶社会后,教育机构才逐渐具有学校的特性。
西周时期,实施了天子视学制度与养老制度,这是我国早期教育行政的核心制度。
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政府设置教育行政长官管理学校,建立起了初步的教育行政体系。
由掌管宗庙礼仪的最高官员--太常兼任全国教育事务的长官,地方教育由各级行政长官兼管。
隋朝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中央集权教育行政体系。
其中有两个方面对后世影响很大:一是设立了国子寺,这是当时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权构和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二是创立了科举制。
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失范及其规制
具体到
教育领域,由于制度缺席导致的权力失约现象很多,比 如对教育投入问题,我国也曾作出过一些重大决定,如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第十二条明确规定 "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 应当高 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 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15
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失范及其规制
要》 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补充 , " 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 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 , 从而形成了义务教 育投入的" 三个增长 " 标准 ,’ 纲要 》 还提出" 逐步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例 , 本世纪末达到 4% " 的目标 , 但这些法律规定要 么缺少法人主体 ,要么责任不明确 ,结果往往都呈现 出一种制度缺席和权力失约状态 , 导致实际执行困 难或根本无法执行 ( ( 三 ) 信息不对称与机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要想获得重要信息 ,都是 通过逐级传达, 内部文件要通过层层级别才能传达到 基层( 现在这种状况虽有所改观,但信息不对称现象仍 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各级政府之间)政府 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机会主义制造了空间( 信 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权力不对称( 权力不对称主要表 现为上级是权力的优势方,下级是权力的劣势方*上级 可以滥用权力, 而下级则缺乏对上级的有效制约和监 督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博弈,上级 的最优策略将是机会主义的行事, 下级的最优策略也 " 有权不用, 是机会主义的应付( 在这种情况下 ,产生 过期作废" 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 教育领域中,上下级 政府间)同级政府的不同部门间)政府与普通民众之间 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在调研时我们 发现, 很多地方基层政府人员和教育部门工作者对国 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问题一知半解, 甚至还存在 很多的误解和分歧( 而且调查中还了解到很多地方的 教育部门领导都认为教育经费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转移支付资金不透明,各级政府层层盘剥,到了基 层政府以后教育经费和其他经费混在一起, 教育部门 领导也不清楚划拨给教育的经费份额( 信息不对称使 得各级政府在具体执行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方案时往 往以本级利益为出发点, 而规避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行 为和责任( 三 )权力失范的治理 教育领域的种种权力失范现象造成了教育资源 的浪费和使用效率的低下 , 破坏了教育的公正与公 平 ,给教育造成了重大损失 ( 以法律规范的完善 ) 权 责明确的划分 ) 监督机制的健全 ) 责任追究的严格等 为基本手段和措施治理权力失范 , 应成为当前中国 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图
我国的国家机构具体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主要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国家机关按行政区域划分级别:(1)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
(2)市(包括自治州)。
(3)县(包括自治县和县)。
(4)乡。
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以各级人大为核心,包括该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集中的辩证统一,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责任制原则。
责任制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均应对其后果负责。
责任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关活动的普遍原则。
3.精简和效率原则。
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职能而设,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应该是精简的、高效的、充满活力的4.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5.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志和利益的法律为依据来治理国家,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
第二节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在我国国家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组成和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3)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
(4)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5)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6)其他应由它行使的职权。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 性质和地位: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部分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育资源配置等。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共同负责。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教育方针、政策和规划,指导全国教育工作;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本地区的教育工作。
2. 学校管理体制:中国的学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种类型。
公办学校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则由社会力量举办和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 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中国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主要是通过政府投入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市场机制则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等领域的资源配置。
4. 教育质量保障体制:中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制主要包括教育评估、教育督导和教育质量监测等方面。
教育评估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监督,教育督导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教育质量监测是对教育质量的动态监测和评估。
总的来说,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中,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加强与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学院层面的权力配置和运行
进入大众 化发展 阶段后 ,我 国高等教育 面临着
经过 多年来 的努力 ,尽 管我 国高 校校 院两 级在 行 政权责 方面 的划分上 比较清 晰 ,但在 学术权力 与 行 政权力划 分上还 不够 明晰 ,校 级 的人财 物等资 源 配置权 过 于集 中,几乎统 揽 了从 招生到就 业 、从 专 业设 置到学科 规划 、从教 师聘用 到职称评定 、从 办 学收入 到经 费分配 等权 力 ;学院 只是 分担 了一些学 校 的行 政职 能 ,且 常常将行政 和学术 两种权力 集 中
刘 克 利 : 代 大 学 制 度 框 架 下 学 院 层 面 的 权 力 配 置 和 运 行 现
3 3
政与学术一体 ,教师在诸如培养方案、学科建设 、 专业设置、项 目申报及成果评奖等学术事务上的权 力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参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和 学院发 展 的 积极 性 不 够 ,加 上 监 督 制 约 机 制 不 健 全 ,极 易导致 决策 失误 和学术 不正 之风 。 为激 发学 院层 面 的办 学活力 ,近十几 年来 ,我
国许多 大学先 后尝试 推进 管理 重心 下移 ,进 一步下 放 行政 与学术权 力 。虽然 一定 程度 上减 轻 了学校在 办学事务 、经 费筹措 方 面的压 力 ,但 由于学 院发展 的动力不 足 ,特别是 广大 教师 的积 极性 没有被 充分 激 发 出来 ,收效不是 十分 理想 。 目前 ,我 国大学校 院分级 管理仍然 处 于 “ 权下移 学 院 ,人 财物 权集 事 于校级 ,两级行 政权 力 泛 化 ,教 授 治 学 权 力 虚 置 ”
从 微观层 面引入现代 管理理 念 ,推进科 学决策 至关 重 要 。就学 院层 面 而言 ,只有 构建权 责分 明、配置
课程权力的内容_类别与配置_蒋建华
教育观 念 的 影 响, 教 师 往 往 把 持 了 课 程 的 实 施 权,而学生却没有课程实施权。
课程评价权。作为一项完整的课程活动,必 然需要有评价过程,评价过程构成整个课程活动 的反馈环节。有评价活动,则存在着谁行使评价 权的问题,这就是课程评价权。课程评价权从宏 观到微 观 包 括 课 程 计 划 评 价 权、 课 程 标 准 评 价 权、教材评价权和课程实施评价权。评价权的行 使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了解课程活动的效果, 同时也有助于优化课程活动,从而达到改进教育 的目的,更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因为以 前评价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企图取消课程评价的行 为是不理智的,正确运用、规范行使评价权可能 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择教材,全国一统,稍微放宽一点则允许地方政 府具有教材的选择权,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材 选择权 则 很 难 实 现。 已 经 实 行 的 课 程 管 理 政 策 中,教科书选择权是最突出的。其实,课程计划 和课程标准的选用权也应该突出出来,只是在实 践中,这一权力被隐没了。实行义务教育课程改 革之初,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就委托上海市和浙 江省分别单独编制适应发达城市地区和发达农村 地区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本来这两个 省市的实验是为了全国、面向全国的,然而由于 当时的课程权力以行政权力为主,以至于这两个 省市的课程实验和教材使用最后均画地为牢,在 本地方内实验和使用,最后没有导致全国范围内 课程计划选择权和课程标准选择权的凸显。
一、哪些权:课程权力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现行的课程管理政策中,已经明确提 出编审分开,即是说要将教材编写权与教材审查 权分开,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课程权力细分的价 值。本文力图通过对课程权力进行细分,从而为 各种权力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一些基础工作。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结构演化
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结构演化金星晖(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瞒耍】本文弘权力结构的四个维度入手,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结构演化,并提出了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结构演化的方向。
目蝴】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结构;演化“权力”最基础的概念是指一个行为者或者机构影响其他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与行为的能力。
随之引申出的权力结构概念则是指权力在不同机构或行为者之间的一种分配情况。
具体到我国的高教管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对高等教育权力的重新分配,是一种由制度变迁导致权力结构变迁的羹萤陧。
政府和高校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结构中的两个核,崾紊。
围绕政府和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力结构可分为两个方面、四个维度:即纵向与横向、宏观与微观。
纵向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的分配状态:而横向结构是指在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管理权力的分配状态。
另一方面,宏观结构是指管理权力在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分配状态,而微观结构则指在高校内部管理权力的分配状态。
本文就将从权力结构的四个维度入手,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结构演化,并提出了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结构演化的方向。
一、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结构演化分析.(一)纵横向结构维度分析自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j 蛰,掀起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浪翻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结构的演变随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而j 丕渐深入。
纵向与横向权力结构主要涉及到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权利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受到政府行为的极大影响,因此政府行为成为了权力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对象,具体来说,其调整与演变的规律主要有:纵向方面,逐步放开,提升政府办学的积极性。
1985—1992年,我国正式开始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管理纵向权力结构上,开始逐步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目的是为了i 匝过调整权力结构,全面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这一阶段的纵向结构改革,实际上勾画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蓝图。
大学二级学院的权力结构及其配置路径——基于资源的教育依附性的视角
DOI: 10.14092/11-3956/c.2024.02.029●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学二级学院的权力结构及其配置路径——基于资源的教育依附性的视角梁淑红(华北电力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2206)摘 要:资源是大学二级学院权力结构和权力配置的逻辑起点,大学的资源除了具有自身的专属特性外,还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性,不同资源的教育依附性各不相同。
大学二级学院的权力结构是以政治权力为轴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平行、运行方向相反、权力强度反向加强的双螺旋结构。
从权力的纵向配置和横向配置的维度,本文提出,大学与二级学院的权力配置应该遵循战略合作与协议授权原则,二级学院内部的权力配置应该是以学术性权力为核心的一系列同心圆决策模式。
关键词:资源;教育依附性;二级学院;权力结构;权力配置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24)02-0117-08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按照伯顿·克拉克的观点,本质上是一个围绕学科和行政单位构建的矩阵式组织。
这种矩阵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体用不一致”的特点,即其组织活动的内容是以知识的生产、传递、转化和创新为目的,但是从大学的管理建制上,却遵循政府行政机构的科层管理模式。
行政机构遵循的指挥链和统一命令原则与学术探索活动的自由、开放和不确定的特性组合在一起,就对权力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挑战。
如何实现大学内部权力在不同层级、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创建一个边界清晰、秩序井然的权力配置体系,是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是个复杂的学术共同体,既有学生、家长、教师、学院、学校、校友、企业等多种利益相关者并存,又有人、财、物和学科多种资源复杂交织,由此产生了多种权力关系,既有学校与学院、学院与基层教师之间垂直的纵向权力,也有某一层级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等不同权力之间横向的交融、纠缠以及牵制。
不同的权力结构体现着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决定着大学与收稿日期:2023−07−04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放管服”背景下首都高校二级学院的权力配置与监管研究(19JYB007)。
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
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是指在国家教育系统中,中央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政策和机制对全国教育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
这种制度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学内容的规划、教育质量的监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优势、挑战及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一、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1. 集中决策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集中决策。
中央政府通过教育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政策进行统一决策和发布,包括教育投入、教学大纲、教材编写等方面,统一规划和部署。
2. 统一标准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倡导统一的学术标准和评价体系,保证了全国各地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减少了地区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地区享受到相近水平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
3. 资源整合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各级政府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利用。
二、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优势1. 促进教育公平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可以将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配置到全国各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教育公平。
2. 提升教育质量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可以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确保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3. 规范教育行为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法规和政策,对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教育行为,防止出现教育乱象。
三、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面临的挑战1. 地方管理权力下放不力在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可能因权力下放不力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2. 创新动力不足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各地区的教育机构可能因为行政命令过于集中而减弱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3. 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下,教育主要由政府集中管理,社会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教育管理体制
第三章教育管理体制第一节教育管理体制概述一、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1.体制“体制”一词原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生物器官的配置形式,后引申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如国家体制、领导体制、行政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等。
不同的体制有不同的内容,但从组织学的角度而言,它们的内涵基本是相通的,即主要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内容。
2.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即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教育管理体制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一个国家的教育管理权力如何确立和划分;中央和地方各自设置什么形式的教育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之间是否表现出一定的隶属关系;一个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总体上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等等。
在这些问题中,核心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围绕教育事权方面的权限划分。
在国内有些教育管理学教材中,用“教育行政体制”一词来代替教育管理体制,或者认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实际上,如果我们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行政”的话,那么这两种概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归根结底,教育管理体制(或称教育行政体制)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这一制度必然要涉及到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项。
如果两个术语针对的是基本相同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就没有必要将它们过于严格地区别开来。
从国外的资料看,研究者也一般不对此作出严格区分。
3.教育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体制相比,教育管理体制无疑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在谈到教育体制时,除了教育管理体制外,还涉及到其他一些制度问题,如办学体制问题、教育投资体制问题、教育督导制度问题、学校内部管理制度问题、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等等。
由此可见,教育体制所包含的内容,要比教育管理体制广泛得多。
大学的权力
关于大学权力的学者论点及个人见解大学内部存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利形式基本上以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
大多数学者都是围着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的。
魏京明在《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探析》中指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了高校权力的基本结构,他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学术权力是大学特有的,是其探究和传播知识学问的必然产物,是大学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
大学学术权力存在的目的,一般是保证学术标准的实施,保障学术人员的权益,使学术人员赖以生存并为之献身的学科得以发展。
行政权力是由制度所赋予的,具有高效处理学校事务的能力,目的是保证国家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执行,并以规范化、程序化、强制化的运行模式来保证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具有统一性,学术权力的存在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决定的,而行政管理和行政权力的出现则是大学组织管理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术权力本身的缺陷无法保障大学内部统一、高效地运行。
因此,行政权力参与到大学管理中来并日益壮大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对立性,从权力的产生来看,行政权力主要来自于组织的委派或任命,而学术权力主要取决于专家学者的推崇;从权力的实质来看,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权”(官位),权大则力大;学术权力的核心是“力”(学术地位),力大则权大;从权力的地位看,行政权力起外在决定作用,学术权力起内在支配作用三学术权力在治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术权力应改变对行政权力的那种本能的“敌视”态度。
这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摩擦、碰撞中保持必要的协调,维持动态的平衡。
两权并行存在的问题:第一,官本位思想严重,很多大学比照党政机关干部的级别来制定职位晋升制度和福利政策等,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多数大学在有限资源的配置使用中,优先保证行政权力运行的条件。
基本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得不到保障,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尊严和权威,动摇了学术权力的根基第二行政管理机构庞大非教学、科研人员在学校教职员工总数中一直占较大的比例,非教学科研人员占用了教师应享有的教育资源,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影响了管理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 经 济 等各 领 域 的跨 越式 发 展 . 现 为 天皇 制 度 的 表
恢 复 。 治 民 主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 域 自治局 面 的形 政 地
成 和科 学研 究 等 方 面提 出 了素 质能 力要 求 . 就 对 这
教 育 科 研 能 力 . 现 情 报 信 息 、 技 研 发 与 应 用 实 科
以及 人 才 育 成 中 心 ( “ 大 中 心 ” 的社 会 布 局 。 即 三 ) 从 教 育 发 展 的角 度 讲 . 日本 不 仅 实 现 了规 模 与 质 量 的协 调 发 展 . 且 还 将 其 高 等 教 育 升 学 率 由战 而 前 ( 9 0年 ) 37 14 的 .%推进 到 目前 的 普及 化 时 代 ….
No 5 , 01 .A 2 2 Ge r lNo 2 7 ne a . 9
世 界 教 育 信 息
J u n l f ol u ain o r a r Ed c t oW d o
21 0 2年 5月 ( ) 上
( 总第 2 7期 ) 9
日本大教育 系统及其权 力配置
更 加 关 注 人 才 能 力 育 成 和 社会 教 养 以及 科 学 技 术
文 化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现 实 体 现 与 具 体 反 映 . 以 说 可
其 本 身 也 是 其 文 化 和 社 会 所 取 得 的 现 代 发 展 的典
型 例证
一
研 发 水 平 . 而 实 现 由学 历 教 育 向 学 力 社 会 的 转 从
代, 日本 进 入 了经 济 社 会 高 速 成 长 期 , 教 育 也 获 其
得 了复 兴 和 发展 . 当代 日本 教 育 理 念 也 由 “ 历 教 学 育 ” 展 到 “ 力 社 会 ” 当然 . 发 学 日本 教 育 出现 如 此 巨大 变 化 与 其 大 教 育 系 统 及 其 权 力 配 置 存 在 较 为 紧 密 的关 系 . 现 出 教 育 发 展 对 文 化 和 社 会 的 适 表 应 和 促 进 :而 教 育 作 为 社 会 不 可 分 割 的 因 素 . 影 响 文 化 和 社 会 的 现 代 发 展 。 日本 现 代 教 育 也 是 其
着 日本 社 会 经济 的全 面发展 . 其教 育也 取 得 系统 性 的改 进 完 善 日本 还 特 别 关 注 现代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进 步 。 进 强 调 理 工 特 色 的人 才 培 养 体 系 . 出 推 提 “ 学 技 术 立 国” 口号 目标 是 通 过 不 断 增 强 其 科 的
No5 , 01 .A 2 2
( 总第 2 7期 ) 9
Ge e a . 9 n r lNo 2 7
发展 后 .其 资金 和产 业 在全 球 范 围 内不断 扩 张 . 从 而形 成 了庞 大 的海外 产 业 和资 产 . 以及 覆 盖全 球 的 资本 和 产业 布局 . 成 大量 青壮 年 以派遣 工 名义 前 造 往世 界各 国和地 区经 营各 种 日系企 业 . 种 现实 也 这
其教 育 提 出 了时代 性 挑 战 : 三是 在 获取 了经济 巨大
成 , 会 制度 的完 善 , 社 一跃 而为 世 界重 要 经 济体 。 随
收 稿 日期 :0 2 O — 7 2 1一 1 2
—
5 一 7
21 0 2年 5月 ( ) 上
世 界 教 育 信 息
J u n l f o dE u ain o r a r d c t oW l o
变过程 。
( ) 力社会 教育 理念 的发展 环境 一 学
、
日本教 育理念的发展变化 :
二 战 后 . 日本 教 育 和 社 会 出 现 了 3方 面 的 变
由“ 历 教 育 ” “ 力 社 会 " 学 到 学
二 战后 . 日本 借 助 中美 两 国在 朝 鲜半 岛上 的军
事 对 抗 , 速 摆 脱 了 战 败 国家 的 阴 影 , 获 取 了政 迅 并
及社 会 大 系统 . 而并 非仅局 限 于 学校 教 育 系统 范畴 。 由此 形成 了教 育与社 会 的 紧密结合 , 而改 变 从 了其教 育教 学 的模 式 、 课程 、 式和 方 法等 , 形 并形 成 日本 大教 育 系统 的鲜 明特征 。 当然 . 日本 大教 育 系统的 形成 与其教 育 理念 由学历教 育到 学 力社 会 的发展 变化存在 紧密 关联 关键 词 : 日本 ; 育理 念 ; 教 学力社 会 ; 大教 育 系统 ; 力 配置 权
中图分 类号 : 6 G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3 3 (0 2 0 — 0 7 0 17 — 9 7 2 1 )5 0 5 — 5
明治 维新 以来 . 日本 奉 行 “ 亚人 欧 ” 脱 的政 策 和 “ 和魂 洋 才 ” 的理 念 . 育 事业 取 得 了较 为 迅猛 的发 教 展 , 速 步入 近 代化 的发展 过 程 。 O世 纪 6 、0年 快 2 07
严 加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家教 育行政 学院培 训部 , 京 大兴 12 1 ) 国 北 0 6 7
摘 要: 日本教 育 系统 不仅 包括 学校教 育 系统 。 包括 社会 教 育 系统 。 还 两者相 辅相 成 , 同构 成 共
了大教 育 系统 的结构模 式。 教 育权 力配 置也 突 出体现 大教 育 系统特征 . 关行政 机 关职 能广泛 涉 其 相
化 : 是 实 现 了高 等 教 育 普 及 化 . 注 点 由规 模 扩 一 关
张逐 步 向质量 提 升方 面 转变 . 实现 了 以培 养学 生 素
质 能力 为 主要 目标 的方 向性 变 化 : 二是 随 着社 会 各
层 面 的跃 进 式 发 展 , 步 形 成 了情 报 信 息 、 技 研 逐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