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语文组【学习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补充材料,通过讨论、画图等方式,准确翻译课文第三段内容,理解重点文言字词的释义、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通过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分析、朗读,说出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材料,说说文章带来的启示,理解“实事求是、克服臆断、拒绝盲从”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
2.对文中所出现的两个“笑”字进行理解、赏析。
3.理解老河兵所说得话。
4.准确地表达文章主旨,结合课外补充材料进行思考,说出文章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学习难点】对老河兵所说的话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1.引趣·课堂导入还记得第一课时我们所了解的故事内容吗?寺庙山门前的石兽沉入水中不见了,既不在落水处的河床上、也不在河水下游十余里。
一位讲学家说,去河沙下面找找吧!石兽们到底去哪了?我们一起来找线索、抓石兽。
2.朗读·整体感知河中石兽(第三段)清纪昀(jǐyún)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zhuǎn),转转(zhuǎ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3.释义·课文理解①结合预习作业,请你说说它们的意思,注意对其中加点字词进行理解。
一老河兵闻.之闻:听见(因为我们曾经在《木兰诗》中学习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盖:表示原因求之下流,固.颠。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
24、河中石兽执教:园林三中任桂华教学重点: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观点,获得人生启示,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探究精神的目的。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情景激趣(4分钟)1、中央2台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大家看过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片断。
2、这个栏目真假之辨靠什么(实践)。
铁嘴铜牙纪晓岚他记载的“河中石兽”居然会逆流而上,这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石兽逆上之迷)二、梳理故事情节(5分)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在标题前加一个动词简要概括。
2、出示图: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齐译读?)13、在寻找石兽的过程中,作者主要写了这样一些人,他们是?这些人对石三、分析原因(10分)(显而易见,谁的观点正确?指名译: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为什么寺僧与讲学家的看法是不对的,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1)先做一做(我们不妨以手中之物为道具按照各自所说先做一做,看会是怎样的情形,错在哪里?)(于水中呢?怎么演)(2)那么石兽到底到底是怎样逆流而上的呢?谁来为全班演示一下。
(3)再议一议(这个问题)四、文中两次写到了笑:一处是(“讲学家闻之笑日”),另一处是(“老河兵闻之又笑),他们“笑”什么呢?有什么含义?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
注意揣摩人物心理,读出语气。
讲学家的“笑”:老河兵的“笑”:(哪两个同学来角色朗读)五、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
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请结合人物形象谈谈体会?寺僧:不深思熟虑,盲目行动,没有全局性。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喜欢臆断。
自以为是,一知半解,自视清高老河兵:综合考虑,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论,实事求是。
实际经验丰富,非常自信(1)实践出真知。
(2)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3)要结合实际全面思考,深思熟虑,再行动。
六、由此,作者由这件事发出怎样的感叹?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积累成语知其一,不知其二【解释】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借助多媒体,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重点】多媒体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他怎么能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觉得下级称呼上级,晚辈称呼长辈为“老头子”合适吗?(学生回答后),老师也觉得不合适,缺乏最起码的尊敬。
我们来看看清代著名才子纪晓岚对“老头子”三字有何新解。
(教师讲故事后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纪晓岚用恰到好处的奉承话让乾隆转怒为喜,使自己转危为安,充分体现了他的才思敏捷,学识渊博。
那么他在我们上节课开始学习的《河中石兽》这篇笔记小说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要阐述一个什么道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诵,思考并回答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9 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在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2.按照故事的发展变化,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没有结果。
第二段:讲学家认为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段: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并由此得出遇事不能主观判断的道理。
三、分析课文1、合作探究故事中主要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方法是怎样的?结果怎样?请用原文填写下列表格。
2、按寺僧和将学家的方法为什么找不到石兽?寺僧:第一次寻找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次寻找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是怎么判断的呢?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复习课文的翻译)2)多媒体老河兵关于石兽落水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文本特点的发掘(一)从内容来看,本文有三大特点:1.本文是一篇志怪小说,但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作者既有记叙和描写,也自己思考及观点的表达,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既有虚构的特点又有寓言性质。
2.通过语言及神态描写塑造了寺僧、讲学家及老河兵的人物形象。
三个人物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讽刺的效果,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3.内涵深刻。
本文有寓意于事的特点,从打捞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果中让读者悟出“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具有较强的批判性。
(二)从写法来看,本文的特点:注重炼字炼句,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所言志所载道”;人物语言和神态描写较为突出;本文善于在叙事中制造波澜,采用了一波三折的结构章法;文章风格简淡、立意高远。
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的研读1.本课页下关于文言词句的注释比较详尽,学生可以在注释的帮助下疏通文意,理解故事梗概。
个别仍然存在疑惑的地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工具书来解决。
2.教材在“预习提示”和课后作业中都强调要体会故事阐发的道理,所以“理解作者阐发的道理,并说出自己的体会”应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3.教材“阅读提示”中提到“留意某些词古今不同的意义”,课后“积累拓展”中涉及到本课文言字义在成语中还有留存的情况。
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将两者合并起来进行对比辨析,既让学生了解“古今异义”的文言现象,也要让学生知道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字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字义。
4.“预习提示”中简要介绍了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更多的介绍,或者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此书,增加文言和文学积累。
5.课后“思考探究”题目二中链接的关于《唐铁牛和蒲津桥》的一段材料很有价值,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质疑。
课堂上可以安排和老河兵所阐释的事理进行对比,展开科学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度,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笔记小说虚构的特点和作品中的寓言性质。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河中石兽(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① 辛辣嘲讽 :像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主
② 指 明: 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 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
断,而应当遵循客观 事物的规律。(要三思而后定)
旨
③ 哲 理: 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 道理。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程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 的问题 )
补救措施
9、可能遗漏
9、老师补充。
10、一定有不懂的或 10、对不懂的老师
者总结不全。
指导。
11、应该有不准确或 11、老师让学生回
者不全面。
答后再点拨。
12、可能迹。
14、应该不够精细。 13、老师可适当提
在第一课时的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就容易多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学法指导 朗读法、分析法、自学法、探究法、测试 法、讲演法等 教学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古人大智慧
9、老师启发。
9、古今异义
10、老师提问。
10、、一词多义
11、老师展示。
11、译 文
12、老师分配任务到小
课题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河中石兽(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
第 二课时
讲读 课型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 析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4《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纪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徐聪辅备人:徐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重点: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课型、课时:新授、3课时教学手段:班班通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德育教育: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泽东一、激趣导入: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河中石兽》的作者简介以及课文的阅读,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朗读课文。
(板书课题)2、展示课时目标:(1)翻译全文(2)一词多义与古今异义的掌握二、自主学习:结合书中注释,理解重点字词释义: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
河:指黄河。
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
圮:倒塌。
3.阅:经历。
岁:年。
余:多。
4.棹: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傎:同“癫”,疯。
8.河兵:治河的士兵。
9.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
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是:这非:不是。
13如:按照。
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
15.竟:最终。
16.并:一起。
17.临:岸边。
18.圮:倒塌。
19.曳:牵引,拖着。
20.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21.但:只。
22.倒掷:倾倒。
23.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24.暴涨:凶猛的河水。
25.尔辈:你们。
26.干:岸边。
27.临:面对。
28.并:一起29.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30.求:寻找。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贾平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及其传达的主题。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河中石兽》的打印稿。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河中石兽》,感受文章氛围。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享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
四、小组合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复习成果。
二、深入探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保护的角度,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阅读拓展(15分钟)1. 教师推荐与《河中石兽》类似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讨论记录、阅读拓展心得等,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难点: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挖掘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整体感知课文: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三)深层探究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2、文中出现了两个“笑”,试理解其含义。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 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
请学生口头 回答上述问题, 划分层次并概括 各层次大意。
三、总结 四种寻找 石兽的方 法
四、课堂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
小结
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不能根据主观推
理,实践出真知。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实践出真知
教学反思
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
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
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 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
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
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
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
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
断。
学生讨论交 流,解决疑难。
讲授法、问答法、诵读法、合作法
多媒体等
教学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师活动
课 型
新授课
学生活动
一、复习 上节课内 容
解释重点字词。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 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 课文内容。
夯实基础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问题 探究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 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 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
思。)
(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
2024年河中石兽的教案(2课时)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2)能够分析并欣赏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3)能够了解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2)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河中石兽的诗句背诵和理解;(2)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分析;(3)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介绍。
2. 教学难点:(1)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分析和审美鉴赏;(2)河中石兽的制作技巧和创意实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准备河中石兽的图片或实物模型;(3)准备相关的艺术鉴赏和创作工具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河中石兽》的诗句;(2)收集有关河中石兽的图片或资料;(3)准备个人的创作素材和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河中石兽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3)激发学生对河中石兽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齐读或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2)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含义;(3)引导学生欣赏河中石兽的艺术特点,如形式、线条、色彩等。
3. 艺术鉴赏:(1)展示不同风格的河中石兽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2)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欣赏河中石兽的美感;(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欣赏心得。
五、作业布置1. 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2. 绘制或制作一幅河中石兽的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或其他形式;3. 写一篇关于河中石兽的欣赏心得体会。
六、教学过程(续)4. 创作实践:(1)让学生根据对河中石兽的理解和欣赏,进行个人创作;(2)提供适当的创作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发挥创意;(3)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过程,解答学生的疑问。
2024年河中石兽的教案(2课时)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2024年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教材来源:《语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河中石兽》的诗句。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
3. 学生能够了解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4.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对河中石兽的感悟。
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分析。
3. 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介绍。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河中石兽》全文及其注释。
2. 河中石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河中石兽》全文。
2. 了解一些关于石兽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河中石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看法?你们认为这有什么意义?”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教师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词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分析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如雕塑技巧、形象表现等。
2. 教师介绍河中石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四、实践活动(2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自己对河中石兽的感悟和看法。
2. 每组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对河中石兽的感悟,可以是绘画、写作或表演。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河中石兽》的诗句理解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河中石兽的艺术价值分析和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的理解情况。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六、教学延伸延伸活动:河中石兽探秘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河中石兽探秘活动,让学生分组调查和搜集关于河中石兽2. 学生可以通过采访当地长者、查阅历史文献、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河中石兽的传说、故事和文化价值。
3. 每组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报告或PPT,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河中石兽》第2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3.学习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完成上节作业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练习导入1.解释下面句中加黑的字。
(1)一寺临河干临:干:(2)山门圮于河圮:(3)阅十余岁阅:岁:(4)尔辈不能究物理究:2.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古义:今义:(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3)但知其一古义:今义: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二、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及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石兽的事件;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三、合作探究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各是怎么样的?试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楚雄市吕合镇初级中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学期:2015秋季学期科目:语文教师:董先萍授课周次:16课题25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2.要求能疏通文意,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一、导入: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自主学习 1.看课文注释,试译课文。
疏通重点句子的含义。
合作探究 1.就课文不理解的句子质疑,小组内讨论解决。
师生共同讨论。
2.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展示点拨文言现象总结:●通假字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古今异义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阅十余岁(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盖石性坚重(盖,古义:句首发语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但知其一(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是非木杮(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求之下流,固傎(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一词多义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为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动词,是)之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2.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巩固达标译句。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教课方案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复述课文,剖析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经过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方式,学生对三个人物的行为及后来果进行概括剖析。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目光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教课要点难点1.教课要点: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目光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2.教课难点:经过人物的行为剖析人物性格。
教课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河中石兽》一文,大家必定能够流畅地朗诵,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能够背出来,下边我们就一同齐读一遍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能够背诵。
二、出示目标,明确目的大家的声音很宏亮,字音正确,富裕节奏,大家上节课必定学习得特别仔细,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下说明,疏导了文意,这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课文内容,第一来看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1.复述课文2.比较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找寻石狮的地点、原由及结果3.谈一谈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三、出示问题,指引自学1、下边,我们就闯过第一关,请大家自由朗诵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 a 语言简短,条理清楚b明确时间、地址、人物、主要事件c态度大方、口齿清楚(预设:一个庙口的石兽,掉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寻石兽的事。
)2、找寻石兽的过程几经曲折,为了能够清楚了然的理清这个过程,老师做了一个表格,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找寻石狮的地点、原由及结果,达成表格。
(1)寺僧认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找寻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深重,沙子松懈,石头沉没有在沙里必定会逐渐地沉下去,愈来愈深,只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深重,沙子松懈,水不可以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必定会在石头下边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窟,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窟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向来转不断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2课时)
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河中石兽》记载的是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积累词语,理解大意。
一、读准字音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二、在阅读中积累下列词语:1. 古今异义并:古义: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阅:古义:古义:经历阅十余岁今义:阅读是:代词这是非木柿今义:判断词是盖:古义:发语词盖石性坚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但:古义:只但矢其一今义:表转折但是,却2. 一词多义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为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3.词性活用三、探究结构第一层:和尚重修庙门难寻石兽;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兽已深埋;第三层:按老河兵指引找到石兽;第四层:阐述遇事不能主观之理。
二、探究中心1.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明确: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断的道理。
总结固趣: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
计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述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对三个人物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归纳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行为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河中石兽》一文,大家一定能够流利地朗读,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能够背出来,下面咱们就一起齐读一遍课文,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背诵。
二、出示目标,明确目的
大家的声音很洪亮,字音准确,富有节奏,大家上节课一定学习得非常认真,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下注释,疏通了文意,这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首先来看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1.复述课文
2.比较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狮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3.谈一谈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三、出示问题,引导自学
1、下面,我们就闯过第一关,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
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a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b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
c态度大方、口齿清晰
(预设:一个庙口的石兽,掉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寻找石兽的事。
)
2、寻找石兽的过程几经波折,为了能够清楚明了的理清这个过程,老师做
了一个表格,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狮的位置、理由及结果,完成表格。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四、展示交流,精简点拨
通过这个表格,咱们可以更加清晰的比较出三种不同的方法的差别,这三种方法看似都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讲学家,“众服为确论”,可是还是失败了,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一下: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其他二人的方法没有找到石兽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寺僧:只考虑到了流水,没有考虑到石兽、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议论)(这句话,既是对讲学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评价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
五、课堂小结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根据自己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
六、作业
课下搜集“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小故事
七、板书
寺僧:考虑不周、盲目行动
讲学家:空谈事理,据理臆断知其一,并知其二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