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XX届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复习教案8

合集下载

关高中物理自由落体教案

关高中物理自由落体教案

关高中物理自由落体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由落体概念,掌握自由落体的描述和公式。

2. 掌握自由落体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

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内容:
1. 自由落体的概念和运动规律
2. 自由落体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3. 自由落体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入自由落体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的基本特征和运
动规律。

二、实验设计
1. 实验目的: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2. 实验器材:自由落体实验装置、计时器、尺子等。

3. 实验步骤:
(1)搭建自由落体实验装置。

(2)调整实验装置,保证落体从初始位置开始自由下落。

(3)用计时器记录落体下落的时间,同时用尺子测量落体的下落高度。

4. 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落体的时间-高度图。

(2)分析图表数据,验证自由落体公式。

三、讲解自由落体公式
教师讲解自由落体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个变量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讨论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并结合公式进行详细解释和讨论。

五、实验总结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掌握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及其公式。

六、作业
练习自由落体相关的计算题目,加深对自由落体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自由落体的概念和运动规律,理解自由落体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多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多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理解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2.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3.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实例4. 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基本公式及应用。

2.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公式。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3. 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并通过数学论证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合理性。

4.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公式的运用方法。

6.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和课后实践,评估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和公式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课后作业和练习,分析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自由落体运动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物理学、工程学、航空航天等。

2. 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贡献。

3.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如自由落体装置、计时器等。

3. 网络资源:如相关学术论文、科普文章等。

自由落体运动优秀教案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优秀教案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优秀教案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主题: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年级:高一物理教学目标: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并能运用公式计算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时间、速度和位移。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3. 能够分析和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时间、速度和位移的计算。

教学难点:1. 运用公式计算自由落体运动中的时间、速度和位移。

2. 分析和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等。

2. 学生: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 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物体自由落体过程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自由下落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Step 2: 理论讲解1. 教师以幻灯片和黑板为辅助,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物体自由下落时,其运动速度始终呈现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方向向下。

Step 3: 公式推导1. 教师向学生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公式:v = gt,h = gt²/2,v² = 2gh。

2.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数学推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三个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

Step 4: 实验演示1.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器材(如小球、计时器等)进行实验演示。

2. 学生依次进行实验演示,观察并记录小球自由下落的运动特征。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小球在不同时间下的速度和位移,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Step 5: 计算练习1. 教师布置一些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计算相应的时间、速度和位移。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Step 6: 拓展应用1.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案:自由落体运动目标:学习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物理规律和相关计算方法。

前导知识:学生已经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的知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和复习前导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请问如果我们从高处将一个物体自由落下,它会以什么样的速度下落?有什么可以解释它下落所遵循的规律吗?”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自由落体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解释自由落体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落的运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并且加速度恒定为重力加速度g。

3. 实验观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自由落体物体的运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可以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如下落物体和计时器。

4. 计算练习: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计算练习,巩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包括计算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和位移等。

5. 问题讨论:提出一些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例如,“自由落体物体达到地面时速度是否为最大值?为什么?”、“如果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入一个水平初速度,物体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6. 总结:归纳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物理规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简短的课堂总结。

7. 拓展应用: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反馈和评价。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下落物体、计时器- 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计算题目和讲义- 白板笔等辅助教学工具。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多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多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节: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激发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的过程。

2.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常数g(重力加速度)。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物体下落的观察和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

第二章章节: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s = 1/2 g t^22.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 = g t3. 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公式:t = sqrt(2s/g)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公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学方法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

第三章章节: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 自由落体运动在物体坠落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3. 自由落体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如跳伞运动员的降落高度计算。

(新)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

(新)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
2.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展示直观的自由落体实例,再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本节课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述,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探索、设问点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听讲并认真思考,并动手操作,激发起同学对知识渴求的兴趣
解决课前的问题,提高学习主动性
体会由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运动规律的思考引起对其它运动情况的反思。
提高参与意识
设置情景,由自然的问题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进一步学习的强烈兴趣。
新课教学
关于落体运动,同学们都了解、知道些什么呢?
(演示2)取一枚硬币,一枚与硬币等大的纸片,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观察出硬币先着地,得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演示3)取一颗小石子,一张比小石子重的大纸片,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观察出小石子先着地,得出物体越轻下落越快。
(演示4)取两张完全相同的大纸片,它们的重力是相同的,这样重力对下落的作用是相同的(采用控制变量法),再把其中的一张捏成纸团,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教学重点
仅受重力作用的不同物体,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g。
教学难点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无关。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索与设问点拨相结合。
教学仪器
硬币1枚,与该硬币等大的纸片1张;等大的厚大纸片(20cm×20cm)2张;轻与大纸片的小石子1颗;牛顿管及抽气机1台;米尺1把;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自制课件等。

关于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5篇

关于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5篇

关于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5篇关于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5篇现代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科学,课件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情感目标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设计方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教学过程设计】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板书设计】第六节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内能的利用2.环境保护的问题探究活动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7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7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7篇栏目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引。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篇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是司南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本章从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入手,讲述运动学的重要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2.自由落体的加速度;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理想化方法比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大小,识别自由落体运动。

2.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5.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对理论的推导普遍感到困惑;并且严重受(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前概念的影响。

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教学的难点是: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无关。

说教法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

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示实验和科学的辨析,认识自由落体的规律,通过对其研究,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2.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2.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 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5. 自由落体运动的拓展与延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2.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利用实验、动画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课堂实验: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 知识拓展:介绍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自由落体运动应用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

3.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2.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3.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4.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5. 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与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及其应用难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的推导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进行复杂计算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

3. 利用物理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物线运动,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其公式。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现象,如雨滴下落、跳伞等,引导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进行计算。

4. 物理实验:安排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航空航天等。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和公式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由落体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地球物理学、天文学等。

2. 引导学生探讨自由落体运动与抛体运动的异同。

3.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历史发展。

高中物理运动自由落体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自由落体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自由落体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自由落体的概念及其特点;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物理规律;3.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自由落体的定义及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求解。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规律;2. 解决自由落体问题时的思维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2. 实验仪器:自由落体实验器材;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自由落体的概念,唤起学生对该概念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自由落体的定义及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关系等内容。

三、实验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自由落体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以验证自由落体的规律。

四、问题解答(15分钟)教师通过解答一些自由落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

五、练习与讨论(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自由落体运动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并开展小组讨论,加深对自由落体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自由落体的理解和运用。

七、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强调了自由落体的定义、特点和运动规律,通过实验演示和问题解答,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由落体的相关知识。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的概念,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的定义2.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4.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5. 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自由落体运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自由落体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特点。

3. 讲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 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并讲解计算方法。

5.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过程。

6.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题,检查学生掌握公式和计算方法的情况。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评估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动画:用于演示自由落体运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教学课件: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实际案例:提供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问题,供学生讨论和解决。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自由落体的定义和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第二课时: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第三课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应用。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与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点、规律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与特点:结合实验现象,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3.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及应用。

4.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规律及实际应用。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特点和规律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概念。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 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用公式求解。

3. 熟悉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方法,并能设计简单实验。

4. 通过实验,学会用数据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5.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 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 实验室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方法。

4.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验证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 实验室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方法。

3.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验证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和板书。

2. 实验探究。

3. 学生讨论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律1. 引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有哪些?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到自由落体运动的例子有哪些?2. 课堂讲解和板书2.1 概念:指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的运动,不受其他因素的阻挡。

2.2 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增加,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与运动时间有关。

2.3 规律: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下落距离与重力加速度、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公式为s=1/2gt²,其中s表示下落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第二节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1. 引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加速度是什么?它与自由落体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可以用公式来表示重力加速度?2. 课堂讲解和板书2.1 概念:重力加速度是指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以单位时间内所增加的速度。

2.2 关系: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受到重力作用下的自由下落,其加速度因此称为重力加速度。

2.3 公式: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GM/R²,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

第三节实验室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方法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高三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人教版

高三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人教版

课题:自由落体运动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叶副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否定重物下落快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及其运动性质,培养其探索精神。

通过合作实验,加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及对自己获的知识与技能的交流与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教师演示现象,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想,通过演示验证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及数椐的处理,得出结论并与同学交流,最后通过应用制作加以训练巩固。

教学资源
纸片、小铁片,抽气机、牛顿管、实物投影仪、打点计时器、铁夹台、重锤、纸带、多媒体。

高三呢物理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复习

高三呢物理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复习

高三呢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复习
一、自由落体运动⑴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静止开始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就是说,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⑵由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故可充分利用比例关系。

二、应用自由落体规律时应注意的问题⑴自由落体运动,其两个条件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⑵自由落体运动中,中间某段的运动叫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去解决。

三、竖直上抛运动⑴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⑵两种常见的处理方法:①分段法:将上升阶段看作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上升阶段的末速度为零;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

②整体法:将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统一看成是初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两个推论:①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②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t=v0/g。

第 1 页共 1 页。

最新-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

最新-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

最新-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收集的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

3、会应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答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能力目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体现了物理学从简单问题入手,用理想化的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给出了频闪照相机的照片,但没有作定量的详细分析,只要求从图上看出物体越落越快,物体作加速运动即可。

教材为了简便,援引伽利略的研究结果,直接给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的讲述,也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根据实验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同时到达地面的事实。

由知它们的加速度必相同,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是做好实验和推理分析。

教法建议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验,边讲边议,如果学生条件许可,可采取讨论式的教法。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认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为。

主要设计:一、自由落体运动[方案一]1、思考与讨论:(1)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请举出一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团棉花和一块石头下落的现象)(3)请举出一轻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小粒石子和一大张纸片下落情况)2、分析引导:(1)上述实验现象是因为有空气阻力存在使现象变得复杂,(教师指出)(2)演示:把纸片团成一个小纸团,再让它和小石子同时下落的现象。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一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必修模一其次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讨论》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详细情形。

此前,同学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学习了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对本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同学利用已有学问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组织同学进行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学问,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探求规律的力量,还能对同学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二、目标1、学问与力量(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理解是重力加速度,(2)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培育同学分析和综合、推理和推断等思维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轻重不同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动,让同学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试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情感态度和世界观感受前人(亚里士多德)崇尚科学、勇于探究的人格魅力,培育同学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促进同学形成科学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不同物体自由下落有共同加速度g、做好试验难点:斜面试验设计的奇妙性、试验过程中科学猜想、数学推导、合理外推的体现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教学中,同学已经初步把握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有过思索,接触过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伽利略闻名的比萨斜塔试验,但未曾接触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抱负试验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分析法、试验归纳法、讲授法、争论法。

六、课前预备1、牛顿管、抽气机;2、10套:纸片、铁架台、铁螺丝、铁夹、铁横杆、纸带夹、打点计时器(带复写纸片)、纸带、重锤、海绵垫、接线板;长刻度尺。

第2页/共3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3页/共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届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复习教案8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
kj.co
m 第三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教学要求】
.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知道自由落体的概念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并能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知识再现】
一、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
①只受一个力,即重力.
②初速v0=0,且加速度a=g.
③方向竖直向下
3.性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初速v0=0,加速度a=g时的一种特例.因此其运动规律可由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一般公式来推导:
速度公式:v1=gt;
位移公式:h=gt2/2;vt2=2gh
三、竖直上抛运动
.物体获得竖直向上的初速度υ0后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且与初速度方向反向,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a=-g
3.运动规律:υt=υ0-gt;
h=υ0t-gt2/2;
υt2=υt2-2gh
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其大小与在地球上的位置和高度有关,在地面上自赤道到两极,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大,通常在计算中取g=9.8m/s2≈10m/s2。

知识点一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只受重力、初速为零。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也就是说,一切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快慢都相同。

平时看到轻重不同、密度不同的物体下落时快慢不同,是由于它们受到的阻力不同的缘故。

【应用1】(华南师大附中08届高三综合测试)为了测
定某建筑物的高度,从其顶上自由落下一光滑的小石子,除了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以外,还需要知道下述哪个量()
A.第一秒的末速度
B.第一秒内的位移
c.最后一秒的位移
D.最后一秒的初速度
导示:选cD。

若知道第一秒的末速度或第一秒内的位移无法求出建筑物的高度,故A、B错误。

若知道最后1秒的位移,可以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最后1秒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v,则物体落地时间t=v/g+0.5,则建筑物高h=gt2/2。

c正确。

若知道最后一秒的初速度v0,则物体落地时速度vt=v0+g×1,则建筑物高h=vt2/2g。

D正确。

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要注意,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前面介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都适用。

知识点二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和处理
对于竖直上抛运动,有分段分析法和整体法两种处理方法。

分段法以物体上升到最高点为运动的分界点,根据可逆性可得t上=t下=υ0/g,上升最大高度H=υ02/2g,同一高
度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整体法是以抛出点为计时起点,速度、位移用下列公式求解:υt=υ0-gt;h=υ0t-gt2/2。

【应用2】(常州高中08届高考物理模拟卷)以速度V 上升的电梯内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电梯内观察者看见小球经时间t后到达最高点,则


A、电梯中的人看见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gt
B、地面的人所见球抛出时的速度为V0=gt;
c、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1/2gt2;
D、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时间也为t;
导示:选A。

本题关键是注意参照物的选取,以电梯为参照物时,物体的初速度应为V0=gt;而从地面看,物体的初速则为V0′=v+gt。

故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时间应该为t′=V0′/g;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V0′2/2g。

类型一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例1】在XX奥运场馆建设中,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10m/s2,不计层面的厚度)
导示:根据题意,如图可知运动过程,题目明确告诉的已知物理量是:a=g、SAB=5m、tAB=0.2S
因此,我们对AB运动过程可以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0t+1/2at2,列出包括已知、未知物理量的方程:S=VAt+1/2gt2,即解得VA=24m/s
再对0A过程分析可知题目已知的物理量是:V0=0m/s、VA=24m/s、a=g
由公式:VA2-V02=2ah,解得h=28.8m。

追问:这道题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类型二实验探究类问题分析
【例2】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都需要一段时间来作出反应,从发现情况到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下面是某种测定反应时间的方法: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乙同学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如图(a),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甲同学放开手时,乙同学立即握住木尺.现记录如图(b),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可以测出____同学的反应时间.
(2)计算该同学的反应时间;
(3)设计一把能直接读出反应时间的尺子(尺子上至少标有3个能读的数据),并写出该工具的使用说明.
导示:(1)根据示意图和题意可知,乙看到甲同学放开手时,立即握住木尺,因此可以测量出乙从看到甲同学放开手到采取握手动作的时间,即乙的反应时间。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s=gt2/2,可得t=0.2s
(3)如右图
类型三竖直上抛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例3】(常州中学08届高三第二阶段调研)在跳马运动中,运动员完成空中翻转的动作,能否稳住是一个得分的关键,为此,运动员在脚接触地面后都有一个下蹲的过程,为的是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击力。

某运动员质量为m,从最高处下落过程中在空中翻转的时间为t,接触地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为F(视为恒力),双脚触地时重心离脚的高度为h,能下蹲的最大距离为s,若运动员跳起后,在空中完成动作的同时,又使脚不受伤,则起跳后的高度H的范围为多大?(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导示:设人起跳后重心离地高度为H1,为完成空中动作,须有

设人起跳后从H2高度下落,下落过程:
下蹲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
解得:
则的范围为
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运动员跳起后,在空中完成动作,同时又使脚不受伤,这两种条件;以这两个条件作为切入口,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建立关系式。

.(镇江中学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2.如图所示,描述的是一个小球从桌面上方一点自由下落,与桌面经多次碰撞最后落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

图线所示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
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小球下落时的加速度为5m/s2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的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4.雨滴自屋檐静止滴下,每隔0.2秒滴下一滴,第一滴落下时第六滴恰欲滴下,此时第一滴、第二滴、第三滴、第四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62m、1.26m、0.90m,设落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二滴雨滴下落的速度为:(g=10m/s2)(

A.8.00m/s
B.7.84m/s
c.7.20m/s
D.7.00m/s
5.气球以v=4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上升,其下方悬挂一重物,在气球上升到离地某一高度时悬绳突然断开,则此时重物的速度是______m/s,若重物经7秒钟落地,则悬绳断开时重物离地高为______m。

6.(无锡市08届高三基础测试)总质量为24kg的气球,以2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上升。

当升至离地面300m高处时,从气球上落下一个质量为4kg,体积很小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

(1)试求物体脱离气球5s后气球距地面的高度;(2)此时物体离开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c
2.A
3.BD
4.c
5.4;217
6.(1)335m
(2)185m
www.5y
kj.c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