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人口(文科)张艳

合集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一、选择题(2013·崇雅模拟)下表为“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读表回答1~2题。

1.与此时期美国人口迁移特点不符的是( ) A .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 .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C .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D .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2.导致此时期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质量的变化 B .地区间气候差异 C .经济收入的变化D .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3·济南调研)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4.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D .乙、丁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表”。

读表回答5~6题。

A .韩国、泰国、菲律宾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6.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 .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C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D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

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2011·上海高考)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22讲 人口的空间的变化与合理容量

第22讲 人口的空间的变化与合理容量

定居移民减 少,短期流 动的人口增 多
此外,人口迁移还可以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缩小地区差异等
知识梳理
一、 人口迁移
6、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及原因: 时期 迁移特点 迁移方向 迁移原因
新中国成立到 有计划、有 20世纪80年代 组织地进行 中期 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来
典例剖析
一、 人口迁移
分析:
8、提取信息:“人口自然 (2013•新课标II卷)下图表示我国部 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 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9、调动知识:天津比安徽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的经济水平高,人口自然 增长率安徽高于天津。所 以选项D正确。
知识梳理 8、中国民工潮的形成原因和当前“民工流”的变 化: 成因: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2)城乡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3)国家推出允许农民进城等一系列政策。 当前变化: 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民工找 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中西部转移,出现“回流”现象。 原因主要是:(1)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而民工素质偏低;(2)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 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
一、 人口迁移
4、人口迁移的的类型:
国际人口迁移: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包括永久性移民、留学、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国内人口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 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2)按迁移方向 从城市 城市、从城市 农村、从农村 城市等。
2.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意义 客观上开发了 欧洲的殖 新大陆、传播 民主义扩 了工业文明, 张 也改变了人种 的空间分布 原因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NO.7 编制时间:2011年3月6日教案书写人: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相关内容;参考资料和地图册,结合多媒体信息,完成导学案。

2、用彩色笔,把重点、难点和问题标记出来,并做好研讨、展示准备,同时要认真思考,善于提问和总结【教学目标】1、了解的基础上区分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2、在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3、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与人口。

【预习案】1、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和的总和。

地域文化则是指在的特定文化现象。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能够对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2、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婚姻制度对于出生率有较大影响,例如、等。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人口增殖。

3、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如下变化:(1)从到;(2)从到;(3)从“”到“”;(4)从安土重迁到“”。

【探究案】探究一:理解并掌握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概念,并辨析以下哪些属于文化范畴:黄山云海、布达拉宫、京剧、未成年人保护法。

探究二:从文化的概念当中可以知道,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事物或现象表现的是物质文化,哪些事物或现象表现的是精神文化?探究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载入我国宪法。

从生育的角度来谈一谈从过去到现在,人们的初婚年龄、生育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堂检测】1、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了解各种地域文化和人口分布

了解各种地域文化和人口分布

了解各种地域文化和人口分布各种地域文化和人口分布的了解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地域文化和人口分布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了解各种地域文化和人口分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人口分布情况。

一、亚洲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拥有众多的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

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汉字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印度的宗教文化深厚,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影响着印度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

在亚洲,人口分布也非常不均衡,中国、印度等国人口众多,而一些中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人口相对较少。

二、欧洲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欧洲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大陆,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欧洲尤其明显,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奠定了欧洲现代文化的基础。

同时,不同的欧洲国家也有各自的文化传统,比如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法国的卢浮宫艺术等。

就人口分布来说,欧洲各国之间人口相对平均,但东南欧洲地区相对较少,而西欧国家人口较为集中。

三、非洲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非洲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多样文化的大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独具特色。

例如埃及的古代文明、南非的种族多样性、肯尼亚的马赛文化等。

非洲人口众多,人口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东部和西部人口较为集中,而北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四、美洲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美洲包括南美洲、北美洲和中美洲,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

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以及北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文化等都在其各自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人口分布方面,北美地区人口相对较多,美国和墨西哥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南美洲和中美洲一些国家人口相对较少。

五、大洋洲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大洋洲由数个群岛和岛国组成,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各不相同。

大洋洲岛国的文化以海洋为中心,包括太平洋岛国的传统舞蹈、木雕艺术和传说故事等。

2009-2014 教海探航一等奖选题

2009-2014 教海探航一等奖选题

47、“基于供给”与“基于需求”
蒋惠琴 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48、直面问题:提升教师“科研力”的校本研究 卜 骥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49、给学生一把开启思维的钥匙
华 隽 常熟市实验小学
50、追寻有意义的对话
洪永秀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51、向纵深漫溯
徐新燕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13、复习,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强献娟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14、插图,折射语文教材文化品位的一面镜子 施建军 常熟市石梅小学
15、儿童经验:敲开言语“秘妙”之门
魏斯化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16、把脉“被生病”的语文教育
刘卫锋 南通市教育局
17、“淡”与“深”:有些课堂教学的诗意追寻 胡兢慧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于毓青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王雪琴 李可卓 无锡连元街小学 马晓菲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卞凯文 连云港市东港小学 赵荣花 连云港市车站中心小学
俞 晓 海门实验学校 姚玉琴 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高 原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胡 玲 连云港市东港小学 陈 洁 南京瑞金路小学 张 雷 灌云县实验小学 夏莉莉 常熟市实验小学 孟庆甲 连云港第二附属小学 吴 贤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娄小明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曹元玲 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江苏省教海探航近六年一等奖特等奖选题
2009年一等奖(45篇) 1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 2 儿童写作: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教学走向 3 让直觉走向深刻和智慧 4 “辩”化有常 5 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 6 找寻有意思的课堂 7 田园教育和地域嬉乐儿童诗的整合研究 8 感受性阅读:守望阅读课堂的“生本时代” 9 让“美”可以言说 10 课堂观察: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的“突围之路” 11 理性教学:用形上的方式关切阅读教学 12 与“麦田”融通:乡村习作教学的新境界 13 同场“操戈” 和谐共生 14 估算:在“重视”与“忽视”间游走 15 “嘀咕”: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16 意象叙事与课程内容的开发 17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分析研究

2019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2019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知识点一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含义[学生用书P19]1.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温馨提示]地域文化表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生产工具、服饰、饮食、语言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远。

【思考】1.荷兰风车、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墨西哥玛雅古迹、瀑布是否属于文化现象?提示:荷兰风车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那达慕大会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墨西哥玛雅古迹在古代属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现在侧重于精神财富,以上三项都属于文化现象。

瀑布不是人类创造的,不属于文化现象。

2.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在斋月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而且以上宗教建筑风格不同。

这些习俗和建筑风格可以称为什么?提示:地域文化。

材料一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形成基础。

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空间、生产和生活资料,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材料二四合院结构示意图。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

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华北地区,其中以北京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一种四面有房屋、中间有院子的住宅结构,其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子,大者有二三进和东西跨院,有的还有后花园。

四合院由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

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门朝南开;有的大门前后有影壁,进门左转进入前院,院子南侧为倒座,旧时为佣人的住处。

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正房,也叫上房,为主人起居室和卧室,一般为一明一暗。

中间为堂屋,是家庭住房的中枢,也是接待客人和家人相聚的地方,两边为卧室。

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为厢房,也叫下房、配房,一般用作书房、餐室或晚辈住房。

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回廊相连。

结合材料探究:(1)某地域内的文化景观是当地________的指示物。

1.4_地域文化与人口yong

1.4_地域文化与人口yong

千里姻缘一线牵
Page 23
探究思考:
活动2: 分析”亲上加亲、女嫁不出村”对人口 的 影响。 ---不利于优生优育
活动3: 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 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遗传基因 生活环境
Page 24
血缘关系越远,基因(DNA)组成差异 越大, 互补作用越强,则后代的先天素质较 好。 双亲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孩子的 后天教育。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什么是
“文化”?
Page 2
定义: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Page 3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1. 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
玛雅古迹(墨西哥)Page 4菲律宾梯田Page 5
南北差异——农业
小麦 花生
水稻 油菜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房檐较长,墙体高,多敞口
南北差异——交通运输
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还可以通过水路 来运输
※ 从以上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 存在着地域差异,这种差异现象称为 什么?
地域文化:
一个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 文化现象。
Page 15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婚 姻
宗 教
文 化 差 异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总结
影响因素 三种模式 人口增长 地域 文化 概念分类 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 合 理 容 量 人口 爆炸 环境的 限制性
地区 人口
5、下图中黑线代表人口死亡率,红线代表了人口出生率,则中间 人口自然增长率 阴影部分代表_______________。 高 高 6、(1)阶段,人口出生率____,人口死亡率_____,人口自然增 极低 长率_____, 这属于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现代型 7、(5)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 缓慢增长 _________型,我国的上海就属于这种类型。 计划生育 8、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 过渡型 现代型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向_______的转变。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导学案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导学案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导学案制定人:王欣审核人:何颖使用日期:2013年3月29日学习目标:1.说出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不同地域文化对人们生育观和人口观的影响。

3.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一文化与地域文化1.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

2.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它会对人口的发展______地产生作用[讨论与判断] 下列地理事物哪些属于文化?哪些不是?【海南岛】【服装】【饮食】【房屋】【冲积平原】【火车】【梯田】【机床】【河流】【校园雕塑】【空气】【艺术】【宗教】【水库】【三个代表】【太阳光】【校规】【哲学】【尊老爱幼】二、外国文化与人口1.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①初婚年龄的大小:发展中国家初婚年龄____,人口出生率____。

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人口出生率____。

②婚姻的稳定程度:西方发达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离婚率____,出生率____。

2.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

如________影响下的拉美地区,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P23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文化与人口小结当堂检测:1.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B.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D.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发展的作用往往相同2.属于目前我国婚俗时尚的是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②男孩女孩都是后代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④只生一个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学而优则仕”中的“仕”是指A.商人B.农民C.工人D.官吏4.我国传统农业社会里,牧民的居住观点是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B.安土重迁C.逐水而迁D.四海为家5.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主要原因是A.养儿防老B.扩大教派的势力C.发展农业生产D.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湘教新课标】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新课标】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教学难点]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教学媒体与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至U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 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呢?(学生讨论)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一、概念辨析【学生阅读】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

【讲解】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资料分析】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

提问: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

【点拨】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分组活动】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必修2第1章第4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必修2第1章第4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

必修2第1章第4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学习重点】中外文化与对人口。

【学习难点】中外文化与对人口。

【学习过程】【基础知识梳理】一、文化与地域文化1、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

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2、地域文化:指在一定________长时期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

如:有人称江南地区为“稻米文化”,称蒙古为“游牧文化”,称美洲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为“玛雅文化”等。

换句话说,地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间的差异比较明显。

例如西方国家和我国传统文化差别较大,因而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同时,它也能够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二、外国文化与人口1、婚俗(初婚年龄、________________)。

①在许多发展中国家,________之风盛行,初婚年龄________。

这意味着妇女生育年龄________,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________,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②在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________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

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一般会________出生率。

2、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三、中国文化与人口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1)生育——从早婚早育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只生一个;(2)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________________”;(3)人口流动——从________________到“四海为家”。

让学生也成为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以湘教版必修二“地域文化与人口”为例

让学生也成为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以湘教版必修二“地域文化与人口”为例
域 文化 与人 口的关 系。
殖人 口,鼓励生育 。正如菲律宾,8 %以上的居民信仰 5
天 主教 ,他 们反 对节 育和 堕胎 ,所 以政 府一直 没能 采取
有力的人口控制政策。这种宗教约束下的婚育观对他们
的人 口数量 以及生 产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
各个国家不同的婚俗对人 口的发展起到不 同的作 用。请一起来看看我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 师 :谢谢 翁婧 同学的发言 !谢 谢第一小组组员的 辛勤劳动 。刚才翁婧同学主要从婚俗和宗教等两个方面 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刚才我们第一小组是以几 个国家为特例 ,研究了外国文化与人口的关系,虽然一
课 开 程发
± 笙!
臻 堑
地理课程 资源 的开 发 者
‘ 地域文化 与人 口' ’为例
浙 江省永 康第 一 中学 ( 2 3 0) 沈 海燕 3 10
【 问题缘起 】
过 去 ,人 们 一直 认 为 ,课 程 和 教 学是 两个 彼 此 分 离的领 域 。在 地理 新课 程实施 以前 ,地理教 材 ( 主要 是 指 教 科 书 )被认 为是 最 重 要 甚 至 是惟 一 的地 理 课 程 资 源 。新 一 轮 的课 程改 革 力 图 整 合课 程 与教 学 ,教 学 不
发 、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 、
增 强地理教 学 活力 ,具有 重要 意义 。” 《 基础 教育 课程
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班 的同学对这节内容很感兴 趣 ,课前有计划地进行了调查 。下面有请第一小组同学
发 布他 们的研 究成 果 。
改革纲要 ( 试行 )》中也明确界定 :教师、学生 、家长
4 7

鲎莲 兰 塑 篁 !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9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9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19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2022广西河池检测)随着老工业基地的逐渐衰落,黑龙江省也从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区逐渐转变为人口净流出地区。

下图示意2010—2018年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第1~2题。

1.2010—2018年黑龙江省人口()A.自然增长速度放缓B.出生率呈下降趋势C.流动速度减慢D.死亡率不断提高2.黑龙江省成为人口净流出区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恶化B.城镇快速发展C.生活成本高D.产业结构单一(2022浙江联考)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

下图为2011—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2011—2019年上海市()A.户籍人口减少B.人口总量下降C.常住人口减少D.人口迁入趋缓4.造成2011—2019年上海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政策变化B.产业转型升级C.城区面积扩大D.人口自然增长慢反向春运是和以往年轻人回父母家过年相反,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的现象。

近几年,我国反向春运客流正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

据此完成第5~7题。

5.近年来,反向春运迁入增速最明显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西藏B.贵州C.浙江D.山西6.反向春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交通方式改善B.返乡成本增加C.家庭结构改变D.经济水平提高7.反向春运带来的社会效益有()①缓解春运压力②缓解大城市“空城”现象③优化当地人口结构④缓解家乡人地矛盾⑤缓解春节用工难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下图是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8~10题。

8.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9.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大规模回流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B.上海C.广东D.安徽10.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22山东济宁检测)汨罗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以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湘教版)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湘教版)

影响人 口合理容量 的重要 因素 , 口迁移又为地域文化 人 的融合和冲突提供 了可能 , 而本节侧重探究地域文化对 人 口数量 、 口素质 、 口迁移 、 口观念等的影响 。通 人 人 人
过 学 习 , 学 生 懂 得 人 口与 环 境 相 互 制 约 、 互 影 响 的 让 相 关 系 。 因此 本 节 课 标 内容 探 究二 : 以 上地 区 文化 看 . 从 文化 存 在 着地 域 差 异 ,
这 种差 异 现 象称 为什 么?
外 国文化对人 口的影 响和中国文化对人 口的影响 ; 收集 资料 , 比较不同地 区人 口的文化差异。 过程 与方法: 通过举例说 明地域文化对人 口的影响 ,
通 过探 究 , 自然 过渡 到 地 域文 化 对 人 口的影 响 。
现象。如有人称江南地 区为“ 稻米文化 ”称蒙古为“ , 游牧 文化 ”称美洲印第安人创 造的文化为“ , 玛雅文化” 。 等
在 漫 长 的历 史发 展 过 程 中 , 个 国家 、 个 地 区 、 一 一 一
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 民族特色 的文化传统 ,
这些 文 化 传统 对 人 臼的发 展 会 有 不 同 的影 响 。
从原 因人手提出对策是思维的起点。 一是可以降低初 婚的年龄, 二是降低离婚率。 这样政府可以用法律的手段 , 降低初婚的年龄 , 对离婚采取严厉的政策, 降低离婚率。
预 设 材 料 : 据 德 国法 律 , 婚 年 龄 女 性 为 l , 根 初 6岁 男 性 为 2 岁 ; 德 国 , 府 是 不 鼓 励 离 婚 的 , 旦 男 方 提 1 在 政 一
出现 人 口负 增 长 ; 材 料 二 中 , 以得 出 , 主 教 反 对 节 在 可 天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A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图6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
10.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D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谢!
人口/万人
20
15
10
5
0
2000年
2010年
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 县内跨乡外出人口 市内跨乡外出人口 省内跨市乡外出人口 跨省外出人口
1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A 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 劳动力价格降低
C 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 人均产值减少
A
(2014海南卷) 图6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 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1、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自然增长 和 人口迁移 。
2、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 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4、人口迁 移一般 具备三 个条件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5、按照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 口迁移的方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 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
(1)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
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 平而引起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了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 向,进而影响了人口空间分布。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二、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中国过去婚龄一向较低,早婚成俗。这首先是由当 时生产力水平低、人的寿命短所决定的,它要求下 一代人尽早进入生育周期,以增加人手,并确保宗 祀延续。此外,它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也是分 不开的。早在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就规定凡男20、 女17岁不婚者,罪及父母。汉惠帝规定女15岁以上 不嫁者,“五算”,即按5倍收取人头税,这已形 同逼嫁了。北周武帝曾诏示天下:男年15,女年13 以上,所在军民以时嫁娶。这大概是中国历代最低 的法定婚龄了。明、清两代的法定婚龄是男16岁, 女14岁。国民党政府则规定为男18岁,女16岁。
资料:
《孔雀东南飞》中的一段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思考: 1、从这段文字里,大家能够读出当时婚姻具 有什么特点吗?
2、为什么那个时候,结婚的年龄这么早呢?
这么早对人口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婚姻观
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早 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的增殖; 在当代,人口压力十分沉重,适当晚 婚有利于降低生育率
资料:
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多子多福”,“不孝 有三,无后为大。”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 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 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 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 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 是第三种不孝。
生育观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多子多福” , “不孝有三,无后 为大”。 改革开放以后: “只生一个好” “男女都一样”
一、文化背景与人口
(1)初婚年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婚之风盛 行,初婚年龄偏低。这意味着妇女生育年龄提前, 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 人口的增长。在许多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 不育者司空见惯,这显然可以降低人口的出生率。 (2)婚姻稳定程度:在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 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种状 况的长期存在,一般会降低出生率。 (3)宗教:对人口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宗教 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高出生率。

1.4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1.4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 概念
文化: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出 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讨论与判断] 下列地理事物哪些属于文化? 哪些不是?
√ √ √ 【火车】 √ 【梯田】 【机床】 【河流】 【建筑技术】 √ √ √ 【空气】 【艺术】 【宗教】 【水库】 【三个代表】 √ √ √ √ 【太阳光】 【校规】 【哲学】 【尊老爱幼】 √ √ √
【海南岛】 【服装】 【饮食】 【房屋】 【冲积平原】
通俗地说,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事物或经过 人类活动改造的自然物都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 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人类创造。
荷兰风车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1. 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 2. 从以上四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存 在着地域差异,这种差异现象称为什么?
“只生一个好” “生男生女都一样” “要致富,先修路, 少生孩子多种树”
职业观
学而优则仕 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 要求定居,因而形成“父母 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 观念。
改革开放,个地区之间的 交流日益频繁,婚姻地域 范围空前广阔,人口的身 体素质、文化素质也大为 提高。
思考:为什么婚姻地域范围扩大,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研究表明,血缘关系越远,基因 (DNA)组成差异越大,互补作用 越强,则后代的先天素质较好。同 时双亲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小 孩的后天教育。
提高出生率
三.中国文化与人口
婚姻观
早婚早育
《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晚婚晚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六条 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22周岁, 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问题1:人口增长主要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

人口的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是导致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如德国)的人口增长,有时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不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只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例1.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____________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和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4)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答案:(1)行政(2)A1到B1C1到A2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3)A1到A2C1到C2位于同一行政区域内(4)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城市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一、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

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教学内容:(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 130课时)时间内容重点知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第一讲1、地球(重点: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第一讲2.地图(重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重点: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一次月考第三讲地球的运动(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第二次月考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四单元—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讲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单元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讲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三次月考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产业活动与人地协调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讲区域的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第二讲区域经济联系第二单元—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第二讲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第三讲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四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以专题形式寒假前第四部分区域地理力争下学期开课前以专题形式完成选修《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三、复习思路本阶段以单元复习为主,准备按下列步骤进行:(1)看:看教材、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看原来的听课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文科)
高一地理教研组张艳
【学习目标】
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预习案】
1.现代产业活动与区位
(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农业、工业、________________、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下属部门。

(2)区位变化的原因:社会______程度的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部门越来越庞杂。

其中工业活动区位的变化
a.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b. 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吸引了资源与资金,使地方产业活动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网络。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原因:______________的地域差异,区域_______________发展的不平衡
①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例如_________的生产过程;
生产协作②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例如________的生产过程;
(工业联系)③生产流程较长,工艺复杂的连续生产链,例如______工业的生产。

分类:_________贸易和__________贸易
商贸联系①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联系现代物流业的意义
与方式②促进经济协作和____________,加强地域联系
科学与信息联系:技术的地域扩散一般形式有:近邻扩散、_______扩散、
位移扩散
目的: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产业地域的形成: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
产业间的联系 产业的空间集聚 地域联系 2.工业地域
(1)规划原则: ______________,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克服限制性因素 。

(2)发展方向: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深入学习】
一、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 受自身产业活动特点的影响,不同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区位特征和目的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特别提醒】
产业区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 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产业区位也在不断变化。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分析如右图。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可以实现不同地区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

其成因和类型如下:
【特别提醒】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类型主要有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等。

材料一:全国有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山西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山西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材料二:
中国 世界
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山西作为能源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结论:矿业生产布局受哪些区位因素影响?
假如你要建设服装厂,会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大型超市建设要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迁移运用】
1.按产业活动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密到疏的是( )
A .农业→工业→商业
B .商业→工业→农业
C .工业→农业→商业
D .农业→商业→工业 读图,回答2~3题。

2.图a 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 .生产协作 B .空间联系 C .信息联系 D .技术联系
3.图b 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 A .寻找最优区位 B .降低成本 C .减轻污染 D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读布的生产过程示意图,完成4~5题。

4.在布的生产过程中________关系密切( ) A .生产协作 B .信息联系 C .商贸联系 D .科技联系
5.下列生产过程反映的地域联系与布的生产过程中反映的生产联系不同的是()
A.服装B.石油加工C.钢铁D.现代物流
自2011年签发《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原产地证书以来,广东检验检疫局2月份ECFA证书签证份数和签证金额分别达138份2 862.92万美元,比1月份上涨17%和289.39%。

两岸企业家盼望已久的“转型”终于顺利实现。

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
回答6~7题。

6.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
A.低廉的工资B.广阔的市场C.先进的技术D.通达的信息
7.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已转向()
A.技术提高的产业B.交通运输成本提高的产业
C.劳动力成本降低的产业D.原料成本低廉的产业
8.下图表示美国某时装公司全球产销网络(一部分)信息流动状况,通过高效的管理和陆空集装箱联运,从公司发出订单到时装在零售店上架的实际时间为60天之内,完成下列问题。

(1)多数美国时装公司完成类似过程需6个月,可见此时装公司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 A.采购廉价原料B.快速占领市场C.地理位置优越D.利用廉价劳动力
(2)在下面空白框内填写三个选项的代号,表明现代时装业的产销过程。

①按订单加工②产品销售③政府计划④多样化的需求信息
(3)上述产销过程离不开物流业,现代物流业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__________→__________→包装__________→用户等环节,其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__________和商贸活动的发展。

2.3迁移运用参考答案
1.A解析: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关系最为密切;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大。

2.A解析:从图a中可以看出①~⑥不同的工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

3.B解析: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

4.A
5.D解析:布的生产过程需要多道工序完成,承担各工序的工厂或车间存在生产过程中
的各工序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属于生产协作关系。

现代物流的出现是区际间物质流动的必然结果。

6.A
7.A解析:台湾出口比重下降的产品都是需要廉价劳动力的工业,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低廉的工资。

台湾产品出口比重上升的是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8答案:(1)B(2)④①②(3)运输仓储配送经济协作
解析:第(1)题,信息流通的快捷通畅必定能使企业迅速掌握市场信息,按市场要求做出生产调控。

第(2)题,市场经济下,市场需求决定产品类型、规格、数量。

第(3)题,物流业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

【预习检测】
【课堂检测】
一、教材P51~52 活动·探究
1.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南临深圳湾和大鹏湾,与珠海隔珠江口相望。

京九、广九两条铁路交会于此。

尤其重要的是,深圳南侧紧邻香港特别行政区。

2.深圳的迅猛崛起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

3.深圳的发展受惠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及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能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深圳是一座移民的城市,这里会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

深圳的工业产品以高质量和高技术而著称,深圳的金融、贸易、信息、咨询等产业部门已经具有全国意义,深圳的旅游业和会展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壮大。

深圳现在已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二、教材P55 活动·探究
2.合理。

福特汽车公司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目的是寻找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了零部件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教材P56~57 活动·实践
3.移动电话的生产是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设立生产厂家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减少工资支出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移动电话的巨大市场,设立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是为了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制,迅速掌握市场信息及发展动态,及早占领市场,抢得发展先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