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输血3-1
外科总论—输血(外科学课件)
移植物抗宿主病
人的输血
特点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 肿。
表现
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 或咳吐血性泡沫样痰。
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啰音。 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输血的不良反应----循环超负荷
原因
输血速速过快→短时间血容量上升超出心脏负荷。 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 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手术中失血量超过300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应先输最后采的血液。 由于最先采取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成分最多,宜在最后输入。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
禁忌症
①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 ②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 ③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④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在术前采血或血液稀释 法作自体输血; ⑤有脓毒症或菌血症者; ⑥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 过久者。
特点
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关系, 少于或等于3个单位的红细胞成分血对肿瘤复发影响
小; 输注异体全血或大量红细胞则影响较大。
输血的不良反应----大量输血的影响
特点
大量输血: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 量或数小时内输血量超过4000ml。
表现 原因
预防
低体温:输入大量冷藏血; 碱中毒: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 低钙血症:大量含枸橼酸钠的血制品; 高钾血症:一次输入大量库存血; 凝血异常: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
治疗
停止输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浓度吸氧; 循环支持,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和血压; 利尿,预防肾衰; 定期监测病人的凝血状态,防治DIC; 严重者尽早换血。
临床输血管理课件
血液稀释:通过稀释血
02 液,降低血液粘稠度,
减少输血量
血液回收:将患者自身
03 血液回收,经过处理后
再次输入患者体内
优点:减少输血风险,
04 降低输血成本,提高患
者治疗效果
谢谢
05
准备输血记录单:记录 输血过程和患者反应
06
洗手、戴手套,做好个 人防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输血过程
01
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姓名、 年龄、性别、血型等基本信息
02
准备输血器材:包括输血器、 输血袋、输血针等
03
输血前准备:检查输血器材是 否完好,血液是否合格,输血 袋是否在保质期内
05
输血过程中观察:观察患者有 无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 呼吸困难等
输血安全措施
01
严格筛选献血者: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无传染病
02
血液采集、处理和储存:确保血液质量,防止污染
03
输血前检查:确保血液与患者血型相匹配,防止输血反应
04
输血过程中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05
输血后随访:关注患者输血后情况,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输血不良事件处理
01
立即停止输血
演讲人
临床输血管理课件
目录
01. 输血基础知识 02. 输血操作流程 03. 输血安全与质量管理 04. 输血新技术与进展
输血基础知识
血液成分
红细胞:负责运输
01
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浆:负责运输营
04
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02
白细胞:负责免疫
和抗感染
03
血小板:负责止血
和凝血
输血前核对制度范本(3篇)
输血前核对制度范本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大d 三项)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要严格刻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3)确认受血者。
输血实施前,由两名医护人员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案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
6、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卡》,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____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7、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输血科。
8、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2℃冰箱保留____天以便查对。
输血前核对制度范本(2)输血前核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防止输血错误和传播血液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有效的核对制度能够减少输血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对输血前核对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输血前核对制度的意义输血前核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接受到正确的血液制品,减少输血错误的发生。
它是建立在医疗安全的基础之上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核对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输血过程中的错误,保证患者的血型匹配正确,避免因输错血型而引发的严重后果。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课件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课件一、引言卫生系统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者血液成份通过静脉途径输送到患者体内,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血液失衡的过程。
输血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医疗技术,对于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来说,掌握输血的原理、操作技巧和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输血的基本原理1.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份,纠正贫血、减少出血等症状。
适应症包括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手术后失血等。
2. 输血的种类和成份输血按照血液成份的不同可以分为全血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输血成份。
3. 输血的血型和配型输血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确保输血血液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
三、输血的操作技巧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a. 确认输血适应症和输血种类。
b. 进行血液样本采集,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
c.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装置和输血袋。
2. 输血的操作步骤a. 患者身份核对,确认患者身份和输血适应症。
b. 确认输血血液和受血者的血型配型。
c. 准备输血装置,包括输血管、输血袋、输血针等。
d. 清洁输血部位,进行局部消毒。
e. 连接输血装置,确保连接坚固。
f. 开始输血,注意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四、输血的安全措施1. 输血前的安全措施a.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输血适应症。
b. 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确保输血血液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
c. 检查输血装置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2. 输血中的安全措施a.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b. 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c. 注意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
d. 遵守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装置的连接坚固和无漏血现象。
3. 输血后的安全措施a.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浮现输血不良反应。
b. 及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反应等。
c. 做好输血后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输血部位是否浮现渗血、局部感染等。
五、输血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输血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轻度过敏和严重过敏。
第五章 输血
(二)血浆成分
新鲜冷冻血浆 冷冻血浆
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肝胆疾病引起的凝血障 碍和大量输库存血后的 出血倾向
血友病A、先天或获得性 纤维蛋白缺乏症及von Wille— brand病
冷沉淀
64
新鲜冷冻血浆
(FFP)
是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置
于—20~—30℃保存的血浆 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Ⅷ因子和V因 子及部分纤维蛋白原 ) 适用于血友病或Ⅷ因子和V因子缺乏 引起的出血
和FⅧ(80—120U以上)及血管性假血 友病因子(vW因子)
67
(三)血浆蛋白成分
人血清蛋白:5%、20%、25%
补充清蛋 白 扩容
脱水
免疫球蛋白 浓缩凝血因子
预防传染病 治疗感染 血友病 凝血因子缺乏 促进伤口愈合
68
血浆增量剂
plasma volume expander
(血浆代用品)
输血
外科教研室:李宏伟
1
输血的作用: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 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增强免疫力 增进凝血功能
2
本章主要内容
输血的适应证 输血技术及注意事项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自体输血 成分输血 血浆增量剂的使用
}
掌握内容
}
了解 内容
3
输血适应症
急性大量失血 重症感染
65
冷冻血浆
(FP)
是FFP
4℃下融解时除去冷沉淀成分 冻存的上清血浆制品 含有全部稳定凝血因子,缺乏不稳 定凝血因子(Ⅷ因子和V因子) 一次用量不宜超过1000ml,否则需 加用FFP
66
冷沉淀
(Cryo)
一级医院输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一级医院输血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和输血科,是医院输血管理的基本准则。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用血原则;(二)保障患者安全原则;(三)合理配置血源原则;(四)持续改进原则。
第二章输血管理职责第四条医院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一)血液的采集、储存、分发和供应;(二)输血技术指导和培训;(三)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四)输血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第六条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治疗,具体职责如下:(一)严格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输血治疗;(二)在输血前,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三)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输血安全;(四)输血后,及时记录输血相关信息。
第三章输血指征和禁忌第七条输血指征:(一)严重贫血或低氧血症;(二)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的大出血;(三)严重感染或休克;(四)其他经临床医生判断,确需输血的情况。
第八条输血禁忌:(一)无输血指征或输血风险大于受益;(二)输血后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三)输血后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四)其他经临床医生判断,不宜输血的情况。
第四章输血治疗同意书第九条输血前,必须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第十条输血治疗同意书内容包括:(一)输血的目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二)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三)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四)签署日期和双方签字。
第五章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第十一条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在输血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输血科。
第十三条输血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制定处理方案,并通知临床科室。
2024版全新输血培训课件[1]
强调及时输血和合理调配血液资源的重要性。
30
临床实践经验分享与交流环节
分享一
01 如何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内容
介绍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中 监测、输血后评价等方面的实 践经验。
02
交流
与听众互动,探讨如何提高输 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和措 施。
03
分享二
如何应对输血中的突发情况
04
内容
05 介绍输血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
案例二
成功治疗罕见血型患者
29
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总结
案例一
输血反应导致患者死亡
简要介绍
患者因输血反应导致死亡,涉及输血操作、血液 质量等方面问题。
教训总结
强调输血安全的重要性,包括规范操作、严格质量 控制等方面。 2024/1/30
案例二
延误输血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简要介绍
患者因延误输血导致病情加重,涉及医生决策、血 液调配等方面问题。
严格血液保存
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保存血液,避免血液变质引发溶血反应。
2024/1/30
溶血反应处理
发生溶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大量输液以稀释血液中抗体,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以 保护肾功能,必要时进行换血治疗。
26
其他并发症应对策略
01
细菌污染反应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上报医院输血科进行血液质量调
2024全新输血培训课件
2024/1/30
1
目录
• 输血基本概念与原理 • 输血前评估与准备 • 各类血液制品特点及应用 • 输血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临床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2024/1/30
2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课件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也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血方式包括全血输注、成分输血和自体 输血等。其中,成分输血是目前的主流输血方式,因为它可以更加精确地补充患者所需的血液成分,减少输血反 应和浪费。
输血的种类与适应症
输血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输血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血液成分分类,可以分为全血输注和成分输血 ;按照血液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
输血适应症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失血过多、贫血、凝血因子缺乏、免疫缺陷等。对于需要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方式和剂量。同时,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 生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输血史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02
输血前的准备与评估
输血前的评估与准备
01
02
03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 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 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 等。
输血指征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 输血及输血类型。
输血前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血液及输血 器材,确保输血过程的安 全和顺利。
输血前的检查与准备
血液检查
对拟输注的血液进行严格 的检查,包括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血液质量 检查等。
输血后的异常情况处理
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 予抗过敏治疗。
溶血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 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其他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等, 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05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内容与方法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内容与方法介绍
输血基本知识
临床输血工作流程课件
输血相关感染:停 止输血,给予抗感 染药物治疗
输血相关并发症: 根据具体情况,给 予相应处理
输血后随访与记录
随访时间:输血后24小 时内
随访内容:患者症状、体 征、生命体征等
记录方式:书面记录或电 子记录
记录内容:输血时间、输 血量、输血反应等
随访目的:了解输血效果, 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记录保存:按照医院规定 保存,便于查询和追溯交源自配血01 02 03 04
01
目的: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 血型是否匹配
02
方法:使用血型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03
结果:如果血型匹配,可以进行输血; 如果不匹配,需要寻找其他献血者
04
注意事项:交叉配血需要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器材准备
1. 输血器:包括输血袋、输血针、 输血管等
2. 输血袋:包括一次性输血袋、可 重复使用输血袋等
3. 输血针:包括一次性输血针、可 重复使用输血针等
4. 输血管:包括一次性输血管、可 重复使用输血管等
5. 其他器材:包括止血带、消毒棉 签、手套等
输血操作步骤
1
准备输血器材:包括 输血器、输血袋、输 血针等
2
核对患者信息:包括 姓名、年龄、血型、 住院号等
谢谢
能等
评估输血风 险:评估患 者输血风险, 制定输血方
案
输血申请
01 申请条件:患者需要输
血治疗,且符合输血指 征
03 审核:输血科或血库审
核输血申请单,确认是 否符合输血指征和输血 要求
02 申请流程:医生填写输
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 本信息、输血指征、输 血种类和数量等
04 输血准备:输血科或血
安全输血管理ppt课件
主要表现 输血过程中发热、寒战;用解热镇痛 药或糖皮质激素处理有效
原因 (1) 血液或血制品中有致热源(2)受血者 多次输血后产生同种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 处理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 密切观察,必要时对症处理或遵医嘱进一步处理。
45
非溶血性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 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出现荨 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为全身皮疹、喉 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等 原因 (1)所输血液或血制品含过敏原;(2) 受血者本身为高过敏体质或多次输血而致敏 处理 减慢甚至停止输血;抗过敏治疗;解痉; 抗休克处理
46
迟发性输血反应
1、迟发性溶血反应 临床表现:多有发热、黄疸、溶血性贫血、偶 有血红蛋白尿。 处理方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有休克、 DIC、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按照相应的规则 进行处理。监测抗人球蛋白试验、胆红素水平 及行血型再检测。
47
迟发性输血反应
二对姓名 三对住院号
一对床号 四对血 型 六对
血交叉结果
十 对 一 确 认
五对血袋号
24
最后再次确认患者血型与配 血报告单上的血型是否相符
25
凡血液外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律不得领取: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现象;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样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汽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细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Biblioteka 16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据文献报道,错误输血的原因:10%在于医生处方和护士采 样,36%在医院血库和51%在血样收集和管理,而床边核对环 节失败占所有操作程序错误的25%。
七年级生物输血与血型1(PPT)3-1
1900年,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一个人的 血清有时会与另一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随后,兰德斯坦纳进一步发现 人的血液按红细胞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体,可分为不同类型,他以A、 B、O三个字母来代表他发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血液。不同血型的血液混 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凝血、溶血现象。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又 发现了较为稀少的AB型血。1927年,国际上正式采纳了兰德斯坦纳 原定的字母命名,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 型系统正式确立。
兰德斯坦纳在认识人类血型方面的杰出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全输血和 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免疫学、遗传学、法医 学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影响。_x001B_
1825年,英国的布伦德尔医生从一个人直接输血给另一个人首 次成功,但是这一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据医书记载:19世纪末 叶有346人接受过输血治疗,另有129人被试图输人动物的血液。当 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血型的不同,因输血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因 此,输血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科学家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千米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 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明亮 地区的破碎地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它拥有一层稀 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星体构成木卫三木卫三(张)木卫三内部结构木卫三的平均密度 为.9g/cm,表明它是;阿坝艺考生文化课培训:/abyk/ ;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构成的,后者主要以冰体形式存在冰体的质量占卫 星总质量的-%,比之木卫四稍低。此外可能还存在某些不稳定的冰体,如氨的冰体。木卫三岩石的确切构成还不为人知,但是很可能接近于L型或LL型普通 球粒陨石,这两类陨石较之H球粒陨石,所含的全铁和金属铁较少,而铁氧化物较多在木卫三上,以质量计,铁和硅的丰度比为.-.7,而在太阳中,则为.8。 木卫三表面的反照率约为.。冰体水广泛存在于其表面,比重达到-9%,高出整体比重许多。利用近红外光谱学,科学家们在.、.、.、.和.微米波长段发现了 强烈的冰体水的吸附带。明亮地带的槽沟构造可能含有较多的冰体,故显得较为明亮。除了水外,对伽利略号和地基观测站拍摄的高分辨率近红外光谱和紫 外线光谱结果的分析也显示了其他物质的存在,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也可能还包括氰、硫酸氢盐和多种有机化合物。此外伽利略号还在木卫三表面发 现了硫酸镁、硫酸钠等物质这些盐类物质可能来自于地表之下的海洋木卫三的表面是不对称的:其同轨道方向的一面要亮于逆轨道方向的一面。这种状况类 似于木卫二,而和木卫四的状况正好相反。此外,木卫三同轨道方向一面似乎富含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碳在两个半球的分布则相对均匀尽管在极地地区并未 观测到它的存在。木卫三上的撞击坑(除了一个之外)并不富含二氧化碳,这点也与木卫四不同。木卫三的二氧化碳可能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已经被消耗殆尽 了。内部结构木卫三的地层结构已经充分分化,它含有一个由硫化亚铁和铁构成的内核、由硅酸盐构成的内层地涵和由木卫三内部结构木卫三内部结构冰体 构成的外层地涵。这种结构得到了由伽利略号在数次飞掠中所测定的木卫三本身较低的无量纲转动惯量——数值为.±.8——的支持事实上木卫三是太阳系中 转动惯量最小的固态天体。伽利略
外科学课件输血张付伟[可修改版ppt]
血型与输血
血型与输血
输血流程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㈠适应症 ⒈大量失血失 失血<10%可自体代偿,10-20%可根据症状
的严重度和血红蛋白及HCT的变化选择方案。<30%以下不输 全血,> 30%输全血与CRBC各半。> 50%输大量库血要注意白 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给。 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及白蛋白合成不 足。术前输CRBC、补充血浆或白蛋白可纠正贫血及低蛋血症。 ⒊重症感染 适用于全身严重感染。输浓缩粒细胞。 ⒋凝血异常 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
㈨免疫抑制 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及 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免疫抑制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 的关系。
㈩大量输血的影响 大量输血(24小时用库存血置换病人 全部血液或数小时内输入4000ml)①低体温②碱中毒③暂 时性低血钙④高血钾及凝血异常。临床上有出血倾向及 DIC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
㈡输血技术 ⒈途径 一般周围静脉输血。大量出血可中心静脉置管或静
脉切开。 ⒉输注速度 成人5-10ml/min 老年或心功功能差1ml/min
小儿10滴/min ㈢注意事项 l输血前核对病人及供血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
合单。血袋是否渗漏、血液有无异常及保存时间。输血时严 密观察病人。输血袋应保留2小时,以备化验检查。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 2致热原
(蛋白质、死菌或细菌代谢产物)污染 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输血及对症处理
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或经产妇输注不
一级一等医院输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输血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输血科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我院输血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依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输血安全。
2. 科学合理:遵循临床输血原则,科学合理使用血液。
3. 保障安全:确保输血过程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
4. 信息公开:及时公开输血相关信息,保障患者知情权。
第二章输血科职责第四条输血科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的采购、储存、分发、供应及输血咨询服务等工作。
第五条输血科应建立健全血液管理制度,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六条输血科应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血液质量。
第七条输血科应严格执行输血技术规范,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第三章临床科室职责第八条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制度,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
第九条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输血技术规范进行输血治疗,确保输血安全。
第十条临床科室应定期对输血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效果及不良反应。
第十一条临床科室应配合输血科做好血液管理、血液制品的使用等工作。
第四章输血治疗知情同意制度第十二条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告知输血的风险、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患者或其家属有权了解输血相关信息,并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第十四条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应包含以下内容:1. 输血目的、方式及注意事项;2. 输血风险及并发症;3. 患者拒绝输血的权利;4. 输血治疗的实施及终止;5. 医疗机构、医师的告知义务。
第五章输血质量控制第十五条我院应建立健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输血安全。
第十六条输血科应定期对血液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七条输血科应严格执行输血技术规范,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制度,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
卫生系统输血培训课件
温度
血液成分需要在低温下储 存,一般保持在4℃左右 。
容器
血液成分需要使用专门的 容器进行储存,以确保其 质量和安全。
有效期
不同种类的血液成分有不 同的有效期,一般为2135天。
血液成分的有效期
红细胞
有效期为42天。
血浆
有效期为35天。
血小板
有效期为5天。
白细胞
有效期为24小时。
05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与观察
输血速度的控制
总结词
输血速度应缓慢而稳定,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年龄进行适当调整。
VS
详细描述
输血速度太快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发热 、过敏等,因此需要缓慢而稳定地输血。 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如老年人 和儿童,输血速度应适当减慢。
输血过程中的病情观察
总结词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输血部位和病情变化。
输血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世纪末,人们发现了 血型,为安全输血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随着血型鉴定技术和交叉配血技术的 不断完善,输血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输血的种类与途径
输血种类
根据输注的血液成分不同,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全血输注是指将整个血液输给患者 ;成分输血是指将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输给患者;自体输血是指收集并回输患者 自身的血液。
循环系统
监测心率、心律、心功能等循 环系统指标,以评估输血对循 环系统的影响。
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等指标,以判断输血是 否对生命体征产生影响。
皮肤黏膜
检查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 是否有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范文(3篇)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范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输血审核制度。
1.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2.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3.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4、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完整,并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审核并备血,输血申请单审核率必须为____%。
5、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急救用血除外)。
6.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急救用血除外)。
7.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急救用血除外)。
8.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大量输血申请单》,并由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医务部批准,紧急用血必须履行补办报批手续,申请单由输血科留存备案,且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必须为____%。
9.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部或分管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危重抢救患者紧急情况下需要用血时,时间内报医务部审批,时间外报总值班,必须由当班医生及医务部或总值班签名,医务部及总值班备案。
输血最新课件
1)严格消毒输血用具,提倡使用一次性用 品
2)对多次输血者或经产妇可输入不含白细 胞和血小板的血
(二)过敏反应
1.原因:较复杂,主要是抗原抗体反应,发 生率3%
1)过敏体质者对血中蛋白质过敏 2)受血者多次输入血浆制品,产生抗血清
抗体
只输入几毫升血液或血浆后就会出现皮肤瘙 痒或荨麻疹,严重时出现气管痉挛、血管 神经水肿,表现突然发生喘鸣、咳嗽、呼 吸困难、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 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2)免疫反应:常见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 的人,已经存在白细胞抗原再次输血时发 生抗原 抗体反应而发热
(一)发热反应
2.临床表现
主要是畏寒、寒战和高热。体温可达39-40 度,血压可无变化。持续1-2小时。少数 病人可出现抽搐、呼吸困哪,血压下降、 昏迷
3.治疗
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应用解热镇痛 药、肌注杜冷丁(哌替啶)50mg或异丙嗪 25mg,静脉入壶地塞米松5-10mg,畏寒时 注意保暖,高热时可物理降温
一般成人每分钟5-10ml。 只要遵守输血规则,大多并发症是可预防的。
2.贫血:急慢性贫血 3)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其自身抗体破坏输入的红细胞而贫血
如疟疾、丝虫病、弓形体虫病
输 3.低蛋白血症:输血浆 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反应和并发症,重者危及生命,要尽力防治。
用利尿药加快游离血红蛋白的排出。 自身输血将病人自身的血液或手术中丢失的血液再回输给病人的方法,可以严重的并发症,是输
血后受血者体内红细胞发生非生理性破 坏的一种输血反应,死亡率高达20%-60%)
1.原因
1)血性不合:引起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 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引 起。如过期、过度预热或加了不等渗溶 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血浆代用品 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 子物质制成的胶体溶液,可代替血浆扩 充血容量。常用的有右旋糖酐、羟乙基 淀粉和明胶。
(1)右旋糖酐 中分子右旋糖酐具有良 好的扩充血容量作用,并有一定的胶体 渗压,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 克,但24小时用量不宜超过1500ml, 以防引起出血倾向。
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练习: 1、下列哪项不是输血的作用
A可补充血容量 B改善循环功能 C增加血浆蛋白,使伤口愈合
D输入抗体可杀灭细菌 E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止血
2、手术中输血过程出现手术野渗血不止和低血压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过敏性休克 都不是
B感染性休克
C出血倾向
D溶血反应
E以上
3、输血后出现非溶血性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
(1)成人一般5ml/min,老年或心脏病 病人约1ml/min,小儿10滴/分钟;
(2)大出血时输血速度宜快,根据血压、 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等调节输血的 量和速度。
【输血注意事项】
①务必确定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二者 血型相符,交叉配血试验阴性,输血前 由两人仔细核对无误,方可输注,严防 输入异型血;②检查血瓶或血袋,如有 破损、封口不严、标签模糊不清的不能 输用;③仔细观察血液质量,有溶血、 混浊或絮状物不能输用;
预存自体血者必须每日补充铁剂和给予 营养支持。
3.稀释式自体输血 优于预存式自体输血。
方法:在手术前从病人一侧静脉采血,同时从另一侧静 脉补给采血量4倍的电解质溶液、血浆增量剂等维持病人 的血容量,使血液处于稀释状态,以减少手术时血液的 丢失。
每次采血800~1000ml,以红细胞压积≥25%、清蛋白> 30g/L、血红蛋白100 g/L左右为限,采血速度约为每 5分钟200ml。 当术中失血量达到300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液。
现采用洗净回收式,即利用血液回收机收集 失血,经自动处理后去除血浆和有害物质, 可得到Hct达50%~65%的浓缩红细胞,然 后再回输。
2.预存式自体输血 手术前采集病人血液 预存备用。择期性手术病人,术前一般 状态良好,无感染征象,Hct≥30%,且 术中预计需血量较大者可用此法。
根据需要每3~4天采一次血,每次可采 300~400ml,直至术前3天为止。
第二节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指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在 需要时再回输给本人。
主要优点是:①节约血源;②减少输血 反应和疾病的传播;③无需验血型和交 叉配血试验;④适用血型特殊和血源困 难者。
自体输血的三种方法
1.回收式自体输血 是指回收创伤后体腔内积 血或手术过程中的失血,经抗凝、过滤后再 回输给病人。胸、腹腔大血管破裂、闭合性 外伤脾破裂、异位妊娠等引起的大出血,若 无污染,可行回收式自体输血。
A污染 B感染 C过敏反应 D致热原 E血液凝集
④输血前,轻轻摇动血袋或转动血瓶, 使红细胞与血浆充分混合,不可用力摇 晃,以免红细胞被破坏;⑤从血库取出 的血液应在短时间内输用,不能在室温 下放置过久; ⑥输血前后,应输入少量 生理盐水,血液中不能加入任何药物, 以防血液凝固或溶血;⑦输血过程中要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⑧血袋应 保留2小时备查。
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 血浆蛋白成分三类。
1.血细胞成分
(1)红细胞:将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加工分离,制得浓缩红 细胞、洗涤红细胞和冰冻红细胞等,以浓缩红细胞最为 常用。使用前应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白细胞:浓缩粒细胞用于治疗粒细胞减少性疾病,但 合并症较多;
(3)血小板:血小板的制备可取自单个全血供体,也可从 随机供体中单采血小板,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和/或血 小板功能障碍所致出血或有潜在较大出血的病人。
一般在输入异型血10~20ml后,病人出现头 痛、胸痛、心前区压迫感、呼吸困难、腹痛 或腰骶部痛。严重者有休克、黄疸、血红蛋 白尿和肾衰。
手术中溶血反应最早的征象是血压下降和手术 野不明原因的渗血。
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再次 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的姓名、血型、重作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抽血观察血浆,溶血 者血浆呈粉红色。
(1)全氟化碳 为直接或环状碳氢化合物中氢被 卤素置换而形成的氟碳化合物。其具有强力携带 及快速运输氧气的功能,主要用于急性贫血血液 极端稀释时维持组织的供氧,为输血争取时间。
(2)Hb 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人Hb,其氧亲 和力与人血液相近,循环半寿期12~18小时,用 于各种急性失血和休克的急救。
治疗的重点:抗休克和防治急性肾衰。严 重病例应考虑置换性输血治疗。
4.细菌污染反应 血液被污染是细菌污染反应的重要原
因。由于细菌经输血进入人血液,表现为菌血症、脓毒 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诊断方法是对血袋内剩余的血 涂片检查,同时对病人血和血袋血作细菌培养。预防在 于严格采血、储血、输血过程的规范操作,凡血浆浑浊 或有絮状物,血浆呈粉红色,血袋内有较多气泡等细菌 污染征象的血液,均不得使用。疑有细菌污染反应,应 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抗感染或抗休克治疗。
5.传播疾病 误输带有病毒或细菌的血液均 可传播疾病。肝炎、艾滋病、疟疾、回 归热、梅毒等,均可通过输血传播。其 中以输血后肝炎和疟疾多见。
预防措施包括对供血者进行严格体检,血 液制品生产过程中有效灭活微生物,采 用自体输血等。
6.循环超负荷 输血过量或过快,可发生心 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特别是老年、小 儿或心脏病患者。
用较大的表浅静脉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大隐 静脉等;大出血急救应立即行静脉穿刺插管或使用 加压输血器以保证快速输血,也可采用大隐静脉切 开输血。小儿常经头皮静脉输血。 (2)动脉输血:是经动脉穿刺将血液加压注入;但动 脉输血操作较复杂,有发生肢体缺血、动脉栓塞等 危险,现已少用。
2.输血速度 视病人情况而定。
第三节 输血的并发症
输血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大 多数输血并发症是可预防的。
关键是要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遵守 输血操作规程。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是指与输血有关但不能用其 他原因解释的发热反应。为最常见的输血不良 反应,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为好发人 群。主要表现是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 等,多在输血后15~60分钟内发生。 主要是由致热原引起,也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出现发热反应时,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 输血,并适当应用退热药物。
大量枸橼酸钠可转化成碳酸氢钠,引起 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因此对大量 输血的病人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 测结果,进行恰当的治疗。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与血液代用品
【血液成分制品】
血液成分制品是将血液中各种成分 分离出来,精制成浓度较高的有效 制品。
血液成分制品用于血液成分输血。 血液成分制品分为血细胞(包括红
预防:大量输血时要严密监测,控制输 血速度。
治疗: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 使用强心剂和利尿剂等。
7.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入库存血可发生伤口渗血不止
或术后持续出血。
原因:库存血血小板活力易丧失,大量输入库存血可引 起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同时库存血中枸橼酸盐消耗凝 血因子Ⅴ、Ⅷ和Ⅸ;病人在大出血时也损失血小板和凝 血因子。
2.血浆 是将全血分离出血细胞后的液体 部分。血浆成分有新鲜冰冻血浆、普通 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
3.血浆蛋白成分 有白蛋白制剂、免疫球 蛋白、凝血因子制品等。
【血液代用品】
血液代用品分为血红蛋白(Hb)代用品和 血浆代用品
1.Hb代用品 近年发展较快,是能运 输和释放氧的非细胞液。
无需配血、无病毒和细菌污染、无血 液免疫抑制作用、保存时间长、粘度 低。
卫生部2000年输血指南建议
Hb>100g/L不需要输血 Hb<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 Hb为70~100g/L时,应根据病人的
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 对于可输可不输的病人应尽量不输
【输血途径及速度】
1.输血途径 有静脉和动脉两种途径: (1)静脉输血:是最常见且方便的输血途径,一般选
为保证输血的安全、节约,要严格掌握输血的 适应证,采用恰当的途径与速度输血,预防并 及时处理输血并发症。
【输血适应证】
1.大量失血 大量失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证。 一般认为失血量超过血液总量20%,或因 失血收缩压降到90mmHg以下,应及时输 血补充血容量。
2.慢性贫血 为提高贫血病人对手术创伤的耐 受力,应少量多次输血, 将血红蛋白浓度 维持在100g/L水平。
(2)羟乙基淀粉 由玉米淀粉制成,可以 扩充血浆容量,用于低血容量休克的治 疗。大量输入可使凝血时间延长和血小 板减少,输入量宜控制在1500ml以内。 无毒性和过敏反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 影响。
(3)明胶 是胶原的降解产物,具有抗休 克和改善微循环作用。
血液相容性好,对凝血机制和纤维蛋白溶 解系统无影响,安全性优于右旋糖酐。
3.低蛋白血症或严重感染 输血可提供各种 血浆蛋白包括抗体、补体等,可改善低 蛋白血症,增强病人的抗感染和修复能 力。输注浓缩粒细胞配合应用抗生素对 严重感染病人有良好效果。
4.凝血异常 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或根据 病人凝血异常的原发疾病输注补充有关 的血液成分,可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有 助于改善凝血机制,防止术中、术后出 血,有助于止血。
预防:大量输血每输入库存血3~5单位,应补充1单位 保存5天以内的较新鲜血液。每输500~1000ml血液, 宜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以防枸橼酸中毒。有凝 血功能障碍时,应补充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凝 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8.酸碱及电解质紊乱 库存血保存较久, 血浆酸性增强,钾离子浓度增高,大量 输入库存血可能发生高钾血症和一过性 代谢性酸中毒,应予以注意。
为预防发热反应,对有多次输血史者可肌注哌 替啶50mg或异丙嗪2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